- 相关推荐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毛姆人生的枷锁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毛姆人生的枷锁读后感1
我们活着,就是要用心去感受这个世界。
读毛姆的书,就好像和一个老朋友聊天。他很擅长讲故事,也描述得相当经常精彩。你仿佛看到一个沉着稳重的老者,不慌不忙地娓娓道来。他侃侃而谈,从容不迫。从不过多的解释,也无需太多修饰。一句话,一个词,蓦然地让你领会他全部的幽默和讽刺。
相比他的书,他的人生更让人感兴趣。他来到这个世界没多久,父母双亡。他先天口吃,很不善于表达。无庸置疑,他的人生一开始就是一副烂牌。
他有一份不很丰厚的遗产,但要在十八岁以后才能继承。在此之前,他只能和伯父母生活在一起,听从他们对他的安排。他的伯父虽然是一个牧师,但生性苛刻,对他漠不关心。他的伯母很关心他,因为他们没有孩子,她把全部的爱都倾注在他身上,但毛姆乖张的性格和怪癖让她都不可理解。在学校,因为口吃的习惯,他经常是同学们打击和嘲讽的对象。他的童年十分凄苦和孤独。毛姆曾说过:“读书是我的避难所。”他热衷于阅读,只要是书他翻来读,不管是三流艳俗故事,还是高雅精深的思想。或许只有书里的世界才能让他向往,现实是残忍和冷酷的,只有书里的世界才有美好的善良和淳朴的天真。
毛姆一生涉猎广泛,博览群书,兴趣和爱好也相当的广泛。他少年老成,也相当自闭。他很敏感,观察力敏锐,这一切使得他对超越现实的艺术有很深的.领悟力。他选择了早早地离开了伯父母,到巴黎学画。
他的伯夫是肯定不会赞同,交涉的过程很艰难。他伯父一心想把他打造成一个和自己一样受人尊敬的有地位的牧师,而不是一个不着边际的四处流浪靠卖画过生活的手艺人。
在巴黎的绘画生涯里,毛姆接触了一大群满怀激情和梦想的年轻人。离开了从小压抑和无趣的生活环境,他投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感知美与善的纯真的艺术世界。他渐渐领悟到了人生的美好和幸福,世界的丰富多彩。他能深刻的感悟艺术,但遗憾的是他没有很好的天赋去表达,“天空不一定是蓝色的,影子也有自己的色彩。”他说道。很快,他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人有的时候竭尽所能也不能追求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残酷的现实再次出现在他的面前,尤其是在他看见到许多倾注满腔热情的投入(甚至是全部的精力)而最终一事无成的人们,他放弃了他想要成为画家的梦想。范尼之死,肖克朗的落魄,无名青年的疯狂追求的幻灭,无疑都让他清醒地一时到自己的未来。“眼前的一幕无疑是一幕人生潦倒的悲剧,他想到他自己充满灿烂希望的青年时代,后来希望的光辉逐渐泯灭在人生的坎坷失意之中,空留下可怜而单调的杯盏之欢,还有渺茫凄清的惨淡未来。”这是肖克朗的一生,一个为艺术献出了一生的宝贵时光,最终一事无成的前车之鉴。为了生存,也为了更好的生活,他选择了学医,这是个体面的能养活自己的职业。
理智而清醒地认清了现实,他选择了自己人生的每一步。他实在是很聪明,所谓聪明人,实际就是比普通人感受到更多。在他的人生即将步入正轨的时候,上天带给他一个惊喜。他爱上了一个无知、愚蠢、肤浅、俗不可耐的女招待。最初,连他自己都无法承认,他瞧不起她,她实在是太蠢,可有什么办法呢!他不知不觉已经爱上了她。但是女招待对他并不感冒,他真诚的付出得到的只是冷言冷语和不理不睬。“你是个地地道道的上等人,这我一眼就看出来了。”她对他说。一个骗子只需三言两语就欺骗了她,骗子对她说他很有钱,愿意和她结婚,她信以为真。等到她怀孕了,骗子就消失了。他收留了她和她的孩子,结果出人意料地她和他的同学勾搭上了,她又被甩了,沦为了妓女。
他偶然发现了她,出于怜悯和宽容,他再次收留了她。起初,她诚惶诚恐地接受他的好意,渐渐地就变得很坦然,再之后认为是理所当然,最后变成了应该和必须。她幻想他能象最初追求她的时候那样控制他,但是情况变了,他不再爱她。这让这个女人很恼火,她感到受到了侮辱。这个昏庸、暴躁的女人在捣毁了他所有的东西后消失了。又过了很长时间,当他再一次在街头遇见她的时候,她依旧本性难改,她的愚蠢至死不愈,一如既往地热衷于享受和玩乐。她从来就没有在生活里吸取任何的教训,始终都是很自我的存在。此时,她的孩子已经病死了,她的容貌早已被生活摧残殆尽,她成了无药可救的全职妓女。
这段感情燃烧了他全部的激情,她把他寄予在她身上的美好幻想和甜蜜憧憬一一打破,他彻底现实了。
毛姆人生的枷锁读后感2
《人生的枷锁》是英国作家毛姆的成名作和代表作,在英国文学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小说叙述了主人公菲利普从童年时代起三十年的生活经历,反映了因身体缺陷、宗教和情欲的束缚,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所遭遇的迷惘、挫折、痛苦、失望和探索,以及最终挣脱这些枷锁的成长历程。
《人生的枷锁》旨在表达:
人一旦来到世上,就得经历各种各样的艰辛,受到种种枷锁的束缚,诸如身体缺陷、爱情羁绊、财富匮乏、精神欲望、人生意义等。
1.身体缺陷的枷锁
命运坎坷的菲利普天生跛足,十岁便时成了孤儿,与伯父、伯母一起生活,度过了孤独而冷漠的童年。
进入寄宿学校后,菲利普经常遭到嘲笑和霸凌,身体缺陷让菲利普非常苦恼,也造成了他孤僻、自卑、敏感的个性。
菲利普曾对伯父的话深信不疑,以为只要诚心祈祷上帝就能治好他的跛足。奇迹当然没有出现,事与愿违的结果也让他对信仰产生了怀疑。
身体缺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菲利普,给他带来了极大的羞辱和刺痛,使他的人生变得坎坷艰辛。然而,人生的智慧在于改变能够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知易行难,直到阅历增长,经历了足够多的人生苦难之后,菲利普才终于坦然接受自己的身体缺陷,“挣脱”了身体缺陷的枷锁。
2. 爱情羁绊的枷锁
在菲利普几段的感情经历中,最刻骨铭心的要数米尔德丽德。
菲利普为她付出了爱情和青春,为她荒废了学业和父亲的遗产。当背叛他的米尔德丽德再次回来找他,菲利普甚至抛弃了对他关怀备至的正在交往的女友诺拉。
然而年轻人的爱情总是逃脱不了辜负他人或者被他人辜负的命运。
菲利普的全心付出未能得到期望的回报。米尔德丽德将他玩弄于股掌之中。惨遭践踏的菲利普差点自杀。
几经波折之后,菲利普终于死心,从爱情的枷锁中解脱出来。
最终,菲利普在合适的时机与合适的人结婚,回归到平凡的婚姻生活中。
3. 财富匮乏的枷锁
在菲利普所结识的朋友中,有为了坚持绘画而活活饿死的艺术生,有为了生计而沦落风尘的女友,有人坚持自我不惜献出生命,有人饱尝求职谋生的艰苦……
毛姆在他的'多部作品中探讨了理想与现实的两难,更多时候鱼和熊掌无法兼得。在《人生的枷锁》中,更加真实地呈现了深陷贫穷困顿的底层现实。
即便是家境不算特别贫穷的菲利普,也不得不迫于生计,多次调整方向,放弃梦想的职业。在炒股赔钱后,更是没钱上学,忍饥挨饿,流落街头,饱尝到了饥寒交迫的苦楚。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人都很难为梦想不计回报、孤注一掷;为生计奔波,从事着不喜欢的工作,才是大多数人的常态。
4. 精神欲望的枷锁
关于如何度过一生,菲利普做过多种尝试。他当过会计、学过画画、做过医师助理和商场售货员……却终因各种现实原因半途而废。
没有人不希望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梦想往往很难坚守。
大多数人没能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自己,而是活成了别人的期待。
对许多人来说,梦想不是用来实现,而是用来怀念的。
我们羡慕他人的生活,向往诗与远方,以为风景总在别处。殊不知每一种选择都不完美,光鲜亮丽的表面下不为人知的艰辛,只有在身临其境时才能一览无余。
最终,菲利普放弃了不切实际的幻想,回归平凡的家庭和工作岗位。成为普通人,听起来似乎有些沮丧,但命运的玩笑在于,幸福的开始往往是从甘心成为一个普通人开始的。
兜兜转转地折腾了一圈,才发现幸福其实就在唾手可得的地方。
5. 生命意义的枷锁
朋友送给菲利普一块花纹繁密精美的挂毯,让他从中寻找生命的意义。菲利普冥思苦想,待朋友去世后,才窥见了生命的意义——那就是生命毫无意义。
地毯织工把图案织得繁复美丽,只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美感的乐趣;人生也不过是一种格局,只不过是满足一个人的乐趣而已。
尽管人生的归宿终将走向虚无,但生活中存在过的每个瞬间都是真实而有温度的,过程本身就是意义。
菲利普最终醒悟:他一生波折,老是在期待中生活,从未有过正常生活,现在他应生活在现实中。
最后他放弃环游世界的梦想,和萨拉结婚,一起到小渔村定居。
屈服于幸福,兴许就是承认失败,但是,这种失败却要比千百次胜利有意义得多。生活的价值在于它本身,而不在于如何描写它。
写在最后
毛姆《人生的枷锁》带有自传色彩,菲利普早年的不幸遭遇,大多取材于作家本人的人生经历。
提到《人生的枷锁》,就不得不提到作家后来的一部作品《月亮与六便士》。这两部作品都在一定程度上刻画了现实与理想的挣扎、并最终做出选择的过程。
不同之处在于,《月亮与六便士》描绘了一种更加理想化的自我实现,具有绘画天赋的主人公挣脱世俗伦常,在艺术之巅燃烧自我,收获了常人难以企及的精神自由。
相比之下,《人生的枷锁》则略显失望,前半生的羁绊与坎坷,并未迎来浴火重生的高潮和逆风翻盘的快感。既没能有情人终成眷属,也没能从事梦寐以求的职业,而是在饱尝艰辛之后,接纳自己有限的才华和能力,回归到普通人的庸常之中。
后者对于世俗人生反而更具有参考意义,菲利普的经历、迷惘、逃避、选择、回归……映射了每一个普通人必然要面对的人生课题。
菲利普通过审视人生,最后顿悟了人生“真谛”:生活毫无意义,也不可能改变成另一个样子。只有摒弃人生的幻想,挣脱精神上的枷锁,才能成为无所追求、无所迷恋的自由人。
与其说人生的终极自由是挣脱种种枷锁的过程,毋宁说是接受人生的不完美,心甘情愿套上种种枷锁的过程。
唯有真正放下,才能获得真正的精神自由。
毛姆人生的枷锁读后感3
没想到菲利普终于过上了幸福生活,起码到作者停笔那会是。这些天断断续续旁观这个人的故事,差不多以为他要孤苦终老。结尾让人意外,肥皂剧的味道多少有点突兀。
每逢遇到“半自传体”,想象力都会掺水,因为作者自己也没法不把读者引入他的经历。菲利普和毛姆的轨迹如出一辙,除了最后他行医到底,并且守得云开遇到个既年轻貌美,又纯洁有力的姑娘。毛姆呢,写小说去了。我希望毛姆也得到美满的家庭,因为比起想象中的故事,这是被实践了的人生。这儿有着真正活过的人。多希望他也曾幸福。
可不知是莎利过于完美,还是幸福来得太偶然,我疑心正因为是半自传体的缘故,毛姆实在忍不住不安慰一下自己。像老地毯一样复杂破旧的人生,临尾被缝裰了个光辉灿烂的姑娘,太像不得志的`男人仅存的悲哀梦想。
很奇怪,幸福结局能让一些故事获得归宿,却使另一些折损了力度。《人生的枷锁》属于后者。可这折扣正是辛酸所在。菲利普或说毛姆穷其一生扬弃理想——从另一个角度是竭尽全力追求真正的信仰——最后投靠了怀疑主义,寄托于及时行乐。莎利的出现是个概率问题,正如菲利普生来是瘸子,毛姆有口吃。毛姆硬起心肠叫菲利普颠沛流离饱经磨难,可到中年转老年的当儿,他突然失去了力气。莎利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米尔德丽德折磨菲利普多年,完全可以折磨他到死。可她终于消失,被莎利取而代之(读者舒一口气,作者则多多少少是泄气)。问题就在于:如果人的幸和不幸都是偶然,如同波丝地毯上的繁复图案毫无意义,人也就不应冀望幸福。这是菲利普得出的答案。然而好小说家之所以值得尊敬,是因为他们过不了良心那一关。菲利普一生上下求索,在哲学和艺术的长路上辗转反侧,最后不得不承认理智求得的学问对人生毫无助益;艺术(美)像烈酒,能叫人一宿沉醉,可明日总如茫茫迷雾,死亡无论怎样被研究,毫无例外仍是吞掉人的深渊。
毛姆细致深入地描写了这种绝望,以及在绝望下的众生图,对一个不相信有“非幸福不可”的人来说是难得的诚恳,需有极好的自控力。尽管他也议论,也得结论,可他不能不写自己的亲身感受,包括无法言明的东西。
为什么最好的希望(莎利)和最深的折磨(米尔德丽德)都放在女人身上?因为女人代表了理智不能涉足的领域,和生死福祸类似。毛姆和菲利普几乎不了解女人,这是理所当然的。他只能看着,感受着,享受着,惊惧着,依靠着。奇妙的是这时他不再求助于理智。他对上帝存在要求一个绝对逻辑的答案,可在女人面前却像被缴了械。女人之“不可问”仿佛自有初终自成体系,他看到就信了,并不问为什么。这真是有趣的对比。他从理智上对米尔德丽德深恶痛绝,却不得不从肉体上狂热地恋着她,对他来说这女人代表了死的权势;他惊叹于莎利身上像泉源般女人和母亲的力量,并且像孩子一样毫无保留地投入她的怀抱,莎利代表了生的力量。这两种力量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彼此博弈,越过理智的界限——或者说越过了人的界限,而人终其一生俯伏其下。
毛姆、菲利普和多少男人年轻时曾以理智与之对抗,觉得自己能创造出另一个完全自由的世界,就像小小的男孩儿嫌恶了母亲的管束,躲在一旁搭积木房子。有一刻房子倒塌了,有一刻他跌倒了,有一刻他被人伤害了,有一刻他病了甚至到死的地步。他发现自己精妙的游戏法则不管用了。这时他要投入母亲的怀抱哇哇大哭。
可他不了解母亲,不了解女人。毛姆写米尔德丽德看似怀有怜悯,实则多少有点残忍。她并不代表什么权势,那辖制菲利普的东西同时也辖制着她。他意识到这点,但还是不得不将她写成粗俗、狭窄、贪婪和被欲念淹没的角色——与此同时莎利纯洁、美丽、仁慈而拥有无穷无尽的美好能力。其实每个女人都既是米尔德丽德,又是莎利,一个男人若不明了这点,就免不了要对女人造梦,并且亲手将它敲碎。不明了就不能真正怜悯。可他怎么可能明了呢?那是不可测的世界,在理智之外。如同生死,如同福祸。莎利的完美无缺使这故事沾染了肥皂剧的味道,却也叫人心酸。毛姆和菲利普无父无母孤身拼搏,仍旧抵挡不住世上的两大绝望:孤单和死亡。他明白避免不幸的唯一途径就是不要冀望幸福,可他怎么能不冀望幸福呢?如果一个人理当四肢健全,那么瘸子一辈子都无法舍弃对完美双足的渴望。
当口吃的毛姆终于顺畅写下一个团圆结局,杜撰出一位美丽姑娘,读的人多希望半自传体不要打折扣,美好的一切都是真的。
【毛姆人生的枷锁读后感】相关文章:
[精选]《人生》读后感07-04
人生读后感04-20
《人生》读后感09-04
人生读后感06-12
人生优秀读后感02-22
人生智慧读后感02-14
(精)《人生》读后感07-07
(热)《人生》读后感07-11
【热】《人生》读后感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