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八年级语文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
作为第一次参加省级“微课堂”教学比赛的选手,走下讲台后,我感慨万千,深切地体会到了“教然后知不足”这句老话。
本人和同行都认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
1、教学切入点好,问题设计得当。在学生整体感知全文的基础上,我提问:作者是带着什么样的情感写下这篇文章的?找出最能表现作者情感的语句。学生很快找到课文的最后一句: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我接着问:老王的不幸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是苦,阅读课文,用下列的句式说一说。
句式:老王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 的人,具体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
2、思路清晰,条理性强。一堂好课就像一篇好文章,要有内在的逻辑性。如用一个字来概括老王的性格特征是善,体现在他的.老实、厚道、细心和知恩图报。我是这样设计过渡的:从同学们的分析看,老王的遭遇的确很不幸,那么在这样遭遇下生活着的老王,又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呢?
3、师生互动,效果较好。学生反映很好,从课堂现场和作业完成情况中可以看出。
本人认为存在的不足是:
1、时间把握不好。由于第一次参加“微课堂”教学比赛,缺乏经验,超时了3分钟,截取时不得不删去,稍微影响了完整性
2、有些重要语句没让学生多读,来深切地体会作品朴素、简洁而饱含感情的风格,充分体会“善”的深刻内涵!
八年级语文教学反思2
这节课成功之处,在于“理解课文”环节的大胆放开,把主动权和时间完全交给学生,让他们根据以前训练的方法,借助工具书和资料自己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能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
学生在自学和互相交流的过程中,达到了互相补偿的目的,老师仅针对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点播或讲解,这样就很好的达到了新课改理念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做到了市教研室倡导的“三讲、三不讲”,从而真正达到了“高质高效”.
八年级语文教学反思3
我国著名遗传学专家谈家桢的《奇妙的克隆》,既向我们介绍了关于克隆的科学知识,也让我们体会到科学家们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和精神,能让我们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全面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统一。
对于科普文章,我不想在写作思路的分析上花太多的时间,因为这样会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新课标》也明确提出,要让学生提高分析、理解、提取、整理信息的能力,高科技知识的文章,学生较为感兴趣,但如果老师过多的介入,反而会适得其反,因而我设计了一个问题:阅读本文,你了解了什么知识?问题较浅而且范围很广,同学们畅所欲言,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全由自己的水平而定,回答问题的同学争先恐后,热情高涨,在这个过程中,结合他们在生物课上学的关于细胞学的知识,便很快地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重点:了解有关克隆的科学知识。在拓展延伸的部分里我还设计院一个辩论题:正方——克隆技术能为人类造福,反方——克隆技术不能为人类造福。以课本的知识作为理论基础,加上他们课外所了解的事例、数据、故事等作为论据,展开了激烈的争辩,男女双方你不让我,我不服你,争得面红耳赤,场面达到白热化的程度。在这一环节里,课文的一个难点: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不用老师做过多的分析,一切都迎刃而解了,非常的轻松。
虽然是按照课文内容把预计的知识点都贯穿完毕,但总感觉有少许的不踏实——挖掘得不够深入,之后通过查找资料,我发现了一个重要的资源,就是要走出文本,类化迁移,读以致用。这种“致用”,不只是从生物学、社会学的视角去思考克隆技术的革新发展和兴利除弊,还要立足语文,从写作学、阅读学的视角去吸取克隆技术的精神营养。这是语文课区别于生物课的分水岭,也是走出文本不能走得太远的界碑。生物“克隆”作为一种科学的创造精神和科学的思想方法,是完全可以借鉴到文章、文学的写作和阅读中的。鲁迅写小说,对阿Q、孔乙己、祥林嫂等人物形象的创造,“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脚色”。(《我是怎么做起小说来》)把互相没有必然联系的东西,重新组织在一起,杂交成新的机体,新的生命,这难道不类似于无性繁殖的生物克隆吗?这就是典型的“写作克隆”。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有一段名言:“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晏殊《蝶恋花》一词本是写离情,却借用其中的名句来表达登高望远的宏伟志向;柳永《凤栖梧》一词本是写痴情,却借用其中的名句来表达忠贞不渝的奋斗毅力;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一词本是写失恋后的落寞,却借用其中的名句来表达豁然开朗的成功喜悦。如此断章置换,重新组合,超越了文本作者的原意,熔铸了读者独创的新意,不但拓展出治学的三境界,而且开发出一切事业从追求、奋斗到胜利的三境界。这是典型的“阅读克隆”。如果我们的语文老师能够引导学生学习鲁迅、王国维的榜样,运用“杂交创新”的科学创造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大胆进行“写作克隆”和“阅读克隆”的`实验,那么《奇妙的克隆》就算学到家了,“有创意的表达”和“有创意的阅读”就算学到手了。
一篇文章能有这么深层次的挖掘,便能把克隆技术与我们语文学习联系在一起,学生们会发现,克隆是那么的神奇,语文原来也是那么充满趣味,各个领域之间的知识通过认真吸取、理解,就可融会贯通,应用自如了。
《奇妙的克隆》教学反思
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们的探索欲望,激发学生们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们对科学的兴趣。我设计了讨论这一环节,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讨论,明确学习内容,探讨克隆技术对人类的影响。讨论过程,基本上还可以。有的说,大熊猫是濒危动物,繁殖很不容易,运用克隆技术,可以保护国宝。有的说,如果有人利用克隆技术克隆出病毒,人类可就遭殃了。不足的是,学生的讨论还不够充分,思想还有些紧张,放不开。使讨论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奇妙的克隆》教学反思集(二)》这一教学反思,来!http://
八年级语文教学反思4
《云南的歌会》是新课程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一篇有关民风民俗的文章,它以浓墨重彩,工笔描绘了山野对歌,山路漫歌,村寨传歌三种不同的情调,字里行间蕴涵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洋溢着作者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新课程标准中说“注意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所以我觉得在教学这样的课文时,可以适当扩展学习范围,用音乐构建平台,让学生从教室走向社会,从课内走向课外,领略民间文化的巨大魅力。
著名情境教学专家李吉林曾说:“教材学生之间情感的桥梁,便是教师的情感,教师用自己的真情去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苗,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会呈现勃勃生机,迸射出生命活力。”有感于此,在教学《云南的歌会》时,我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先欣赏一段刘三姐《想唱就唱》的视频,顺势介绍道:云南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在云南人民的生活中,民歌占了重要的地位,几乎渗透了他们生活的各个角落:男女传情时会唱歌,结婚时会唱歌,丧葬时会唱歌,甚至有的民族打官司的时候也用歌唱的形式,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沈从文去听听云南的歌声,看看云南的歌会。然后解释“歌会”是什么意思,就是大家聚在一起唱歌。在整体感知部分,我设计了一个问题:谁在唱?哪里?形式?并且问:这与电视里我们看到的音乐会、演唱会有什么不同之处?希望通过对比让学生对云南歌会的形式特点有更深的认识和了解。在重点研讨环节,我出示了一个重点问题:划出三幅画面中你最喜欢的细节,读读,品品……——给学生五分钟时间划出喜欢的细节,并批注。读经典的作品,批注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此环节意在让学生通过阅读,在字里行间发现自己喜欢的细节,并加以评注。个性化的阅读必将带来课堂研讨的良好气氛,所谓: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在研讨和交流中寻求对文本的进一步理解和共同提高。——学生回答,共享心得:
重点如下:
第二幅画面中:
环境描写是否必要。出示《湘西民族的艺术》 的一句话,体会环境描写的重要作用。
配乐朗读第二节。
第三幅画面中:
体会云南人民自由的`天性、生命活力、纯真的生活。并出示《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从马背上研究老问题,不免近于卖呆,远不如从活人中听听生命的颂歌为有意思了。”体会作者对这种生活的态度。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云南歌会最大的魅力——它是一曲生命 的颂歌。从一个“活”字我们探到了作者最原始的意愿。
最后是拓展延伸:写作,《读了课文后,我想说…… 》并交流。
纵观整堂课,我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两个方面:一是朗读,一是通过细节的揣摩,体会云南人民“活”的生活状态、自由性情,淳朴自然的生活方式和热情积极的生活态度。
首先说朗读。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文学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文的敏锐的感觉。”所以在本文的教学中,我特别注重朗读的训练,课堂上始终伴随着各种形式地读,如对课文中几幅画面的通读,全班读,老师范读,个人浏览,跳读等,在朗读中感悟云南歌会的美,感受人物美,环境美,风俗美。
再说说通过细节的揣摩,感受云南人民热爱生活、歌唱生活、创造生活的热情和活力。
本文语言清丽优美,洋溢着那种纯朴、宁静、远离城市喧嚣的浓郁的文化气息,同时又体现出了生命活力、生活热情。体现:
1、在“山野对歌 ”这部分中, “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一句,学生谈到了“从妇女的动作、神态中,体现了对歌的随意、对歌的快乐……”,我顺势问了一句“对这种女人还有没有其他的描写”?自然过渡到对对歌人的外貌描写中: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绣花透孔鞋。这样的外貌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性情开朗、活泼、聪明、手脚利索的女孩。我又问了一句:她对生活的态度怎样?于是学生从女孩的打扮中感受出这是一个爱美、喜欢色彩的女孩,更是一个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了热情的女孩。正因为有了对生活的热爱,有了生命的激情,她的歌声才那么美、那么动听。
2、在“村寨传歌”这部分中,我紧扣“生命本色”这一点来领会文本内容。分别提了以下几个问题:
A、男女老少一百来人,参加“金满斗会”,他们有工作吗?
B、有工作,他们为什么还来参加这个集会?
C、“一张一弛方显生命本色”什么意思?几个问题归结到一起,说明了他们在诠释生命的本色:有工作的热情辛苦,也有生命的悠闲享受,这才是生活。再看对“吹鼓手”的分析,“年纪已过七十,牙齿早*光了,却能十分热情整本整套唱下去”,一个热爱唱歌、热爱生活、充满生活热情的形象跃然纸上。
课后,我仔细反思了整个教学过程,发现了其中有很多不足之处:
第一、教学过程过于紧凑,课堂时间仓促,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相对较少。
第二、教师的课堂语言不够精美,有时显得较为啰嗦。
第三、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还没有得到很好地激发,老师的讲解用时过多,与学生的对话交流还不够充分。
第四、从文学到文化的推进过程中,教师个人的言语功夫做得还不够透彻,品味言语情味的方法还显得比较单一。
总之,这节课,让我受益匪浅。不但在同行那里收获了很多教学上的东西,也让我深深体会到:语文教学就是要从文字的层面进入文学的层面,再从文学的层面进入文化层面,从而引领学生通过阅读智慧的言语去体会诗意的人生,感悟作品的意义。我想,要达成这样的理想状态,我还需要不懈努力。
八年级语文教学反思5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押韵的字有游、流、楼、舟。
题材:送别诗
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指的就是这一壮游。这时候的青年诗人,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已是平原旷野,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前句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它好比用电影镜头摄下的一组活动画面,给人以流动感与空间感,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来。“江入大荒流”,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后句著一“入”字,力透纸背,用语贴切。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八年级语文教学反思6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以前也上过,也听过一次公开课,教学的大致思路主要是课堂大量展示、解说罗布泊古今对照图片,让学生感知作者在文中流露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过多强调文章主旨的领会。之后发现学生领会文章主旨很容易,但探究的兴趣不够,缺少激情;语文课缺少了应有的“语文味”好像变成了政治课。
最近,我又重新修改了原有的教学设计,在激活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增强“语文味”方面,作了一些改进。我认为这是我本课教学的成功之处。
为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导语我做了精心的设计:生物学家法布乐关于毛毛虫的实验。大自然中,有一种奇怪的虫子,叫列队毛毛虫。顾名思义,这种毛毛虫喜欢列成队伍行走。最前面的一个负责方向,后面的只管跟从。法布乐诱使领头毛毛虫围绕一个大花盆绕圈,结果其他的毛毛虫跟着领头的毛毛虫,在花盆边沿首尾相连,形成一个圈。这样,整个毛毛虫队伍就无始无终,每个毛毛虫都跟着它前面的毛毛虫爬呀爬,周而复始。直到几天后,毛毛虫被饿晕了,从花盆边沿掉了下来。这一精美的画面告诉学生毛毛虫的失误在于失去了自己的判断,盲目跟从,进入了一个循环的怪圈。由此导入本文:人在有些时候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这一设计确实有列于丰富学生的见识,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除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还应立足语文本位,语文意识,强化教学本文。为此,我在让学生很快的领会文章主旨的同时,紧扣文本,强调字、词的学习,揣摩语言,要求学生探究作者在写法上的.四大技巧:1、对比手法;2、拟人手法;3、排比手法;4、直接抒情。学完之后,配以巩固练习,以使学生真正将知识转化为技能。课堂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与人交流的机会。在语文课堂中能够真正的为学生着想,单纯的让学生交流读文的感受,说自己想说的话。他们才可以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说出他们的真性情。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这说明通情才能达理,达理必先通情,情理交融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在理解文学作品所要传递的情感之后,教师应以富有情感的生动语言,再现作品所要表达的情境。使师生双方在情感上产生强烈的共鸣。
当然我在课堂上还留下了太多的遗憾。由于自身的原因,总觉得自己不能给学生太多,不能给学生精确的引导,在部分问题的理解上也不解的比学生高明,点拨的也不够到位。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特别注意培养自己,首先,在课前充分准备,其次,在课堂上要做出恰当的点拨和评价。
八年级语文教学反思7
前几天我上了《马说》,依照惯例我让孩子们进行了翻译,对一些重要的字词进行了解释和辨析后,我提了个问题:你觉得作者对千里马和食马者的态度如何?为什么?你觉得作者分别把他们喻指了什么人?学生答出有才能的人和不会赏识人才的统治者后,我也简介了韩愈的人生经历,也顺理成章的为他们归纳了一下:千里马喻指人才,食马者喻指不能知人善任,愚妄浅薄的统治者,忽略了对文章第三段中食马者形象?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的推敲以及?知人善任?的解释。
教师的.任务是在课堂上尽可能的把准确的要点传达给学生,而这种传达不是?灌?。教师理应从分析关键词句到理解全文,而我恰恰因为这是篇古文而忽视了这点,扮演了?拔苗助长?的角色。
一堂课总是有得有失的,虽然有些不完美的遗憾,但是我从中收获的才是最重要的。相信我会在这之后总结更多的教训,得到更多的提高。
八年级语文教学反思8
两个星期以来,在课堂上,我一直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总想让小组合作学习达到一种好的效果,于是,在不断的摸索中,我也有许多体会。
小组合作学习如何做到真正的合作,而不是流于形式?有时,学生在合作的时候,看上去也在合作,可是,当展示时,却只有组长展示,其他同学似乎从来都没有展示过,原因就是他们根本就不会,可见,他们的合作只是一种形式,没有达到合作的目的,这样的合作学习就失去了意义。
那么,如何把合作学习落到实处呢?于是,我提出要求,要求学生在合作的时候,问题的解决在整个小组中统一观点,做到人人都会,展示的时候,由我随便点名,不再由组长决定,如果展示的.同学回答错了,那么,该组便得不到奖励,在下课时,小组评比中,他们就会失败。所以,用这种办法,就会迫使每个小组在合作交流的时候,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同学,特别是成绩最差的同学。这样,合作学习就落到了实处。
只是,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费时太多,有时预定的内容完不成。如何做?有什么好法?
八年级语文教学反思9
从拿到课本的那一天,就开始感叹,怎么开篇又是鲁迅的文章,而且又这么长,由衷地没有头绪。幸好在看完课文后发现《藤野先生》这篇文章虽然是回忆性的散文,但是故事性比较强,而且每个故事都很明确,这多少让学生有看书的兴趣,也为上课讲解打下一定的基础吧!
总体来说,本课的设计及实践是成功的。我教过此文数次,每次皆感难度极大。鲁迅的大多含蓄难懂,加之本文篇幅较大(4000字左右),主题较深,情节简单,很难吸引学生。这样长且难的课文,多讲只会造成师生双方的疲惫,费时而难见实绩,故我反复思量,应如何短时高效地完成授课任务,如何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理解文章。首先将此文压缩为两课时(以往多4课时完成,在此次教学中,熟 悉、解决字词疑难、了解基础事件为一课时,阅读分析为一课时,实现了长文短教)。其次,笔者避开了对文章深层主题——爱国的教学,转向事例的分析,使学生自找事例自行剖析,分析单一事例与理解主题相对而言难度大大降低。
回顾这几课时的教学,相比较而言,我最喜欢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原因很明显,因为在这课时里,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课堂互动也 很好,最重要的'是学生的课后反馈也不错。或许是第一篇课文吧,或许是因为是早上的第一节课吧,学生的精神都比较好。但同样的也存在一定的 缺点,那就是学生提前预习的并不多,所以课堂推进很慢,虽然能顺利完 成教学任务,但总觉得上课不够紧凑。
至于第二课时的教学,总体还算可以,但是不及第一课时。最明显的一点是没有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最后总结藤野先生有那些高贵品质的环节,只能让学生回家思考,留到下节课讲解,这样也导致了第三课时的教学任务增多,以至无法完成练习讲解,于是才需要用第四课时专门讲解课文的练习,可见第二课时的失误,引发了多少的问题啊!因此以后的教学千万要把握时间,要不然对课堂的完整性就有很大的影响!
八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0
开学已经两周了,但是学生的学习状态还不太好。一方面可能寒假太放松,还没调整过来,一方面可能是教师没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课,定目标。我问学生:“你们觉得这一课要学什么?”学生七嘴八舌。一班提到外貌、精神、经历、成就、写作手法、结构、句子理解。二班提到长相、精神、事迹、句子赏析、写作手法、结构,开始有点信口胡诌的味道。然后我一问他们是怎么得出这些目标的,引导学生得出:学习目标的确定依据有课前提示、文章内容、课后练习、旧知。二补充一个:夸张修辞及作用。三确定本堂课目标。一班选的是外貌和夸张。二班开始选的是长相和精神。”
第二步:独立自学,小组讨论。学习之前问:“要完成这两个学习目标,你们知道要怎么做吗?”让大家明白,要找到作者描写的外貌部件,圈划关键词;划记运用了夸张修辞的`句子。
第三步:全班交流,教师点拨。交流两个问题的看法。教师点拨,明确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由主到次的写作顺序。
八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1
新课程教学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有着许多我们无法预见的教学情境,比如设计导语时我本没有想到用吴刚来导入课文,可学生都首先想到了神话中的吴刚,我因势利导找出两个吴刚的共同点导入课文。这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发现学生感兴趣而又有价值的东西并打破计划因势利导,让他们感到交流的快乐和发现问题的兴奋,才能让整个课堂灵动起来。另外语文的学习说到底是语言的'学习,只要肯引导,学生对语言的品读、感悟以及表达能都会得到提高,甚至让你有想象不到的惊喜。
八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2
“生物入侵者”指的是“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在上这一课时,学生找到了课文中的原文来阐释了“生物入侵者”的含义。我也认同了这种说法。可是,在随后的教学探讨中,我发现对于文中的这句话,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否则,会犯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错误。
“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它们不仅会破坏某个地方原有的生态系统,而且还可能给要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作者如是说。但这样说有失偏颇。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后来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比如,原产于西域的黄瓜,在西汉时引种到中国后,并未见其对某地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并没有给人类社会造成经济损失,反倒是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增加了可食菜肴的品种。像黄瓜这样的“移民”,生活中可谓多多。如西红柿、胡萝卜等这样带有“西”、“胡”字眼的植物,或是由国外引进,或是由少数民族地区引种。它们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改变,但,是有益的。
当然,反面的例子也是有的。几十年前我国从国外引进了一种植物——水葫芦,曾一度用它净化污水。后来,引入“高原明珠”滇池后,水质污染导致它疯长,几乎覆盖了整个滇池,使很多水生植物几乎绝迹,每年国家要花巨资打捞。类似的`还有薇甘菊,它也使深圳滨海大道北侧的红树林区,由80000多平方米锐减至不到20xx平方米。紫茎泽兰也在四川凉山上惟我独尊。
这样看来,对于生物“移民”,我们不能如作者那样,一概称之为“生物入侵者”,看之色变。我们也要认识到这些生物“移民”中,也有许多有益于自然和人类的物种。它们也会促进生态系统的平衡民展,也会给人类社会带来福祉。但是,对于“在新的生存环境中不受同类食物竞争以及天敌伤害等诸多因素制约”的物种,我们也要提高警惕,不能让它们无节制的繁衍。
所以,在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勇于质疑,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从而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不然,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八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3
《活板》是一篇说明文,本篇文章主要围绕“活”字布局谋篇,但由于是篇文言文,篇幅较长,生字词较多,因此理解文意对学生来说就是个难点。
课前我让学生先预习课文,读通、读顺课文。课上我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教学,需掌握的字的读音、一词多义、重点实词、重点虚词、通假字等。让学生照着自主学习内容自学课文,然后在组内交流自主学习情况,这样既检查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又提高学生的参与率。本课教学中学生对重点的实虚词掌握不理想,我将重点的实词虚词提出来重点讲解,最后再次强化学生记忆,结合课后题和其他练习巩固学生所学知识。虽然每节课字词理解讲解的较少,但从作业及学生反馈来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并不理想。也是偶然想着如果让学生自己动手表演活板印刷,这样效果会不会更好呢。同学听说这样的表演之后个个兴趣十足,准备好了军旗做为道具,这样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弥补了语言信息的缺失,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使学生真正地掌握了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真是一举多得。
本课是有关制作的说明文,学习此课,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他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找到了自信、得到了快乐,因而充满了幸福感,真正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
八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4
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诗中国园林更是极富传统文化意蕴的诗,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所以我认为本课不仅要教会学生学说明文,还要让学生学会用鉴赏者的眼光来看园林,扩而大之会看传统艺术,进而激发学生热爱和保护祖国文化的感情《苏州园林》虽然是“谈”苏州园林,其体裁是说明文,但本文语言简洁、生动,很有一种“画意美”,因而我认为教学本课的重点就是引导学生感受苏州园林的画意美,体会文章的语言美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苏州各名园的图片和资料,并加以简要生动的文字说明,在班上展览;课上则通过反复诵读和重点词句赏析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感受苏州园林“处处入画”的特点,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潜能,传统说明文学习时的单调、乏味一扫而光,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唤起了他们对祖国美好风物的热爱,也有益于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
本课的教学中,我没能及时抓住契机充分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生的“主人翁”的.地位还可以有更充分的体现新课改,新课堂,给每一位老师的启发是多样的,也是深刻的它对每位教师的要求也更高了,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师“参与者”的责任更重了
八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5
这是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个单元以民间文化为主题,所选文章涉及趣味盎然、生动丰富的民风民俗以及民间艺人轶事,文笔生动,妙趣横生。而《端午的鸭蛋》这篇文章十分典型地体现了汪曾祺散文“小叙事”的特点。文章信笔写来,从容闲适;文笔自然生动,语言平实有味。所写内容虽然简单,但作者灌注深情于文章,写出了其中的人生滋味。
一、准确理解和领会教材是合理的教学设计的前提。所以在备课时,我从这一单元的主题以及课文特点入手,制定了如下几个目标:
1、了解各地端午风俗,了解作者家乡独特的端午风俗,体会作者的情感。
2、朗读课文,感受作者散文闲适自由的创作风格。
3、揣摩语言,品味作者平淡而有味的语言特色,学习本文传神的写法。力求在课堂上完成目标,让学生能自主学习,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的设计教学注重如下几方面的安排。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调动读书的积极性。在上课一开始,我就以体现思乡情感的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导入,让大家产生一些联想,马上融入一个思乡的氛围当中;在接下来的整体感知中,我则用“作者家乡有哪些风俗,为什么作者仅对家乡高邮的鸭蛋情有独钟?”这个问题引入阅读。因为关于家乡风俗生动文字浅显,所以我没有讲解,只是让学生自由朗读,在书上勾画,在读书基础上把这些风俗找出来;在总结完作者家乡端午的风俗后,我还以一些课前准备的有关端午节的小饰品,与课文介绍挂钩,提起同学的兴趣,以求营造一种端午过节的气氛,同时以此引入民俗、文化的体验。
2、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从文章出发,在自主探究这个环节中以语言为教学立足点,关注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运用和积累。首先引导学生朗读、揣摩品味文中重要的词语句子,使学生深入领会文中的思想情感。接着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合作探究,体味好词好句。学生在朗读讨论后,找到了许多体现情感,以及语言特点的句子(比如:对比、字词生动、文白夹杂等)。语言离不开生活,为了让学生的语言发展得更好,我让学生在分析时先朗读,自己感受作者的情感,然后再说一说自己的感受。这时我适当地给予一些评价、点拨。比如:在体会作者对家乡鸭蛋的自豪之情时,学生找到了作者拿其他地方的鸭蛋与家乡鸭蛋那对比的句子,但分析不够到位。我提示说:“作者还有哪些话没说出来,意犹未尽呢?”教学就转入了情感体会,学生立刻融入角色,揣摸音调、神态、领悟作者的心理感受。回答到:“别的地方的鸭蛋哪里有我们高邮的鸭蛋好,还是我们高邮的鸭蛋是真正的鸭蛋。”再如,说到文章为什么引用元稹的诗句”除却巫山不是云”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引用文言诗句的作用,我结合了以前学过的《春》这篇课文,提问说:我们以前学过哪篇课文的引用使用得较好,好在什么地方?学生很快得出引用的作用:简洁、凝练。而语文课堂教学就是在这种探究、品味、互动的`过程中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语言的赏析能力。
三、注重课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中为了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注意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精神,引导学生从教室走向社会,从课内走向课外,使语文教学更加鲜活,更加有趣,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与体验,我适当地扩展教学范围。在分析体会完课文的情感、语言后,把作者对家乡高邮的感情与同学们对南京的感情联系起来,利用讲述南京的民风民俗、风味小吃,很自然地由作者对于家乡风味小吃鸭蛋的自豪感引入学生对南京的风味小吃的一种自豪之情,并趁势让学生自己尝试写一种南京的风味小吃,以达到联系实际,情感升华的目的。而且学生的写作超出了预期效果,虽然篇幅较短,但却写出了南京小吃的特色,很有感情色彩,从学生的反馈中也得知,学生对着这环节感触较深。
四、虽然在备课时经过了精心准备,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不少不足之处:
一、在主题情感的挖掘上不够到位,还要加强朗读教学。我对“为什么以端午的鸭蛋为题”这个整体感知的部分把握不够,为了进入下一个环节,让学生活动不够到位,因此,有些体现学生主动性的动手、动口的活动还不够到位,未让学生很好的展开讨论,感受不够深入。在分析体味语言时,有些同学的发言未尽,也是轻轻点过,未让学生畅所欲言,挖得不够深。个别学生的口头表达声音过小,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表达。
二、在知识点的归纳上、在板书的设计上缺乏完整性。板书的得出比较急,不够自然,应该因势利导,而且板书过分注重情感的表述,整体性不够。同时,在学生品析完语言后,未能做及时完整的归纳,知识点的体现也不够系统。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引起注意、重视。关于语文的教学设计,我力争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发展的语文综合素养,本着这一原则,我在设计《端午的鸭蛋》这课时,也是以此为出发点的,重视探究性阅读过程的指导,并抓住几个主要问题,适时、适度地巧设妙问,引导学生感悟隐藏其中的深刻内涵,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透彻,对人物情感的把握更准确,发现和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也进行较好的语言和思维的训练。在语文组各位老师的帮助下,我基本上完成了本堂课的教学,同时也有很多的收获,也更加深了对于新课标的理解,谢谢各位老师的指导。我想,自己平时还应多学习,多积累,争取在新课改中努力创新,进一步实现新课标的精神。
【八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八年级语文教学反思05-14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08-29
八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12-01
语文的教学反思10-31
八年级语文《端午的鸭蛋》教学反思06-29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10-29
八年级语文《大自然的语言》的教学反思11-13
八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5篇05-22
八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5篇)10-11
语文识字教学反思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