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教师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1
公开课于一名观摩者来说,大多数时候就如“管中窥豹”一般,透过竹管的小孔,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所见的并不全面,略得一二而已。但是,如何发挥观摩活动的最大价值,从“管中窥豹”到“一目了然”,我有以下三点想法。
减少表演,回归本真
一方面,社会心理学中,有学者提到,“当一个人在其他人面前出现时,他总有某种理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节,以便这种行为对其他人传递一种对他有利的印象”。从这个层面来说,授课教师为了上好一堂公开课,事先精心地准备,适度地打磨,所谓公开课中存在的“表演”是正常的。这样的准备和“表演”犹如抽丝剥茧般,更利于观摩者捕捉到授课者期望传达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但是,过犹不及,如果教师僭越了他所拥有的权限,偏离了教师的定位,把准备变成“粉饰”,那么公开课就站在了促进教学的对立面,徒留形式化。
另一方面,目前评价公开课的维度几乎都围绕教师展开——教态、指导语言、环节设计等都被列为重要指标。但是,在评价指标中鲜有涉及幼儿的发展和感受。这样的评价机制很容易让作为发展主体的幼儿沦为公开课的配角。若要呈现更为真实的公开课,让教师更好地找准自身的角色定位,那么把幼儿的表达、表现和发展纳入公开课的评价体系尤为重要。
找准切入点,以点带面
公开课往往凝聚着授课者的心血,甚至是一个团队集体智慧的结晶。一节公开课大到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小到提问方式无一不经过反复的斟酌和考量。观摩者如果没有侧重,仅仅就课论课,往往收效甚微。若能从一个点进行切入,由点带面进行分析,往往能有很大的收获。如何找观摩切入点,可以从两方面着手。
一是针对授课者的特点和特色进行切入。每位教师尤其是名师,都有其擅长的“点”。在公开课中着重观摩授课教师擅长的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会更有收获。
二是针对自身薄弱环节进行切人。除了少数情况,大多数观摩者对授课者都不太了解,很难从授课者的特点、特色这个点切入。这时,不妨从自身薄弱的环节人手。观摩者可以在日常的工作中发现自己薄弱的“点”,在观摩公开课中有针对性地观摩,培养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和自我反思能力。比如,笔者入职之初,发现自身对于幼儿的语言回应简单重复居多,形式单一,在公开课的观摩中就有意识地记录教师和幼儿的言语互动,从最初的鹦鹉学舌到之后的灵活运用,收获颇丰。
半日活动观摩
目前在幼儿园的公开课的`呈现形式中以集体活动为主。但不同于中小学以集体教学为主的课程,幼儿园的课程是融入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的,集体活动仅仅是幼儿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倡导幼儿自主学习的今日,集体教学活动的局限性日渐凸显。显然将集体教学作为公开课的主要呈现形式是有待改进的。
半日活动除了集体活动之外,还包括晨检、户外活动等诸多环节。这些环节更有利于让观摩者了解授课者对于半日活动的安排,从而发现幼儿自主选择和师幼互动的情况,让授课者能更深刻地理解教育理念和教育技巧。同时,幼儿在熟悉的环境下相对更为自然,可以让观摩者了解授课教师对于突发状况的处理。这些更容易让观摩者运用到教育实践中。
总之,需要授课者、观摩者和组织者三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发挥观摩活动的最大价值,从“管中窥豹”变为“一目了然”。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2
关于推敲的故事,源自一个典故。这个典故是众所周知的,当然,我也是知道的。在本次的高级教师开课活动中,我执教的是诗歌《秋天果子多》。在上课之前,我不断地在脑子中回想诗歌中的每一句话,包括每一个词语。细细分析孩子会怎么理解这句话(或这个词语)。比如“秋天像只大盘子。”我怎么把“大盘子”跟“秋天”联系起来。最后,我利用了谈话的顺序来把这两者联系起来,效果很好。又比如,“像灯笼的是橘子。”这一句,我想橘子可以像各种各样的东西,但是怎样把他们引导到诗句中来,所以,我采用了用直观教具的方法。我做了一个橘子灯笼,在孩子们看了橘子之后,马上出示灯笼,这样小朋友马上就理解我的意图了。本来也想用图片的形式来示范,但是,因为考虑到图片的效果还没有实物的好,所以就用了实物。在教学活动中,果然是我所料想的`那样。
另外,在“串串葡萄赛珠子。”这一句诗句中,我在教学活动中,先提一个开放式的问题,以发散他们的思维,这样有利于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这也是我们语言活动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但是最终,我们还是要把小朋友的思路引到诗歌本身上来,所以,我在教具准备的时候,事先在口袋里放了一个珠子,我考虑的是如果孩子在想象的时候说到了珠子,我就不出示珠子,如果,他们没有考虑到,那我就出示珠子,将孩子的思维进行联接,那样也能帮助孩子学会该诗句。
像这样的对诗句的推敲,在我进行该教学活动之前,我做了很多,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很好地做到了对诗句的理解。这也是,听课老师们公认的一点。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3
前两天,去听了马老师的绘本课,于是,我写下了这篇教学反思。马老师选择的《我的连衣裙》这本有趣的绘本,深得孩子们的喜欢。绘本的绘画形式非常儿童化,主题又贴近幼儿的生活。通过阅读这本有趣的图画书,孩子们不仅感受到了美,还自然而然地激发了想象,获得了快乐的体验。不仅了解了花纹与色彩是服装美的重要构成因素,还能运用自己熟悉的图形为小兔设计连衣裙,语言能力也有了提高。此次教学活动的亮点是摆脱了传统美术教学的枯燥模仿,以绘本为载体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创造兴趣。
在教学中,马老师采用了猜谜语作为引出本次活动的主人公——小白兔,采用小白兔穿着它的白色连衣裙出门去玩时所发生的有趣的事情来贯穿整个的活动,绘本中的花裙子、雨裙子、草籽裙等,都是一幅幅图案重复的范例,通过绘本的阅读和引导,让幼儿体会和发现图案重复设计使小白兔的连衣裙变得更加的漂亮。在第二部分的教学中,马老师又采用让幼儿看看猜猜,发现美就在生活中的方法,让幼儿的生活经验进行迁移,与他们的生活联系起来进行想象具有重复图案的`连衣裙,并采用游戏的形式,了解有的花布设计就是运用了图案重复的设计,让花布变得更加的漂亮为接下来的设计图案打开了思路。在第三部分的幼儿动手创作设计连衣裙的图案活动中,老师给予了幼儿一些帮助与提升,鼓励他们将自己的生活经验迁移其中。并且马老师在巡回指导时及时地发现亮点,对孩子们的创作给予了肯定的评价和赞赏。最后一个部分,挑选花布,在展示中交流分享这个环节中,老师采用了把小白兔的裙子镂空,让幼儿设计的花布粘贴到小白兔的镂空裙子里进行展示自己设计的花布,效果非常的好。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4
从上周开始我们大班进入了《拜访大树》这个主题,因此每次带孩子们出去散步时,他们都喜爱把玩叶子。有些孩子拣拾不同形状和颜色的叶子,有些孩子拿叶子当面具,有些孩子用叶子玩拉力游戏……
在游戏中,我们感受到大自然有奇妙的魅力,使我们的孩子们陶醉其中。因此,我们在实施这个主题的过程中,觉得树叶随手可得,很容易收集,家长也非常积极地参与进来,利用双休,带孩子到户外走一走,找一找不同的叶子,还让孩子把采摘的叶子带来和同伴们一起分享。同时,我们区域游戏也增设了茶馆游戏, 在茶叶店里,琳琅满目的茶叶让孩子们大开眼界,他们知道了茶叶是一种叶子,茶有许多种,颜色、外形、味道和功用都各有不同,茶是中国人爱喝的饮料。每当游戏开始时,我为他们冲上一壶茶,让他们看看茶叶舒展的.样子,品尝一种茶的味道,当然每到这时茶馆游戏也是最热闹的。小顾客们还说:下次再给他们品尝其它的茶叶。
我们和孩子开展的活动就更丰富了,在聆听了《叶子鸟》的故事以后,孩子们展开想象,创作出不同姿态、不同大小、不同颜色的叶子鸟在空中翩翩起舞,我们还将孩子的作品放在作品袋里,孩子们不时地围在那里看看讲讲,指指点点,看看自己的作品同时也欣赏一下同伴的作品;在和孩子收集了各种各样的树叶以后,一起制作了树叶粘贴画、树叶拓印画;一起演唱了《小树叶》、《大树妈妈》等歌曲,还能听着音乐用身体来表现叶子飘动和小种子成长的过程。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相信我们的孩子们会收获更多,也能更深地领会到大自然中植物与人的密切关系。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5
班中许多幼儿家中都买了新房子,因而对售房这个话题非常感兴趣。我灵机一动:何不在区域中活动中开设一个“售房公司”呢?当我宣布这个决定时,孩子们高兴极了。
第一次:“售房公司”匆匆关门
材料提供:我应孩子的要求为他们提供了笔、纸张。
活动实录:
几个孩子在区域中忙着画、贴,他们采用的都是平面的方法画房子。一会儿他们画了几张有房子的图片。孩子们开始吆喝了:“快来啊!快来买房子啊。”其他区域的孩子闻讯赶来,“房子在哪?我要买,我要买。”“喏。”卖房者拿出自己画的房子图。
“一点都不像。”买房者一脸失望,不一会儿,便一哄而散了。开售房公司的孩子垂头丧气,“我也觉得不像。”于是开了几分钟的“售房公司”匆匆关门了。
反思:为什么才开几分钟的“售房公司”就这样匆匆关门,为什么游戏无法深入?是因为我在游戏前没有引导吗?不对,是孩子缺乏这方面的经验?又怎么才能调动孩子的已有经验?难道是我提供的材料过于简单而无法调动孩子的已有经验?
第二次:“售房公司”再次倒闭
材料提供:考虑到楼房设计的难度,我向家长朋友借来真的楼房模型投放入区域。
活动实录:
“售房公司”的孩子看着楼房模型兴奋极了,他们大声吆喝.“快来呀,快来买房呀,这儿有最美丽的房子。”孩子们蜂拥而至。“哇,真好看。”“我买一套。”“我要河边的这一套。”……
“售房公司”的孩子忙着报价,记录,开心极了。但没过多久房子售完了,他们守在楼房边对来买房的人重复一句话:“没有房子了。”
没过几天孩子们对这种买房的游戏失去了兴趣,“售房公司”眼看又要关门了。
反思:为什么“售房公司”面临再次倒闭的困境?我已经在第一次失败之后进行反思,寻找原因并作出了相应的调整,然而根据幼儿的愿望去选择材料,为什么仍然是失败告终?我必须真正沉下心来剖析。
教师提供材料的简单化是导致两次活动失败的最直接原因。第一次的简单材料无法调动起幼儿的已有经验,运用这些材料孩子无法达到预定目标;而第二次提供的简单材料则局限了幼儿的行为,孩子们几乎不需要任何的努力、任何的参与。这次活动作为教师的我意图是好的,能根据幼儿的.愿望去选择材料,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提供材料和提供什么样的材料。材料究竟该如何提供才能使幼儿的想法能够得以实现,作为教育者在提供材料必须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这样的材料要实现哪些有价值的教育目标?这些材料能否支持幼儿实现自己的想法?
第三次:“售房公司”起死回生
材料提供:吸收了上两次的教训,这次材料提供是我和孩子们共同探讨决定的,我们还特意咨询了一位建筑师家长。
主材料:我们收集了各种大小不一的纸盒,以及各种彩色纸。
辅材料有玩具花、树、雪花插片,帮助美发房子的周边环境;还有借来的楼房模型,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些借鉴。
小工具:包括胶水、剪刀、尺子等,保证使幼儿的制作更加顺利。
活动实录:
孩子们在区域中忙活了,他们摸摸看看、涂涂画画、粘粘贴贴、拼拼装装,有的幼儿将长方形的纸折成窗户粘贴在牛奶盒上,然后将盒子一层层叠起来,做成一幢新颖别致的楼房。有的幼儿利用雪花插片建构出花坛、喷泉等景物,组建在楼房之间。但在组合房子时他们碰到了一个难题:房子特别容易倒。孩子们一起想了很多办法,用胶水粘在纸上,在房子边上搭上一根小棍,但都不理想。
看到他们陷入困境,我找来一个大的纸盒,剪低高度,并在里面放入沙子,将其放入区域中。孩子们很快就发现这是一个很好的固定物,一个美丽的小区终于建设成功了。新建的楼房受到了孩子们的极大欢迎。
反思:
“售房公司”经历了两次关闭的困境后,我没有盲目的责怪孩子,而是沉下心来从自己的教育行为中寻找失败的原因。吸取了前两次的经验教训后,我尝试第三次为孩子提供游戏材料,这一次的材料提供是比较成功的,不但顺利地帮助幼儿实现了预定的目标,而且还拓展了幼儿的游戏范围。从中我认识到区域活动中教师对材料全面、到位的提供是目标得以实现的保证。首先教师在材料提供前,要先了解幼儿的想法、意图和原有的经验水平,要调动幼儿的原有经验预想需要哪些材料,为进一步的指导提供依据。其次游戏材料的投放必须要与幼儿的游戏行为有着密切关系,当游戏材料的品种多样化时,还可以拓宽幼儿观察想象的范围,促进幼儿发展性思维的发展,进一步引发幼儿的探索行为。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6
本活动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幼儿始终处在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注意力非常集中,探索、创造的热情很高,成功之处主要体现在:
1、活动过程中,体现了“幼儿是学习的主体”的思想《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先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的师生互动。活动中,我努力创造机会让幼儿创编节奏图谱、创编身体动作图谱、设计配器方案,这都是孩子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过程。
2、注重教给幼儿学习的方法,当幼儿在配器、创编节奏图谱时,产生了不同的意见,这时我引导幼儿用听一听、试一试的办法去寻求最匹配的方案,很快,孩子们用这种办法为后面的学习找到了途径,这也正符合了终生教育的原则。
同时活动也出现了一些不足之处,总结如下:
1、时间偏长,重点不突出,可根据情况做两节课上,第一节课的主要内容为引导幼儿创编节奏图谱,第二节课的.主要内容为设计配器方案,并用乐器演奏。
2、关注幼儿的兴趣不够。在身体动作图谱未出现的时候,就有幼儿提出了用拍手以外的身体乐器来跟随音乐拍打节奏,这时,作为老师应该尊重幼儿的意见,为保持幼儿学习的兴趣,允许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进行表现。
3、活动中要采取又快又好的教学方法,对于幼儿较难掌握的节奏型,老师可用一个大鼓带领幼儿练习。
细节上的调整:
1、可出示完整的节奏图谱,让幼儿清晰地知道自己所演奏的音乐有多长。
2、老师指挥时动作指向要明确,该让幼儿听音乐演奏的时候就不说话。
3、在“创编身体动作图谱”时,有孩子说出了“拍屁股”的身体动作,老师是用写文字的方式呈现,面对类似情况,可把问题抛给幼儿自己处理,用他们可理解的符号来代替文字效果会更好。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7
上午的室内活动,我组织孩子们玩橡皮泥。李月说:“老师,我想包饺子,你教我好吗?”我说:“好。”便坐下开始教她。这时,坐在李月旁边的滔滔小声说:“老师,我想做3条蛇,行吗?”听到这话,我惊讶极了。滔滔平时在班里性格内向,不爱主动与别人说话,而且对什么活动兴趣都不大,有时我叫他,他也只是光看着我不吭声,我仿佛已经忽略了他了。
想到这儿,我觉得应趁这个机会和他多交流,连忙说:“当然可以,你做吧,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做好。” 滔滔听了很高兴,从盒子里拿出一块橡皮泥搓了起来,不一会儿,就搓好了3根长短不一的长条。没等我开口问,滔滔就一一指着它们告诉我:“老师你看,这是蛇爸爸,这是蛇妈妈,这是蛇宝宝。”“为什么你这样分呢?” “蛇爸爸最大,所以我就搓得最长;蛇宝宝最小,我就搓得最短;蛇妈妈不大也不小,我就搓得不长也不短。”
滔滔说得多好呀,把我平时在数学活动中讲过的比较长短的知识也搬了过来。我称赞他说:“滔滔,今天你真棒。”说完,把3条“蛇”举起来让小朋友看,一一介绍它们的名字,告诉大家这是滔滔做的。不知哪个小朋友喊了声:“老师,我也想做蛇!”“我也想做!”其他小朋友也跟着叫了起来。我趁机说:“让滔滔来教你们做,好不好?”
滔滔胆怯地看着我,我鼓励他说:“滔滔,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你看小朋友们都等着呢!” 滔滔点了点头,开始认真地教起小朋友。看到小朋友围在他身边叽叽喳喳地问这问那,滔滔很是自豪,我也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
通过这次活动,我意识到幼儿的世界是个特殊的世界,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性格、爱好和闪光点,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但有些孩子因为内向胆小,不敢表达出来(就像滔滔,今天是因为我坐在他的身边,他觉得与老师的距离拉近了才敢问我),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老师应该同时关注这部分孩子,及时发现并创造机会让他们展示自己的闪光点。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8
《好男儿要自强》这节课选自大班主题活动“我就是我”中的音乐活动。那么为什么要选择这节课?我认为,选课要选择自己擅长的领域,又要是幼儿感兴趣的。我平时偏爱艺术领域中的音乐游戏与舞蹈。于是,我就找了几节艺术领域的课一一挑选,这也是一个抉择的过程。因为自己本身对武术操的编排有一些经验,而武术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而后又听取了同事的建议,最终就选择了这节课——好男儿要自强。
歌曲《男儿当自强》节奏控强有力,歌曲气势高昂,鼓舞人心,以武术的动作进行表现是最合适的。在设计过程中,因为考虑到孩子的接受能力有限,动作不能太繁琐。所以,我保留了原教材中的马步、弓箭步,又丰富了出拳、格挡等力度较强的动作。这样,在孩子可以接受的难度上添加一两个有难度的动作,调动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在学习方法上有“个别学习”、“分组学习”和“集体学习”。
在设计过程中,我考虑了好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怎样导入活动?为了凸显入场的整齐、有气势,我想到了军歌,想到了《咱当兵的人》。怎样引出“武术”这个概念呢?我想到了大家都很熟悉的武打明星“成龙”,以课件图片的形式呈现出来。
第二个问题:要怎样让幼儿学习武术动作呢?用什么形式进行教学会更好一些呢?怎样才能让孩子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果?我想,既然音乐欣赏课可以借助“图谱”的方式进行教学,那么学习武术动作为什么不能用图示呢?于是,我决定用图示呈现每一个动作。因为考虑到孩子数量,所以我准备了两套图示,将孩子分成两组,进行分组学习。
第三个问题:怎样才能发挥孩子的主题能动性,给孩子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注重幼儿的主体性,在各个环节中引导幼儿主动参与表现音乐呢?这里,我们往往会犯一个误区就是:往往教师示范的太多,教授的'太多,妨碍了幼儿的想象与表现的空间。于是,我在前面让孩子自由发挥、自己想象,又让孩子当小师傅,让孩子教孩子,带动孩子,自主学习。而我的角色是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我对动作的技巧加以指导,进行互动式教学。在教学方法上,有观察法、比较法、演示法、示范法、讲解法、练习法、渗透式教学法等。
当然,在设计、试课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困惑。比如:
1.怎样让孩子记住在马步出拳的时候出三下拳?后来,我对课件做了修改,在马步的图示上加了三个圆点。
2.怎样调动起孩子的积极性?让他们大胆回答问题,大胆参与?我觉得,要想让孩子勇敢、坚强、自信,首先,老师应该表现出勇敢、坚强、自信。于是,无论从语气上还是动作与精神面貌上,我都要表现出来,再对幼儿进行有效的鼓励,这样带动活动气氛。
3.怎样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既有学习兴趣又有活动的层次性、递进性呢?我是这样做的:一遍比一遍有难度。在自学环节,第一遍:按图片学动作;第二遍:配乐表演(先拍手打节奏练习,再表演);第三遍:站成方阵队形,加口号表演。这个环节,我运用了国庆阅兵和春晚两个视频,更好地让孩子感受方阵舞的整齐与壮观。这样,一遍比一遍有难度,一遍比一遍有气势。最后一遍,我参与进来,师幼互动,将整个活动推向高潮。
在活动中,孩子们感受了音乐的强悍有力,探究学习了武术动作,展示了方阵舞的整齐与壮观,感受了成功与自信,达到了活动目标。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9
这学期,我园青年教师的公开活动搞得红红火火,这月轮到我做公开活动。常听老教师们说:“有了一份优秀的教案,可以说就成功了一半。”于是,在一本教育杂志上,我找到了一篇优秀教案――“感知4以内数的实际意义”,非常适合小班幼儿,而且数学领域的内容也是我擅长的。
我认真按着教案准备材料,并根据教案按部就班的开展活动。首先,我以“鸡妈妈”的身份,用儿歌的形式带领小鸡们一起锻炼身体,“我的小鸡叽叽叽,跟着妈妈跳3下,我的小鸡叽叽叽,跟着妈妈转两圈……”然后是“小鸡捉虫”的游戏,要求幼儿听老师的口令捉几条虫子,根据虫子的`颜色放到相应的纸盒里。每一个环节中,孩子们都按照老师的指令在做着。最后“鸡妈妈”给每只小鸡一个袋子(内装奖品),让小鸡摸一摸自己的袋子里有多少食品。
这次活动虽然调动幼儿的听觉、视觉、运动觉、触摸觉等多种感官参与了游戏,但从孩子们的眼中,我并没有看到他们由衷的快乐,也没有看到孩子们忘我的投入。这是为什么呢?
反思
仔细分析自己和幼儿在活动中的一言一行,我发现了问题所在。
原因之一是幼儿产生了“审美疲劳”。自从幼儿入园后,在语言活动中,幼儿听到过“小鸡小鸭”的故事,并经常进行表演游戏;在音乐活动中,幼儿学过了《小鸡小鸡在哪里》、《小小蛋儿把门开》等歌曲并进行过表演;在体育活动中,孩子们做过“小鸡捉虫”的游戏;在美工活动中也画过小鸡。在各类活动中,频繁的出现小鸡的角色,使孩子们产生了“审美疲劳”,他们在扮演角色时没有了原先的激情和兴趣,在游戏中的快乐程度也随之减弱。
原因之二是教师的角色定位不明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课程实施应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引领”的痕迹很重,整个活动都是老师再说,幼儿跟着在座,每一个过程都是老师领着走过来的,孩子们也是被动地完成老师的作业,整个活动中幼儿缺乏主动性。
措施
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我对症下药,开始重新思考,重新设计。小半的孩子喜欢什么呢?电视机里天线宝宝的声音给了我灵感,憨态可掬的天线宝宝是小班小朋友的最爱。
经过重新准备,我在另一个班组织了活动。首先,我用天线宝宝的音乐吸引幼儿,让他们把自己当成一名天线宝宝来参加活动。接着,我引导天线宝宝们玩手指游戏,“一根手指可以变成什么......”游戏中,幼儿的想象非常丰富,而且感知了4以内的数量。然后,我设计了问题“天线宝宝一家人有几个人,分别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再让幼儿根据服装配石的颜色找到4的树龄,归类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最后,何天线宝宝一起玩“分饭吃饭”的游戏,宝宝们听清问题,取出相应的食品。如“拿4颗红色的qq糖”、“拿一块方方的糕”幼儿看清楚了赶紧把食品放到自己的小盘里。有个别“小馋嘴”已经悄悄地往嘴里塞了一颗qq糖,我就悄悄地问:“现在只有3颗了,怎样变成4颗呢?”在生活化的数学情境中,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食品吸引了孩子的眼球,幼儿好像在玩过家家的游戏,在游戏中进一步感知了数量,并且尝试从物体的形状与数量、颜色与数量等不同的属性进行选择,增加了难度,把活动推向了高潮。
活动非常成功,满足了幼儿喜爱天线宝宝的心理需要,老师设计的生活化、游戏化的数学问题,激发了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整个活动的氛围始终保持着宽松、和谐、快乐。孩子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整个活动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满足幼儿情趣的才是优秀的。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10
我班幼儿对过生日充满了兴趣,提起生日和生日蛋糕他们就有说不完的话题,我就利用孩子这一特点,设计了这一活动。活动的目标是通过为丁越小朋友过生日,让幼儿了解生日的意义,并通过该活动学习分享。我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以一份神秘的礼物引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好奇,再变出一个精美的生日蛋糕,将幼儿的兴趣完全调动起来,活动中,我用丁越小朋友的口吻和幼儿交流,以丁越小朋友的身份向幼儿提出问题和要求,对于发言积极、表现较好的幼儿,我会给予积极的肯定与赞赏,并会让丁越小朋友亲小朋友一下做为奖励,鼓励幼儿继续努力。当秩序稍乱时,我会用和丁越小朋友说悄悄话的方式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在整个活动中幼儿的情绪都很高。
本次活动是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的,因此,活动时的秩序方面没有太大的问题,偶尔幼儿也因为急于抢答问题而站起来,或在讨论问题时声音较大而略显嘈杂,此时我会用轻声和越越耳语的方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以达到安静的效果,所以,整个活动进行地较为顺利。
过生日是幼儿原本就十分喜欢的,再加上这次是幼儿第一次在幼儿园、也是第一次为其他小朋友过生日,所以,幼儿们对活动更加感兴趣,都很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在互送礼物并祝生日快乐时,大部分幼儿都能够主动大胆的与他人进行交流。个别较内向的幼儿在教师与其他同伴的鼓励下也能勇敢的`走过去。通过此活动,幼儿懂得了生日的意义,认识到自己长大了,并学会了关心同伴,与同伴分享食物和游戏的快乐。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整个活动体现了教师引导幼儿积极参与的教育方式,当幼儿的语言表达遇到困难时,对幼儿进行积极的引导和鼓励,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学习与人分享。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11
《迷路的小花鸭》这首歌孩子们比较熟悉,旋律也比较简单,因为我们的孩子在大班时就已经学过,所以很多孩子都会唱了,因此我在设置教学目标时没有把学唱这首歌作为教学的重点难点,而把培养孩子对小动物的同情心,体会小花鸭找不到妈妈而伤心难过寂寞的心情,和乐于助人的情感作为教学的重点难点。从教学效果来看教学重点难点已经突破了,下面我就说说自己在这节课中用了哪些方法来达到教学目的,
一、我运用了情景教学法,
设置了小花鸭迷路的情景,让孩子帮小花鸭找妈妈的过程中亲身体会小花鸭找不到妈妈的伤心难过的心情,和帮小花鸭找到妈妈而欢呼雀跃的高兴情绪。因为是亲身体验所以孩子能完全的投入到故事中去,帮助孩子把抽象转换为形像。在故事中孩子也能够体会到帮助别人的快乐,从而引导孩子在生活中要经常帮助他人,这样不但被帮助的人能过得到帮助而快乐,自己也能够很快乐。这里很好的对孩子进行了乐于助人的品德教育。乐于助人的品德教育在现今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二、我在教学中孩子的主体地位的到了充分的发挥。
我设计了很多的问题,比如:怎么唱才能把小花鸭伤心难过的心情唱出来呢?小花鸭迷路了怎么办呢?等等。。。。。。把问题抛给孩子,给孩子足够的思考时间,我只是充当孩子的引导者。
三、为了加深孩子对歌曲的理解和把握。
我设计了“演一演”这个环节。当问道孩子是否想演一演时?我没有让孩子马上来演,而是让孩子先说,自己打算怎样演?这样给了孩子一个思考的环节,让孩子能更好的把握住自己所要演的角色,这个环节不但可以锻炼孩子的语言能力,还能了解孩子对这首歌是否把握,又能锻炼孩子表现能力。
在这节音乐教学中我发现自己还有很多的不足:1、说话时的`语速过快,孩子不能听的很清楚,要是能在慢点温柔点孩子会更喜欢。2、自己的音乐素养有待提高,因为老师的范唱要给孩子美的享受,不管是音准还是声音都要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3、在演一演这个环节中没有及时的肯定孩子和鼓励孩子,所以孩子在自我创编动作时不太积极。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的反思,不断的总结,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12
我目前担任的是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教学,学习并实践高效课堂教学一个学期,在此过程中迷茫过,困惑过,思考过同时也收获过;我想将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几点小体会和大家分享下:
一.课堂导入设计的重要性
孔子曾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高效课堂中形式多样的导入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拓展学生的思维时空,导入是否有效,能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只有在上课之前熟悉教材,针对学习内容设置恰当的导语才会起到不同凡响的作用。
如:三年级语文25课古诗两首《江雪》《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两则描写冬天景色古诗,都以“雪”为写作背景,我的导入设计时以猜谜语:“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七片八片九十片,飞入芦花都不见。”由学生喜爱的谜语引入,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语文课文14课《庐山云雾》是一篇写景文章,上课之前收集一些庐山风景的图片导入教学,学生马上被这迷人的图片吸引住,并陶醉其中。语文课文7.寓言两则《鹬蚌相争》《狐假虎威》时,我直接借助多媒体动漫导入课文,学生们看的津津有味,当然对课文内容理解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学会创设情境,注重导学案问题设计
导学案作为高效课堂的三件宝之一在教学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导学案问题的设计又直接影响课堂效果的好坏。从独学交流到群学备展再到展学质疑;环环相扣,相互影响;高效课堂的亮点所在就是展学;展学精不精彩又倒逼一切;所以导学案设计问题上不下苦工,认真专研,熟悉学生学情,把握学生认知情况进行设计问题的话,势必在展学阶段不会产生质疑,生成;展学不精彩,课堂就会失去活力。
教学案例:
第一次磨课时上的一首古诗《早发白帝城》为例,那堂课我先从解题入手,到读学部分,让学生根据我给的诗歌内容划分节奏,自己借助课文注释试着理解诗句意思,然后学生自由读古诗,对子组相互读古诗,最后到展学时要求学生背诵古诗和根据古诗内容进行绘画。整个过程看似流畅顺利,但其展学效果却不佳;整个学习流程机械式的跳跃,独学阶段问题设计太多;学生在此阶段读的甚少,整个独学阶段只有老师组织的一次齐读古诗;展学结果把朗诵变成的朗读,诗歌绘画也只是简单几笔;画面不够丰满。
反思:1.教学古诗要重视课前预习和朗读。古人有“七分诗三分读”的说法,可见在学习古诗时朗读的重要性,只有在朗读中才能充分发挥诗歌的抒情,审美的艺术效果,也只有在朗读中,学生才能辩味诗的语言,才能加深对诗意的理解,2.课堂教学问题设计上要充分了解学生学情,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学生的学习目标问题;3.在独学阶段多给学生足够时间,让其去思考去感悟,注重朗读时方法的指导让其消化吸收后读,有必要时在独学阶段进行个小展示,强调朗读检验,要一遍有一遍的目的,一遍有一遍的效果,才会在展学时展的精彩。
我在语文百花园六能说会道“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我”教学中,首先通过家长微信群发出“求救”信息,搜集孩子们小时候的照片制成幻灯片引起学生兴趣,然后让孩子们互相说说现在的自己。抓住样子(什么样的脸蛋,什么样的眼睛,什么样的鼻子,什么样的小嘴,头发,身高,年龄)等这几个方面说,最后说说自己的兴趣爱好的变化。在问题设计上我“过去的我”和现在的“我”做比较,孩子们很快进入角色,完成了自我认识的第一步;借助过去与现在的自己理解,孩子们都知道该怎样去说,我就接势在展学阶段只设计一个问题:展开想象的翅膀,来说说自己10年/20年后在干什么。由浅入深,我将孩子们陌生的信息通过熟悉的事物让其比较,联想后,一步一步完成了孩子的说话内容“过去,现在和未来”。孩子们在台上展学时各个积极踊跃,而且说话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说未来的自己是一名科学家,有说20年后的自己是一名音乐老师,还有的说未来的自己是一名大发明家。最有意思的是一名女生说自己发明了一辆会变形的遥控汽车,这种汽车最大的功能就是会根据人们的需要变大或变小,人们只要按下车子上不同颜色的`按钮,他就会变形;当去商场购物时没有停车位,按下红色按钮就变成手掌大小,可以装进口袋;当上班迟到时,按下绿色按钮,车子就能隐形直接穿透墙壁进入办公室;当外出旅游发生堵车时,再按下蓝色按钮车子立马插上加速器翅膀腾空飞起来……小女生还说在将来她会不断改进,让汽车的功能更齐全,将来还要申请专利,将自己的产品远销海内外,让外国人对我们中国人刮目相看,为国增光等。
反思:1.小学三年级语文口语训练贴合学生生活实际,学会运用比较,联想创设问题情境,将学生陌生的信息通用情境问题一步一步转化为熟悉的知识。2.问题设计围绕学习目标,多几个兴奋点,让学生整体参与进来,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教学,有什么样的教学就有什么样的学习,有什么样学习就有什么样的效果。
三.学会合理利用点拨功能
高效课堂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将舞台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的主体,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要求老师少讲或不讲,怎样向40分钟要效益?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的精辟的点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学案例:
就拿《年的来历》这篇民间传说故事来讲,我在孩子通过认识“年”之后,设置了一个开放性不同层次的问题:假如你是村中的小孩,老师是那位白胡子老爷爷,你该和我说些什么?假如你是村中的大人,老师是那位白胡子老爷爷,你又会说些什么?假如你也是一位老人,老师是那位白胡子老爷爷,你又该会说些什么?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想像力,让其加深对“年”的认识。孩子们开始群学了,在群学过程中,突然有孩子提出了问题:老师,是白胡子老爷爷赶走年兽之前,我们和他说话;还是赶走年兽之后,我们对他说的话呀?咦,好现象,孩子们还知道判别时间段来提问,可见孩子们已经在归纳整篇内容了,我就顺势扩展一句:“赶走“年”兽前,你会对白胡子老爷爷说什么?赶走“年”兽后,你又会怎么和白胡子老爷爷说?分情况各说一段话。内容不得重复”一点拨,孩子们就有了方向。展学开始了,学生们在展学时又产生了质疑:“老师,为什么白胡子老爷爷知道“年”怕红光,响声,红色呀?”“老师,白胡子老爷爷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显然偏离了主题和目标但我立即点拨一句:“问得好,白胡子老爷爷就是我国古代千千万万个智慧的劳动人民中的一个,他通过自己动脑筋认真思考,想到了“年”怕红光,响声,和红色,联系到我们生活中来,每年在大年三十晚上都会穿上新衣服,家家户户门上贴了红对联,除夕晚上放鞭炮是不是很开心呀?所以呀只要肯动脑,善思考就能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学生立马明白了,问题又转移回来。
反思:课堂中学生能在学习阶段产生质疑,或生成是好现象,教师应抓住时机进行及时点拨,让学生心中有方向;当学生讨论交流偏移主题时,老师应及时用恰当的点拨把他们拉回主题。
“教然后知困”,只有发现困惑并想办法去解决就会不断进步。高效课堂我们正在路上,对于高校课堂更深层次的魅力还需我认真体会,仔细咀嚼品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衣带渐宽终不悔”相信只有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和不断反思,才会不断正真的接近高效。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13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通过故事、游戏、图谱提示多种方式让幼儿在听音乐过程中感知音乐的重拍,循序渐进,层层深入,逐步让幼儿了解音乐的性质和结构,掌握乐曲中重音的出现。并引导幼儿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游戏中的乐趣。让规则教育在潜移默化中体现出来。我觉得这个活动有以下几个亮点:
1、大灰狼的教具简便、轻巧:既能充分展示表现音乐的形象,又便于教师表演操作。以往的大灰狼都是由老师自己扮演,披上大大的披风,带上可怕的头饰,我的大灰狼手偶是用袜子制作而成,套在手上就可以表演,使大灰狼这一形象更加生动、可爱。
2、图谱比较贴切:图谱有着强烈的视觉效果,它的出现,让孩子们很快找到了“笨老狼回头”的音乐(乐曲中的重音出现的地方),通过视觉与听觉的有效结合,在活动中教师引导孩子们看图谱找重音、听音乐找重音,不同要求逐级提出加深难度,突破了重难点,达到了教学目的。
3、结局出人意料:大灰狼最后和我们小朋友成为了好朋友,这样的结局从另一个视角告诉我们“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包括大灰狼,我们的'生活要充满爱!大家共建一个和谐的社会!
4、整个活动始终以情境化的教学、游戏的方式,引领着幼儿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感知乐曲,体现着愉悦性、发展性。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尽可能地富有激情,因为只有我自己被音乐感动,才能感动孩子、感动大家。
活动不足:
1、在整个活动设计中,我觉得活动的量还不够,也就是说活动从深度广度来讲略显不足。根据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采取不同的方式,设置不同层次的难度,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跳起来摘桃子,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发展,这是我所追求的,但也是让我感到迷惑的地方。
2、在重音处拍手跺脚这个游戏环节中,由于我事先的游戏规则只说了“在大牙齿的地方拍手跺脚”,而没有反过来强调“在小牙齿的地方就不拍手跺脚”,以至于第一遍游戏时有几名幼儿在小牙齿处拍手,在重复了游戏规则后大部分幼儿都已掌握,只有亮亮小朋友仍在小牙齿处拍手,我告诉他下课后我俩再单独交流。下课后我才理解他对音乐重音的诠释方式:小牙齿处轻拍手,大牙齿处重拍。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14
本次我开展的教学内容是:艺术活动《刺猬》,活动中,我首先引导孩子们通过观察泥塑刺猬,讨论并说出刺猬的外形特征。如:身体是椭圆形的,一头尖一头圆,尖的一头是刺猬的头,背部长满了刺。其次通过语言:刺猬妈妈遇到了困难,我们一起来帮助她好吗?我们一起用橡皮泥来制作很多的刺猬宝宝送给刺猬妈妈。以此引起孩子们的兴趣。
活动前,我就预想到小朋友们对使用辅助工具进行泥工制作很感兴趣。果然,在活动中,每个小朋友都能认真地搓圆球,期待着刺猬的身体成形后可以帮助小刺猬安上一根根的“刺”。在往小刺猬的背上插牙签时,特别地开心,一边插牙签一边数数呢!泥工活动是孩子们喜欢的活动之一,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就是动力,小朋友们有了浓厚的兴趣,做出来的刺猬才更生动形象。从孩子们喜爱的泥巴入手,加强泥工教学,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也大大锻炼了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这对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在今后的泥工活动中我们可以多投放一些辅助材料供幼儿使用,帮助和引导幼儿发现各种物品的特点和用途,从而逐步来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15
本学期我担任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三年级教授的是计算机入门知识,四年级讲授的幻灯片制作内容。根据三、四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及学习特点,我现将本学期以来的教学体会总结如下:
一、打好扎实基础,养成良好习惯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本学期刚开始系统的学习计算机知识,(大部分学生接触过电脑但没有系统的学习)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觉得帮助学生打好扎实的基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开展教学工作。
对于刚开始接触计算机的学生来说,他们一般都有较浓厚的兴趣,积极性较高,但较迷茫,不知从何处学习。此时,我以讲故事的形式介绍计算机的发明、发展过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接受计算机基础知识。然后,我以打比方的方式介绍计算机的组成原理,用我们人身体的各个部分来类比计算机的组成部件,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和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原理。接下来,我用玩游戏的方式介入键盘的操作知识的讲授。对于刚学习计算机的学生来说,练习键盘本来是一件单调枯燥乏味的事情,如何保持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我选择了金山打字通软件,该软件里面有打字练习游戏。从此入手,学习变得轻松有趣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键盘操作。
二、合作探究学习,体验学习乐趣
四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在本学期的幻灯片制作课程教学中,我主要采取的教学方式是让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各自的主题制作项目。每个小组选取一个主题制作项目,自己搜集制作所需的图片、声音、动画等素材,完成各自的创意设计,然后制作完成各自的主题项目。在此过程中,我主要是讲解关键的制作技术,同时辅助各小组,提供技术上的支持。根据各小组的完成情况,学生基本上能制作图文并茂的作品。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但能掌握各种幻灯片制作技术,而且提高了大家互相协作的意识,增强了团队精神。当然,项目完成的质量还不算太高,诸如创意设计还有待提高,我相信经过进一步努力学习,学生会有长足的进步。
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如何进一步组织好学生、组织好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我长期值得研究的课题,我将一如既往的扎实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高标准的完成各项教育教学任务。
段时间我们一直沉浸在对《圆》这一节课的研究中,通过不断地琢磨、仔细地推敲,反复地修改,对这节课的认识越来越深,教学设计的思路也越来越清晰,形成了以下的反思:
一、关于导入的设计
本节课的导入分四个层次进行,首先通过老师用线绳工具在空中旋转,让学生清晰地看到形成的轨迹是一个圆。接着介绍含有圆的图片,让学生找出圆;再让学生举例生活中见到的圆;最后通过摸一摸的游戏,让学生体会圆与其他平面图形的区别,从而认识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圆在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学生对它也比较熟悉,在课的一开始我们就让学生在老师的演示和图片的观察中清晰地看到这是圆,借助这样的表象,让学生在头脑中搜索自己曾经见到过的圆,从而初步地感知圆。最后通过摸一摸的游戏活动,让学生感受圆与其他图形的不同,在比较中,进一步感知圆。通过这样有层次的感知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了学生学习圆的兴趣。
二、关于对圆的认识和特征的处理
在研究圆的认识与特征这一知识点时,我们比较了两种不同的设计思路:第一种,把介绍圆的各部分名称和它的特征结合起来,即认识半径以后,马上研究同一圆中有无数条半径并且长度相等等特征;另一种:是先介绍圆的各部分名称再研究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我们觉得第一种方法比较传统,由于这一环节的知识点比较多,而且研究几个知识点的'方法雷同,这样老师的讲解就比较繁琐,学生缺乏研究的兴趣。所以我们就选择第二种方法,先让学生通过自学书本,找到圆各部分的名称,并认识它们,能在自己画的圆中标出。接着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通过有目的的探究活动,讨论交流半径的特征、直径的特征、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以及圆是轴对称图形等相关知识。这样的设计避免了教师冗长的讲解,学生学习方式的单调,而且通过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有兴趣的,主动的进行探索。
三、关于数学史料的运用
本节课中我们两处引用到数学史料。这些凝聚着智慧的数学研究史料,我们不仅仅把它们作为引语或欣赏,而且还力求让史料成为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素材、发挥其数学的文化价值。
首先在学生对圆有了一些初步的感知以后,联系古希腊的一位数学家曾说过:在所有的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以此引发学生研究圆与其他平面图形的不同。在探究圆的特征结束之后,借助多媒体呈现墨子的一句话:圆,一中同长。让学生用掌握的一些知识解释这句话的含义。这样不仅让学生了解了古代关于圆的史料记载,还可以巩固对圆的特征的认识。引用《周髀算经》中关于圆的记载,圆出于方,方出于矩,拓展对圆的认识。在播放录象,理解意思以后,进一步引导思考:如正方形的边长是16厘米,你能从中获得关于圆的哪些信息?让学生进一步关注圆与正方形之间的关系,为后继学习埋下伏笔。
四、关于媒体的处理
随着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越来越多的运用于小学数学课堂。这节课我们把多媒体和其他传统手段有效结合,力求找准最佳作用点进行有的放矢,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导入新课时,为了让学生初步感知圆,先借助多媒体呈现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带有圆形的实物图片,利用这些学生熟悉的,色彩鲜艳的图片,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的兴趣。接着运用动态演示,从实物中勾勒出圆,使学生清晰看到圆是有曲线围成的。
在教学画圆时,运用多媒体播放两段录像。第一段在学习用圆规画圆时播放,通过展示一个完整的画圆过程,为学生提供清晰地、正确的画圆方法,为学生独立用圆规正确画圆奠定基础;第二段在介绍用线绳画圆时播放,通过体育老师在操场上画圆的过程,重现生活场景,让学生体会到用线绳画圆的实用价值。
在研究圆的半径、直径的特征时,当学生通过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知道在同一圆中半径可以有许多条,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媒体动态演示:同一圆中,从圆心到圆上可以发散出无数条线段。通过强烈的视觉刺激,让学生体会到同一圆中半径有无数条,感受初步的极限思想。
在研究车轮为什么是圆的?车轴应装在哪里?这两个实际问题时,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结合媒体的动态演示,让学生随着画面和声音效果的逐步展示,体会当车轮不是圆时或者车轴不在圆心位置时,车子行驶的感觉是不稳当的。从而体会到车轮要做成圆的,车轴要装在圆心位置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价值。
五、关于细节的处理
1.在导入环节的摸一摸游戏中,为了使全体学生参与这个游戏。我们考虑装的器皿应该是透明的,而摸的同学蒙住眼睛。其他同学通过观察摸的过程,共同感受圆与其他平面图形的不同。另外为了让学生的探索活动不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我们在器皿中装的就是用硬纸板剪成的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和圆。
2.整节课的知识点比较多,而且知识的呈现是逐步完成的。为了完整地展示这一节课的重点,我们准备跟随课堂流程,在黑板上板演各个知识点,一步一步地完成板书。这样的设计避免了多媒体展示的不足,使得学生在全课小结之时,能根据板书,迅速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网络。
3.在探究圆的基本特征时,组织学生借助圆规画出任意大小的圆进行探索。在认识半径以后,学生通过量一量,量出半径的长度。在学生的交流反馈中,引导学生发现自己量出的所有的半径都是一样长的,但自己量出的半径和别人量出的半径长度是不一样的,从而体悟出只有在同一圆中,所有的半径长度才相等。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04-24
小班幼儿教师的教学反思02-28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15篇02-13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15篇)03-05
《学会反思》教学反思09-08
教学的反思12-11
教学拼音的教学反思12-19
教学dtnl教学反思12-26
教学故事的教学反思12-03
口语教学教学反思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