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七年级生物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七年级生物教学反思1
教学反思一
新学期一开始,我校在曹校长的领导下,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实行了课堂改革,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即生生之间相互管理,相互辅导,相互探讨,相互展示,相互评价。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每一位老师都要举行一次公开课,并进行听评课,老师们都兢兢业业,认真钻研教材,仔细研究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以达到课堂改革的实效性和高效性,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此文来自优秀),并且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课后反思
尽量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2004年奥运会中国体育健儿获得冠军的图片,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让师生感受到运动的美丽,健康的.宝贵,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通过观察动物的关节结构,增进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从而有利于理性认识的建立和提升,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
通过探究活动,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体验了知识的产生过程,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勤于思考、乐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七年级生物教学反思2
在本学期中,我逐步尝试将“目标导向师友互助合作教学”理论应用于我的初中生物教学课堂中。“师友互助合作教学”的大框架是“导标——导学——导练——导评——导结”五段式,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不分对象地、机械地,甚至生搬硬套地将其应用于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去来说。初中生在学习方面有以下几方面的的学习特点:(1)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都比较弱,而学习依赖性强,尤其是七年级学生表现更明显;(2)思维特点上起主导的还是形象思维,随着年级的上升抽象思维迅速发展(3)学习上容易对教师生动形象的事例介绍感兴趣,对严密的理论分析和逻辑推理厌烦。因此,有一部分学生看到分解的许多小目标后,容易产生视觉疲劳,有时还会感到厌烦,就开始慢慢走神、不感兴趣,因此在学习动机不强的情况下,试想一下练习的效果会怎样,达标效果也不言而喻了。针对初中生这些特点,我在教学中可灵活采用这几个环节,即“引趣——尝试——反馈——总结”。
第一,引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并且随着这种情绪体验的深化,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教师可通过生动有趣的生物演示实验或是设计简单的学生实验,讲述生动的生物学史,列举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生物学现象等,多种方式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他们解释生物现象、探索新问题的求知欲。当学生产生了疑问,有了解问题的需要后,再让他们自学教材,他们才能专心研读,使自学获得好的效果。例如,笔者在讲“环境对生物生活的影响”一节时,先课前让学生分组捉鼠妇,分发一系列的讨论题给他们,如“一般在什么地方容易捉到”“什么会影响他们的生活”“你怎么跟别人验证你的结论是对呢?”等问题,通过这样的一个探究实验设置了疑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而然地导入了下一环节。
第二,尝试——让学生学习自学:教师分发自学提纲,即分解后的学习目标,由学生按自学提纲,个体独自阅读教材,或四个人一组小组讨论的形式,有时用老师将学习目标用问题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掌握。教师作巡回点拨,对自学中出现的`问题,诱发启导,但不能包办代替,主要在于了解自学情况。比如在介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及影响》这一节时,可简单地将目标呈现给学生:(1)举例说出一些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2)举例说出一些生物影响环境的例子(3)生物适应并影响环境,认同保护生物的观点。接着采用学生依据要求:4人一组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举出许多例子,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及时纠错与讲解,注意引导学生紧扣讨论题目来进行讨论。对个别学生提出一些超出教材要求的问题,教师应肯定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深度,指导他们在课外去阅读有关书籍,以防讨论漫无边际,影响教学进度。当然,也要注意保证讨论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估计学生讨论没有余力时,再予以指导、启发和补充,切忌匆忙讨论,仓促结束。接着,教师组织全班学生,针对普遍性的问题,结合教材的重点、难点(因为通常重点、难点是不能完全依靠自学解决的)以及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
第三,反馈——尽可能了解学生
目标教学是通过教学信息的反馈来实现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检测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定预定
的教学目标。检测的形式一般采用提问形式或书面练习检测,当然尽量可多用一些书面检测,这样涉及的学生比较多,效果更为有效。在每一个知识点讲解完毕,可适当选择一些“小、精、活”的练习加以检验,以确定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并根据检测中暴露的问题,有针对性进行小组或个别辅导,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师比较全面地了解了教学中反馈的信息,实现了对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控制,这样有利于巩固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第四,总结——化零为整以保证教学质量
三、注重教师在课堂上所起的作用
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是促进者,指导者,应该引导学生针对某些问题进行共同探讨,尽可能地去暴露学生思维过程,做到凡是学生能自己探索得出结论的,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决不暗示,使学生学习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发展能力的过程。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反思——提高——再反思——再提高的过程,我受益匪浅,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在教学中及时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它会使我逐渐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通过不断地反思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七年级生物教学反思3
本节的教学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开始,如向学生提问:教室里有哪些生物?那些非生物?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学生会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清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生命。但同学们会把一些动画片上出现的卡通动物做当作生物,此时我就告诉同学们卡通动物是电脑作品而不是真实存在的,从而,帮助学生走出误区。
至于什么是生命,生物有哪些共同特征,我在课上让学生观察了我课前准备的一些植物和动物的图片,并且让学生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回答生物的共同特征,学生的回答不够全面和确切,但我仍给予了及时的鼓励,目的是鼓励学生敢说,在观察之后我让学生讨论生物的基本特征,然后我与学生一起对照课本上的描述比较学生归纳的特征,并引导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在与学生一起讨论时,我还让学生据了很多生活中的实例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本节课以讨论为主,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气氛热烈,同学们对知识的学习也非常成功。
七年级生物教学反思4
回顾本章的课,全章的知识没有全面梳理,应该让学生的知识形成一个链,让知识更系统化,使教学更趋于流畅和完善。(是遗憾)
现在推行的是教学当堂达标,一节课下来有没有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主要是通过课堂测试来评价(同步学习)。一种好的评价方式会让学生乐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课堂上,需要师生合作,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这样能把教学效果推到一个高的水平。不过因为学生的基础不同,学习效果不同,同学们的完成程度也就不同。有的同学能很轻松地填完(同步学习),但也有的同学填得很吃力。
通过做作业巩固所学的知识,作业的布置很重要。但是生物学,知识零碎,选择题较多,因此多留简答题,预先在各种材料中把有价值的简答题选择下来,经过裁剪、粘贴复印下来,把有价值的题集中保留下来,一举多得。(这一点很好)
整章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新的教学规律;要求教法上有创新;知识点上有发现;组织教学有新招;解题方法有突破;启迪得当;训练到位。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确实不易。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让探讨和创新成为习惯。
七年级生物教学反思5
要善于发现问题,并不断在反思中提高自己……
这两天,给学生做第一章“人的由来”检测试卷,发现了一些自身的问题。
一是关于“青春期男孩女孩身高的生长速度曲线图”,讲这个内容的时候,只是对课本上的讨论题做了分析,并总结:在青春期,男孩女孩的身高生长速度都加快,而且女孩一般比男孩早两年!考试题目是:分析图,进入青春期后,男孩的生长速度——?学生们的答案基本都是“快”或“加快”,我自己做的答案也是“加快”,但给出的答案是“先上升再下降”, 这个答案我没有想到,更别说是我教的学生了,他们没做出来,不是他们的问题,是我这个老师的问题,我的分析图的能力由此看来是有限的,对知识点的.把握也没有经验,这些都是我要加强的,所幸的是,我及时发现了这个问题,还可以在讲评试卷的时候再给学生补充:“女孩男孩在青春期的生长速度都是加快的,从曲线图我们可以看出,女孩男孩在这个时期的生长速度同时也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的”!
二是“始儿能有一定的免疫力是因为?”这个知识点,我在上新课的时候也没有提到,所以学生们多数没做出来。因为答案上正好把这个答案给漏了,所以我对答案文字的组织能力又出现不自信,不知道表达“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可否准确?
可能因为年轻,对生物课本还不熟悉,对整个初中的生物知识还串联不起来,对知识点、考点的把握还有待提高,希望在通过自己的不断学习后能尽可能做得完美!
七年级生物教学反思6
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本课设计比较好地落实了既定的三维目标,学生思维活跃,发散性较好,教师又能用适当的启发和疑问引领学习活动沿着一定的主线进行。学生能够将正在学习的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解决了不少困惑,也产生了不少新的问题。整节课气氛活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都很好,较好地实现了生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体现了学生主体性。
本节课主要运用了借助于资料分析的探究性教学。以胰岛素的发现过程为载体,了解内分泌腺的特点,避免了以往教学中将难以理解的概念只通过读图等方式传授给学生,看似启发实际强加的概念教学,效果比较理想。激素和内分泌等知识学生在生活中有所感知,但是,对其作用了解的'却比较片面,与人体的其他生命活动相比,激素和内分泌等知识也显得有点抽象。在教学中,选用大家熟知的现象,引出现象背后隐藏的科学知识,通过科学知识的产生过程,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然后再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七年级生物教学反思7
今天我有幸参加了市优质课评比的初选,与市直学校的其他三位老师一起相互切磋、相互学习。我抽到的课题是《第二节植株的生长》。讲完之后对于自己的后半节课比较满意,前半节课有许多不足之处。现反思下本节课的成功与不足。
成功之处:
我觉得本节课我上的还是比较顺手的,课堂气氛也比较活跃。我觉得最大的`成功不在我,而在于35中的学生们,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和互动都非常好,超出我的想象。而且小组成员之间有较强的合作意识,动手操作能力及表达能力较强,给这样一群学生们上课感觉是一种幸福。
本节课一个亮点我感觉就在于让学生作为植物医生诊断土壤种植和水培的吊兰生长状况为什么差异较大,接着小组内设计对照实验。这一部分我通过出示提示:可配制培养液培育幼苗,如土壤浸出液、蒸馏水,并展示自制的土壤浸出液实物和购买的蒸馏水,将实验设计的难度降低,学生设计和表达的非常好!
我用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培养的大蒜幼苗虽然培育时间短,但是依然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看到老师培育的实物很兴奋,也能清楚的知道土壤浸出液中含有植物需要的营养物质,有利于开展后面的学习。
不足之处:
1、本节课由于准备的时间较紧张,买来的玉米、菜豆种子一直没有萌发,中途又从老家带了小麦种子、玉米种和大蒜进行培育,培育时间较短,所以导致根尖较小、根毛较短,影响了学生的观察效果。如果能多培育两天效果肯定要好。我开始时想用试管培育玉米根尖,每组一个,用试管培育根系的好处是根系都漂浮起来,非常清晰,便于学生观察。但因为后来买的玉米种完全没有萌发,老家的玉米种晒得很干萌发的非常慢,所以最后放弃了。如果能让学生亲自看到试管中生长的植物根系效果一定提升很多,感觉很遗憾。
2、在组织学生观察根尖的结构时,考虑到学生细胞、组织等内容可能没学到,我在设计实施过程中没能放开,低估了学生的能力。个别同学可能对于显微镜的操作不够熟练,影响了观察,我想在操作之前,应该对于显微镜的操作有个简单的回顾或者提示,可以出示在屏幕上。
3、对于学生的实验指导不到位。我在学生之间转的时候看到基本都看到了清晰地物象,加上有些紧张,可能没有注意到有些小组并没有观察到。
七年级生物教学反思8
生物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自然界中一切物质的运动、物质结构及变化、物质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科学的严谨性。同时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以技术应用广泛、知识创新快的特点,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和不断的创新性。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天,我们每一位生物老师应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科学求实的态度、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和强烈的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牢牢把握“求实、进活、求新”的教学三原则,不断取得新的教学成果。
一、求实——扎实严谨,联系实际
1.扎实严谨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应当扎扎实实抓好生物概念、生物规律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在具体教学中,要搞清生物要领的形成过程,讲清生物概念的定义、含义及特性等,有时需要通过举例、作图等手段让学生加深对抽象生物要领的`理解。对生物规律的讲解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概括、抽象、推理、归纳等思维活动得出结论,同时要讲清生物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及生物规律中各生物量之间的关系,必要时对其相关的概念规律要加以比较区别,消除学生对生物概念规律的模糊感。
在习题讲析中,要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即启发引导学生认真审题,挖掘隐含条件,抽象生物情境,提出规律列式求解,做出结论并加以讨论等,做到解题过程步骤完整,推理严密。
2.联系实际
生物课堂教学应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应用,这既是生物学科特点的必然体现,也是适应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的表现。
在课堂讲授中,教师应尽量列举大量的生活、生产中的实例,向学生介绍现代科技知识,这样可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在习题的讲析中,选例除了要注重习题的典型性外,更要注意习题的实用性,以及渗透相关学科知识的结合性。
加强课堂演示实验教学,除了课本上必做的演示实验外,教师应当善于观察,挖掘生活实例中的生物原则,设计一些实验装置在课堂上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求活——方法科学、灵活多变
1.方法科学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分析、体会建立生物概念、生物规律的科学方法。在中学生物课本中,用科学方法建立生物概念、探索生物规律的内容是很多的。
2.灵活多变
教师在课堂讲授中,应根据课程结构设置内容特点、课型特征以及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知识方法教育要灵活,在课堂上,教师应
根据不同的课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思维方法训练要灵活。在解决生物问题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不角度、不同侧面去分析问题,做到一题多思,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教师应当有目的对学生进行各种思维训练。
三、求新——转变观念,创新教育
“求实、求活、求新”三原则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是有机的统一体。二者相辅相承,层层递进,求实是基础,求活是关键,求新是目的,只有具备扎实严谨的基础知识,才能转变成灵活的思维方法,最终表现出独特的创新能力。
七年级生物教学反思9
在本学期中,我逐步尝试将“目标导向教学”理论应用于我的初中生物教学课堂中。我认为,“目标教学”简单来说就是师生在课堂中的一系列教学活动,依据简单、可操作的一系列教学目标,最终绝大多数学生达到预定教学目标为终点的教学管理过程。 “目标教学”的大框架是“导标——导学——导练——导评——导结”五段式,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不分对象地、机械地,甚至生搬硬套地将其应用于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去来说。比如说,导标这一过程也许在高中生能够很容易让学生跟着教学所呈现的目标去学习,在练习、讲评中检验三维目标是否达标,但是在初中生物教学,我发现这样的效果并不是太明显。
初中生在学习方面有以下几方面的的学习特点:
(1)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都比较弱,而学习依赖性强,尤其是七年级学生表现更明显;
(2)思维特点上起主导的还是形象思维,随着年级的上升抽象思维迅速发展
(3)学习上容易对教师生动形象的事例介绍感兴趣,对严密的理论分析和逻辑推理厌烦。
因此,有一部分学生看到分解的许多小目标后,容易产生视觉疲劳,有时还会感到厌烦,就开始慢慢走神、不感兴趣,因此在学习动机不强的情况下,试想一下练习的效果会怎样,达标效果也不言而喻了。
针对初中生这些特点,我觉得目标导向教学在初中生物中可采用这几个环节,即“引趣——尝试——反馈——总结”。
第一,引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并且随着这种情绪体验的深化,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教师可通过生动有趣的生物演示实验或是设计简单的学生实验,讲述生动的生物学史,列举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生物学现象等,多种方式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他们解释生物现象、探索新问题的求知欲。当学生产生了疑问,有了解问题的需要后,再让他们自学教材,他们才能专心研读,使自学获得好的效果。例如,笔者在讲“环境对生物生活的影响”一节时,先课前让学生分组捉鼠妇,分发一系列的讨论题给他们,如“一般在什么地方容易捉到”“什么会影响他们的生活”“你怎么跟别人验证你的结论是对呢?”等问题,通过这样的一个探究实验设置了疑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而然地导入了下一环节。
第二,尝试——让学生学习自学 教师分发自学提纲,即分解后的学习目标,由学生按自学提纲,个体独自阅读教材,或四个人一组小组讨论的形式,有时用老师将学习目标用问题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掌握。教师作巡回点拨,对自学中出现的问题,诱发启导,但不能包办代替,主要在于了解自学情况。 比如在介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及影响》这一节时,可简单地将目标呈现给学生:(1)举例说出一些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2)举例说出一些生物影响环境的例子(3)生物适应并影响环境,认同保护生物的观点。接着采用学生依据要求:4人一组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举出许多例子,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及时纠错与讲解,注意引导学生紧扣讨论题目来进行讨论。对个别学生提出一些超出教材要求的问题,教师应肯定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深度,指导他们在课外去阅读有关书籍,以防讨论漫无边际,影响教学进度。当然,也要注意保证讨论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估计学生讨论没有余力时,再予以指导、启发和补充,切忌匆忙讨论,仓促结束。接着,教师组织全班学生,针对普遍性的问题,结合教材的重点、难点(因为通常重点、难点是不能完全依靠自学解决的)以及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
第三, 反馈——尽可能了解学生 目标教学是通过教学信息的反馈来实现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检测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定预定的教学目标。检测的形式一般采用提问形式或书面练习检测,当然尽量可多用一些书面检测,这样涉及的学生比较多,效果更为有效。在每一个知识点讲解完毕,可适当选择一些“小、精、活”的练习加以检验,以确定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并根据检测中暴露的问题,有针对性进行小组或个别辅导,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师比较全面地了解了教学中反馈的信息,实现了对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控制,这样有利于巩固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第四,总结——化零为整以保证教学质量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目标教学中必须保证实施小结这一环节。这样有利学生把各个小目标达到整合,最终实现总目标,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并且有利于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知识的再现与提取。
七年级生物教学反思10
本节课教授过程生动形象,课堂里学生兴趣浓厚,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学生的实验和讨论等方式的实施都给学生思维充分的发挥空间,主要都是为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具体突出以下几点:
1.本节课用大量生动的食物图片吸引学生的求知兴趣,让学生从生活中的食物入手,产生直观认识,并逐步了解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及性质特点。教学过程中图片的运用也及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把生物学科和生活知识紧密联系起来。
2、通过探究食物中含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的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协作精神,使学生亲自体验到探究的过程和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起了浓厚的兴趣,增强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愿望,这样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积极主动的探索过程,激发学生能进一步探索未知的新问题,发现未掌握的新知识,甚至去创造前所未有的`新事物。
3.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习惯的教育。比如在学生实验验证了食物中含有蛋白质、淀粉和脂肪后,要及时让学生思考营养成分的含量差别,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饮食观,不偏食、不挑食。
4.在学习蛋白质、糖类、脂肪来源和作用时,让学生自学,然后讨论再加以总结,充分发挥主体地位。又通过较多问题的提出,增强了教学活动的连贯性,也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力求使较抽象的知识点直观化,希望能够引导学生充满情趣而积极主动地获取有关生物学的知识。
5、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有效的情感教育,使学生进一步增强了关注健康、合理营养的意识,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七年级生物教学反思11
主动探究是新课程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探究什么?怎样组织学生探究?这是开展自主探究、提高课堂效率的核心问题。我认为,必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提出有效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探究行为。有效的问题是主动探究的起点。学生不同于成人,他们一般不可能很自觉地进行学习。他们的探究活动可能是漫无目的的。他们开展探究活动,需要教师的精心引导,需要问题的激发和调动,有效的问题能创设出一个充满张力的情境,能造就一个充满诱惑的现场,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极大兴趣。
第二,给学生充足的探究时空和自由度,去经历探究过程。这一探究过程包括以下连续且形成回路的七个环节:面对问题情境→产生探究欲望→出现探究行为→接受反馈信息→调整探究行为→获得探究成功→尝试拓展学习。在每一个探究环节中,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
七年级生物教学反思12
认识生物一课的实践,导入新课用时一分钟左右,然后进入自主学习阅读文本阶段。共计用时二十分钟左右。通过我的观察,大多数学生只能读三遍,少数学生只能读两遍多一点。然后下发训练单。做训练单这个过程各班情况不一。有的班级用时二十分钟能做完。有的班级用时二十五分钟能做完。从学生做题的情况来看,学生对文本仍然很陌生。对训练单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迅速的找到相应的.句子位置,更不能直接解答。仍然要慢慢的从文本寻找。从而浪费了大量时间。在作训练单的过程中有些问题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自己完成并且能够有充分的理由来证明自己的结论。如:恐龙化石为什么不是生物?学生能够回答出它不具备任何一种生命现象,没有一项生物的特征。不能吸收营养物质,不能生长繁殖,不能呼吸,不能排出体内废物。对外界刺激没有任何反应。所以说恐龙化石不是生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做到这一点已经充分证明了学生自己已经完全掌握了这个知识点。在回答课后问题钟乳石在慢慢长大它是不是生物的问题时,班级产生了分歧:有的同学说是,有的同学说不是。
争论的焦点就是“钟乳石在慢慢长大”。针对这个问题我主要采取了“导”而不是讲。让学生看文本中图1,2,8,9和读课后联系山湖的形成。引导学生明白“钟乳石在慢慢长大”和动植物的长大区别是溶岩的堆积,不是靠吸收营养物质长大。整堂课绝大多数学生都动起来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自主学习中来。可以说效果远胜于原来的课堂教学。
七年级生物教学反思13
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贯穿探究式活动。生物科学是一个日新月异的科学,在课堂中理应给学生强调一个观念,老师在课堂中讲述的甚至与书本中所写的知识都不一定是正确的。对于生物学科来说,有可能目前我们所学习到的一些理论会在今后的科学探究中发现是错的。在教学中学生所学的知识都是前人通过科学探究发现的。
我认为教学并不是把知识死板的教给学生。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要将学生置身于当时科学家们所处的环境,让他们通过体会科学家们的探究过程,引导他们找到隐藏在各种生物现象下的.本质规律。作为老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适合创造的平台,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例如:可以通过写保护生物的倡仪书、知识竞赛等方式,鼓励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我相信这样,学生无论在知识、能力、创新各方面都将会是最优秀的。 无处不在的精品。
七年级生物教学反思14
处理课本七年级下册44页课后练习第4题,说说致病微生物在“旅途”中的“遭遇”,我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就是病原体,和许多同伴一块往里走,路上遇到哪些困难,特别提醒学生是说“遭遇”,而不是“旅途”的路线。
以往我都是提问的,这次我鼓励学生自己说,不提问,在2班里有一个男生起来回答了,我觉得不满意,继续鼓励其他同学回答,这时一个女同学起来了,结结巴巴的,有时还自已就笑起来了,不顺畅,我一看这个同学以前的'表现是爱表现,但不认真学习,而且成绩还很差,我从心里就不高兴了,但不能打击学生,就让好继续说吧,她说她和谁谁还有谁,我想你扯哪么多干什么,就说有许多同伴不就行了,结果她说在什么地方哪个同学如何了,又有哪个同学如何了,最后自己成功到达肺。听着听着,我惭愧了:她说的虽然不流利,但非常形象生动,我不应该看不起她,举好我没有表达出来。
我表扬了她,但也在心中告诫自己,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要看到学生的闪光点,不要带着有色眼镜看学生。
七年级生物教学反思15
一、《致同学们》
吴XX:本节课达到了预想的目标,上课参与回答问题的学生占三分之二以上。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生物学的肤浅认识。多数学生感悟较深:原来生物学有这么大的用处,认识到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性,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参与、探究知识的学习方式。
邓X:课堂上学生气氛还算活跃,对很多新的生物学知识都很好奇,要注意调节学生的积极性,因为生物课大多安排在下午,下午的时间学生精神状态不是很好,可多举些有趣的事例来激发他们的兴趣。
蔡XX:个别班学生气氛很沉闷,因为对课本和老师介绍的话题不感兴趣,他们没有接触过,要注意调动不同班级的积极性,对不同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
二、《生物的特征》
邓X:课本的标题下面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有关“观察”的,过去我对这些内容没有单独处理过,而是感觉这些方法可以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比如在辨认各种生物时,所用到的就是“观察”,但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还要再进一步强调注意事项。仔细研究教材、反思自己的教学,感觉有必要首先让学生对“科学探究”有个正确的认识,这对于以后进行“观察”,以及最后总结科学探究的几种方法也是很有必要的,所以单独作为一个问题来解决。
蔡XX:首先设计的问题是让学生自由的说出自己认识的生物和非生物,这是个很简单的问题,每个人都能罗列出很多,在看似游戏中,实际上是给学生传达一种信息——用我的标准来判断哪些是生物,那些是非生物,而我的标准是什么,当时并没有说,等每个人都说了自己认识的生物或者非生物之后,再综合起来分析众多的生物的特征,更有利于学生从感性到理性认识的提升。
吴XX:受课后练习的启发的,我设计了一个“考考你”环节,既是对“生物的特征”的巩固,也是一个拓展练习。尽管学生对生物的特征基本掌握,但实际应用还是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对于能够生长的如钟乳石,能够运动的如海浪,有时把握不准,所以,课本后面给出了两道练习题,一个是判断“机器人在弹钢琴”、“钟乳石在漫漫长大”是不是生物,说明理由;一个是一段关于“珊瑚”的文字介绍和由此引发的问题。
三、《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蔡、吴、邓:有的班没有说明细节,学生不明确调查的意义和方法,把抓昆虫等作为调查的主要目的。户外活动时纪律不好管,男同学一堆,女同学一堆,调查到生物种类虽然多,但事后发现很多生物不是真正看到的,是联想到和想到的,缺乏科学精神。因此在户外活动前要多强调各种规章制度,考虑问题要面面俱到,不然学生不了解活动的规则会发生很多意想不到的`事。
四、《生物圈》
邓X: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学生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上课伊始,教师应该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和所学内容相关的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带着强烈的学习的欲望进入角色。
这节课利用多媒体出示课件,并用激情豪迈的语言引起学生注意,容易激活学生的兴奋点,以饱满的热情走进情境。
五、《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吴XX:这节课上下来让我兴奋不已,因为学生的积极参与总让我惊喜不已,每谈到一个问题。学生就争先恐后的要回答,要表达自己的观点,我想,这是缘于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感到,知识就在自己身边。由于鼠妇不好找,建议将鼠妇换成蚯蚓,进行实验。
蔡XX:这节课的内容从知识点来看,就是搞清楚影响生物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就可以了,全文不过400字;从能力培养来说,这节课有探究实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但要进行探究实验,必须先搞清楚什么探究实验的目的基本要求,漫无目的的到了实验室肯定不行。所以,最好单独拿出一节课交给学生探究实验的设计和如何进行探究实验。
邓X:课本中这么少的内容本身就是一种可以向外延伸的地方,可以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分析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应用能力,可以在分析这些关系中慢慢领悟生物界的和谐以平衡,为后面将要学习的生态平衡、食物链、食物网等打下基础,让学生感受到简单的生活现象背后是多么丰富、有趣的知识。这样想来,视野就变得开阔,思路打开了通道。但另一方面,紧紧依靠老师距离讲解,学生则是被动的参与,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短暂的兴趣和印象都会有,但不宜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旺盛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才是目的,因此,整个课堂还是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让学生尽情展示、充分举例进行分析,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和学习的参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