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象共舞教学反思

时间:2024-07-24 19:04:27
与象共舞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与象共舞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与象共舞教学反思1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饶有趣味地讲述了泰国与大象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展示了泰国独特的地域文化。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了解人与大象的亲密关系。在教学时,我首先给学生充分自读的时间,并让学生批注。在学生熟读课文、理清了文章的思路后,我让学生汇报自己认为在文中最有价值的批注,结果精彩纷呈。

  徐叶同学在理解“象曾经驮着武士冲锋陷阵,攻城守垒;曾经以一当十、以一抵百地为泰国人做工服役”时批注:象与泰国人曾经同生死,共存亡,象对人的`忠厚老实,人和象的情深义重、象对人的温顺、人对象的疼爱,都是象能与人和睦相处的基础,动物也懂得恨,但也懂爱。在理解“我想,如果大象会笑,此刻所展示的便是它们独特的笑颜”时批注:象那幸福、欣慰的笑,能感染所有人,夕阳西下的红,便是象开心、恬美的笑,蔚蓝的天空,是象幸福、欣慰的心。

  项程凯:从“熟视无睹”看出因为人与象长期近距离接触,所以人对象没有惊慌,象对人也没有警惕,相处得从容、自然、亲切。

  邵紫琴:从“熟视无睹”看出人与大象之间是亲密的,也是互相信任的,人们不怕大象会误伤自己,大象也不怕人们会捕杀自己。

  方旻在理解“我想,如果大象会笑,此刻所展示的便是它们独特的笑颜”时批注:其实,大象这时已经在笑了!因为它用它自身的独特的美,把笑颜展现在了人们的心中。

与象共舞教学反思2

  《与象共舞》共上了三堂,第一堂是一年前,感觉思路很清晰,借助文本的特点,篇章结构,仿写先概述后分述的方法。对于一语双关的方法,没有特别去说。而在这学期的研讨课中,也以同样的方法上了,结果,一语双关成了鸡肋,什么是一语双关,在这里是一语双关吗?课前我还和老师们讨论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不算一语双关,我为什么要把这模棱两棵的东西教给学生呢?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肯定不这么上。后来真的还有一次机会上,我对我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大整改。抓文章的结构进行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抓与象共舞的舞蹈这一段,感悟大象与人的和谐相处。再回归整篇文章,找课文中象与人和谐相处的哪些场景让你印象深刻,以大问题串整篇文章。还有15分钟的时间干什么?群问1+1的阅读,段意归纳法、异域风情、场景感受等三个方面来找文章,在配套书目中,发现了这样的'文章,进行了改编。因为面对的是阅读量比较少的孩子们,他们在课前的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中,就已经愣住了,不像五五班的孩子是能够讲出来,虽然不完整。所以花了较长的时间进行这一类型的概括,我觉得还是挺有必要的。在后面的1+1中,学生能较好的找每一段的中心句,进行概括。从场景中感受树袋熊的迷人,让学生在文中找相关句子,词语体会,做批注。交流的时候,从课堂开始,他们对这类问题的迷茫,到课结语时,他们小手林立,只是时间不够。

  群文阅读,我们给予学生什么?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带着相关的问题去阅读。其他都不难,难的是哦我们怎么找文章,主题,文本特点,这次找迷人的树袋熊,我还对原文进行了改编。我们需要足够多的时间去思考文本,我们还需要足够多的时间去阅读。

与象共舞教学反思3

  今天我执教了《与象共舞》一课。教了之后,有这样的两点深刻感触:一是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指导学生掌握学法,培养自学能力,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我们可以让学生多次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重点句。学生掌握了阅读方法,形成了自学本领,以后就不觉得学语文难了。特别是课文2至5自然段,每一自然段都有一个明确的表明该段主要意思的中心句,且都放在该段的开头,是非常典型的先概述再具体叙述的方式。在平时的习作训练中,也可运用上这种结构形式。二是要针对课文教学的要求,落实好训练重点,让其掌握方法。例如,在《与象共舞》中从人象相处的三个场景中确定三个重点句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读出人们和象群共舞的快乐和谐,感受到人与象之间没有距离。在有限的四十分钟时间里,集中精力,对准重点目标进行重锤猛攻,我想,这样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与象共舞教学反思4

  《与象共舞》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27课,这篇课文生动描绘了在泰国人象共舞的神奇画面,反映了人与大象之间和谐亲密的关系,是一篇介绍异国风情的美文。因为是略读课文,所以要着重引导学生把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读书方法加以运用,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学习目标定为:一是认字8个,积累词语9个;二是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泰国人与大象之间和谐亲密相处的异国风情,受到热爱自然、关爱动物的教育;三是了解课文的表达结构,比较本文与《威尼斯的小艇》表达方法上的异同。

  我的主要做法是:

  一、从题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根据学生对大象的了解情况,提出问题:同学们见过大象吗?又见过大象跳舞吗?(板书课题)我让学生质疑。学生提出的问题有:谁与象共舞?与象共舞是一种怎样的情景?“与象共舞”是什么意思?我充分肯定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价值,并出示投影打出我事先预设的问题,学生惊喜地发现他们提出的问题与老师提出的问题惊人地相似,他们很愿意带着这些问题自学课文。

  二、由表及里,深层体会

  学生自学后是全班交流,根据“泰国人与象共舞是一种怎样的情景”这个问题,首先将学习重点锁定在第五自然段。学生读完这一段,我问学生:“与象共舞”是什么意思,明白了吗?此刻大多学生的回答停留在表面,认为“与象共舞”就是人与大象欢快地跳舞的意思。我接着追问:泰国人为什么能做到与象共舞?“与象共舞”的深层含义是什么?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与象共舞是泰国人象和谐相处的极致表现,人与象不仅共舞,甚至共生共乐,从而提升认识。

  三、了解课文的表达结构,比较本文与《威尼斯的小艇》表达方法上的异同。

  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从哪几方面向我们介绍了大象?当同学们看到大象能为人按摩时,都为之震撼!万万没想到:这么庞大的动物,竟能在人的身上轻轻地抚弄;还能倒立、踢球、表演节目等。最后联系《威尼斯的小艇》,比较一下两篇课文在写法上的异同。《与象共舞》的第2 至5自然段,每一自然段都有一个明确的表明该段主要意思的中心句,且都放在该段的开头,是非常典型的先概述再具体叙述的方式。而《威尼斯的小艇》是按照事物的几个方面分别叙述的。

  四、情境教学,朗读课文

  最后,我创设了“小导游”的情境,请学生向游客介绍泰国人象共舞的异国风情。我的出发点是通过这一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共有4位学生当了小导游,读了第三、四、五几个自然段。

  教学的成功之处可以从以上介绍中略见一般,而失败的地方也很明显。 一是放手仍然不够。虽然明知是略读课文,教师不能包办、牵引过多,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不自觉地越粗代庖了。如针对题目让学生质疑固然好,但不能问出“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人与大象的'关系”这一重要问题,而这个问题还是后来我亲自提出来的。又如以“小导游”的方式进行朗读不够自由,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朗读成果,甚至可以用自己的话来介绍。

  二是朗读指导不到位。第五自然段无疑是朗读训练的重点,但学生读得并不好。我错过了两次好的指导契机:第一次是学生回答“与象共舞”是怎样的场景时,我只是要学生随便读了一下,这显然不行。应该要让学生谈谈感受,然后带着自己的感受去读,而且读的形式要多样,自由读、个人读、齐读相结合,初步奠定欢快、和谐的朗读基调。第二次是学生当导游读这一段,一直比较平淡,入不了“戏”,此刻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大象跳舞是有音乐的,你们想想是什么音乐?学生可能会说是摇滚、迪士科之类,然后再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感觉去读,效果应该会好些。

与象共舞教学反思5

  《与象共舞》一文生动描绘了在泰国人象共舞的神奇画面,反映了人与大象之间和谐融洽的关系,是一篇介绍异国风情的美文。因为是略读课文,所以要着重引导学生把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读书方法加以运用,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学习目标定为:一是认字8个,积累词语9个;二是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泰国人与大象之间和谐融洽相处的异国风情,受到热爱自然、关爱动物的教育;三是了解课文的表达结构,比较本文与《威尼斯的小艇》表达方法上的异同。

  我的主要做法是:

  一、从题入手,质疑定向

  板书课题后,我让学生质疑。学生提出的问题有:谁与象共舞?与象共舞是一种怎样的情景?“与象共舞”是什么意思?我充分肯定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价值,并出示投影打出我事先预设的问题,学生惊喜地发现他们提出的问题与老师提出的问题惊人地相似,他们很愿意带着这些问题自学课文。

  二、由表及里,深层体会

  学生自学后是全班交流,根据“泰国人与象共舞是一种怎样的情景”这个问题,首先将学习重点锁定在第五自然段。学生读完这一段,我问学生:“与象共舞”是什么意思,明白了吗?此刻大多学生的回答停留在表面,认为“与象共舞”就是人与大象欢快地跳舞的意思。我接着追问:泰国人为什么能做到与象共舞?“与象共舞”的深层含义是什么?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与象共舞是泰国人象和谐相处的极致表现,人与象不仅共舞,甚至共生共乐,从而提升认识。

  三、授之以法,言意兼得

  在课堂上,我渗透了学习方法的传授。学生理解了“与象共舞”的含义后,我问: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写出人与大象之间的关系和谐融洽的?实际上,这也是课文自学提示中的问题。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善于抓住每一段的要点,并尽量考虑周到,从多个方面思考。根据学生的反应,我相机指导学生抓中心句的方法,教会学生如何简要地回答问题。通过解决这个问题中,学生不仅进一步理解了课文内容,还了解到了自然段的.构段方式,和课文先概述再分述的结构范式。

  四、情境教学,朗读课文

  最后,我创设了“小导游”的情境,请学生向游客介绍泰国人象共舞的异国风情。我的出发点是通过这一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共有4位学生当了小导游,读了第三、四、五几个自然段。

  教学的成功之处可以从以上介绍中略见一斑,而失败的地方也很明显。

  一是放手仍然不够。

  虽然明知是略读课文,教师不能包办、牵引过多,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不自觉地越粗代庖了。如针对题目让学生质疑固然好,但不能问出“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人与大象的关系”这一重要问题,而这个问题还是后来我亲自提出来的。又如以“小导游”的方式进行朗读不够自由,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朗读成果,甚至可以用自己的话来介绍。

  二是朗读指导不到位。

  第五自然段无疑是朗读训练的重点,但学生读得并不好。我错过了两次好的指导契机:第一次是学生回答“与象共舞”是怎样的场景时,我只是要学生随便读了一下,这显然不行。应该要让学生谈谈感受,然后带着自己的感受去读,而且读的形式要多样,自由读、个人读、齐读相结合,初步奠定欢快、和谐的朗读基调。第二次是学生当导游读这一段,一直比较平淡,入不了“戏”,此刻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大象跳舞是有音乐的,你们想想是什么音乐?学生可能会说是摇滚、迪士科之类,然后再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感觉去读,效果应该会好些。

与象共舞教学反思6

  在《与象共舞》一课教学中,又一次经历了正儿八经地逐段学习过程,重内容、词句的打转,轻篇章结构、写作特点的关注,终于还是无法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虽然如此,但经过几次略读课文的教学尝试,对其要求倒渐渐明朗起来:略读课文就是学生运用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的实践点,因此我们要着重引导学生把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读书方法加以运用,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

  一、突破一点,形成一线

  教学略读课文要与精读课文区别开来,不可像精读课文一般字斟句酌,也不可如浮影掠光般一带而过。略读课文的学习是学生阅读实践的过程,教师对教学重点的把握,能有效的帮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与象共舞》一课可以抓课题为突破口,首先让学生质疑:谁与象共舞?与象共舞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将目标直接锁定在第五自然段,通过师生反反复复、多种形式的朗读,渲染再现那热烈、难忘的场景。在学生将这一“天地间美妙的奇观”深深地留在脑海后,教师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快速理清其他自然段所描述的内容,让学生通过想象说话、朗读体验等方式感受人和象的.关系。最后再抓课题质疑:每个自然段都写了人和象的密切关系,为什么文章要以“与象共舞”为题呢?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畅谈学习感受。在学生的自读自悟和老师的点拨引导下,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与象共舞是泰国人象和谐相处的极致表现,人与象不仅共舞,甚至共生共乐,从而提升课题。

  二.授之以法,循法而学

  在课堂上,我也尝试授以学生方法:透过二、三自然段不同角度的描写方法,第四自然段先总起后分述的表达方法,以及全文大量词语的拟人手法等表达出人象共处的和谐景象。但这些方法的渗透总显得呆板、生硬。以至整节略读课上仅有学法的牵引,而没有学生的自主实践和运用过程。“激发自主学习的动机——渗透自主学习的方法——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这应是略读课上教师为培养学生读书能力所追寻的途径。细想,尊重编写意图,本课学习可联系上一篇课文《威尼斯的小艇》,通过比较学习,从而既了解两篇课文在写法上的异同,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得到更大发挥。

与象共舞教学反思7

  《与象共舞》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赵丽宏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在泰国人与大象的密切关系,全文充盈着作者对自然与生命的关注。阅读提示中“在泰国,人与大象的关系是怎样的?”这个问题是教学的重点,教师要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回顾本文的教学流程,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参与,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性学习。

  一、扶放结合,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在学生充分自读课文后,我以“你喜欢课文中的大象吗?为什么?”这个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感知泰象。学生们因为把课文读熟了,大家都能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想法,知道泰国的大象已经成为了泰国的一份子,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大象。为了抓住文章重点,弄清楚泰国的大象到底与人们有怎样的关系,我放手让学生自由读文,画出文章的重点句后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在全班交流时,随机对学生进行指导,如:课文是怎样具体写大象聪明而有灵气?具体写了哪些事例?有感情地读一读相关的句子。以上环节,从学生的角度而言,创设了讨论情境,在交流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发现、感受、评价,培养了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一步认识了象与泰国人的关系,课文重点得到了突破。

  二、习得方法,感知文章表达特点

  引读法一直是语文教师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用得最普遍的`,在引导学生研读第三自然段时,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再走近一点大象好吗?边读边想象人与象和谐友好的情景,把体现人与象之间关系和谐友好的词语画出来。学生充分走进文本,通过想象、感悟重点词语,不但从字面上理解了人与象的关系,还从字里行间深入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情感,表面上写大象的温顺可爱,实际上赞美了人与象之间的和谐融洽。学后总结学法——用抓关键词品读的方法合作学习大象表演的段落。

  三、领悟写法,启迪学生思维

  先概述后分述是这篇课文最明显的特点,在要结束新课时,我引导学生这样回归文章整体:你喜欢课文中的大象吗?你最喜欢它的什么?有感情地把相关的段落读给大家听。读后引导学生讨论这些段落有什么明显的特点?仿照课文总分结构,发挥自己的想象写一段话介绍泰国的大象。学生们的思维非常开阔,纷纷以“大象是友谊的使者”、“大象是泰国的天使”、“大象是劳动能手”等为总起句,生动地描述了泰国人与大象的友好关系,既有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又有大胆奇特的想象。

  在以前的阅读教学中,我从来没有想到过以想象来拓展学生思维,强化情感体验,而学生却在自主探究中做到了,是那样合情合理,美妙的生成给课堂带来了活力,增添了很多色彩。想象人与大象和谐相处的细节,推想人与象之间细腻的情感,这种体验谁也无法否定,个性化的表达使课堂闪耀着智慧之花。略教但不略学是我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一直遵循的理念,如何采取多种方式,做到放手——放手——再放手,为课堂生成创设理想的空间,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还有待于我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努力探索。

与象共舞教学反思8

  与象共舞教学反思——根据《与象共舞》授课后的内容所编,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参考帮助!

  今天的公开课结束了。我教学的是《与象共舞》。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赵丽宏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在泰国人与大象的密切关系,全文充盈着作者对自然与生命的关注。阅读提示中“在泰国,人与大象的关系是怎样的?”这个问题是教学的重点,课堂上我着重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回顾本文的教学流程,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尽力调动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参与,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性学习。

  一、读贯穿教学始终

  读是进行阅读教学的重要形式和手段,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标志。本课的教学以读为重要内容之一。紧扣重点语句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有默读、自由读、个别读,指名读,指导有感情朗读,精读,读中感悟。

  二、扶放结合,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在学生充分自读课文后,我检测学生生字词语,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在分组出示有关大象的词语过程中,让学生感知词语的温度,词语的感情,并让学生透过词语,感知大象的特点,以“你看到了一头怎样的大象,你对大象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这样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感知泰象。学生们因为把课文读熟了,基本能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想法,知道泰象的温和,对人们的友好,生活的无忧无虑,大象在战场上的英勇无畏、生活中彬彬有礼、聪明灵活,大象成了了泰国的`一份子,是人们的好朋友。为了抓住文章重点,弄清楚泰国的大象到底与人们有怎样的关系,我放手让学生自由读文,画出文章中感兴趣的地方,细细地读一读,感受大象和人们之间的关系,然后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在全班交流时,随机对学生进行指导,有感情地读一读相关的句子,让学生学生充分走进文本,通过想象、感悟重点词语,不但从字面上理解了人与象的关系,还从字里行间深入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在交流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发现、感受、评价,补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一步认识了象与泰国人的关系融洽、友好、亲密无间,课文重点得到了突破。

  三、习得方法,感知文章表达特点

  在领悟写作方法时,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第四段整体上大象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从本段找到概括描写的句子,说一说它和下面的内容之间有什么关系,学后总结本课的典型的写作方法,先概括后具体。接着告诉学生在这篇文章里还有很多地方采用这种写作方法,找出来读一读。但由于时间不太充分,写法渗透显得有些仓促。

  不过这是一篇独立阅读课,在教学中让学生自主探究,练习表达,拓展思维方面显然还是不够的。主要是在时间分配方面不合理,词语积累、感知泰象环节费时太多,导致对文章“与象共舞”这一能体现人与象和谐相处的内容,学生自学后没有进行赏析领会,及时进行阅读后的交流,学生对课题的含义的理解不到位。在说课时,大家给了我很多中肯的建议。如果重上这节课,我会简化词语教学,整体感知课文这一过程。我想一定要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遵循一个理念,采取多种方式,做到放手——放手——再放手,为课堂生成创设理想的空间,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让个性化的表达使课堂闪耀着智慧之花。这还有待于我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努力探索,力争使课堂教学更高效。

与象共舞教学反思9

  听王崧舟老师讲课,我忘记了掌声响起,因为太精彩。王老师的课充满激情与浪漫!课堂之上不仅王老师本人陶醉于文本中,他所教的学生,台下听课的每一位都被他创设的优美意境、浓浓的诗意所陶醉。王老师讲的哪里是课,分明就是诗,是歌,听得人们心境摇荡,热血沸腾!

  王老师这两节课的价值取向完全不同。第一节课的价值取向是阅读本位,这堂课的目的只有一个:为了读,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和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为了让孩子们借助与象共舞锤炼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第二节课的价值取向是写作本位。这节课的目标很简单很明确很集中,也是一句话:为了写!为了写,他对课文进行了重新处理,对课文的重点难点关键,对课文当中所有有写的价值的载体进行了再开发,再重组。

  语文教学是阅读本位还是写作本位?语文教学的最高能力是阅读能力还是写作能力?我现在还不清楚。但从这两节课中,我都学到了不少——无论是教学方法、教学策略还是教学技巧。

  第一节课,他顺序而教,一段一段,依次而行。为了读,他课堂的.落脚点在形象的感受,在情绪的感染,在内涵的感悟;为了读,他对语言的把握是整体的,是通过象、通过境、通过情,让孩子们一步一步地走近文字的,和文字溶为一体,就象人和象溶为一体。

  首先,从词入手,出示五个写大象的关键词让学生读;由词到句,出示五个含有上面五个词的写大象的句子,指导学生朗读;连句成篇,这五个句子其实就是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这样提纲挈领地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学得轻松自然。

  第二,突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王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人”字,让学生来写“象”字,学生把“象”字写在了“人”字的上下左右,并说出了各自的理由,体现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老师也藉此检查了学生自主阅读的效果。

  第三,以读代讲,整节课王老师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指名读,齐读,老师引读,角色换位读,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感受人象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

  整节课给我的感觉是:大教无痕,润物无声,自然流畅,水到渠成。正像主持人所说的:人即是课,课即是人,人是课的最高境界。

  第二节课,他反序而教,从最后一段教起,反推前面四个自然段。教法完全不一样。因为他的目的是在写作本位上,所以对重点语段挖掘更多的是遣词造句,是怎么写,是感受语言文字的形式,是理解它的表达方式,抠字眼,对比品评。在反复含咏,在比较品评当中感受理解作者遣词造句的秘妙所在。

  首先,还是从词入手,他出示一个词语“熟视无睹”,让学生从“视”“睹”的意思来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又让学生列举出与“睹”有关的成语,如:有目共睹、先睹为快、耳闻目睹等。接着出示4个句子填空,这4个句子正好用上前面的4个成语,而且这4个句子连起来正好串起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方法实在太巧妙了。

  第二,在指导学生阅读大象跳舞的精彩句子时,他抓住了“节奏”“拥”“凑”这些看似很平常的词语,进行对比品评,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感受人与大象的亲密无间。大师的语文功底令人叹服。

  第三,这节课揭示的涵义是一语双关。“与XX共舞”已经成了一个特殊的词语结构,如:与狼共舞、与蝶共舞、与海共舞、与书共舞、与老师共舞、与上帝共舞、与心灵共舞……写的教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到生活!

  为了写,王老师的这节课从词语到句子,从构段方式,到构词方式及涵义,真的挖掘到了极致,那是他深厚的语文素养文化底蕴闪耀的光辉,我只有感叹:自己学识短浅,对大师的课只能欣赏,不能企及;只能学习,却不能模仿!

与象共舞教学反思10

  今天语文课的讲授的内容是《与象共舞》,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在理解课文之初,我抓住“熟视无睹”这个词来展开教学。教师和同学们先一起理解了熟视无睹的意义,为了对这个词能更好地运用,让同学们练习造个句子。一时间,一片寂然,一会儿,有同学站起来说:“回到家,我对妈妈熟视无睹。”

  “那怎么可能?”“这怎么能对?”同学们议论纷纷。

  又有几个同学站起来说:“我对姥爷养的花,熟视无睹。”“在非洲,人们对蛇熟视无睹。”

  无疑,这两个句子都是仿照原文来造的句子,于是我要求同学们不要被课文原句所局限,打开思路,很快,有同学说:“小明往地上扔一张纸,他的同桌熟视无睹。”

  我听了,与多数同学反映一样,不好说错,但总有些不自在,我又引导孩子们再换一种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

  很快,有同学站起来说:“小明往地上扔了一张纸,我不能熟视无睹。”

  “说得好。”我不禁赞叹,“这种思维方式老师喜欢。”

  不但是发言同学,其他同学也都与他一起兴奋起来。这不禁使我想起了前几天讲的《人物描写一组》一文中的一个片段。

  那天我讲的'是这篇课文的第三个部分《“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在领着同学们一起学习了王熙凤华丽的外貌描写之后,指导同学们在写作时要注意观察人物特点,即抓住与众不同的地方来写,并举了一个传说中苏东坡和苏小妹“争斗”的例子:苏小妹为了取笑苏东坡的“长脸”,回应了一句:“去年一点相思泪,今年方流至口边。”随后要求学生换一个字,使得苏东坡的这个特点更加明显。同学们有的说“至腮边”,有的说“至眼边”等等,我要求换种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很快,有同学答:“后年方流到口边”,我还没来得及赞扬,又有同学站起来答:“今年未流到口边。”、“儿时一点相思泪,今年方流到口边。”等等。

  当时,我特别高兴,并总结道:换一种思维,前面是个天。

与象共舞教学反思11

  一、在这一篇文章中,朗读贯穿教学始终

  朗读是进行阅读教学的重要形式和手段,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标志。本课的教学以朗读为重要内容之一。紧扣重点语句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有默读、自由读、引读、男女生比赛读、个别读等,精讲多读,以读代讲,读中感悟是这节课最大的特点。

  二、教师教授学生时,注意教给学生方法,注重培养学生能力

  教学中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整体入手,整体把握,整体感知;引导学生重点精读、品位赏读;指导学生采用“读、找、画、思、议、写”等方法读懂课文,理解课文内涵。感悟课文中心。

  三、注重读写结合,提高表达能力

  这节课重视听、说、读、写、和字、词、句、段、篇的.训练,抓住精彩语言重点训练,品词析句,朗读感悟。“读写结合”部分允许学生有个性表达,也提供中心句,既降低难度,也给了启发。不到十分钟,学生写成了一篇篇佳作,既有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又有大胆奇特的想象。

与象共舞教学反思12

  《与象共舞》是篇略读课文,讲述了泰国人与大象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展示了泰国独特的地域文化。我在教学中采用扶放结合的方法,先引导学生学习1至3

  自然段,让学生在学完前三自然段的基础上总结出研读本文的方法——抓关键词品读,接着出示自学提示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4至5自然段,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运用读读、划划、议议等方法去理解课文。

  一、引导研读前三自然段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很重视朗读和默读教学。因为大纲中规定的“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就是指默读能力和默读习惯。为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进学生的'文字鉴赏力,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进入情境、脑中浮现出生动的画面,把文字还原回生活,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性,感受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我引导学生在文字中感受象和人的关系为什么会这样和谐友好?引导学生学习1至3自然段,这是扶的过程,最后让学生总结出研读本文的方法──抓关键词品读,为学生自学下面的内容做好铺垫。

  二、合作研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在学生的学习探索过程中,通过交流、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适时有效地给予引导和帮助。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思想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能够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发展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所以我在“放”的过程中让学生合作学习四、五自然段。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运用读读、划划、议议等方法去理解课文。让学生进入到文本中去,满足学生们的探究欲、表现欲。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的历程中充分展示自我。这种扶放教学的方法较好地培养成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与象共舞教学反思13

  《与象共舞》十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第八组课文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中,本文抓住了大象的外貌,神态,动作以及性格,聪明,善于表演等方面的特点。饶有趣味地讲述了泰国人与大象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展示了泰国独特的地域文化。在教学时,我首先给学生充分自读的时间,并让学生批注。在学生熟读课文、理清了文章的思路后,我让学生汇报自己认为在文中最有价值的'批注,结果精彩纷呈。

  在引导学生发现本文与《威尼斯的小艇》写法上的异同时,特别是课文2 至5自然段,每一自然段都有一个明确的表明该段主要意思的中心句,且都放在该段的开头,是非常典型的先概述再具体叙述的方式。在平时的写景习作训练中,也可运用上这种结构形式,但是不能机械模仿,形式要为表情达意服务。

与象共舞教学反思14

  CAI课件的应用不仅是提供画面,增加趣味性,引发学生兴趣,渲染课堂气氛,而且要成为语文能力训练的资源,使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得以提高,因此,运用CAI课件时,应适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进行探究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教学《与象共舞》一课时,学生体验到:在泰国,人与大象的关系是亲密和谐后,我再运用CAI课件演示课外收集到的泰国象精彩表演的`画面,让学生仿照课文围绕中心句写片断的写法写一写泰国象活动的情景,学生写作积极性很高,作文水平也自然随之提高了。

与象共舞教学反思15

  执教了《与象共舞》一课之后,我有这样的两点深刻感触:一是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指导学生掌握学法,培养自学能力,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与象共舞》这篇课文是按先概述后分述的顺序叙述的。这是总分的结构形式。第1自然段概述在泰国大象对人群熟视无睹,与人关系亲密和谐。第2至5自然段,每一自然段都有一个明确的.表明该段主要意思的中心句,且都放在该段的开头,是非常典型的先概述再具体叙述方式。在教学中,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抓每段的中心句。

  让学生较快地抓住课文的要点,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许多写景状物的文章都运用这种结构形式。学生掌握了阅读方法,形成了自学本领,以后就不觉得学语文难了。当然,可引导学生运用这种结构形式进行练习。这一点还需要我们老师在教学中下一番工夫。二是要针对课文教学的要求,抓住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抓课题质疑:每个自然段都写了人和象的密切关系,为什么文章要以“与象共舞”为题呢?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畅谈学习感受。在学生的自读自悟和老师的点拨引导下,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与象共舞是泰国人象和谐相处的极致表现,人与象不仅共舞,甚至共生共乐,从而提升课题。

【与象共舞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必备)与象共舞教学反思15篇02-29

称象教学反思01-12

曹冲称象教学反思(精选)07-10

曹冲称象教学反思06-13

《盲人摸象》教学反思08-04

曹冲称象教学反思06-12

《称象》教学反思(15篇)03-17

《称象》教学反思15篇02-27

《曹冲称象》教学反思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