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教学反思

时间:2024-08-02 10:27:23
习作教学反思13篇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习作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习作教学反思 篇1

  习作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关系到语文教学的成败。然而说到作文老师怕教,学生怕写,身为一名语文老师的我也不例外。曾经我也试图寻找好的方法来突破这个瓶颈,但徒劳无功。究其原因是没有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生活这本书,没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因此,这次的作文课我选择了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很熟悉的动物,以此来激起学生写作的欲望。

  开课前我先和学生聊他们的属相,然后把学生引入到动物这个话题上,并欣赏一些动物的图片,接着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谜语的形式,让学生明白:哪些是动物的外形,以及动物的外形是有特点的。然后我以自己的属相,引入了小白兔的图片并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他们所看到的,意在引导学生在明白在描写动物外形时,要对所描写的动物进行仔细观察。接着我顺势引入了描写小白兔外形的优秀片段,引导学生知道:要把动物外形描写得生动具体,可以用上恰当的修辞手法,另外还要按一定的顺序来描写。呈现完写法后我把自己平时积累的描写动物的好词展示给学生,接着出示学生们生活中很常见的大公鸡的图片,让学生用所学的方法描写大公鸡的外形。然后展评了一名同学的习作。

  整堂课上下来,我觉得自己很失败,学生的积极性根本就没有调动起来,由于自己布置任务时的指令不清,很多同学不是写片段而是在写成篇的作文,所以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自己静静的反思后觉得自己实在是有太多太多不足了:

  1、课前预热没有激起学生的表达欲望和对所写内容的兴趣。

  2、没能及时关注课堂生成,有针对性的'引导达到自己预期的目的。

  3、专业素养太差,对语文知识的相关概念没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最突出的就是混淆了比喻和拟人的概念,以至于误导了学生。

  4、语言功底薄弱,口语表达不流畅。

  5、对学生的评价语单一,没有激励性。

  6、缺乏教学机智,当学生不积极举手参与课堂时,只顾自己心慌,而没有积极想办法引导。

  在语文教学中,我还是一只雏鸟,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磨练,不断的总结,不断的实践,以此来丰满自己的羽毛,锻炼自己的翅膀,才能经得起风吹雨打,最后能自由自在地翱翔在语文教学这广阔的蓝天里。

  习作教学反思 篇2

  本节作文指导课的成功之处有:

  1、绝大多数同学能围绕“趣”字选择合适的材料,并能够抓住人或物的语言、动作、表情、心理等细节把趣事写具体,且感情真实。

  2、成功地激发起了学生写作与交流的兴趣。

  3、学生在学习与交流的过程中重视写作材料的积累与写作方法的总结。

  紧凑的结构,流畅的过渡,积极的参与,让这节课表面看来感觉很好,可细细思量,却发现了诸多的不足之处,现反思如下:

  一、 指导没有到位,缺少关键点的支撑

  作文指导课关键在指导,而这需要老师课堂上的'机智。在本节课上,我注重了多种形式的指导,如回忆往事、相互交流、个别指导、点评范文等,但对于每个关键点,却缺少了一种敏锐的发现。如学生谈到范文“动作写得不错”时,我仅仅是表扬了他会发现,而没有更进一步引导全班同学去读,去加深印象。类似的还有学生指出“中间描写太少”“麻雀醉酒的样子没介绍清楚”等时,我没有更进一步去引导学生思考,没有兴起在这个地方做做文章的念头。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想,一是备课时,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二是课堂上的应变能力缺乏以及教学的功力不足。

  二、点评过多,缺少写的锻炼

  在本节课上,我让很多学生都参与了点评,既包括对学生的故事,也包括对范文,还包括了对病文的评价。从学生的反应看,他们很是喜欢这样的方式。但喜欢不代表他们就有这样的能力写出文章来。从课后的习作情况来看,很多学生还是不知道该如何写,即使在课堂上已经给了不少例子。

  点评,其实有三四处即可了,不需要那样多的反复,需要的是练习,也只有实践才能让学生理解自己所点评的东西,才能理解什么叫“动作、语言、心理描写”。口头上的东西往往是不作数的,只有“白纸黑字”才能让人信服。

  如果在这节课上,让学生动手写关键的一段两段,然后针对此做点评,学拟题,那么课堂上的很多发言将有更好的着落点了。

  三、没有点出语言描写要有趣

  范文的语言描写非常有趣,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对范文中的语言进行学习。如果教师稍加点拨,指出除了选材有趣外,更重要的是语言的描写要有趣,学生在自己的习作中就会有意识的去注意起来。

  四、学生分析

  有的学生有写作的兴趣,却不愿与他人交流,分析原因有以下两点:(1)性格内向;(2)怕被人指出缺点,缺乏自信心。2.个别学生选择不恰当,“趣”字不能很好地突出出来。这与学生自己的体会有关,但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引导不够透彻也是其中一个原因,如果老师明确指出“我们通过人或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把内容写具体的目的就是表现出这件事的有趣”学生应该不会出现此类问题。

  有的学生作文内容仍不够具体,这与学生的语言积累、写作能力的形成都有关系,应在今后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多读、多写,以进一步提高其写作能力。

  只有精益求精,充分思考,把握好主体与主导间的关系,多研讨,多学习,才能让我的课堂越来越好,也学生受益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少犯错误,尽可能地避免失误。

  习作教学反思 篇3

  读后感,顾名思义,读了后才有的感想,因此要写好读后感,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读是前提

  首先要指导学生用心地“读”,理解地“读”,有情感地“读”。没有这样的“读”,不可能有“感”。

  二、感要有物。

  一本好书或一篇好文章的读后感,可“感”的“物”很多,要写好读后感,必须选好“物”。感悟是由书中某一个地方的内容引起的,引发我们体会的地方,它不是凭空产生的。一篇文章,给学生的感受是多方面的,或者说学生从中得到的体会不止一个。面对众多的物,我们必须指导学生善于从众多的物中选择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最善于写的一个或几个物,作为自己写读后感的切入点,不可面面俱到。

  三、实际充实。

  读了一篇文章,产生了对现实生活或自己思想上某些问题的思考,于是激发了“感”。首先,是联系个人实际。这个“实际”,可以是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实际,也可以是别人的思想和生活实际。没有情感的读后感苍白无力,有情感的读后感才能感染人。用作品上的人物、事迹观点,联系实际生活中的人物言行,这样的读后感才是有价值的'读后感,这样的读后感才是真实感想。

  总之,写读后感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可以先叙述文章内容,后集中谈体会,这种写法适于只谈一点体会。还可以边叙边谈体会,“读”和“感”交叉写,这种写法可以谈几点体会。不离开文章的内容,要真切联系自己的实际抒发感想,即实事求是,写出自己的真实感想。

  习作教学反思 篇4

  以高坎抚片的片区教学活动为契机,我们课题组于11月10日开展第一次课题研讨公开教学——《成长的故事》习作教学。上完这节习作指导课,听了沈泉富主任及各兄弟学校的同行们的评课,结合课题研究的主题,觉得以下两点做得比较成功:

  一、激发了习作兴趣,调动了表达的欲望

  新课标提倡要让学生乐于动笔,易于表达,所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表达的欲望尤为重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师生互动

  课前,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我连问学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什么意思,大家高兴吗,见到新朋友,怎样表达你心中的高兴等几个问题,一下子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我提出希望——看谁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以出色的课堂表现来表达你们有朋自远方来的快乐,以此激发了学生想在课堂上好好表现的欲望。在教学中我既是引导者,又是参与者,如,在听了学生的`故事后,我以“看到同学们这么真诚,这么热烈,我也特别想和大家分享我的故事,想听吗?”适时与学生分享自己成长中的故事,更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欲望。课堂上出现了你说、我说、大家说的热烈氛围。

  2、创设情境

  课一开始,我创设语言情境——我想猜一猜,同学们是不是在这些情景下经历了成长。我们看着图片一起来说一说成长的故事,好吗?通过精心选择的一组组学生在成长中的图片,触动学生的心灵,唤醒学生的记忆,打开他们的思路。可课堂上出示的画面毕竟有限,这时,我话锋一转——我们是初次认识的朋友,也许你的心思没被我猜到,请同学们静思默想一会儿,选择印象在最深的、最有话说的故事与大家分享,以此进一步打开学生的思路,同时又鼓励他们说真话。

  接着以《课桌上的三八线》片段为抓手,我又一次设置了情境——我在写的时候,心里有一个疑惑,那就是怎样把这个这个故事写清楚、具体,谁来帮帮我?引导学生发现哪些地方不够具体,学会多提几个“怎么样”的方法把内容说具体。

  二、确立了健康的主题,培养健康的心理

  1、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在 中,我明白了( 学会了、懂得了、体验到了) ”的句式说自己在成长中的故事,意在让学生在习作中确立健康的主题,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在习作确立如下的主题:学会坚持、学会坚强、学会独立自主、学会分享、学会分担、学会感恩、学会合作、明白了要无私奉献、要有爱心、团结力量大、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2、学会交往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xx年修订)》的通知对小学中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明确提出:善于与同学、老师交往,培养自主参与各种活动的能力,以及开朗、合群、自立的健康人格。课上,学生畅所欲言,学会了交流,学会了倾听,学会了分享,课堂教学在热烈、融洽、和谐的气氛中进行。

  当然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学生在表达真情实感方面做得还不够。从习作成果的展示来看,部分学生的习作语言较平淡,叙述性的语言较多,而细致生动的描绘较少,没能抒发真情。我想这与教学策略的选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欠缺都有关系。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突破。

  习作教学反思 篇5

  本节作文课的教学重点是把人物动作写准确、写细致、写连贯,层层递进,使学生真正学会描写动作的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从学生写的片段中,可以发现学生对动作的'描写做到了更准确、更细致、更连贯,更生动。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同时,本课教学设计紧扣一个“趣”字,寓教于乐,使学生乐于表达,学会表达。让学生在笑声中感悟到,如何把文章写生动,如何让人物“动”起来,“活”起来。教学方法的新颖,教学素材的趣味性,都能使课堂生机盎然,学生乐于接受,乐于运用。“教是为了不教”,本课教学更注重了写作方法的指导。每一个教学环节层层递进。

  教学第一环节,让学生通过游戏说动作,品动词,找动作,演动作,看动作,充分体会到动作描写的好处。

  第二个环节,让学生读人物动作描写的经典片段,引导学生读一读,品一品,悟出人物动作描写的方法。(细致观察,准确用词;注意顺序,细化动作;巧用修饰,突显特点;根据场景,妙用修辞。)

  第三个环节是让学生自己写动作,用动词,并及时进行评改。有了前两个环节的铺垫,学生能较清楚地认识到,动作描写得好不好,怎样才能写得更好。最后在本课小结和拓展中,并进行了课外习作的一些指导。使学生有法可得,有法可依,有法可用,明白了怎样把人物的动作写准、写细、写连贯。学生学得轻松,用得自如。

  整堂课我觉得能做到师生互动,教学气氛有序、和谐、积极活泼。以学生感兴趣的运动会导入,并提出要求,使学生的智力活动呈现最佳状态。但在本课教学中也留下了很多遗憾,毕竟一堂课的涵量是有限的,加上在时间安排上不够紧凑,前松后紧,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写的片段没时间展示,课堂修改及评价的环节没有落实。另外在指导学生观察上还不够细致,如学生表演的动作可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观察,效果会更好一些。如果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中再进行此类训练,我一定注意这些方面的问题,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描写人物动作的方法。

  习作教学反思 篇6

  学生由于对各类象声词积累的并不多,教学中我借助了媒体来让学生分类听动物叫声、自然界声音和日常生活中的声音,再根据声音说出各类象声词,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又为习作中可能用到的象声词作了准备。随后,又通过播放一段煎鸡蛋的录像来让学生说一个含有象声词的片断,学生非常感兴趣,说话热情高,可见直观教学永远是教学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但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使用象声词叙述煎蛋情景的时候,句式很单调,一般都是用“……发出了……的声音”,使文章的语言显得别扭,不流畅。同时,由于学生把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学习使用象声词上,反倒忽视了叙述内容的'具体,描写内容的细致。好在我课前对这种情况有所准备,在学生交流完煎蛋场面后,我让他们学习了一断使用象声词的优秀片断,由于学生已经有了使用象声词的经验,他们就能从例文中更好地体会到:要在叙述具体、描写生动的前提下使用象声词才能锦上添花,象声词在句中的位置也可以灵活安排。

  教材上提供了四幅画面供学生参考,但有些场景学生并不熟悉,为帮助学生更好地回忆生活中的象声词,我又用文字的形式为他们提供了一些题材,如夏天拍蚊子、课间活动、过春节等,使学生在很短时间内选定了自己感兴趣的题材。

  当然,这次习作教学也有遗憾之处,由于课前我对每个环节预设得较多,教学中又担心时间不够,所以在一些环节上没有能让学生更自主地展开讨论交流,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更有个性地表达,如何更好地处理好习作教学中的扶与放。

  习作教学反思 篇7

  记得三年级第一篇习作是介绍自己的课余生活,虽然上课教师进行了指导,学生也试着说了,但是等到作文交上来,真是惨不忍睹,与自己想象中的距离相差太远了。一次作文下来,在我当时的眼睛里,没有一篇是像作文的,更多的是不知所云,几乎有2/3的作文要重写。我想,这是第一次习作,可马虎不得,我就再上一次,非让他们写好不可。破天荒地我对学生进行了详细的指导,不但给学生看了人家写的介绍课余生活的文章,还针对学生的题材进行提问,让他们把这些问题串起来就是作文了。这样又一轮下来,还有将近1/5的人写不好。怎么办?是坚持不懈地让他们再写再改吗?我犹豫了,因为这样二度指导下来,我已经花去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再指导学生还是写不好呢,会不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于是我就给这些作文放行。

  反思:那时我个别指导学生作文时,学生问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老师,到底什么是作文啊?”他们很困惑。第一次作文,我存在着急功近利的思想,其实学生的作文是在练习实践中逐步提高的,不能操之过急。其二在作文前缺少铺垫,其实一开学就应该指导学生参加一些比较有意思的课余活动,让他们记录下来;下课有意识的跟学生进行谈话,了解熟悉他们的课余生活,这样上起习作指导课来就比较有针对性;三是要了解学生的实际习作水平和课标的习作要求,用平常心来看待学会的习作。

  学生作文不会写,怎么办呢?那就从写日记入手吧。写日记就相对比较宽松,内容和形式以及文字的数量上我都不会给学生定什么框框,只要能写就好。出现转机是在第二单元的观察作文阶段。吸取了前一单元习作教学的教训,也想起教研员曾经说的以单元为整体进行备课,所以在上本单元第一课的时候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观察、去记录生活。第二天的日记交上来,我不禁喜上眉梢,因为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视角不能的'方面去观察,有的观察了树叶,有的观察了蜗牛。我马上抽了一段时间,让写得好的学生上台读他们的日记,我在边上评议每一篇习作的优点。问他们这次为什么能写得这么好?他们说昨天科学老师带他们在校园里观察过了。哦,原来是这样,观察前进行观察方法指导很重要啊。接下来的几天当中,每天都有不少的观察日记被表扬到,终于有不少学生恍然大悟:“哦,这样就是作文啊!”有一天我还没有开始看学生的日记,有学生悄悄地告诉我:“老师,杨冬冬带了一个鸡蛋到学校。”“带来干什么?”“我也不知道。”等我改到他的日记,我终于明白了他的用意,他从电视的“不可能的任务”中看到不借助任何辅助用具,鸡蛋也不能有任何损坏,让生鸡蛋立起来,自己进行了实践,把过程记录了下来。最后还写着:“我知道有很多同学都不会相信的,我带了鸡蛋,会做给他们看的。”对这样认真的学生,我能拒绝吗?于是又有了欢声笑语的一堂学生展示欣赏课。

  既然讲到了鸡蛋,我又告诉学生:“你别看鸡蛋这么容易碎,可任凭你是怎么样的大力士,你就是没办法把它捏破。”是真的吗?学生睁大了眼睛。“我们班谁的力气最大?”“郑芬忠——”郑芬忠也兴奋地举起了双手,大声说:“我不信!让我来!”结果尽管他捏得面红耳赤,呲牙咧嘴,还是奈何不得,只好作罢,心中暗暗惊奇。其他的人也惊呆了。我说:“回去试试看吧,最好能找到原因哦。”这样有全家谁也捏不破的,也有被四岁的弟弟捏破的,成了大花脸的,日记就异彩纷呈了。

  就这样,慢慢的,学生就有了许多的习作素材,慢慢地,他们就喜欢上了写日记。偶尔有三五天没有布置日记,学生就主动央求:“老师,今天的家庭作业就写日记吧!我们已经好几天没有写了。”听到学生这样的话,我怎么能不开心呢?

  反思:在这一阶段,我做得比较成功的地方恐怕就是:一不提写作文,转向日记,让学生有什么写什么;二把写作和生活联系,写实在的事情,写想表达的感受;三是给学生展示的舞台,在展示中鼓励优秀学生,带动暂时有困难的学生;四是评价以鼓励为主,在评价中引导学生怎么样去观察生活,记录生活。

  习作教学反思 篇8

  这次“口语交际·习作”是本组教材的专题“我爱阅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综合性学习的继续。是对综合性学习中搜集名人读书故事或读书名言;访问周围爱读书的人,请他们谈读书的体会;去图书馆或书店了解图书的种类;给自己的.图书归类,做书目;做读书摘抄或填写阅读记录卡等项活动的一次综合展示与交流。也是学生在学习本组课文所获得的读写知识和能力的一次迁移,与此同时,提高学生的口语、书面表达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三个可供选择的活动角度:说写自己在读书经历中的故事;交流采访经过和体会,整理采访记录;围绕“开卷是否有益”展开辩论,再写下经过或自己的看法。

  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全班学生共同交流一个感兴趣的话题。学生阅读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要求后,商量一下对哪个话题最感兴趣,能够使用大多数同学在综合性学习中的资料,就围绕这一话题展开深入的交流。还可先让学生对自己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加以整理,根据自己在课外的收获选择一个角度,然后再请选同一个角度的同学组成小组进行交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互说互评,互相启发感染。教师也可参与其中,了解学生在课外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情况。然后选代表性的在班上汇报交流,师生共同评议。最后,在交流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写下来。

  本次口语交际与习作还可以与“回顾拓展”中的“展示台”结合起来进行,如,在口语交际课中展示自己的采访提纲或采访纪要;在辩论时,引用搜集到的名人读书故事或读书名言,以及展示自己的阅读记录卡等。

  习作教学反思 篇9

  看图学写对话是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习作4。本单元习作要求是:仔细观察图片上每一个细小的画面,弄清楚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能够展开想象来记述一个有意义或有趣的故事。在阅读例文的基础上,体会例文中有关对话的写法,任选一幅图,用对话的形式进行仿写,并能正确运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教学总共分为两课时,分别是指导课和讲评课。

  指导课的主要目标是:了解什么是对话;能够观察图画,展开想象,用对话的形式进行练说和仿写,知道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

  在教学中,根据教材特点和学情,我把看图说清楚对话作为教学重点,把提示语说具体作为难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着激发学生表达欲望的`设计理念,根据教学目标和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首先是激趣导入,以故事的形式导入课文,让学生兴趣盎然,乐于看例文,听录音,初步了解什么是对话。在了解对话的基础上指导第二个环节,看图说对话。看清图意才能说清楚对话,创设情境后,首先引导孩子用一句话说清楚图意。然后通过师生互相对话,生生对话的练习一步步引导学生怎么说清楚对话。说清楚对话后,出示对话,再次看图,展开想象,观察想象人物会有什么动作,表情,语气,从而说出提示语。最后出示完整的例文,明白写对话要分清段落,点对标点。

  在课堂上,由于学生整体素质较高,能够很快理解什么是对话,怎么说清楚对话,但是整体的氛围还不够活跃,怎么使课堂生动活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思考。课堂上对学生的点评也是一种指导,怎么点评的恰到好处,切合学生的学情和教学目标,也值得我去琢磨,课前预设的时候我应该多下功夫。

  讲评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能更准确地使用标点;通过讲评训练学生如何把提示语写具体。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习作情况,我把怎样将提示语写具体作为教学重难点。教学环节分为表扬,自改,训练,自改四块。首先表扬在习作中表现突出的学生,欣赏优秀学生的作文,整体感受优秀作文的写法,由于学生对取题目比较有难度,这里稍微提示学生取题目的几个办法。接着进行文从字顺的修改,叶圣陶先生说过,修改作文一定要念出来,所以鼓励学生读自己的作文,修改错别字和不通顺的句子。

  大部分学生都能正确使用标点,能分清段落。但是还有少部分学生对于标点的位置,尤其是前双引号的位置不清楚,这里借学生的例子引导学生修改,并通过一首儿歌增强他们的感受。提示语是训练的重点,提示语写得不够具体是部分学生的问题。怎么写好提示语,关键还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并展开想象,想想他们可能会有什么动作,表情和语气,这个环节的训引导我还需要再仔细耐心点会更好。最后让学生再次修改,主要修改标点和提示语,由于时间关系,最后展示环节过于匆忙,没有达到展示的效果,而且让学生表达会更好一点。在听了别的老师的课后,我也进行了深刻反思,我对于学生的表扬范围比较宅,力度还不够,展示学生的优秀的地方或许比展示学生的错误会更有效。

  对于这次赛课虽然有遗憾,但更多的是收获和成长。以前教作文,总是感觉路漫漫其修远兮。在教研员和学校领导的引导下,我对作文教学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虽然我经验不足,认识还不够深刻,但是我相信,在这条路上继续探索,总会守得云开见月明。

  习作教学反思 篇10

  第二单元的习作是关于保护环境方面的。上课前我跟其他几个班的语文教师进行了交流,又上网查找了一下资料,正好有这方面的知识。慢慢的我的教学思路清晰了。

  我决定把习作的地点选在家乡的河和校园,从这两个地方着手,让孩子们交流自己平时观察到的破坏环境的现象。让孩子们从以前到现在进步对比,从寻找污染源出发,找整改措施。孩子们特别重视写河水的污染情况。因为这是最典型的,目前孩子们感受最深的。校园这一块孩子们不太喜欢写,因为不太会表达。学校比较干净,对于景物前后的对比不易写。

  从作业中看出,许多学生都听了课,能从课堂的讨论中吸取习作的资料,能从范文和引导中懂得写作的`方法。在辅导不合格的学生重新写作时,我想应该更加让他们明确自己写作的方法。通过什么样的叙述方法写,通过美与丑的对比,然后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是采用什么的方法保护环境。让他们有更加清晰的写作思路。

  习作教学反思 篇11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首先要明确一节课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教学量,所以这节课要讲多少内容,老师要做到课前有所准备。另外,对于文语课来讲,听,说,读,写都是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但是,一节课只有短短的40分钟,不可能把每一个项目都训练到位,所以说,教师对教学环节要学会取舍,学会突出其中的某一个活动环节。另外,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还要具有合理性。

  这次语文科的作文教学大赛已经结束了,对于在课堂中正确“取舍”,我有了更深刻的感受。的确是这样,没有一节课是完美无缺的,面面俱到实际就是面面不到。因此,懂得在课堂中取舍,才是正确的教学观。这样的道理虽然简单,但做到却是不容易,我在这次比赛中,主要犯的错误就是太想“把课上好一些”,结果在课堂上自己总是有意无意的对每一个教学环节“讲透彻”。这样,时间不知不觉中过去了,而教学的'重难点也在不知不觉中偏离了。现在回想、反思,觉得自己何其笨啊!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啊!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时时提醒自己,要牢牢地记住这句话。这样,才能在教学中走得更远,走得更好。也只有在课堂教学中贯彻这样的理念,准确定位每一堂课的重点、难点,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人生经历等具体的方面安排教学内容,正确地“取舍”,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引导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出色地完成教师的任务——“引路人”的角色。

  习作教学反思 篇12

  一、以“知”为基石

  所有的教学都应该站在儿童的立场。虽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但知识在儿童想象力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我们要为儿童打开一扇基于知识背景、展开合理想象的习作之窗。拍卖会是本课的一个活动平台,学生需要了解拍卖的一般流程,知晓相关规范。绿叶、水、空气这三样拍品虽是学生熟悉的,但因为是500年后的物品,仍需要课堂上的介绍与描述。知识的铺垫是儿童想象之翼张开、想象之轮速滑的跑道,能让儿童想得更广、更远、更深。

  二、以“境”为依托

  教学中,我以角色扮演、音乐渲染、图画演示等手段创设了一个仿真情景,带着学生凭借想象,穿越时空,来到500年后的拍卖会现场,学生们置身于拍卖情境,亲身体验拍卖过程,从而有了语言表达的源,有了鲜活的口头和书面语言。

  三、以“情”为纽带

  儿童是情感的王子,他们的想象不是简单的虚构,想象的世界往往就是儿童生活的真实世界,是充满着真情的`。教学始终注重对儿童情感的唤醒和激发,让儿童的内心受到强烈冲击,产生不吐不快的自我构建,儿童在习作时就能说真话、吐真情。

  四、以“导”为方略

  想象作文更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的导如何把握一个度?我以为,要能在课堂上构筑收放平衡、生态和谐的习作磁场。我们不可束缚学生的思维,更不可硬性规定习作套路。

  习作教学反思 篇13

  大家好!下面,我反思一下这节习作指导课。

  10月8号接到任务,当晚,我和刘老师在qq里聊教学设计时,几乎同时各发出一条关于管建刚老师的消息,刘老师近期比较关注管老师的先进经验,而我,由于要开展小课题研究——《五年级叙事类记实作文教学模式与实践的研究》,近期也在向各路名家学习,对管老师比较佩服,很想借鉴他的教学模式。

  所以,这节课,我努力做到:既符合《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的要求,注重评价标准的细化,又争取融入我对管老师作文教学成功经验的`模仿。比如,学生升上五年级之后,我注重让学生制作素材积累卡以及配套的阅读积累卡,并创办班报《五三之声》,目前正在选稿编辑阶段,下周会出版第一期。之前,为了动员学生,我提出:优秀的作品,老师将发表在班报的“经典片段”一栏中。

  关于五年级上册习作评价,《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对学生习作水平的要求是:“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结合本次习作指导课的实际,我把教学目标定为:“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拓展思路,选取一件给自己以启发的事情,利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写出一个100—200字左右的片段。师生结合习作评价表,就主要训练点进行共同评析。”

  我把教学难点确定为:“一是如何引导学生选取合适的事例,二是在评改中指导学生如何按要求写好片段。”

  在选材上,我担心部分学生难以打开思路,特作如下安排:

  1.从教材的四篇课文出发,联系阅读教学,做到温故知新。

  2.通过小组讨论及部分生活事例的呈现来帮助学生打开思路。

  结合习作评价表让学生进行互改是本课设计的另一重要环节,让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是提高其写作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我在平时教学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评改能力,我还要更扎实地推进这一措施,正如前辈们评课时指出的,要让学生能指出为什么这样评分,点出习作中的不足并给出改进措施,这样才能落实得更到位,效果才会更显著。

  评改习作时候出示老师的作品,也是我们班的另一个惯例。四年级时,班里的作文高手唐宇轩同学嫌我给分低了,不服气,说以后老师也要写,其他小鬼跟着闹,我下不了台,就被逼上了梁山。现在每次随堂习作,我都要绞尽脑汁写好文章,才能“镇压”这帮小鬼的“反抗”。不过,这对我也是个促进,起码能更深入的体会写作过程,指导学生的时候也更顺手一些。

  自我评价这节课,觉得自己虽然用力不少,但是效果还是不尽如人意。在我巡视学生写作的时候,发现部分中下生,特别是学困生,在如何将事情写具体这一点上,暂时还不得其门而入,需要老师付出长期的努力!这也说明,作文教学是个系统工程,就像盖大楼,我还处在选址打地基的阶段,希望大家多多指导,添砖加瓦,让我不至于盖出个烂尾楼来。

  再次谢谢大家!

【习作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习作教学反思04-19

小学习作教学反思04-21

习作我的理想教学反思04-17

习作课教学反思11篇03-24

习作指导的教学反思8篇03-14

习作课教学反思(9篇)04-04

习作三教学反思15篇03-23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反思(精选11篇)09-14

习作指导课《假如我会变》教学反思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