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1
《三角形的特性》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直观的认识了三角形,并且认识了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底和高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因为学生已经有了生活中积累的对三角形认识的丰富体验。所以我让学生画出心目中的三角形,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挑战新问题。这样学生通过独立探索、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学习过程。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一、抓住本质突破难点
本节课为突破难点——画三角形的高,紧紧抓住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之间的联系,沟通知识,凸显本质。学生学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知识时,已认识到图形高的概念,并且已具备了“通过已知直线外一点向该直线最垂线”的基本技能。但在以往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于三角形画高的方法比较难掌握。于是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图形间的联系与对比,在平行四边形上画高,然后拉动其中的一个顶点变成梯形,再画高,然后两个顶点重合变成三角形,自然地引出三角形的高就是“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对边作一条垂线”也就相当于“通过已知直线外一点向该直线最垂线”从而使学生掌握画高的方法,就是找准顶点和相对应的边。学生明确了底和高是对应存在的,有三条底边,就会有三条高。通过比较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使学生可以掌握三种三角形指定底边上高的画法,告诉学生钝角三角形另外两条高在三角形的外面,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知识是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堂教学,在落实“双基”的同时,适当拓展知识,只要适时适度,是有利而无弊的。
二、系统建构凸显特性
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就在于它具有稳定性。为使学生亲身感受三角形稳定性这一特性,我不是简单地让学生拉拉三角形,然后得出结论。而是先让学生通过”找一找、描一描、想一想、围一围、拉一拉等活动中认识三角形的.特征、了解三角形的特性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拉四边形和三角形,猜想三角形拉不动的原因,再通过摆小棒的活动,让学生经历“从已有经验为基础——动手实验发现数学结论——体会应用”的认识全过程,学生从探索实践中得到的不仅是知识,更有思考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2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尽可能感受到世界大师的风采和独特思考。一是给予了学生“自由”,自由是世界上最大的创造,引导学会自主学习,充分地品读、讨论、感悟课文,让学生深深体悟到:世界大师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功,原来闪光的独特的思维就是在自由放松的.状态下产生的,原来如此简单!并体会到:我们在自由轻松的状态下,也会像大师一样闪现智慧的火花。二是告诉学生重视思考所遇到的一些现象,学会建构,善于思维。三是遇到问题怎么办?遇到问题,不要随便放弃,要学会用多种方式来解决问题。语文是工具性很强的学科,我想这种工具在学习这篇文章中也有所体现。今天学习这课,给予学生一种积累,就是告诉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以寻求解题方法,哪怕是一种放松、玩,也可能解决把非常难的问题解决掉,学会延伸,学以致用。四是灵感需要马上记录,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抓住灵感,处理思考灵感,经常随身携带笔记本,及时记录脑子里闪现的智慧火花。结合课文的主题,我也特别提出要学生尽量利用星期天让家长带他们去郊游、踏青,在自由放松的状态下更好地感受语文学习。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3
本周教学了《商不变的性质》这一节课中学生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探索规律。
我从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出发设计问题情境,使学生从自身内部的需要产生了问题(至少使学生感到教师引发的问题是自己想探究的问题)。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出发,经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猜想。学生在相互不断补充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猜想。波伊亚认为教师不但要教学生严格演绎思维证明问题,而且要教学生学会猜测问题。他甚至还向教师呼吁:"让我们教猜想吧"。本节课学生在课堂中自己动脑分析,提出猜想,研究猜想的合理性。通过猜想——修正——再猜想——再修正……,逐步获得商不变规律的条件,并发现结论,在这一复杂的思维过程中,学生的活动方式是多样化的,有个人独立思考,也有小组合作交流,更有班级集体探究。这样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又能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路开阔。
学生的.自主探索是小学生成为课堂小主人的必要条件,而留给学生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更是必要。(对于这个规律,是否具有普遍性呢?请你再举一些例子来证明)教师这个问题再一次激起学生的挑战性。从现场看就有学生提出24÷5≠(24×2)÷(5×2),这难能可贵的疑问折射出学生绞尽脑汁之后的欢乐,他终于与别人看法不一样。由此想到应该给学生多一些自由探索思考时间,少一些指令性的操作程序,效果会更好!学生不但发现结论,还学会"猜想——验证"的探究方法,会有一种"心中悟出始知深"的感觉。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4
教学目标:
1.结合豆豆测量身高这一现实情境使学生知道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加深对小数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数感。
2.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重点: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根据学习目标,结合课本内容,我制定了两个学习任务:
1.探究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2.比较理解近似数1和1.0。
下面就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进行简单的分析:
在激情导课环节,我先创设菜场买菜付钱情境,又结合课本的主题图,创设了邻居家的孩子“小豆豆”测身高的生活情境,自然的引入新课,使学生看到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然后回忆整数的近似数方法,为学习新知做铺垫。
在民主导学环节,任务一是让学生探究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学生先自学,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学懂的知识。最后运用学会的.方法解决问题。进行展示时,主要依靠小组,组间交流互动。让学生总结出求近似数的方法。当学生还有表达不完整的时候,我再进行补充小结。在这里,我主要强调“精确”到某一位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即省略这一位后面的尾数。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求近似数的方法。关于近似数末尾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个问题,突破本节课的难点,我设计了任务二比较理解。
. ≈1 ( )
. ≈1.0( )
1.思考有几种填法。把能填的数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2.小组同学说一说近似数1和1.0的不同之处。
在学生展示交流完毕,我又出示了数轴图,目的是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近似数1和1.0意义的不同,精确程度的不同,1.0比1更精确。由此得出“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在检测导结环节我采用了课堂检测单,检测题围绕学习目标,检测学生对当堂知识的理解。第二题是结合生活实际提出,目的是再次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培养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知识的发现者。
在进行小组交流时,由于一开始没有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显得有点沉闷。可是在后面的学习中,学生逐渐的打开了思路,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不但自主探索到求近似数的方法,而且理解了为什么表示近似数时末尾的0不能去掉。可以说两个任务的呈现都比较合理,有可操作性,引导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方向非常明确。任务二的呈现稍显难度,但这也是这堂课的亮点。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为学生直观的理解知识搭建了合理的平台。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觉得应该在钻研教材方面下大功夫,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用教材,呈现合理的学习任务。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我们一定要努力处处为学生着想,时时为学生服务,课课让学生精彩!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5
统计问题是最常见的生活问题,如何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情感教育是我这节课主要研究的内容。针对以上目标我反思如下:
1、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实出发,使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过程,这是我的第一想法。因此,我不管在课前的谈话引入还是新授时的引导学生走进观测气温这个生活情境中,以及巩固运用时所选择的三个题目,()都是有目的而选取的与生活紧密联系的'题,从而培养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看懂折线统计图,会根据折线统计图上的数据去分析、预测事件的发展,并且使学生体会到折线统计图的优势和作用。
2.注重共性和学生个性的发展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注重学生整体的发挥,而对于每个学生独特的思考和做法,我又不急于给予评价孰优孰劣,而是留给学生自己思考、判断、比较的思维空间。如在案例中,我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探索的空间,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去操作(绘制折线统计图),去探索,去讲解。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6
《加法的运算定律》是一节概念课,由于四年级的学生认知和思维水平还比较低,抽象思维比较弱,对于他们来说规律的理解历来是教学的难点。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我做了以下的努力: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寻规律。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过:“应引导学生进行探寻,自己去推论,对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一些,而引导让他们说出自己的发现应该尽量多一些。” 在初步认识了28+17=17+28这样的等式以后,我问:这样的等式你还能举些例子吗?(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接着,我启发道:这样的等式有很多,你可以用你们喜欢的方式来表示。这一开放性问题的出现,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气氛十分的活跃。经过一番合作,学生的探究结果出来了,主要有这样几种:甲数+乙数=乙数+甲数;△+○=○+△;a+b=b+a等等。我追问,如果一直这样说下去,能说完吗?(学生马上回答我:不能。)这时我又让他们用文字叙述这一规律。然后我小结:在很平常的一些四则运算中包含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我们把这些规律叫做运算定律。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然后指着板书,有学生说叫“加法交换律”。我追问道:为什么?(生答:因为这是两个数相加,只交换位置)。 接着,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探究加法结合律。 整个过程教师都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样的设计,紧密围绕并运用好问题情境,师生之间积极互动,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并学会用多种方法表示,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然后引导学生运用前面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由扶到放,初步培养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的组织能力。2、加法结合律的教学的看法 在加法结合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延续了加法交换律的教学方式,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得出等式;再给出两组式子,通过计算得到也能用等于号连接;然后学生自己举例。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加法结合律的特点:加数位置没有改变,运算顺序改变了,和没变。这样的教学显得顺畅,但是新意不够,学生投入的激情不够。所以我们还在探索、反思是否有更好的题材与方法来教学加法结合律。 对于小学生来说,运算定律的运用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对于数学能力的要求较高,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运算定律的运用也为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供了极好的机会。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探究、尝试,让学生交流、质疑。相应地,老师也应发挥主导作用,当学生探究时,仔细观察,认真揣摩学生的思路,酌情因势利导,不失时机地给予适度启发,当学生交流时,耐心倾听,洞悉学生的真实想法,加以必要的点拨,帮助学生讲清自己的算法,让其他同学也能明白。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7
小数乘法的意义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元、角、分与小数、小数的意义、小数的加减法和掌握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文具店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对买4块橡皮多少元展开讨论,列出算式。再让学生探索0.24等于多少,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教材呈现的方法都是利用了乘法的意义,分别运用了连加、元角分的转化和借助直观模型得出了结果,然后引导学生对这三种方法展开讨论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首先创设了贴近学生生活的具体情境,拉近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体会到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对到商店购物并不陌生,所以创设一个新开张的文具店的情境让学生模拟购物,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根据生活经验提出有关数学问题。另外,注重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创设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构建生生互动的开放式教学空间,教学中要密切关注课堂中生成 和开发 ,不拘泥于教材中的例题与形式,放开让学生大胆的.探索和表达,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说说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然后用以前学习的知识解决小数乘整数这个问题。最后,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0.24的结果,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本节课中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他们不仅运用了已有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而且运用了类推迁移的思想列出了小数乘法竖式,用转化的方法把小数化成整数进行计算。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8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今后学习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对于小数的意义,实质上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其依据是十进制位值原则。
成功之处:
1.简化了小数的意义的叙述。在教学中淡化了十进分数为什么可以依照整数的写法用小数表示的道理,而是从“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来说明小数的意义,使学生知道“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在突破这一难点时主要借助了计量单位的十进关系来帮助学生理解。
2.加深对小数意义的进一步理解。教学中对于0.1 0.07 0.009这些数中的每一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及每一个0的意义,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3.在教学例1中,适当渗透了小数的'计数单位,让学生通过展示课件直观的米尺上表示的份数感知小数的计数单位是0.1 0.01 0.001,为后面教学分散了难点,对于后面的练习在数轴上表示数,还可以起到一石二鸟的作用。
不足之处:
1.由于在例1的教学中,让学生充分的用语言叙述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表示其中的几份,可以用分数和小数表示进行的时间较多,导致后面精心设计的练习未能全部完成,时间上比较匆促。
2.对于小数的产生,学生印象不深。
今后,在时间的把握上,还应充分进行备课,分配好各个环节的时间,有效完成教学任务。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9
本节课在解决,“还剩多少页没有看”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用自己的思维方式积极主动地尝试解决问题。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最后得出三种解法。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介绍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中领悟各种简便计算的方法。在交流探索中,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简便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力求每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在探索简便计算的方法中,让学生将自己的计算方法跟其他同学的方法进行比较,说说自己解法的优点,缺点,通过不同解法的比较来认识和选择最简便的方法。就是有意识的让学生从实例中体会,“多中选优,择优而用”,也体现了《新课标中》的算法多样化的要求。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10
本节课是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信息窗1的内容。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有成功的方面,也有遗憾的地方:
一、成功点
1、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本节课教材给出的情境是“克隆牛的身高和体长”的一个情境。通过分析教材我认为这样的情境对于同学们来说很陌生而且很遥远。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的要求,教师要由“课程计划的执行者变为构建者”,要做到“用教材教而不要教教材”。因此我把情境改为“算算老师的身高”的情境。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选取素材,将数学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设疑引思,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本领。
2、体现学生为本,倡导先学后教,小组合作。
我放手先让学生课前根据“学习单”自主学习,倡导先学后教的。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独立思考、主动探究,不仅有助于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这是本节的重点,学生交流时,学生会在学生充分展示后教师适时沟通竖式计算方法,从而明确小数加法也和整数加法一样也是这样一位对着一位来加的!
此时,有学生会质疑,末尾的0是否可以去掉,教师适时点明:当遇到这样的情况时要根据小数的性质进行化简。同时指出为了确保计算的准确,要进行验算。
学生展示预习成果的过程,其实是一个相异性想法得到交流激荡的过程。在小组合作基础上,鼓励学生进行生生间的互动。课堂中组织起学生进行生生间、组际间的交流,这使得呈现出的观点更原始、真实,更贴近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方式,基于这一平等互利特征的差异展示,不仅为学生所喜爱和认可,也让教师得以准确把脉学生的学情,并据此展开进一步的引导与点拨。
3、理解算理和掌握算法
算法的探究是本节教学的关键,学生已经初步具有了探究的能力,所以在本环节我大胆放手先让学生课前根据“学习单”自主学习。课上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体验再组织汇报。
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操作程序,算理是算法赖于成立的数学原理。第一,通过例题课件展示与相关问题的追问,让学生理解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掌握小数加减法列竖式时要小数点对齐,计算时要从低位算起,小数位数不同时可以用0来补足。第二,通过例题课件展示,让学明白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的情况,一般要把0去掉,把小数化简。
二、遗憾点
缺少追问。如:“小数点对齐就保证了什么?为什么要相同数位对齐?”等问题。同学们在我的有效引导下很容易结合问题情境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但缺少与学生的思考,对理解算理和算法不够深刻。
合作交流中老师缺少巡视指导,学生课堂上生成的质疑和问题,没有及时的抓住和呈现“亮点”,留下了一些遗憾。如:出现了数位没有对齐的情况、计算错误的情况、整数后面没有添上小数点和0的情况等。
没有大量的练习,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了明算理掌握算法的'过程中,用了较长的时间才结束了新课的学习。这样一来,在时间的把握上就出现了问题,没有时间让学生来大量的练习,导致了课堂不完整。所以,我觉得我对“精讲多练”的把握还欠缺。
总之,对课堂的设计,我始终在努力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在实际教学中,我始终关注的是学生的发展,学生是唯一的、不可预测的,也就意味着随时会生成一些新的课程资源,课堂生成一定大于课前预设,我将及时调整我的预案,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通过对本节课的教学,我对新课改下数学计算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比如:怎样避免课堂教学中的形式主义?怎样让学生经历算法获得的过程?怎样在计算教学中处理算理与算法?怎样让学生获得自主学习机会与空间?在这次讲课中,给了我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定能把我引入课改的更深处。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11
课标指出:“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有效方式”,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和课标的把握,在教学过程中,我安排了两次小组合作学习:第一次,概括三角形的概念;第二次,画三角形的高。事实上,这两次小组合作学习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课后,许多同仁给我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使我毛瑟顿开,我也进行了积极的思考:
思考一:什么情况需要小组合作?
在教学三角形的概念时,安排小组合作学习总结概念显得有些多余。因为学生在一年级就开始认识简单的图形,在头脑中已经初步形成了三角形的图形印象,能辨别出三角形,对于三角形这一概念有的'仅仅是一些模糊的认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达不到,很难将概念表述清楚,即使让小组同学互相交流也难以达到教师想要的目标,这一环节的设计显得十分牵强。作为教师,在概念教学时,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直观到模糊,再到清晰的认识过程。对于学生的要求适中,不能操之过急。
小组合作学习不能流于形式,主要是在突破教学重、难点上发挥作用,实现1+1>2的效果,使集体智慧得到充分发挥。
思考二:小组合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在教学三角形高的画法时,虽然学生在四年级上册学习了垂直与平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的画法,积累了画高的感性经验,但是三角形特别是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高仍然是教学的难点。这时,小组合作学习就十分必要。从实际情况看,小组合作学习不是简单的说一说各自的想法,而是学生在辨析中把握画高的正确方法,使思维不断得到修正。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我对小组合作学习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它的作用不容忽视,就像一座巨大的宝藏,能量无限,就看我们如何去开发、去利用。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12
《加法的运算定律》是一节概念课,由于四年级的学生认知和思维水平还比较低,抽象思维比较弱,对于他们来说规律的理解历来是教学的难点。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我做了以下的努力: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寻规律。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过:“应引导学生进行探寻,自己去推论,对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一些,而引导让他们说出自己的发现应该尽量多一些。”
在初步认识了28+17=17+28这样的等式以后,我问:这样的等式你还能举些例子吗?(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接着,我启发道:这样的等式有很多,你可以用你们喜欢的方式来表示。这一开放性问题的出现,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气氛十分的活跃。经过一番合作,学生的探究结果出来了,主要有这样几种:甲数+乙数=乙数+甲数;△+○=○+△;a+b=b+a等等。我追问,如果一直这样说下去,能说完吗?(学生马上回答我:不能。)这时我又让他们用文字叙述这一规律。然后我小结:在很平常的一些四则运算中包含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我们把这些规律叫做运算定律。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然后指着板书,有学生说叫“加法交换律”。我追问道:为什么?(生答:因为这是两个数相加,只交换位置)。
接着,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探究加法结合律。 整个过程教师都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样的设计,紧密围绕并运用好问题情境,师生之间积极互动,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并学会用多种方法表示,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然后引导学生运用前面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由扶到放,初步培养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的组织能力。
2、对加法结合律的教学看法
在加法结合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延续了加法交换律的教学方式,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得出等式;再给出两组式子,通过计算得到也能用等于号连接;然后学生自己举例。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加法结合律的特点:加数位置没有改变,运算顺序改变了,和没变。这样的教学显得顺畅,但是新意不够,学生投入的激情不够。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13
教学参考书中对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是这样定义的:“在数学基础理论中,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通常是以集合论为依据加以证明的。此外,也可以用计数公理“计数的结果与计数的顺序无关”来说明:任意两个数a与b相加,不论是a+b(相当于先数a,再数b),还是b+a(相当于先数b,再数a),结果都一样。类似地,任意三个数相加,不论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加,还是先把后两个数相加,仍然只是计数的顺序不同,所以不影响计数的结果。”
从这段文字中,我可以理解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的结合律其本质是一样的,无论是计算顺序改变,还是计算结果改变,其本质是计算的结果没有发生改变。事实上,在简便计算中,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经常是同时使用的。出于这样的理解,我在课堂上并不是非常的重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之间的区别。由于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偏差,学生作业本中有这样一道题目:根据56+72+28= 56+(72 +28,填空。呈现了以下的题目:+ + = +(+)其实,题目的本意是要求学生根据加法结合律来填写,由于学生对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本质区别没有完全弄清楚,因此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错综复杂起来:答案一、12 +13 +14=14 +(12 +13)答案二、12 +13 +14=13 +(12 +14)答案三、12 +13 +14=12 +(13+14)。从这些答案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想当然的认为,这个算式中的所有加数都是可以随便交换的,我想怎么交换就怎么交换,反正最后的和是不变的。当然从教参大范畴的定义来说也是无伤大雅的`,但是作为我们初学加法的运算定律,这样模糊的教学是有欠妥当的。
当问题出现时,我们应该想办法去弥补,而不是寻找冠冕堂皇的借口。因此,我安排了以下环节:
1、用一句话描述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教师把学生口述的写在黑板上。
2、用你喜欢的符号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教师板书在相应的文字下面。
3、观察,说说你的新发现。通过观察,学生发现了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而认识到加法加法结合律只是改变了运算的顺序,并没有改变加数的位置。
通过以上环节的比较,学生清楚地明白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之间的区别。从而更正了它们之前的错觉。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14
画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其知识基础是四上“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学生掌握的都不错,但事实上三角形的高的教学一直以来都是难点,尤其是画高,学生对三角形的高的理解总是不到位,错误率很高,主要表现在:
1、没有找着顶点的就画的(三角形的高线要经过相应的顶点);
2、不够垂直的;
3、画完没有作垂直记号的;
4、最严重的错误是钝角三角形的钝角边上的高(学生不知道把边延长)。
即使在当天的作业订正过程中又反复强调,学生掌握情况还是不理想,究其原因是什么呢?
从教材出发,书上对高的定义是“在三角形中,从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做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个对边叫做底。就定义而言,学生理解起来是有困难的,一是学生对“对边”的概念不太理解,要弄清“高”先得搞清楚“对边”是怎么一回事;还有向对边做垂线,如何作垂线?用直角三角尺画的话,直角如何放?这里联系到教学原点“点到直线的距离”相关内容。另外教材中规定,两条线相交是指这两条线所在的直线相交。学生理解的如何也影响了画直线的垂线的正确性。那么,到底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呢?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已以上内容呢?
在这次课堂教学中,我先要把三角形的高的定义讲解透彻,抓住定义的要点,当时讲本节课,我先让孩子说说对高定义的理解,比如哪是顶点,哪是顶点的对边,什么是高,什么是三角形的底边,底边是相对什么来定义的等等……
接着就转向画高,先让孩子说说怎样画高,孩子根据课本知道过顶点相对边做垂线,可是课本上没有说怎样用三角板画高,这也是一个难点,好多孩子能找到顶点,知道往对边引垂线,已经突破一个难点,用三角板画高,往往讲多次还有孩子拿着三角板不知道如何利用,会利用的又是把三角板做直尺用,所以我让孩子讨论画高时我们应该借助什么?为什么?让孩子们讨论后得出用直角三角板比较好,并说出原因,接着大家共同得出用直角三角板化高方法,这是第二个难点的突破。
练习时,对于教材中做一做1中的题目,学生也能应付自如,基本没有错误,然而,在做“补充习题”和“练习与测试”时,错误就多了,尤其是底边在上面或斜着的,错的学生更多,而且错误类型也很多,有的没有从对应顶点出发,有的`没有画指定对边的高,更多的是没有垂直却还好好的画着直角标记,气人!还想着把知识点拓展一下,画出任意三角形的三条高,看来,难!!找来几个画错的学生,让他当面订正,却发现学生手拿着三角尺不停的转动,就是不知道怎么摆,“画哪条底边上的高?”学生很快的指了一下。“那就画啊,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靠在指定底边上,从对应顶点开始,沿另一条直角边画。”学生转动着三角尺,紧张的摆弄着,还是不对,不是找错对应顶角,就是没有和指定底边垂直。“应该和这条底边垂直!”我禁不住提高了声音,抓起手边的直尺指向指定底边,还是不行,没办法,我一边帮他把直尺放到指定底边上,一边让他把三角尺的直角边靠上来,就这样,一摆,一移,一画,一条漂亮的“高”画成了。“再画这条边上的高。”我一边把尺塞到孩子手里,一边教他,“直尺放到指定底边上,再把三角尺的直角边靠上来,移动到对应顶点后画。”很快的,一条高又画好了。
原来如此,学生看到了指定“底边”,却没有真正感受到,而只有把直尺放到了指定底边上,直尺与三角尺直角边真正的“亲密接触”了,学生才真正的感受到了。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15
学生对三角形早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知,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先从发现生活中的三角形开始,并提问为什么要在这些地方用到三角形?从而激发了学生探讨三角形的'兴趣,然后放手让学生动手实验探讨。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注意收集学生资源并互动升华推进教学促进生成。在对三角形稳定性研究中让学生先猜想为什么要在那些地方用三角形,再通过学生动手实验与四边形的比较从而让学生自己发现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一特性。在课后练习中,通过对椅子腿的加固路边的小树固定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三角形稳定性的认识。提高了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当然在课堂中也有很多地方自己觉得不足,值得反思。对三角形的高的认识应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形成一定的感性认知后再抽象到三角形中来,这样效果势必会更好。在教学中生生互动做得也不到位。在互动升华的过程中点拨回应还不够有力。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数学下册教学反思10-13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08-16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06-18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06-27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06-16
四年级下册数学《统计》教学反思09-09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05-27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优选)07-06
北师大版数学下册教学反思08-24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