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总结就是对一个时期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快快来写一份总结吧。那么如何把总结写出新花样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普通话培训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普通话培训总结1
长期以来,我校语言文字工作认真贯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执行语言文字法规和标准。特别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后,学校高度重视语言文字工作,建立工作机构、完善工作制度,加强宣传、推广、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特别是对学生培训等各项工作的力度,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领导重视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语言文字工作,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了年度工作计划之中,保证了教师普通话培训工作的正常进行。
二、培训的对象范围广
我校对学校所有参加过普通话测试和没有参加过参加过普通话测试的教师进行了普通话集中培训。
三、培训内容广泛,重点突出
1.广大教职员工认识到了讲普通话,运用普通话的重要性,工作总结《教师普通话培训工作总结》。在培训期间,教职员工能自觉的`参加各种培训活动,并放弃业余时间,苦学苦练,说普通话正在慢慢的变成了习惯。
2.通过一段时期的练习,大家对讲普通话有了共识,普通话正在成为课堂语言,教师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大大加强,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3.教师讲普通话影响了学生对普通话的学习热情,广大学生看到自己的教师能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于是也纷纷讲普通话,并且把这种好的习惯带回到家里,进而影响了自己的家人,起到了以一带百的效果。
虽然通过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我们也必须看到,有个别教师对学用普通话还没能真正重视起来,学习的力度还不够大。但是,在这种全员讲普通话的氛围之中,全校的师生员工肯定能在此基础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普通话培训总结2
在中国五千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我国56个民族,187种地方语,近300种方言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扮演过重要角色。从秦朝至唐代,陕西话是官话;宋代,河南话、苏州话是官话;明代,南京话、北京话是官话。那么到了近代,随着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依靠北方方言和现代白话文著作,中国又逐渐涌现了出了一个新名词“普通话”。
不可否认,“普通话”的普及使用对我国不同母语的民族和方言区的人来说,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工具。但是由于受到地域文化、民族心理认同、教育教学方式方法落后等非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得目前普通话的教学与推广遇到了很大的阻碍,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普通话教学。
对于本次学习,我将我的学习重点放在的蒙古族青少年汉语教学当中,并在课上极力寻找解决通辽市蒙授高中汉语教学的有效途径。下面我将以我校和我市汉语教学为例,运用本次培训学习学到的知识内容,来谈一谈通辽地区普通话暨蒙授高中汉语现状及对策。
一、通辽市蒙授高中汉语教学暨普通话教学的现状
一是,教师层面。我是内蒙古民族大学文学院的本科生,在民大的四年学习生活使我对我的母校普通话教学有比较深刻的了解。实事求是的讲,民大的普通话的教学从课程设置上来说并没有达到一个学科的标准,仅仅只达到了学课。
普通话课程是由现代汉语和教师口语以及教育学方法论组成。现代汉语和教师口语讲理论,教育学方法论的部分学时进行实践练习。整个教学过程没有一个非常完善、系统的教学方法和专项训练。使得部分南方或是蒙授的示范类学生毕业后回到工作学校任教,尽管已经拿到了二级甲等,但是使用普通话授课仍然达不到“读标准音”的要求。
二是,教学层面。我从事汉语教学工作已有三年,在工作中我发现,目前的汉语教学虽然在外表上有所突破。即我们使用多媒体,制作精良的课件;采用优良的教学方法“三环六步、五步导学”等。但从本质上对汉语或是普通话的教学仍然没有改变传统的模式,老师讲授课程仍然是“讲与学、练与导”。符合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但是学生虽然学了很多年的汉语,也会说,部分同学写的也不错,但是总是差那么一点点味道。
三是,学生层面。通辽地区在内蒙古来说,算得上是比较发达的,地理位置也比较好,四通八达,靠近普通话比较标准的津京地区和东三省。同时由于网络的因素使得蒙古族的学生不需要经过非常艰难的查阅过程就能轻松的掌握汉语资料,所以说环境并不是决定他们学不好普通话的主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我不止一次和学生进行交流得出两个结论:1、部分学生怕民族同化而厌学汉语;2、大多数学生因考试简单而不学汉语。在这里民族同化暂且不说,普通话是国策,并不是某一个人或是地区甚至是一个民族所能反驳的了得。所以我们只谈后者。目前,以通辽蒙中为例,大多数的蒙古族学生汉语课不用怎么学就可达到120分左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就发现无论是班主任还是学生对汉语都存在着轻视心理。那么直到现在我上课仍然有多数的学生在学习其他课程,或是要求老师讲讲故事,或者是“老师,我听不懂”。常规课程在课上一直处在很尴尬的境况在进行。
因此,总的来说,从宏观上讲,通辽地区蒙授高中汉语授课及普通话教学总体上达到了国家的部分指标,但是从细小处不难发现,蒙古族学生普通话教学整体情况不容乐观,也就是说“烟雾缭绕,但是实实在在的景儿没多少”。
二、通辽市蒙授高中汉语教学暨普通话教学不容乐观的原因
延边大学孙惠欣博士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普通话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一文中提到“及时修订教学计划,建立课内+课外+补偿的课程模式,实行目标管理”是改进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普通话教学的重要手段,但是在此我充分考虑到内蒙古地区尤其是通辽市民族学校现有的发展状况,我认为是不可采用和借鉴的。原因有三:
1.通辽市相关部门对我市整个民族教学的投入并不多,资金不是很充足;同时,大多数的民族学校除极个别外学生都非常少,基础条件设备不怎么完善,不具备构建课程体系的条件
2.民族学校汉语普通话授课教师参差不齐,可以授课但是对学科的远景估计不足。主要表现在大多数教师仅仅只有教师资格证,而所学专业并不对口;真正比较教育学专业、
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很少。
3.民族地区学生的水平远远达不到参与这种教学课程模式的要求,过早的涉猎,不仅不会达到预期效果,相反会对正在打基础的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
三、通辽市蒙授高中汉语教学暨普通话教学的对策
一是,立足学校实际,有针对性的加强教师的普通话培训力度。(因为涉及到政策问题我在此不做解释)
二是,从传统文化出发,知晓“教师”这一职业在汉语课程中的职责。即教师是文化的传播者和媒介,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师傅。
我们现在授课都是按照教学大纲,考什么教什么。从文化来说,从一个传统授课教师的职业道德来说,这并不好。汉语课就我理解并不是像教学大纲中所规范的“读标准音、写规范字;能够熟练地阅读一般性文学作品;高中生会背诵30篇古诗文”那么简单。其实纵观世界汉语教学的发展模式我们会发现,文化教学要比一般的技能性教学更重要。学习汉族文化要比学习汉语更重要(当然这里有个前提,即通辽地区的'蒙古族学生大多数与汉族人交流无障碍),以文化吸收加速民族之间文化心理认同的融合要比通过普通话促进民族心理认同要有效的多,比如说:我在青岛上学的时候,在青岛有很的蒙古族人,有做生意的、有教书的、有从政的,每次聚会的时候他们都说蒙语,但是在工作时候他们的汉语和汉族人相差无几,甚至有的人比汉族人说的还好,原因是什么,心理认同。也就是说他们通过学习汉族文化已经达到了蒙汉融合的境界,他们在心理上不和汉族人有差异,所以说他们吸收和学习普通话的程度要远远优于蒙古族地区人学习普通话。所以说,在普通话教学高中阶段,我认为通辽地区的教师要立足文化去教文化,不要过于依赖技能(教学方式、教学方法语言技巧),要以文化的感染力来使民族生感知汉语言或是普通话的文化内涵,比如说在教汉字时,我们可以通过甲骨文象形字的教学来达到预期目的,教文体可以通过“三语”结合的方式比较的方法来进行。久而久之,在形成蒙汉共同心理的认同的同时,也就改变了目前学生厌学或是不学、听不懂的情况发生。进而促进了我国普通话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总之,以上是我针对本次培训课程所做的不成熟的思考结论,希望能够得到老师和各位同学的帮助和指正。
普通话培训总结3
普通话是教师必须掌握的工作语言,因此,教师说好普通话是其最基本的要求。为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的普通话水平,保证学生教学质量,我校开展了全体教职工普通话培训活动。我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安排普通话比较好的教师对其他教师进行培训,由于教师年龄、能力各不相同,接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我们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先从最简单的知识教起,尤其侧重口语技能的训练。
教师的学习热情比较高,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回顾普通话推广和培训过程,我们觉得有这样一些经验值得总结:
一、做好宣传工作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组织安排合理有序
首先,在学校办公会上我们讨论并通过了普通话培训的活动方案,安排专人负责此事,显示出校领导对活动的高度重视。其次,学校还调整了推普小组成员,及时召开了推普领导小组会议,制定了活动计划,进一步规范工作网络,加强活动的领导,认真做好推普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工作。再次,在周一的升旗仪式上,请推普老师做了题为“我是中国娃,说好普通话。”的国旗下讲话,倡议全校师生养成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良好习惯,使广大师生明白了推广普通话和使用规范字的重要意义。
(二)在校园中布置宣传阵地,充溢着浓浓的推普氛围
我们在学校大门口悬挂了“小手拉大手,同讲普通话”的宣传横幅,又在学校内设了许多永久性的宣传标牌,上面书写了 “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字”、“爱国旗,唱国歌,说普通话”、“普及普通话,从孩子抓起”、“说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等标语。使整个校园处处包裹在推普周的氛围中,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教育、熏染的效果。
二、 开展系列活动
(一)学生活动
1.全校低年级举行了“儿歌朗诵比赛”、中年级举行了“我是小小主持人”、高年级举行了“我是小小播报员”、等一系列的活动。还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啄木鸟”纠错活动。
2.各班结合主题深入开展推广普通话的工作。各班主任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内容:有《学好普通话,走遍天下都不怕》,有《我是中国娃,爱说普通话》,有《说普通话,从我做起》等等。通过活动,学生交往使用普通话的.频率提高了,校园的文化氛围也更加浓厚了。
3.各班级还进行了“快乐阅读”的经典美文诵读活动。结合这一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在学生中开展了普通话比赛。在全校范围内掀起了诵读热潮。
4.深入开展了“好书天天看”的读书活动,每天保证一定的阅读时间,营造校园读书氛围,并将阅读情况与“多元评价”相结合。
一系列多姿多彩的活动接连不断,增长了学生用好祖国语言文字的意识。无论是哪个活动或是比赛,无论是赢者还是失利者,所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一种满足和快乐,因为这是收获的一个星期、这是学习的一个片断、这更是进步的一个阶梯。
(二)教师活动
1.进行普通话校本培训。我们充分发挥普通话水平高的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让他们带头讲好普通话,并指导其他教师学习普通话。同时,我们还利用每周教师进行教研活动的时间,开展了普通话专题培训,由语言文字领导小组成员对全体教师进行校内培训指导,使教师的普通话水平日益提高。由于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学习的积极性也不一样,为了保证学习的效果,我们制定了必要的学习制度。用制度去约束和规范教师的行为。
2.开展专项训练和常规训练相结合的活动。各年级根据本组实际情况,利用固定时间,组织开展好教师备课、批改评语用字规范化自查活动。
3.全体教师上课时必须讲普通话,使用规范化汉字,提倡课间与他人交流也讲普通话,禁止写繁体字、不规范简化字等。教师要为学生做出表率,从而带动全校推普活动的开展。从随堂听课中可以看出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用语中说标准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意识明显增强。对落实不够好的老师,由教研组长在组织反馈时给予指导。
4.多措并举鼓励我校教师积极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工作,鼓励教师取得更高的普通话等级证书。普通话培训开始前,学校根据以
往的经验,制定了学习制度,出勤制度,无故缺勤者给予一定的处罚,成绩优秀者给予一定的奖励。教师们都能按时参加普通话学习培训活动。
总之,经过全体教师的努力,我校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为学校今后办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做出了自己的努力,这和全校师生的积极配合、认真参与是密不可分的。我们的校园是一个健康、文明、规范的学习环境,在这个环境中,语言文字的氛围尤其令人欣喜,师生们用语用字的意识得到了很好的强化和提高。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争取将推广普通话的活动真正深入到每个人的内心深处。
普通话培训总结4
通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全校的教师的普通话的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教师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能较为自然地使用普通话,且发音的标准大大提高了,在学校中讲普通话,运用普通话已经成为一种风气,真正达到了学校预期的培训效果,培训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现就在培训中的情况作一个简要的回顾。
一、广大教职员工认识到了讲普通话,运用普通话的重要性。
在培训期间,教职员工能自觉的参加各种培训活动,并放弃业余时间,苦学苦练,成线蜚然,说普通话正在慢慢的变成了习惯。
二、通过一段时期的练习,大家对讲普通话有了共识,普通话正在成为课堂语言,教师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大大加强,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三、教师讲普通话影响了学生对普通话的学习热情,广大学生看到自己的教师能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于是也纷纷讲普通话,并且把这种好的习惯带回到家里,进而影响了自己的'家人,起到了以一带百的效果。
虽然通过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我们也必须看到,有个别教师对学用普通话还没能真正重视起来,学习的力度还不够大。但是,在这种全员讲普通话的氛围之中,全校的师生员工肯定能在此基础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普通话培训总结5
金秋九月,在这收获的季节里,市国内合作交流中心受市政府委托,为市对口地区的扶贫干部培训。目的就是要收获新形势下开展扶贫工作,构建和谐社会的本领,收获新形势下开展扶贫工作,建设和谐社会的信心。经过15天紧张有序的学习,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本期扶贫业务培训班圆满结束。半个月来,大家认真听讲,认真记录,踊跃交流,主动请教,时间虽短,但通过大家的交流发言,普遍感到收获很大,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通过培训,让广大贫困村管理干部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学习到了发展农村经济的先进经验,更好地带领广大贫困村群众致富奔小康。下面,对本期培训班的基本情况,我作一个简要总结。
一、培训工作情况及特点
1、领导重视,精心安排,积极做好培训前的各项准备。今年的月日,市委、市政府领导在调研时就要求:要抓好对口地区的扶贫干部的培训,提升各级扶贫领导干部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和水平。在培训班筹备期间,市委市政府领导给予了充分的支持,多次过问筹备情况,足额拨付了培训经费;在培训班的开班仪式上,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亲自参加,并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参加培训班的扶贫工作者提出了殷切希望:希望大家努力提高扶贫援困、构建和谐社会的本领,当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者和组织者。
为把培训班办得卓有成效,市扶贫办副主任同志亲自安排,对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时间以及其他事项作了明确要求。扶贫办的同志们以大局为重,加班加点,任劳任怨,各项工作准备得都很充分。讲课稿的准备上,月份就开始选题,一遍遍地修改讲稿,并且加强与对口地区的沟通协调,下发了组织举办此次培训班的通知。
2、形式活泼,内容丰富,达到了培训的预期目的。培训采取专题辅导,实地考察和讨论交流相结合。授课内容主要包括“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及展望”,“扶贫的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新农村建设与政策法制保障”,“对口地区如何抓住机遇对接市场”等等。考察了农产品批发市场,金山廊下现代农业园区等等。每到之处,采取现场介绍、书面典型材料、观看媒体录像、实地查看等形式使学员们得以深入了解情况。学员们亲眼目睹了改革开放30年来所发生的巨变,更加坚定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决心,同时也倍感自己在发展理念、工作落实等方面存在的差距与不足,增强了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做大做强做优扶贫龙头企业的紧迫感和使命感。通过专题辅导、实地考察和讨论交流,让学员们感受颇深,收获匪浅。开拓了受训人员的思路,提高了扶贫水平与质量。
3、扩大眼界,增长见识。改革开放以来,市依托毗邻沿海国际金融大都市、长江三角地区的独特地缘优势,紧紧抓住改革开放的先机,以大规模引进外资带动对外经济合作,以发展高新技术支撑产业优化升级,以推进自主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以不断扩大开放促进体
制机制创新,从而发展成为我国综合经济实力、技术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较强的重要省份。引进外资,扩大劳动力就业,建立加工贸易基地,培育出口产业集群,形成外向型经济、园区经济、民营经济交相呼应和信息产业、现代服务业互为支撑的发展路子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目前,市上下积极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成功举办世博览会为新的发展机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强化创新,加快转型,打造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再创繁荣发展的新辉煌。的过去、现在与将来,着实学员们为之振奋,眼界大开。
4、取长补短,拓宽思路。市所有经验,从根本上说,就是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的历程。在推进产业化扶贫过程中,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形成了扶贫产业的经营一体化、产销契约化、生产基地化、服务系列化、管理企业化的格局。金山廊下现代农业园区是国家扶贫龙头农业产业基地,为了带动农民致富,公司采取了土地入股、订单收购、保底利润、超额利润再分红等方式,建立一批种养基地,现已发展形成产、供、销的农牧产业链,产品大部分销往国内外,年产值亿多元,带动了周边村镇,万户农民共同走上致富的道路。企业发展给学员们很大启示:一是扶贫产业必须以规模化、标准化为基础;二是必须加大对产业的引导和扶持力度;三是产业发展要以龙头企业为引擎;四是必须大力培育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实现企业、农民的“双赢”;五是必须加快农业信息化进程,形成高效、快速的.信息网络,完善市场体系,发展现代流通业。
5、扩大交流,增进友谊。据了解,来自天南海北的学员聚集,
彼此间谈不上了解,不过通过学习与交流,大家共同探讨同一个课题,享受一起学习的乐趣,分享各自的心得体会与学习成果,从而加深了解,增进互信和友谊,为今后进一步交流与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培训,学员们还了解到世博览会、广交会、深交会以及东部产业转移的相关信息。
二、培训收获
通过15天的学习交流,大家一致感到,收获很大,受益匪浅。我总结了一下,大体有以下三个收获值得肯定:
1、统一了思想认识。通过培训,大家进一步加深了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对口地区扶贫工作的认识。通过学习贯彻中央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加强扶贫工作的精神,通过专题培训扶贫的理论和业务知识,大家认识到:扶贫干部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从身份和职责上看,它既是党员,又是公务员。为此,要使扶贫干部永葆党的先进性,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就务必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最终目标,始终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上不愧对党和国家重托,下不负人民群众的期盼,更好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奋斗。
2、明确了工作方法。通过培训,大家对于我市创新发展扶贫工作,包括落实市委对口地区扶贫工作方案、建设扶贫惠民园区基地、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等都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对于如何找准扶贫工作的切入点有了一个明确的答案,那就是采取“帮促”结合的办法:一是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制定发展规划;二是抓好扶贫龙头企业经营发展基本情况及贫困户跟踪调查统计工作,及时掌握和了解企业发展动态和辐射带动情况;三是抓好企业贷款贴息项目资金投放使用的绩效评价,确保发挥资金使用的最佳效益;四是抓好申报考核与动态管理,对经考核达标的企业继续挂牌,对考核不合格的取消龙头企业资格;五是抓好龙头企业调研,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在推进产业化过程中,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和产供销一体化的服务体系,大力培植各种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广泛从事良种、种植、加工、贮藏、外销和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中介服务,帮助农民进入市场,在市场中不断激发农民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与合作意识。加大科技投入,依靠科技支撑打造品牌,依靠品牌开拓市场,提高效益。
3、激发了工作热情。通过这期培训,通过培训学习,学员们强烈感觉自己在思想观念、发展理念、工作思路、工作措施、工作落实等方面与同行存在不少的差距,必须在思想解放大讨论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认真整改和纠正。作为企业负责人或基层领导,要学习借鉴广东的做法和经验,千方百计把产业做强,把经济总量搞大,带动的农户致富奔小康。同时,明确了工作目标,掌握了工作方法,提高了做好新时期扶贫工作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加强了相互之间的交流,激发了大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推动市对口地区的扶贫建设的信心,今后的工作中,大家一定能带着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充分的自信投入到扶贫工作之中。
市对口地区的扶贫经过了新一轮扶贫开发由过去单纯救济钱物的“输血式”扶贫转变为增强贫困农民“造血功能”的开发式扶贫的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然而随着扶贫标准的提高,扶贫开发的工作对象也将增加,扶贫开发工作的任务将更加繁重。因此,在扶贫开发中,解决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问题,干部是决定性因素,加快建成一支政治强、能力好、作风硬、会管理,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执行能力较强的扶贫干部队伍,是对口地区实现跨越发展、加快致富进程的必然要求。因此,此次培训工作,将为今后的扶贫干部健康成长和扶贫工作开拓新的局面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普通话培训总结6
20xx年即将结束。这一年农九师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是面向全体师生、开拓进取、稳步发展的一年。从开展普通话测试工作以来,已有10年时间。多年来,在九师教育局关心支持下,测试组全体工作人员同心协力,克服了时间紧、人手少、任务重、人员分散等诸多困难,兢兢业业,踏实工作,全师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回顾多年来的工作,我们深深体会到:只要有政策的保证、领导的支持,部署合理,依靠全体人员的努力,就一定能克服困难,把工作做好。
一、过去几年,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成立普通话测试组织机构:
组长:樊徽(教育局长)副组长:谭少东(主科)成员:龚新盛、闵敏、陈芳、张杰、张国珠、李秀珍、普通话测试工作程序:
1.工作有计划性。为了贯彻落实九师教育局普通话测试的工作安排,我们提出了先文后理、三个板块、分三步走的总体工作思路,即对我师师生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分三个板块:师范生、非师范生、教职工三个板块;先文后理,逐步推进;对年龄在测试范围内的教职工,分1956年1月1日前出生、1967年1月1日前出生、1974年1月1日前出生三批,分三步完成。在工作中,从全局部署到具体落实,我们都事先反复征询意见,克服了兼职人员分散、培训安排变数多及任务繁重带来的种种困难,做到了月月有安排,周周有落实,各项工作落到了实处。
2.注重机构建设与队伍建设。
(1)加大宣传力度,重新修订了相关规定、规则做到制度上墙,人人皆知。通过测试环境的布置,重视环境对测试员和受测人的心理影响。不定期召开测前会议,强调纪律,使测试工作有章可循,测试过程规范有序。
(2)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业务水平。对于测试中的疑难评判能及时进行业务磋商和沟通。做好新手的传帮带工作,使他们很快成长为骨干工作人员。
3.抓过程管理。普通话测试是项艰苦、细致的工作,严格要求每名测试员,按国家制定的标准,按程序规范操作,杜绝舞弊和弄虚作假的行为发生;把好测试关,不打人情分,判定分数与等级精确无误,并对每位受测人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一注明,做好测试的全部档案资料的保存工作。
4.实行电脑管理手段的规范化,做好相关的各方面过渡工作。从报名到测试成绩输入、证书打印,对过去而言是项革命。软件还不完善,各项程序都在摸索,努力做好这方面工作,以保证测试工作顺利进行。
5.树立服务意识,更好地为师生服务。普通话测试工作测试前的准备及测试的后续工作难度都大。从服务态度到服务手段、服务效果,方方面面都关乎测试站的声誉。因此,繁忙时克服焦燥情绪,做到耐心服务,微笑服务,优质服务,始终是努力追求的目标。
6.以测促训,以训保测。坚持认真规范地做好测试前的培训工作。对于普通话测试收费标准,能严格按照兵团语委有关文件规定。从本学期始,开始执行兵团语委20xx[15]号文件新的收费标准。按规定向兵团主管部门交纳测试管理费、证书费、无拖欠现象。
二、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对测试员缺乏系统的管理
1.技术层面管理尚可,精神引领缺乏。
在参加测试员培训时,每个参与的培训者最担心的就是说、讲、听不过关,培训的全程几乎只有技术层面的辅导,精神上的引领缺乏。比如作为一名测试员具备的道德素质,思想情操等引领很少。
在今后的工作中,测试员回到各测试点参加培训、测试工作时,被关注的也是技术、技能方面的情况,再加上测试员队伍中的人员来自各个学校,集中起来的机会只有在测试、培训工作开展的很短的一段时间内,集中开会时也无非说些“只有标准,没有过关率”之类的原则问题,而测试员内心的一些问题无法得到倾诉和排解。
2.有组织的交流活动少,测试员进步慢。
除了平时的培训、测试工作之外,测试员队伍中有组织的交流活动太少,测试员的内心其实渴望得到更多的培训,以不断提高说普通话的水平,树立更强的自信心,还希望在培训活动中与大家相互交流,讨论测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吸取他人经验。如果没有这些活动,测试员仅凭自身的`“孤军奋战”提高起来是很慢的。
3.凝聚力不强,测试员流失现象严重。
各测试点的测试员队伍都有较严重的流失现象,有的是“外流失”——彻底放弃了测试员的资格。有的是“内流失”——虽然参加了后续培训,拿到了正式的上岗证书,但很少或者说极少参加培训、测试活动。真正坚持参加测试员工作的已经很少。
4.现实的种种原因使测试员没有机会履行义务。
(一)有些测试员所处的单位工作忙碌,当测试站需要调派测试员参加工作时,单位因人手紧缺,不能让测试员“出来”,有的测试点测试员人手少,当调派参加异地的培训、测试工作时往往不成“气候”,被减少了履行义务的机会。有些测试员虽然想参加活动却得不到安排学习培训机会。
(二)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最关键的问题就是等级要求与测评标准的矛盾。相应的等级要求的提出和具体的测评标准的制定无疑是必要的,是保障普通话水平测试能顺利开展的一个最重要的保证。但也应该看到,过高的等级要求也会反过来妨碍测试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第二个问题是培训者与测试者之间的矛盾。在普通话培训和测试过程中,测试员在培训时充当培训者的角色,在测试时又担当测评者的角色,同一个人,不同的角色,目的不同,努力的方向也不一样。培训时为了提高测试的通过率,测试员们会努力去钻测试的空子,寻找更多的技巧,以避免容易出现的漏洞;测试时又希望听到应试者最真实的语音面貌,对钻空子的应试者非常反感,这无疑也是矛盾的。最典型的体现在说话项测试中,说话项内容是应试者自己准备的,测评标准重在语音,对内容是否真实是否切题没有具体的要求。如果应试者边说边想,既要注意语音错误,又要照顾内容是否充实有条理,难免会顾此失彼,出现较多的失误,因此,测试员在辅导时一般要求应试者先列出提纲,再按照提纲练说。但发展到后来,却要求先写成文章,再把文章背出来,说话测试就成了背短文考试;在语音上,则要求应试者去掉或减少容易读错或难读的字、词,换成意义相近的不会读错的字、词。也有小部分应试者专门说一些简单的数字,字、词重复率高,测试时就不会多失分,也就加大了测试通过的可能性,但可想而知,这样的测试是不能反映出一个人真实的普通话水平的;从内容上看拉题扯题现象严重,很多人以“一稿打天下”,几乎所有的说话题都可以用“讲故事”、“学烧菜”或“旅游爬山”来对付,还有的干脆背颂测试朗读材料或中小学语文教材,大大降低了说话项测试的难度,本来应该能最真实地反映应试者语音面貌的说话,成了最不能体现真实水平的一项,成了测试时拉分的重点,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
(四)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第三个问题是应试的极端功利性与测试后是否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与交流缺乏一定的要求和必要的监督。通话水平测试是对应试者运用普通话所达到的标准程度的检测和评估。现阶段,在一些特定行业中推行普通话水平测试,是为了促使应试者在工作和学习中更自觉地运用普通话,更好地实现人际交流,从而进一步推广和普及普通话。《决定》对各类应试者测评前的等级有明确的要求,而对他们获得相应的等级证书后的实际使用情况却缺乏一定的要求和必要的监督机制。这就无形中使普通话的学习和使用在测前和测后形成明显的反差。
三、几点体会
(一)领导高度重视是我们完成普通话测试工作的坚强后盾。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同样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关心,在普通话测试过程中,教育局领导现场检查、指导,并就进一步做好全师教师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二)各部门密切配合是我们完成普通话测试工作的重要前提。普通话测试涉及部门诸多,协调起来有一定难度,但大家为了完成这项任务,通力协作,密切配合,体现了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在测试过程中,有时安排了测试时间、地点,但参试人员突然有任务。测试人员就随机应变,灵活处理,先完成部分参试人员的培训测试,对其它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参加的人员重新组织培训测试。
(三)主动、提前准备是完成普通话测试工作的必要条件。普通话测试小组借助教育中心作为具体的组织实施单位,要做到提前准备,积极协调,组织有序。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争取各部门的支持和理解。在培训测试中做到既严格又热情、周到。
四、意见与建议
由于普通话水平测试是采用口试的方式,测试员的评分不易做到完全客观公正,准确无差错。受到对评分标准的理解和把握上客观存在的差异,能力高下和语言文字素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测试中存在的评分差异是不可避免的。为了减少差异,将评分误差控制在正常范围以内,在现有的制度和规定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应给每份试卷制定标准读音答案,发给每个测试员并学习掌握。尽管测试员中不乏有中文专业的人才,但其它专业的也有很多,为便于规范掌握标准,在已有的评分基础上,应有标准答案。
2.应有等级评分标准模版。根据我国现有的对普通话的评分等级,应尽可能的将每个级别、每个等级制作成音像模版,以便测试员的培训和反复熟练使用,也可用于普通话测前培训。
3.测试员的工作每年固定在有限的时间。应在每次集中测试前,集中熟知评分标准,剖析评分标准的重点和难点,使测试员的主观判断逐步趋向一致。
4.普通话测评应适应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迫切需要,对报考、成绩输入、证书打印、成绩统计、查询备案等尽快实行计算机标准化信息管理,这样不仅能节省大量的人力,保证信息的完整性,提高了工作效率,使这项工作更加规范,而且还能有利于对普通话测评的科研和统计,有可能的话还能在一定的范围内联网,确保证书的可靠性。
5.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是新时期推广普通话工作的重要举措,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对于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各级各类语言文字工作管理者和每一位普通话水平测试员都应在实践中进一步学习,为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多年来,九师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不断地开拓进取、努力创新,充分发挥领导重视、社会宣传的合力作用,与时俱进,开创普测工作的新局面。
【普通话培训总结】相关文章:
推广普通话活动总结02-18
推广普通话工作总结10-23
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总结11-07
销售培训总结10-13
校本培训总结10-13
电厂培训总结10-13
数控培训总结10-13
焊工培训总结10-13
员工培训总结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