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因此好好准备一份总结吧。那么你知道总结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临床实训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临床实训总结1
高等医科院校的临床学系培养教育对象不仅有本科生,尚有各类研究生和留校青年医师。如何让这些人早日成才,实现个人的潜力及目标,最终实现高校及社会的根本目标,是时代赋予每位医科院校教育工作者的历史责任。因此,如何完善新的临床学位研究生培养教育方式,值得探讨。
一、既往临床研究生培养方式的弊端
近十多年来,我国大批医学硕士、博士生进入医院工作,对提高医院技术队伍素质和医疗水平起到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相当数量的具有研究生学位的医师因其临床实践技能不如同年资的医师,因而在临床工作中处于尴尬地位。一些医学院校附属医院不得不对研究生毕业进入临床工作的医师实行评聘分离的双轨制,以加强其临床实践技能的培养。
临床研究生毕业进入医院后未能得心应手地从事临床工作,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与既往的研究生培养方式有关。由于临床研究生无论是攻读硕士,还是攻读博士,其研究课题多为实验型,大都是局限在一个二级学科的某一领域,只要其论文、外语及学位课程达到一定水平,德育体育等也符合要求,就能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博士生毕业可晋升主治医师,两年后晋升副教授,硕士生毕业3年可晋升主治医师。由于研究生就读前的临床基础及所服务的医院等级不一,准备入学考试及研究生课程学习花去大量时间,从事临床实践的时间比同年资的医师少得多。这是当前高学历年轻医师临床实践技能不尽人意的重要原因,要改变这种状态,必须从改革临床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入手。
二、新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培养方式
最近,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决定设置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从1998年9月起,在试点单位招收临床医学硕士、博士生,同时,各试点单位可按有关程度开展接受符合条件的优秀在职临床住院医师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临床医学博士、硕士专业学位。这是我国医学学位制度改革的重大举措,是我国临床医学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方式的战略性调整。
(一)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申请条件向临床倾斜:
1、申请者可为研究生,也可为在职临床医师。后者强调要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取得合格证书者。
2、学位课程考试较少:考政治理论、专业课及基础课等6门。
3、注意拓宽知识面,突出应用及解决临床问题的实际能力,重视临床能力培养及考核。强调对规范化的临床操作及独立处理本科常见病(硕士)及疑难症(博士)能力的培养。
(二)强化临床技能:
1、硕士:①可以是病例分析或文献综述;②论文应紧密结合实际,以总结临床实践经验为主;③总体应表明申请人已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2、博士:①科学研究应紧密结合临床实际;②研究结果对临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③总体应表明申请人具有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临床实际以及从事临床科学研究能力。
(三)外语要求同现行的医学学位所要求的大致相同:特别强调临床实践能力。
三、实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见解
(一)重视社会应用性:高等教育的社会应用性问题,是21世纪全球高等教育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管是学科发展还是各级医院的发展,必须与社会对其期望保持一致。只有以社会的需要、病人的需要为主导,医院才会有生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本质特征是培养临床应用型(有别于实验型)人才,这些人才的使用单位是国家的高等级医院,其研究方向应立足于临床需要。作为硕士生的选题应立足于当前严重危害国人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博士生则应选某些疑难急重症作为研究课题,探讨诊断、治疗更具有临床实用价值,作为病因、发病机理的研究,对减少发病、提高全民健康素质、开展健康教育都是有重要价值的。有条件、有能力的单位和个人应开展这一研究。一个急社会所需、病人所需的高学历临床医师,必将是医院未来的竞争实力,中坚力量。这样的研究生获学位后,在临床上必有施展才华的用武之地。
(二)强调培养高素质的临床医学人才:从培养至学位授与的全过程,必须自始至终坚持临床高素质人才目标的严格制约,严把质量关。古今中外名医的成长都难以离开扎实的床边医学实践,名医出自临床,临床造就名医。
现行的临床医学学位论文可以是病例分析或综述,这有利于临床医师扎根临床,也有利于临床技能培养、三基训练;也有利于规范临床诊断思维,使其从疑难病证诊治,急重症的抢救工作中获得过硬的临床基本功。
作为临床基本技能训练侧重点:
首先,强化训练扎实的本专业基本技能:
①加强专科检查及病历书写训练,属疑难病症一定要有诊断分析。
②加强各专科辅助检查适应证选择及结果判断训练。
③加强专科基本操作技术训练。在训练方法上可引入以证据为基础的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模式。
④加强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联系能力训练。
其次加强漏诊病例总结分析,及时从失败中反思教训。
第三,定期举办各种新进展学习班、更新知识、追踪学科发展趋势。
(三)在重视专业与培训的同时应加强对交叉学科知识吸收教育:现代医学发展日趋专业化,临床研究生的专业培训使其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知识,然而专业分科过早过细,忽视了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的培养,不利于培养成现代医学人才。
(四)培养创新能力应列为最重要内容:创新能力应作为高素质临床医生的必备能力,应试教育中的各项竞赛活动,评奖标准,都必须有评价新颖性及创造性的评分参数,其作用就在于创新意识、思维、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
临床医学学位培养过程中,要注意自主意识的培养,导师先让学生自选项目,自定课题,自查资料,自定技术路线,自行操作,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加以修改、指导,使之加深印象,有利于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
(五)注重个性培养:在研究生教育中,注重个性培养,对发明创造及人才的形成有重要意义。同时必须引入挫折教育,培养适应能力,学会逆境中战胜自我,逆境中求生存图发展。
临床实训总结2
临床医学系与三所直属医院、行业医院专家共同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与学校教务处共同制订医教结合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根据学生到基层就业需要具备的从事常见病、多发病的医疗、预防、康复、保健、健康教育以及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的卫生服务能力和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选取实践教学内容,完善实践教学大纲。将分散在各专业的临床实训项目重新组合,以问诊方法与技巧、常见症状为基础,以临床基本操作技能、病例分析为重点,要求学生在实践训练中深刻理解、强化发展所学理论,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使医学生基础理论、临床技能和思维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与进步。
二、注重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建设是专业建设的突破口,是专业实践教学的物质基础。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按照高职高专“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及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的要求,打造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医院仿真格局的临床医学实训基地,改善实训条件。临床医学实训室位于学校实验楼的1~3楼,包括内、外、妇、儿、五官、传染等44个实训室,引进了先进的仪器设备如智能综合模拟婴儿、智能综合模拟人-爱因斯坦、仿真头模教学系统、临床治疗和口腔技工、网络版急救系统、网络版内科实训系统、HVJ-880A全能呼吸机、动态心电监护系统(Holter)、01B多功能麻醉机、PA-500呼吸机、MHJ-Ⅲ麻醉机、示教裂隙灯、检眼镜、弧型视野计、高级孕妇模型、多功能穿刺、心肺听诊、肝脾触诊、心肺复苏模型、多功能手术床、牵引床诊断床及手术、体检需要的各种器械等。
临床医学专业实训基地除满足临床医学专业的内科学、外科学、急救医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五官科学等实验教学需要外,还为口腔医学、中医学、针灸、骨伤、医学影像等专业的相关课程提供优质的实践教学资源。
三、改革教学模式,创新实践教学手段
利用“院系一体”的区位优势和直属医院的人才优势,打破理论课与实验实训课的界限,将课堂移到实训室,边教边学边做,使理论学习、现场观摩、技能训练三者有机结合,实现校内实训教、学、做一体化。部分临床主干课直接设在直属医院,通过直接在医院床旁教学、医院见习等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校园网、手术室电视监控闭路系统等先进教学资源,教师边操作边讲解,学生边观摩边训练。将以往的“2+1”变为“1+1+1”的教学模式,在第一年基本素质能力、职业岗位基础能力的基础课教学中,注重向临床实践课衔接;在第二年职业核心能力和部分职业拓展能力的临床课教学中,强化专业基本技能训练;第三年进行临床实习,由实训教学转入在医院真实职业环境下的应用型实习。本专业创造性地在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进行为期两周的实践技能强化训练,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进一步掌握临床最基本的技能操作,缩短临床实习的适应期,同时也提高了学生毕业后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通过率。在整个人才培养进程中,实践教学比例>50%,真正做到了“学中做”、“做中学”,学生毕业后能够很快投入到防、治、保、康的工作中,并且能够不断适应医学日新月异的变化。同时,在前4个学期,每个寒暑假安排带教医生带领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第四学期安排学生到医院见习2周,增强感性认识,体验职业生活。
四、加强实训室软件管理建设
临床医学实训平台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结构合理的“双师型”实践教学队伍。实现了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零距离”接触。实训课教师采取“专兼结合、动静结合”的原则,既有相对固定的实践教学管理人员,又有理论课教师及医院医生作为实践教学带教老师,取长补短、各司其职,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临床医学系支持教师参加实践教学专项学习和培训,例如临床技能大赛、生理驱动模型人培训等,培训结束后,回校举行学结报告会,再对其他教师进行培训,达到了个别人或少数人培训,集体受益的目的。
五、创建、优化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承担了卫生部科研基金及全国卫生职业教育研究发展基金资助课题《以能力为导向的卫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项目编号09-YB02),构建了一套较为科学、全面、系统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中的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分为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实施体系和效果体系三部分,共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10个主要观测点。
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将执业(助理)医师考核标准纳入学生技能考核中,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实践教学效果,保证学生较好地掌握临床实践技能。除重视日常教学中的考试环节,还致力于教学评价模式改革,十分注重学生专业技能与能力的考核,通过OSCE进行实训考核:通常设置12~14个考站,每个考站要求应试者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程式化的临床技能标准完成一系列的临床操作。最后以学生的实际操作为主评定成绩,并将实训成绩纳入每学期的总成绩之中。毕业实习,以实习报告、实习鉴定书、毕业论文和论文答辩情况综合评定成绩,并将实践技能的考核成绩纳入学生总成绩。建立了实践教学考核的长效机制。
六、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效果
临床医学专业示范性实训基地建成后,经过近四年的临床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学生的病史采集能力、与患者的沟通能力、体格检查和临床操作的规范性和熟练程度、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了考核与评价。结果显示,学生的临床基本能力明显增强,临床思维活跃,适应临床工作的能力普遍提高。
临床实训总结3
一、临床技能多站式考核现状及发展
临床技能多站式考核亦称之为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最初是由英国学者M、R、 Harden于1975年提出,[1]即在临床技能考核中以模拟临床现场情景的方式,客观评估和测试医学生的临床处置及适应能力。在考核过程中,通过事先设计的多个系列考站对学生进行各项实践技能测试,有效弥补了学生在临床技能方面于传统笔试无法测试的主观性考核,为培养医学生厚知识、强技能和严谨科学态度,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创造更好的条件。
目前国外许多医学院校如美国、加拿大、韩国以及日本等都较早采用多站式考核对医学生的临床技能进行评估,其考试内容和评价范围涵盖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主要领域:认知、情感和精神,并涉及综合临床接诊能力、英语口语能力和人际关系与交流能力等等,考试形式以多站式考试进行,共约12个站左右,每站考试时间不等,要求考生完成至少5个以上的任务;还有的在国家医师考试中引入多站式考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年来,我国部分医学院校面对考期较长、人力物力投入较大,而且只能满足小批量学生应考等问题,[2]为改变传统临床技能评价方式单一、主观性考核比重较大和评价欠全面的弊端,借鉴和引入OSCE考核方法,有的医学院校采用3-7个站点不等设置多个考核项目,学生可以随机进入各个站点抽取一组题目进行考试,每个题组的考试内容和难易程度基本相当,考试目标更加明确细化,考试形式更加灵活多样,以保证考试的公正公平,得到教师和学生的普遍认可及医学教育界的肯定。
二、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的`特点及优势
医学临床多站式考核优于传统临床考试评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体现在不同的考核方式。OSCE改变了医学教育通常的考试方式,它所采用的测试手段必须与临床实际情景紧密结合,达到既接近临床实际又方便易行,既不脱离专业理论又不囿于书本的死记硬背;?⒁酝?较多注重课程内容传授转变为更为注重临床技能的实践应用,使课堂和书本学习的专业知识在实践中进行总结和检验,临床知识融化为临床技能,通过实训学习进一步检验临床技能掌握的程度,具有较好的可靠性、有效性、重复性和稳定性,符合医学院校客观评估现代医学生医学专业知识、临床实训技能以及人文沟通等综合素质的培养目标。
其次是体现在对临床知识的系统分解。OSCE根据教学计划设计层次不同、结构不一、难度不同的实训技能考试,既要形式灵活又不能脱离教学大纲的内容,通过灵活设置考站,构建各种评分标准体系和标准化病人匹配试题库,在不同的站点分别将多个模块、多个题组的考试同时进行,使教学大纲的内容得到有机的联系。有的医学院校在所有考试结束后,进行教师和学生等的问卷调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表现进行现场点评,指出同学们优势和不足,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学生提出他们的疑虑和困难,大家各个击破不断改进[3],这将更加有利于多个站点学生整体把握临床知识和实训技能,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积极的应试态度和对专业学习的极大兴趣。
第三是体现在对临床技能的把握。OSCE更加注重考核医学生对临床技能的掌握程度,看重临床专业的实践性,即以客观方式评价医学生的临床技能,这是日后能否适应临床工作实际要求的重要环节,也是反映医学实训考核中临床技能的实际水平。通过设立和模拟不同而逼真的临床环境,使考生在考站通过事先设计的一系列实践技能测试,测试内容包括标准化病人、临床资料采集以及在医学模拟人上进行实际操作等环节,这类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可以提高临床实训的测评效果,强化对临床专业方法的学习和学习方向的指导,为医学生的临床技能掌握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创造更为适宜的环境和条件。
三、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对医学生临床技能评价的思考
随着临床技能考核体系的不断完善,标准化、科学化考试得到加强,运用OSCE对医学生临床技能评价势在必行。
首先,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推动了临床教学改革。随着高校医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因此必须大刀阔斧进行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改进,用最经济、简便的方式减少时间和精力投入的浪费,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改革的目标;加强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有机融合,让实践认知丰富对书本知识的解读,以提高临床教学效果的实效性。OSCE承接实训教学环节,符合临床教学改革方向,增强了临床技能的实训效果,[4]对医学生临床技能评价提供了重要参考。
其次,OSCE充实和丰富了临床教学内容。高校实训基地特别是模拟临床实训基地对临床专业的学习举足轻重,对医学生临床实训考核更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它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临床实训考核主要环节和教学内容,也对实训教学改革起到了推动作用。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构筑浓郁的职业氛围,充分体现实训教学特色,使之具备现代临床实训教学所应有的高新技术含量的模拟仿真功能,把实训基地建设成学生自我管理的学习组织形式和完整的工作过程学习环境,[5]通过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进一步充实和丰富临床实训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渐积累的医学知识不断融汇、体验和转化,实现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的升华。
临床实训总结4
课题组自20xx年起从实训课程教学改革、暑期实践和实训考核三个主要方面开展了中医学专业实训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工作,开展至今取得了一些成果,现将研究情况总结如下。
一、中医学专业实训课程改革
七年制与五年制学生开展不同的实训教学模式。
(一)为七年制开设五段式教学法。
七年制实训教学分为五个模块,在第三、五、七、九、十学期分别开展:
1、第一模块:中医基础训练模块:开展四PBL(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整个过程以冋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锻炼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强化中医基本理论,建立中医思维(共18学时)。
2、第二模块:诊断技能训练模块:自第二模块起开展基于问题的训练(Problem-Based Training,PBT)。该模块以临床症状为切入点,训练学生的中西医诊断能力,包括问诊训练、病例书写、诊断及鉴别诊断思维训练、中西医体格检查和阶段性操作测验五部分。模块内设置6学时讲解门诊及住院病例书写(共36学时)。
3、第三模块:中医治疗技术训练模块:包括针灸、推拿、中药、方剂组成等。学生依据病例提供的基本情况对“患者”进行详细问诊,之后在确认病证的基础上讨论相关病因、病机、诊断及鉴别要点以及回顾与病证相关的中医学重点知识,并在治疗学方面练习相关的中药处方、药物鉴别,和针灸操作等(共36学时)。
4、第四模块:中医经典模块:教师打破《伤寒学》、《金匮要略》和《温病学》三科的界限,筛选相关病案,先由教师引讲启迪思维,之后学生自主辨析讨论,最终掌握经典思维,回归名句名方(共36学时)。
5、第五模块:模拟医院模块:以理论与临床无缝对接为基本点,以独立进行基本临床实践为目标。应用标准化病人,由临床医生授课,训练医院的整套诊疗过程(共54学时)
(二)为五年制学生开设中医临床技能实训精品资源共享课。
包括中医辨证思维实训、临床综合能力实训、接诊与医患沟通技能实训、国际接诊能力实训四大部分,并申报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二、开展五年不断线的暑期专业实践
根据不同的年级,掌握知识结构的不同确定不同实践目标,部署暑期实践活动。
一年级为“感知医学”。学生通过在医疗机构做义工、导诊等,体会医患关系,培养医学人文精神。二年级为“早临床”。学生尽早联系临床,了解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常规,熟悉医疗工作的基本流程。三年级为“多实践”。学生前往基层医疗机构,参与社区医疗工作模式。
学生在暑期开学后一周内上交实践手册,登记学分。实习办公室将优秀学生实践感想制作成《暑期专业实践优秀体会汇编》,每年总结报告,丰富实践教学内容。
三、建设多元化实训考核体系
实训考核是实践教学后用于检验教学效果的.最终手段,严把入口和出口。
(一)建立试题库、完善评价体系。
组织临床医院、学校相关教研室教师建立试题库,包括:内、外、妇、儿、骨科的病案;临床常见疾病的诊断标准与处理原则;体格检查法;常用急救操作;常见功检及化验单判读;针灸常用腧穴与治疗操作等。
(二)建立考核评审专家库。
从我校所有的教学医院、实习基地评选出考核评审专家,均为副高以上职称,且具备高年资带教经历的临床医师,覆盖临床及功检等各科室。对考官进行考前培训、考中交流、考后总结,为实训教学体系的实践出谋划策。
(三)组建和发展标准化病人队伍。
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SP),又称为模拟病人,是从事非临床医疗工作的正常人或轻病人,经培训后,能准确表现病人的临床症状、体征和病史而接受临床检査者。可用于医学生及初级医师的培训和考核,具有被检查者、评估者和指导者三种功能。
标准化病人由专职教师面试,合格者进行系统培训。教师根据临床典型病例编写剧本,讲解表演要点及方法。SP病人自主选取医案生活像,反复演示练习,由临床医生考评,合格者签发合格证书,纳入天津中医药大学标准化病人队伍库,参与实训课程及实训考核。
(四)组织考核。
包括实习前七站式集中综合技能考核和毕业前四站式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考核。
1、集中综合技能考核。由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操作两部分组成。前者以病历分析为主要模式,侧重于考核学生综合分析、处理临床问题的能力。后者包括西医系统查体、急救技术、外科无菌技术操作、中医基本诊断、治疗方法等。凡实训课程考核不合格者,一律不得进入实习环节。
2、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涵盖:
(1)辨证论治考核,包括中医内、外、妇、儿科、针灸、骨科等科室的100例病案。
(2)基本操作考核,包括查体、急救、针灸及拔罐的操作、无菌技术、中医四诊等内容。
(3)临床答辩考核,模拟临床包括中医临床答辩、常见疾病诊断标准、一般处理原则、X线、化验单、心电图判读等。
(4)接诊技能考核,由临床医师作为考官,标准化病人为患者,模拟真实门诊环境,对学生进行医患沟通接诊技能考核,全程依托OSCE考试网络评分系统,考官通过手持平板打分,实现电子智能化成绩汇总与分析。
OSCE毕业考核模拟执业医师的考试形式,加之严谨的试题库建设及严格的专家遴选,使得毕业考核更加客观规范,也得到考官们的一致认可。
四、研究结果
对实训课程改革前后两届学生实训课程考核成绩进行统计,并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一)所有纳入的学生成绩情况。
对两组进行正态性检验,研究组P=0、566>0、05,对照组P=0、557>0、05,均符合正态分布,因此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组成绩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同时进行方差齐性检验,结果:方差齐性检验F=8、199,P=0、000<005,方差不齐;故采用近似t检验t=4、829,df=540、233,P=0、000<0、01,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研究组的成绩优于对照组。
(二)各分数段学生成绩频数分布情况。
经Ridit检验:结果:t=3、91,df=579,P=0、000<0、01,两组成绩分布情况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可见,改革后的实训教学体系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
五、待解决的问题
五段式教学在今后还将继续摸索与改善,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改正问题。综合实训五的经验十分有限,还需要更多次的尝试与积累。另外,各模块间的联系有待加强,使学生能够在各阶段平稳过渡,减小跳跃感。
标准化病人队伍在年龄层次上以中老年为主,多为退休人群,年龄偏大,且平素多有各类基础疾病,存在因身体原因影响教学安排的可能性。因此需要更加积极的发展标准化病人队伍,向中青年为主体的方向平衡,可表演病种也将更加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