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1
最近,我认真拜读了李镇西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书中的观点深深吸引了我,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必须具备“三心”,即童心、爱心和责任心。这对低年级的班主任尤为重要。
一、童心
工作中常觉得自己的思想和言语和学生有一道无形的隔阂,总是不能学生和很好的沟通,换来的是自己感叹这是一种代沟。
李镇西老师在关于童心的论述帮我解决了这个问题。他说作为一名班主任,要用童心理解童心,要善于在某种意义上把自己变成和学生同年龄的一个学生,这不但是教师是最基本的素质之一,更是班主任对学生产生真感情的心理基础。所谓把自己变成一个学生,是指我们应努力使自己与学生的思想感情保持一致,甚至某种意义上尽可能让自己有同年龄学生般的情感,同年龄般学生的兴趣和纯真。当我们努力保持这一份童心时,其实我们已经融入到了孩子们的心灵世界中去。我们便够建了一条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途径。当学生发现老师和自己变得“一样大”时,他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把老师当作朋友。当老师撕下成人的面具,在与学生嬉笑游戏时,学生越会对老师油然而生亲切之情,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点。
我想当我们怀着李老师所说的用童心理解童心时,我们就能够发现学生的可爱。即使学生做错了事时也是如此,因为孩子们总是怀着善良而美好地动机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总是怀着渴望得到周围人的赞扬、理解的心理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或许会好心办坏事,当是我们用童心去衡量时,自己就会变得平易近人,会使学生觉得你亲近,具有亲和力。
童心决定着童心,教育者的童心,是我们当好班主任的必不可少的“精神软件”。
二、爱心
李老师说“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以谈起”,可见教育离不开情感。
常听到现在的一些班主任抱怨说:我付出那么多,我把心都掏给了学生,可我的学生为什么不领我的情,难道我还不具有爱心吗?其实他们片面理解了爱心的涵义。李老师告诉我们,爱心应该是是日常生活(即常态的条件下)所自然而然的一种情感和行为。
对学生的爱,并不一定需要什么催人泪下的“爱的奉献”,平平淡淡才是真。那些常抱怨的班主任说这样的话的原因或许是他并不懂得“爱心”的内涵,他们把爱心建立在成绩的高低的基础上来,“爱心”化作了分数,不会去考虑学生是是否承受的了这种爱之重。。其实质正如李镇西老师所言:“以厚此薄彼的态度对待学生,并不是真心爱学生。所爱的一部分学生实际上成了班主任的私有物,因而这种爱是自私的。”李老师的话自己使我明白,只要我们真心爱学生,从日常教育教学中,把爱化在平常的一言一行上,用我们平常的言行去感动学生,那么,我们就算成功了。所以让我们真正做到爱学生吧!爱每一个学生。
李老师书中有一个例子最能说明我们怎样付出爱心。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一书中曾深情地描述“水上旅行”的情景。苏霍姆林斯基为了孩子出去的快乐,自己攒钱买船带孩子去旅行,他说“买船是出于我想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而孩子们的快乐,对于我就是最大的幸福”。我想就就是“爱心”。
三、责任心
常认为责任心就是从早到晚一直陪着学生,学生成绩好,考上好的学校这就是责任心的表现。李老师让我明白,所谓真正的责任心既是班主任在日常的点点滴滴的工作中,认真细致和绝不敷衍地做好每一件事,更是着眼于未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和行为习惯。
未来社会需要有责任心的人。为国家培养现代人才,是我们每个教育者神圣的使命,更应该是班主任的自觉意识和行为。班主任每天在学生面前所展示的言谈误举止,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进而影响着国家的未来。我们今天怎样对待学生,今天作学生怎样的榜样,明天的学生就怎样对待他人,我们手中诞生的是未来的人才,我们的责任重大。
责任心的背后是我们的班主任是否具有教育现想。现今社会越来越功利化、技术化、庸俗化,我们的理想正在渐渐失落,更多的'人把教师作为一种谋生的职业,这些人把金钱的多少作为衡量的标尺,自然谈不上什么教育理想,也就不会所谓存在教育理想即责任心。而我们需要的班主任,是应该有直面现实的勇气,有超越苦难的精神,有披荆斩棘的双手,有遥望未来的眼睛,在他们的心中应有永远燃烧着教育现想(责任心)的火距。
教育者具有怎样的思想行为就会培养出怎样的人,因此,我们应该追求理想的教育和教育理想,以把学生培养成为现代化建设有用人才为目标,只有站在这样的高度看待班主任的责任心,我们才无愧于教师的历史使命。
我想当我们真正懂得了“三心”含义,明白班主任是“心”的事业时,我们跟优秀班主任的距离就在咫尺之间了。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2
读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心灵一次又一次与之共振。其中一句让我印象深刻,“作为教师,永远面对的是朝气蓬勃的脸庞,这多么令人欣喜;作为班主任,永远面对的是晶莹的童心,这多么令人骄傲。“我要让我教的每一位学生都有一种幸运感。让他们感到,在李老师班上的日子,是生命中最值得骄傲,也最值得怀念的一段时光。”这段发自肺腑的话让我体会到李镇西老师对学生深深的爱。
冰心曾经说过:“有了爱,就有了一切。”作为班主任,要对学生怀有一种一尘不染的博大的爱。读了这本书李老师让我对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爱学生,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一年或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的一生负责”。爱学生,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爱学生,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对学生的宽容”。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份责任感”,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还给童年”,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这才是做老师最大的幸福。
做有“爱”的班主任,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到。
其一,对学生要细心。
一个好的班主任应该是:用细心,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冰雪;用细心,去唤醒他们向上的信心;用细心,去赢得他们的信任。自然也就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细心”能使班主任不断前进。在学习方面,要细心观察学生知识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出病因及时订正;在思想方面,要细心观察学生的思想动向,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发现不良苗头,应及时根据不同对象、不同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使学生的错误消灭在萌芽之中;在学生的身体状况方面,要细心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脸色等方面,如有反常现象,帮其查出病因,尽快治疗。
在读此书前,我一直认为:做好一名老师,只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藴即可。读了此书,我オ知道,一名深受学生喜爱的老师,不仅要不断学习,而且要善于观察学生,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个性特征,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想兴趣,爱好,才能天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让我们努力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吧!每一次与孩子们相遇,我都有一种农夫面对良种般的喜悦,一个个孩子是那一颗颗饱满且不同品种的种子,等待我将土地松弛,辅助他们阳光和养分,给予成长的一份空间,静静地等待这些藴含生命的种子最终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其二,对学生要耐心。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从来就是一种慢艺术,需要铁杵磨针,滴水穿石的耐心,尤其是对于后进生。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得到别人的肯定与认可,希望自己有实力、有成就和有信心。然而因为习惯的问题,他们可能会“屡教不改”。这时,班主任要以诚相待,和风细雨,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适时地当面表达激励之意,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成功之处,就会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使之振奋精神。
一个教育家曾经说过:“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是没有找到教好学生的方法。”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就必须对这样的孩子进行细致地了解。了解每一个孩子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智力水平、身体状况、兴趣爱好,这样在课堂上才能"使每个孩子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乐趣"。
对待学生,作为班主任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点亮学生心中那盏灯,让它不断的照亮,直到照亮整个自己。
其三,要用“平常心”看淡成绩。
新教育倡导德智体美劳全面看待学生。而现在的教育出现了一种怪现象,那就是我们比学生还在乎学生的成绩,每次考试我们比学生还紧张。那一个个考试分数,仿佛可以完全代表这个老师水平到底好不好。在这个“以成绩论英雄”的时代里,我们无法改变教育体制,我们只有改变我们的内心。保持一颗平常心,尽力而为,看淡一点,看远一点,孩子们有进步,有成长,我们就是幸福!
每个孩子都是一粒花种,只是每个人的花期不同,只要我们用爱心去浇灌,用耐心去等待,用平常心去呵护,相信每一粒花种都会慢慢地长大,给世界一抹美丽。相信孩子,静待花开,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路在脚下延伸,而我刚刚起步。路在脚下延伸,而我正在铺路!我将用自己的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责任之心默默耕耘,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3
捧读《做最好的班主任》,得以与李镇西老师进行心灵的对话,真是非常有深意,从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教育不能没有爱,但爱不等于教育;教育需要爱,教育还需要智慧。
一、以“苦”为乐,幸福其中。
一直以来,我总认为“班主任”是辛苦、劳累的代名词。但是李镇西老师用他的实际行动改变了我对班主任这个角色的理解。“作为教师,永远面对的是朝气蓬勃的脸庞,这多么令人欣喜;作为班主任,永远面对的是一颗颗晶莹的童心,这多么令人骄傲,令人自豪!献身于这平凡而崇高的事业,一切辛苦都是甜蜜的。”“我要让我教的每一位学生都有一种幸运感,让他们感到,在李老师班上的日子,是生命中最值得骄傲,也最值得怀念的一段时光。”这段发自肺腑的话让我体会到李镇西老师对学生深深的爱。从书中读到李老师记录自己在班级管理中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不但让我感到有幸做李老师的学生是幸运的,而且也感觉到李老师是一个真正幸福的班主任。
当一个幸福的班主任,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却“复杂”。读了《做最好的班主任》后,让我对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爱学生,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一年或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的一生负责”。爱学生,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爱学生,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有“博大的胸襟”和“对学生的宽容”。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份责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还给童年”,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这才是做老师最大的幸福。
二、科学民主的班级管理
李老师作为一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是科学的、民主的。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书中《一堂班级民主管理的班会课》,在这堂课中,李老师和学生们平等交流,民主对话,询问学生该不该制定班规,由谁制定班规,制定班规应该遵循什么原则,违反班规应该怎么办,班规的内容是什么……这样的班规制定方法打破了老师拟定学生去执行的常规,班规由学生制定、学生执行、学生监督、学生奖惩,真真正正做到了民主。
三、“严爱”优等生,“溺爱”后进生
每一位老师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而让我们操心最多的一定是我们口中的那一部分“后进生”。李老师对“后进生”所付出的爱是真诚的,他既注重对后进生感情上的倾斜,想方设法唤起他们向上的信心,又讲究有效的方法,引导集体的舆论。在教化“后进生”的过程中,李老师所采取的方法更是独到,如:写“每日九问”,安排当班干部,与对手竞争……“用心灵赢得心灵”是他教育的精髓,浮躁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去换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孩子们的尊敬和爱戴。
对于优等生我似乎很少有提升他们的意识。因为在我的观念中,他们学习优秀、习惯良好,甚至在学习之余可以帮助老师分担管理班级的任务,是老师的好助手。面对这些优等生时,谁会不流露出喜爱之情呢?但是,李老师告诉我:优等生同样需要我们去关注,只不过对于他们,我们的侧重点应该转移到品行上来。在李老师的班中,每位优等生都上了一个台阶。可以这样说,他们在李老师那不仅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健全的人格。这,才是真正的优等生呀!
四、工作要有“耐心”
耐心也是班主任不可缺少的'素质。作为一个班主任,特别是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如果没有耐心是达不到你想要的效果的。李老师教育学生很有耐心,他从来都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问题的。他认为,要一个平时习惯迟到的同学改掉这个缺点不是一两天就行的,要让他慢慢适应时间。特别是对一些问题诸多的学生,更应该要有耐心。要知道教育是需要过程的,欲速则不达。
五、要与家长密切配合
再看班主任和家长的配合中,李镇西老师谈到在第一次家长会上,他都会对家长们说:“我们是同事关系。我们也许在社会角色、专业知识、性格特征、品质修养等等方面都不太一样,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我们有着共同的使命——教育,而且我们的教育对象完全一致——那就是你的孩子!”
李镇西老师还给家长们提出了四条建议:“1.成为孩子人格的榜样。你希望孩子成为怎样的人,请你先做那样的人;你希望孩子善良正值,那么你是否善良正直;你希望孩子勤奋上进,那么你是否勤奋上进。2.成为孩子知心的朋友。你们每天都和孩子聊天吗?你们和孩子有共同的兴趣吗?成为孩子知心的朋友不能居高临下的训斥而应平等民主地和他们相处,成为孩子最信任的人。在倾听孩子心声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影响孩子,引导孩子。3.和孩子一起阅读。通过读同一本书,让亲子之间能够平等的对话,能够互相的影响。4.和孩子一起写作。每天给孩子写几句话,可以是鼓励,可以是批评,可以是期望,可以是倾诉……不在于写多少,甚至不在于写什么,关键是天天都写,以这个行动告诉你的孩子,爸爸妈妈每天都在关注你!”
书看完了,其中有一句话让我永远铭记在心:永远不要对你的学生扬起你的拳头;永远不要用刻薄的语言对你的学生说话;宁可让学生欺骗十次,也不要冤枉学生一次;无论你的教育遇到了多么大的困难,都千万不要对学生说“你是不可救药的”。
有人说:“没有从事过教育的人生,是遗憾的;没有当过班主任的教育生涯,是不完美的。”为了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完美,我会继续坚持自己的理想,做一个好班主任!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4
教育需要爱,教育还需要智慧。这句话是写在《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序言中的一句话,教育智慧的产生离不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本书是李镇西老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通过记述自己的教育故事来说明有关的教育理念。
在书的一开始写到了20年前毕业的学生组织的同学聚会,在这场聚会中很多同学都回忆起了当年李老师做过的一些事。
包括当年李老师暑假出行给每一位同学都写一封信分享自己的旅途,指导同学办小报,将同学的故事写在书中等等。从这一场聚会的情境中可以看出李老师对于学生的热爱,时时刻刻都想着每一位同学。
任何一个领域的人才首先是自我培养而不是别人培养的。写教育随笔是自我培养提高专业化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想要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首先要能从自己的实践中反思总结。
书写教育随笔的过程就是我们反思、审视、总结、提炼、升华自己的教育过程,并且能更好的激起我们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在对学生的管理中,很容易会出现“厌倦感”,这种现象的产生往往是因为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与学生的距离在不断加大并且不愿意改变已有的经验。
每天生活在一种消极的情绪中,不仅不能改变现实,还会让自己变得更加累。如何能够增加自己教育学生的幸福感?首先要享受自己的职业,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工作。随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遇事冷静、宽容,对待领导的评价、同事的议论以及家长和学生的意见要胸怀坦荡,豁达宽容。
只有自己的情绪调整好了,才能够更好的享受自己的职业。在对待学生时应具备童心、爱心和责任心,以学生的情感去理解学生的心灵世界,回答学生所关心的问题,多想一想学生正在想的。
在接到一个新班的学生时,李老师总会设计很多“活动”,让学生能够有机会参与到集体的建设中。在一开始与学生见面时,李老师让每位学生给他写一封短信,内容包括:你以前遇到过的最好的老师是谁,他最突出的优点是什么、你希望老师向他学习什么;你希望班级是什么样的集体、有什么好的建议;你可以在哪些方面为集体出力?
这一封短信不仅能够给老师提供学习的素材,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们初步形成集体意识。在书中李老师提到,组织第一次活动时要淡化“教育痕迹”,动员全员参加,利于展示学生个性并且最好能够让学生自己设计。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也能够更好的让学生展示自己,增加对集体活动的兴趣。
教育中的惩罚最好是学生自己对自己的惩罚,这样带有自我约束色彩的惩罚实际上是学生自我教育的一种形式。李老师对于班级的管理是将“人治”变为“法治”。让学生们自己制定班规,并且与学生们一同遵守班规,实现让学生们自治。
在学生自治的过程中不仅让学生们团结了起来,还能够培养学生们的民主思想。这样一种同学们自己制定起来的班规收到了很好的成效,学生们基本都能自觉遵守规定,在老师出差时也能够保持住,让同学们在民主生活中学民主。
书中的第三部分写到如何能够赢得学生的心灵。要想走进学生的心灵首先要发自内心的尊重孩子,要重视来向老师倾诉的学生,要能够真诚的去帮助学生给学生带来安全感。当有学生来找老师倾诉时,要耐心的倾听学生的想法,不要随意打断学生的诉说。
学生能够将自己的困惑、悲伤表达出来,老师要用诚恳的态度聆听,通过一些眼神和动作的示意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老师是理解自己的。
师生同时也是平等的朋友,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学生的问题,遇到学生有困难需要帮助时要多给学生提建议,积极的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少一些对学生的训斥。并且要认识到每一个孩子的.灵魂都是自由独立的,对学生的教育并不是要将学生完全塑造成一个样子,而是在保持学生个性的基础上与学生沟通,引导学生。与学生的沟通不仅仅是在发现了问题之后才进行,而是在平常的日子里多一些与学生的交谈。
在对于“优生”的培养中,李老师写到对于“优生”的定义是指品德、学习和各方面能力都优于同龄人的学生。对于这些学生的培养,首先要引导他们树立自己的志向,帮助他们保持自己的童心,激励他们超越自己并且要训练“优生”的受挫心理。
在写到转化“后进学生”时,李老师写到面对这些学生犯的错误,要引导学生自己一步一步改变,多一些耐心少一些火气,多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注重对这些学生的感情倾斜,先帮助他在同学中树立起自己的尊严,融入自己的集体,对自己能够进步有信心。
在书中这一部分内容李老师具体举了两个学生的例子。从这两个例子中不难看出,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潜力,犯错并不可怕,重要的是犯了错误以后如何以正确的方式让这些学生有所改变。这需要老师耐心去关注学生,并且通过集体的教育来引导学生。
对于学生的教育,不仅仅是在学校,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也有很大的影响。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如果少了家长的理解与支持也是很难成功的。如何影响学生家长?
首先可以通过阅读来让家长有一些启发,能够让他们在平常对孩子的教育中有一些借鉴的好方法。其次,要时常保持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多交流多关注。
最后可以通过孩子以及其他学生家长来转化家长。让家长与学生一起成长,从生活中的各个小事关心着孩子,时刻关注孩子发生的事,及时纠正家长的错误做法。同时可以将一些家长的优秀做法分享出来,让其他家长能够借鉴,从而更好的教育自己的孩子。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5
魏书生老师是全国著名的教育家,其教书育人的艺术,尤其是语文教学及班级管理策略可以说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教育教学工作者。利用闲暇的时间,我阅读了魏老师编著的《如何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让我受益匪浅。
书中通过再现中外著名教育家的教育经验和智慧的案例,魏老师带领我们走进了教育家们的内心深处,聆听他们对如何做一名最好的班主任的感悟。在学习、借鉴中外教育家的感悟和智慧的基础上,魏老师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
魏老师的思想,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对于一个班级的重要性。班主任在班级中所处的核心作用,在教师队伍中所扮演的中坚力量,决定了班主任角色的关键而特殊。在认真阅读了书中三十二位中外著名教育家的内心感言之后,我发现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班主任工作成功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是高效率的班级管理。
第一,建立民主、科学的班级管理制度。
魏书生老师在班级管理制度上提倡民主与科学性。他班级管理中最鲜明的特征之一就是在管理中采用的“民主”管理和以“法”管理的策略。魏老师班级管理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自我管理”,他要求全体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并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人人是管理者,人人不都是被管理者”。把“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规章,”融入到教学中,并让它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工作。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大胆转化了管理的机制。我想,传统的教育方法的确需要改革。魏老师的让学生人人参与班级管理的理念给了我很大的启发,魏老师说:“一名好老师,必须永远相信自己的学生,不管多么笨的学生,脑子里其实都埋藏着无穷无尽的潜力。事实上,不是学生脑子里缺少资源,而是我们缺乏勘探这些资源的能力。”这学期,我就学着尝试魏老师的做法,建立良好的班级管理制度,让每个学生都去承包一件小事,人人参与班级的管理,人人当老师的助手,我想这样既能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能培养孩子的主人翁精神,提高责任心。
第二,管理班级需要爱心和责任心,需要一种享受的心态
班主任要具有奉献精神”。常听到有的班主任抱怨说:我付出那么多,我把心都掏给了学生,可我的学生为什么不领我的情,难道我还不具有爱心吗?其实他们片面理解了爱心的涵义。李老师告诉我们,爱心应该是日常生活(即常态的条件下)下自然而然的一种情感和行为。对学生的爱,并不一定需要什么催人泪下的“爱的奉献”,平平淡淡才是真。其实质正如李镇西老师所言:“以厚此薄彼的态度对待学生,并不是真心爱学生。所爱的一部分学生实际上成了班主任的私有物,因而这种爱是自私的。”李老师的.话使我明白,只要我们真心爱学生,从日常教育教学中,把爱化在平常的一言一行上,用我们平常的言行去感动学生,那么,我们就算成功了。所以让我们真正做到爱学生吧!爱每一个学生。
魏书生老师永远抱着“用一颗平常的心,实实在在做自己的事情,在平凡中享受到生活带来的快乐与幸福”的思想观念,把克服学习、生活中的种种困难看成是一种享受,并且把这种观点灌输给学生,让学生们体会。我想:魏老师一生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为他具有这种积极乐观的思想境界。努力学习是一种享受,辛苦劳动是一种享受,助人是种享受,被老师批评也是种享受等等。学生们有了这种以苦为乐的思想境界后,就会不知不觉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让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都得到显著提高。
通过对《如何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的阅读,让我明白,作为一名班主任,不仅要保证完成备课,授课,批改等基本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育人,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班主任代表着一种平和而阳光的心态,代表一种积极而不懈的追求,不断超越自己,尽可能的努力提升自我,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高境界。作为一名班主任,班级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关心,事情繁琐。如果能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像魏老师所说那样把完成自己的每一项工作都看成是一种享受,做每一件事情都会认认真真,任劳任怨,极端负责,那么我们就会从中享受到人生的快乐与幸福。阅读魏老师的书是一种享受,读魏老师的思想是对自己思想和灵魂的升华。通过这次对魏老师教育思想的学习,我会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努力端正态度,争取更好地去体会魏老师所说的 “无论干什么事应该是一种幸福与享受”的崇高境界!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6
对李镇西老师闻名已久,但真正拜读他的作品,通过阅读他的作品而感受他独到的教育智慧,这还是第一次。李老师是一位才华横溢、热情洋溢、激情满溢的班主任,这本书便充满“平凡的诗意”地记叙了他独到的教育哲学和教育人生。
一、品味阅读人生
初读李老师的这本著作,我便被他洋溢着温馨气息、闪耀着智慧火花的文笔所打动。都说李老师是一位充满书生气、书卷气的班主任,不仅如此,他字里行间又何尝不折射出一种老师特有的哲学气、浩然气、人文气呢?不管是对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的如数家珍,还是对陶行知等老一辈教育家教育理论的信手拈来,都表现出李老师的文学底蕴之深厚,这自然离不开李老师长久以来手不释卷的阅读积累。不光是读,李老师也坚持笔耕不辍,天天毫无功利之心地坚持写教育随笔,已经成为他难以舍弃的习惯,就像他对教育的执着那样根深蒂固不可动摇。窦桂梅老师也曾说过,是阅读给了她飞翔的翅膀。李老师身体力行地告诉我们,做最好的.班主任,首先要学会阅读,热爱阅读与写作。
阅读是成就一名优秀班主任的必需条件。只有善于阅读,喜爱阅读,才能在课堂上“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有足够的话语和思想来启发学生,引导学生。作为一名班主任,虽说不上“日理万机”,但每天的杂事琐事经常让人心力交瘁,时常因为这样的借口而放弃了阅读,遗忘了那一份沉浸在书海里的宁静与美妙。古人有言,士三日不读,则其言无味,其容可憎。如若这样,望望镜中的自己,该是多么的面目可憎了。老师要读书,班主任更要读书,拟一份书单,觅几本值得久读咀嚼品味的好书,从现在开始,与李老师共同沐浴于智慧的灯下读书。
二、品味大爱人生
李老师是一位有大爱的人,他爱学校、爱老师,尤其爱学生。当他将凌飞从不太优秀的学生转化为优秀学生的典型,当他充满耐心地教育好张超威,当他劝回那位厌世抑郁的小闵一桩桩,一件件,无不展示了李老师毫无保留的师爱。他常常在繁忙的旅途中给学生写信,与学生分享快乐与忧愁。他也会在百忙中抽空与学生在QQ上无拘无束地交心长谈,为他们解开心结,排忧解难。他与学生的关系,甚至比友谊比罗曼蒂克的爱的体验更能深刻地影响学生。
论起爱学生,我也许还能自信地挺起胸膛。但是,我能拥有像李老师那样“一个也不能少”的耐心和毅力吗?假如我遇到李老师的那些学生,也许只会无谓地发火,将师生矛盾激化,让问题更加严峻而已。教育智慧的差异难道不就是师爱的差异吗?不能教,教不好,那便是爱得不够,对学生倾注的心血还不够。这也许就是李老师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题中之义吧。
永远不要对你的学生扬起你的拳头;永远不要用刻薄的语言对你的学生说话;宁可让学生欺骗十次,也不要冤枉学生一次;无论你的教育遇到了多么大的困难,都千万不要对学生说“你是不可救药的”;“作为教师,永远面对的是朝气蓬勃的脸庞,这多么令人欣喜;作为班主任,永远面对的是晶莹的童心,这多么令人骄傲;作为教育科研工作者,永远面对的是挖掘不尽的宝藏,这多么令人自豪!献身于这平凡而崇高的事业,一切辛苦都是甜蜜的”;“我要让我教的每一位学生都有一种幸运感。让他们感到,在李老师班上的日子,是生命中最值得骄傲,也最值得怀念的一段时光”李老师这些充斥着满满师爱的话,总是在我耳边缭绕,令人时刻难忘。
李老师从一位普通的班主任做到一位著名的校长,他不光爱学生,他还深深地热爱着自己的同事,热爱着所有的班主任,所有的老师。他总是不断地思索着教师的幸福,班主任的幸福。在外出讲学中,他总是坦然而坚定地表示,他从未对教育失去兴趣和幸福感。他竭力主张提高班主任待遇,甚至曾经提出,在一个学校,同等条件下,收入最高的应该是班主任。他总是以他自己的方式不断支持着班主任和老师们。
三、品味智慧人生
李老师的智慧,是一种将心比心的理解智慧,是一种以心换心的谈话智慧,是一种厚积薄发的教育智慧。他秉承着“教育——这首先是人学”的理念,在与学生的心心相印中,不断升华发展着他的教育智慧。他善于思考,这从他那一篇篇内容充实的教育日记上就能明显看出来。处处留心皆学问,李老师就是这样一点一滴地积累,使自己成功成为一名智慧型班主任的典范。
像我这样的班主任,最大的不足,也许就是缺了那点教育智慧。有时候,明明能看见能清楚地知道学生的难处,但苦于没有良好的补救和应对,只得搁置下来,待耐心耗尽,便就此作罢。多思考、多学习、多理解、多求学,如此我也能滋长些智慧,收获些能解学生燃眉之急的方法了么?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让我们跟随着李老师的步伐去“路漫漫其修远兮”,也许“上下求索”的路上并不是那么平坦,至少有李老师与我们一路同行。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7
自从放假开始。我利用空闲时间读了李镇西先生的《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这本书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介绍了班主任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这本书写得很实在,读着他的文章,感觉就像是看着一集集《李镇西的故事》连续剧一样,书中的人物仿佛就在眼前,故事感人至深。
在《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中,李镇西老师以一个语文老师的优美文笔与才华折服了我;以一个班主任的细腻与认真感动着我!做一名人民教师,多一些书生气,多一些书卷气;多一些书香气;多一些天之浩气;多一些地之灵气。读懂社会,读懂教育,读懂学生,读懂自己。远离浮躁与平庸。做一个阅读者,生命将更加精彩。
李镇西先生说:在学生从幼年、童年、少年到青年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应该给他们的心田依次播下三粒人生的种子:“善良”、“正直”和“机智”。教师要善待学生,才能使学生善良之心逐渐占据主要位置。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积极影响学生,让学生成为正格,要引导学生做品学兼优的优秀生。二是要正视优秀生的错误,不要认为犯错是差生的专利,优秀生一犯错老师就觉得不可饶恕,要记着他们也是普通的孩子,不是学生中的圣人。三是对优秀生要高标准、严要求,不能因为成绩优秀而一味纵容。但又不能打击积极性,要让学生知道老师对他的期待和尊重。李老师对“后进学生”所付出的爱是真诚的.他既注重对后进生感情上的倾斜,想方设法唤起他们向上的信心,又讲究有效的方法,引导集体的舆论。在教化“后进学生”的过程中,李老师所采取的方法更是独到,如:写“每日九问”,安排当班干部,对手竞争……“用心灵赢得心灵”是他教育的精髓,浮躁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以后的生活中我会多试着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 看待,用“学生的情感” 体验,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换来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
要引导学生做品学兼优的优秀生。二是要正视优秀生的错误,不要认为犯错是差生的专利,优秀生一犯错老师就觉得不可饶恕,要记着他们也是普通的孩子,不是学生中的.圣人。三是对优秀生要高标准、严要求,不能因为成绩优秀而一味纵容。但又不能打击积极性,要让学生知道老师对他的期待和尊重。李老师对“后进学生”所付出的爱是真诚的.他既注重对后进生感情上的倾斜,想方设法唤起他们向上的信心,又讲究有效的方法,引导集体的舆论。在教化“后进学生”的过程中,李老师所采取的方法更是独到,如:写“每日九问”,安排当班干部,对手竞争……“用心灵赢得心灵”是他教育的精髓,浮躁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以后的生活中我会多试着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 看待,用“学生的情感” 体验,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换来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
从他的教学中,感觉最大的是:他不仅仅是在教书,而更多是在育人,教会本领。他多年如一日认真负责地对待学生,不管优生差生,真不容易。更难能可贵的是他都能把自己的体会记写下来,传播出去。当初也不是想着要出书什么的,只是一种习惯,一种责任,现在看来却是无价之宝了,是一份上佳的教育记录。
在读李老师的书的过程中,我还有一个深刻的感受,那就是李老师对于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言简直是如数家珍,对陶行知等老一辈教育家的教育理论那也是随手拈来。我想,李老师之所以能在自己的文章中这样自然地引经据典,娓娓道来,正是他长期阅读、积累的结果。 受到书中的”“平等之心”和“责任之心”认识不够,特别是“拜小孩为老师”和“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这是何等博大的胸襟和深沉的睿智。这“四心”给老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这个“心灵”既是指教师的心灵,也是指学生的心灵。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是师生心灵和谐共振,互相感染、互相影响、互相欣赏的精神创造过程。它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心灵对心灵的理解,心灵对心灵的创造。
创造性的基础是个性,个性的基础是人性。教师要有个性,教育要有人性。人性与个性当然不等于创造性,但没有人性和个性,就绝对没有创造性。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这个“心灵”既是指教师的心灵,也是指学生的心灵。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是师生心灵和谐共振,互相感染、互相影响、互相欣赏的精神创造过程。它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心灵对心灵的理解,心灵对心灵的创造。 创造性的基础是个性,个性的基础是人性。教师要有个性,教育要有人性。人性与个性当然不等于创造性,但没有人性和个性,就绝对没有创造性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8
《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中,李镇西老师以一个语文老师的优美文笔与才华折服了我;以一个班主任的细腻与认真感动着我!做一名人民教师,多一些书生气,多一些书卷气;多一些书香气;多一些天之浩气;多一些地之灵气。读懂社会,读懂教育,读懂学生,读懂自己。远离浮躁与平庸。做一个阅读者,生命将更加精彩。读完李镇西老师的这本书后,给我最大的启示是:
一、“苦”中之乐,乐之无穷
一直以来,我总认为“班主任”是辛苦、劳累的代名词。但是李镇西老师用他的成就改变了我对班主任这个角色的理解。“作为教师,永远面对的是朝气蓬勃的脸庞,这多么令人欣喜;作为班主任,永远面对的是晶莹的童心,这多么令人骄傲;作为教育科研工作者,永远面对的是挖掘不尽的宝藏,这多么令人自豪!献身于这平凡而崇高的事业,一切辛苦都是甜蜜的。”“我要让我教的每一位学生都有一种幸运感。让他们感到,在李老师班上的日子,是生命中最值得骄傲,也最值得怀念的一段时光。”这段发自肺腑的话让我体会到李镇西老师对学生深深的爱。从书中读到李老师记录自己在班级管理中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不但让我感到有幸做李老师的学生是幸运的,而且也感觉到李老师是一个真正幸福的班主任。
当一个幸福的班主任,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却“复杂”。在没有读李老师的书之前,我曾那么地自信自己是“爱”学生的。读完这本书我扪心自问,我爱每一位学生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无怨无悔吗?李老师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爱学生,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一年或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的一生负责”。爱学生,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爱学生,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对学生的宽容”。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份责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还给童年”,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这才是做老师最大的幸福。
二、科学民主的班级管理
李老师作为一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是科学的、民主的。从第一次见到学生开始,他就注意每一次和学生相处的机会,不放过一次和学生培养感情的机会。比如:从给学生良好的第一印象;给学生写一封热情洋溢的欢迎信,给学生一份有意义的见面礼,给学生一个做主人的机会以及开一个记者招待会等等,他更是细心准备,让每个孩子体会到老师的爱心、关心。李镇西老师连第一次给学生安排座位都不放过,他给学生安排座位的原则是:“尊重学生,有力学习,小组固定,每周轮换。”想想自己,别说尊重学生了,轮换座位基本上是两周一次,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身体健康。有时学生想调位,我总是怕他和新同桌讲话耽误学习而蛮横地拒绝他的要求,想想真是霸道。
三、“严爱”优等生,“溺爱”后进生
每一位老师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而让我们操心最多的一定是我们口中的那一部分“后进生”。李老师对“后进学生”所付出的爱是真诚的.他既注重对后进生感情上的倾斜,想方设法唤起他们向上的信心,又讲究有效的方法,引导集体的舆论。在教化“后进学生”的过程中,李老师所采取的方法更是独到,如:写“每日九问”,安排当班干部,对手竞争……“用心灵赢得心灵”是他教育的精髓,浮躁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以后的生活中我会多试着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看待,用“学生的情感”体验,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换来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孩子们的尊敬和爱戴。
再谈优等生。对于他们,我似乎很少有提升他们的意识。因为在我的观念中,他们学习优秀、习惯良好,甚至在学习之余可以帮助老师分担管理班级的任务,是老师的'好助手。面对这些优等生时,谁会不流露出喜爱之情呢?但是,在李老师告诉我:优等生同样需要我们去关注,只不过对于他们,我们的侧重点应该转移到品行上来。在李老师的班中,每位优等生都上了一个台阶。可以这样说,他们在李老师处不仅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健全的人格。这,才是真正的优等生呀!
四、坚持写教育日记
他十几年如一日的给他的女儿写成长日记、写信交流沟通,十几年如一日的给他的学生写教育日记,教学随笔,教学反思,与学生家长通信,为他的学生编辑班级史册,他把一个个教育智慧,教育故事记录了下来,让平淡的生活成就了辉煌的业绩,他的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最打动我的心。我常感叹自己的平庸,感叹自己荒废时光,而让自己感叹遗憾的正是自己,自己总抱怨工作太累,生活太辛苦,把许许多多美好的时光让他平庸的流逝,于是自己的生活也变得平庸了。
书看完了,有一句话永远铭记在心:永远不要对你的学生扬起你的拳头;永远不要用刻薄的语言对你的学生说话;宁可让学生欺骗十次,也不要冤枉学生一次;无论你的教育遇到了多么大的困难,都千万不要对学生说“你是不可救药的”。接下去,我准备读一读他写的《心灵写诗》和《做最好的家长》等其他书籍。希望有一天,我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真正喜欢的好班主任”。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相关文章: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书笔记07-16
做最好的自己09-14
做最好的自己作文01-20
做最好的自己作文01-27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06-02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10-24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书心得07-23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书心得04-22
这样做最好作文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