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3-03-08 17:25:17
  • 相关推荐
我们仨读后感15篇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们仨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们仨读后感1

  很多人了解杨绛,多半源于钱钟书先生那句“最美的妻,最才的女。”或是之前大家一直挂在嘴边的一句情话——“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结婚;我娶了她十几年,从未后悔娶她。”

  但杨绛先生真正令人敬佩的是:走过战争与动荡,在长达一百年的时间里始终保持不争不慌的状态。

  亦如她自己所阐述: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在年轻时认真经历生命的历练,方能在岁月中优雅地老去。

  她和钱钟书先生兴趣相投。他们都热爱着自己工作和看书,都喜欢在闲暇时出去"探险"。他们都会"偷空看书","以勤补拙"。他们是彼此的伴侣,又是工作上的同事。杨绛先生是钱钟书先生的"贤内助",是他最贤的妻,也是最才的女。

  杨绛先生曾说钱钟书先生有“痴气”,称他为“呆大”。也就是说,钱钟书先生有时候像个呆子似的,不谙事理,家务活也不会做。同时,这也意味着,杨绛先生需要在家庭生活中承担更多的琐事。

  不只是生活上,在人情世故上,在与文化界等各方面打交道时,杨先生很温和,善于应对各种场合,各种情况。

  他们彼此理解,彼此扶持,彼此欣赏认可,彼此相爱着。

  “我不要儿子,我要女儿——只要一个,像你的。”钱钟书先生谆谆嘱托杨绛先生。

  杨绛先生觉得阿圆很多方面都很像钱钟书先生,比如,看书翻页翻得很快、"过目不忘"、"格物致知"等等。

  他们仨就像好朋友又像好同事一样,彼此独立工作,一家子都渗透着文化气息,都有书生气质。即使各自的年龄都大了,生活依旧充满着乐趣。正是他们相似的性格,对生活的态度、追求一致,家才会有其乐融融的氛围、才会有羡煞旁人的深厚的感情吧。

  于平凡之处蕴含温情,不移,不易,不离,不弃。

  但是,正如杨绛先生在后文所说的`,"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锺书去世。我们仨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她将灵魂深处失去挚爱的悲恸,化为绵长深情的文字。

  杨绛先生身上无疑体现着中国女性最高的处世智慧,能屈能伸,即使再大的风暴,也能平稳度过,内心依旧安然。"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念过往,不畏将来。"真的令人佩服感慨不已!

我们仨读后感2

  初识杨绛先生,是第一次为学生们上八年级的一篇课文《老王》,这篇文章最后一句“这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印象太深了,常让我想起的是杨绛先生的真诚、善良与乐观。这次读《我们仨》这本书,是第一次这么深入地走近杨先生、走近她拥有的这个学者家庭,感受他们三口在人生苦难面前相互理解、关爱的亲情,好多时候读着读着就热泪盈眶。

  首先感动于这个家庭的学术氛围。一家三口,三位教授,他们对学术,对学生,对教学共有的那份痴心让我唏嘘不已。早年的知识分子身上的单纯与执着真是可贵。杨绛先生在文中写到“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争,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我们仨在家时,各自在自己的书桌前工作,互不相扰,碰到困难一同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有仨人之间的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

  这样的文字,我连读几遍,总会为这个家的这份安静、宁和向上的氛围感叹不已,那一刻我真正懂得了什么是“情怀”,什么是“赤子之心”。

  其次感动于这个家庭三人之间的那种心心相牵的温柔。从杨绛先生的一段段描写中,我读到了钱钟书先生疼爱妻女的一个个小细节,如在产院做产妇的日子里,笨拙的鈡书为她做鸡汤,在巴黎出租屋的时候,钱钟书早早起床,将早餐做好放在妻子的床前,那个体贴入微的丈夫如在眼前。以至于合上书的时候,还时不时想起钱钟书为妻子每天清晨做的牛奶红茶,还有她为鈡书做的红烧肉。总能记得她夸赞女儿媛媛“乖,管得住自己,过目不忘”这些特点时的自豪,常能想起他们一家三口读书时媛媛看了开头就伤心痛哭,鈡书看到书上可笑处就痴笑个不了,杨先生看书则很镇定的样子来。反复回想就能感觉到一家人在一起,所有的生活都是诗。

  《我们仨》,杨绛先生在写这本书的时候,两位亲人都与她远去,她在这本书中的'每一个文字都是在充满真情的回忆。看似平实的文字里,能感受到她的甜蜜,更能觉察到她思念亲人的苦痛,书中叙写的每一个生活瞬间都是她每天勉励自己珍爱生活的动力。想到这儿,猛然觉得我们当下的生活也变得可贵起来,今日我们经历的很多个细节,未来都会成为美好甜蜜的回忆。想到越是单纯的生活里,越有很多能够品读的滋味,我在勉励自己,有什么理由不温柔对待这不断流失的岁月呢?

我们仨读后感3

  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

  语文老师推荐高中读物中,有杨绛写的《我们仨》。为了丰富我贫乏的文学知识,便硬着头皮买了这本封皮很搞笑、附录很多的书。一开始读,并不是很愿意,而且还没读懂,我只是跟随着杨绛——一个关心孩子的母亲,一个关爱丈夫的妻子,跟随着她那朦胧而又不失真实的梦,读完了在古驿道上发生的事,我没有接着往下读,因为没有读懂使我失去了兴趣。可是,不知不觉中,我眼前总是浮现古驿道充满大雾的场景,有光秃秃的客栈,还有钟书所在的孤独的小船,更有阿圆向妈妈招呼的白白的小手。我开始回忆,开始思考。为什么钟书会在小船上迟迟不下来?为什么钟书有时候感觉很累?为什么他们一家不回三里河公寓一起住呢?为什么梦和真的一样?为什么阿圆的病情会在杨绛的梦里出现?

  我吃饭想,睡觉想,和同学说话的时候也走神去想。好奇的我翻开末尾的片段,写着:“钟书于1998年去世,阿圆于1997年去世……我是一个联络员,传递消息的。”还有“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哦,我顿时明白了,心中已有答案,兴奋过了头的我追着我知识渊博的同桌问个不停。果然,她的答案和我想的一样,这个伟大的母亲,用古驿道客栈和自己编织的梦,营造了一个朦胧迷茫的场景,填充家中后半期悲惨的故事,让整个场景不显得苍白而又荒凉。

  于是,我继续往下读。我喜欢钟书与杨绛在国外甜蜜的小夫妻生活。房子虽简陋,可有爱相伴。我喜欢圆圆头,被称作“磁娃娃”、“星海小姐”,我喜欢中国人成为国外的焦点。在阿圆渐渐长大的这段日子里 ,“他们仨”真的很幸福,夹杂着钟书的才华,圆圆的热泪,和杨绛的“稳”,这三个人像三个不同的'音符,单个敲击出来不好听,只有组合在一起,才会编织美好的交响乐。不知不觉,从来不爱读书的我变了,作业也不写了,觉也不睡了,总是啃着这小小的书。想到三人在古驿道边的小船上相聚,阿圆在船尾抱着爸爸的脚,杨绛抱着钟书的头,我就会想起自己小时候和父母睡一个被窝,冬天的大雪呼呼的下着,可我们一点也不寒冷,因为“我们仨”的心也是紧紧靠在一起的,就像“他们仨”。

  我知道,这本书是悲伤的,是杨绛自己一人回忆的,书中有句“当时没问,以后也没想到问,现在已无人可问”更是让我流了大把的眼泪。我想,人在世,要懂得珍,懂得惜,没了的就再也回不来了。要把握好现在,过好每一分钟,即使“世间好物不坚牢”,也要微笑着面对明天,让“好物”多一些,这样,才不会捞得个“后悔”二字。

我们仨读后感4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亦散琉璃碎。”

  1、如若年迈,独居一角,静静翻阅岁月装订而成的书。我一个人,将那些琐碎重拾。你们着旧时的衣裳,夜夜入梦来,那沓书稿上,还分明散落着昨日的灰尘。启卷而思,要把那些美好光景都注入后世,尽绵绵相思。

  2、“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

  杨绛先生的文字是淡雅的。她把“我们仨”的生活用文字轻轻描摹。想是思念费神,不必刻意遣词造句,这是顺回忆流淌而成的文章。她说:"我们不论在多么艰苦的境地,从不停顿的是读书和工作。因为这也是我们的乐趣。’她与钱钟书先生在不安的年岁里几经波折,家,从未是一个固定的居所。两位老人挂着年迈的容貌载着一颗不知疲倦的'心。在工作中有游走,住处的流窜,从未影响那一叠厚厚的书稿,铺满每一个新居。我想正是他们对治学的严谨,钻研,热爱,使得这个家弥漫着学者气息,萦绕着挥不去的书香气。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玉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我一人。

  我在书中体悟最多的,是“我们仨”于生活的热爱和理想的追求,我看到病榻之上的钱钟书先生颤抖着写下著作,我看到“我们仨”在分离时记下小小的琐事,然后将这些“小石子”投掷彼此。我看到钱瑗一人承担着百分之二百的工作,我看到他们互相请教,赠与昵称,看到杨绛先生带着行动不便的钱钟书先生去附近“探险”。看到他们各自守在自己的办公桌前,严谨治学。他们不曾沾染名利的气息,即使名声蜂拥而至,杨绛先生也只是用谦和的笑轻轻推脱了。他们未落凡俗,独享别致的学者气息。他们将日子过得朴素,物质世界的匮乏在精神世界的富足面前不值一提。

  还好,有这样一本书让我们得以窥见这个不凡家庭的一角。

  “我们如要逃跑,不是无路可走。可是一个人在紧要关头,决定他何去何从的,也许总是他最基本的感情。我们从不唱爱国调。非但不唱,还不爱听。但我们不愿逃跑,只是不愿去父母之邦,撇不开自家人。我国是国耻重重的弱国,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们不愿意。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字,爱祖国的语言。一句话,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我们并不敢为自己乐观,可是我们安静地留在上海,等待解放”

  想成为,成为杨绛先生那样沉静的人,怀息着巨大的苦痛仍能将回忆舒缓的写出。想成为,成为钱钟书先生那样的人,携着独特傲气,做世间独有。

  文学,是美妙的事。

我们仨读后感5

  第一次接触杨绛先生的文作,从翻开书页起,便是沉重的疼痛。

  这是她的散文集,讲述了一个单纯温馨的家庭几十年平淡无奇、享受相助、相聚相失的经历。杨绛先生以简洁而沉重的语言,回忆了先后失去女儿钱媛、丈夫钱锺书,以及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

  之所以羡慕,是因为感动,感动平凡的夫妻和女儿在一起过的闪闪发光的日子;之所以难过,是因为共鸣,告别是人生的必修课,我们相互扶持着走过好远的路,最终要接受分离。

  这本散文集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杨绛老年时的一个梦境,以“锺书大概记着‘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个长达万里的梦”拉开了全文的序幕。第二部分,杨绛用梦境的方式完整地记录了这一“万里长梦”,讲述了一家三口在人生最后阶段相依为命的深刻情感。那时钱锺书先生已经病得很严重了,躺在船上,睁开眼睛的时间越来越少;杨绛先生住在客栈,白天小心走过桥去看望丈夫;女儿钱媛此时也是一位老人了,奔波于学校和父母之间,体力慢慢不支,也病倒了。后来成了杨绛先生拖着年迈的身躯在女儿和丈夫之间照顾,最后回忆了女儿钱媛、丈夫钱锺书先后离去的.过程,催人泪下。第三部分,杨绛采用回忆录的写法,从生活里的每一件小事下笔,记录了自己1935年夫妻二人赴英国留学生活,在牛津喜得爱女,直到1998年女儿与丈夫相继去世,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这一部分记录了杨绛先生大半人生的故事,读来既有生活的乐趣,又有离别的哀痛。

  90多岁的高龄,回忆离世的丈夫和女儿,杨绛先生并没有在书里写痛彻心扉的悲伤,反而是因为一些生活的细节而忍俊不禁,可正是这隐忍的克制,让我心痛不已。“陪他走的愈远,愈怕此生不见”。

  杨绛先生对女儿钱媛的回忆,最让我动容的是这样一句:“自从生了阿圆,永远牵肠挂肚,以后就不用牵挂了。”寥寥数语说尽了一位母亲对女儿一生的爱与呵护,既是担心牵挂又是欢喜热闹,可如今,想再牵挂时人已不再,白发人送黑发人,隐隐作痛,言语难以表达。写到这,突然很想念自己的母亲。自从离开家乡赴渝读书,母亲的牵挂就没断过,白天询问天气,夜间担心睡眠,虽是难以见面,视频电话从未间断。隔着屏幕,隔着万水千山,总能看见母亲脸上隐隐的担忧,当然也有喜笑颜开的时候,那是看着自家女儿一切安好!

  一家人的命运随着时代的变化颠沛流离起起伏伏,钱锺书先生在沦陷区的上海发愿说:“从今往后,咱们只有死别,没有生离。”只是发愿之后仍然免不了时时的分离,直到后来让人肝肠寸断的死别。在杨绛先生笔下,那些生活中的各种艰难都化作了苦中作乐的快乐和感动。如今三人已在天堂相聚,希望天堂仍旧有一家人喜乐融融的笑声。

我们仨读后感6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

  ——摘自杨绛《我们仨》

  《我们仨》是杨绛先生一人的追忆。追忆里,是一家人的离合,一家人沉沉浮浮的半个多世纪。

  1935年夏,杨绛有了与她执手偕老的丈夫钱钟书。1937年,有了女儿钱媛。至此,长梦初始。

  以后的六十载,他们相依相拥。他们熟悉彼此的习惯:杨绛熟知阿媛和钟书翻书的动作一致。他们有心照不宣的配合:钱钟书回信,杨绛负责接电话。他们也有细节处的包容:阿媛和钟书的手帕随手摆放时,杨绛总默默重新角对角折叠,放好。

  一家人,在一起,温暖中度过了八年抗战,三年饥荒,十年__。

  我想,若人生是梦,这当是个美梦。

  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1997年早春,阿媛去世。1998年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散了。现在,只剩下我一人。”

  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伤痛未过,挚爱又去。这个耄耋老人的心已裂得支离破碎,但她没有垮。

  她静静地坐在这个以前称为“家”的寓所中,恍恍惚惚,“钟书、阿媛,我好像做了个作文万里长梦。”应是梦吧,梦境历历如真,醒来还如在梦中,彻头彻尾全是梦。

  她站起来,看看这个被称为“家”的屋子,“或许称客栈更妥当”,她兀自想,“我们仨失散了,家就没有了。剩下我一个,又是老人,就好比日暮途穷的羁旅倦客,顾望徘徊,能不感叹人生如梦?”

  “但尽管这么说,我却觉得我活得很充实,也很有意思,因为有我们仨。”

  她嘴角扬了一下,向书房走去,很慢也很稳,从容而淡然。

  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她想把三人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

  于是杨绛先生落笔,用回忆成就了《我们仨》。

  里面是扑面而来的温情和沉淀许久的回忆,用的是老人最平实和真诚的文字。

  我读了三遍,三遍皆是一气读完,读完皆泪水盈眶。

  泪水,为团聚,为分别,也为亲情。

  20xx年,杨绛先生辞世,引用法国诗人的文字,诠释了自己的平静,从容和淡然。“我不跟谁争,也不屑跟谁争,我的双手烤着生命之火,现在火萎了,我也该走了。”

  我将这首诗摘录在《我们仨》的扉页,为杨绛先生从容的告别,也为他们仨的故事画上最后的句号。

  三个人,携手走过彼此的生命,有笑,有泪。

我们仨读后感7

  你的一句“不要紧”,我深信不疑。

  每次拿起这本书就想到“涓涓细流”,想到“从今以后,咱们只有死别,不再生离”,想到初读不明就里的“古驿道”,当再次回味时给人的温馨与酸涩。

  我们以为,爱是琼瑶的狂风暴雨,是席绢的逗趣甜蜜,是张爱玲的纯粹执着,是三毛的苦尽甘来......可能是任何一种甜蜜或苦涩,但却不知,原来爱只是平淡如水。

  杨绛先生总是把自己放在三人中最低的位置,但那却不是低到尘埃里,我相信,在钱先生和圆圆头的心中也都是如此,其他两人都有优于自己的长处,而这不是因为自谦或自卑,而是因为温暖的爱。

  就如先生最后所写,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没有单纯的快乐;没有永远。同样这人间也没有永恒和长长久久,一生何其短,我们只是匆匆一见又匆匆告别,甚至有些人连告别都没有就已成永别。

  所以,我们才会格外珍惜相聚的时光,才会在思念远去的人们,才会怀念过往的时光。即使是“陋室”,就算是“牛棚”,也同样温馨,同样充满了欢声笑语。

  可现如今的人们呢?我听到有人说没有存款、没有车子就不会结婚;我听到有人说没有钱没有房我拿什么去恋爱;我听到有人说这世界没有什么比金钱更可靠;我还听到有人说我要努力赚钱才能活下去。这些话语让我通体生寒,我不知道这是时代的改变,还是爱已经消失在我们心间。

  似乎现在的人都失去了爱的能力,更觉得爱是可笑的.谎言。我想,这样的我们永远都不会懂得爱的真谛,也体会不到心灵的温暖,因为我们已经被寒冷所包围,并且习惯了人与人之间的冰冷。没有爱,失去爱,这是明智还是可悲?

  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刻,总是让我想起沈复与陈芸,想起他们的浮生,想起他们的情趣,想起他们的欢愉,那是怎样的怡然,又是怎样的情感!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只有情投意合才能懂得这情趣;只要有心意相通才能意会这欢畅;只有志同道合才能了解这温馨。可从古至今能有几人能窥得一二呢?所以才会被传为佳话,令人生羡吧!

  这使我对门当户对又有了新的理解,原来所谓的门当户对不是你家有几亩田我家要有几块地,也不是你家买豪宅我就要配豪车。门当户对说的是我们的心灵,当我们的心相对,灵相当时,才会是幸福,才会在平淡之中看到缤纷的世界。

  我想,这才是最难得的,也确实难得!

  不过我们都很妥协,他们把毛巾随手一搭,我就重新搭搭整齐。

  我不严格要求,他们也不公然反抗。

  ——《我们仨》杨绛

我们仨读后感8

  当我读《我们仨》的时候,我深深陷入了书中的情感里,每次感受到书中“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的孤独和凄凉,都不禁潸然泪下。

  这是一本回忆录,记载了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人生旅途。该书一共有三部分,第一部《我们俩老了》,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前两个部分,杨绛先生以梦境的形式记述了最后几年一家三口的时光,有相聚的温馨和幸福,也有相失的凄凉和痛苦。第三部分,以朴实又不乏生动的文字记录了从一九三五年七月夫妇二人去英国牛津留学到一九九八年岁末钱钟书先生去世,三人就此失散的事,他们的日子充满了酸甜苦辣,也正如杨绛先生所说的那样:“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中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

  在这本书中,我感受到了温馨的家庭。阿瑗和爸爸最哥们,也会做妈妈的保护神,他们三个人之间打打闹闹,说说笑笑,不亦乐乎。正是他们之间和谐融洽的关系,才使这个家庭温馨而丰富多彩。

  在这本书中,我还感受到了杨绛先生文人的傲骨和爱国的情怀。记得书中的那一段话:“我国是国耻重重的弱国,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们不愿意。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学,爱祖国的语言。一句话,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我们并不敢为自己乐观,可是我们安静地留在上海,等待解放。”字里行间流露出杨绛先生在苦难中的尊严与精神,对独立人格的捍卫,对文化的热爱以及浓浓的'爱国情怀。

  在这本书中,我更感受到了杨绛先生在生离死别的痛苦面前的淡然和通透。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锺书去世。我们仨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劳,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就只剩下了我一个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丈夫和爱女的接连离世,对杨绛的打击可想而知,但她没有悲观,没有消极,“哀而不怨,悲而不伤”,以淡然面对坎坷,通透看待人生。她的恬淡,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在《我们仨》这本书中,平凡简洁的文字蕴含着巨大的张力,朴实的语言蕴藏着动人的情感,在饱尝生活磨难后依旧有淡然通透的品质,这给我带来了深深的震撼。

我们仨读后感9

  一本书,不同的人读,会有不同的感受。前段时间因为杨绛女士仙逝,忍不住又重温一次她的《我们仨》。这本书是她写来怀念逝去的爱人和女儿的。很敬佩杨绛女士,一个女人在80多岁高龄时失去挚爱的亲人,伤痛之余,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用爱写出了这本书,让亲人们在她点滴的回忆中渐渐鲜活起来,陪她继续走下去,也让旁人看到了他们一家幸福的生活。我想,在这本书里,除了看到杨绛女士的坚强睿智,还能学到些什么?

  人的一生要有热爱的事业。

  钱钟书先生和夫人杨绛女士从年轻时就热爱文学,热爱读书,而且他们对待文学不仅仅是停留在兴趣的层面,而是当做毕生的事业来追求,在出国留学的时候,在有了他们的女儿的时候,在_战争时期,为了讨生活而奔波的时候,在解放后有了安定的环境的时候,在___那个人人自危,扭曲了人_的时候……无论顺境逆境,他们都坚持读书,并且是有计划的读书,写书。他们有着这么丰富的精神世界,且也正因为有着这么丰富的精神世界,才支撑着他们从容地渡过坎坷的.一生,支撑着杨绛女士在家人离去时仍然坚强,并且文学上达到了新的高度。

  尊重爱人,子女,给家人自由选择的权利。

  曾经在出国的轮船上,钱钟书和杨绛只因为一个法文读音而吵了一架,说了许多伤感情的话。两人都觉得不开心,而且觉得吵架很无聊,争来争去,改变不了读音的规定,于是他们讲定,以后不妨各持异议,不必求同。后来在钱钟书工作的问题上双方发生分歧时,杨绛女士是这么说的“我想,一个人的出处去就,是一辈子的大事,当由自己抉择,我只能陈说我的道理,不该干预。”而在女儿的大学学校的选择,就业的选择,结婚的选择,杨绛也都是这么做的,充分尊重了女儿的决定,而女儿也没有辜负父母,为着自己的理想奋斗了终生。

  杨绛的精神也时刻鼓舞着我,因此,每个人都应记住一切你曾经拥有的,珍惜一切你所拥有的,寄希望于你即将拥有的--“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当我生命终结,我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

  这本书中充满的不过是生活的片断,对人的思念。然而你可曾在其中听到过一滴怀念的泪水?坚强,在坚强中得到了磨练;希望,因希望世界被赋予以__;哲人其萎,所谓增哀思者,乃是为了明天更好地活着、活着,坚强、充满希望地活着。“只有在梦想中,人才能真正自由,从来如此,并将永远如此”?一切终究会改变;改变的代价是高昂的,然而我们必须付出以执着。前人植树后人乘凉,当我们将真心付出,我们的后代必会受益。

我们仨读后感10

  借用一位书友的感悟,觉得他的文笔以及表达都很到位,情真意切。

  他们这个家,很朴素,他们三个人,很单纯。他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简单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

  杨先生用最朴实的文字表达至深的情感,没有华丽的辞藻,朴素得不再朴素,却隔着书本就嗅到满满的爱的味道,此书都用最简洁而沉重的语言,回忆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瑗、爱人钱书,回忆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这个三口之家的动人故事证明:家庭是人生最好的庇护所。“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这是何等深沉的爱。

  读完《我们仨》触碰到了内心深处,甚是感动。杨绛先生真是最贤的妻,最有才的女。杨绛先生是一个有趣的人,拥有有趣的灵魂,杨绛先生的文字常被人称作韵致淡雅,独具一格。通过她的文字她的形象也跃于纸面。

  钱钟书与杨绛之间的.生活日常,平淡而有意思,我很喜欢他们俩的相处模式,没有轰轰烈烈的喜爱,只有简简单单的互相欣赏。我想他们更像是灵魂伴侣。人们所羡慕爱情的样子,钱钟书曾用一句话,概括他与杨绛的爱情:“绝无仅有的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这对文坛伉俪的爱情,不仅有碧桃花下、新月如钩的浪漫,更融合了两人心有灵犀的默契与坚守。纵然两人已离世,其深情依旧在岁月的轮回中静水流深,生生不息。钱钟书在杨绛心目中,他是家里最需要照顾的“孩子”,然而他的感情是细腻的,他对待杨绛先生和女儿是温存体贴的。在生活中,“他肯委屈,能忍耐。”他和杨绛先生一起学做菜,一起去“探险”——在散步中寻找生活的乐趣。他长期为杨绛先生做早餐。他与杨绛先生、女儿一起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他是女儿最好的“哥们”。

  此书情最动人,我感受到了细水流长的生活,感受到他们对生活的热爱,感受到他们相互的热爱。对我最深刻是尾端有段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的人生道路已经走到头了\看了总是动容,我想还好我们还年轻,对我们重要的人还在,珍惜当下还不算太晚。

我们仨读后感11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是《我们仨》这本书里的一个片段。《我们仨》这本书有很多的好句好段,而我读到的最使我印象深刻的是“想着想着,忽然动了一个可怕的念头。我怎么能让锺书坐上一辆不知来路的汽车,开往不知哪里去呢?”这句话。事情原委是这样的,杨绛先生正在和他的老伴钱锺书和他的女儿钱媛玩得正欢时。电话响了,在家里他是负责接电话的,电话里说让他的老伴中书去开会,在明天早上九点会有人开车来接他,不用带笔,也不用带笔记本,直接就可以去。

  到了第二天,他们吃完饭,一辆车来接中书,他就上了车走了,回到家她也没心情做别的事情,胡思乱想后更是坐立不安,到了晚上,杨绛先生更没有心情吃饭,胡乱糊弄了两口,她坐在沙发上思念着锺书,想着想着,动了一个可怕的念头:他怎么能让锺书坐上一辆不知来路的汽车开往不知哪里去呢,万一他遇到危险了,该怎么办?从这个片段描写可以看出,杨绛先生在现实生活里失去了丈夫和孩子后,在自己编的书里也写出了担心他们的'情节。总的来说,杨绛先生她在晚年时期当丈夫和女儿不再身边时是特别担忧的,非常非常担心她的锺书回不来了或者是失踪、迷路了。种种猜想,人都说老伴老伴,老了就怕孤单。就怕失去对方,像小孩子依赖大人一样。说到这儿我也想起曾经一次和妈妈走散了,害怕失去妈妈那种可怕经历。记得那次,妈妈领我去金钻参加画画比赛,因为时间没到,妈妈就在楼下看了几件衣服,而我也在旁边玩。过了一会,我玩够了,想找妈妈,可发现妈妈已经消失了,于是我连忙四处找,都没找到。我很害怕,总担心我再也找不到妈妈了。而妈妈也在四处找我,幸好妈妈去发了广播,让我在一楼等她。我们再次相见时,妈妈哭的都不成个人样了,而我也很伤心,就怕再也见不到对方了。我在生活中找到了妈妈虚惊一场,而杨绛先生无论是梦里还是现实生活中真真的失去了她的钟书和圆圆,好好的一家三口就那样散了,看了让人心疼,让人心酸,都说那个八十多岁的人生老病死是正常的,但是在谁身上发生都是不愿意的,毕竟那是她至亲至爱的人。幸福的一家三口只剩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以后的生活一定暗淡无光,一定不开心,而杨绛先生却在有生之年不是去思念亲人,而是放在精神生活中,写出了《我们仨》这本经典巨作,被反复印刷,成为各大院校同学追捧的书籍,谁能想象得到是出自八十多岁老人之手呢!这可能就是杨绛先生一生写出来的书,所以风靡全球吧!余生杨绛先生又整理了钟书其他书稿。直到105岁高寿离世,才停止读书写作。人的生命不再长短而在于她活的宽度。《我们仨》这本书像我们更好地诠释了这一点。最后送大家一句话,与大家共勉:人的一生是短暂的,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活得精彩,活得漂亮,此生足矣!

我们仨读后感12

  今天我跟大家谈一谈,杨绛先生写的著名散文《我们仨》这本好书,这本书并没有华丽的辞藻,却用朴素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杨绛先生面对女儿丈夫离世的痛苦回忆。在我品读之时,杨绛先生心中那绽出的一个个血泡,也同样刺着我的心,那真真切切的情节不能不扣人心弦。

  《我们仨》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这个处处快活温馨的家庭。这个三人之家中有着爱工作成家了也与父母玩在一起的阿园,有知识渊博,相濡以沫的父母,天天幸福快乐地过日子。刚有了定居地的他们,本可以安享晚年,可是病魔却不期而遇,现实并不是美丽的童话,不会有他们永远幸福的生活下去的`美好结局,前些日子“一家三口都在嬉闹,如今,二人已故去,三里河寓所里只剩杨绛先生一人。”

  花谢了,还会再开;太阳落了,还会升起,人老了却不能重来,作为生命只有几十个春秋的人类,怎能不感叹光阴似箭,这箭射去,你还能追得回来吗?很多人都说人生如梦,如梦幻泡影。人的一生就是场梦,小时,不知天高地厚,长大了,到处荆棘坎坷,好不容易安稳了,却已入晚年,而《我们仨》一本书就是一个充满离情的万里长梦,杨绛一家失散了,永远的失散了,杨绛先生想回去也回不来了,世界上有许多的“我们仨”每天都有无数人经历生老病死,有些人你还没来得及珍惜就不在了。是呀,人生的短暂是改变不了的,我们能做的就是珍惜时光,珍惜与家人同在的岁月,我们要孝敬父母,珍惜亲情,一家人开心快乐就是最大的幸福,“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其实少对父母发脾气,让他们高兴,也属于对时光的珍惜。“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过去了,就一去不复返了,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时间,也是尊重自己,尊重良心,我们作为一名小学生,要珍惜读书学习的大好时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要抓住人生的夏天,努力成长储蓄知识,这样以后才不能“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我们仨》这本书好,好在语言生动,更好在它的内涵,它告诉我们要珍惜光阴,珍惜美好的当下,我们都有自己的“我们仨”、“我们四”等等,我们都要爱护我的“我们仨”。杨绛先生在书中这样说:“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所以我们更应爱惜时光,爱惜美好,我觉得《我们仨》一书为何好,就是因为他珍藏着杨绛先生美好的“我们仨”。

我们仨读后感13

  杨绛先生走的时候,我买回来我们仨这本书。读书的时候不喜欢被打扰,读到动情之处,沉浸于其中,若有人前来说一些无关的事,我必是漠然的。做生意也没有往常的和颜悦色,所以喜欢一个人安静的读书,仿若这世界就只剩下书与我。

  一本书,写的就是作者的灵魂。杨绛先生的笔墨透着对生死的超然,一个88岁高龄的老人,接连遭受丧女逝夫的人间极痛,一个人兀自孤独又精彩的`活了二十六个春秋,在92岁高龄写下了这本女儿未完成的遗愿之作。人间的疾苦,世事的沧桑,都没有让这位老人倒下。人为什么而活着?怎样才算活的有意义?杨绛先生给我们做出了完美的回答。她用饱含深情的笔调和她自己独有的语言,回忆这个曾经甜蜜温馨又历经坎坷的家,宁静如斯,娓娓道来,让我们跟随她的文字,深陷其中。读到我们仨失散了中的最后一句:三里河的家,已经不复是家,只是我的客栈了。我竟无语凝咽。

  我们是幸福的,如今的我与老公,女儿,另外居住,我们的生活平静且安然。每天我和老公忙碌着自己的事情,女儿半个月回一次家,与她我且是有亏欠的。常常她回家的时候,也是店里忙碌的时候,生活起居亦是他她自己照顾自己,读书与我们这个家庭却是例外的了。女儿正是学习的年龄,唯愿她能够饱读书籍,腹有诗书气自华,将来能做个有用的人,有情趣的人。现在的我每天除了忙生意,空闲时诵读写作,重拾这份爱好也只不过是期许遇见更美好的自己。

  读我们仨,学杨绛先生的写作方法。她采用虚实相生,巧设悬念,象征性手法等方法的运用。第一遍读我更多体会的是书中的情节。再读,结合那些文学家对此书的评论,不禁感叹先生的匠心与写作方法的纯熟运用。先生语言朴实无华却透露着最真实的情感。看似轻描淡写且隐含着深刻的人生内涵。这也是许多玩弄文字技巧的人无法与之相比的。一本好书,经得起一读再读。读书使人明智,读一本好书,也如同与一个高尚的人对话,我们的生活没有波澜壮阔,只是平淡,或许还有些乏味,每天重复着同样的事情,心灵渐渐荒芜。那就读书吧,读书真的是最划算的投资。

  人间不会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恍然顿悟,生活就是如此,酸甜苦辣,分分合合,聚聚散散。你走着,我亦走着。人生的驿道,我们不言离情。

  天国,先生终与丈夫,女儿,我们仨重逢。在那里,书香萦绕,其乐融融的家又开始了。

我们仨读后感14

  杨绛先生走了,但留下了我们仨。

  知道我们仨这本书,是在杨绛先生走后。知道杨绛是在钱钟书先生走后。这时候我想起了鲁先生的为了忘却的纪念。

  没看此书,一直觉得我们仨写的是和朋友圈一样秀恩爱,秀家庭温暖和谐的回忆小说。书的封面是古朴的,内容也是古朴的。而最让内心感觉凄凉的却是封面背后的那句话__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看完却发现,里面有温暖有恩爱,但却生生通篇是流水账,一个叙述得不行云流水的依旧是家长里短的流水账。内容平实低调得如述家长里短,邻里乡外。里面没有凄凉,没有抱怨,没有吵闹,没有哀伤,仿佛是一个食人间烟火,却没有人情五味的世界。但里面有爱情,有亲情,有道德,有礼仪。更有呵护,有尊重,有思念,有担当。有家国的选择,有忠孝的抉择。

  杨绛的流水账又似乎是不同的,里面是豁达的,对社会的豁达,对国家的豁达,对家人的豁达,对遭受的一切不平事的豁达。

  杨绛叙述的一家三口又是顽皮的,顽皮得就是三个孩子在一起过家家,只是这个过家家过得有些认真了些,认真得一直到老,但他们一直没老过。钟书先生说,只有死别,没有生离。一家三口又是平淡的,仿佛任何大风大浪与他们无关,任政治风云变幻,我仨自岿然不动。

  写回忆中写夫妻恩爱者居多,而把三口浑然一体者少之又少。曾看过一个学者写道,中国几千年的'稳定和道德传承来自于一个个的大家庭,那种祖孙几代同堂的大家庭。虽然几代同世依旧在,但同堂几度闻?小家一成立,就马不停蹄的逃离了大家,从此没了长幼卑尊,你妈是你妈,你爸是你爸,妈家是妈家,自家是自家。私有化的彻底已经延伸到了每个家庭,自此,大家小家有了独立的法人,也有了独立的道德体系。

  每个痴迷的无用的书呆子后面必然站着一个强人。钱钟书就是这样一个食人间烟火却不管人家烟火的书呆子,他钻进书里就不再出来。而杨绛就是站在这个书呆子后面的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做得了桌椅盖得了楼房的强人。强人是无所不能的,即使真的不能也要强说能的,总不能让一个更不能的书呆子去说能吧杨绛的字里行间是有钱钟书的风格的,或者说也未必逊于钱钟书的,但无论是生活多么愁苦,杨绛从没有要把钱钟书从书堆里拉出来,爱一个书呆子,就要爱让呆子在书堆里呆着。道理是简单的道理,有几人参透,参透的那几个人是否又做到了呢?

  大家之所以成为了大家,就是无论多纷扰的事情在那里都很简单,简单得如孩子,简单得如白纸,简单得每个人都会认为很复杂。有初心,坚持初心就好。任风雨飘摇,你自不动就好。

  读完我们仨,就一直觉得杨绛是钱钟书后面的钱钟书

我们仨读后感15

  “我曾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地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地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这我愿意。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一面。离别拉的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你?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媛去世。一九九把年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仨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碎琉璃脆”。现在,只剩下我一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从一同出国、一同探险的活力青春,一晃便到了年老多病的晚年。他们一起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折磨与苦难。先生与家人间除了亲情,还含着令常人艳羡的高山流水知己情。他们仨的感情真挚醇厚,天地可鉴。一起“探险”,一起“安静读书”,一起“玩石头”。一起做着平凡夫妻做的.但又能体味出别样趣味的生活小事,可现在先生却一个人在回忆仨人!16年,杨先生也去了,他们仨再也不会分开了吧!

  羡慕杨先生。她与钱钟书先生仿佛天造地设的一对,二人爱好相似,秉性相投。在生活上也是相互包容,彼此照顾。而阿媛,也是一个超可爱的人儿。从小就懂事,会因为爸爸的一句“好好照顾妈妈”,就当真成了一个保护妈妈的小大人。仨人,亦亲亦友,着实令人羡慕。

  《我们仨》是阿媛开的头,杨先生结的尾。结了上个年代的尾,也结了杨先生的时间的尾。“我们三人就如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结尾虽在意料之中,但当真正在文末读到这一句时,心中仍是浓浓的悲伤。朴素平淡的文字中散发出的内心的温暖与美好,这是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都不会改变的温暖与美好。只要“我们三人在一起,总有无穷的趣味”。至真至纯,如此情缘,如今何去何从?

  《我们仨》是杨先生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品尝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后,剩下的刻骨铭心的沉淀。整本书读下来,温馨而沉重,但又哀而不伤。一个老人,看似平淡却充满波澜的回忆。像是在讲述一件平常小事,娓娓道来,平缓和煦。漫长一生,交杂着各种颠簸,最后一切又归于平静。也许,这正是杨先生在看遍人生最曼妙的风景后,沉淀下来的淡定与从容吧!

  有人说:人年轻时靠希望活,人年老时靠回忆活。那么等到我们走到人生尾声时,又将如何回忆这一生呢?当回首往事时,最先想起的绝不会是物质上的满足,而应是精神上的愉悦。爱家人,爱生活。闲时,常思考,如果我到了生命的终点,我又将如何叙述我的一生?如此找到自己最在乎最想要的,然后不顾一切的去追求。希望,自己的故事在娓娓道来时,也能多些欣慰,少些遗憾。

【我们仨读后感】相关文章:

只有,我们仨03-13

《我们仨》读后感01-20

我们仨读后感02-07

《我们仨》读后感01-19

《我们仨》读书笔记11-10

我们仨读书笔记11-06

《我们仨》读后感(14篇)02-03

《我们仨》读后感14篇01-22

《我们仨》读后感精选15篇01-20

《我们仨》读后感(精选15篇)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