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读完一本书以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菜根谭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菜根谭读后感1
“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
这句话告诉我们:文章写到了纯熟完美的最高境界时,其中的遣词造句并没有什么深奥玄妙之处,只不过是将自己的真情实感恰如其分地用文字表达出来罢了。当一个人的品德修养达到了真善美高度统一的崇高境界时,他的言谈举止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不过是将自己纯真朴实的自然精神本质平白表露而已。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将做文章提高到了至高境界,“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为天下读书人废寝忘食地读书和殚精竭虑地求功名找到了理论依据,由此也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在“头悬梁、锥刺股”读书成名的同时,注重将文品与人品紧密地结合起来,视作文与做人为生命,孜孜不倦读书的同时,自觉地完善自我,以期成为表里如一的高尚的人。
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的灵魂所思与肉体所为往往并不统一,甚至会发生对抗,直接导致“作文”与“做人”的激烈冲突,真的是很残酷。然而,这也正是生活的本真。因为在中国人的眼里,“文如其人”,人生一世在社会中运行的过程被称为“做人”,只有成功地做好了“人”,才可能拥有一双“作文”的妙手,所谓“修德须忘功名,读书定要深心”。做学问的人务必要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就像你在修炼道德时却又忘不掉求取功利名誉,那么你必然不会有什么真正的造诣。如果你在阅读古书时却只把兴趣放在吟诗作赋、附庸风雅上,那么你也肯定不能有什么深入的'心得体会。
人生如同一座大舞台,每一个人都是演员,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自然也就有正面人物和反面角色之分,同时也会存在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之别。一个人可以扮演多种角色,但却无法具备多个灵魂,否则“灵”与“肉”的搏斗时刻在进行,人活得岂不是太累了,如此肉体与灵魂的和谐就无法统一,心灵的安宁更成为无稽之谈。
时下朋友见面最大的感慨就是:活得真累。这种累并非单纯的工作强度之大,而是作为社会人必须照顾到方方面面的关系,是个体心理的疲惫,是不堪心灵的重负,对此身在职场的人们都心知肚明又心照不宣,只能默默地承受,暗暗地调节。倘若我们能够做到“文章极处无奇巧,人品极处只本然”,卸下过多的心理重负,拥有宽爱和淡定的心境,不怨天尤人,不苛求完美,去本色做人,以真心作文,那么我们将会在有限的生命旅途中,抛弃功名之累,饱览春花秋月,细品夏景冬雪,天人合一,自然和谐地终其一生。
如同《菜根谭》的得名:咬得菜根断,则百事可破。但愿我们能“超越口耳之嗜欲,得见人生之真趣”,无论是做人还是作文,都会万事皆缘,随遇而安。
菜根谭读后感2
一般来说,对于关系不是很亲近的人,我们都能比较好的保持一定的距离。但是对于较亲近的人,我们往往处理不好这种亲近关系,正所谓是爱之深责之切。对于这点,我是比较有发言权的。
先说跟父母之间的关系吧。我的父母真的是典型的冤家,两个人几十年如一日的吵吵闹闹。小时候,父母发生激烈争吵时,我们会感到害怕、担心、紧张、不知所措……只是在一旁放声大哭。后来长大了,再碰到这样的事情,会严厉的反复的苦口婆心的劝说他们、批评他们……再到后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干脆什么也不管不问了。现在父母年纪大了,身体健康是第一位了,每次电话,了解到他们做一些损害身体健康的事情,就会莫名的发火、怒其不争,严厉的批评他们,并带着愤怒不悦的语气警示、警告他们。可是这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曾经一直试图去改变他们、“教育”他们,最后是我自己破罐子破摔了----尽量与他们少保持沟通。这种对父母的不耐心与色难,已经是典型的不孝了。
小时候我还比较喜欢管着我弟,好与不好都是由我说了算。我认为是好的事情,如果他不去认真的做到;我认为是不对的地方,他如果屡次再犯;雷霆般的语言暴力和身体暴力就会狂轰滥炸似的向他攻击,直到把他打趴下为止,最后还不忘记说一句:“你下次还这样吗?”
后来跟亲近的异性发生互动,仍然不会处理之间的亲密关系,内心的掌控欲望太强,一切都得按照我的想法、我的规划去实施,稍微偏离轨道,读后感.就会严肃的、正式的要求坐下来好好的促膝“谈心”。天下道理怎么说都是对的,可是我就只认我的道理独一无二,而且还自认为是为了你好,因此所谓的谈心,必然每次都想着要说服对方,使用各种方法直到达到自己的目的。在这过程中,并没有任何的情,理也不是真正的理。
当责备别人的过错时,不可太严厉,要顾及到对方是否能接受,不要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尊重是一切的前提,每个人都是完全不同的,都有各自的优缺点,这种优缺点不管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性格方面,都是独一无二的。我现在能努力去做的是,尽量的一视同仁,看到别人的优点相对来说很容易,毕竟大家都比较歆慕好的事物;对于不喜欢的、较厌恶的,会尽量以平和的心态去接纳,去理解包容。
前段时间给人谈起为什么我会拿一张小狮子和大狮子的图片做微信头像。我说,有三个原因:一是代表成长,不断的去经历、磨炼、成长、成熟;二是代表关爱和守护,这是对亲情、友情、爱情的一种责任与承诺;三是代表团队协作,尊重理解他人,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让自己成为一片无边无际的大草原,汇聚更多的狮子,甚至更多的动植物……
菜根谭读后感3
人生在世,总免不了许多疑惑、感慨以及愤懑不平之事,有时一点困难或弯路,就足以制约我们一生的发展。然而,无论如何,总有一盏明灯始终指引着我们人生的方向,让我们奋勇前行。
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焰,一代一代传承到今天,譬如《道德经》、《庄子》、《菜根谭》……在我的青葱岁月彷徨、迷茫时,正是《菜根谭》让我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曾有这样一个故事:苏秦以“连横”理论多次劝说秦王却屡遭失败。最终在钱财用尽的时候不得不灰头土脸地回到家中。他的.妻子没有从织布机上抬起头来,嫂子不给他做饭,父母不跟他说话。于是,他头悬梁,锥刺股,攻读兵书《阴符》。学成之后,他以一人之力解除了六国与秦的盟约,挂六国相印。当苏秦得意显耀之时,黄金万千为其所用,随从车骑络绎不绝。然后他再次回家。他父母闻讯,连忙张罗打扫住处,清洁道路;设置音乐,筹办酒席,在郊外三十里地迎接。苏秦来到后,妻子不敢正视,只是偷偷地察颜观色,恭敬地听他讲话;嫂嫂如蛇伏地,匍匐而行,四次跪拜谢罪。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位尊而多金。”
人的一生不也是如此吗?在钱财、荣耀、权力面前,人们最易感受到世态炎凉。而我也总摆脱不了生活的愤懑、纠结和无奈。直到有一天,我拜读了《菜根谭》,如遇名师,为我答疑解惑。文中有一句话:“我贵而人奉之,奉此峨冠大带也;我贱而人侮之,侮此布衣草履也。然则原非奉我,我胡为喜?原非侮我,我胡为怒?”大意是:我有权有势人们就奉承我,这是奉承我的官位和纱帽;我贫穷低贱就轻视我,这是轻视我的布衣和草鞋。可见根本不是奉承我,我为什么要高兴呢?根本不是轻视我,我又为什么要生气呢?我学会了“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菜根谭》中有这样一句话:人生只百年,此日最易过。幸生其间者,不可不知有生之乐,亦不可不怀虚生之忧。意思是:天地的运行是永恒不变的,可是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死了之后就不再复活;一个人最多也不会活过一百岁,可是百年的时间跟天地来比只不过是一刹那。我们人类能侥幸诞生在这永恒不变的天地之间,既不可不了解我们生活中所应享的乐趣,也不可不随时提醒自己不要蹉跎岁月、虚度一生。既然如此,那我难道要为了追求金钱和权力而蹉跎一生吗?不用的,生活本身就是拥有无尽乐趣巨大的财富,我无需追求更多物质上的享受,而是要有精神上的追求。
我读《菜根谭》,如同聆听一位智者的教诲,他温暖睿智的话语能拨开迷雾,拂去尘埃,让我的心灵变得澄澈、宁静。
菜根谭读后感4
读《菜根谭》颇有感触:“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
这句话告诉我们:文章写到了纯熟完美的最高境界时,其中的遣词造句并没有什么深奥玄妙之处,只不过是将自己的真情实感恰如其分地用文字表达出来罢了。当一个人的品德修养达到了真善美高度统一的崇高境界时,他的言谈举止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不过是将自己纯真朴实的自然精神本质平白表露而已。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将做文章提高到了至高境界,“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为天下读书人废寝忘食地读书和殚精竭虑地求功名找到了理论依据,由此也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在“头悬梁、锥刺股”读书成名的同时,注重将文品与人品紧密地结合起来,视与做人为生命,孜孜不倦读书的同时,自觉地完善自我,以期成为表里如一的高尚的人。
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的灵魂所思与肉体所为往往并不统一,甚至会发生对抗,直接导致“”与“做人”的激烈冲突,真的是很残酷。然而,这也正是生活的本真。因为在中国人的眼里,“文如其人”,人生一世在社会中运行的过程被称为“做人”,只有成功地做好了“人”,才可能拥有一双“”的妙手,所谓“修德须忘功名,读书定要深心”。做学问的人务必要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就像你在修炼道德时却又忘不掉求取功利名誉,那么你必然不会有什么真正的造诣。如果你在阅读古书时却只把兴趣放在吟诗作赋、附庸风雅上,那么你也肯定不能有什么深入的心得体会。
人生如同一座大舞台,每一个人都是演员,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自然也就有正面人物和反面角色之分,同时也会存在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之别。一个人可以扮演多种角色,但却无法具备多个灵魂,否则“灵”与“肉”的搏斗时刻在进行,人活得岂不是太累了,如此肉体与灵魂的和谐就无法统一,心灵的安宁更成为无稽之谈。
时下朋友见面最大的感慨就是:活得真累。这种累并非单纯的工作强度之大,而是作为社会人必须照顾到方方面面的`关系,是个体心理的疲惫,是不堪心灵的重负,对此身在职场的人们都心知肚明又心照不宣,只能默默地承受,暗暗地调节。倘若我们能够做到“文章极处无奇巧,人品极处只本然”,卸下过多的心理重负,拥有宽爱和淡定的心境,不怨天尤人,不苛求完美,去本色做人,以真心,那么我们将会在有限的生命旅途中,抛弃功名之累,饱览春花秋月,细品夏景冬雪,天人合一,自然和谐地终其一生。
如同《菜根谭》的得名:咬得菜根断,则百事可破。但愿我们能“超越口耳之嗜欲,得见人生之真趣”,无论是做人还是,都会万事皆缘,随遇而安。
菜根谭读后感5
要说中国传统书籍里教人为人处世的书,莫过于《菜根谭》这本书。它汇集儒、释、道三教之精华,从个人修养,人生,处世,出世四个方面,以语录的方式来阐释其中道理。《菜根谭》全书文字简炼,亦骈亦散,熔经铸史,兼采雅俗,醒世名言融合优雅意境,雅俗共赏,诗人不忍释卷。
书中思想集儒家的中庸,道家的无为,释家的出世方式与一体,与作者的自身体会,人生感悟相结合,体现了几千年来中华文化的精髓。这本书的作者是明代道人洪应明,他本人就是一个出世之人,所以书中内容思想多有道家无为消极的思想。如“多心招祸,少事为福”,“无过便是功,无怨便是德”,“宁静淡泊,观心之道”等句子,但也不乏许多警醒世人的名句。如“谦虚受益,满盈招损”,“虚心明义理,实心却物欲”,“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动中静是真静,苦中乐是真乐”,“当思积累之难,常思倾覆之易”,“文章极处无奇巧,人品极处是本然”等等,把复杂深奥的道理,用浅显易懂的句子表达出来,充满哲学意味。
这本书通篇没有教条的教阅读者如何做人做事,而是像一位朋友和你娓娓而谈,谈吐风趣优雅,于无形中教化读者,这也是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不同之处。中国人比较含蓄,为人处世,传情达意也是很委婉,靠自己体会,很多东西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点到为止。一个有教养的'中国人待人接物尺寸拿捏的恰到好处,和这样的人接触,你会感到很舒服!
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中华民族之所以坚韧不屈,代代相传,就是因为我们有这些传统文化,经史典籍滋润灵魂,教化思想。我们有自己的文化的根,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思想,这种思想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不断被后来人丰富完善,所以,中华文化思想才会长盛不衰。
很喜欢书中许多诗一样的句子,像“花看半开,酒饮微醉”;“云兴而悠然共逝,雨滴而冷然俱清”;“云白风清,兰芳桂馥,水天一色,上下空明,使人神骨俱清也”等句子,读来唇齿生香,如临其境!一本好书,能给人带来心灵上愉悦的享受,给人心灵以启迪。
一个人的生活总要受到周围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古往今来皆如此。其中最重要的是受到各种欲望的诱惑,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要想心境淡然,超脱物欲十分不容易,这不是几句醒世名言所能解决的。但是,这些名言警句可以在黑暗里为你点上几盏灯;在干涸中给你几口水,其他一切还要靠自己的毅力,调整内心,寻找适合自己的生存法则。
“竞逐听人,而不嫌尽醉;恬淡适己,而不夸独醒”。这是我以后努力的方向。
菜根谭读后感6
提到李嘉诚、禇时健大家都不陌生,他们是时代的巨人,是成功的典范,所不同的是:一个一直稳坐财富颠峰,叱咤风云,无数的光环在头上闪烁,可称之为商界的领袖;而另一位则是历经坎难,在绝地中重生,在跌宕起伏的商海中创造奇迹,可称之为商界骄子。李嘉诚的成功是大家公认的,而禇时健也是成功者,正如王石所说的: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不是看他站到顶峰,而是从顶峰跌落之后的反弹力。
禇时健早年从政,中年从商,在退休前入狱,74岁出狱后再次创业,靠“禇橙”成为亿万富翁。在总结成功秘决时,有人说成功要靠机遇,有人说成功要靠计谋,有人说成功要靠勤奋努力,有人说成功要靠胆大心细。而我认为成功秘决一是要选择,二是要坚持。有句话这么讲的,“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因为选择就是确定方向。人生就是一次次选择的过程,你可以选择开心,也可以选择不开心,你可以选择进取也可以选择后退。因此选择很重要,选择就是要做正确的事。另一项就是坚持,也就是做正确的事。如果我们选择好了方向,那么就意味着我们确立了目标,选择了通往成功的道路,那么如何在路上更快更平稳地坚持到底,才是我们最关心的。坚持对于我们是一生的考验,是能否成功的关键。
由此也想到了所带的实习学生,因为他们所选择的方向不同,基础不同,用心不同,因而所呈现的学习效果差异非常大。九零后的孩子都很聪明,根本就不存在智商的'差异,只是因为有的孩子最初没有设立目标,因此没有努力的方向,找不到契入点,久之流于平庸,较之优秀渐行渐远。而设立目标的孩子,会利用一切机会抓紧学习、锻炼自己,向目标不断努力前行,在磨练中不断完善自我,最终实现目标。最近一个实习了九个月的学生要被调离我部门,他十分的不愿走,因为最初给他设立的目标还没有实现,我自己也十分自责,让他过早的展露才华,而失去了系统学习的机会。老师所讲的“慢藏诲盗”的道理我是知道的,但这样的事还是发生了。再一想想其实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如果我们将目标设立的更高些更远些,现在这点坎难也就不是大问题了,我们总会向着目标前进,最终成功的。
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我们做为个人如何修行,老师曾经给出过答案:要观好形势、找准定位、受与不受。昨天有幸参加了建宏师兄与果诚师兄举办的《角色定位与个人利益最大化》,在那里大家讨论很热烈,对如何定位、如何确立目标,遇到问题如何不逃避展开了充分讨论,我融入在课堂氛围的同时,也感叹如果我的学生能够参加一下这样的课程,对于他们的人生是有很大指导作用的,会使他们少走弯路,尽快走向成功的。
菜根谭读后感7
很久之前就曾听兄弟姐妹提起《菜根谭》一书,兄弟姐妹对此书极为推崇,将其誉为修身之书、智慧之书,我也曾想在闲暇之余仔细阅读一番,无奈世俗繁忙,一向抽不出时刻阅读品鉴。
近日,女儿的学校给孩子们发了这本书,并让每个学生都要熟记里面的资料。八岁的女儿根本无法明白每一段语录背后的含义,向我求救,让我给她读和讲,于是借此机会我第一次翻开了这本《菜根谭》。
《菜根谭》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之因此以“菜根为名”,原因众说纷纭,其中大部分人认为这则源于宋代学者的一句古语――“人能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作者借此书表现了甘于清贫的淡然态度和平凡超脱的生活理想,值得后人景仰和领悟。
在生活节奏高频率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奔波忙碌的同时,根本无暇停下来省视内心。就像我,每日忙于工作,忙于生活,经常会遇到各种失败、挫折,遇到各种困惑和心结,每每在我心中留下阴影和伤痕。在教女儿领悟阅读的同时,《菜根谭》中的每一段语录都让我感触颇深,仿佛醍醐灌顶般豁然开朗,每日读上几段,每日都有一些新的思考,新的感悟。在阅读中,我打开心门,让这些警世、醒世的语录包围浸润着我的内心,改变着我的心态,改变着我的.生活,改变着我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贫得者虽富亦贫,知足者虽贫亦富。贫得者分金恨不得玉,封公怨不受侯,权豪自甘乞丐;知足者藜羹旨于膏粱,布袍暖于狐貉,编民不让王公”这段语录对当今社会追逐富贵,互相攀比的思想有着十分强的教育好处。过去,我也一向迷失在物质的欲望中,不断渴望得到更好的物质条件,结果自我的心永不满足,在与他人的攀比之中,总是奢望一些潜质外的东西,日子过得浮躁而虚华。此刻,我知道了,物质的追逐是没有止境的,虽然我没有奢华的物质条件,然而我有愉悦美满的家庭,我有稳定可靠的工作,我的生活虽然平凡,然而我的精神就应是愉悦的,是富足的。知足常乐,这是人追求愉悦的一种心态,也是一种处世的哲学。
“得意须早回头,拂心莫便放手,恩里由来生害,故快意时须早回首;败后或反成功,故拂心处莫便放手”,人生总是不断上演着失意和得意。这段语录告诉咱们,得意不好忘形,失意不好心冷。对于刚从销售转到综合办的我来说,此语可作为职场格言。应对新的环境、新的工作挑战,只有加倍发奋,将工作做得更好;工作遇到挫折,我不再灰心丧气,而是继续发奋,坚持到底,直至成功。
人生就是这样,要能够在普通的生活中找寻到愉悦的因子,要能够在荣誉面前持续警醒,在挫折面前学习并领悟坚持。《菜根谭》教会了我怎样应对生活,应对工作,应对人生。
一本《菜根谭》,一部警世书,期望你也能偷得一点闲暇,找到它,翻开它,品读它,让心随着文字飞翔,让人生随着阅读走入另一番境界。
菜根谭读后感8
读《菜根谭》颇有感触:“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
这句话告诉我们:文章写到了纯熟完美的最高境界时,其中的遣词造句并没有什么深奥玄妙之处,只但是是将自我的真情实感恰如其分地用文字表达出来罢了。当一个人的品德修养到达了真善美高度统一的崇高境界时,他的言谈举止并没有什么个性的地方,只但是是将自我纯真朴实的自然精神本质平白表露而已。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将做文章提高到了至高境界,“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为天下读书人废寝忘食地读书和殚精竭虑地求功名找到了理论依据,由此也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在“头悬梁、锥刺股”读书成名的.同时,注重将文品与人品紧密地结合起来,视作文与做人为生命,孜孜不倦读书的同时,自觉地完善自我,以期成为表里如一的高尚的人。
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的灵魂所思与肉体所为往往并不统一,甚至会发生对抗,直接导致“作文”与“做人”的激烈冲突,真的是很残酷。然而,这也正是生活的本真。因为在中国人的眼里,“文如其人”,人生一世在社会中运行的过程被称为“做人”,只有成功地做好了“人”,才可能拥有一双“作文”的妙手,所谓“修德须忘功名,读书定要深心”。做学问的人务必要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就像你在修炼道德时却又忘不掉求取功利名誉,那么你必然不会有什么真正的造诣。如果你在阅读古书时却只把兴趣放在吟诗作赋、附庸风雅上,那么你也肯定不能有什么深入的心得体会。
人生如同一座大舞台,每一个人都是演员,都在扮演着不一样的主角,自然也就有正面人物和反面主角之分,同时也会存在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之别。一个人能够扮演多种主角,但却无法具备多个灵魂,否则“灵”与“肉”的搏斗时刻在进行,人活得岂不是太累了,如此肉体与灵魂的和谐就无法统一,心灵的安宁更成为无稽之谈。
时下朋友见面最大的感慨就是:活得真累。这种累并非单纯的工作强度之大,而是作为社会人务必照顾到方方面面的关系,是个体心理的疲惫,是不堪心灵的重负,对此身在职场的人们都心知肚明又心照不宣,只能默默地承受,暗暗地调节。倘若我们能够做到“文章极处无奇巧,人品极处只本然”,卸下过多的心理重负,拥有宽爱和淡定的心境,不怨天尤人,不苛求完美,去本色做人,以真心作文,那么我们将会在有限的生命旅途中,抛弃功名之累,饱览春花秋月,细品夏景冬雪,天人合一,自然和谐地终其一生。
如同《菜根谭》的得名:咬得菜根断,则百事可破。但愿我们能“超越口耳之嗜欲,得见人生之真趣”,无论是做人还是作文,都会万事皆缘,随遇而安。
菜根谭读后感9
读了一些内容后,我仍然经常读过去的东西。我非常喜欢一些句子,所以我读了几遍,也钦佩了几遍。
当我昨天读这句话的时候,我不应该以轻易许下承诺为乐,也不应该因为喝醉而生气,也不应该急于让许多事情发生,也不应该因疲劳而死。前三句让我想起几天前在中央电视台看的一个普法节目。一名男司机娶了公司的女经理,婚后,这个恶棍被提升为副总裁。蜜月期间,这对男女回到了他们的家乡。这个人的哥哥想去他的总部当司机。那个人喝醉了,回答道。那个女人被那个男人打了一巴掌,因为她没有空工作。从那以后,发生了一些冲突。最后,这名妇女起诉了这名男子,两人因家庭暴力而离婚。因此,看到前三句话,我就联想到了这场悲剧。
起初,两人并不一定从坠入爱河开始,但从那以后,因为一个男人被提升为一个女老板的丈夫,他被提升是因为裙带关系,这本身就很危险。此外,传统的中国男人不太愿意从内心接受高于自己的女性能力,这为这场婚姻悲剧奠定了基础。不清楚你是否能马上找到北方。在蜜月期间,男人认为现在女人和公司属于他们自己的包,可以随意操纵。然而,这个女人是一个有手腕的女人。一个听话的女人不可能是公司的老板。一个主观的女人不会让这个没有好位置的男人做任何他想做的事。关键是他们都认为婚前爱情高于一切,但婚后他们都认为对方可以无条件地为自己着想,但事实是他们高估了爱情,也高估了对方。
人的本质通过利用幸福和无视承诺而发挥着根本性的作用。当人们开心的时候,一切都很容易讨论。人们总是抓住合适的'机会讨论条件。当人们快乐的时候,紧张的神经会在他们快乐的时候放松,掌握的程度会放松得多。当规则被搁置时,事情往往会很容易处理。因为酗酒和愤怒,人们喝酒后很容易利用酒精做平时不杀人的事情。事实上,酒精遮住了他们的脸,情绪不受控制,或者酒精削弱了他们控制情绪的能力。虚荣、嫉妒、傲慢和极端是这些不好的天性中的一些。然而,当他们不受约束地被释放时,他们就是一股恐怖的力量。它们会破坏一个人积累了n年的光辉形象,甚至破坏他们在瞬间苦心经营的人际关系,并有逐渐枯萎和腐烂的趋势。这很可怕,但也让每个人吃惊。基于这种情况,我认为最好直视前方,平时展现一个基本真实的自我。不要太紧张。利用快速的步伐和许多事情可能和第一句话一样。当你富裕的时候,很难表现自己,麻烦是不可避免的。
当然,所有这些仍然是基于一个人最基本的人性,这是由于它的本性。如果这个故事是一个懂得爱和珍惜的温柔的男人,就永远不会有家庭暴力。如果故事中的女人不原谅他的第一巴掌,就不会有后续的遭遇。请记住,这个人的第一巴掌不仅是唯一的一巴掌,而且是第一巴掌。如果你想原谅他,就等于接受了他的n次暴力,这看起来也像一个男人的不忠。如果你打算原谅不忠实的男人,请做好“一辈子面对自己n次”的工作。
菜根谭读后感10
初识《菜根谭》,是在手机上看到一部《一味一人生》的电子书。这本书就是对《菜根谭》的解读,当时读的时候就感触颇深,其中有关修身、处世、待人等方方面面的阐述,给啦我很大的启迪。放寒假之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学校的图书室里发现啦这本《菜根谭大全集》,我如获至宝。假期里,每个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在柔和的台灯下,轻轻捧起这份沉淀的.古老智慧,静静地读着《菜根谭》,让自己的心灵接受着洗涤,让浮躁的心安静下来。
《菜根谭》融合啦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释家的出世思想,深入浅出地讲述啦关于修身、人生、处世等多个方面的人生智慧,告知后世读者享受平凡、活出真我,自会觅得人生真味。
《菜根谭》的第一章就是“立德修身——高出立,平处坐,低处行”,将“德”放到啦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开篇便提到“洁身自好,栖守道德——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一个能坚守道德准则的人,也许会寂寞一时;一个依附权贵的人,却会永远孤独。心胸豁达宽广的人,考虑到死后的千古名誉,宁可坚守道德准则而忍受一时的寂寞,也不会因依附权贵而遭受万世的凄凉。这是何等的洁身自好啊!反观我们的现实生活,有多少人因为难以抵御物欲的诱惑,从而是自己踏上人生的不归路,留下终生遗憾。一只只被揪出的“大老虎”还是“小苍蝇”,不正是验证啦这句话吗?“洁身自好,栖守道德”,你才会活的坦坦荡荡!
而在“天机最神,智巧无益”一则中,则警示人们如何追逐自己的成功与梦想。“贞士无心徼福,天即就无心处牖其衷;险人着意避祸,天即就着意中夺其魄。可见天之机权最神,人之智巧何益?”一个坚守志节的人虽然并不用心去求取福分,可是上天却在他无意之间引导他完成自己的心愿;阴险的人虽然刻意去躲避灾祸的惩罚,可是上天却在他着意逃避之处夺走他的魂灵使其丧失元气。由此可见,上天运用魔力的手段非常神奇莫测,凡人的智慧再高明又有什么用呢?
当一个人把自己的修养、道德以及能力修炼到家的时候,即使我们不急切地追求福分,幸福和幸运也会主动来敲门;当一个人不想着成功,只是朝着那个方向努力时,就会收获意外的惊喜,正如老子所言“后其身而身先”。做人不可太急功近利,不可为啦达到那个目标而不惜一切手段。恰恰相反,当你对于名誉、利益、地位多几分“无心”,对品德、涵养、能力多几分“着意”,踏踏实实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时,我们就会收获意料之中的惊喜。
菜根谭读后感11
《菜根谭》一书,朋友对此书极为推崇,将其誉为修身之书、智慧之书,我也曾想在闲暇之余仔细阅读一番,无奈世俗繁忙,一向抽不出时光阅读品鉴。
近日,女儿的学校给孩子们发了这本书,并让每个学生都要熟记里面的资料。八岁的女儿根本无法理解每一段语录背后的含义,向我求救,让我给她读和讲,于是借此机会我第一次翻开了这本《菜根谭》。
《菜根谭》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之所以以“菜根为名”,原因众说纷纭,其中大部分人认为这则源于宋代学者的一句古语——“人能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作者借此书表现了甘于清贫的淡然态度和平凡超脱的生活理想,值得后人景仰和学习。
在生活节奏高频率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奔波忙碌的同时,根本无暇停下来省视内心。就像我,每日忙于工作,忙于生活,经常会遇到各种失败、挫折,遇到各种困惑和心结,每每在我心中留下阴影和伤痕。在教女儿学习阅读的同时,《菜根谭》中的每一段语录都让我感触颇深,仿佛醍醐灌顶般豁然开朗,每日读上几段,每日都有一些新的思考,新的感悟。在阅读中,我打开心门,让这些警世、醒世的语录包围浸润着我的内心,改变着我的心态,改变着我的生活,改变着我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贫得者虽富亦贫,知足者虽贫亦富。贫得者分金恨不得玉,封公怨不受侯,权豪自甘乞丐;知足者藜羹旨于膏粱,布袍暖于狐貉,编民不让王公”这段语录对当今社会追逐富贵,互相攀比的思想有着十分强的教育好处。过去,我也一向迷失在物质的欲望中,不断渴望得到更好的物质条件,结果自我的心永不满足,在与他人的攀比之中,总是奢望一些潜力外的东西,日子过得浮躁而虚华。此刻,我明白了,物质的追逐是没有止境的,虽然我没有奢华的`物质条件,然而我有幸福美满的家庭,我有稳定可靠的工作,我的生活虽然平凡,然而我的精神就应是快乐的,是富足的。知足常乐,这是人追求快乐的一种心态,也是一种处世的哲学。
“得意须早回头,拂心莫便放手,恩里由来生害,故快意时须早回首;败后或反成功,故拂心处莫便放手”,人生总是不断上演着失意和得意。这段语录告诉我们,得意不要忘形,失意不要心冷。对于刚从销售转到综合办的我来说,此语可作为职场格言。应对新的环境、新的工作挑战,只有加倍努力,将工作做得更好;工作遇到挫折,我不再灰心丧气,而是继续努力,坚持到底,直至成功。
人生就是这样,要能够在普通的生活中找寻到快乐的因子,要能够在荣誉面前持续警醒,在挫折面前学会坚持。《菜根谭》教会了我怎样应对生活,应对工作,应对人生。
一本《菜根谭》,一部警世书,期望你也能偷得一点闲暇,找到它,翻开它,品读它,让心随着文字飞翔,让人生随着阅读走入另一番境界。
菜根谭读后感12
很久之前就曾听朋友提起《菜根谭》一书,朋友对此书极为推崇,将其誉为修身之书、智慧之书,我也曾想在闲暇之余仔细阅读一番,无奈世俗繁忙,一向抽不出时间阅读品鉴。
近日,女儿的学校给孩子们发了这本书,并让每个学生都要熟记里面的资料。八岁的女儿根本无法理解每一段语录背后的含义,向我求救,让我给她读和讲,于是借此机会我第一次翻开了这本《菜根谭》。
《菜根谭》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之所以以“菜根为名”,原因众说纷纭,其中大部分人认为这则源于宋代学者的一句古语——“人能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作者借此书表现了甘于清贫的淡然态度和平凡超脱的生活梦想,值得后人景仰和学习。
在生活节奏高频率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奔波忙碌的.同时,根本无暇停下来省视内心。就像我,每日忙于工作,忙于生活,经常会遇到各种失败、挫折,遇到各种困惑和心结,每每在我心中留下阴影和伤痕。在教女儿学习阅读的同时,《菜根谭》中的每一段语录都让我感触颇深,仿佛醍醐灌顶般豁然开朗,每日读上几段,每日都有一些新的思考,新的感悟。在阅读中,我打开心门,让这些警世、醒世的语录包围浸润着我的内心,改变着我的心态,改变着我的生活,改变着我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贫得者虽富亦贫,知足者虽贫亦富。贫得者分金恨不得玉,封公怨不受侯,权豪自甘乞丐;知足者藜羹旨于膏粱,布袍暖于狐貉,编民不让王公”这段语录对当今社会追逐富贵,互相攀比的思想有着十分强的教育意义。过去,我也一向迷失在物质的欲望中,不断渴望得到更好的物质条件,结果自我的心永不满足,在与他人的攀比之中,总是奢望一些本事外的东西,日子过得浮躁而虚华。此刻,我明白了,物质的追逐是没有止境的,虽然我没有奢华的物质条件,然而我有幸福美满的家庭,我有稳定可靠的工作,我的生活虽然平凡,然而我的精神应当是欢乐的,是富足的。知足常乐,这是人追求欢乐的一种心态,也是一种处世的哲学。
“得意须早回头,拂心莫便放手,恩里由来生害,故快意时须早回首;败后或反成功,故拂心处莫便放手”,人生总是不断上演着失意和得意。这段语录告诉我们,得意不要忘形,失意不要心冷。对于刚从销售转到综合办的我来说,此语可作为职场格言。应对新的环境、新的工作挑战,仅有加倍努力,将工作做得更好;工作遇到挫折,我不再灰心丧气,而是继续努力,坚持到底,直至成功。
人生就是这样,要能够在普通的生活中找寻到欢乐的因子,要能够在荣誉面前坚持警醒,在挫折面前学会坚持。《菜根谭》教会了我怎样应对生活,应对工作,应对人生。
一本《菜根谭》,一部警世书,期望你也能偷得一点闲暇,找到它,翻开它,品读它,让心随着文字飞翔,让人生随着阅读走入另一番境界。
菜根谭读后感13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坚持写东西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最近听到两位网络小说作者一直在很痛苦的强行坚持更新章节,其中一位有时候坐在电脑前三四个小时却写不了上百字,另一位有种想跳楼的抑郁,而这两位作者的小说点击量都是非常高的。以前听到一个人对我说过:高晓松做《晓说》栏目,做了一年之后,感觉身心被掏空了,已经没有内容和素材可以坚持下去了。
因为,我们一般情况下都是靠知识储备和思维去写作、讲课、做节目等,却不知再多的储备也会消耗掉,思维会受外在环境的影响。比如艺术创作等,多半靠的都是思维灵感,但是思维灵感却不是想来就会出现的。
我最开始在昊天雅居讲课也是如此,讲了6次课之后,觉得已经没有可讲的内容了,自己那点储备都用完了,之后的课程都是靠每周提前大量的阅读和记忆坚持下来的,可是这样的知识搬运会使课程没有任何质量可言。
前面这些说的都是我们一般的.普罗大众,但是对于真正的重量级人物,达到开悟的境界,随时都能信手拈来,万法为我所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源源不断,所讲的一切都是自性生万法。
这次读《菜根谭》又遇到了类似的写作瓶颈,昨天读到这句《菜根谭》的时候异常的高兴,觉得这句话就是至理,可是想要文字表达出来的时候却是模模糊糊的,不知怎么理顺思路,不知如何下笔,所以就没有继续码字了。
自己隐隐约约的觉察到了,是我内心太乱了、心浮气躁了,果不其然今天情况更加严重。导致这种状态的原因,其实就是被物累俗情所缠缚,以前找不到原因,现在却是可以很快的明了清楚。所谓狂心顿歇、歇即菩提,只有心不躁动、心不浮动了,才有可能头脑清明、内心清晰、智慧涌现,看的才更加的通透、更加的长远,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要坚持做什么,也就是淡泊明志与宁静致远。儒家《大学》也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而让狂心顿歇的第一步就是止,修止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打坐、拜佛、跑步等,这三种方式对我来说都很有用。于是今天我选择了跑步,结果跑了十几公里后,那些因物累俗情导致的狂心不已停止下来了,身心也泰然,思维变得活跃,智慧开始涌现出来。
被外在欲望交织绑缚的太多,好比心灵蒙尘。所以,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欲望就是灰尘,需要时时擦拭,只要不停的擦拭,才有可能显见妙明真心、真如自性。
按照物我、身心、智识的修行次第来说,物我层次即是被贪嗔痴强烈的束缚着,出现对物和外境的强烈执着,这是一种深深的习气,包括各种不良情绪心理等。只有突破物我之境,才有可能进入身心阶段,大致体会心是怎样的存在、身与心的关系、心与性的关系是什么。很遗憾的是,我们很多的修学众(包括我自己),一直在物我这个阶段反复着、跳脱不出来。
明白了上面的法理,对于“作人无甚高远事业,摆脱得俗情便入名流;为学无甚增益功夫,灭除得物累便超圣境”,就很容易理解了。
菜根谭读后感14
据洪应明另一部作品《仙佛奇踪》可明白,他早年热衷于仕途,但是和大多数不得志的文人雅士一样,到了晚年都隐归了山林。他和袁黄、冯梦桢等人是好朋友,难免有些相互的影响。但是多数人不明白《仙佛奇踪》是洪应明的书,只明白一本《菜根谭》,这就应是一般作家的通病,因为自我某一部作品的过分出名而其他作品黯然失色,甚至有的干脆滞销,惹得出版商不快,又让我们以为这位作家的才情有限,只能做到一支独秀,无法促使百花齐放。
《菜根谭》原书共有三人作序,都是当时名士,足见此书炙热一时。其实这只是一本教人出世入世的小册子,说到底是一本《使用说明》,与袁了凡《了凡四训》情致相当,都是说教口气。全书综合了儒、释、道三者思想,所以领悟起来显得缓慢,有时不知所云。好在书中语言峭拔,意境阔大,颇能引起读者兴趣。书中节目分为“修身”、“应酬”、“评议”和“闲适”四大部分,阅毕后生出些感想,如同秋后算账一样一一记下,给读过的人一些心得上的交流,给未读或在读的`人一点铺垫。
第一是“无为”。这本是老庄的产物,洪应明取其神进行说明,将其变成体系化,让自我的观点不仅仅有据可依,又显得正统。他说“躯壳的我要看得破,则万物皆空而其心常虚,虚则义理来据”,又说“--火炽,而一念及病时,便兴似寒灰;名利饴甘,而一想到死地,便味如咀蜡”,清心寡欲得让人险些丧失味觉。他不像老子直接说“为无为,则无不治”,也不像庄子愤愤劝道“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更不想列子挑明了说“天地无全功,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用”,总归在“无能”二字上。所以洪应明话说得很漂亮,让自我成为《菜根谭》处事规则的生动标榜。
第二是“无欲”。洪应明抄袭了释氏的玄妙,却发展了他们的空灵,传播了佛家的禅宗。例如“彩笔描空,笔不落色,而空亦不受染;利刀割水,刀不损锷,而水亦不留痕”、“心与竹俱空,问是非何处安脚?”、“胸中涤去数斗尘,语言方觉有味”等,都是这种特点的体现。
第三是“清闲”。这是最绝妙的一部分,集中在“闲适”章节里,表现出了古代隐士的雅致。比如“阶下几点飞翠落红,收拾来无非诗料;窗前一片浮清映白,悟入处尽是禅机”,“芳菲园林看蜂忙,觑破几船尘情世态;寂寞衡茅观燕寝,引起一种冷趣幽思”,比较有名的是“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支卷云舒”。
这本书里的另一个可观之处在语言上,洪应明用了细碎精致的笔法去表现一种雄健放浪的情怀,但是落在条条细则上方,却如同滂沱大浪里面的小水滴,温柔可爱,比如“鸢飞鱼跃”、“波恬浪静”、“沤生大海”、“影灭长空”、“碗茗炉烟”等等。
这是一本值得看的书,在其他类似书籍里它要算较出色的一家,对我们人生以及人生以外的认识会给出一些适宜的指引,不至于过早的迷了路。
菜根谭读后感15
培根说,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智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而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所著的《菜根谭》则是一部不啻于集历史与道德、诗歌和哲理、时代精神和民族文化于一身的一本书籍。
说来惭愧,最初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时,还以为是与做菜有关的,后来大学挚友在临别毕业时赠予我此书,可能当时太年轻,囫囵吞枣、草草翻阅后未觉深意,书,便被放在了书架最底层。如今,有了些许社会经验后,偶然翻阅,方能稍加理解其中含义,理解挚友的良苦用心。
书中阐述了为人处事、淡泊从容、修身养性、怡情适性、功业成败、返璞归真几方面内容。融合了儒家的中庸、道家的无为,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为人处世方式,表现了古人对人生、人际、人性的见解,可谓字字珠玑。
在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现代社会,我们同样需要甚至更加需要《菜根谭》这样的清流来洗涤我们的精神,浸润我们的`心灵,滋养我们的三观。
《菜根谭》说,人生的福祸苦乐,一念之差而已:人生福祸境区,皆念想造成。古释氏云:“利欲炽然即是火坑,贪受沉溺便为苦海;一贪清净烈焰成池,一念惊觉船登彼。念头稍异,境界顿殊,可不慎哉。这话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有异曲同工之妙。人生的幸福与苦恼全是由自己的观念所造成的,人生苦乐转化,全凭心定。我们在人生路上,会不断的获得,不断的失去,而在得失之间我们无法衡量它们的价值,我们无法衡量哪个是好,哪个是不好。衡量的标准又是什么?金钱?权势?健康?快乐?这些也只是分子,还有个分母——欲望。名利的欲望太强烈,无异于使自己跳入火坑;贪婪之心太强烈,就等于使自己沉入苦海。我们想要的东西越来越多,我们的欲望之火越来越旺,而唯有清静之心,才能化解。所以一念之差,千差万别。
那么如何保持我们的清静之心呢?我们同样能从《菜根谭》中找到独特的答案——抱朴守拙,涉世之道。“涉世浅,点杂亦浅;历事深,机械迹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我们的成长必将进入一个更加复杂的社会,体悟人情的冷暖,而社会是一个大染缸,越经历世事,城府越深,真诚越少,处事越圆滑,尔虞我诈防不胜防。我们该如何自处?——守住初心。去注重抱朴守拙的忠厚作风,去豁达一些,保持纯真的本性。只有在纷繁芜杂的社会中保持最本真的自我本心,守住原本的纯真,才能在人来人往潮起潮落中岿然不动,才能出走社会多年,归来仍是当年少年模样。知世故而不世故,才是最善良的成熟,留有清静之心,笑看花开花落。
我喜欢《菜根谭》,因为它是一本历世阅人的书,更是一本答案之书——你所有的迷茫不解,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更是一本智慧之书,嚼得菜根,百事可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