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读后感

时间:2024-07-21 15:29:36
《三体》读后感范文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体》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体》读后感范文1

  在多数人眼中绝对的反面角色———三体竟然发回的第一个消息是让地球人不要回复,保护自己。这说明三体亦有善,他善待了在他们文明眼中如同蝼蚁一般的我们。何为善,《国语·晋语》曰:善,德之建也。也就是说善,是建立德行的基础。世间有善则世间和谐。

  在《三体》中我体悟到了两种善,过程论的善和结果论的善。我以为罗辑是结果论的善。他用黑暗森林法则来和三体文明进行对赌协议,以此保护了人类文明使其得以延续。无论是作为面壁人还是执剑人,罗辑在很多过程中的行为难以称之为善行,他通过自残来威胁三体,为了自己私利而营建住所,但是他的这些行为都是为了一个拯救人类文明的大善。程心的善是过程论的善。这如文中所述的那样她如同一位圣母,做的每一个决定和事情都从大爱的角度来判断,即使这些决定将带来灾难也不忍心自毁同类。有些人认为程心不是善,她害了人类,但是我以为在过程论上,她是善的。其实在文中背景下,无论什么情形下,地球文明必然毁灭而三体文明没有地球也无法生存,因此她的选择不仅是寻求那微乎其微的共赢局面也是对三体文明的一种善行。所谓以德报怨不过如此。善,德之建也。为善不同,同归于美。过程论的善和结果论的善共同组成了我们的美好社会。因为有过程论的善,我们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法律的公正;因为有结果论的善,我们的社会得以平衡,正义得以伸张。

  然而,伪善不是善。作者对维德包装成为一个坚毅的人,但是当我们拨开这层包装便可以看到一个伪善者。他所做的事是善吗?不是。他故意隐瞒云天明送程心星星并不是为了实现人类的伟大救赎,而是为了让云天明更决心奉献自己,让程心为自己服务。他违背法律私自研制曲率飞行器并不是为了实现人类逃离,而是为了还他自己的人情。作者包装的越高尚,越凸显维德人的伪善本性。“伪善”比“无善”更可怕,无善无为,但是伪善却损人。感恩节赦免火鸡是善吗?是,又好像不是。美国人平均每年在感恩节期间要吃掉4600多万只火鸡。赦免两只火鸡展示了美国的善,可是不难发现,由此带来的文化符号为了这两只火鸡会有更多的火鸡成为餐桌上的美味。汉徐干《中论·考伪》:“人徒知名之为善,不知伪善者为不善也。

  为善者是孤独的。在文中,罗辑是孤独的,程心是孤独的;在动漫中,蜘蛛侠是孤独的,全民超人汉考克是孤独的;在现实中,扶老奶奶的小伙子是孤独的,曼德拉也是孤独的。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造成孤独的后果是整个大环境的消极态度。人人都希望世界上有英雄但是没有人希望自己成为英雄。在大难当前人们祈求英雄出世,希望上帝或者佛能够相救,但是等到苦难度过之后又有几人还会想起当初呼唤了万遍的上帝,又有几人还会继续诚心烧香拜佛。人们的世界观只存在有用和无用,“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人间世》。我以为,其中无用是指无功利之用,这样的世界观使得为善者得不到任何对等的回报,失去了为善土壤的社会人人都不愿意行善,导致我们常说的“人们一边抱怨社会无情,一边‘独善其身’”。因此,为善者是孤独的。

  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这句歌词体现的人们对于美好世界的渴望。美好的世界需要有为善者,而为善需要有为善者的土壤。我以为提供为善土壤的境界有三:敢于为善;善有所得;乐于为善。敢于为善就要求社会坚决维护为善者的权益,通过公正的公检法体系保障为善者的自身权益不受侵害,敢于为善。善有所得就是要给与为善者合适的补偿,从而降低为善的成本。社会向大家宣扬为善,颁发荣誉就是促进人们乐于为善,就像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让大家积极的为善。为善不同,同归于美。

《三体》读后感范文2

  随着剧情的不断推进,很多宇宙的知识都被引入到小说里了。

  小说引入了新的角色,云天明,一个身患绝症准备执行安乐死的人,但再临时执行前因为多年前的一个主意获得一大笔财富,用这笔财富买了一个很遥远的星球,没错就是买了一颗在当时科技情况下一生都无法到达的星球,送给了一个喜欢的女孩——程心(这是另一个主人公)。程心参与(PIA)向三体舰队发射探测器的工作,称之为阶梯计划,将放弃安乐死的云天明的大脑送入太空,发射到三体星球,期间因为技术故障导致发射偏离预定方向,但最终成功到达三体星球,并成功了三体著名的作家,讲述地球童话,通过童话透露了很多三体的事情和技术。

  在罗辑掌握了百年三体坐标的执剑人后(执剑人是掌握三体坐标,如果三体世界进攻地球,执剑人则向宇宙发射三体坐标,从而三体星球将收到宇宙其他高级星球的攻击),程心成了第二代执剑人,但刚接受后,三体星球武器,水滴对地球发动了攻击,导致地球沦陷。

  根据三体世界的要求,地球的所有人口都将被限制在澳大利亚范围内活动,面临着全世界都大迁移,大部分地球人都被奴役,少部分地球人开始反击,迁移过程导致一系列生存、迁移、人性问题的产生,是真正的世界末日。

  纬度世界中的自己,如果高纬度看,那么将都能看到在地球未收到三体世界攻击之前,在警示下继续逃离的“蓝色空间”号,受到具有发射引力波能力的“万有引力”号与两个同行的“水滴”追击,其上的人员进入四维空间摧毁水滴并占领了“万有引力”号,启动引力波广播向宇宙公布了三体星系的坐标,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情,三体放弃了地球,因为地球乃至太阳系都已经暴露在宇宙中,同事宣告地球的掩体计划失败。宇宙的高级生物向发射一张卡片大小的“二向箔”,使整个太阳系压缩为二维平面而毁灭。(比三体世界更高级的文明。二向箔,一种维度攻击武器,简单的说就是平时的世界是三维的,直接压缩成二维的,没有任何厚度的空间,换言之,就是把太阳系变成了没有厚度的二维,没有任何星球或者生物存活或者存在)。程心乘坐唯一人类唯一一艘能达到光速的飞船,在冥王星见到了地球文明博物馆的“守墓人”罗辑,带走人类文明的精华,逃离了太阳系。

  宇宙中存在的高级生物,要重启宇宙,将一切归零,在程心生活了1800万年后,从小宇宙(用能量开辟出来的不受外界影响的空间),出来后,重新回到了大宇宙。

  在这部里面,作者制造了很多矛盾点,发引了对人性和道德的.拷问。比如,在第二部里认为地球即将灭亡逃离地球的飞船,在地球的欺骗下回到了地球,却接受了以反人类罪的罪名。很多时候,我们都没办法去衡量和评论道德,就如人们所说,你不知道我经历了什么,你就没资格评价我一样。

  我们都习惯于用道德绑架别人,每每谈论时都会将自己放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正如心理学界有个很有意思的例子:

  有个疯子,他把三个人绑到一条轨道上,把一个人绑到另一条轨道上,这时有一列火车向那三个人开来,你手边有一个装置可以改变火车轨道,但会行驶向另一个人的轨道上,火车刹不了车,就会撞另一个人,你会选择救那三个人而改变轨道撞另一个人...

  这个问题相信大部分人的选择都一样,但不管怎么选,你仍旧会收到道德上的谴责。因为很简单,那个改变火车轨道的装置不在你手里。

  就像这部书里的罗辑一样,为了人类的存亡独守了一百多年,但当卸下肩上的责任时候,在门口等待的确是反人类罪的罪名(当然,最后没有成型)。

  书中讲述的在浩瀚的宇宙中,其实很拥挤,作者呈现开我们一个完全陌生甚至无法理解的宇宙。我相信,作者是孤独时,就像是一个人行走在孤单的宇宙,没有着落,一只悬浮,一只飘着......

《三体》读后感范文3

  《三体 黑暗森林》主要讲述的是本书的主人公之一罗辑在人类科学被三体星人封锁的情况下,通过对叶文洁对他说的一席话的思考,从而提出令人生畏的黑暗森林法则并成功威胁三体星人放缓其对地球的占领计划的故事。我认为这一部也是《三体》系列中最精彩的一部。从四位面壁者提出的出人意料的防御计划到太空舰队领导人章北海那具有前瞻性的非工质动力系统和果敢血性的暗杀行动,无不令人震惊和热血沸腾。

  第三部,也是最后一部的《三体 死神永生》,交待了人类和三体星人的命运。在此之前两个文明间的战争以及宇宙人类之间的利益争夺,为我们描述了种种我们未曾听闻的战争方式。而第三方高级文明对地球和三体星的毁灭性打击更是让我们看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类的渺小。在此我不得不对刘慈欣老师表示深深的敬佩。

  《三体》的给人的震撼之处不仅在其前所未有的想象力,《三体》严谨的`逻辑和硬派的科学理论也让人眼前一亮。在我读《三体》的过程中,我也对《三体》中的黑暗森林法则以及情节的逻辑产生过怀疑,但在多次思考和论证后,还是被刘慈欣老师的严谨深深折服。

  当一个世界用光年来表达距离,用亿年来表达时间的时候,我才深深感到自己的渺小,一切一切,在宇宙的进程中,都只是一段微不足道的东西。

  当然,除去那些超赞的情节,我更欣赏小说里面对人性的讨论。

  当叶文洁向未知的三体世界发送信息,让他们来取代地球文明的时候,我能感受到她对人类或者说是对人性的绝望,我没有经历过文革也想象不了文革,但是从叶文洁身上,还是可以看到这场浩劫给人性的重创——多次失望到最终绝望。想到我的一个朋友也跟我说过,单纯并不难,难的是你经历了许多事情,却还能保持单纯。

  文中的这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疯狂面前,理智是软弱无力的。”关于这个,我想了一下。我自己本身是一个喜欢理性的人,尽管理智在疯狂面前是多么的无力,但是,如果能在一个疯狂的环境保持理智,更是不易。

  罗辑,一个被选中为面壁者的普通人。在巨大的压力下,运用自己的智慧,震慑住了三体人,保护地球免受侵占。之后又作为地球的执剑人保护了地球几十年,被奉为神灵。可是最后,他又被控诉多年前他的一次暴露一个星系位置的试验可能毁灭了一个文明。这里我不得不感叹人的善变,当别人需要你的时候,可能会客客气气的,当你不再有作用了,便形同陌路。另外,这里罗辑被控诉毁灭了一个文明。那么,我们是否有权利去毁灭一个文明,甚至只是剥夺生命?我想到了之前微博上@能靠点儿谱吗 的一个讨论“按下一个按钮,地球上的某个和你不相关的会死去,然后你会得到许多许多的钱。问题是,你会按下吗?”,也想到前几天泛读课老师问的,(二战期间)你(一个德国少年)会不会去射杀一个俄国的俘虏(他是你的敌人)。我想了很久,我觉得我还是不会去剥夺别人的生命,非要给出理由的话,第一是换位思考我也不希望成为被夺去生命的人,第二就是小说中也有提到的 人可能跟其他文明不一样的地方就是 人 有爱。

  上面我说的关于人有爱的这一点,在另一个主角程心身上也得到了体现,她的两次抉择“不暴露三体文明的位置、让星环城投降”,就是一种人性的体现。当然,她的选择,一次让人类面临被三体文明侵占的危险,另一次让人类失去造光速飞船,避免灭掉打击的机会。看起来出于人性的选择却导致了悲剧的结果,是不是她的选择错了呢?我想不是的,微博上@奶牛denny说过“做你所坚信的事,有可能很多年很多年,都不会有人来认可你,赞赏你。更不会被几百人、几千人在公共场合赞许。 人生没有任何决定是错误的,因为你永远无法知道另外一个选择是否是正确的。 但是,总有一天,有人会很诚心地告诉你,你一直在做正确的事。”我觉得,我们要审慎地做出决定,然后,就去坚持它。

《三体》读后感范文4

  前不久看完这套书,缓了好几天不想聊,今天突然好想找人聊一聊。

  说实话初初拿起第一部的时候,没读几页就坚持不下去了,是死活读不下去的那种,太烧脑了!就凭我这种文化知识水平,真是难为我了!后来读着读着,发现还挺好看的。

  今天就先随意的分享几个能记住的点,希望能有更多的伙伴来一起讨论。

  关键词一:男性能量

  作者大刘是个男性,书中也时不常的透露出他对雄性力量的崇拜,整部小说都从男性视角出发,攻占、忧患意识、理智、计谋,当然也揉了些人性的部分进去。结合我自己思维的习惯和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时代,都说是现在是黄金纪元、女性能量兴起,以和谐、滋养、包容为主,刚开始看第一部的过程中感觉确实有点别扭,因为那种感觉跟平时看言情小说、穿越剧可真不一样!这是实实在在的烧脑啊!

  书中也描述了后来几个世纪中的男人们,连长都长得像女人了,行为方式也很中性,书里说:“男人都消失了”,只有公元世纪的男人们才像真正的男人,像章北海、维德、逻辑等。虽然我也挺认同的,但时间的流逝,在整个宇宙更替的过程中,在不同的纪元,男女能量的更迭那也是顺应时代的变化。

  我们都只是在一条宇宙前进的河流中,过好此生的日子,如今在这和平年代,既然赶上了女性能量扬升,就踏上这趟车,顺着这个流,用适应这个时代发展的'能量去跟这个世界互动。以后的世界会变成怎么样管它呢,当下即永恒嘛!

  关键词二:圣母情节

  有时候宇宙的爱是冰冷的,看似冷酷无情,不是那么温暖的。

  程心或许是因为不舍和怜悯留下一个5公斤的生态球(一条小鱼)在另一个世界,到整个宇宙要重塑的时候,有可能会因为这个小小的失误而变得不能完成重塑,因为质量守恒!

  就像万物本质上是一体的,开悟的大师们之所以一遍又一遍的来到世上唤醒众生,那是因为整体意识的扬升需要每一个灵魂都醒来、来到线上,才可以一起离开,一个也不能落下。因为大家是一体的。就像胳膊和身体已经去到了水面之上,腿还在水里,那等于根本走不了。

  以下这段来自另个一个伙伴小人鱼关于“圣母情节”的分享,我觉得非常棒:

  女主在三体人进攻到地球的时候,因为怜悯也好,慈悲也好,同情也好,等等心态吧,没有按下那个按钮,以至于后面地球沦为三体人的掌控。

  站在女主的角度上,觉得她做的没错,可是从另外的角度上对她真的是咬牙切齿的痛恨。

  以前我会把这些所谓的正向的信念系统觉得是对的,好的,是我要坚守的,因为在我的信念系统里,这些都是正义的,都是善良的。

  但是这些所谓的正向的信念系统其实也不是真正的爱。

  宇宙看似冰冷,残酷无情,但是他没有站在任何一方。

  而我们看上去仿佛是善良的,悲悯的,自认为出发于正义的,也只是站在某一个观点上,并不是从全局出发。

  关键词三:维度攻击

  书中说宇宙中常用的一种武器叫做维度攻击,就是把对方通过用“降维”的方式消灭掉。宇宙是从十维开始的,书中把它叫做“田园时代”。。。非常美好的时代,后来因为生存竞争必然会发生各种战争,不同的文明之间,就像博弈论,谁都不能确保对方会不会先动手的情况下,一般都会自己先下手为强。从十维到九维,到八维。一直到零维,整个宇宙被黑洞吸走,重新爆炸,到十维,又重来一遍(重来一遍时就需要宇宙中所有的质量回归,质量守恒)。

  不管宇宙中任何一个何等高级的文明多么厉害,怎样折腾,好像只有时间才是最后的王者,一切都是朝向死亡的,一切又都是朝向永生的。这就是刘慈欣想要表达的宇宙观吗?有点像太极阴阳图,循环往复,周而复始,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一切其实都没有意义,只能创造性的给它赋予意义,它才变得有意义。

  这就又回到了刚才说的,过好此生,过好此刻,才是最有意义的事情。

《三体》读后感范文5

  一口气读完了科幻小说《三体》三部。如果不是因为有了坚定的基督信仰,我一定会被《三体》洗脑了。

  在信主之前,特别是在学生时代,我曾经非常相信人类文明是有轮回的,就像三体文明。那时常常幻想在我们现在这代文明之前,一定有一个已经被毁灭的、曾经高度发达的文明。当时也非常愿意相信有外星人的存在。《三体》正契合了我的这些主观瞎想。

  《三体》也带给了我以前不曾想到过的震憾。

  首先,我从来不曾想过宇宙是不是一个黑暗森林。《三体》把宇宙中存在的文明比喻成一个黑暗森林,大家都小心隐蔽自己,寻找对手。谁暴露了坐标,谁就等着被催毁吧。而地球人对此茫然不知,反到像一个缺心眼儿的孩子,想方设法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存在。最终把自己带入毁灭。

  其次,我从来不曾想到过高等文明毁灭低等文明时,是那么易如反掌。一个值班的观察员随手甩一张二向箔,不费吹灰之力,太阳系就从三维被降到二维,变成了平面一幅画。

  太阳系一个星球接一个星球被压入到二维空间。作者对地球毁灭作了特别细致的描绘,印象最深的是一个母亲举着自己的孩子,但这个孩子也只不过比母亲延迟一瞬而已,统统都被压成平面。

  地球人为了抵御外星人的入侵,曾设想了种种的可能,甚至建立太空城,移民到外太空。但是人类这一切的聪明智慧和建造,在高等文明的打击下,就像成人看孩子搭的积木,甚至是一个笑话。

  放下书,被作者刘慈欣的脑洞深深折服。但他的脑洞再大,也终究是人脑,以人脑就可以幻想出这些我们普通人无法想象到的神奇能力,那么上帝真实的能力和作为,真是我们人类无法测度的。想到有一个老姊妹,当她说到上帝有时候没有应允她的祷告时,她自己安慰自己说:上帝那么多儿女呢,总有顾不到的时候。我们常常把上帝局限在我们有限的想象中,如果我们想更多地认识上帝,必须首先承认自己的无知。

  读罢《三体》,我更有着深深的感慨、感恩和感动。

  感慨的是,人算什么?在茫茫宇宙中,人类的文明、历史、情感、意志,都算什么呢?人类何其渺小。

  感恩的是,掌管宇宙万有的上帝,圣经清楚告诉我们他是爱。“他就是爱”,这不是说上帝有爱心,而是说他就是爱的本体,如果没有爱的本体,人根本不知道何为爱。试想一下,如果上帝不是爱,他又有着至高的能力,那么按照《三体》的理论,该是多么恐怖的'事。他可以把我们的生存环境造成三体世界那样,有三个恒星,让人类在乱纪元和恒纪元之间痛苦地延续,也可以凭他自己的意思,用我们想破脑袋也想不出的办法,毁灭人类。但圣经告诉我们“神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又将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多么平安的信息。

  感动的是,这样一位宇宙的创造者和主宰,他居然眷顾渺小的人类。他不是高高在上让我们恐惧战兢、仰望膜拜。他与我们联结的时候,也不是象《三体》中的高等文明,都是派一个小观察员。他自己亲自道成肉身,成为人的样式,他更是让圣灵内驻在我们每一个信他的人心里,让每一个微小的个体可以直接和他对话。多么奇妙的恩典。

  《三体》风靡一时,在国际上也获得多项大奖,有非常多的人成为三体迷。但是人们往往愿意相信科幻小说中的想象,愿意相信有三体文明的高科技打击模式,愿意相信有歌者文明的降维毁灭模式。但是却不愿意相信《创世纪》里记载的上帝的七日创造,认为那是神话故事。

  罪人的世界满了强暴,整日思想的都是罪。人们相信强者有毁灭的能力,却不愿意相信上帝爱的创造和拯救。人们更愿意相信黑暗森林理论,而不愿意接受照进这个世界的光。

  《约翰一书》4:8“没有爱心的,就不认识神,因为神就是爱。”没有神的世界,就是黑暗森林,不认识神的人只相信丛林法则。

  感恩神就是爱,他是爱的本体,爱的源头。更感恩他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

【《三体》读后感】相关文章:

三体读书笔记03-01

《三体》读书笔记02-25

三体的读后感03-09

《三体》读后感12-19

《三体》读后感01-25

三体读后感01-05

《三体Ⅱ》读后感02-27

三体读后感03-09

《三体》读书笔记心得12-16

三体的读书笔记通用08-28

《三体》读后感范文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体》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体》读后感范文1

  在多数人眼中绝对的反面角色———三体竟然发回的第一个消息是让地球人不要回复,保护自己。这说明三体亦有善,他善待了在他们文明眼中如同蝼蚁一般的我们。何为善,《国语·晋语》曰:善,德之建也。也就是说善,是建立德行的基础。世间有善则世间和谐。

  在《三体》中我体悟到了两种善,过程论的善和结果论的善。我以为罗辑是结果论的善。他用黑暗森林法则来和三体文明进行对赌协议,以此保护了人类文明使其得以延续。无论是作为面壁人还是执剑人,罗辑在很多过程中的行为难以称之为善行,他通过自残来威胁三体,为了自己私利而营建住所,但是他的这些行为都是为了一个拯救人类文明的大善。程心的善是过程论的善。这如文中所述的那样她如同一位圣母,做的每一个决定和事情都从大爱的角度来判断,即使这些决定将带来灾难也不忍心自毁同类。有些人认为程心不是善,她害了人类,但是我以为在过程论上,她是善的。其实在文中背景下,无论什么情形下,地球文明必然毁灭而三体文明没有地球也无法生存,因此她的选择不仅是寻求那微乎其微的共赢局面也是对三体文明的一种善行。所谓以德报怨不过如此。善,德之建也。为善不同,同归于美。过程论的善和结果论的善共同组成了我们的美好社会。因为有过程论的善,我们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法律的公正;因为有结果论的善,我们的社会得以平衡,正义得以伸张。

  然而,伪善不是善。作者对维德包装成为一个坚毅的人,但是当我们拨开这层包装便可以看到一个伪善者。他所做的事是善吗?不是。他故意隐瞒云天明送程心星星并不是为了实现人类的伟大救赎,而是为了让云天明更决心奉献自己,让程心为自己服务。他违背法律私自研制曲率飞行器并不是为了实现人类逃离,而是为了还他自己的人情。作者包装的越高尚,越凸显维德人的伪善本性。“伪善”比“无善”更可怕,无善无为,但是伪善却损人。感恩节赦免火鸡是善吗?是,又好像不是。美国人平均每年在感恩节期间要吃掉4600多万只火鸡。赦免两只火鸡展示了美国的善,可是不难发现,由此带来的文化符号为了这两只火鸡会有更多的火鸡成为餐桌上的美味。汉徐干《中论·考伪》:“人徒知名之为善,不知伪善者为不善也。

  为善者是孤独的。在文中,罗辑是孤独的,程心是孤独的;在动漫中,蜘蛛侠是孤独的,全民超人汉考克是孤独的;在现实中,扶老奶奶的小伙子是孤独的,曼德拉也是孤独的。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造成孤独的后果是整个大环境的消极态度。人人都希望世界上有英雄但是没有人希望自己成为英雄。在大难当前人们祈求英雄出世,希望上帝或者佛能够相救,但是等到苦难度过之后又有几人还会想起当初呼唤了万遍的上帝,又有几人还会继续诚心烧香拜佛。人们的世界观只存在有用和无用,“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人间世》。我以为,其中无用是指无功利之用,这样的世界观使得为善者得不到任何对等的回报,失去了为善土壤的社会人人都不愿意行善,导致我们常说的“人们一边抱怨社会无情,一边‘独善其身’”。因此,为善者是孤独的。

  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这句歌词体现的人们对于美好世界的渴望。美好的世界需要有为善者,而为善需要有为善者的土壤。我以为提供为善土壤的境界有三:敢于为善;善有所得;乐于为善。敢于为善就要求社会坚决维护为善者的权益,通过公正的公检法体系保障为善者的自身权益不受侵害,敢于为善。善有所得就是要给与为善者合适的补偿,从而降低为善的成本。社会向大家宣扬为善,颁发荣誉就是促进人们乐于为善,就像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让大家积极的为善。为善不同,同归于美。

《三体》读后感范文2

  随着剧情的不断推进,很多宇宙的知识都被引入到小说里了。

  小说引入了新的角色,云天明,一个身患绝症准备执行安乐死的人,但再临时执行前因为多年前的一个主意获得一大笔财富,用这笔财富买了一个很遥远的星球,没错就是买了一颗在当时科技情况下一生都无法到达的星球,送给了一个喜欢的女孩——程心(这是另一个主人公)。程心参与(PIA)向三体舰队发射探测器的工作,称之为阶梯计划,将放弃安乐死的云天明的大脑送入太空,发射到三体星球,期间因为技术故障导致发射偏离预定方向,但最终成功到达三体星球,并成功了三体著名的作家,讲述地球童话,通过童话透露了很多三体的事情和技术。

  在罗辑掌握了百年三体坐标的执剑人后(执剑人是掌握三体坐标,如果三体世界进攻地球,执剑人则向宇宙发射三体坐标,从而三体星球将收到宇宙其他高级星球的攻击),程心成了第二代执剑人,但刚接受后,三体星球武器,水滴对地球发动了攻击,导致地球沦陷。

  根据三体世界的要求,地球的所有人口都将被限制在澳大利亚范围内活动,面临着全世界都大迁移,大部分地球人都被奴役,少部分地球人开始反击,迁移过程导致一系列生存、迁移、人性问题的产生,是真正的世界末日。

  纬度世界中的自己,如果高纬度看,那么将都能看到在地球未收到三体世界攻击之前,在警示下继续逃离的“蓝色空间”号,受到具有发射引力波能力的“万有引力”号与两个同行的“水滴”追击,其上的人员进入四维空间摧毁水滴并占领了“万有引力”号,启动引力波广播向宇宙公布了三体星系的坐标,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情,三体放弃了地球,因为地球乃至太阳系都已经暴露在宇宙中,同事宣告地球的掩体计划失败。宇宙的高级生物向发射一张卡片大小的“二向箔”,使整个太阳系压缩为二维平面而毁灭。(比三体世界更高级的文明。二向箔,一种维度攻击武器,简单的说就是平时的世界是三维的,直接压缩成二维的,没有任何厚度的空间,换言之,就是把太阳系变成了没有厚度的二维,没有任何星球或者生物存活或者存在)。程心乘坐唯一人类唯一一艘能达到光速的飞船,在冥王星见到了地球文明博物馆的“守墓人”罗辑,带走人类文明的精华,逃离了太阳系。

  宇宙中存在的高级生物,要重启宇宙,将一切归零,在程心生活了1800万年后,从小宇宙(用能量开辟出来的不受外界影响的空间),出来后,重新回到了大宇宙。

  在这部里面,作者制造了很多矛盾点,发引了对人性和道德的.拷问。比如,在第二部里认为地球即将灭亡逃离地球的飞船,在地球的欺骗下回到了地球,却接受了以反人类罪的罪名。很多时候,我们都没办法去衡量和评论道德,就如人们所说,你不知道我经历了什么,你就没资格评价我一样。

  我们都习惯于用道德绑架别人,每每谈论时都会将自己放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正如心理学界有个很有意思的例子:

  有个疯子,他把三个人绑到一条轨道上,把一个人绑到另一条轨道上,这时有一列火车向那三个人开来,你手边有一个装置可以改变火车轨道,但会行驶向另一个人的轨道上,火车刹不了车,就会撞另一个人,你会选择救那三个人而改变轨道撞另一个人...

  这个问题相信大部分人的选择都一样,但不管怎么选,你仍旧会收到道德上的谴责。因为很简单,那个改变火车轨道的装置不在你手里。

  就像这部书里的罗辑一样,为了人类的存亡独守了一百多年,但当卸下肩上的责任时候,在门口等待的确是反人类罪的罪名(当然,最后没有成型)。

  书中讲述的在浩瀚的宇宙中,其实很拥挤,作者呈现开我们一个完全陌生甚至无法理解的宇宙。我相信,作者是孤独时,就像是一个人行走在孤单的宇宙,没有着落,一只悬浮,一只飘着......

《三体》读后感范文3

  《三体 黑暗森林》主要讲述的是本书的主人公之一罗辑在人类科学被三体星人封锁的情况下,通过对叶文洁对他说的一席话的思考,从而提出令人生畏的黑暗森林法则并成功威胁三体星人放缓其对地球的占领计划的故事。我认为这一部也是《三体》系列中最精彩的一部。从四位面壁者提出的出人意料的防御计划到太空舰队领导人章北海那具有前瞻性的非工质动力系统和果敢血性的暗杀行动,无不令人震惊和热血沸腾。

  第三部,也是最后一部的《三体 死神永生》,交待了人类和三体星人的命运。在此之前两个文明间的战争以及宇宙人类之间的利益争夺,为我们描述了种种我们未曾听闻的战争方式。而第三方高级文明对地球和三体星的毁灭性打击更是让我们看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类的渺小。在此我不得不对刘慈欣老师表示深深的敬佩。

  《三体》的给人的震撼之处不仅在其前所未有的想象力,《三体》严谨的`逻辑和硬派的科学理论也让人眼前一亮。在我读《三体》的过程中,我也对《三体》中的黑暗森林法则以及情节的逻辑产生过怀疑,但在多次思考和论证后,还是被刘慈欣老师的严谨深深折服。

  当一个世界用光年来表达距离,用亿年来表达时间的时候,我才深深感到自己的渺小,一切一切,在宇宙的进程中,都只是一段微不足道的东西。

  当然,除去那些超赞的情节,我更欣赏小说里面对人性的讨论。

  当叶文洁向未知的三体世界发送信息,让他们来取代地球文明的时候,我能感受到她对人类或者说是对人性的绝望,我没有经历过文革也想象不了文革,但是从叶文洁身上,还是可以看到这场浩劫给人性的重创——多次失望到最终绝望。想到我的一个朋友也跟我说过,单纯并不难,难的是你经历了许多事情,却还能保持单纯。

  文中的这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疯狂面前,理智是软弱无力的。”关于这个,我想了一下。我自己本身是一个喜欢理性的人,尽管理智在疯狂面前是多么的无力,但是,如果能在一个疯狂的环境保持理智,更是不易。

  罗辑,一个被选中为面壁者的普通人。在巨大的压力下,运用自己的智慧,震慑住了三体人,保护地球免受侵占。之后又作为地球的执剑人保护了地球几十年,被奉为神灵。可是最后,他又被控诉多年前他的一次暴露一个星系位置的试验可能毁灭了一个文明。这里我不得不感叹人的善变,当别人需要你的时候,可能会客客气气的,当你不再有作用了,便形同陌路。另外,这里罗辑被控诉毁灭了一个文明。那么,我们是否有权利去毁灭一个文明,甚至只是剥夺生命?我想到了之前微博上@能靠点儿谱吗 的一个讨论“按下一个按钮,地球上的某个和你不相关的会死去,然后你会得到许多许多的钱。问题是,你会按下吗?”,也想到前几天泛读课老师问的,(二战期间)你(一个德国少年)会不会去射杀一个俄国的俘虏(他是你的敌人)。我想了很久,我觉得我还是不会去剥夺别人的生命,非要给出理由的话,第一是换位思考我也不希望成为被夺去生命的人,第二就是小说中也有提到的 人可能跟其他文明不一样的地方就是 人 有爱。

  上面我说的关于人有爱的这一点,在另一个主角程心身上也得到了体现,她的两次抉择“不暴露三体文明的位置、让星环城投降”,就是一种人性的体现。当然,她的选择,一次让人类面临被三体文明侵占的危险,另一次让人类失去造光速飞船,避免灭掉打击的机会。看起来出于人性的选择却导致了悲剧的结果,是不是她的选择错了呢?我想不是的,微博上@奶牛denny说过“做你所坚信的事,有可能很多年很多年,都不会有人来认可你,赞赏你。更不会被几百人、几千人在公共场合赞许。 人生没有任何决定是错误的,因为你永远无法知道另外一个选择是否是正确的。 但是,总有一天,有人会很诚心地告诉你,你一直在做正确的事。”我觉得,我们要审慎地做出决定,然后,就去坚持它。

《三体》读后感范文4

  前不久看完这套书,缓了好几天不想聊,今天突然好想找人聊一聊。

  说实话初初拿起第一部的时候,没读几页就坚持不下去了,是死活读不下去的那种,太烧脑了!就凭我这种文化知识水平,真是难为我了!后来读着读着,发现还挺好看的。

  今天就先随意的分享几个能记住的点,希望能有更多的伙伴来一起讨论。

  关键词一:男性能量

  作者大刘是个男性,书中也时不常的透露出他对雄性力量的崇拜,整部小说都从男性视角出发,攻占、忧患意识、理智、计谋,当然也揉了些人性的部分进去。结合我自己思维的习惯和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时代,都说是现在是黄金纪元、女性能量兴起,以和谐、滋养、包容为主,刚开始看第一部的过程中感觉确实有点别扭,因为那种感觉跟平时看言情小说、穿越剧可真不一样!这是实实在在的烧脑啊!

  书中也描述了后来几个世纪中的男人们,连长都长得像女人了,行为方式也很中性,书里说:“男人都消失了”,只有公元世纪的男人们才像真正的男人,像章北海、维德、逻辑等。虽然我也挺认同的,但时间的流逝,在整个宇宙更替的过程中,在不同的纪元,男女能量的更迭那也是顺应时代的变化。

  我们都只是在一条宇宙前进的河流中,过好此生的日子,如今在这和平年代,既然赶上了女性能量扬升,就踏上这趟车,顺着这个流,用适应这个时代发展的'能量去跟这个世界互动。以后的世界会变成怎么样管它呢,当下即永恒嘛!

  关键词二:圣母情节

  有时候宇宙的爱是冰冷的,看似冷酷无情,不是那么温暖的。

  程心或许是因为不舍和怜悯留下一个5公斤的生态球(一条小鱼)在另一个世界,到整个宇宙要重塑的时候,有可能会因为这个小小的失误而变得不能完成重塑,因为质量守恒!

  就像万物本质上是一体的,开悟的大师们之所以一遍又一遍的来到世上唤醒众生,那是因为整体意识的扬升需要每一个灵魂都醒来、来到线上,才可以一起离开,一个也不能落下。因为大家是一体的。就像胳膊和身体已经去到了水面之上,腿还在水里,那等于根本走不了。

  以下这段来自另个一个伙伴小人鱼关于“圣母情节”的分享,我觉得非常棒:

  女主在三体人进攻到地球的时候,因为怜悯也好,慈悲也好,同情也好,等等心态吧,没有按下那个按钮,以至于后面地球沦为三体人的掌控。

  站在女主的角度上,觉得她做的没错,可是从另外的角度上对她真的是咬牙切齿的痛恨。

  以前我会把这些所谓的正向的信念系统觉得是对的,好的,是我要坚守的,因为在我的信念系统里,这些都是正义的,都是善良的。

  但是这些所谓的正向的信念系统其实也不是真正的爱。

  宇宙看似冰冷,残酷无情,但是他没有站在任何一方。

  而我们看上去仿佛是善良的,悲悯的,自认为出发于正义的,也只是站在某一个观点上,并不是从全局出发。

  关键词三:维度攻击

  书中说宇宙中常用的一种武器叫做维度攻击,就是把对方通过用“降维”的方式消灭掉。宇宙是从十维开始的,书中把它叫做“田园时代”。。。非常美好的时代,后来因为生存竞争必然会发生各种战争,不同的文明之间,就像博弈论,谁都不能确保对方会不会先动手的情况下,一般都会自己先下手为强。从十维到九维,到八维。一直到零维,整个宇宙被黑洞吸走,重新爆炸,到十维,又重来一遍(重来一遍时就需要宇宙中所有的质量回归,质量守恒)。

  不管宇宙中任何一个何等高级的文明多么厉害,怎样折腾,好像只有时间才是最后的王者,一切都是朝向死亡的,一切又都是朝向永生的。这就是刘慈欣想要表达的宇宙观吗?有点像太极阴阳图,循环往复,周而复始,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一切其实都没有意义,只能创造性的给它赋予意义,它才变得有意义。

  这就又回到了刚才说的,过好此生,过好此刻,才是最有意义的事情。

《三体》读后感范文5

  一口气读完了科幻小说《三体》三部。如果不是因为有了坚定的基督信仰,我一定会被《三体》洗脑了。

  在信主之前,特别是在学生时代,我曾经非常相信人类文明是有轮回的,就像三体文明。那时常常幻想在我们现在这代文明之前,一定有一个已经被毁灭的、曾经高度发达的文明。当时也非常愿意相信有外星人的存在。《三体》正契合了我的这些主观瞎想。

  《三体》也带给了我以前不曾想到过的震憾。

  首先,我从来不曾想过宇宙是不是一个黑暗森林。《三体》把宇宙中存在的文明比喻成一个黑暗森林,大家都小心隐蔽自己,寻找对手。谁暴露了坐标,谁就等着被催毁吧。而地球人对此茫然不知,反到像一个缺心眼儿的孩子,想方设法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存在。最终把自己带入毁灭。

  其次,我从来不曾想到过高等文明毁灭低等文明时,是那么易如反掌。一个值班的观察员随手甩一张二向箔,不费吹灰之力,太阳系就从三维被降到二维,变成了平面一幅画。

  太阳系一个星球接一个星球被压入到二维空间。作者对地球毁灭作了特别细致的描绘,印象最深的是一个母亲举着自己的孩子,但这个孩子也只不过比母亲延迟一瞬而已,统统都被压成平面。

  地球人为了抵御外星人的入侵,曾设想了种种的可能,甚至建立太空城,移民到外太空。但是人类这一切的聪明智慧和建造,在高等文明的打击下,就像成人看孩子搭的积木,甚至是一个笑话。

  放下书,被作者刘慈欣的脑洞深深折服。但他的脑洞再大,也终究是人脑,以人脑就可以幻想出这些我们普通人无法想象到的神奇能力,那么上帝真实的能力和作为,真是我们人类无法测度的。想到有一个老姊妹,当她说到上帝有时候没有应允她的祷告时,她自己安慰自己说:上帝那么多儿女呢,总有顾不到的时候。我们常常把上帝局限在我们有限的想象中,如果我们想更多地认识上帝,必须首先承认自己的无知。

  读罢《三体》,我更有着深深的感慨、感恩和感动。

  感慨的是,人算什么?在茫茫宇宙中,人类的文明、历史、情感、意志,都算什么呢?人类何其渺小。

  感恩的是,掌管宇宙万有的上帝,圣经清楚告诉我们他是爱。“他就是爱”,这不是说上帝有爱心,而是说他就是爱的本体,如果没有爱的本体,人根本不知道何为爱。试想一下,如果上帝不是爱,他又有着至高的能力,那么按照《三体》的理论,该是多么恐怖的'事。他可以把我们的生存环境造成三体世界那样,有三个恒星,让人类在乱纪元和恒纪元之间痛苦地延续,也可以凭他自己的意思,用我们想破脑袋也想不出的办法,毁灭人类。但圣经告诉我们“神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又将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多么平安的信息。

  感动的是,这样一位宇宙的创造者和主宰,他居然眷顾渺小的人类。他不是高高在上让我们恐惧战兢、仰望膜拜。他与我们联结的时候,也不是象《三体》中的高等文明,都是派一个小观察员。他自己亲自道成肉身,成为人的样式,他更是让圣灵内驻在我们每一个信他的人心里,让每一个微小的个体可以直接和他对话。多么奇妙的恩典。

  《三体》风靡一时,在国际上也获得多项大奖,有非常多的人成为三体迷。但是人们往往愿意相信科幻小说中的想象,愿意相信有三体文明的高科技打击模式,愿意相信有歌者文明的降维毁灭模式。但是却不愿意相信《创世纪》里记载的上帝的七日创造,认为那是神话故事。

  罪人的世界满了强暴,整日思想的都是罪。人们相信强者有毁灭的能力,却不愿意相信上帝爱的创造和拯救。人们更愿意相信黑暗森林理论,而不愿意接受照进这个世界的光。

  《约翰一书》4:8“没有爱心的,就不认识神,因为神就是爱。”没有神的世界,就是黑暗森林,不认识神的人只相信丛林法则。

  感恩神就是爱,他是爱的本体,爱的源头。更感恩他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

【《三体》读后感】相关文章:

三体读书笔记03-01

《三体》读书笔记02-25

三体的读后感03-09

《三体》读后感12-19

《三体》读后感01-25

三体读后感01-05

《三体Ⅱ》读后感02-27

三体读后感03-09

《三体》读书笔记心得12-16

三体的读书笔记通用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