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 开始》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 开始》读后感1
我听了一堂语文课,感触颇深。就此,我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首先给我一个较深印象导课新。通过“小火车”导入新课,既为学生提供了体验的空间,又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意识。这节课至始至终是在“小火车”的带领下前进的。这样的设计,力求引人入胜,可使学生很快地入情入境,进行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其次是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地走上讲台,把讲台让给学生,给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表现自我的舞台和机会。在课堂上,学生占据着讲台,读了,悟了,说了,思维发展了,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教师呢,走下了讲台,站在了学生的中间。但,不经意的三言两语的点拨和引导,不仅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悟,而且也能使学生在豁然开朗中顿悟。就连在巡视时,老师也一边主动参与小组的研究“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生字的”讨论,一边不时地为学生“出谋划策”。还有在课的最后,教师有意识地强化学生对“猴子”的记忆,让学生喜欢猴子,课件展示动物们想到的“可怕”景象:像猴子一样生活在树上。……“思想品德”的教育在不知不觉中渗入到学生的.头脑中——多为他人着想,这样才会受到欢迎。这是很有眼光的做法。
三是学生角色的转变。把学生从专心听讲者变为主动参与者。过去的教学,学生坐得端端正正,认认真真地听老师讲。本课通过有趣的表演,讨论,争辩等教学活动,使学生乐于参与教学活动,从中认知,明理,学生学得投入,教师教得轻松。教学相长,事半功倍。如:通过表演,深化体验。让学生表演课文中的角色,是一种更为深入的体验。要表演,就得对课文进行再创造。一生表演完猫头鹰,下面的“动物”议论纷纷。让台上台下的小演员们发挥想象,当“猫头鹰”作出这样的决定时,动物是怎样“议论纷纷”(词的理解也就完成了)。以至后面的“欢呼”的理解,气氛都十分活跃。
四是教师的教学设计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师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打破了师说生听,师读生练,师问生答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通过引导学生表演,观察,讨论等形式,使课堂教学更形象,更生动,更高效。例如:教师设计的问题具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入情入境,设身处地去思考该如何读“猫头鹰”、“袋鼠”的话,之后“动物们”的反应。激活了学生的想象和经验积累,进而使朗读更加到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寓教于嬉,课堂教学戏剧化,表演与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 开始》读后感2
这本书是和同事借的,自开始吸引我的就是书名!
旅行,从客房开始。
这7个字已经让我在脑海里想出了好多好多的美好画面:身材超好的我拖着一个很卡哇伊的行李箱走到很有特色的五星级酒店,check in,走进房间,超软的大圆床摆在正中间,半透明的蕾丝幔布笼罩着洒满玫瑰花瓣的床……
好吧,不幻想了,先把书看完了再说!
看到书的第一眼超级喜欢——我特别喜欢的明黄色,随手翻了一下,里面有很多很好看的`彩绘。为什么会有彩绘呢?这就要说到这本书的内容了~
这本书是由一位日本建筑设计师写的,里面描绘的全部都是他曾去过的酒店。他每到一家酒店的客房就会进行实测,然后将房间以1:50的比例画在酒店提供的信纸上!有平面图,有立体图,还有他个人很喜欢的局部细节图。
最难得的事,这些图上都是有具体数据的!据作者所说,他最喜欢拿着卷尺到处测量大小长短,然后画在纸上。画笔和卷尺是他旅游必备道具哈哈哈哈哈哈~
书里有非常多建筑行业的专业词汇,比如说鸡翅木、“立体主义”建筑等,很多时候要边百度边阅读,不然很难理解作者为什么这么激动(虽然百度知道什么意思,还是没感觉,毕竟不是亲眼所见。)
让我非常非常想去的只有一家酒店和一栋小别墅。
法国巴黎的福奎特巴瑞酒店
为什么喜欢这家酒店呢?FIRST,我最爱的巴黎、面朝香榭丽舍、离凯旋门很近;SECOND,很喜欢这黄色的调调啊,里面的细节处也很对胃口;THIRD,有很多明星在这里幽会;LAST,你们造么!他们家的香水是爱马仕!豪气冲天!
作者自己建的北海道假日小木屋别墅
小木屋就在森林里,就是乃们想象中的那种小木屋,就是那种公主遇到野生王子一枚的小木屋,就是那种让你少女心爆棚的小木屋!整体风格比较活泼明亮,至于到底好不好住就等着就本姑娘若干年后的亲临现场吧!
其实这本书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本游记,讲述不同地方酒店的游记。但也会从书里面看到很多关于酒店的小细节,比如说“正在溶解的浴室”,讲的就是酒店浴室的演变过程和未来趋势。不过现在说那么多自己还没住过一次五星级酒店(洪崖洞那个算不算?)。清明节小长假就用来奢侈的住一次五星级酒店吧!
PS:每月至少两本书和观后感的计划,这是第一本!
《 开始》读后感3
记得有一个周末,爸爸给我买了一本叫做《好习惯,从珍惜每一天开始》的书。这本书里有许多的美德故事,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是“永远都要坐在前排”。
这本书中讲到:在英国的一个不出名的小镇里,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姑娘。她自小就受到了严格的家庭教育。有一天,她的父亲告诉她:不管怎么样,你永远都要坐在前排,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走在别人的前头,而不能落后于别人。正是因为父亲的`“残酷”教育,才培养了玛格丽特积极上进的决心和信心,才成就了玛格丽特的英国第一个女首相之位。
玛格丽特的故事让我想起了我一年级时的我。
在我读一年级的时候,我坐在陌生的环境里学习,我的位置通常都是在后面。因为我在选位置的时候,不想让自己受人瞩目。上课时我举手发言的次数几乎为零。有一次,老师把我调到前排坐,因为当时我太矮,看不到黑板。那一天,老师点了我的名字,我胆怯地站起来,小声地回答了老师的提问。下课之后,我的同桌碰了碰我的胳膊肘,我说:“怎么啦?怎么一脸阴阳怪气的?”她想了一会,说道:“姗姗,你摊上事了!快去语文老师办公室吧!”语文老师很和善,不知道老师叫我去她办公室有什么事,所以我迈着小碎步,走到了老师办公室门口,小声地说了一声“报告!”,就直步走到了语文老师的办公台前。老师见了我,露出了和善的微笑,问道:“姗姗,你最近怎么了?老师都没有听见你的发言呀。”我低着头,答道:“老···老师,我···我就是不···不敢举···举手发···发言。”老师仍然微笑地对我说:“姗姗,大胆点举手发言,没事的。就像爱迪生说的‘如果我们做出所有能做的事情,我们毫无疑问疑问地会使自己大吃一惊。’姗姗,要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到!”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是啊!一定要永远都要坐在前排!“永远坐在前排”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是一种一往无前的勇气和争创一流的精神。后来,老师让我当上了学习委员。
从现在起,我试着让自己把坐在前排当作一个规则看,尽量往前坐。当然,我知道坐在前面会比较显眼,受人瞩目。虽然这会令一个信心不足的人感到很不自然,但是,有关成功的一切有哪个不是显眼和被人瞩目的呢?
《 开始》读后感4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题目叫《造桥从“勤奋”开始》。文章主要叙述了我国桥梁专家茅以升造桥的宏伟理想是从“勤奋”二字开始的。我读了以后被深深地感动了。
当我看到《造桥从“勤奋”开始》这篇文章时,便被文章的题目深深地吸引住了。造桥是从“勤奋”开始的,学习也要从“勤奋”开始。目前学习是我的首要目标,因为只有把学习搞好,前途才会一片光明。学习靠的是勤奋,怎么才算勤奋呢?
例如,我们不能只满足于课本中的'知识,要多看课外书、报刊,上网查阅有关的资料,更多地摄入知识。对与不明白的问题要反复思考,如果自己实在弄不清楚,还可以向别人请教,如果对别人的回答不满意,还可以亲自动手做一做,试一试,仔细观察,在实践中找答案。有一句古语说得好:“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只要勤奋学习,定会学有所成,理想目标定会实现。
说到勤奋,我便想到了一句格言,是亨利·华德·华说的一句话:“在生命的寻常事务里,勤奋可使你做到任何天才所能做到的事,以及许许多多他所做不到的事。”这句话说得没错,勤奋可以把事情办好,超越他人,成为一个响当当的人物,不再是一个无名小卒。比如,你在一家大公司当一个小小的服务员,身份虽然低,但是你很勤奋,得到了总经理的赏识,让你步步高升,也许还会把公司交给你好好代理。
这正是你勤奋的结果。如果你不因此而骄傲自满,自我挑战,更加勤奋,那你就会把公司管理得更好,让公司不断发展壮大,那你就是一个事业有成的人了。假如你不思进取,懒惰成性,无所作为,你就会被炒“鱿鱼”,丢了饭碗。所以说勤奋可以弥补不足,走向成功,而懒惰却会自毁前途,被社会抛弃,无法在社会上立足。
如果你是一个勤奋的人,就会受到别人的尊敬和爱戴;但如果你是一个懒惰的人,就会被别人嘲笑看不起,因为懒惰的人无所事事,一事无成。请问,你是要当一个勤奋的人还是一个懒惰的人?
只有勤奋,才会学到知识、本领,才会成功,我一定要做一个勤奋的人。
《 开始》读后感5
想要给“幸福”赋予上感情色彩,有点惶恐,因为没勇气肯定现在的自己就是幸福的,因为不知道究竟该用什么标准来衡量自己是否就是幸福的。兴许幸福只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却总是要等到抵达终点,回头看看走过的路,才发现原来最幸福的是自己已经走过人生那么多坎坎坷坷了。
富兰克林说,幸福要从细小处开始。是的,只有着眼小处,才有可能让一个人得到幸福,甚至造福全人类。我由此想到了在杂志上看到过的一个故事;一对穷夫妇,丈夫冬天总是抢在妻子之前洗澡,为的就是让妻子在洗澡时不会觉得太冷。很多人看完后会觉得妻子是幸福的,但相比之下,我觉得丈夫更幸福。幸福不一定要得到些什么。一个人如果懂得制造幸福,并能够把幸福给予别人,就会感受到一种给予的快乐。快乐了。也就觉得幸福了。
富兰克林从社会的.角度,更多地把幸福阐释为人们所得到的社会利益。的确,从付出者的角度来看,若想带给别人幸福,就更应该注重细节。但我觉得,要是作为幸福的接受者,也许以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去过生活,会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无所谓,不是不在乎,而是不要太在意。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有义务一定要让另一个人幸福。就像气球,承载得越多,就飞得越慢,飞得越低,越是热切盼望得到更多幸福,就会越觉得不幸福。因为内心太过急噪,不容易被满足的心灵就像是无底洞,空虚最终会战胜充实,所以即使已经很幸福,也无法弥补心中的空缺。
想想故事中的妻子也许就是个懂得满足的人,很现实地讲,物质上的“幸福”,有时比精神上的“幸福“更容易打动人心。家里穷得连暖气都装不上,但妻子并没有抱怨过生活的拮据。得知丈夫每天抢先洗澡的原因,她也感动得落泪。和丈夫一样都是懂得着眼细处的女人,所以是再小的细节,都会被感动,也会觉得幸福。所以我说要学会无所谓,因为幸福总是来得很突然。
幸福是什么?也许只是一种感觉。就像我看到这个题目就被吸引,阅读文章后能有所思考,这些文字让我觉得很满足,所以我是幸福的。其实要拥有幸福很简单,多为别人付出,你就会得到双重幸福,来自自己创造幸福过程的那份美好回忆以及别人回报的那一份。
面对幸福的时候,我希望,自己是无所谓的,学会理智的“无所谓”,也许我就能一直幸福了。
《 开始》读后感6
匆匆岁月,究竟追求的是什么呢?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
路遥,他对写作疯狂的态度对于外行来说,可能你不会明白。但若把这比为对事业的态度,我想大家都会理解。就像老师对学生不耐烦的一遍又一遍教导,就像医生不辞辛劳的救苦救难,就像警察不顾生命危险与歹徒英勇作斗争等等各行各业。
我虽是个普通的学生,有着普通的资质,普通的写作能力,更谈不上多大的.文学名声,但我对写作,犹如僧人对佛祖那颗敬仰的心。在我心中,我每每写一篇文章便像完成了一个艺术品。
当我写到大漠塞外,我眼前恍如出现黄沙漫天飞舞,远处一行人骑着骆驼,炎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他们汗流浃背,脸上的肤色似与漫天黄沙融为一体;当我写到江南烟雨,青石板的小巷赫然出现在我脚下,一穿青色薄衫罗裙的女子撑着竹伞回眸一望,一眼万年,便直直望到我心里去;当我写到战场乱世,大街巷尾的流氓痞子从军报国,锦衣玉食的怕死少爷拿起了长枪,一去不知死生。他们生得壮烈,死得也壮烈。
片刻,我虽未移脚步却已历经风云,品味过多苦辣。
这样,我就越发能理解路遥先生了。我们写作不为稿费,不为名利,也不为迎合。即使过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一辈子,在旁人眼中是个写不出名堂的倔人,我却为这倔而自豪。
书中,路遥老先生并不喜欢那些看重他名声地位,因此求他办事的人。这里,我想说很多人误解老先生清高不能帮忙,殊不知老先生是真的没觉得自己有多大成就。我想,我们都是只愿将灵魂栖身于书本中,让精神自在地受着熏陶洗礼,而不愿沾染尘埃。换句话说,我们就是‘不合群’,只想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单纯一生,写尽世间风云变幻,苍穹绝海。
我并不想歌颂我们多么伟大,相反,大部分很平凡,像路遥先生这样出名的人物是几千几万个作家都想成为的样子,但屈指可数。眼红吗?
可我对先生只剩下敬佩了。路遥先生长期只有一只老鼠的陪伴,住在四面透风的一个医院的废弃小屋。他甚至为了写作没了早晨没了吃饭,用大量的香烟、咖啡来提神。经常睡眠不足,常是几天不出那间废弃的小屋,差点儿为写作送了命。
真不知是说他傻还是说他痴呢!
不过只怕‘世人笑我太疯狂,我笑他人看不穿’。
拿起笔,一纸疯言笑语泪满裳,可梳妆?岁月无情,但求雨过作还在,伊人赏。
《 开始》读后感7
每个人都渴望不平凡,路遥的创作随笔却让我明白,做好平凡的自己,即是不平凡。
《国史新论》有云:“一切有为,皆从无为出,皆须在无为上建体。”路遥生于一个世代农民家庭,却写出了一部史诗般不凡的作品《平凡的世界》。我们每个人都是大雁,在人生的迁徙之中,企盼着留下或深或浅的印记,完成自己心中的梦。
只是,往往我们的梦伴着不凡的,随着岁月,慢慢流逝或沉睡了。小时候,我们觉得明月触手可得,觉得阳光也灿烂,心中都有着或大或小的那个不凡的梦。可当有一天,我们知道明月有多远,社会有多黑暗,前途又有多坎坷,那个远大的斗志便消磨殆尽,我们习惯了温柔的港湾,也习惯了暖心的怀抱,无意间消弱了我们追求不凡的力量。“只要不丧失远大的使命感,或者说还保持着较为消醒的头脑,就决然不能把人生之船长期停泊在某个温暖的港湾,应该重新扬起风帆,驶向生活的惊涛骇浪中,以领略其间的无限风光。”路遥用那充满智慧的笔墨,洒下了如此一段令人恍然大悟的.话语。生活如同一朵玫瑰,每片花瓣代表一个梦想,每根花刺昭示一种现实。不经历刺心的疼痛,又怎能感受玫瑰的温柔。
“人,不仅要战胜失败,而且还要超越胜利。”这句话仿佛便是一个令人终身受益的矿藏,路遥用他一生完美诠释了这句话。从《人生》到《平凡的世界》他完成了一步不凡的超越,从创作随笔中可瞥见他的心酸,为了这个超越,他奉献了整个青春,整个人生,他用热忱谱写了人生最华美的篇章。此记得又让我想起了如今的那一句“错得不是我,而是这个世界。”我没有理由去怪这个世界,大家菜同经历盛大华丽的青春,眺望是一种青春的姿态,朝气是一种青春的资本,失败是用来占用,胜利是用来超越,世界是用来改变。
改变世界?你是否曾想过这又太狂妄了呢?
丰子恺的《豁然开朗》给予了答复:“不是世界选择了你,而是你选择了世界。”我们为何不改变看世界的角度,那些你暂时不能占用的,不能克服的,不能容忍的,不能宽容的,凡是不能杀死你的,最终都会让你更强,路遥用一生证明,改变世界并非不可能,而平凡之人怎会一直平凡!
作者用青春的流失换取了一部伟大的作品,可谁能保证他的成功?可又准能说他的成功只是偶然?在你想跑而且能不停奔跑的时候,就是上天想让你成功的时候。
你没有一万个理由放弃,却有一万个理由让这个世界接纳你自信的笑靥,成就不凡的自己。
《 开始》读后感8
我想很多人或多或少都会经历这个“表面如一”到“表面不如一”再到“真正愉悦接纳”的过程。
实际上为什么我们一开始无法接受,原因还是在我们自己,我们每个人心中有很多伤口,这些伤口总会因为某一些事(别人的行为刺激下)跑出来,让我们痛苦和暴跳如雷,或者委屈失望等等。这些伤口也许是童年时,也许是原生家庭留下来的。
就象今天我为老公不坚持去看中医的事有情绪,我问自己我为什么有情绪,因为我心中有一个心结,我害怕老公身体不好,早早离去或者增加我们经济上的负担。实际上我的害怕有用吗,我能预知未来吗?我不是上帝,我为什么会为无法预知的事就担心害怕呢。还有我为什么害怕,应该是我内在中缺乏安全感吧
然后我看到文月老师今早的答疑中有一句话触动了我:爱就是允许一切如是,允许每个人都以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去生活。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罗杰斯说:爱是深深的理解与接受。
这句话让我对老公这方面的心结释然了,他可能更多是因为我的要求才去看中医,我给他传达了一份重重的压力。我为什么不让他按照自己的方式自由自在的生活呢。难道他这样我就不爱他了吗,当初我们结婚时,他也是这样,那时候爱他,现在为什么就不爱了,难道婚姻就是让对方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改变吗?
我们改变不了任何人,只能改变自己,当这份心结释然后,不仅放过了别人,更是放过了自己。爱就是允许每一个人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的生活。以后我要用这句话面对我所爱的人
试想想,当我所爱的人,都能够自由自在的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那是多么美好的事,他们开心地生活,我也开心地生活,真是幸福的感觉。
我把今天的感想告诉了老公,能听出他的如释重负。
很喜欢在哪种里看到的严老师写的一段话:有一天你不再寻找爱情,只是去爱,你不再渴望成功,只是去做,你不再追求成长,只是去修。那么,一切才真正开始!那么,爱得美,做得成,修得好!灵魂走在回家的路上,这种美妙殊胜的感觉远远超越你想要的爱情、成功、成长。
现在的我有一些能体会到,只要去爱,不再向别人索求爱的感觉真的很美好,确实象灵魂走在回家的路上。
《 开始》读后感9
一看到题目《好孩子从妈妈好耐心开始》,我就决定选读这本书了。我教育孩子太缺少耐心了。一个问题孩子犯错,我不生气;可同一个问题,我给你讲了4、5遍后,你还错,我就忍不住要发火了。开始我没有认识到是自己的耐心不够,总认为孩子不好好听,不好好学是孩子的毛病,但现在我渐渐地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孩子要养成一个好习惯,你需要坚持重复多长时间?一个月、半年、有的甚至好几年呢。就拿智昱看书习惯的培养来说,我是从他4岁开始,一直到现在,两年多的时间他才养成每天自觉读书的习惯。难呀……
人的'本性中都有一种喜新厌旧的东西,就连对自己的孩子也不例外。刚做母亲时很是新鲜,对孩子百般呵护、疼爱有加。尤其是将做母亲时,那种新鲜和激动真是无以言表。什么零岁方案,胎教,听音乐……不一而足。随着孩子的出生、长大,教育的方案越来越少,最终零岁方案变成了“零”方案,以致后来束手无策、听之任之。随着孩子的长大,孩子犯错的增多,孩子不听话,顶嘴、说谎……诸如此类的失望和不满在母亲心里愈积愈多。由不满到指责到斥骂,再到动手打,原本也不是什么“万里长征”。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年轻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让孩子从小学习某种知识和技能,谁知孩子偏偏不感兴趣。家长只好硬逼着他们学,结果越逼越愚,越学越傻。
还有的家长见自己的孩子学这不成,学那也不行,于是由心烦气躁、恨铁不成钢到心灰意冷,听之任之,撒手不管。他们恨不得一个早晨就把孩子培养成天才,但又缺少逐步培养孩子兴趣和与孩子一起经受挫折的心理准备。许多时候,那些让孩子从小学习琴棋书画的家长因为急功近利,往往比孩子放弃得还快,致使孩子养成了学什么都浅尝辄止、做什么都虎头蛇尾的不良习惯。这种原本是要把孩子培养成天才,结果拔苗助长弄成了孬才的例子在生活中还真不少。这种事与愿违的结果,不仅是因为孩子缺乏耐心,更是因为家长缺少耐心。
爱孩子是一件长久的事,在孩子的每一个成长阶段都得付出爱,付出心血。母亲的爱心在于耐心,只有用耐心去浇灌,细小的幼苗才可能成长为参天大树。
《 开始》读后感10
《生命从明天开始》讲述了两个在轮椅上的女孩在生命倒计时的人生历程。她们俩都有一种很残酷的吞噬性疾病,但她们奋斗着、拼搏着、高尚的活着,生命从来不拒绝勤奋和美丽。
“因为我爱,我渴望。生命多美好,有那么多美好的东西,比如说情感,比如说思想,比如说一阵风吹过,比如说花草的香气,比如夜半起来看窗外的星河满天,静静地躺在床上,房间里一点声音都没有,忽然一根针掉在地上,那种声音也是清脆的,震撼的。其实只要一切鲜活的事物,它就是美丽的。”是啊。生命的美丽在于它的鲜活,它的灿烂,它的坚强。雕刻家刀下的雕塑是美的,画家笔下的画是美的,刺绣姑娘针线下的刺绣是美的,然而比起这些鲜活的蓬勃的向上的生命,它们的美又算得了什么?哪怕是路边的一棵小草,一朵无名的花,一只翩跹的蝴蝶,也比断臂的维纳斯美,也比蒙娜丽莎的微笑更震慑人心。
古人说过:“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生命,对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只要我们珍爱生命,我们就可以得到我们所想要的.东西。只要我们不荒废自己的生命,这样的生命我们来说就是有意义的,这样的生命也是长久的。就像小草一样它们虽弱不禁风,却屹立不衰。以至于冬雪渲染了北国风光,它们仍撑起生命的希望。当它们悄然倒下时,却又一次绽放生命的光彩。
它们的生命是永无止境,生生不息的。小草的生命,何等的脆弱,却又何等的顽强。
文中的两个女孩的坚强、勤奋令人扼腕感叹,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和洗礼,感到生命无比充实浑厚,灵魂无比高尚健全------在这样的时刻,任何言语表达都显得苍白无力。
人生不是活给别人看的,生命的美丽只属于强者只属于自己,又未来充满信心的人只属于善良的人同时也属于乐观、积极向上的人。其实,生命从来就不仅仅是一种存在,而是一种延续,是一条永不停息的河,是一朵美丽的花。因为有爱,她就释放着光芒,散发着清香,使原本死寂荒凉的世界变得五彩缤纷,充满乐趣。
人性震撼会感染着我们每一个热爱生命的人,让我们更领悟到生命之所以美丽的真谛。
《 开始》读后感11
一次一次偶然的机会,读了《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一书。
啦啦这本书写得是美国一位家喻户晓、大器晚成的老人 ,也是一位普通的美国家庭主妇——摩西奶奶,无论是描写摩西奶奶传奇般的人生经历,还是宣传其清新淳朴的画作,或是表达她乐观的人生态度,都给迷茫困惑的我以希望与启示,重新发现自我、认识自我,收获内心的宁静,淡定从容地过好每一天。
啦啦1860年,摩西奶奶出生在美国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曾经从事女佣工作15年,结婚30年后开始刺绣,76岁因关节炎放弃刺绣,开始画画,80岁举办画展引起轰动,90岁作品畅销,100岁时,日本青年渡边淳一受她的启蒙和鼓舞成为一代文学大家,101岁去世,被称为“深受美国人民爱戴的艺术家”。她成为最励志的伟大代表!
啦啦摩西奶奶的生活圈从未离开过农场,曾是个未见过大世面的贫穷农夫的女儿、农场工人的妻子,但她刺绣、做果酱、画画,从来都是让生活保持充实,润色着柴米油盐酱醋茶那些琐碎生活带来的厌倦与枯燥。她也曾被卷入残酷生活的洪流中,接受过风吹雨打,她凭着心中保存的'温暖和爱战胜了磨难;她不知道怎样的生活更美好,但是她尽力接纳生活赋予她的一切,让每一个当下完好无损,淡定从容地过着每一天;当她连握住画笔都困难时,依旧坚持每日绘画,用她特有的方式表达着世界,唯愿岁月静好,内心从容。
啦啦然而很多时候,我给自己做好了“鉴定”,总说“已经晚了”,不愿意突破自我,安于现状,知难而退。经常抱怨紧锣密鼓的工作挑战和难度渐升的环境压力,却忽视了不知不觉在其间养成的诸般能力。常常丢掉“人有无限潜力”的感悟和认知,面对难题时都不是那么欣然乐意的去接受。而摩西奶奶用她的人生给我上了一堂深刻的教育课。
啦啦我们要培养乐观的心态,不管年龄多大,工作、生活状况如何,成功就是我们为之努力的结果。要减少心理负担,不要放弃挖掘自身的潜力。生活的压力可能让我们无暇顾及自身有多少能力,为了竞争我们耗尽了绝大部分精力,然而却忽视了想要的生活方式,总说已经晚了,然而“现在”就是最恰当的时候,生命的每个时期都是及时的。所以,想做什么,就大胆的、淡定从容地去做吧,不要白白浪费了潜能,错过向前的机会。
《 开始》读后感12
时光在流逝,奔波在继续,作一个孤独的流浪汉在鄂尔多斯地无边的荒原上飘泊。他在载波,随心而走,没有方向。
这是路遥对他自己创作过程中的一段感受。
当他着手创作《平凡的世界》,就已经把之前的光环全都抛下了,来到一个不起眼,没人打扰的煤矿,做一个平凡人,勾勒着另一个平凡的世界。只留下一颗流浪着的心,在那个世界中徘徊,寻觅、游荡,前行……他不满足于之前的小成就,也不认为人到中年就不可以再热血燃烧地去做一些庄严的劳动,用所存的虔城去追赶理想和信念。
尽管创造的过程无比艰辛,而成功的.结果无比荣耀,尽管一切艰辛都是为了成功,但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也许在于创造的过程,而不在干结果。没有什么急功近利的心态,也不存在什么不自量力的痴心妄想。具备了这个实力,以一颗平淡从容的流浪之心,惬意地构造着那个世界的故事。也许我们也可以回忆一下自己曾经梦想的事情,一旦具备了某种实现雄心抱负的条件,那些梦想就会被认真地提升到现实中并拥有无数复活的可能性。
我们正年轻,一切都有无数的可能。可是似乎是因为现实实在太现实,我们会急着见到努力之后的成效。为你的目光只盯着那个目标,沿路的一切滋味都无福消受。当你老了,头发白了,即便你坐拥着奋斗的成果,但你的精神世界仍然是空洞的,你回忆不到自己绚丽的青春岁月,无法剪下记忆的华美布匹,装饰自己最好的一段年华。你衰老的脸庞,空洞的眼神,都无法为青春的记忆闪烁慰藉的神色。
人生中最好的一段年华,它的流失应该换取最绮丽的回忆。
在这样的时光巨轮中,转起的是岁月和梦想,和渴望成功的我们。可巨轮无法承担那样急迫的成功之心,它愿让你放慢速度,让你的心去流浪,在流浪的心中,发现墙角盛开的不知名的花,发现天空中的白云构成一个心的形状,发现桌前的小猫突然要每顿多吃一条小鱼……这都是目光只在目标上的人所不能发现的。
这便是所谓怀着流浪之心的零散生活吧。可你不会长期颓丧,因为你身处战场,你要追赶理想和信念。追赶着,直到心中那片蔚蓝的海洋。
路遥先生,他的心一直都在流浪,而他,最终见得海洋。
《 开始》读后感13
——《成熟,从不抱怨开始》读后感不知何时开始,办公室里抱怨声渐渐地多了起来:怎么总是有忙不玩的事?为什么语文老师就要兼班主任?都说城里的老师忙,城东小学的老师更忙:走出“抱怨”就是“感激”。可同样是教书,为什么……
记得开学会议上,教导处在宣布本学年的课务安排情况:我校三年级开始,语文老师兼科学课还要担任班主任(中层干部除外),全场语文老师一阵愕然。不是我们挑轻怕重,从来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已经不算省心省力的活,可是多上一门科学课并不是多上几节课,多批几本作业多那么简单,那可是小学四门必考科目,我们这些班主任要承担两门。再说去年我校的科学成绩是派了专业老师,教出来的成绩在全县也是数一数二,比如我们班,去年可是位于全县第二名的好成绩,我们要如何才能保持这个名次,这其中的'压力可想而知……
担心也好,压力也罢,虽然工作负担那么重并不是我们所愿,但学校的工作总要有人来做。我们一边探讨着语文和科学的教学问题,一边继续为事无巨细的班主任工作透脑筋,一边还要应付学校的各种活动……教师这一职业,想说爱你是越来越不容易!
直到今天,我读了《成熟,从不抱怨开始》这篇文章,颇有感触,就像苇笛所说:“在这个世界上,又有那一份工作堪称十全十美呢?要想拿高薪,就得承担超负荷的劳动量;要想出人头地,就得迎接周围挑剔的目光;就算你安分守己不惹是非,也会受到一些莫名其妙的指责。 ”面对人生的不如意,一个人所要做的不是抱怨。带着抱怨的情绪做事情,只会让自己添加厌烦的情绪,以至于失去工作的动力。
苇笛说:“人生就是一段旅程,是一段从青涩走向成熟的旅程。而我相信,真正的成熟,是从不抱怨开始的。”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有些人生活困苦,却一直心存感谢;有些人生活优越,却一直心存抱怨。其实,在你不如意的时候,我们能做到的是尽量改变自己能够改变的部分,至于个人无能为力的部分,还不如坦然接受;在你不如意的时候,与其在抱怨生活的不公,不如把抱怨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寻找解决问题出路上。当某一天,你战胜了困难,胜利地完成了你曾经抱怨的事情时,也许你会感激之前的种种磨练,是它让我们知难而进,是它让我们变得更加成熟、更加理性。
《 开始》读后感14
多做事,少抱怨小结一下自己,我会发发牢骚,但我从不抱怨。这样的记忆,可以从初中开始。
初中我可算是个人物的。出名最主要原因是初一我就一米六八,报名那天,一大批同学看我的眼神都不一样,不把人当学生看,其中一个甚至还怯生生叫了我一句“老师好”。之后知道我是个学生,可能是觉得挺对不起他们自己的眼神吧,于是出名了。之后,我成绩还不赖,竟然选我当了班长。可又不想,班长还当得挺不错,于是还得到大家的“尊敬”,得名“老蔡”。
“老蔡”不好当,为不辜负这大名,我将自己的地位提得很高,作用想得很大,天天比班主任还忙,大事小事一肩担。不想,还真干出了点名堂。这会是真出名了。段里都有点名气啦。
可惜的是,年轻啊,气盛啊,在一次班级民意调查中,出乎自己的`意料,原以为得到的是大家的“歌功颂德”,不想,大家提的意见可多了,怨言也可多了,我一下子真是很难接受。同学们啊,为什么呢,你们不知道我已经尽力了吗?
一气之下,辞职不干了。
之后,当别的任何一个同学当班长后,我都将自己摆在一个过来人的位置,很懂得当个班长可真不容易,要做点事情可真不容易,从来都是站在后面多支持理解,少说话抱怨的。
读师范后,又当班干部,班级的大小事情也都爱插上一手,自己是多做事,没什么好抱怨的。
毕业后,先是两个人的学校,大事小情自己做主,没的抱怨。之后,慢慢的也在学校的中层混过两年,知道要做点事情是真不容易。不敢多说话了。
以上自己回想了一下有记忆以来的一部分经历,找寻了一下自己不爱抱怨的原因,我想应该是我经历过,我怕别人的抱怨与不理解,然后我就也不敢抱怨和不理解别人了。
真的,如果自己是做过事的,就知道其中的艰难,当别人再做的时候,你有的只是理解与支持,或是意见了,还抱怨吗,不了,将心比心不是。
看看周围的爱抱怨的人,是不是平时做事的人,恰恰相反,都是不曾经历过,然后自以为是,于是爱说三道四,也就是爱抱怨啦。
感谢自己的经历,是经历催人成熟。
不像读后感,借自己真实的一点经历发表一点自己真实的想法。
想成熟,就要经历。
不抱怨,就多做事。
《 开始》读后感15
认真读了《教育从爱开始》,从头到尾它都让我感动着,让我思考着。书中没有深奥的道理,全是一个个来自真实教育生活的小故事,娓娓道来,情真意切,令人怦然心动,又不得不深思。
这本书分三辑来介绍。第一辑《育而有道》主要讲述育人心得。第二辑《教而有方》主要讲述教学艺术。第三辑《思而有悟》主要讲述教育理念。
“爱”一词最为广博而深奥,但在每个人爱与被爱的生活中,它显得又是那么单纯与具体。师生之间就象高山与高山一样,你对对方心灵大声地呼唤我爱你,那么对方心灵高山的回音一定也是我爱你。因而“教育,从爱开始”意味着:
1、教育从爱开始;没有爱的教育是不行的;教育,仅有爱是不够的;教育,更需要爱的艺术。
2、做孩子心中的明灯,照亮他采拮知识的路途。做孩子人生的航标,指示他驶向光明的彼岸。
3、小学教育是一份爱心教育,心用在备课上,爱洒在课堂上。
4、你是我最珍贵的宝藏。让我用尽全力拨开尘土,发现你,挖掘你,当你尽情发散属于自己光彩的时候,我满是泥土的双手便更有力量。
你们是春风,在我的生命中撒下五彩斑斓的花朵;虽然只是轻轻吹过,却带给我温暖、丰富的回忆。我想,我一定是富有的,有许多名字,永远留在了我的记忆中。虽然,我总会老去,但是,我年轻的笑脸,却也留在了他们的心上。
5、把温馨的话语送给孩子,把热情的鼓励送给孩子,把无私的关怀送给孩子,让孩子时刻感受到老师的爱。这样,才能使一株带刺的蔷薇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6、情感是创造奇迹的催化剂,情感是塑造学生灵魂的`润滑剂,情感是挖掘学生潜能的动力,一位好的老师要善于把握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7、教学中,只要付出了真诚的爱,你将会得到无限爱的回报!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好人,乐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与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
让教育从爱开始,让爱在教育中传递,让我们的学生感受到爱,从爱中感受到爱的力量,让我们的爱在祖国的花园中尽情的绽放吧!让教育,从爱开始!
【《 开始》读后感】相关文章:
开始的作文03-18
结束与开始作文03-31
开始与结束作文08-08
好的开始的句子10-01
春的开始作文04-15
梦的开始作文11-27
从心开始作文11-21
春的开始作文【精选】10-15
(精选)新的开始作文02-17
新的开始作文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