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武《孙子兵法》读后感

时间:2023-08-27 07:06:30
  • 相关推荐
孙武《孙子兵法》读后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孙武《孙子兵法》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也是公认的军事圣经,在商界、政界、军界一直被奉为必读的经典。

  作为中国人,没人不知道《孙子兵法》,但真正读过,读懂的却不多,因为我们大多时间都是听人转述,传来传去,以为三十六计,守正出奇,以少胜多等等战术的奇技淫巧都来自《孙子兵法》,这可能是对它最大的误解。

  《孙子兵法》其实是一本很无趣的兵书,它阐述的都是非常简单的道理,简单到我们会去忽视。

  作为兵书它并不强调胜利,而是如何不败,如何不战。能不打仗,尽量不要打仗。就算打仗也要计算各种成本,能保全自己、甚至保全敌人最好。用兵的最高的境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而不是百战百胜。

  《孙子兵法》中有太多值得深思的地方,先分享自己觉得重要的两点。

  1、没有目的的手段没有任何意义,没有战略的战术终将失败。

  目的相当于战略,而手段相当于战术,战略不清,战术再高明也会输的一塌糊涂。日军侵华就是非常生动的例子。

  克劳塞维茨说,“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战争是手段,而不是需要达到的目的。如果把战争的胜利作为目的,那么就是本末倒置。

  楚汉相争时,韩信伐齐,但刘邦先派去的郦食其已经劝降齐国。韩信嫉妒郦食其以三寸不烂之舌收复齐七十二城,强行攻齐,最终导致郦食其被烹杀。刘邦的战略是得天下,劝降、收买、攻城都是战术,哪种战术能更快更好的解决问题就是好战术。而韩信为一己私利破坏刘邦的战略,为以后的死也埋下了伏笔。所以韩信最终死的冤吗,一点都不冤。

  现在正是中美贸易大战之时,美国奉行遏制中国发展的战略都已经达到国策的地步。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政治是经济的延续。而发展经济的核心是调动国民积极性,鼓励创新,优化配置资源,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国民生产力。但美国想通过贸易战抑制中国来发展自己,无疑就是把手段当目的,只会让其衰落的更快。

  2、等待=等机会+做准备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其中知己非常重要,知己之中就蕴含了知道自己该什么时候行动。

  而人生中大部分时间都不要随便行动,有可能动则死,等可生。

  “等待”对现代人来说是一个稀缺品,我们的本性希望所有的东西都能实时反馈,而是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中一份珍贵的遗产。孙子在书中揭示的一系列具有普遍意义的军事规律,不仅受军事学家所推崇,在经济领域、领导艺术、人生追求甚至家庭关系等方面,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初读《孙子兵法》,只觉得晦涩;再读《孙子兵法》,脑袋会思考了,好象是有那么回事。如今,又捧起《孙子兵法》,想写点感悟,与专业相关的东西。

  商场如战场,很贴切的比喻。《孙子兵法》是套源自战场的理论,那么在商场上,我们对其加以变通的理解,很多理论、原则都可以借鉴。

  “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行军篇),孙子在治军上强调文武兼施,赏罚并重。在企业管理中,也只有文武兼施,赏罚并用,才能提高员工的生产积极性,使人人争先,个个努力,形成良好的企业氛围。

  《孙子兵法》是商战中的“圣经”,特别是在今天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飞速过度的时代,也就是在各个行业的商战中从一统“周天子”天下的局面向“春秋”再飞速向“战国”发展的时代,《孙子兵法》对我们的企业家们更具有深渊的指导意义和实际的使用意义。

  《孙子兵法》只读一遍等于没读,要多读多思考,才能发觉其中无穷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