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读后感

时间:2023-09-02 17:55:18
《正面管教》读后感15篇【实用】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总结呢?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正面管教》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正面管教》读后感1

  最近,陈锦颜老师给我们推荐了一本《正面管教》,初看书名令我感觉这是一本让家长、老师不要批评或者惩罚孩子的说教类书籍,说实话,在这种想法的驱使下,我当初是挺抗拒读这本书的。不过,当我翻开这本书后,就再也停不下来了。

  简·尼尔森的这本《正面管教》里有很多观点都刷新了我的教育观念,如“惩罚并不符合有效管教的任何一条标准”“若想让孩子做得好就要先让他感觉糟是非常荒诞的”“决定你要做什么,而不是让孩子做什么”……在看《正面管教》这本书前,这些观念我是很难理解、接受的,但当我读完整本书后,觉得尼尔森教育孩子的方法还真是有一套。就如尼尔森认为犯错误是学习的好时机,我们自己要学会、而且也要教孩子学会把犯错误看做是一个让人兴奋的学习机会。在我们看来,犯了错误就得改,首先就得让犯错的人严肃认真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可否认在我们眼中,“犯错误”就等于“坏事情”“很糟糕”,但尼尔森认为“把犯错误看作是一个学习的好机会”,这样的想法是以前的我决不能接受的'。

  我带的班级是年纪较小的孩子,每到下课休息时间,总有那么几个活泼好动的孩子在教室或走廊里追逐,把桌椅都撞乱了。有时候,孩子会不小心磕到桌子椅子上,腿上、手臂上会留下一道红印子,严重时还会把膝盖磕破,作为老师,看着是既着急又生气。此时的孩子,也知道自己犯错了,低着头走到老师身边,等着老师的发话。在以前,我会认为“让孩子害怕”才能让孩子记住自己的行为是错的,是不能再犯的,所以总是严词厉色地对他们说,“你要是再这样,我可就要让班长给你扣分了。”看着孩子们听完我话后那紧张害怕的样子,我会想,这次教育起效了,他应该会记住了,如果孩子们笑嘻嘻的,我则会觉得,这孩子是不是一点都不觉得自己犯错了呢?要是这样,我会继续说教一番,直到我认为他意识到自己犯错了为止。

  可是,没隔多长时间,这种追逐现象又出现了,当时我就很苦恼为什么会屡教不止?现在再想想,当时的教育方法可能真的不好,我并没有让学生从错误中学到什么,有的只是学生犯错后对老师的害怕,一旦老师不在场,这种“害怕”就会降低,于是,学生又会继续犯同样的错误。读后感·对此,尼尔森认为,我们要学会怎样把管教中所遭遇的挑战作为学习的机会。作为大人,我们首先需要改变自己对犯错误的任何负面观念,不要认为孩子犯错了是一件多么令人头疼的事情,而应该把它看作是一次学习的好机会。我想,下次班上再出现学生追逐的情况,我得尝试笑着跟我的学生说,“你犯了一个错误,太好了!我们从中可以学到什么?”这样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正面管教》的确是一本好书,值得我们再三品读。当然“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把书中的方法运用到我们的教育过程中,并不断思考,积累经验才是最有意义的。

《正面管教》读后感2

  有幸阅读到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一书,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的初读感悟。

  这本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许多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行为、认知、教育等方面的经典理论,正面管教的方法,并用无数个成功案例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接一个生动而有趣而又发人深省的故事。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管教孩子的方法,强调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书中主要介绍了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

  一、和善而坚定的原则

  和善与坚定并行是正面管教的基石。之前对和善与坚定两个词理解有误,看到这个概念有些不能理解,读了第一章后豁然开朗。书中写到:和善在于表达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坚定在于尊重我们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专断的方式通常缺少和善,骄纵的方式缺少坚定和善。

  成人应该尊重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与孩子沟通时采用平等和善的态度,这是对孩子的“尊重”。对于孩子来说,成人态度的改变会让他们感觉到理解和接纳,如此双方沟通起来就更容易了。让孩子感觉到成长过程中不仅拥有父母赋予的爱的理解,还有爱的坚持。惟有如此,我们的孩子才从小有边界感,而这种边界意识会给孩子带来安全感,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赋予和善与坚定的爱,成人必须自己成为一个良好的情绪治理者。因此在我们情绪不稳定时先让自己心情平复下来,并且试着接纳孩子的表现,鼓励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友好,感觉到成人对他们的信任,他们才会做得好。而不是在成人情绪泛滥的情况下,让孩子感觉更糟。

  二、如何看待孩子的不良行为

  书中说到“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尼尔森认为,通过鼓励来帮助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最好的方法,鼓励不是赞扬,鼓励是给孩子机会,是对孩子的相互尊重,让他们培养“我有能力,我能贡献,我能影响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我能知道我该怎么回应的感知力”。

  当父母和老师太过严格控制过多时,孩子培养不出责任感,当父母和老师对孩子太娇纵时,也培养不出责任感。孩子们因为从来没有得到过感到自己很能干的锻炼机会,而产生了我不够好的信念,这些孩子将会用大量的精力用在反叛和逃避行为上。

  我们应该多看孩子的优点,承认孩子的进步,会鼓舞孩子,并能激励孩子继续努力。当孩子们发生一些不良行为时,可以给他们一个机会作为弥补。当孩子受到鼓励并作出弥补时,他们没有逃脱不良行为的责任。运用鼓励时还需要把握时机,做到相互尊重,将不良行为转向积极的方面等等。

  书中还有很多的原则和方法都值得我去反复研读,比如积极的暂停、犯错是学习的好时机等。我将一边学习一边把它们运用于我的生活和工作中。用正面的和善而坚定的信念教养孩子,把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教给孩子。

《正面管教》读后感3

  此刻,我身边躺着两个我最爱的宝贝,一个四岁的哥哥,一个一岁的弟弟,弟弟的旁边是那个天天半夜起床给他换尿不湿的爸爸。

  对面的卧室里,是最爱我的爸爸妈妈,自从我结婚,他们能和我待在一起最多的时候就是寒假了,但是有点对不起他们的是,即使我们经历了那么多的想念和来之前的憧憬,在一起生活几天还是偶尔会有不愉快。其实也没什么大事儿,有时是因为孩子,我们说让少吃点,荤素搭配;他们想让孩子多多的吃,恨不得顿顿有肉。他们爱逗孩子,两个宝宝偶尔因为抢玩具闹矛盾,他们在处理上也有失公平。还有他们的强势让我觉得不舒服……

  在我们的传统思想中,往往认为小孩子什么都不懂,但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时,却发现我们其实有着很多不为大人所知的烦恼,也曾经渴望得到更多的支持。也许我们在无助中度过了很多岁月,但我们的孩子不应该如此。也许我们是稀里糊涂地长大的,也还长得不错,但我们的孩子更加应该享受成长的过程。我们的父母在他们所知所能的范围内已经尽了他们的努力,今天,轮到我们的时候,我们也需要去努力去反思,成为更好的父母。

  在众多育儿书当中,给我最多温暖最多启迪也最多改变的是正面管教系列的书。我的第一本正面管教的`书是0到3岁的正面管教,看的最多的也是这本书,那里的很多片段我觉得很感动,记在了本子上。比如书中说,下一次,当你在夜里为小宝贝盖被子的时候,要静静地凝视那张熟睡的小脸,并牢牢地印在你的脑海中。当你面对一个歇斯底里的婴儿、一个不服从的学步期孩子,或一个怒气冲冲的学龄前儿童时,就闭上你的眼睛,待一会儿,在你的记忆中找到那张孩子熟睡的脸。然后,让那种爱和温柔给予你处理眼前危机的智慧……

  有些我觉得很实用,运用在了和孩子相处之中,比如把指令和命令变为提问,传递的信息是相同的,但是,提问会让孩子们自己思考,并且通常比命令会被更好的接受。因为没有人喜欢别人告诉自己去做什么——包括孩子;比如孩子生气时做的“愤怒选择轮”和冷静椅;比如用游戏的方式进行角色转换,他很感兴趣,又把很多家长要说的大道理在游戏中让他明白。

  有一些很常见,但是家长不知道怎么做,书里给了具体解决办法的内容,解决了朋友的燃眉之急。比如一个朋友家的宝宝,最近生气就会咬手,让我想到书中有一个一生气就撞头的宝宝的例子,结合书中的方法和自己的智慧,让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

  暑假的时候参加了乃心老师在吉林的正面管教学习班,我觉得和一位有耐心的老师和一群重视教育的家长共同学习,不仅让知识掌握的更扎实,也让自己学习的信念更坚定,通过头脑风暴和角色扮演,让我们能真正站在孩子角度看问题,解决育儿问题更实效。

  有人说,两个儿子呀,攒钱吧!我却想给他们留下点更珍贵的,比如快乐的有玩伴的童年,让孩子像孩子一样长大。爱自己理解自己的父母,一个伴随一生的好性格。

  猪年愿望:希望大熊保持一贯的敦厚善良顾家等好品质,我一直觉得他是天生的好爸爸,遵从自己的内心陪孩子玩儿陪孩子成长就好啦。通过学习,希望我能像猪妈妈一样,在教育孩子上能既温柔又不失原则,学会和自己家孩子相处,和更多孩子相处。希望两个宝宝像小猪一样无忧无虑,健康快乐。

《正面管教》读后感4

  《正面管教》这本书的核心内容是“和善而坚定”。一句说起来不费吹灰之力,做起来难于上青天的话,呵呵,一声苦笑。每次我对孩子大吼大叫的时候都会把这句简而易懂的话抛到九霄云外!平静之后就会后悔:“和善而坚定”怎么这么难做到?于是我又翻开了这本书。

  大人和孩子之间三种主要互动方式。

  一、严厉型。对孩子有规矩没有自由,没有选择。孩子不参与决策过程。“我要你怎么做,你就得怎么做,这是你必须遵守的规则,这是你违反规则会得到的惩罚。”

  二、骄纵型。孩子有自由但没有规矩,无限制的选择。“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我相信我们会爱对方,并且会幸福,我相信以后你会选择自己的规则。”

  三、正面管教型。有规矩也有自由,有限制的选择。“在尊重别人的前提下,你可以选择,我们一起来制订对双方有利的规则。我们还要共同决定在遇到问题时对大家都有益的解决方案。当我必须独自作出决断时,我会坚定而和善,维护你的尊严,给予你尊重。”

  了解了以上三种方式,我是这样给自己归位的,时而很严厉,时而很骄纵。当孩子很听话乖巧的时候,我通常都很宽容,想看手机就看会,想吃什么就买点什么。但当孩子不听话,违背我的意愿时,哈哈,一堆大道理会接踵而至,若有反驳,我便会变本加厉了!于是孩子越来越长大,变成了我所谓的“熊孩子”。

  那么在与孩子的相处中,如何“赢得”孩子?

  首先温柔的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和善、温柔、淡定的'人总有万钧之力!对孩子也是一样,只是我很难做到。针对我家孩子的状况,只要我一丁点的不耐烦或者小情绪,他都会真切的接收到,并选择不会与我继续交流下去,或者以争吵告一段落。所以温柔是我接下来的必修课,也是我如何实施正面管教方式的第一步。

  其次温柔的表达与孩子的共情。一定是接受孩子的行为,可以不认同,可以不宽恕,但请告诉孩子理解他,自己也曾有过类似的行为,会接受他。这两步都建立在温柔的基础上,作用到孩子身上,孩子的更多感受应该是受到尊重,他也许会在大多数情形下愿意与你沟通,即使开始不愿意,但至少不会让我的感受更糟糕。

  然后温柔的告诉孩子我的感受。真诚而友善的说出自己的感觉,如果是大男孩,做母亲的可以更多的抛出感受继而向他求助。

  最后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这里有一个概念“启发式问题”。不要“告诉”,要开始以一种引导孩子参与解决问题的方式向孩子“提问”,并且不要希望孩子会给出你想要的答案。这里还有一个概念“头脑风暴”。和孩子一起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不评论,不指责,然后找出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法。

  这本书还有很多可以使用的工具,如果真能改变思维,控制自己,并利用好这些工具,相信“熊孩子”也能变成“别人家的孩子”。

《正面管教》读后感5

  对于如何做一个好的家庭教育?敏芷君读完《正面管教》后有感,在父母和孩子沟通中,一般有三种方式,一是严厉,后果可能是让孩子产生愤恨、报复、反叛、退缩,让孩子的自尊水平大幅下降,没有自律性。二是娇纵,后果会使孩子不知道行为的边界,没有自信。三是正面的管教,即和善而坚定,孩子有自尊,会自律,有爱心。

  那如何做到和善而坚定?首先要冷静,心平气和地跟孩子解释,其次告知孩子问题在那里,再次告知或让孩子知道你爱他,最后表示愿意和孩子一起找出解决方法。而且在制定新规矩或寻找解决方法的过程中,要让孩子也参与进来,给孩子足够的自尊。

  培养孩子最主要是培养七项感知能力和技能 ,分别是:

  1、对个人能力的感知(这事我能行,我有我的能力);

  2、对自己在重要价值中的感知力(我的贡献有价值,大家需要我);

  3、对自己在生活中有力量或影响的感知力(我能够影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4、内省能力(理解自己的情绪做到自律和自我控制);

  5、人际沟通能力(善于与他人合作,在沟通协作协商、共同倾听等基础上建立友谊);

  6、整体把握能力(有责任感,适应力,灵活性和正直的态度对待日常中的事情);

  7、判断能力(能根据适宜的价值观来评估局面)。

  要让孩子成为心中有爱的人,因为心中有爱的人,便不会太在意外在的事物。

  一、教会孩子尊重自己。孩子的自尊很重要,真正的自尊是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价值,自己处理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

  二、是要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学会用同理心去倾听,把孩子每次犯错变成学习的机会而不是谴责的机会。一味批评孩子的父母是不成熟的,是希望和孩子共同承担责任,而急于划清界限,是把内心的恐惧变成了愤怒来批评孩子。

  三、学会道歉,这是父母和孩子都需要学习的,包括承认错误、道歉、解决问题。

  两种方式去识别孩子的'不良行为。

  一、从内寻找——关注自身感受

  1、自己感觉恼怒、着急、内疚、烦恼——寻求过度关注

  2、感觉到威胁、受到了挑战、被激怒、被打败——寻求权利

  3、感觉受到伤害、失望、难以置信、憎恶——报复

  4、感觉无能为力、绝望、无助——自暴自弃

  二、由外而内——观察孩子的行为,要求停止做某事,孩子的反应可以看出行为的目的

  1、停止一会儿又开始做——寻求关注

  2、言语顶撞、消极抵抗——权力斗争

  3、破坏性行为、说伤害你的话——报复

  4、希望你快点放弃努力、别再打扰他——自暴自弃

  最后,判断一种教育方法是否有效,可以从四点来看:1、是不是做到了和善而坚定。2、孩子有没有归属感和价值感,这两样东西是孩子在童年所追求的。3、方法是不是长期有效。4、是否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品德。

《正面管教》读后感6

  《正面管教》这本书不论对自己孩子的培养,还是对教学过程,都有很大的启发。下面具体谈一谈我的感受。

  一、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

  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我想这是这本书的一个大前提,也是一个宗旨,如果我们能带着这个前提走在我们教学的道路上,相信,我们在对待学生的问题上,出现在大的问题,我们都能通过正面管教的方法得到解决或真正的改善,而不是越来越糟。

  二、理解了以下四种错误目的:

  1、寻求过度关注——错误观念:只有在得到老师的关注时,学生才有归属感。

  2、寻求权利——错误观念:只有当学生自己说了算或至少不能由老师对我发号施令时,我才有归属感。

  3、报复——错误观念:学生得不到归属,但他至少能让老师同样受到伤害。

  4、自暴自弃——错误观念:不可能有所归属。我放弃。

  这几种发生在学生中的错误目的其实是他们行为不当的真正的内在原因,也是他们出现问题的内在驱动力。但作为老师,我们往往只能看到学生们的负面表象,而看不到表象的实质,很多问题也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其实,这或许就是我们的很多学生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错误的原因。如果我们老师能真正解读孩子行为背后的东西,也许许多问题我们处理起来就会容易的多,也会更有效。

  三、自尊

  一个容易造成错误的概念,读了这本书,使我对我们以前常常挂在嘴边的自尊有了新的认识。我相信,如果我们认为自己能够给予学生自尊,实际上就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一场“给孩子自尊”的运动延续至今,内容包括我们课堂内外经常运用的赞扬、快乐小贴纸、笑脸以及让孩子做“今天最重要的人”。这些都可以是好玩儿而无害的,只要孩子不认为自己的自尊取决于外在的他人的评价之中。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孩子可能就会变成“讨好者”或“总是寻求别人的认可”。他们就学会了观察别人的反应来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而不是学会自我评价与内省。他们培养出来的是“她尊”,而不是“自尊”。我们能为孩子做的最有益的事情,就是教孩子学会自我评价,而不是让他们依赖于别人的赞扬或观点。这一观点我要好好的琢磨,并在我以后的工作中能不断的通过改进而实行。

  四、孩子们需要感觉到自己被人需要

  我们怎样来“赢得”孩子。当孩子们觉得你理解他们的观点时,他们就会受到鼓励。一旦他们觉得被理解了,就会更愿意听取你的观点,并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记住,在孩子们感到你的倾听之后,他们才更可能听你的。

  《正面管教》这本书,是一本真正的好书,以后在工作中,相信它能引领我的教学之路越走越宽广。

《正面管教》读后感7

  正面管教,可谓是最近十分流行的育儿之法,今日受命于校园拜读之下写之如下之愚见。

  一、孩子是在追寻归属感中成长的

  我们再成长,我们却忘记了以前的我们成长的“坑”。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想确认的其实是爸爸妈妈是否真的爱我。这种爱,十分的奇特,它完全与家庭的贫富程度是区别开来的。为之父母的我们十分简单又异常复杂的便是,如何让孩子能感受到这份爱,给予孩子归属感。孩子是一个十分奇特的群体,从一出生确定与确信世界归我,我心动而万物随我心动,慢慢变为我是宇宙的尘埃,漂浮于尘埃,如何找到依靠,这也是很多家庭出现问题的根本。在他们觉得是尘埃时,我们并未走进他们的内心,让他们感受到父母是他可信任的朋友,家庭是他们的港湾。好的亲子关系,绝对是有归属感的亲子关系。

  二、承担后果的潜力

  当年,巨婴国可谓轰动一时,“啃老族”、“巨婴大母神”这些词的出现正是因为我们的孩子没有承担后果的潜力,或者说连根本的因——果关系都没有弄清楚,就“被迫”长大,使得巨婴们根本没有行为潜力。婚姻中最常被抱怨“云老公”不就是我们教育的问题,从小没有承担过行为潜力的后果,多数期望寄托于长大后他能明白,或者,父母总是为他们托起天,天大的事有“老子”顶,却不知小时不承担后果,生活总有一天会让我们吃够苦头。职责感是从小培养的结果,是在承担行为后果的总结。不去承当应有的后果,哪来的职责?

  三、我们厌恶着父母对我们的教育方式,却又不得不重复他们的方式来教育我们的孩子

  我小时候,每每觉得父母教育之不妥处,时常会心里暗自想着:以后,我有孩子坚决不那样。然而已为人父母的我们,却无意识地去重复一些我们父母教育我们的.不当方式,而这种无意识十分之可怕就是,你能明白,在这些不当的方式会带来什么伤害,却还是不自觉地对着你的孩子在重复。这就需要你更多地去了解,有什么其他的方式来处理这些问题,或许能够请你的孩子的老师,其他妈妈,看看相关的书,集思广益。毕竟,教育孩子是比造宇宙飞船更加复杂以及困难的事。

  四、我们的语言是有力量的

  这是我们最容易出现的错误,我们忽视了语言的力量。我们生气时,那些没经过大脑的语言,能深深伤害到别人,这一点适合于对孩子也适合于夫妻,情绪脑发挥作用时我们都冷静一下,再沟通。这也是本书最喜欢的一个点,用心暂停,当我们被情绪脑控制时,不要想着去解决这个问题,而就应各自暂停、冷静。

  五、孩子出来问题100%是你出了问题

  当孩子出现了问题,我们为此感到生气、沮丧、懊恼时,请停下来指责孩子,想一想,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我们的方式哪里没有正确,我们就应在修正中前行,而不是指责傲慢中失去了我们的孩子。毕竟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教育方式,以前的教育圣经都不断被现今理念所不断打破,所以,你还信你的方式能一条路走到底?和孩子的相处中我们不断磨合、改善,出来挨着石头过河,行不出更好的方式。

《正面管教》读后感8

  “奖励”、“惩罚”这两种管教方法在我们以往的教学工作中出现频繁,《教室中的正面管教》一书让我了解到一种不同的方式——正面管教,它是通过建立情感联结让学生感受到被关爱,倡导用和善、尊重的态度,以鼓励的模式帮助学生真正解决问题。

  “正面管教的目的是让学生们参与专注地解决问题而不是成为惩罚和奖励的被动接受者。”这个观点让我不禁回想起自己小时候也曾因为违反纪律,被罚抄学生守则,我当时会因为害怕再被惩罚而答应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还有初中时候被罚把政治试卷的错题抄三遍,密密麻麻的字以及写到手软的感觉也让我变得害怕写字。反观奖励,我现在也用加分的方式激励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不难发现如果某一节课老师不重视加分评价,学生就会不感兴趣。测验考试的时候甚至也会有学生问我“考到100分有什么奖励吗?”这让我不得深思:如果有一天这个奖励对他们没有吸引力了呢?这就是奖励的负面影响,孩子容易把注意力转移到奖励而不再专注于学习本身。

  而正面管教恰恰在帮我我解决上面的问题。正面管教认为,孩子要好好学习并且减少纪律问题除非教给孩子们社会和情感;而正面管教的愿景是孩子们在学校里遭遇失败是永远不会被羞辱,而是通过有机会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感觉到自己被赋予了力量。

  “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如果我们能正确认识到孩子的行为是以目的为导向,并意识到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首先是寻求归属感和价值感,我们对待孩子不良行为的态度就会不同了,同时也该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或者伤害了孩子的感情,才招致孩子缺乏归属感和价值感的。当学生犯了行为错误的时候,我们应该找到问题的根源,针对问题采取有效的的方法进行化解、沟通,才是教育孩子的关键所在。我们要从惩罚或者一味批评孩子的'方式中扭转,从正面引导孩子理解他的错误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并且让他承担他的错误,最后改正。而在这过程中,没有老师和同学会嘲笑他,因为大家会一起帮助他认识错误,探索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的方式,而不是受到惩罚。这样的孩子一定也会有班级归属感。犯错误是学习的好时机。我们自己要学会、而且也要教孩子学会把错误看做一个让人兴奋的学习机会,当我们把错误看作一个学习机会而不是什么坏事时,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就变得容易多了。

  当学生对学校有一种归属感并感觉自己是学校的一份子;喜欢学校;意识到老师们是支持和关爱自己的;在学校里有好朋友;致力于自己现在和未来的学业进步;相信学校的纪律是公平和有效的;参加课外活动。那学生们便会对自己学校产生积极依恋,增强学生与学校的情感联结,会使学校的教育更成功。所以作为教育者,我们一定要倾听并认真对待孩子们,让学生感受到关爱的力量。

  “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教室中正面管教》一书让我对自己以往的班级管理行为有了很大的反思,书中还提到很多正面管教的具体措施,相信这些方法能更好地帮助我解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正面管教》读后感9

  我身边有不少朋友和同事在学习并实践正面管教,受他们的影响,我也加入到学习和实践者的行里,并在和孩子相处中刻意练习着正面管教的方法。

  一、游乐场玩耍,先定规则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相信很多父母跟我一样都会经常带孩子去游乐场玩。我们基本每周六或周日去玩2小时,通常出发前我们会达成一致意见:

  1。出发前确定好玩儿多长时间;

  孩子在游乐场玩,当快到约定时间时[通常是饭点]我会提醒告诉他“时间快到了,要回家了”。孩子说,“我想再玩一下那个”。

  这时我也不会立刻制止,而是告诉他“好的,时间到了我会提醒你”。到时间了会提醒他"我们现在该回家了",孩子立马上放下手中的玩具跟我回家。

  2。到游乐场后,玩2次要过来找爸爸妈妈喝一次水;

  周末游乐场人一般比较多,有些玩的项目也不适合成人玩。到游乐场后我会找个视野比较好的地方,告诉孩子我在这里等你,你想玩什么就去吧,但你要玩一会儿过来找我喝水。

  我们的规则是玩了几次,和几口水,同时告诉我你玩了什么,玩的是否开心,接下来要玩什么去。

  这样既保证了孩子的安全,又能让他自己决定玩什么,回来的复述也在锻炼他的表达能力。

  二、超市买玩具

  逛超市相信大家每周都会去一到两次,玩具区域我们通常都逃不过去。当孩子看到心仪的玩具想要买时,我们该怎么做呢?

  “嗯,你好像真的很喜欢这个玩具,我也觉得这个玩具很漂亮。”给孩子一种认同,并不是直接告诉他不要买。接着会告诉他“你好像刚刚买过xxx玩具,如果你真的.很喜欢,等到xxx时我们再买好吗?”提醒孩子,我们商量好的买玩具的日子是什么时候,不是每次去超时都要买玩具的。读后感·用这个方式,给孩子自己思考的时间和一种仪式感。让孩子做出自己的决定,是否在约定好的时间购买这个玩具,不但给予他尊重,也锻炼了演示满足的忍耐力。

  三、孩子吃饭问题

  小朋友吃饭是一件几乎令所有家长都头疼的事情,在这一点上我们也特别注意。每天三餐,让孩子好好地坐在饭桌前,跟着大人一起吃饭,尽量不看电视不玩玩具,饭前一小时不吃任何零食;家里的零食也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

  规则虽好,也不一定每次都能顺利的把饭吃完,当孩子只吃肉不想吃青菜时,我们会讲挑食的佩奇看病的故事,让他知道青菜和肉配着吃才不会生病。有时也会用压力山大将食物变成飞机的方式喂孩子吃饭,毕竟谁的孩子能不娇惯呢!

  四、自理能力,生活习惯的培养

  孩子每天自己刷牙,自己穿衣服,自己收玩具。不用爸爸妈妈操心。相信很多父母都很期待这样的情景。虽说这些习惯并非一朝一夕能养成,但是每一个环节都长时间的付出,正面管教起到什么作用呢?每当孩子不想刷牙,不愿意收玩具的时候,我们坚持“和善与坚定并行”,积极的引导孩子,自己穿衣,刷牙,收玩具,慢慢形成习惯,而这时我们要做的只是提醒孩子就好了。

  不知你是否认可这样的“正面管教”的例子,你又是怎么做的呢?

《正面管教》读后感10

  这是我看的第四本育儿书,真的很不错,比较适合大众心理的教育方式,内容也颇为丰富,与其说是教育一个优秀的孩子,不如说是培养一个优秀的父母,再养育出优秀的孩子。

  昨夜失眠时,忽然玩味的认为这本书是育儿届的“成功学”。因为书里有理有据的告诉家长们,应该怎样培养一个身心健康的优秀孩子……不禁让我思考,育儿书如此多,为什么优秀的孩子还是寥寥无几?又或者是现在孩子普遍比以前的孩子优秀了,孩子们的竞赛依然提高了层次……不甚惶恐,为人父母责任之重大呀……

  其实这就像市面上流行的“成功学”,似乎不只适合孩子,作为一个比较随意的妈妈,这更像是教育父母为人处事,智商,情商的培养,真有点忍不住拉上孩子他爸来学习……所以《正面管教》看似养育孩子,实则是教育父母。

  虽说可以教育父母,但是书中用观点+事例的论证方法比较清晰,有事例,有方法,针对孩子们的成长问题父母还是可以找到问题和解决办法。书中针对孩子的人格品质的培养很全面,相对于我看过的两本,这个篇幅讲的比较全面。其中对我印象深刻的是:好的教育就是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一个有条不紊的妈妈,做事育儿都不会急躁,这样情绪稳定的妈妈对孩子的影响首先就先于无数慌乱的妈妈了。有条不紊就有能力处理好生活琐事,身边多数时候都整齐有章的环境,父母和孩子的生活环境和心理素质也会更好一些……这真的值得学习!自己都处理不好生活,还谈什么教育孩子……这是我的问题,也是部分不会打理家务,处理琐事的年轻父母的通病……所以孩子从小被一个整齐的家庭环境影响是有多么重要!

  再有一点就是让孩子接受自己缺点的惩罚,和吃点苦,这应该是父母学习的。目前姐姐上幼儿园我已经感受到自己玻璃般的`母爱了,监控没事就看,生怕孩子受委屈,饿着,伤着……可是我不能包办她的人生啊!现在把她护在手心里,以后她没能力自己打理生活,处理人际关系,我还能帮她什么?所以我更应该学着放开手,看着她成长,看着她交朋友,实在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我再帮忙。给孩子主动成长的机会,也要舍得让她为自己的小失误接受惩罚。很多育儿书中,孩子通过自己接受惩罚后都主动改掉坏了习惯,所以我也可以尝试。似乎对一个三岁的宝宝说这些可能有点多余,我想我应该记住这个: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最后我在考虑真的可以所有的事情都用正面管教可以解决吗?我个人认为越小的孩子越好管教,这个比较实用,就像奶奶夸姐姐一样,奶奶真的就用夸姐姐,就让姐姐在她面前乖巧听话,这是在两岁半以前……可是现在由于一直带在我身边,和她越来越有想法后,明显不管用了……我也试过,某段时间会有用,但是一周大概她就腻了,这招似乎又不管用了……所以我觉得正面管教应该是在合适的时机用,在她发泄情绪时,叛逆时,或者其他特殊情况时并不实用,个人感觉如此。所以书是好书,会用不会用,还在于父母的视情况而定。孩子会越夸越乖,但是我们也要会帮孩子处理情绪。

  作为家长我们要抱着虚心学习的态度,很多职业都要职称,持证上岗,唯有父母这个特殊角色不用,所以想给孩子合适的爱,我们就需要耐心学习,像孩子们求学一样,孜孜不倦,虚心接受。这本书值得父母一看!

《正面管教》读后感11

  利用暑假我认真阅读了《正面管教教师指南A-Z》一书。书中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做了深度剖析,从一些特殊的行为或者语言、表情等细节上,给出了其心理变化的解析,然后为我们指出了解决方案和思路,并附有大量的实例供我们参考。我认为这本书是一本实用性非常强的关注学生的工具书。

  从书中的一些实例中,我发现老师不经意的一些语言或行为就会对学生造成很大的影响。这让我触动很大。这让我想起,在我还是学生的时候发生的一些事。其中有一件事对我的影响非常大,直接抹杀了我的一项兴趣爱好。那是在小学,老师让我们每个人都画一幅画贴在后黑板上,作为黑板报的一角。我画的是一个房子和一群小鸡,自己觉得还行,就上交了。那个老师看了我的画说,谁家的房子里就群小鸡,你怎么不画人。然后就随手给我扔了。我那时也就才小学二年级,也不会反驳,就只觉得自己画的不好。从那以后,画画这种事,就从我的世界里消失了。到现在,我都不喜欢画画。

  其实现在想想,如果我的孩子要是被这样粗鲁的对待,我肯定跟他理论理论。孩子的心理其实很脆弱,很多老师无意识的一些表情就有可能伤害到他。

  去年,我教的班里有个女学生,非常喜欢表现自己,我也经常给她机会展示,但是成绩上总是达不到自己理想的高度。时间久了,我也渐渐的给她的机会少了些。后来我发现这孩子不怎么举手了,在课下远远看到我,就有点躲开。我意识到该跟她沟通沟通了。我选了一个晚自习前,找到她,叫办公室里。她非常紧张,低着头不敢看我。当时办公室没人,我就叫他坐旁边老师的板凳上,说:问问你,你知道某某某的情况吗?我问的这个孩子平时和她关系不错。我发现那孩子上课有点走神。她一听,我不是问她自己的情况,稍微的放松了一些,然后说了一些那个学生的.情况。我接着说:要是她也想你一样,让老师放心就好了。我明显觉得这孩子听到这话有点开心。我接着说:不过我发现这段时间你也有点小问题,怎么上课不那么主动了?是不是成绩一直上不去很担心啊?她接上我的话茬就说,自己成绩不好,不好意思再主动展示了。我问她:你有没有认真分析过成绩不好的原因?她就说感觉都会,但是成绩下来就不理想。我知道她的自信心受到打击了。接下来我就认真分析了她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并告诉她成绩不是唯一的,对生物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同样重要,只要感觉上课时听讲很认真,也很开心,那就不要太担心,接下来你应该怎样做等等,又为她提供了一些落实基础知识的建议,果不其然,在最后的生物会考中,取得了A的好成绩。她非常开心的跑来对我汇报。这时我说,这都是你自己不放弃,努力的结果。生物能考好,其他的也能考好,要相信自己并为之努力。

  作为一名老师,我认为最重要的不是知识有多渊博,而是要有爱学生的心,尊重学生的差异,并有帮助他们成长的耐心。经过了这四年的教学经验,我渐渐的明白了一个道理,老师会的多没啥用,要想教好学生,得让学生听你的,学生学会了多少才最重要。怎样才能让学生听你的呢,如果不知道答案,那就照着《正面的管教教师指南A-Z》这本书来吧。

《正面管教》读后感12

  暑假在家读了美国教育学博士、心理学家简尼尔森的“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的《正面管教》这本书,该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行为、认知、教育等方面的经典理论,吸引我的不是书名,而是书序的内容。写书序的作者是两个孩子的宝妈,他们是计划性地要小孩,对孩子的到来满心欢喜,但是也遇到了同样的教育问题——如何管教?她读了这书受益匪浅,两个小魔王已经被她收服。至此,我已经被她的文字感染了,相信所有的宝妈会和我一样吧,一定要好好品读,好好学习这本“管教秘籍”。

  首先令我感触较深的就是作者提出的“和善与坚定并行”以及“赢得孩子”。孩子是随时随地都在发展和变化的社会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信念,都需要实现自我的价值。对待孩子的方式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批评和奖励,我们应该在让孩子形成良好自我价值感的基础上,培养孩子对自我的认识以及对老师和家长的认可和信赖。我们要做的不是“赢了”孩子,而是“赢得”孩子,得到孩子心甘情愿的配合。前一阵子品读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时,也颇有心得,保持一颗童心,自己也有童年,也由学生走来,回忆一下,转变一下,自己也就变成了学生。

  作者告诉我们其实想要赢得学生的.合作并非难事,只需要经过四个步骤:

  1、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

  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

  4、让孩子关注解决问题。

  不过在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我们常常犯的错误就是急躁,尤其是面对极度叛逆,并且态度非常恶劣的孩子时,往往会火冒三丈,但是仍然深信自己是对的,觉得都是学生或孩子的错。一番指责之后,能解决问题倒还好,怕就怕学生和孩子更加极端地为自己辩解,使小问题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其实,当我们要求学生和孩子控制自己情绪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本书中提到一个很好的方法——安排特别时光。其实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就在自己的家庭教育中运用到。每天我的工作都是早出晚归,跟孩子之间的交流少之又少,为了弥补这个遗憾,我将每天晚上睡觉前的一个小时作为我和孩子之间的特别时光。在这特别的时光里,我给孩子讲故事,做游戏,我们非常快乐,对我也有了更多的依赖与信赖。但是我却没有把这个方法运用到我的学生身上,我真的很惭愧。看了本书后,我才恍然大悟,小学生的年龄还小,需要大人的关注需求还很强烈,对他们也应该有爱,有责任。我打算利用课堂作业时间、课间休息时间或者放学后的时间找到几分钟的时间还学生之间来个特别时光。首先,要从那些没有信心的学生开始,按照书上说的方法,做好纪录,确保不漏掉任何一个孩子。我相信,我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我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会变得更加微妙。

  现在自己的身份不仅仅是一位人民教师了,还是一位两岁小娃的妈妈了,在学校里面对的是一群活力四射的大宝宝,在家里面对的是一个挑食调皮的小宝宝,听到这已经很头疼了吧?通过阅读,相信对于家长来说,这本书可以教会他们成为更加称职的父母,对于教师来说,它可以教会我们如何成为更加合格的老师。

《正面管教》读后感13

  不良行为,广泛意义上来看就是不好的行为,不被认同的行为,大家不喜欢看到的行为,违反既定规则的行为等,在《正面管教》第五章中,作者带着我们从另外的角度来看一看孩子的不良行为。

  原始脑是什么?

  原始脑,又称“爬行动物脑”,属于无意识状态下的行为,而且有一定的延续性。也就是缺乏思考、简单、暴躁等行为。不良行为是缺乏意识的行为,因失望而产生的行为;孩子表现出了不良行为,也许不是他们的本意,只是他们还不知道如何做才正确;也许他们只是想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家长们看到自己,关注到自己;也许他们只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和价值感。管教孩子,其实是想让孩子控制好自己的行为。当我们对自己和孩子的行为了解更多,了解的更深入时,就会有更好的方式来对待孩子的不良行为。

  当孩子们丧失信心时,会自己选择几个不恰当的`行为,进而形成错误的观念和想法:其实就像小朋友找玩具,归属感和价值感就是玩具,只是他觉得有四种方式来获得想要的玩具。一种是家长关注到我时,才能给我玩具,努力的要求被关注被关爱;一种是只要我有权力时,不被约束时,我才能获得玩具;一种是你不给我玩具,你也别想去干别的事情。还有一种是,玩具不是我的,我得不到,我放弃了。

  在前几章讲过的几个概念中提到过:孩子的首要目的是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所以很多时候孩子相信:寻求过度关注或寻求权力有助于他们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报复会使他们在没有能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的经历中受到的伤害得到补偿;放弃是他们的唯一选择,因为他们真的相信自己得不到。

  分别举例来看看这四种错误的目的下,孩子们一般有哪些行为吧

  1、寻求过度关注。如“家长不可以干别的事情,只能跟孩子在一起,具体干什么无所谓,反正是不可以不关注他”等等,孩子通过各种令人烦恼的方式来寻求家长关注,来获得自己的存在感。

  2、寻求权力。此时的孩子抱有的是只有我说了算我才有价值感的错误观念,如:做作业时,不是完成一样再去做另一样,而是反复来回换科目,一会做这个一会做那个,总是不专心的做一种,家长说了之后,一点也没改善,反而折腾的更勤了。“不用你管,我自己知道。”这也许是孩子长大一些后对家长说的最多的话,来显示自己、证明自己。

  3、报复。报复多产生与家长惩罚孩子之后,孩子为了得到自己想得到的或存在感,往往会向家长进行报复,“故意弄乱房间,制造噪音,甚至暴力的乱砸乱打”等行为,都是孩子在进行报复,让对方也得不到好的结果。

  4、自暴自弃。往往持有这样错误观念的孩子,是真的觉得自己不行,自己不会。“妈妈,这个我真的不会。”“太难了,我不会。”往往会将不会挂在嘴边,最显示出无力感和挫折感,甚至直接就放弃了。

  孩子可能意识不到自己内在的这些想法和信念是偏颇的,是错误的。意识不到自己所采取的行为是错误的,也就是“不良行为”。所以家长们要学会有效识别他们行为背后的信念,更加有的放矢的进行回应,进行有效的干预,这对于家庭教养方面是很重要的。

《正面管教》读后感14

  寒假里我读了简·尼尔森的“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教》,该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行为、认知、教育等方面的经典理论,使我受益匪浅。尤其是书中第7章讲述的:有效地运用鼓励,让我更深入地认识到鼓励而非赞扬,书中说到:“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是的,孩子们需要成人的鼓励,才能茁壮成长。那么什么是鼓励呢?首先我们要将鼓励和赞扬有效区分开来。作者也提出我们给予孩子的是鼓励,而非赞扬,这一点让我十分困惑,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难道我们不应该给孩子们赞扬吗?带着疑问我继续读下去,慢慢地才了解到话中的含义。鼓励的学问非常深,平时我都没有好好地运用鼓励,而书中从若干个方面加以阐述,比如时机、相互尊重、着眼于优点等,让我们了解到什么才是有效的鼓励, 书中说到:安排特别时光、抱一抱孩子都向我们讲述了爱是前提,爱的重要性,鼓励是需要爱的支持。让我们通过真诚的爱让孩子感受到鼓励,这么感觉是多么的美妙。班中经常有些孩子是大家公认的调皮鬼,其实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被太多的人责备、羞辱的孩子。如果你试一试将孩子“抱一抱”,那么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正面管教》的确是本很好的书,使我们能“知其所以然”地明白书中所介绍的正面的教养方法,更重要的是作者集几十年教育研究与实践的体会,特别是她在正面管教方法的`推广与培训中收集到的无数个正面管教的成功案例,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接一个生动有趣而又发人深省的故事。它教给我们从另一个角度与孩子交流,进行正面引导。回顾这几年自己对儿子的教育经历,觉得自己对待儿子的教育方式需要改变。作为家长常常把握不好教育孩子的尺度。这本书倡导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例如在如果既不严厉也不娇纵,那该怎么办?这一小节中作者从四个方面来归纳了我们要达到正面管教的效果该怎么去做,举例说明作为父母我们该如何去管教孩子?这本书值得每个家长、老师一读。只有老师和家长共同配合,使用科学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让孩子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氛围中,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学会使他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

  作为一名教师,书中最让我感同身受的是: “我们究竟从哪里得到这么一个荒诞的观点,认定若想要孩子做的更好,就得先要他感觉更糟?”我在以前教育学生时,常常严厉地训斥,孩子表面上听话了,而实际心里很不服气。的确,惩罚虽然能暂时制止不良行为,但不能永久性的地解决问题,孩子只有在感觉更好时,才会做得更好。所以,只有通过鼓励帮助孩子体验到归属感和价值感,才能获得长期的积极效果。孩子的感受力强,但表达能力却弱。需要老师和家长认真解读,而不是通过打骂来压制孩子的错误行为,从长远来看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反而带来了新问题。

  总之,该书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在今后的教育中能更正确的使用正面的方法管教学生,让他们在自信、自立的环境下快乐健康地成长。

《正面管教》读后感15

  自从做了父亲后,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经常和妻子不一致,感觉自己总是会走入“死胡同”或者“束手无策”。后来,在妻子和外界环境的强烈影响下,我用一种学习的心态,阅读了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一书。接触到了“正面管教”的理念,我突然发现我对孩子的教育问题竟然一无所知。明白了妻子在教育孩子的某些方面,为什么和我不一致,才明白孩子的心中到底在想什么?她到底要什么?明白了孩子眼里的世界,和大人眼里的世界是不一样的。是需要家长与孩子沟通、共同成长进步的。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

  传统的家庭是在用什么样的方法教育孩子?其实我们并没有太多的选择,第一个就是严厉管教,家长设置边界立下规矩,要求孩子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如果孩子违反了规矩那就自然要受到惩罚。在我们观念中的管教孩子就是应该这样。第二种是严厉管教的反面,就是放纵。不对孩子的行为加以限制,放任孩子释放自己的天性。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家长相信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什么都懂了。我们见到“熊孩子”的时候很容易联想到,父母一定是在溺爱、放纵孩子。那还有第三种方法,就是本书所说的“正面管教”。我们先不急着给正面管教下定义。先从一个简单的例子看一下三种管教方式的不同之处。

  话说有一天早上,妈妈问3岁的孩子,早点想吃面条还是牛奶面包?孩子选择了牛奶面包,但是咬了一口之后孩子就丢下面包说这太难吃了,我不吃了,我要吃面条。现在我们分别来看,使用三种管教方式的妈妈都是怎么做的。严厉的妈妈再三说教之后被激怒了,打了孩子一巴掌,训斥说,不吃就饿着吧。孩子玩了一会回来找妈妈说我肚子饿了。妈妈再次开始说教:“你看,我早就跟你说过了吧……”然后哔哩哔哩的说了一大堆。妈妈觉得,现在孩子知道自己有多正确了,妈妈对自己的说教很满意。但是孩子呢?他其实正茫然地呆视着前方,无奈地等妈妈唠叨完。骄纵的妈妈放下了手中的牛奶面包,赶紧重新为孩子煮面条。妈妈为了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忙得团团转,而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等到吃午饭的时候,这一幕还将继续上演。正面管教的妈妈是怎么做的呢?她说:“好吧,不吃就算了,你出去玩吧,我们中午饭的时候再见。”你看,她省去了严厉妈妈的说教步骤,她并没有发火也并没有妥协。过了一会,孩子跑回来大喊:“我饿了。”妈妈蹲下来和善而坚定的告诉孩子说:“我知道你肯定饿坏了,但是妈妈相信你一定可以坚持到吃中午饭的。

  在亲子教育中,爸爸和妈妈都不能缺席,妈妈的教育观念需要爸爸的支持与配合,共同为孩子付出,形成教育合力,才能达到育儿的效果。一个家庭,不能只有妈妈细腻和耐心,还应该有爸爸坚实的臂膀和强大的支持。

  不知道您从这个小故事当中听出些什么没有。使用正面管教的妈妈没有说教和批评,也没有为孩子重新做早餐,而是在尊重孩子选择的前提之下,和善而坚定的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作为父亲,就应该为家庭教育“保驾护航”,默默的充当司机、领路人的角色。

【《正面管教》读后感】相关文章: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04-01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15篇11-04

《正面管教》读后感02-21

正面管教读后感01-29

《正面管教》读后感02-22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03-03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02-24

《正面管教》读后感 (推荐)07-06

《正面管教》读后感15篇02-22

《正面管教》读后感(15篇)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