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农》读后感

时间:2023-09-05 06:58:51
[集合]《悯农》读后感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悯农》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悯农》读后感1

  悯农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我读了李绅的杰出代表作《悯农》,这首古诗让我深深地了解粮食是来之不义的,让我懂得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好好珍惜粮食,爱惜粮食。

  在我的身边就有一个不珍惜粮食的人,就是我的小表妹,平时在吃饭的时候总是吃一半掉一半。每次都要浪费很多,我每次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跟她说,她都会毫不在乎的说:“浪费这一点没关系”。

  有一次,我又看见她在浪费粮食,我马上说道:“妹妹呀!你现在吃的`香喷喷的白米饭可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呀!每一粒白米饭呀,都饱含着农民伯伯辛苦的汗水。他们顶着炎炎的烈日,不顾肚子叽喱咕噜地乱叫,坚持给庄稼锄草、浇水、施肥,身上的汗水啪哒啪哒不停地滴进泥土里。你呀,以后不要再浪费粮食了。”“姐姐,我……我以后一……一定不会再浪费粮食了。”妹妹红着脸,不好意思地说。

  粮食是用农民伯伯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它凝结着无数汗水。作为祖国花朵的我们,不要让农民伯伯的汗水和辛苦白白浪费。来吧!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去珍惜粮食,爱惜粮食吧!

《悯农》读后感2

  暑假里,老师布置我们阅读古诗70首,其中一篇《悯农》让我深受启发。

  这首古诗是唐朝诗人李绅写的,这首诗大家都很熟,全诗是这样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诗的内容主要讲的是:农民伯伯在烈日下辛勤地劳动,汗水滴在泥土里,有谁知道,我们盘中的饭,每一粒都包含着农民伯伯的.辛劳。读完诗,看完注释,我不禁羞愧起来,想起我以前吃饭总要剩下好多的饭菜,而且会掉很多米粒,妈妈常说我吃饭象在种米,吃不掉的饭菜都被妈妈当做垃圾扔掉了,想想农民伯伯那么辛苦地种粮食,我的行为有点可耻,不仅浪费了粮食也浪费了钱,我好惭愧啊!我决心从现在做起,一顿饭能吃多少就装多少,不再浪费粮食,不再浪费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同学们,你们也加入到节约的队伍中来吧,我想假如世界上每个人都珍惜每一。粒粮食,那么世界上许许多多的贫困人们,就不会再忍受饥饿,也会减少许多的犯罪现象,我们的生活也会更加美好!让我们赶快行动起来吧!

《悯农》读后感3

  今天,我写完作业,重新阅读了《悯农》这首诗,令我深思。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一首很普通的诗,在我3岁的时候就会背了。今天,又读到了它,眼前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田野里有一个头戴草帽、手握锄头的农民伯伯在辛勤劳作,火红的太阳晒黑了他的皮肤,汗水如雨滴进了禾下的泥土,他的衣衫全湿透了……这使我感到了我们吃的粮食确实来之不易,这真是“粒粒皆辛苦”啊!白米白面渗透着农民伯伯的'汗水和心血,我们可一定要珍惜。可是以前,我在吃饭的时候,总是剩饭、剩菜,随便糟蹋粮食,现在想起来真惭愧。同样,任何劳动成果都凝聚着劳动者的汗水和心血。难道不是吗?我们每天的日用品,身上穿戴的衣帽,鞋袜,我们的学习用品……哪一样不是工人叔叔们经过无数道工序生产出来的?从一项小实验到成为伟大的事业,那就更不用说了,更何况创建更伟大更辉煌的事业?

  我读了这首古诗,使我懂得了要珍惜劳动成果,尊重那些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劳动者。

《悯农》读后感4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的意思大家差不多都知道,就是夏日中午时,猛烈的阳关炙烤大地,农民却头顶烈日,挥汗给禾苗松土、除草。

  在这我劝告人,千万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因为这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我们不要去浪费,也不要去糟蹋。虽然有的`人他是这样说,但却不曾这样做,却一天天的在浪费。有一次,我看过这样的一个广告,每天每家浪费的食物已够灾区吃一年了!可知我们浪费的食物是多还是少!有些人只会浪费,觉得浪费那么一粒两粒的米饭不足为事,就只那么一粒两粒的米饭再灾区那可都是宝,为什么到了一些人的手里却是草了呢?我觉得应该让那些浪费食物的人去耕地,让他种出成果来,然后再让他去看看人们浪费他辛辛苦苦用汗水所换来的劳动成果,被人浪费自己的劳动成果你会伤心吗?

  将心比心,如果被农民伯伯看见这一幕,他们该多伤心呀!自己辛辛苦苦种菜却换回了浪费和糟蹋。这样浪费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是一种极大的可耻。节省,才是美德。“节约是建造美好明天的唯一工具。”这句话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意思。让我们一起节约吧!不要让浪费的行为出现在我们之间。

《悯农》读后感5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写的是一个老农在烈日炎炎之下,在田里除草,汗珠一串一串滴进禾苗下面的土里,这首诗深刻的道出了粮食的来之不易,可又有谁知道这盘中餐一粒一粒都是农民千辛万苦话来的呢?

  当我们把剩下的饭菜倒掉时,是否想到那些在炎炎烈日下勤劳劳动,在绵绵细雨中不忘耕耘的劳动者呢?当你厌恶他们那黑黝黝的皮肤和长满老茧的手时,是否知道我们吃得喝都是他们汗水的结晶。

  现在我们生活富起来了,不愁吃,不愁穿,但也不能铺张浪费。虽然我们吃得饱、穿得暖,但我们有没有想过在这个世界上的某个角落,可能还有一些因饥饿而导致营养不良或死亡的人。还记得在一次语文课上,学习《渴望读书的大眼睛》这篇课文时,语文老师给我们看了几组贫困山区孩子的照片,当时我就哭了,我实在不敢相信我们的很多同龄人还生活在那样贫困落后的'环境中,他们衣衫褴褛,啃着黑石块一样的馒头,住在露着天的房子里,年龄还那么小,就到砖厂打工挣钱……而我们,却还在无休止的浪费。

  作为小学生,我们不是财富的创造者,而是纯粹的消费者,因此我们更应该从小养成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好习惯,反对铺张浪费的不良行为,节约粮食,爱惜资源,从现在做起从自我起,从爱惜每一粒粮食开始。

《悯农》读后感6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首诗家喻户晓,我们大家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会背了,可有几个人能做到呢?

  昨日,当我再次翻起《唐诗三百首》时,我对这首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夏天烈日炎炎的中午,大家都在家里乘凉,只剩下农民在辛勤劳动。汗水流进了干裂的土地里。谁知道饭碗里的饭,是农民的心血……

  记得上个星期六,妈妈带我去饭店里吃饭,结账时,妈妈大声的对服务员说“小姐,把剩余的饭菜都打包吧。”许多人的目光都向妈妈投去。我的脸一下子热了,忙拽住妈妈的衣服说:“小声点儿”。说着,便耷下了脑袋。“怕什么?我们一不偷,二不抢的,有些菜只吃了一点儿,不要多可惜!”妈妈的声音陡然提高了许多,丝毫不顾忌周围的`人。“真抠门。”我嘀咕了一句。妈妈的脸一下子拉长了,板着脸严肃地说:“学习是怎么学的,把《悯农》背一遍。”我的眼里噙着泪珠,委屈的背了起来……妈妈叹了口气,语重心长的说:“孩子,我是想让你记住‘节约’这两个字啊!现在,挣钱是多么不容易呀。在妈妈小时候,能吃上白米饭就不错了,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妈妈的良苦用心。是啊,农民伯伯在烈日下辛勤劳动,我们更应该珍惜粮食,反对浪费。养成良好的习惯。打包有什么丢人的呢?这是人们的虚荣心在作怪。愿大家在今后的日子里都做个勤俭节约的人。

《悯农》读后感7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朝诗人李绅的这首五言绝句讲的是:中午,太阳像一个大火球一样燃烧着大地,农民伯伯在炽热的阳光下辛苦地干活。“噼啪,噼啪”,汗水湿透农民伯伯的短衫,流进黑黝黝的泥土里,变成了粮仓里、餐桌上的一粒粒粮食。

  仔细地品读着这首诗,想着农民伯伯汗淋淋的样子,我几乎要泪潸潸了。树上的知了不停地拼命喊着“热死了,热死了”,我在空调屋里蹦跳笑闹时都怀疑空调是不是不制冷了;而农民伯伯却还得在太阳底下挥汗如雨……原来,我们吃的.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汗水的结晶啊。

  可是,我们中有很多人却不知道爱惜粮食。有一次我在家看电视《舌尖上的中国》。里面说,我们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20xx亿元。20xx亿是多少我不知道,也想不出来。现在,我才学万以内的数呢。可电视上说,这些粮食够2亿人吃一年!这是多么大的浪费,这要农民伯伯甩下多少汗珠啊!那些自以为自己有钱的人,那些不知道种地辛苦的人,请你们去看一看,请你们来想一想,农民伯伯种地太不容易了,而你们的浪费却触目惊心,令人痛心。

  今后,我一定从我自己做起,珍惜每一粒粮食;我还要好好学习,用学到的知识减轻农民伯伯的辛苦。

《悯农》读后感8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的意思大家差不多都知道,就是夏日中午时,猛烈的阳关炙烤大地,农民却头顶烈日,挥汗给禾苗松土、除草。

  在这我劝告人们,千万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因为这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我们不要去浪费,也不要去糟蹋。虽然有的人他是这样说,但却不曾这样做,却一天天的在浪费。有一次,我看过这样的一个广告,每天每家浪费的食物已够灾区吃一年了!

  可知我们浪费的食物是多还是少!有些人只会浪费,觉得浪费那么一粒两粒的米饭不足为事,就只那么一粒两粒的米饭再灾区那可都是宝,为什么到了一些人的手里却是草了呢?我觉得应该让那些浪费食物的人去耕地,让他种出成果来,然后再让他去看看人们浪费他辛辛苦苦用汗水所换来的劳动成果,被人浪费自己的'劳动成果你会伤心吗?

  将心比心,如果被农民伯伯看见这一幕,他们该多伤心呀!自己辛辛苦苦种菜却换回了浪费和糟蹋。这样浪费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是一种极大的可耻。节省,才是美德。“节约是建造美好明天的唯一工具。”这句话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意思。让我们一起节约吧!不要让浪费的行为出现在我们之间。

《悯农》读后感9

  我曾经读过《悯农》这首古诗,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的意思是:中午的时候,烈日当空,农民伯伯还在田里锄地,汗珠都滴在泥土中。有谁知道那一粒粒米饭里,都凝结着农民伯伯的辛苦呢?农民伯伯那么辛苦的种田,而我们却浪费粮食,这是不对的。

  就从我说起吧!每天吃饭的时候,碗边还粘着一些米饭,我就懒得理,如果把这些米饭集在一起,就能多一口饭吃。经过这首诗的诗意的教育,我改了这个坏习惯。我洗菜的时候,一些菜被我不小心弄烂了,就扔了,而这些菜,都是农民伯伯用辛苦的汗水换来的,现在我已经知道这样做也属于浪费的行为。

  有一次,爸爸的朋友请我们一家三口去喝早茶,餐桌上摆着许多点心。爸爸和朋友只顾着聊天,几乎没怎么吃过。结帐后,我看见服务员把点心倒掉。看着这些被浪费掉的食物,再想想农民伯伯在烈日下锄地的情景,我的`心很不好受。农民伯伯要是看到了这一幕幕,他们该多伤心啊,自己辛辛苦苦种的粮食,就这样轻易地被浪费掉了!

  有些人对这样的浪费还以为光荣呢,我看是一种极大的可耻。节省,才是美德。

  让我们一起节约吧,不要让浪费的行为出现在我们中间!

《悯农》读后感10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记得什么时候,就会背这首古诗,懵懵懂懂的似乎理解它的意思,但并没有对它有多么深刻的体会,直到经过那件事之后。

  一天,我在家里看电视,一则新闻吸引了我。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花了12年的时间成功的研究出了产量惊人的杂交水稻,解决了整个人类的粮食问题。我起先也不懂的什么叫粮食问题,但是我看到一个瘦弱的非洲黑人小男孩蜷缩成一团,满身的`骨头凸起,看起来十分的恐怖。他的身边有一只饥饿的的秃鹰,正在等他的死亡。毫无疑问,这么瘦弱的孩子,就是因为没有饭吃,没有食物,所以注定要变成秃鹰的食物。当我明白那张图片想要反映出的真正含义的时候,我难过的流下眼泪。

  《悯农》这首诗就是告诉我们食物来之不易,要珍惜粮食。在那个食物匮乏的年代,珍惜了,就会让饿肚子的人吃饱,不至于饿死。虽然现在有了杂交水稻,但是我们依然要学着珍惜粮食,因为世界上还有人吃不饱饭。万一年成不好,没有收获,平时人们又不珍惜,很容易又有灾难。

  所以,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要浪费粮食。因为珍惜,所以更加幸福!

《悯农》读后感11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是我们一年级学的古诗。当时,老师只要求我们能够熟练背诵这首古诗,但我没能全部理解这首古诗的含义。

  今年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到安徽农村的外婆家。外婆是一个农民,自己种了几块地。我很好奇,来到农村的第二天早上,我就拉着妈妈去看外婆怎么收稻谷。当看到瘦弱的外婆在火辣辣的太阳下挥起镰刀割稻,那额头豆大的汗珠不断的往下淌,衣服全部都汗湿的时候,我很心疼外婆,也体会到了干农活的幸苦,这时再次想起了《悯农》这首古诗词,并背诵了好几遍。我也更深刻的`理解了这首古诗词的含义:这一粒粒的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苦的汗水换来的呀!

  在生活中,有很多小朋友不爱吃饭,或者挑三拣四,但是这些小朋友不知道:没有农民伯伯那双勤劳的手,你们哪来饱肚子的粮食,哪来那么多好吃的东西?

  再次读了这首古诗,我想说:作为当代的小学生,要尊重农民伯伯的劳动果实,不能浪费粮食。让我们大家都从节约每一粒粮食开始,从自己身边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来发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尊重他人的优良传统。

《悯农》读后感12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打开《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映入眼帘的又是这催人深思的古诗。这首古诗是唐代诗人李绅所写。

  这首诗在我读幼儿园的时侯就会背了。今天,又看到了它,心里又有了一点新的收获。

  闭上眼睛,我脑海就浮现出这样的一幕情景:农民们顶着火辣辣的太阳,辛勤地在田地里耕作,豆大的汗水一滴滴地落在庄稼地里……

  可是,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有许多人都不注意小节,非常浪费:在餐厅里,我们吃着大鱼大肉,不管吃饱喝醉,拍拍屁股走后,桌上还剩余了一大堆的美食;饭堂的垃圾桶里,人们每天往里面倒掉了大量的饭菜……每当我看到这些现象,就会想起那些贫困的`家庭,山区的小朋友们,他们一双双渴望的眼睛,他们倦缩着身子挨饿的样子,他们躺在妈妈的怀里张着小嘴,好像在说:“我饿了,给我点吃的吧!”他们渴望一餐简单而又丰盛的午餐。相比,我们的生活比较富裕,从小到大,爸爸妈妈给我们吃最香的,用最好的,从不知道饿的滋味。因而身边很多小朋友都普遍存在浪费粮食的坏习惯,我想,我们应该好好学习这首古诗的意义,《悯农》这首诗就是告诉我们食物来之不易,要珍惜粮食。所以,我们以后在生活中,从小事做起,节约每一粒来之不易的粮食。

《悯农》读后感13

  去年暑假,我和爸爸回到了故乡,我在外婆家收割稻谷,亲身体会到了农民伯伯们辛苦而又充满欢乐的劳动生活。

  每天早晨天刚蒙蒙亮,全村的大人和能帮得上的小孩们都起床了。他们匆匆赶往朝霞映照下金灿灿的稻田,风风火火地大干了起来。顿时,镰刀割刀谷的“刷刷”声,脚踏式脱蹈机的“嗡嗡”声,大人们偶尔的谈笑声,孩子们清脆的歌声,鸟儿“叽叽喳喳”的鸣叫声便汇成了动人的交响乐。我陶醉在这美景和乐曲中。

  虽然凉风徐徐,但是忙碌的农民们很快就大汗淋漓了。他们顾不得拭汗,依然不知疲倦地干着。跟我差不多大,甚至比我小的孩子们在田里拾稻穗。我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并成了他们的`朋友。

  太阳爬上头顶热辣辣地严烤着稻田,人们的身上全湿了,大人们叫小孩回去,他们却仍然坚持劳动。一担一担黄澄澄的稻谷被挑往晒谷场,扁担都被压弯了。那“吱悠吱悠”的响声也仿佛在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咧!农民伯伯在烈日暴晒之下,挥汗锄禾,感叹粮食来之不易,告诉人们要珍惜粮食。金川公司六小五年四班

《悯农》读后感14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的意思大家差不多都知道,就是夏日中午时,猛烈的阳关炙烤大地,农民却头顶烈日,挥汗给禾苗松土、除草。在这我劝告人们,千万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因为这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我们不要去浪费,也不要去糟蹋。虽然有的人他是这样说,但却不曾这样做,却一天天的在浪费。

  有一次,我看过这样的一个广告,每天每家浪费的食物已够灾区吃一年了!可知我们浪费的`食物是多还是少!有些人只会浪费,觉得浪费那么一粒两粒的米饭不足为事,就只那么一粒两粒的米饭再灾区那可都是宝,为什么到了一些人的手里却是草了呢?我觉得应该让那些浪费食物的人去耕地,让他种出成果来,然后再让他去看看人们浪费他辛辛苦苦用汗水所换来的劳动成果,被人浪费自己的劳动成果你会伤心吗?将心比心,如果被农民伯伯看见这一幕,他们该多伤心呀!自己辛辛苦苦种菜却换回了浪费和糟蹋。

  这样浪费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是一种极大的可耻。节省,才是美德。“节约是建造美好明天的唯一工具。”这句话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意思。

  让我们一起节约吧!不要让浪费的行为出现在我们之间。

《悯农》读后感15

  翻开《小学生故事精选》,我被书中一首首优美的古诗所深深吸引。其中,最让我难忘的是《悯农》一诗。

  《悯农》这首诗告诉我们农民的艰辛,同时也赞美了劳动人民勤劳的品质,告诉我们要爱惜粮食,珍惜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读着这首古诗,我仿佛看到了农民辛勤劳动的情景:炎热的夏天,烈日当空,他们在田地上挥汗如雨地耕种。不知流了多少汗水,他们依然不知疲倦地劳动着……他们这样辛苦为的是什么呢?那当然是为了让大家丰衣足食。

  读了这首诗,我们懂得了:我们的粮食是劳动人民辛苦的劳动得来的,哪怕是一粒小小的米粒,也是费了劳动人民不少的血汗才好不容易得来的。如今,我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吃的、穿的'、用的也越来越好了。可是,有些孩子却不懂得爱惜粮食:不爱吃饭,经常把白花花的米饭偷偷地倒掉;每天早餐之后,学校的潲水桶几乎是满满一桶只吃了一两口、甚至是根本没吃过的面包、馒头……这是糟蹋粮食的行为,这样的行为,不但白白浪费了劳动人民的血汗,而且是对劳动人民的不尊重。他们这样做对得起劳动人民吗?我想对这些人说:“虽然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不愁吃,不愁穿,但也不能随便浪费粮食。要知道这些粮食是劳动人民花了多少心血种出来?没有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我们连吃的食物都没有的。”

  读了《悯农》后,我懂得了粮食是来之不易的,我们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要爱惜粮食,尊重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悯农》读后感】相关文章:

《悯农》教学反思12-28

悯农的教学反思02-14

《悯农》读后感11-16

悯农读后感12-15

《悯农》读后感4篇01-03

悯农读后感13篇02-17

学农的作文01-07

学农的总结04-07

农特产推销词12-28

学农个人总结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