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渡人读后感

时间:2023-09-09 18:28:23
【热门】摆渡人读后感15篇

  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摆渡人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摆渡人读后感1

  茫茫沆瀣,随微凉的空气摇曳着虚无的姿态,熹微晨光缠绵于雕花窗棂,叶语依稀如常。花未落,静谧的思绪起伏在书阁的每一个角落,杯中,雪菊浮沉,呼吸着平仄的音韵,让一袭心事携一抹素雅的色泽,淡若潇湘,婉兮清扬。

  月迷津渡,不知月的清辉可曾在那个斑驳的渡口,朦胧起一个绝美的梦。当最后一页墨香于指尖轻轻划过,心儿却仿佛已停留在遥远的彼方,留恋着无尽的美好与萧索。《摆渡人》,这的确是一本让人不能轻易放下的书。

  夜凛澄廓,黯兮苍茫,恍然间,思绪不知已穿过几度轮回,只觉置身于无垠的荒原,崎岖路径,颓圮小屋,阴晦的河流,以及闪光的分界线——迪伦的心境。高低不一的两对跫音,彼此相隔的心灵,竟是在此完美地契合,俯身谛听,那漫漫的摆渡之路上,还有依稀残存的华美乐章。

  或许是生存与死亡在寂寥中演绎出绮丽绝代的五彩虹霓,纯真的爱恋从素洁的心中衍生,创造出超越规则的希冀。命运无常,于此世彼方的界限中,迪伦怎会知道,崔斯坦的承诺只是一个为她带来勇气的苦涩的安慰;新的任务已至,怅触难言的崔斯坦,又怎会料想他会与迪伦重聚;他们又何以知晓,有一种高绝千古的力量,让摆渡者崔斯坦注定于此生此世化身为人,在漫漫尘世,奏一阕离合悲欢的'爱情之曲?音符点点,恰似旷古的悠然芬芳,伴几多美好,静谧地洗涤读者心灵的一页苍黄。

  细细地读着,读着,任丝缕墨迹曳着思绪于菊茶中上下浮沉,淡色徐然拂过,心田微暖;残香如缕飘飖,思绪鹏抟。

  倘若两世之间,真的有那么一个渡口,一方荒原,那我的摆渡者又会是何人?不知为何,心中竟升起了如此念头。知交难觅的时日里,叹于月华之如练,罗幕之轻寒,悲风之如水,又苦于霜天之寥廓,鹈鴂之先鸣。每一个摆渡者,都会是欲渡之灵魂所信任的,并与之心意相投者,我不奢求能拥有改变世间规则的能力,或许亦没有迪伦般的执念与勇气,却渴望,在一段风尘小陌上,佳友相随,共我寻觅美好,流浪彼方。

  随你流浪,纵然要面对那阴晦绵长,危机四伏的山谷,水色如铁,邪恶暗藏的水泽,以及凶残暴戾的魔鬼,居于简陋不堪的小屋,日复一日绵长的跋涉,哪怕万般的凶险与苦涩,亦只愿随你流浪在这绝美的荒原,不言寂寞,不话离殇,你峨冠博带,白衣胜雪,我风流吟咏,谈笑疏狂。

  命运无常,我亦只如春天的一叶飞羽,随风而逐,甚至不知下一刻会飞往何方。唯有一缕执念,欲遵从一心,踏浪而往,纵千山万水,亦要到达。我没有选择命运的理由,但我会倚栏远眺,默默坚守。

  《摆渡人》,一个史诗般动人的故事,恰似小阁中犹存的淡然晨岚,轻抚在我被微风洗涤的心头上。

  在命运的纹路里,寻觅最纯真的美好。

摆渡人读后感2

  《摆渡人》中所言:“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虽然这是一句深情的告白,却也十分真实地道出了当下“被需要”心态的普遍存在。

  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身的价值。正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所言,当我们完成了物质上对于生理和安全上的自我需求,那么自然而然便上升至他人所给予我们的社交需求与尊重需求,及所谓的“被需要”的心态。从需要到被需要的角色转换中,我们有了付出者的快乐和成就感,有了人生价值的标尺,以此来丈量生命的长度。这源于一种中国传统奉献精神的延续演变。

  因为被四海的百姓需要,范仲淹执笔挥洒“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重整岳阳楼,与民同欢乐;因为被沉沦的旧中国需要,鲁迅弃医从文,以祥林嫂、孔乙己的故事影射千家万户的心酸苦辣,以冀唤醒当时那个风雨飘摇的祖国。先辈大家,正是因为“被需要”的契机,才得以绽放出出自己的人生价值,在人类历史的苍穹上留下一道独属的闪光痕迹。与此同时,“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这句话道出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在万物互联的时代,你我都是社会生态链的一环,是休戚相息的命运共同体。涓涓细流,汇入大海,无限个“被需要”最终促进了社会的不断进步。

  但“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越来越多的人却在这种“被需要”的思想浪潮下,禁锢了自己的天性,违背了自己的初心,在他人的目光与议论中,成为了雨果笔下的笑面人。更有甚者,痴迷于“被需要”而走向极端的道路,网络上那些为哗众取宠而弄虚作假和违法犯法的人不胜枚举,这难道不是内心空虚,极度渴望他人认可的体现吗?

  因此,“被需要”应源于自身的价值,它不会有损我们一丝一毫的`价值,相反会让我们的人生有所增益。青蒿素的发现者屠呦呦,几十年如一日地在科学领域孜孜不倦,没有用点赞数来衡量她的贡献,但她却被患者所需要,被医学界所需要,被中国所需要。与此同时,她也步步实现了最高层次的自我需求。

  由此看来,“需要”与“被需要”并不是对立矛盾的,而是和谐统一的。作为社会性动物的人类,诚然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但我们一定是一个独立而有思想的个体。唯有恒守本心,才能在逐梦的路上赢得他人的赞许。

  爱因斯坦说:“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被需要”不是脆弱的体现,但也绝不是证明自己的唯一维度,将需要与被需要交织,人类就这样互相扶持,穿梭,抵达成功的彼岸。

摆渡人读后感3

  在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的教导下,我一直相信“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从来没有想过假若灵魂不灭,会是怎样的世界?借由《摆渡人》这个故事,我看到了一个灵魂不灭的世界。人死后,灵魂脱离肉体离开现实世界,在摆渡人的指引下,经过荒原进入另一个世界,在那个世界继续生活,等待着与亲人们的灵魂团聚。灵魂不灭的最大好处,就是让人在临死时还有生的希望。这样我们在想到死亡时,就不会那么的绝望吧。我的灵魂不灭,便是我生的延续。这样我就能更平静坦然、甚至带点小乐观的精神,去接受人终有的一死!

  崔斯坦,一个灵魂的摆渡人,将死者的灵魂从现实世界引导到另一个世界,是他的天职。他没有自己的相貌,以什么相貌出现取决于他要引导的灵魂,哪种相貌合适就是哪种相貌。他没有自己的生活,每天都是无休无止的护送每个灵魂穿过荒原,与疯狂的恶鬼作战,护送灵魂安全到达彼岸是他唯一的使命。“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们需要我。”这是他对迪伦说的一句话,迪伦,他护送的'无数灵魂之一,读懂了他的悲伤,体会了他的无奈,打开了他早已封闭的心扉,走进了他早已麻木的灵魂。迪伦打破了他单调乏味的生活,带给了他曙光。

  迪伦在生的世界里一直过得不快乐,妈妈的唠叨、同学的欺负、好友的离开,都让迪伦快乐不起来。在去与爸爸见面的火车上发生了意外,迪伦走入了死的世界,因为爱上了她的灵魂摆渡人崔斯坦,她的世界也开始明亮起来。爱的力量让迪伦变得勇敢,她不要进入另一个世界,她不要离开她的崔斯坦,她确定她要和崔斯坦在一起。即便重返荒原意味着血色天空的威胁、疯狂恶鬼的攻击,甚至可能找不到崔斯坦,但迪伦,很坚定!魂飞魄散也在所不惜!爱的力量到底有多巨大,让迪伦如此的勇敢!

  也许“一定要找到崔斯坦”的信念太坚定了,也许迪伦对崔斯坦的爱太执着了,感动了荒原的天地与所有生物。紧锁的阻挡着前路的大门在她手上轻轻松松就打开了,荒原的天空也没有那么阴暗了,荒原的沼泽地也没有那么泥泞了,荒原的恶鬼也没有那么凶猛了……原来,只要你坚定的想做一件事,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因为,你内心的坚定与勇敢,就是你的心像,而所有的外境都是境由心转。你沮丧沉沦,荒原就变得阴暗恐怖;你斗志昂扬,荒原也就变得可爱明亮起来。

  迪伦与崔斯坦有惊无险地冲破了阴阳界,开始了人间的甜蜜新生活,这是一个完美的爱情故事。因为爱情,我变得坚定且勇敢。因为坚定,我不轻易放弃和退缩。因为勇敢,我不惜代价去追求。所以,我获得了自己想要的幸福人生。幸福人生,永远属于勇敢且坚定的行者!

摆渡人读后感4

  人过中年,平日所读之书多是时政财经官场商战历史名传之类, 多少年已不再读青春励志、激荡灵魂的书了, 近日偶读英国作家克莱儿·麦克福尔的《摆渡人》,陡生感慨:人生就是不断穿过一座座荒原,只要信念坚定总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15岁的单亲女孩迪伦,孤独而无助,同学的嘲弄、母亲的冷漠,为了重温久逝的父爱,她踏上了开往远方的火车。不幸的是途中突发事故,等她拼命爬出火车残骸之后,却惊恐地发现眼前竟是一片荒原,她以为自己是唯一的幸存者……

  似乎专为她等候的男孩崔斯坦,带她走向无边的荒原,当她逐渐明白自己才是惟一的遇难者之后,并没有悲观颓废,而是跟随上帝派给她的摆渡人,越过一片片荒原、一座座高山、沼泽地恶水湖……面对随时而至的恶魔群起而攻,稍有不慎,就会魂飞魄散,成为孤魂野鬼,坠入地狱,亦幻成魔。

  因为责任,崔斯坦终于护送她到达灵魂的天堂,并再去摆渡一个接一个的灵魂,机械地周而复始就是他的工作,从不曾思考自己的过去和未来。

  因为爱,迪伦竟走出多少冤魂梦寐的天堂重返荒原,从柔弱到坚强,从被摆渡到反摆渡,并最终带领崔斯坦重返人间!

  二十年前当我还在铁路学校读书时的青涩年代,时常悲观无望地苦叹、恐惧着所要面临终生居无定所四海流浪的工作时,内心便哀怨地以"荒原浪子"而居了。读过《摆渡者》却猛然感悟:真正的荒原并非地理环境或海涯天边,荒芜的'往往是我们逐渐贫瘠的心灵和日趋干枯的灵魂!

  刚踏入社会时,懵懂的世界的确是一片荒原,为我们排解工作心理各种困惑的师长,无异于就是我们的摆渡人,使我们渐有立足之地!

  无论为官为商为国为家,一项事业、一份工作、一段姻缘、一份情感,总会有时起、有时落,谁也不可能一直都一帆风顺、不断地从成功走向成功。

  人生的荒原可能不止一处、不仅一时! 当我们身处逆境时,如果我们感到天空都在哭泣,如何会能体味到阳光其实依然灿烂呢! 犹如书中所描述的,荒原的风景如同一面镜子,折射出他们内心的景象。你哭泣,天空便因你狂风大作,阴雨密布;你欢笑,身边就是灿烂暖阳,静谧如水。你用什么样的心情去看待荒原,荒原便会回报给你加倍的体验。

  一个个人生的渡口,不可能永远都有为我们摆渡的先知和导师,只有坚信自己!坚守内心!穿过荒原、就能彼岸花开!

摆渡人读后感5

  大学无事,便去了图书馆看书。但并不知道自己可以看什么。正巧,学长一本摆渡人给了我,让我缓解了无趣无聊之情。摆渡人: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

  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

  作者从少男少女的角度洞悉人性的温情,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所见所感,细腻道出所有人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终极幸福的向往。巧妙、惊人的情节交错,让这部小说别具一格,值得瞩目。

  好久没有读到能让我感动的书了,就是在不经意的一瞬间,被迪伦在发现自己真实的状态之后,心微微颤了一下。

  每次惊险刺激的生死逃亡的背后,也都是有温情,有坚韧,有希望的。很少人能时时感觉到,身边的'一切有多不堪一击。当生命都逝去之后,生前的一切酸甜苦辣就都没有任何意义了。当然这不是因为我对生命悲观,相反的,某种程度上来说,读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次灵魂超脱。

  虽然故事的主角是少年少女,全书的基调是奇遇、魔幻,但我想说的是,我很担心它会因为体例和故事背景被真正适合它的更多读者忽视。初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没想到自己会那么快读完它,看到“如果生命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这句话,会不自觉想象这是一个让人唏嘘不已,感天动地的故事,所以一开始还是带着些顾虑和好奇的。

  崔斯坦为了超度魂灵,随时准备变成那些亡灵在最后一次许愿中想要得到的陪伴者的样子。但为了爱情,他可以把这件事情变成永恒。大部分人的生活都是流于平淡、庸俗的,但是往往惊喜和转机也因为庸俗、平淡而倍加可贵。读完这本书我不禁想到,爱是不应该被被动对待的,追寻幸福的最诱人之处就是追寻的过程。

  因为它应该是不经意间的火花,是看不见的幸福终点。迪伦看似到了生命终点也没找到的东西,竟然就在她离开人世的一瞬间出现了。虽然这是作者很巧妙的夸张描写手法,但是其中的含义却是跃然纸上的。

  如果每个人都认为等待就会得到幸福,安静走路转角就会遇上爱,那么也就不可能有轰轰烈烈和刻骨铭心了,所有的爱都只是为了爱而爱了,那多可悲。

  合上书本后脑海中仍有不时闪现的各种人物。有魅力的文字是有灵魂的,但也是朴实、深刻的,它能让一个故事变成能赋予想象力以生命的载体,能让人无论经历多少起伏,看到多少冷暖,都能在喧嚣落幕、曲终人散时心中浮现感动。

摆渡人读后感6

  想看《摆渡人》很久了,暑假里完成了大部分作业后,终于拿到这两本书。每天晚上入睡前看一看,从一开始的“初尝”到被故事主人公锲而不舍的精神所打动。

  15岁的迪伦在学校里不如意,好友又转学,加上和母亲关系太过一般,她才想去寻找自己的父亲,其实是为了脱离这种生活现状。她踏上火车的那一刻,她还心情激动地想象着和父亲见面时的场景,但是很不幸,途中发生了意外。当迪伦从出事的火车爬出,想找着列车上其他幸存者时,她看到了她的摆渡人——崔斯坦。

  崔斯坦是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人物,他有着一头淡茶色的卷发,钻石般蓝色的'眼睛,鼻子上还有一排可爱的小雀斑。当迪伦以为自己还活着的时候,是崔斯坦带着她走过山峰,也闯过了山谷,还有那深不见底的发出恶臭的湖水,躲过无数恶魔。崔斯坦具有非凡的智慧,也有过人的胆识。

  于是,善良的姑娘和英勇的摆渡人相爱了。

  但毕竟崔斯坦是一个属于千万灵魂的摆渡人,而因为事故已经去世的迪伦要去天堂等待她的家人。原本就要因此分开的两个年轻人,却用彼此纯洁的爱情向对方走去。

  虽然小说只是虚构的情节和故事,但是主人公面对困难不退缩,遇到事情不急躁,敢于尝试的积极乐观心态感染了我。正是因为迪伦的坚持,崔斯坦最终才能和她来到同一个世界,完成自己的梦想。

  就像我,就是通过了整整三个暑假让自己从一个怕水的“旱鸭子”变成了“小鱼儿”。其实最初决定学游泳时,我的内心是抗拒的,因为我看到水就会恐惧,甚至担心自己会溺水。从最初80厘米小池到120厘米的浅水区,再到160厘米的深水区,我一次次克服内心的恐惧。有时候真的不想下水,爸爸、妹妹和教练就在边上不停地鼓励我,让我拿着浮板,然后慢慢地拿掉了浮板。

  我发现,我居然真的可以游起来了,再也不怕水了。尽管现在我还是会有一点点惧怕,但我还是不停地告诉自己,学习游泳是为了学会一项技能,假如某一天遇到困难,至少我可以自救,甚至可以救助别人。

  又比如在平时在学习中,我也经常遇到题目不会解答,但是我从不抱怨,而是想一想:这种方法不行,那换一种呢?结果就出来了,这真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在往后的人生里,我不会像崔斯坦那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生活着。我要坚持我的梦想,就算遇到再多的困难和挫折,我也会告诉自己,我要做一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漫画家。

摆渡人读后感7

  “我存在因为你需要我。”阅读完整本书,脑海里印象最深的还是这句话。因为被摆渡的人需要他,所以他幻化出对方信任的模样。因为迪伦需要他,所以他真的存在了。

  故事的开端并不美好。摆渡人“霍斯坦”负责带领死去的灵魂穿过荒原带到安全地带,在摆渡每一个人的灵魂之前,会根据对方喜好来变化外貌。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就是分别的时候,因为他不能进入安全地带,而是继续去摆渡下一人。久而久之,他也麻木了。这只是一份工作,他只是做好自己的本职而已。

  而迪伦,也仅仅是想逃离原来的生活,狼狈的、令人厌倦的生活。这位15岁的单亲女孩,和母亲却常常无话可说。在学校里又经常被同学捉弄,唯一的好朋友也转学离开了。她在去看望父亲的路上发生了交通事故。等她拼命爬出火车残骸后,却惊恐地发现,眼前竟是一片荒原。

  其实迪伦已经死了。灵魂的摆渡人“霍斯坦”为她变成了一副帅气的模样。摆渡人所需要做的,就是用最合适的相貌出现在每个灵魂面前。在遇到下一个灵魂之前,他将一直保持这样的相貌。所以他并不知道自己遇到第一个灵魂之前是什么模样,而且也不需要知道,他们只需要将漂泊的灵魂引到他们该去的地方。

  于是,迪伦的灵魂和他相遇之时,就对他顿生好感。和多数的爱情故事一样,他们相遇,相知,相爱,同甘苦共患难。

  由于迪伦从小缺爱,而且她的心情影响天气,性格影响地貌,所以他们这一路十分辛苦。但只要和对方在一起,他们就很幸福。他们经历了许多困难,比如和魔鬼作斗争,在残破的.安全屋里互相取暖,互相依靠。种种磨难让他们的爱越酿越深,如同醇香的美酒一般。这时,他们打开了对方禁闭的心门,真正走进对方内心。“你不用害怕,我会保护你的,我保证。”他对她许下了承诺,也用行动证明了。摆渡人的这句话,最初是出于职责,后来就不同了,因为那是他想保护的女孩,因为爱。

  在一次意外,摆渡人受了伤,他能感受到疼痛,感受到这种未曾感受过的感觉。摆渡人原本是不会受伤的啊。他竟然变成了人,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爱,是能够创造奇迹的。因为爱,迪伦重新体会到生活的美好;因为爱,霍斯坦不再是摆渡人,他回到了人间。

  那将是最令人动容的对话——

  “原来你在这里。”

  “我在这里。”

摆渡人读后感8

  她在单亲家庭中长大,忙碌又絮叨的母亲琼并没有给到她多少温暖,她内向,自卑,胆小,不自信,同学们也嘲讽她,唯一能够倾诉的朋友凯蒂也搬家了。

  于是她期待着与素昧谋面父亲的见面,那天的冷风,那天的暴雨,那天的火车——却隔绝了与她父亲见面的期望。似乎期待在那一瞬间破灭。她死了,那趟火车唯一的遇难者,然而她并不明白。

  迪伦一路跌跌撞撞挣脱着逃出火车,她期待着警察救护车能在这一刻出现,然而什么都没有,周围仅有空荡荡的山跟空气。绝望在心中弥漫。

  在抬头仰望苍穹的那一刻,她看见一个少年坐在山上,迪伦心想最终有人来分担她的恐惧了,她一步一步的走上他。

  她的灵魂摆渡人——崔斯坦。

  灵魂摆渡人:他们的职责跟使命是引导灵魂穿过荒原,保护他们免遭恶魔毒手,让他们到达彼岸。彼岸便是心中的家。荒原是灵魂心里的映射,天气的好坏取决于灵魂的心境。荒原中魔鬼跟黑夜都是致命的'危险,而安全屋却像是休息的驿站。

  应对阴晴不定的荒原天气,黑暗沼泽,应对成千上万的随时能够吞噬迪伦灵魂的恶魔,崔斯坦引导并帮忙着迪伦,使迪伦在艰难危险的环境中敢于应对自我的恐惧,脆弱,迷茫的内心世界,最终摆渡到彼岸。

  崔斯坦带着迪伦完成了灵魂的救赎,崔斯坦便是迪伦的摆渡人。在这个过程中两人彼此温暖,互生情愫,崔斯坦有自我的职责跟使命,他的任务仅限于把灵魂摆渡到彼岸,似乎也注定了与迪伦的分别。

  当其他灵魂摆渡到边界,穿越边界便能看到心中想要的家,可是当迪伦穿越过来,却还是一片荒原,因为在迪伦心中,崔斯坦才是一个让她感到温暖的人,而崔斯坦在荒原。显然他们在的不是同一个荒原,这个荒原没有崔斯坦,没有迪伦想要的温暖。

  之后的之后,尽管害怕应对荒原,应对魔鬼,迪伦为了能够再见到崔斯坦,还是义无反顾的踏上了重返荒原之旅。迪伦战胜了不可能攻克的困难,读后感。因为心中强烈的信念支撑着她,此时的她不在胆小懦弱,而是变得勇敢,不在畏惧。最终迪伦带着崔斯坦,打破命运的牢笼一齐回到现实世界中。这一次迪伦便是崔斯坦的摆渡人,完成对崔斯坦生命的救赎。

  在现实中,我们的亲人,爱人,朋友,同事,甚至是陌生人亦都有可能是我们的摆渡人,在我们心中难免有迷茫有困境,他们亦有可能在那一刻成为我们的摆渡人,带我们走过迷惘,跨过困境,感激在那些时刻为你摆渡的人儿。

  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陪我们度过一生,唯有自我才能做自我一生的摆渡人,最好的状态是你——心中有爱,无惧,在那一刻你便是自我的摆渡人,亦能摆渡别人。

  嗯嗯,故事的结局很完美,有情人终成眷属,“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

  迪伦——“原先你在那里”,崔斯坦——“我在那里”。

摆渡人读后感9

  以前拿到过这本书看一小段,不是喜欢的类型,就还了回去。有段时间老是听一句话“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特别想弄清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只有亲历了那个故事才能找到最完整的答案。

  说读后感前,我想先讲一个故事............

  父亲带着儿子穿越茫茫无人区,小孩年龄太小,带着他穿越无人区难于上青天。第一天,父亲带着儿子走了20公里,孩子的喜怒哀乐就是这位父亲的天,第二天,他们走了30公里,途中遇到了一场超级大的风沙,父亲为了保护孩子身受重伤,第三天,他们还是走了30公里,路过一个小屋,屋里仅有的几个吃食和水,父亲全让了孩子,第四天,他受了重伤的身体实在是走不下去,父亲感觉自己要到死亡边缘,但是他的使命不容许他把孩子抛弃,他对孩子说“前面还有10公里,你过去,我就在你后面,我一定会跟上来。”,在孩子走了10公里出了无人区后,回头来看时的路已经给风沙掩埋。

  当地人说“风沙过后人畜不存!”,他没做任何考虑,踏出了回头的第一步,不论天气有多么恶劣,不论是否坚难险阻,在他踏出回头的那一刻,他心智已经成为一个壮硕的青年。在第二天时,他找到了父亲,不断的鼓励,凭着坚强的意志带着父亲走了20公里,第三天,他带着父亲爬山涉水,走了20公里, ......... 在最后他们终于走出了无人区。

  这个故事当然不是《摆渡人》的故事,他们不是迪伦和崔斯坦。不论在生活还是感情中,我们也是迪伦也是崔斯坦,都在不断的角色扮演。

  崔斯坦在他的世界里不断的摆渡鬼魂走向新生世界,偶尔也会人性萌动,从不产生情愫,直到他遇见了迪伦后,他的内心深处居然荡起情愫的'波澜,这是他给迪伦摆渡的一个信号。也许有人会说,迪伦摆渡他的过程,是他们走向那节车厢的过程,但是他的内心如果不是之前就给迪伦摆渡了,他能和她一直坚定不移的走向那节车厢吗?迪伦一直是个勇敢的女孩,我总是给她拍案叫绝,在她走出了结界处,去寻找崔斯坦的过程,她才是真正的展现了女孩性格坚毅、坚韧的光辉,为了爱,她敢于面对恐怖之极的恶魔,为了寻找自己的爱,她根本就没在意过安乐的生活,为了爱,她成为了一个坚强的摆渡人,此时他对面的不是一片荒原,因为她心中有爱,便有了一切。

  天气是由心情决定,比较我们现在也都是由自己心境造成,你的喜怒哀乐就是你的天气,生活都是由自己引导的,只要有阳光,便是一片光明,最终走出自己的荒原,但是走出这个荒原是谁为我们摆渡呢!

  谁才是你灵魂的摆渡人。

摆渡人读后感10

  在去上海出差的飞机上看完了小说《摆渡人》,买它主要是被封面上的各类褒奖蛊惑:“一举摘得五项世界文学大奖,版权销售33个国家,是令千万读者灵魂震颤的心灵治愈小说”。虽然我了解过所谓的畅销书都是水分充沛,但还是不能免俗,被光环吸引。

  故事的梗概是说,一个各种不爽的15岁单亲少女独自去看望多年未见的生父,结果发生了车祸,倒霉少女的灵魂离开了肉体,遇到了那个将引领她去往生命彼岸(或叫天堂)的那个摆渡人,一位16岁的美少年。

  路途艰难险阻,魔鬼始终跟随,企图将少女的灵魂带入地狱,两人只有在隔几百里地(总之是很远啦)才有一个的安全屋里才能躲避魔鬼的侵袭。孤男寡女日久生情,摆渡人让倒霉少女心旌荡漾,爱情和求生的欲望最终战胜了恐惧,两人奇迹般地一起回到了事故现场,啪叽,她的灵魂回到了肉体中,被救援队拯救,而美少年也出现在了她的世界中,“原来你在这里”,Tadaaaa,大团圆治愈系老梗。当然,为了吸引眼球,青年男女壁咚这样的桥段也是必备的'。

  由于作者对于“荒原”(类似于我国的黄泉路)各种阴森恐怖恶心的场景和人物内心的描述过于细腻逼真,我一度被书中两人被虐的场景吓到,不想再看下去,这确实达到了书评中让“灵魂震颤”的效果。

  摆渡人作为一种隐喻,是那个能够让人蜕变,重塑心灵,到达美好彼岸的人。美少年说:被他引领成功走向彼岸的灵魂不计其数,他会根据不同的灵魂特征来改变自己的名字、年龄和长相(也许还有性别,这个书里没说),他告诉女主,摆渡人实际上是灵魂意念的一种投射(不知道灵魂有没有意念,anyway,因为算是科幻爱情小说,各种没有解释清楚的情节bug和逻辑神马的就让它随风吧),就好像因为女主本人是15岁,所以她心目中理想的摆渡人就是年纪相仿、颜值爆表、身材伟岸的男性,可以供爱慕和依赖。他还反复提到:他们在“荒原”历险时看到的种种奇幻场景,也都是女主(灵魂自己)想象出来的,灵魂是不需要吃饭喝水睡觉的,那么为什么还会觉得累?那也是女主(灵魂自己)的一种习惯或者说幻觉。

  于是我惊愕地发现,其实小说作者阐述的是一个哲学命题: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要去往何处。周国平说:一个人的一生要有两个朋友:一个是自己,即更高的自我;二是大师或好书。在小说中,摆渡人也许就是世界上的另一个女主,只不过以一种更超然的形式存在,映射出的是那个蜕变前的女主自己。

摆渡人读后感11

  摆渡人,两部全看完了。摆渡人:引领各自负责的灵魂穿越荒原走向灵魂最终的归属地。

  第一部中,摆渡人崔斯坦与其负责指引的灵魂迪伦在穿越荒原的途中历经种种磨难,并互生好感。最终崔斯坦选择放弃了摆渡人的职责,跟随自己负责的灵魂迪伦穿越回了人世,做了回凡人。并因此两人之间产生了一条隐形的纽带,彼此无法分离。

  第二部中,摆渡人苏珊娜见认识已久的摆渡人崔斯坦与其灵魂迪伦成功的离开荒原,穿越回人世后,也有了要跟随崔斯坦一起做回凡人的念头。因此决定利用其负责指引的灵魂杰克,并跟随杰克一起成功穿越回了人世。两人之间同样产生了一条隐形的纽带。

  摆渡人崔斯坦与摆渡人苏珊娜跟随各自的.灵魂穿越回了人世后,荒原与人世之间留下了一个破洞,给荒原中的恶魔穿越到人世大开杀戮留下了机会。

  审判官降临,先数落摆渡人崔斯坦的种种罪行,崔斯坦与审判官约定,给三天的期限消灭来到人世的恶魔,并修补好荒原与人世之间的破洞。在与迪伦一起踏上消灭来到人世的恶魔与修补荒原与人世之间的破洞途中,遇上了另一摆渡人(相识已久)的苏珊娜与杰克。

  起初苏珊娜对崔斯坦谎称是跟着崔斯坦与迪伦的那个留下的破洞一起穿越过来,之后不得不坦白,自己利用灵魂杰克穿越回来并留下了另一个破洞。最终在四人的努力下,把所有穿越来到人世的恶魔消灭并修补好了两个荒原与人世之间的破洞。在此过程中,苏珊娜意识到自己只是崔斯坦相识已久的朋友,而迪伦才是崔斯坦真正的灵魂伴侣。

  三天期限到,审判官再度降临,同样的数落摆渡人苏珊娜的种种罪行,苏珊娜无可辩驳,而杰克选择离开苏珊娜(离开的结果意味着选择死亡)。

  审判官最终判决,让苏珊娜回到荒原,重返自己的岗位(相当于死刑判决)。并说:苏珊娜与杰克之间的纽带是黑色邪恶的,全由贪婪和自私结成。而崔斯坦与迪伦之间的纽带明亮、净朗,闪着光芒,不愿将这光熄灭。假如今后还有任何恶鬼出现在此地,并要崔斯坦与迪伦来善后。

  读到最后,笔者想起了两只狼的故事——一天晚上,老爷爷与孙子们围炉夜话,老爷爷说:“孩子们,在人们的内心深处,一直住着两只狼。这两只狼一直在进行着一场激烈的战斗。一只是恶狼,它代表着畏惧、虚伪和谎言;另一只是善良的狼,它代表着勇敢、诚实和爱。”在这部小说里也诉说着相同的观点。最终摆渡人苏珊娜因自己的私欲,把自己引领的灵魂一并带入了歧途。在庆幸着崔斯坦与迪伦美好的结局时,对苏珊娜与杰克的结局感到惋惜…

摆渡人读后感12

  《摆渡人》是英国作家克莱尔。麦克福尔的一本短篇小说。文中一开场的是一个15岁小女孩的日常生活,唠叨的母亲,令人不开心的学校,略带自卑的个性,迷茫而又无聊的生活让她显得沉闷、烦躁。这样一个女孩好像以前都生活在我们身边一样普通。然后一连串匪夷所思的事情发生了,或者说这本书是一部非科学类的书,因为出现了人死亡后的灵魂。

  她在单亲家庭中长大,忙碌又絮叨的母亲琼并没有给到她太多温暖,她内向,自卑,胆小,不自信,同学们也嘲讽她,唯一可以倾诉的朋友凯蒂也搬家了。

  她决定去看望久未谋面的父亲。然而,路上突发事故。等她拼命爬出火车残骸之后,却惊恐地发现,自己是唯一的“幸存者”,而眼前竟是一片荒原。此时,迪伦看到不远处的山坡上一个男孩的身影。男孩说,他叫崔斯坦(灵魂摆渡人:他们的职责跟使命是引导灵魂穿过荒原,保护他们免遭恶魔毒手,让他们到达彼岸。彼岸便是心中的家。荒原是灵魂心里的映射,天气的好坏取决于灵魂的心情。

  荒原中魔鬼跟黑夜都是致命的危险,而安全屋却像是休息的驿站)。崔斯坦将她带离了事故现场。但是迪伦很快意识到,这个男孩并不是偶然出现的路人,他似乎是特意在此等候。他们每天都在马不停蹄的赶路,到达一个又一个的安全屋,在黑夜降临之际尽可能的躲过凶神恶煞的恶魔。荒原在她面前似乎是一个巨大的问号,而她也必须正视那些接踵而来的问题。在与崔斯坦的相处过程中,她渐渐明白了自己不是唯一的幸存者,而是唯一的受害者。天气的阴晴取决于她的心情好坏;身边又为什么会有哪些奇特的`现象。

  两人在不知不觉中坠入爱河,迪伦、崔斯坦一起穿越每一座山,一起被恶魔追杀,一起到达每一座安全小屋,中途慢慢了解彼此的心意,迪伦勇敢的表白,彼此的坦诚,快到达边界时,决定在一起,却因现实而不得分开,本以为故事在这里就遗憾的戛然而止了,却不曾想到勇敢的迪伦因为爱,重新踏上恐怖之及的返回之路,寻找崔斯坦。每当迪伦到达一个小屋,我心里都默默的劝阻迪伦就在这个安全屋等待崔斯坦吧,前面太危险了,崔斯坦肯定会过来的,可是迪伦每次都无畏的往下一个安全屋赶,迪伦和崔斯坦终于相遇了,也一起跨越了所有的障碍,返回人间,在一起。(补充一下前面忘记说了摆渡人会根据每一个不同的人变成她信任的样子,每个人都不同,因为爱,崔斯坦的模样没有改变)当看到最后,“原来你在这里”“我在这里”时的那种感动与幸福,那种好像经历了所有的幸与不幸,我们依然双手紧握,不曾松开,还好,你一直都在我目所能及之处,这已足够。

  最后故事的结局很完美,有情人终成眷属,“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

摆渡人读后感13

  这个假期我读了摆渡人这本书,这是一个很动人的故事。

  这个故事讲的是15岁的单亲女孩迪伦。在去看望久未谋面的父亲时,遭遇了火车事故,她是唯一一个没有逃出来的人。当她的灵魂跑出来时,世界已变成了一片荒原,而山坡上坐着的,是他灵魂的摆渡人崔斯坦,他带领她穿过荒原,到另一个世界去。在穿越荒原的过程中,他们互生情愫,难舍难分。最终迪伦违反规则,历经艰辛和她的摆渡人成功回到了她原的世界。

  “他耸耸肩,声音听起来很不安:‘我用最合适的相貌出现在每个灵魂面前。在遇到下一个灵魂之前,我一直保持这样的相貌。我不知道自己遇到第一个灵魂之前是什么模样。如果我真的存在,我的存在也是因为你们的需要。’”这是崔斯坦说的话。我读到这里真的想为他打抱不平。没有自己的`身份,甚至连自己的相貌都不清楚,是为了别人而活,只能重复一件无聊的事。引导,引导,还是引导,上天对他如此不公。我们应该庆幸,自己还是自己,不为谁而存在,可以随心所欲。

  “她转身就开始朝门冲去,她浑身热血沸腾,决心压过了恐惧感,只要分散恶魔几秒钟,他们就得救了。她可以办到。”“她”是迪伦。迪伦为了素不相识的小孩儿不被恶魔所抓到,竟然以身试险,小孩儿成功得救。迪伦的这种精神用一个成语来形容的话,“舍己为人”实在恰当不过了,这点令我十分敬佩。

  “一天,他的长官命令他枪杀一个老人。那个老人没有做什么,只是在摔倒时不小心蹭了这位长官一下。这个士兵不愿意杀人,于是跟他的长官争吵了起来,他对长官说自己不能那样做。所以长官先枪杀了老人,然后在同一天把他也枪毙了。”这是一位德国士兵。据书中说,这个故事发生在二战期间,他负责看管犹太人。我非常同情这位士兵,不管他是不是一位德国士兵,我认为他是最可敬,最高贵的人。

  这本书有着令人意想不到的情节,跌宕起伏,非常吸引人的眼球,是令千万读者灵魂震颤的人性救赎之作。

  这本书让我懂得了自己的命运应该由自己做主,别人没有干涉的权利,我们应该要为自己所爱的而努力拼搏,为自己想要的而挑战权威,不要害怕前方等待着你的是什么,一定要去试一试,不要怕,不要悔。当然,这只是我自己的见解,只是肤浅的,或许还拥有更高深的说法。

  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

  这是一个史诗般动人的故事,它令人激奋、恐惧、温暖、回归人性、引人深思。

摆渡人读后感14

  好像现在的小说总要塑造几个问题少年出来。《麦田里的守望者》是这样,《偷影子的人》是这样,《摆渡人》也是这样。这个故事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了,迪伦和崔斯坦两个角色让人永远不会有读《百年孤独》那样辨别人物的苦恼。巧的是,这两个角色都是问题角色。迪伦是一个不合群的单亲女孩,在学校受欺负,跟母亲没话说。崔斯坦是个不合格的摆渡人,明明应该做一个冷漠的护卫,却偏偏动了恻隐之心。可偏偏就是这么俩问题角色,居然成了一部所谓“教会你爱的小说”的主角。

  可能关键就在于怎么理解“问题”两个字。所谓的问题,无非就是跟现在的社会秩序、社会规则有所矛盾罢了。这个世界没有那么包容,当你和多数人不一样,多数人投来的异样目光就将会是你最大的生活阻力。这种阻力,看看阿尔贝·加缪的《局外人》就知道了。迪伦和崔斯坦就是两个这么不一样的角色,因为不一样,所以他们具有了一种潜在的改变和打破现有秩序的力量。

  要说这种力量,真是出人意料地强大。迪伦和崔斯坦不变则已,一变就瞄准的`是这个世界上最雷打不动的规则——生与死。若说其他的社会规则还有变通的空间,谁都明白由生到死的这个单向通道是绝对不容挑战的。可是你看迪伦和崔斯坦,不仅经历了从生到死,还从死回到了生,在这片生与死之间的荒原上来回穿梭,简直肆无忌惮。

  但是我们喜欢这种肆无忌惮。每个人都会有成为少数人的时候,也都会有成为“问题角色”的时候,却不一定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变革动力和能力。所以我们羡慕迪伦和崔斯坦,羡慕他们为了爱情连生死都可以逆转。自己无法或者不敢去实现的场景,就交给小说完成。所以《摆渡人》写到了许多人心里,你在暗暗为迪伦和崔斯坦加油的同时,也在偷偷地给自己鼓劲。

  这就明白了。许多人说《摆渡人》是部心灵治愈小说,其实治愈心灵的不是迪伦和崔斯坦的爱情,而是读者在故事中生起的情感共鸣。你能在他们奔跑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不知不觉中他们成了你梦想的寄托。看到他们成功扭转乾坤,你会觉得自己也仿佛扫除了阴霾,积聚了力量。你知道这只是一个故事,却仍然心潮澎湃地带着一丝丝希望,希望故事成真。这个故事不一定完美,也不一定经得起推敲,作者的文笔也不一定有多么经典,几百年后它也不一定能成为《巴黎圣母院》式的名著经典。《摆渡人》这样的书,定位不在于成为名著经典永流传,而在于给高速路上奔波往来的人提供一个休息、加油、补充能量的地方。愿你能在这个休息区获得迪伦和崔斯坦那样的勇气和力量吧,然后我们一起改变世界去。

摆渡人读后感15

  在阴云密布的天空中,透出一片璀璨的光芒,这道金黄色耀眼的光照亮了幽静的河流,照亮了灰暗的天空,照在了一位摆渡人的身上,他划着一叶小舟,正穿过那条孤独的河流。这样一幅童话般的场景,就是《摆渡人》的封面,也许这就是我们每个人心里的场景,是我们灵魂里的河流,而你的那位助你走过困境摆渡人又在哪里?

  “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的灵魂摆渡人?”

  这个美妙的故事是因这样而发生的:迪伦要去探望久未谋面的父亲,却在火车上遇难,醒来后惊奇地发现自己来到了一片荒原,还遇到了崔斯坦,他是她的灵魂摆渡人,要保护她度过荒原,去到另一个世界。迪伦的荒原,是她的心像投射,天气随她的心情而变,地形随她的性情而成立,迪伦的心情也决定着他们命运的一部分。

  在崔斯坦和迪伦穿越荒原的路途中,不得不时时刻刻防备着突如其来的恶魔和灾难,但是崔斯坦每一句温馨的话语,都是迪伦的动力;他那钴蓝色的双眸,能够点燃她心中的希望。即使有恶魔的进攻,但是只要有崔斯坦在陪在她身边,迪伦就能绽开笑脸,勇敢面对困境。就像我们内心的荒原,有恶魔,有坎坷,有磨难,但是只要拥有朋友的陪伴,我们就能击免受恶魔的伤害,就能完成一趟又一趟的.旅程。

  当快到达边界时,他们终于决定在一起,但却因现实而不得分开,本以为故事在这里就遗憾的戛然而止了,却不曾想到勇敢的迪伦因为爱,独自一人重新踏上恐怖之及的返回之路,寻找崔斯坦。迪伦每到达一个小屋,我心里都默默希望崔斯坦你赶快出现吧,前面的路太凶险了,迪伦一个人会有危险的,可他有他自己的使命,一直没能出现。迪伦无畏的往下一个安全屋赶,去找寻崔斯坦,激动的最后是他们终于在命运的安排下相遇了!

  迪伦的心中有一轮太阳,一轮信念和爱的太阳,这份爱指引着他们,义无反顾地穿过了那茫茫荒原,回到了迪伦遇难的火车。迪伦经过了生与死,她又回来了,崔斯坦也陪着她。两人一句简单的问候:“嗨,原来你在这里。”“我在这里。”让人泪目。

  以前因为爱的匮乏,迪伦的心是一片无尽的荒原;但穿越这片荒原之后,因为爱的丰盛,她蜕变成一个勇敢坚强的摆渡人,将自己的爱人引领回家,脱离无形的控制。犹如书的封面,无论如何黑暗,只要有爱的阳光,一切都会好的。即使是荒原,也会肆意长满茂盛的绿色,而你爱的人,心爱的朋友和挚爱的家人,都是最长情的陪伴,爱你的人永远都在这里,在心里陪伴着你。

【摆渡人读后感】相关文章:

摆渡人作文04-03

摆渡人的读后感02-24

摆渡人读后感08-01

《摆渡人》读后感07-28

摆渡人读后感07-23

摆渡人读后感(精选)09-04

《摆渡人》读后感09-08

《摆渡人》读后感【精】03-03

《摆渡人》读后感【热】03-10

【热】《摆渡人》读后感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