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自然读后感

时间:2023-11-16 07:01:09
敬畏自然读后感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敬畏自然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敬畏自然读后感1

  对于宇宙,我们渺小了!仰望星空,谁能看清宇宙的表情呢?一切,都只因我们的渺小!。

  从我的脑海里真正意识到“死亡”这个概念时,我就十分痛苦,烦躁,而每一次都似乎与宇宙有关。因为我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想到了宇宙的广大,人类的渺小,时间的漫长,人生的短暂,想到了自己不能去欣赏宇宙的美,因为宇宙的奥秘还太多太多了。躲在被窝里,久久不能入睡,我的思绪远离了地球,远离了银河系,不断的向前飞,如光速一般,想要飞到宇宙的边际,这时,一个应该是人有生以来一直潜藏的恐惧在我脑海里一闪。我猛地打开了灯,带着一份,一份深深的恐惧。一次次,我失眠。难以安睡。有一天,我猛地意识到宇宙的广大,我能做的很多很多,顿时一股无可言语的感觉使我感到充满精力,人生的目标有了一点影子,想到自己活着一天,就要夜以继日地探索,探索宇宙的奥秘。我的生命,或许应该如此。——可一次次,我总是行动不起来,或许我并没有真正的觉悟吧......

  或许作者说的对,我们应该敬畏自然。敬,是因为宇宙创造了我们,人类这种高级的生物,使我们有了“我”,使每一个人都有了意识,可以去享受宇宙的一切。畏,是因为人类的渺小,对于宇宙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害怕。作者说人类对于宇宙,是一个无知的.孩童对于母亲一样,其实,人类还不配,甚至连此都不如!人类,渺小!可悲!不可怜!——可恨!“人类宣称要征服宇宙”,这是多么可笑的宣言啊,充分显示出了人类的无知,盲目,愚蠢,人类永远不可能战胜宇宙,因为“人就是宇宙的一部分。”自己怎么可能真正的战胜自己呢?或许只有宇宙去改变人类,人类怎么可能去改变宇宙呢?正如弱者始终会对强者感到害怕一样,人类的弱源于“死亡”,宇宙的强是因为它决定了人类的“死亡”,而它自己是永恒的,所以是敬,也是畏。

  我常常很悔恨,恨自己为什么是人类,哪怕是花花草草也是“善良”的。遍观近几百年来,人类的罪恶还不够吗?让地球这个本来和谐的星球一步步走向毁灭,人类,似乎是万恶之源!——可为什么会这样呢?是人类的本性又或是因为人类与地球上的其他生物相比,很高级,他们有着太强的主宰能力了,能够任意灭绝或杀死一个生命,而人类始终于大自然对立,所以他是万恶之源!除去了人,地球上的一起都似乎那么和谐,(其他的生命都知道去维护这份和谐,而人类,与它们相比,算什么智慧啊!)假若没有人,地球将是一个美丽无比的星球。我恨!恨自己是人!恨自己每天每时每刻都不情愿地与自然作对,破坏地球上本来该有的美丽!地球上的满目疮痍,有我的一份,有人类的一份!不知道人类何时才能真正“聪明”起来!

敬畏自然读后感2

  自看了出于严春友的《敬畏自然》,唤醒了我前所未有的思绪和人应具有的本性。文章前端的一句“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看此之后并没任何遐想和感触,但带着题目的好奇性一直读下去后,回想刚才的句子,忽地有一种神秘而不可抗拒的力量震撼我——“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水滴”。

  呼,终于读完了,呼,人类还是那么可爱——幼稚。每个国家的人都在奋斗,都在拼搏,为了显国威而几折经荆棘而研制出一艘艘航天飞机,扔几个太空垃圾又算得了什么。而在人类沾沾自喜的后面,隐约着不可名状的灾难。

  人类是聪明的,但聪明的'不是人类。一时的利己私欲便可以掩掩实实地遮住了人类所造成的后果的明亮眼睛,即使造成立无法挽救的后果,懊恼抽泣之后,还是有人故态复还。不是有“前车颠,后车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么,一想聪明的人门连这显而易浅的道理也掺不透么?不是人,人是聪明的,只是心眼被利益遮住了光明,失去了明辩能力罢。

  人总是要摆脱一些诱惑,思前想后地考虑一切后果和灾难,就可以大大减少今后将要面临的困窘和灾难,和地球上的所有“兄弟”和睦的长久地共处下去。

  最近我们学习了严春友的议论性散文《敬畏自然》,文中讲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读后深有所感。

  长时间以来,人们总是把任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大片的开垦荒田根的,肆意的砍伐森林,无节制的掠夺自然资源,其结果往往导致大自然被破坏,导致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

  征服自然,其实是人类的一种妄想 。从历史看,宇宙已经有200多亿年的历史,而太阳系只有40多亿年的历史,人类从起源到现在仅是70-80万年的历史;从关系看,人类是大自然机体的一部分;从智慧看,自然的资源是大海,人的智慧只是大海中的小水滴;从生产生活看,人类开采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各种矿物油,下无数的矿坑,会酿成严重的后果,可能会成为人类自掘的陷阱。 我们应该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充分认识自然的伟大,认识大自然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认识人自身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是大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是大自然的杰作。因此 我们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求的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只要我们抬头用肉眼仰望一下头顶的天空,就应该可以惊愕地发现,它早已经不是当初那张洁白无疵的白纸了,而已经被现代文明的烟尘画的浑浊不清。昔日,辽阔美丽的生命绿洲——罗布泊,由于人们的短浅,如今已经变成令人恐怖的荒漠,成了“死亡之地”,河水的污染使可爱的鱼类锐减,森林的大量砍伐使许多珍稀动物濒临灭绝。酸雨、泥石流、沙尘暴……大自然早就对人类实施了它的报复行为!

  所以同学们,我们世界上的每一位人,都应该好好的反省反省自己: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智慧,就是敬畏我们自己;敬畏自然,就是爱护自然,爱护人类生存的家园,就是爱护我们自己!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共同保卫我们的“地球妈妈”,共同创建我们的美好未来!

敬畏自然读后感3

  我们不该敬畏自然么?大自然是抚育我们人类的母亲,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周口店的山洞曾为我们的祖先遮风避雨,漫山遍野的野菜野果曾为我们的祖先充饥解渴,祛病强身;埋藏在地下的石油、煤炭成为工业社会的动力和粮食。郁郁葱葱的树木转化为人类生活的原料和用品。亘古以来,一切有历史记载的人类文明,无一不是将“敬畏自然”化作各种天条,并向自己的子孙传授,所以才有人类今天的血脉相传,资源不断。失去了这种敬畏之心,把自然作为一个仅仅予取予求的对象或是一个要征服的对象,那么必然会肆无忌惮地掠夺自然资源,必然会造成对自然系统的破坏和改变。于是,在世界范围内,相应出现了自然灾难越来越频繁的趋势。于是我们经常为下列的信息而震惊而担忧:印度洋的海啸,“卡特里娜”飓风,长江污染,黄河断流,昔日的绿洲成为沙尘暴主要策源地,地球亿万年才形成的石油,将在50年内消耗殆尽,疯牛病、禽流感、SARS病毒,等等。

  我们不该敬畏自然么?大自然是人类的创新老师,是人类丰富的知识宝库,自然界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在人类社会出现之前,已有无数的生物生活在大自然中,这些生物在亿万年的进化过程中,为了适应大自然的规律,不断完善自身的性能与组织,从而保证了自身的生存与繁衍。人类社会产生以来,无时无刻不从自然界中获得启发而进行有关的创造。从鲁班仿照茅草锋利的齿,从而发明了木匠使用的锯,到仿照昆虫的.翅膀制造出微型飞机;从借鉴陆地动物的皮毛结构,设计出具有防风和防湿的面料;到从多种动物的不同器官上汲取灵感,推动着宝马汽车的设计朝着更安全、更舒适、更省油的方向发展。从一滴水珠和一个蛋壳看到了其自由抛物线型面的张力与薄壁高强的性能,从一片树叶的叶脉发现了其交叉网状的支撑组织肌理,这些发现给予了人类建筑结构的创新设计许多有益的启发。师从鸟类的现代飞机的很多性能都远远超过鸟类,可在节约能源与灵巧性上却令人类相形见绌。动物能感知某些重大自然灾害发生,而人类自身却无法感知,如众所周知的唐山大地震,印度洋海啸等。就人类目前的科学知识来说,还没有达到可以理解所有的自然现象的程度。因此,地球上每一个物种的消失,都将降低自然和人类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每一种物种的丧失,都将使大自然更加贫瘠、更加危险、并遭受重创。

  敬畏自然,意味着人类将把对日月星辰的外在敬畏,转化为对自然的内在敬畏,进而正视人类不过是自然的一种普通生命存在,把自然世界丰富而具体的多种物质存在,当做人类相同的生命体系对待、建立人与万物血脉相通的生命感受。正如孔子在山水中见到仁者的宽厚和智者的灵动;进而人类在谋求生存与发展时,也要谋求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即使是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也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也要确保大自然的天蓝,水清,花艳,草绿。只有人与自然的相融、和谐,我们才可能生活得更舒适,生存得更美好。

敬畏自然读后感4

  看了那篇敬畏自然,确是不敢恭维,以其仅是篇议论性的散文,既不是意识流,便觉文章的脉络甚短了些,甚细了些。作者竟像个无知的孩童般,顺畅地操执着“大自然”这极宽泛,极笼统的词,却又失孩童的钻研,驾驭这词竟无一思考和解释,好像理所应当,脱口而出。把议论之本遗失殆尽,初看全文便觉漏洞百出,甚至可以从头批到尾的。而文章言语联系又那么紧密,以至上梁不正下梁歪。后知作者是个哲学家,我想他也有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一般常在讲演中长篇大论,滔滔不绝,却无一可以证明道理的来由,而堕入唯心主义的怪圈,居然相信万事万物皆有生命,苏格拉底、柏拉图是因时代,知识的限制,殊不知现代科学已经否定了这种说法。又注意到“一万年后的人们也会嘲笑今天的我们”,他也相信,未来是已构筑好的,这便令人费解。苏格拉底到死也也不承认未来是既定的'。

  他口中的“大自然的智慧”只是自然遵循的发展定律罢了,而人类的智慧,也便是一些已知的。的确,二者相比,大略算是大海与水滴吧,但人类何时夸口以已知代表未知?看看把伽利略把,看看爱迪生把,多少年来,人类都是以极恭谦的态度向自然乞取知识的啊!

  再细些,“科学史既是犯错误的历史”,也就是因错误而得以发展,因纠错而得以进步。看看亚里士多德把,看看托勒密吧,多少年来古人的错误一直被奉为真理,到现在也不得不承认这样的错误是科技发展的一大动力啊!

  作者断言,人类从自然中夺取财富,仅是向自然炫耀——这想法多么幼稚可笑啊,只不过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而今,人类早已悔过,何必总以已过的历史回斥当今的人类呢!

  宇宙有生命吗?说实话,那是不可能的。现在科学可以把第8段的一连串反问,全盘推翻。宇宙毫无生命活动的迹象,它的运动仅是沿那些已知或未知的科学定律的机械化运动罢了。

  人类的诞生,总的来说仅是宇宙进程中的偶合,人类与世界万物同居于地球上仅是一种偶合,也是顺应历史发展的必然。的确,宇宙中必有为数众多的比人类更高级,更智慧的生命,那有什么呢?它们或许根本不可能进入我们的生活,我们与它们因空间上的隔断而分居于截然不同世界中,而我们与他们的存在,也只不过是为了配合宇宙进程中的偶合而已。这么说来,人与宇宙中的所有一切尽是平等的,都处于同一时间层面上,,但仅这点,又怎能将其并论为兄弟呢?

  确实,人类总以自己的喜好去定义世界万物,,那是因为人的思维是独立的,也便是自私的,这又有什么错呢?总应在自己为数不多的时光中,尽量用自己的眼光看遍自己衣袂下的那块阴影罢了。作者这么说也不过是以自己的道德准则去定义人类,夸夸其谈人类应如何如何地敬畏自然。流畅的语言中——不正像当年罗马的天主教皇,夸夸其谈人民应如何如何地敬畏上帝。

【敬畏自然读后感】相关文章:

敬畏自然作文02-08

《敬畏自然》教学反思04-02

《敬畏自然》读后感11-08

关于敬畏自然的作文汇总七篇04-29

敬畏的作文02-28

敬畏作文04-24

敬畏规则作文02-04

敬畏文字作文03-05

敬畏生命的作文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