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 篇1
寒假之中,领导将这本书发到了我们每个教师手中,听到这个书名,我就猜想:领导发这本书肯定是有一定的用意,于是回到家迫不及待的开始读起来。
读完之后,我想:真的如我所料。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又难免要遭遇很多的挫折和失败。每当这时,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心中产生不满,那么必定引发很多牢骚和抱怨,往往是怨天、怨地、怨命运……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就是一个经常抱怨的人,从不控制自己的脾气,一有牢骚,就开始自言自语抱怨个不停。我有种天不怕地不怕的架势。例如:驾车到烟台等地,遇上堵车开始抱怨:破烟台不好,这么多车。遇上天气不好,下雪天车爬不上坡。我就抱怨:什么破车?又抱怨我老公不买好车?遇上工作中的活没干完,教导主任又开始催,我又抱怨:催什么催?还让人喘气吗?遇上学生学习学不会,又抱怨:什么样的爹妈怎么生出这么笨的孩子?…….类似的牢骚很多很多,在发这些牢骚的时候,我确实天不怕,地不怕.无所顾及.但是从没想过,别人听到了我的牢骚是什么感受,不仅会降低我个人的形象,而且还会伤害同事之间的感情.更为重要的是,这是我面对人生的一种消极的方式.损人又不利己.有人会说,不抱怨怎么让人发泄,不抱怨会不会得病?现在想想,不抱怨其实就是人生的一种境界,是一种放弃挫败而去积极面对,寻找追求新目标的最佳方式。只有真正做到不抱怨,加上努力和拼搏,工作才会更加愉快,人生才会更加美好。书中不乏至理名言,但我却深深的记住了一句话:任何人和团队要成功,就永远不要抱怨,因为抱怨不如改变,要有接纳批评的包容心,以及解决问题的行动力。
不抱怨表现在很多方面:在家中我扮演很多角色:妻子、女儿、母亲。积极的人生态度包括对家人的宽容,对长辈父母的耐心、孝心;对丈夫的温柔、体贴之心;对孩子的责任心等。如果我们面对家人的时候能少一些抱怨,多一份爱,我想我们的家庭会更和睦。在学校里,我扮演的是下属和孩子们的家长,学生家长的朋友。积极的'人生态度还包括对领导的支持鼓励,对学生的“四心”,对家长的真诚之心。只有服从领导的下属,才是一个积极向上、不断进步的下属,只有将别人的孩子看做自己的孩子那样,才能用心换来心的沟通。如果在面对工作的时候能少一份抱怨,多一份努力,心怀感恩,用一颗宽容的心投入工作时,你会发现你所期待的一切又已“水到渠成”。过多的抱怨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而在生活中,如果我们能够做到不抱怨,我想我们的生活肯定会丰富有趣许多,因为在不好的事我们也能快乐的享受,我们的身心都会愉悦的。我想:让我们做一个健康、积极乐观、向上的人,这才是领导发这本书给我们的最终目的吧。
老师们,试着加入“不抱怨”活动吧!不要匆匆经历这个过程,这不是赛跑,而是一种过程。从带着紫手环的那一刻起,你就在改变,你用你的意志在完成一种挑战,为自己创造心想事成的无怨人生的挑战。让我们多一份快乐,少一份抱怨吧!
《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 篇2
快乐工作,无怨方能无悔
各位同仁,大家好!
近来,董事长给我们推荐了美国心灵导师威尔·鲍温的最新力作《不抱怨的世界》,本人有幸先阅为快。该书确实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领会,相信会让各位受益匪浅,甚至使你的命运得以改善,享受到工作和人生的快乐!
人的一生,必然要工作,要发展自己,每个人都希望实现
自己的美好愿望和理想,但他需要一辈子的奋斗才可能得以实现。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难免要遭遇很多挫折和失败或不尽如人意的事情。每当这时,有些人便不能正确对待,产生不满,引发很多牢骚和抱怨,往往是怨天、怨地、怨命运、怨同事、怨领导?
其实抱怨的最大受害者是自己。有的人自认为才华横溢,却得不到提升,他们怀疑环境不好,对工作总是抱怨不休,不认为主动完成工作是自己的责任,而将诉苦和抱怨视为理所当然;还有不少人自命清高、眼高手低,他们动辄感到自己的能力没有得到展示、领导对自己不重视、单位对自己不公平,因而在思想上产生严重的抵触情绪,聪明才智没有用于思考如何尽善尽美做好工作,而是整日抱怨,把大好的光阴和精力,在怠慢的蹉跎中白白浪费掉了。一个人一旦被抱怨束缚,不尽心尽力,应付工作,在任何单位都是自毁前程。没有人会因为喋喋不休的抱怨而获得奖励和提升,在10个失业者中至少有9个人抱怨原上级或同事的不是,绝少有人能够认识到,自己之所以失业是失职的后果。
袁辉是一名汽车修理工,从开始就抱怨“太脏、太累”,讨厌这份工作,因此便偷懒耍滑,应付师傅。转眼几年过去,当时与他一同进厂的`两个工友,各自凭着精湛的手艺,或被公司送进大学进修,或另谋高就。独有袁辉,仍旧在抱怨中做他讨厌的修理工。抱怨的结果当然不会得到更多的重视和提拔,不会得到更好的待遇。不抱怨是一种最起码的道德。
如果你选择了在某个单位工作,就应该做到在其位、尽其责、谋其政,全身心地投入到具体工作中去,坚持对你所承担的事情竭尽全力、主动负责。这样你会得到极大的锻炼和成长,当你真正有了责任感,有了全面的工作能力,相信你一定会得到发展。
一个单位、一个企业、一个领导,他们都会重视人才,选拔人才。每个人无论职位高低,都应当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工作中充分展现出来。当你通过勤奋努力取得了成绩、做出了贡献的时候,也就是你受到肯定和重用、体现个人价值、享受工作快乐的时候。
付出终有回报,无怨方能无悔。这也是我一生工作中的实践体会吧!
谨以此与各位同仁共勉!
《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 篇3
《不抱怨的世界》的确是一本能够给人以气力的励志书籍。与其他励志书籍夸大“明确的目标”远大的理想“不同,它夸大的是一种平和的心态。失败的原因千千万万,成功的例子却总那么相似,无疑都是坚强的意志和勇往直前的信念,或许,心态是坚持这些意志和信念的基础。不抱怨,才能成就美美人生。
《不抱怨的世界》之所以如此受人欢迎,乃至膜拜,便是由于书中的例子都是我们身边经常碰到的活生生的例子,引起了我们读者的共叫,书中的例子总能让我们联想到自己,深进浅出,从自己的角度往领悟出一定的`人生哲理。
例如,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就想起了那部让我流了无数眼泪的电影――《唐山大地震》,23秒,32年,改变两个女人的一生。设想,假如方登能放下对母亲的”仇恨“,不抱怨这段不愉快的童年记忆,是否她的人生是另一番景象?但那肯定会改变她母亲的一生,她母亲可以离开唐山,跟随儿子享受富裕的生活,抑或另嫁,组成美满家庭。方登就是放不下,无法停止抱怨,带着仇恨过了不愉快的32年,到最后原谅母亲的那一刻,两人相跪而泣时,可以想象,她内心是何等的开释和解脱。不抱怨了,才能发现,值得珍惜和享受的事情很多很多。
还有另一部感动了无数人的电影――《山楂树之恋》。电影之所以感动人心,引人落泪,除了那段革命时期青涩纯真的爱情让人羡慕,而最后结局的不圆满让人心生不忍之外,更感动我的是,”老三“面对疾病的那份从容乐观。即使罹患白血病,他并不抱怨老天待他的不公,也没有意志消沉,萎靡不振,而是促使他往调查与他一起工作的人都得白血病的原因,面对深爱却无法一起的”静秋“,他也没有抱怨,而是”我不能等你到25岁了,而是等你一辈子“,默默地守护。这么美丽的誓言怎能不让人动容?如此宽广的心灵如何能不让人感动?正是由于老三的”不抱怨“,才成就了这么一段美丽的爱情故事。
艺术来源于生活,电影虽是虚构,但总能让我们重新反省生活。生活中总会有这么些人,即使经济困难、身患重症,依然笑脸满面,乐观生活;但也总有一些人,即使家财万贯、身体健康,却总是闷闷不乐,郁郁寡欢。二者一对比,”不抱怨“的精神显得如此重要。有时不得不感慨,人的一生除了必须拥有几张人寿保单外,还须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只有经常感恩、不抱怨,才可能快乐地生活,拥有无憾的人生。
《不抱怨的世界》所提倡的精神不在于你是否带着紫手环,而在于你是否能真的拥有一个阔达平和的心境,是否能真的拥有一个乐观开朗的心态。放下所有的不满、失看吧,不抱怨了,心里的包袱就会随之卸下了,生活自然便会过得轻松有趣。或者这个过程很难,但一起为之努力吧,相信会有收获的!
《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 篇4
最近我们学校很流行一本书《不抱怨的世界》,该书的作者威尔·鲍温被誉为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心灵导师之一。他发起的“不抱怨”运动,就是想最终实现人们“平和心态”在自己个性中能生根。
在 这个世界有太多的事情要抱怨:工作忙了,成天要风吹日晒了,消费水平涨了,家庭压力大了,生活环境差了,孩子的成绩下降了,或是感冒发烧头疼了,都要抱怨一番,怨天怨地,怨当今的社会不公,怨人心不古,怨金钱至上,......似乎借此可以发泄自己的不满,并获得他人的同情。可是抱怨过后,一切照旧,问题该怎么解决还得怎么解决。
自从我读了这本书,自从我带上了这个紫手环,书中抱怨不如改变的理念,正不知不觉悄然影响着我平时的工作与生活,当我有时再说抱怨的话时,心里马上就会有个声音提醒我,“你在说抱怨的话,停止抱怨”,在听到身边的.人抱怨时,我也会告诉他们,不要说抱怨的话,抱怨不如改变。首先让我们学会知足,让我们用一种超然的心态对待眼前的一切,对生活不挑剔,不苛求,不怨恨。其次是感恩,对生活怀有一颗感恩之心的人,生命会时时得到滋润,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能熬过去。最后是珍惜。光阴一去不复返,只有把握住最值得珍惜的时刻,我们才能抓住现在,抓住未来。而让我更加欣喜的是这只紫手环停留我右手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了,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紫手环神奇的力量,正如它的颜色物语一样,我的思想正在发生着蜕变,心底里那份积极向上的细胞正在活跃起来,生活中正面思考的雪球愈滚愈大,我学会了用微笑来面对生活和工作,面对着一群群的孩子,我变得更有耐心、爱心啦,更积极、宽容了,更能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了!也变得更快乐了!紫手环,只是能起到监督的作用, 从现在开始一种阳光的、积极的、独特的心灵体验,让我每天的抱怨少一点点,试试自己的人生会不会有所改变!
俗话说的好:愁一愁,白了头;笑一笑,十年少。不要抱怨,每个人的人生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而正是因为有这些波波折折,才练就出异彩纷呈的人生。生活本来就不是事事如意,生活本来就不会十全十美,相反,起起落落,悲欢离合才是家常便饭。如果能常换个角度来看问题,你可能会很容易发现自己的人生照样很精彩。 反思我做教师的行为,还算庆幸,我一直没有鄙视过哪个学生,也没有一直打击某个孩子。但是,在有意无意中,我可能真的太过严厉,要求过高。今后,努力做个不抱怨的老师,不抱怨孩子的犯错,不抱怨家长,不抱怨自己的选择!怀一颗宽容的心,静静等待孩子在跌跌撞撞中成长!
最后,再次把书中的一句话和大家分享:“如果不喜欢一件事,就改变那件事;如果无法改变,就改变自己的态度,而不要抱怨!”
《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 篇5
近几日,我被一本名为《不抱怨的世界》的书籍吸引,作者是威尔·鲍温,一名牧师。不抱怨是主题,"我们的想法创造我们的生活,而我们的话语又表明了我们的想法"是作者一直强调的。抱怨会给人带来一种负能量,不仅会影响到自己,也会影响身边的人。真正做到丝毫不抱怨的人少之又少,但我依然支持作者,支持他所期待的不抱怨带给世界的改变。
书的序幕也很精彩。胡志强的太太在车祸之后,不停地开刀与复建,身体和精神经受双重挑战,但她坚强且善良,得益于社会便想着奉献于社会,并未抱怨命运的不公,也并未抱怨驾驶员。"不抱怨的磁场,将引来更多平安喜事",无论她走到哪,都有来自各方无限美好的祝福。这种神奇的.力量是对心态正确的指引,眼中的世界也会变得很和蔼。
书中第三部分,作者有对自己的一段亲身经历的描述。那个温暖的春日午后,家里的长毛黄金猎犬金吉尔被一辆卡车撞了,司机逃逸,态度目中无人,一句"我知道我撞了你的狗······不过你想怎样?"将作者气得火冒三丈,欲以暴制暴,不过最终理性战胜了情绪。作者失眠了几个晚上,在日记里宣泄哀伤、痛苦和不满的怨言,最后得出"伤害者自己也是受伤的人"的结论,才将心中怒火平熄,痛苦稍减。我们的人生中,有时也会经历同样困难的情境,不管是周围或人或事或物引发的,我们都不应该理直气壮的去抱怨结果的诱因。情绪爆发是恰当反应,但抱怨并不能改变已经发生的事实,我们应学会理智对待,想办法解决或处理。
书中第六部分,杜绝抱怨,才有健康的沟通。"相似的人,无论是同样在抱怨、或是同样感恩的人,都会彼此相吸。不相似的人,则会互相排斥。我们都是能量的生物,而振动频率不同的能量,是无法协调、交融的。所以当你抱怨时,其实是在排斥自己指名想要的东西;你的抱怨会推开、驱逐你说你想要的东西。"我们经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也经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若两者能够结合,生活和交际中明智判断和选择,人人皆为高情商。记得,我的两个好朋友曾因一些事情产生了误会,两人均找我诉说,也有对对方的不满和挑剔。作为中间人的我,不能表明立场,只能安慰和调解,效果甚微,正是陷入了"三角问题"的状态。作者讲述的两位导师的故事,给了我启发。健康的沟通应是当事人与当事人的交流。背后议论他人,或参与闲言碎语都是交际中很容易被卷入的漩涡,而我不想做那个人。
抱怨会带给我们嘴上一时的快感,也会暂时获得他人的安慰和同情,但并不能实际解决问题。有一双能够发现问题的眼睛,我们也应该有直面解决问题的智慧和勇气。停止抱怨,感恩困苦,端正心态,征服障碍。这些即是我对《不抱怨的世界》的解读,一场心灵的洗涤和震撼。
《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 篇6
当你抱怨时,其实是在排斥自己指名想要的东西;你的抱怨会推开、驱逐你说你想要的东西。所以,要给自己积极的暗示。微笑着,去唱生活。——美国,威尔·鲍温《不抱怨的世界》。
首先说句实话,网络上所流传的心灵鸡汤着实太多,通常空洞而无物,以梦想钓人前行,令人感受不到任何暖意,看上去满是激情,而实际上皆为空洞。
因此,在最开始的时候,这本书我是抱着抵触的心态去看的,但是在看完之后我不禁叹服,深深思索,从而被书中所写的道理所折服。这书虽然是心灵励志,却并非毒鸡汤,在我看来,书中八成的内容是有道理的。
如今我们已经踏出大学校园,走向社会。换了一个新的环境,或许这个环境并非是险恶的,但是生活变得琐碎,再不是宿舍教室食堂三点一线般的存在,导致那些压力已经扑面而来,这些压力会影响人的情绪。
而情绪则是人与人之间接触的粘合剂,如果一个人的情绪出现了问题,很可能将会带动周围人,甚至带动一个团队的情绪。而团体的情绪被带动,将影响整体工作的运作,因此导致业绩的下滑,也是我们不想看到的。
抱怨是每个人生命中总会出现的问题,因生活中的种种不快而产生的抱怨将在周围人的氛围中广为流传,这种将工作生活搞糟的现象不胜枚举。正所谓有了抱怨就有了压力,心头始终悬浮着一片阴霾,如何见到阳光?心中没有阳光,又如何实现梦想呢?
在抱怨面前,梦想只能是退避三舍的存在,越抱怨就离目标越远,从此导致的蹒跚步伐会让人跌倒。因此,尽量的将抱怨转化为正能量是切实而有效的。
在书中曾面对了这样一句话:“诚实面对情绪,安于自己的`不安,对发现自己的不足不必惊慌,既然已经产生了,就应该诚实勇敢的面对它;就应该去想办法结束它,也才能最终安于自己的不安”。我们不应该对负面情绪妥协,虽然这并非是极其危险的存在,也会成为我们心中的阻碍。我们只有直面自己的不足,认真的思索,才能够不被这个世界产生的抱怨所左右。
书中的21天方法,指导了我们如何击碎这片阴霾,尽量保持住心中的阳光。将那些琐碎的抱怨抛之于脑后,勇于挑战那些困难,才会离理想越来越近,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生活。只有坚持去做到这二十一天,我们才能够真正明白书中的含义。
当然,据我猜测,人生中所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意外,必然会一次一次导致压力的激升,这需要多次维稳自己的心态,才能够始终保持住那片清明、冷静的心情。
读完此书之后,希望我的生活中能始终做到不为情绪所左右,从自己做起不抱怨不影响他人,然后再做到不被他人的抱怨影响。
通过这种正能量来调动自己工作生活的心境,来追逐心中的梦想,创造美好的明天。切切实实的提出了解决困难的办法,这也是此书之所以为励志而并非是鸡汤的缘故。
愿我始终做一个这样的人——理智、轻松、淡定、努力,还有不抱怨。
《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 篇7
这个世界有太多人在抱怨,工作太忙,任务多,压力大,消费高,家庭压力大,生活环境差,PM2.5,或是感冒发烧,阴天下雨,都要抱怨一番,怨天怨地,怨社会不公,怨人心不古,怨命不好,似乎借此发泄自己的不满,并获得他人的同情,抱怨不仅仅发生在某个人身上,也不单单是一个国家的人,抱怨似乎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本书不是心灵鸡汤,而是教你直面这个天天在发生的问题,让你意识到自己原来也不知不觉地在抱怨,原来身边的人都或多或少在抱怨。书中推行的紫手环行动,是为了帮助你自己认识到你在不知不觉中的抱怨,抱怨的频率,每次抱怨都把紫手环换到另外一只手上,换的过程意识到自己是在抱怨,从而逐渐降低抱怨频率。
要消除抱怨,首先看看什么是抱怨?人为什么会抱怨?
向可以帮助你改善环境的人提出意见,就不是抱怨;如果你是对着自己或其他无关之人责难或悲叹当前的状况,那就是抱怨。抱怨就是把焦点放在我们不想要的东西上头,所谈论的是负面的,出错的'事情;如果抱怨天气热,天气会热得让你无法平静下来;如果抱怨工作多,你会感觉工作永远也做不完;如果大声喊“痛”,伤害就会出现,如果抱怨,就会遇上更多想要抱怨的事。我们把注意力放在什么上头,那个东西就会扩大。这是行动上的“吸引力法则”.
很多人抱怨自己的身体健康,却不是因为真的生病,而是“病人的角色”让他们取得附带的好处,例如他人的同情或是可以避开不想做的事件,如上学,上班。
书中提到“心身症”这个名词,心身症主要是患者的心理运作过程,而非生理因素所引发。很多疾病是病人自己创造的,根据医生估计,有百分之六七十的疾病,都是患者“自以为生病”造成的结果,医生的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诊疗这样的病人-他们生病的原因其实都有其心理根源。报告显示,有一半的癌症病人是被告知自己得了癌症后吓死的。医生如果告诉病人,有一种药很可能治愈他们的疾病,这种药对这些病人发挥的功效,就要比使用了相同药方,却没有收到这项讯息的病人大了许多。
抱怨有用么?当你抱怨天气太热,太冷,空气太差,天气就会如你所愿了么?
当你抱怨健康问题时,丢出负面的说词,让你的身体听见,这种负面的说词反而会烙下印记,而你的想法也会将这股能力导入体内,引发更多的健康挑战,所以抱怨疾病并不会缩短生病的时间,也不会降低疾病的严重性,反而可能是企图用汽油来灭火。抱怨健康的人没有变得更健康。不满只是开端,却不能成为结果。当你抱怨某种状况,或许可以吸引其他人跟着你嘀咕,抱怨,却发挥不了多少作用。
抱怨的结果是什么?抱怨是人的惰性的反应,当一个人抱怨时也就代表他放弃主动改变现状,放弃了在这个竞争激烈,弱肉强食的社会中拼搏的信念。抱怨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将人们困于问题当中,使得他们沉浸在失意,沮丧中,无力自拔。越抱怨,越不满,心情越差,生活质量越差。
《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 篇8
当我拿到这本书时,我的心里在想这可能又是一本讲大道理的书。带着怀疑的心我开始了看书之旅,也在自己手上带起了紫手环,心里却怎么也不肯相信这样对自己有何有用之处……
但当我慢慢沉浸在书中世界时,才突然发现,这其实就是一面心灵的镜子。里面并没有什么大道理,只是用很普通的方式;很普通的事例,来告诉我们一种生活的态度。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在镜子里我们能看到自己的外表是否整洁,我们的脸上是什么表情,是愤怒还是难过……
而这本书里的就是返照内心的镜子,让我们看到自己不能外露的内心世界:是乐观向上的,还是消极低沉的?这些可能在表情上我们没有表露,但在言语上或多或少有抱怨的产生。当然,有人认为抱怨是一种宣泄;一种情绪的调节方式。没有看这本书前我也是如此认为:我们把抱怨俗称“发牢骚”,认为偶尔发发牢骚有助于自己内心平衡的调节,有助于摆脱心灵的阴影。但当我看完这本书后,我才知道原来抱怨是一种流行病,你的抱怨会唤起他人的共鸣,让抱怨成为一种传递的心灵疾病,不但不能找到解决的方法,还可能让你因为抱怨的快感而升级抱怨的.程度,最终又可能导致不可收拾的结果。
书中主人公的狗被车撞了后,就差点让他自己成为了愤怒及抱怨的奴隶,是理智让主人公在抱怨的行动中停了下来,没有让事情更糟。而理智就是内心世界对自己行为的理性剖析与理解,而这一切都是“不抱怨”所能给与我们做到的。
紫手环在我的手上来回互换,这让我很不安我从来没有想到我的内心有如此多的抱怨,如此多的不满。我对自己的情绪好像根本没有自制力,我非常恐惧的面对这个结果,我改怎么办?但在书中我看到了也有很多的人和我一样,突然发现自己是一个有如此多抱怨的人的那种不安的心情,可是书中的一句话却让我顿然醒悟“诚实面对情绪,安于自己的不安”,对,发现自己的不足,不必惊慌,既然已经产生了,就应该诚实、勇敢的面对它;就应该去想办法结局它;也才能最终“安于自己的不安”。书里就是要求我们勇于剖析自己、找出不足、勇于改变自己。
既然喜欢抱怨,那也就想办法让他闷在心里不能说出来“在还没有说出口之前,就逮住那些话语”这样“你的紫手环已经从让你发现自己正在抱怨的工具,变成你的话语在说出之前要穿越的过滤器”。有少说到学会沉默,再到安于不说的状态,最后就能真正拥有“不抱怨的世界”。
当我们没有了抱怨,我们的心灵就只剩下快乐;当人人都抛弃了抱怨,那这个世界就肯定更加和谐。我不想太多,从自己做起、从今天开始,让自己也可以有“不抱怨的世界”,最后引用比尔盖茨的一句话“人生是不平等的,去接受他吧。请记住,永远都不要抱怨!”
《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 篇9
“抱怨”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一种情绪,有的人几乎每一天都会抱怨。那么,我们为什么会抱怨呢?书中鲍温牧师说:“我们之所以会抱怨,就和我们做任何事情的理由一样:我们觉察到抱怨会给我们带来好处”,或至少不觉得这样做会带来什么坏处。
产生抱怨的情形大至有这么几种:第一种希望通过抱怨能获得同情和帮助;第二种希望通过抱怨能改变身边的人;第三种希望通过抱怨表现自己的优秀;第四种是我们无意识的说出来的抱怨,比如抱怨天气不好、抱怨上班时间堵车,说这些话时很明显我们知道并不能解决问题,只是发泄一下自己不满的情绪而已。
发出这些“抱怨”的时候,我们似乎获得了一些“好处”,但其实孰不知,我们也获得了不少“害处”。抱怨,会让你变得招人怨。总是抱怨的人,最后可能被周围的人们放逐,因为他们发现自己的能量都被这个抱怨者炸干了。我们或许也会发现身边有那么一些人,觉得精力都被他们耗尽了,他们借由抱怨的天性,把我们原有的能量都转换成怜悯。相比较之下,面对成天抱怨的人,我们应该更乐于见到面临严苛处境仍能保持乐观,努力摆脱困境的人,而且也更乐于对这样的人施与援手。反之亦然,如果我们自己也只是一味的抱怨,或者想通过抱怨来得到别人的帮助,那也只是一时的,是不可能永久的。
抱怨,会让你逐渐丧失自信。抱怨有时候是为了逃避,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我们常常会下意识的选择“拒绝接受”,通过各种渠道来达到这一目的,抱怨就是被最常采用的方法之一。抱怨可能会带来一时的同情、安慰和帮助,但是抱怨所带来的好处,却不包括真正的永久的解决问题。不能勇敢的面对困难,独立的解决困难,我们的自信也将被渐渐地磨损,质疑自己的重要性、不能确定自我价值、缺乏安全感。
抱怨,不能改变另一个人来满足自己的期望。人们改变是因为他们自己想改变,而想要设法改变一个人,只会让他更紧守住现有的行为,不肯放弃。这样做,并不能解决遇到的问题,只会让问题变得更为顽固。
批评是带着利刃的`抱怨,无法消弭问题,反而会扩大事端。这里的“批评”是指去找出某人或某事的缺点和毛病,这样的抱怨,往往是为了贬低某人而突出自身的优秀。当我们批评某人时,如果他觉得不公平,则会引发辩解和争执;如果他接受了,其实也是在默许他往后依然故我,所以毫无益处。
无意识的抱怨,我们不觉得有什么不妥,更没觉得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坏处,真的是这样吗?书中作者说:“抱怨是在讲述你不要的东西,而不是你想要的东西。”“我们的想法创造我们的生活,而我们的话语又表明了我们的想法。”我们的言语其实有着强大的力量,在我们不断无意识的抱怨的时候,其实只是把自己的状况搞得更糟、更悲观、更被动。
综上所述,抱怨并不能为我们带来真正的好处,要想真正的解决问题,战胜困难,更需要的是端正自己的态度,自尊、自立、自信和自胜。
《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 篇10
一口气读完《不抱怨的世界》,感悟颇深。
这个世界有太多的人在抱怨:工作忙了,消费水平涨了,家庭压力大了,生活环境差了,或是感冒发烧头疼了,都要抱怨一番,怨天怨地,怨社会不公,怨人心不古,怨金钱至上,怨命如纸薄。似乎借此可以发泄自己的不满,并获得他人的同情。可是抱怨过后,一切照旧,问题该怎么解决还得怎么解决。
读史可知,古代许多仁人志士受到诸多磨难甚至摧残,仍矢志不逾,卧薪尝胆,不抱怨,不放弃,直至达成自己的理想。“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明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司马迁受刑辱著《史记》”。对于物质富裕而精神贫瘠的现代人来说,他们是最好的榜样。近代史上也不乏这样的例子,如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和八年抗战,多少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为争取自由和解放,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在他们的生命历程中,没有抱怨,只有胜利的渴望。
我还想引用一个大家都熟悉的故事——“给加西亚的信”。罗文在只知道加西亚将军的名字而没有任何联系方式、没有援军也没有同伴、也不知道如何寻找的.情况下,历经磨难穿越战火纷飞危险重重的古巴丛林,最终成功地将信交到加西亚将军手中。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惊讶的事!!换作我们,肯定会发一通疑问或抱怨:“没有电话和地址我怎么找到加西亚将军 ”“漫无目的地穿越古巴丛林那是多么愚蠢的事!”“我再也坚持不下去了!”但罗文是一个伟大的信使(这正是他异于常人之处),他没有任何抱怨,毅然决然地踏上征途、最终完成使命。
在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的难题和挑战。在困难面前,我们发出抱怨和不满的声音能够解决问题吗 不能!那甚至会使问题越来越糟糕!互相抱怨会对身边的人产生消极影响,形成恶性循环。试想,将抱怨的精力用来思考如何解决问题,不是更好吗
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用一句歌词来概括,“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人生旅途不可能一帆风顺、四通八达,免不了磕磕绊绊。在危机和困难来临时,我们应该端正态度,不抱怨,不放弃,勇敢接受挑战。诚如《不抱怨的世界》书中所言,“凡是你所渴望的东西,你都有资格得到,快朝梦想前进吧。不要打压自己、替自己找借口,或是假借批评和抱怨,将注意力转移。你应该要接受不安感来袭,同时在这样的时刻支持自己。”
《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 篇11
2009年,遭逢天灾、金融海啸和流感疫情带给人们的影响还未散去,数以万计的人继续面临减薪、失业甚至破产的危机。毕业生们抱怨工作越来越难找,职场人开始抱怨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收入不如从前……抱怨声在人们的周围此起彼伏。美国最伟大的心灵导师之一威尔·鲍温说:这个世界值得抱怨的事情太多了,背叛、裁员、贫富差距、精神焦虑、安全感缺失……都会让我们抱怨不断。我们有时候会抱怨困难,是因为把困难当作借口,以逃避自己向往却没有完成的目标。但是,抱怨困难并不会让问题得以解决,也不会减轻内心的痛苦。我们抱怨不公平的一切,就是企图用汽油来灭火,想抱怨的不但得不到消除,反而会带来更多的灾厄给我们。
抱怨是容易的,正如心理专家所言,“抱怨带来轻松和快感,犹如乘舟顺流而下,那是因为我们是在顺应自己负面思考的天性,而停止抱怨,改而用积极的态度去欣赏事物美好光明的一面,却需要意志力。”的确,抱怨是很多人生活的常态——工作、家庭、人际、天气、交通……这些都是抱怨的对象。抱怨的人是不快乐的,他永远只会在不快乐的'出发点原地打转,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思维和行为上需要的改变。抱怨是容易的,而停止抱怨,却需要意志力。
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无益举动。有时候,我们的抱怨不仅会针对人、也会针对不同的生活情境,表示我们的不满。而且如果找不到人倾听我们的抱怨,我们会在脑海里抱怨给自己听。本书作者提出的神奇“不抱怨”运动,(邀请每位参加者戴上一个特制的紫手环,只要一察觉自己抱怨,就将手环换到另一只手上,以此类推,直到这个手环能持续戴在同一只手上21天为止。)来的恰是时候,它正是我们现代人最需要的。人生不可能总走上坡路,情绪也会有高峰和低谷,但是,抱怨一切并不会改变生活的不如意。我们可以这样看:天下只有三种事:我的事,他的事,老天的事。抱怨自己的人,应该试着学习接纳自己;抱怨他人的人,应该试着把抱怨转成请求;抱怨老天的人,请试着用祈祷的方式来诉求你的愿望,让自己世界充满平静喜乐、活力四射的正面能量。这样一来,你的生活会有想象不到的大转变,你的人生也会更加地美好、圆满。
徐小平激情坦言:“不抱怨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看似简单却很有讲究的大智慧,它更是一种精神,大到国家、小到个人都需要这种精神,也匮缺这种精神。”是的,让我们一起来理会威尔·鲍温所提倡“不抱怨”的精神,感受下1本书1只手环21天改变600万人命运的魔力。戴上紫手环吧!
《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 篇12
《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提要:如果你时常抱怨工作是多么的乏味,领导是多么的不尽人情,别人工作做的少自己做的多……可是抱怨过后呢?工作不是照样继续,问题还是要解决。
《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
生活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为了一些事情发牢骚、吐苦水,而抱怨的事情多了也渐渐地感觉抱怨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在没读这本书之前,我并不认为自己是个爱抱怨的人,细细读完这本书,我发现自己时常会抱怨一些人和一些事,自己却没有发现。书中紫手环的方法给了我很多启发, 一个习惯的改变需要21天的坚持,但坚持很难,通过紫手环的交替不断提醒自己,这是一种循序渐进的好方法,特别是当你看到很多紫手环的同时,会激励你坚持前行,改变自己从不抱怨开始,这是我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收获。
抱怨是在生活和工作中最常见的,同时也是自己推托责任最好的借口。把一切的过错都推托到别人的身上,而自己却不做任何的反思和自责即使错误确实是自己造成的。长此以往,抱怨的越多,失去的也就越多,借口只会让人一事无成。抱怨,是不明智的产物,聪明的人不会抱怨,我们也不喜欢和一个经常抱怨的人工作、生活在一起,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它只是我们逃避自我过错的借口罢了。
不抱怨就是要行动,行动不会让我们成为空想家!用感恩的心去工作,工作就会精彩而有意义,渐渐地让我们学着去感受工作、改变工作而不是去抱怨工作,实际上作者所说的不抱怨并不是教我们逆来顺受,而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我们总是习惯于向身边的.人去抱怨工作中的不满,但我们明知他们并不能为我们去解决我们的不满。这本书的真谛是要我们不要多做多余的抱怨,有不满或者问题,是要向能解决问题的人去积极面对解决。
如果你时常抱怨工作是多么的乏味,领导是多么的不尽人情,别人工作做的少自己做的多……可是抱怨过后呢?工作不是照样继续,问题还是要解决。心中怀有抱怨又怎么能把工作做好呢,没有人喜欢和一个满腹牢骚的人相处,太多的牢骚只能证明你缺乏能力,无法解决问题,才会将一切不顺利归于种种客观因素。若是领导见你满腹牢骚,他会认为你做事太被动,不足以托付重任。正像书中所说“ 当你抱怨时,其实是在排斥自己指名想要的东西;你的抱怨会推开、驱逐你说你想要的东西。所以,要给自己积极的暗示”你会发现,人们不但欣赏积极主动的人,还会对他充满敬佩。
让我们拒绝抱怨、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吧,从不批评任何人,从不抱怨任何人,从不抱怨任何事,尽全力而为之,在工作中坚持以立德、敬业、忠诚、感恩、奉献、包容的奉献精神,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这样就是我们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