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报任安书》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报任安书》读后感 篇1
《报任安书》曾经在中学课本上出现过,后不知缘由落到了隐身于读本的境地。曾经读过,但是印象已经比较模糊。今日再读,有了新的思考。
“推贤进士”不过任安婉曲之词。判处腰斩下狱之前作此书信,其主要意图往往不在于替国家举荐人才。更多的恐怕是希望司马迁爱惜人才。那么,人才将死,如不能保其生,则断无推贤进士之可能。
可是,司马迁“刑余之人”,未受刑之前,力保李陵,罪及自身。如今情形,“推贤进士”怎么可能?司马迁一定经过了痛苦的思索与斗争。所以,“阙然就不报”。痛苦的挣扎之后,司马迁显然想明白了一些问题。于是,有了这封信。
一部分写死,另一部分则写生。
死,要死的高贵,死得其所。古人之死,怎样才是高贵,死得其所呢?于士大夫来讲,为国尽忠,恪尽臣节,显然是死得其所。至少就受过儒家思想熏陶的人来看是这个样子的。高祖刘邦开始重儒道并重。武帝刘彻则独尊儒术。司马迁有此认识,显然是很对的,况且,有大量的历史事实证明了这一点认识是很有道理的。
“刑不上大夫”,并不是说大夫犯了罪,免于惩处。而是说,士大夫犯了罪应该在国家追究惩处之前就引咎自裁。这样就做了一个很好的`样子,获罪于国者,当以身报之。这也算是用自己的生命为国家作出了贡献。
作为司马迁来讲,身份地位低贱。不在士大夫之列。以罪囚之身而死,辱身在先,辱祖在心。死,不关节义。虽死,于己无益,于国亦无益。
这里应该有一个最基本的逻辑前提,那就是人的生命是应该有些意义和价值的。
既然无益,不死也罢。死则可惜!
之后讲生。人都是贪生的。非死不可,一定是为了心中所想,比如“激于义理”。为了节义而死,这不是最难的事情。也就是说,死,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选择了“死”,极有可能是一种懦弱的表现。选择生,则可能是选择了艰难。能够“隐忍苟活”,一定是有着强大的精神支撑。
这种精神支撑,可以是理想,也可以是信念,还可以是亲情、责任等等。司马迁的精神支撑是什么呢?——创作《史记》,流传后世。这样,虽表面卑贱,实则高贵。什么样的生命能够比“不朽“更加高贵呢?
司马迁举出历代圣贤的例子,将他们忍辱不死,发奋有为。旨在表达一种生命思考。命为志存!
志不在小!“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古往今来,能实现者,鲜矣!然而,司马迁实现了!似乎是屈辱的活,实则是高贵的生。正是因为生得高贵,才有可能死的不朽!
《报任安书》读后感 篇2
流连于唐朝的风华,流连于宋朝的儒雅,流连于元代的四海归一和明清的肃穆庄严。我可以对任何一个时代流连,但我知道,在我的心中,那所敬的,所爱的,永远只是那独一的汉朝。虽然那里有勾心斗角,有尔虞我诈,有诽谤污蔑......但这仍不能阻挡我对汉朝的爱,因为只有在那里,才有那唯一的太史公,才有那让世人惊叹的司马迁。
司马迁在千古绝唱《报任安书》中,将他强烈真挚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将封闭压抑的情怀一吐为快,字字血泪,处处真情,理灼古今,动人心魄。从《报任安书》中可以看出,司马迁是一位隐忍苟活、坚韧不跋、矢志不渝的大丈夫、真英雄,他有着崇高的人生信念和为《史记》献身的精神。
司马迁被诬定罪,因“家贫,财赂不足以自赎。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一言”而身受腐刑。“行莫丑于辱先,诟莫大于宫刑”,他抑郁,他痛苦。这种最卑劣的刑罚使“才怀随和,行若由夷”的'司马迁身心受到了极大的侮辱与摧残。这种情况下,选择“死节”是一种解脱,活着要承受的痛苦实在太多太多,活着比死去更需要勇气。但太史公却选择了隐忍苟活。他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为了完成先父的遗愿,为了《史记》,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他宁愿忍受所有的嘲笑、侮辱与自己的责骂。这是何等的伟大啊!
忍受着“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的痛苦,司马迁坚韧不跋,矢志不渝。他以古代圣贤发愤为作的事例激励自己:“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这些古代圣贤历经磨难,最后成功的典例让他看到了那盏指明灯的光辉。于是他夜以继日地撰写〈史记〉。他正日没命地挥刀竹简,拼命地刻写,只怕对不起父亲,只怕对不起那些过往的英雄,只怕没有人把他们的事迹写下来留传后世!司马迁拿刀的手指结了茧,茧破了流血,再结茧,再破;不知破了多少次,那简册以弄得血迹斑斑。这是何等的艰辛啊!
苏轼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是的,司马迁便是一位坚韧不拔、矢志不渝的伟人。终于,他完成了《史记》,这部无韵之《离骚》的历史经典著作。他成就了非凡的功绩。生前无法回到纯白,身后却是鲜艳夺目,熠熠生辉。他生前所有的耻辱,现今如浮世一梦,惟独见他的绚丽,他的繁华,他的绝世的人格魅力。
《报任安书》读后感 篇3
从迷醉中回过神来已经是夕阳西下的时候了我轻轻合起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与屈原的《离骚》心中泛起层层漪涟久久不能平静。
从开始品读到结束我一直在想一个飘渺的问题——生与死。
曾听过一句话:生命的价值不在于轰轰烈烈与永垂不朽而在于追求自我与超脱生死。说得好!司马迁不正是这样吗他在从容赴死与苟且偷生中毅然选择后者。为什么只为了那未完成的《史记》这是他的使命也是他的夙愿。从受刑的那一刻起他已经超脱了生死。他在《报任安书》中写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而这一句话正是对司马迁人生价值观最好的诠释。
此时此刻《史记》不仅是他的使命同时也是他的精神支柱支撑着他面对世俗的鄙夷与不解而不倒下。在写《史记》的同时他也走上了理解生命追求生命的征程。
同样面对生与死的问题屈原却选择了死。在国难当前人民受苦之际他带着无尽的悲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萧伯纳曾说过:"生使人站在同一地平线上死却使人崭露锋芒。"屈原爱国国家于他而言就是他的全部生命。为了国家他可以忽略一切包括生命。他深知自己独木难支但他却不想大厦倾倒所以他选择用文章来唤醒愚昧的统治者来结束"举世皆浊我独清"的可悲局面。但事与愿违于是他选择了死用生命来敲醒人们心中的沉睡的钟。
我知道屈原在选择死的时候已经读懂了生命。他的.死映衬了愚昧的人的生他用生命来完成自己的职责。生命之花在那一瞬间开放人的价值在那一瞬间升华。
司马迁的生与屈原的死都显示出生命的价值。前者用伟大的情操融入《史记》中永垂不朽;后者从容赴死用生命铸造了华夏民族铮铮铁骨使《离骚》成为千古绝唱。
他们同样看破生与死。他们同样不被世俗所了解一个"难为俗人言"一个"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他们同样找到了人生的方向一个"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一个"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他们选择了截然不同的路却殊途同归超脱了生与死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天地。司马迁开创了纪传体通史的先河;屈原奠定了前无古人的浪漫主义基础。
生与死是那样接近那样微妙那样飘渺。生又何欢死又何苦人生在世就应该洒脱不羁逍遥自在又何必被生死束缚呢
有时候生与死并不难懂在这一瞬间我顿悟了生命。
【《报任安书》读后感】相关文章:
《报任安书》读后感11-15
报任安书读后感04-29
天空任鸟飞作文10-13
烟雨任平生作文04-01
任正非传读后感02-01
森林报读后感02-23
森林报读后感02-12
《森林报》读后感12-26
森林报的读后感11-24
《森林报》的读后感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