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们仨》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们仨》读后感 篇1
这本书我看过好多遍了,每次读都有不同的感觉。那种感觉的不同,大抵是同我的心情有关。
我以前不爱读书,爱“读人”,所以很孤陋寡闻,直到博一那年的生日才第一次知道这书,因为一一给我准备生日礼物,给我两本书让我二选一,我选了另一本(我已不记得书名,但根据零碎记忆搜索一通,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知道了这一本。但是心想一一选的书,一定是好的。那本书我看完后,转送给花苑老板,一是以为我在花店兼职可以与书相伴,二是觉得好书放在公共的地方,如果能安慰到更多读者,那么这是极好的发挥了它的价值。当然我在花店只待了一周,这是我未曾料到的。
而这本《我们仨》则一直停留在脑海中,想着我什么时候一定要读一读。但是我现在也想不起来,第一次读是什么机缘了,只是读完后感觉很戳心窝子,不是戳哭的那种,而是扎扎实实在心里的感觉。第二次读完,就可以面露喜色了,感觉真是神仙眷侣。第三次读完就处于憧憬状态了,想着是不是有朝一日,我也可以找到一个能和我如此合拍的伙伴。憧憬完也就忘了,直到昨晚又拿起来。
因小产住院至今,我一直想写我的老公。可是又怕我这种感情的倾泻引起他的'倾泻,如果两人都由此转入悲伤的气氛,那不是我想要的。可是我骨子里的悲伤虽然总是被无穷的快乐掩盖,但是从缝里溜达出来的时候,还总是让人大吃一惊。所以我一直纠结。写吧,担心记录下不妥当的东西,不写吧,担心自己忘记。我的记性,本来就不够好,现在还更差了。
昨天老公拿出这本书给这几天沉迷于《南渡北归》的婆婆,说,“妈这本书也很好看,要不你看这个吧,你看的那本太厚了,看到何年何月了得(dei,三声)”,婆婆依旧沉浸不搭理他的好意,我则拿过来,一瞬间想要重温书中的那种“感觉”。
这次读来,感觉却是不一样了,因为隐约窃喜,我也遇到了我的意中人,他没有脚踩什么神器,却瞬间出现在了我的眼前,他没有什么傲人的才华,却单纯靠谱能干,是比我厉害的人。不能写了,我开始描述我老公的话,现在已经可以说好几天几夜了。
说到窃喜,这种感觉自遇到老公以来常有。我虽对他的许多三观也好、行为也罢经常嗤之以鼻,但我每次想来想去,都觉得自己是极稀罕他的。我觉得他有趣极了。但是他自己并不这样认为,他觉得自己是极为普通的一个人,只是在我面前被我的滤镜一过滤,怎么都是我爱的形状。他对这一点也极为开心,觉得我也是那个他一直在寻觅的爱他的人。
我们也像书里一样,做些寻常夫妻一起做的事,但也有不同。比如我看到杨绛和钱钟书两人互为学术伴侣时,想起我俩每次都将“学术交流”变成“以学术为引的吵架”,不由扑哧一笑。也想起如同所有夫妻一样期待新生命的降临,并各种畅想我们三的生活,最后却突然迎来孩子的离去,我们俩还是我们俩。
比起生命的完美,总是多那么一点点遗憾。但是又很庆幸的是,在不幸降临的时候,老公陪在我的身边,无微不至的照顾我,让我感觉这种不幸带来的感动,又成了一种无法言说也不敢承认的幸福。
包含这种幸福在内的各种由我老公赋予的幸福,常常给我写作的灵感,这种感觉不同于情绪波动刺激出的表达欲,而是一种电充满后的放电。是我喜欢的那种寻常夫妻的快乐和甜蜜。但我又觉得少点什么东西,因为现在写的话,只能写《我们俩》,而绝对写不出《我们仨》、《我们四》、《我们五》,所以我想再等等。
《我们仨》读后感 篇2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读《我们仨》小记
或许应该感谢老师布置了这么一份暑假作业,否则,也许真的会与这么一本好书失之交臂。
说实话,这本早就躺在了当当的购物车里,却到今天才到手,才翻开第一页,才真正定下心去读,是因为我对杨绛先生的了解绝大部分仍止于钱钟书先生,而对于钱老先生的了解绝大部分仅限于《围城》,出于一种对大家的敬畏,我迟疑不已。可就在翻到目录的一瞬间,我知道这次它给我的感触将不同以往。
第一部:我们俩老了。
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
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一个先后痛失爱女和爱人的老人,在其最后的年月中孤单前行,并终于将这个温馨又历经挫折的家庭用朴实的文字展现在我们面前。 书中的前两部分,写的是“梦”。
这第一个梦里,“我”梦见钟书自顾撇我而去。于是醒来时便向他埋怨,钟书只是说,那是老人的梦,他也常做。于是钟书似乎记着“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个长达万里的'梦。
这第二个“梦”里,便是“我” 最艰难最痛苦又长达万里的时光。奔波于双双病重的丈夫和女儿之间,“我”惶恐地走在人生的驿道上。爱女的先行一步已是对人生的重大打击,而爱侣的日渐衰弱更加让人心绪难平。“我曾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地忽然走了。他现在故
意慢慢儿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这我愿意。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的愈远,愈怕从此不见。”人果然是一种矛盾体,短暂相聚却又意味着长久分离,到底是快刀斩乱麻还是抽丝剥茧般依依不舍,对于每一个作此抉择的人怕是都是一样的万般痛苦,书中满含割舍不断的亲情、爱情让每一位读者都深陷其中,感慨不已。
看到第三部分,,作者的笔触渐渐集中到这个小家庭“我们仨”的幸福时光。艰难困苦也罢,稳定安逸也好,生活中总是不乏快乐与满足,从英国到法国,从上海到北京,路途漫漫,但有了家便有了一切。志趣相投的夫妻俩,乖巧可爱的女儿,他们好像总是可以在平淡的生活中找出趣来,比如饭后遛弯儿是“探险”,而彼此分享所见所闻又称“石子”,看到这些精彩的生活细节,我总是忍俊不禁。他们一个人要扮演多个角色,爸爸在学术上是老师是巨人,在生活中却和女儿是兄弟甚至只是弟弟。妈妈总要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把毛巾折得有棱有角,可还是会半夜怕鬼怕得要死,只有女儿在才敢走夜路。 多温暖的小家庭,多温馨的“我们仨”。
他们不求名份不求富贵,他们拥有最温馨的家庭生活也忍受过最艰难的社会压力,在学术上苦心钻研,享受生活中乐趣,就是这样,走过了普通却又不平凡的六十多年。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失去了“家”,屋子也仅仅是客栈,是暂时的栖身之地。
书中字句平淡,细细品味,却是满满的美好,作者穿梭在梦境、回忆与现实之中,让人不忍打断,我想,杨绛先生“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的心情,也许需要用很久的时间和深厚的阅历才能够领悟。
杨绛先生在文末说,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文章至此,在淡淡的哀婉语调之中却又透露出希望,不执念,认真生活,这亦不失为一种作者给予读者的财富。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境遇,但“家”永远是温暖的代名词,把握当下,珍惜眼前,爱自己,爱自己的家人。
《我们仨》读后感 篇3
拜读了杨绛先生大作《我们仨》后,一直很想写篇读后感抒发自己感慨万千心情,但奇怪的是每每提笔,却又无从落笔。因为这本回忆录有些与众不同,既没突出轰轰烈烈的历史事件,又没强调传奇的人生故事,杨绛先生用温婉平实的语言,记录了她与已逝丈夫钱钟书和女儿钱瑗生前一起快乐生活的点滴。虽然书内充满对生活琐事细致的描写,却不会让人感到流水帐般的无趣和冗长,反而不时透出杨绛先生的人生智慧,并能出其不意的激起我内心深处的一股神秘而强大的力量,直奔鼻头,润泽双眼后,又缓缓的从全身暖暖的四溢开来。
书中这种直击人心让人印象深刻的片段有很多。例如,当杨绛先生在描写和她丈夫之间的相处时,她写到她很喜欢和她丈夫一起背诗,还喜欢背同一首,如果同时把诗内某一个字忘了,两人会不约而同觉得那字一定是全诗最欠妥帖的字。寥寥几笔,立刻勾画出让人无比羡慕的灵魂伴侣的美满爱情来。再如在描写女儿时,写到她丈夫有一次问他们的女儿谁先认识妈妈,她女儿回答:“自然是我先认识,我一生出来就认识,你是长大了认识的。”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也不禁赞叹小朋友的聪慧可爱。又如在叙述三人相伴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时,写到每次三人在饭店吃饭,喜欢一起观察其他桌客人的言行,然后你一言我一语的为陌生人杜撰他们的人生故事。再如,杨绛先生待丈夫过世后,才惊觉之前因战乱而未能给母亲尽孝送终虽然痛苦,但当时能在她丈夫的百般劝慰下任意为悲苦的事情发泄却又是多么的幸福,自然而然的带出了她的人生智慧:人终究是要“失散”的,无论好坏悲喜,都应该要学会珍惜感恩当下所拥有的一切。总之,书内所有这些零碎的家务事都能在杨绛先生笔下变得妙趣横生,感人肺腑,充满哲理。
回想起与家人故事
难道这就是我内心深处那股神秘而强大的力量被激起的原因吗?我的直觉告诉我并不全然,但已经很接近。直到有一天,接到我妈电话,一切都清晰起来。记得那天我妈跟我家长里短后,突然问起我最近读什么书,我回答《我们仨》,没想到我妈一听竟在电话另一端咯咯笑出声来,原来她也刚读完。正如《我们仨》里描述的那样,家人间总是存在?一种天生的默契和不需刻意营造的快乐。可就在这一瞬间,我突然醒悟原来这本书深深撼动我的`不仅在于它动人的文字及感人的情节,更在于这本书描写的故事不单是杨绛先生和她家人的故事,也是我与我家人的故事。我内心深处被激发的那股神秘而强大的力量正是一种我不愿接受但却无法否认的共鸣。杨绛先生用她平实诙谐的笔风,向我们透露了一个残忍痛心的事实,当面对生老病死,再契合的另一半、再可爱的孩子、再美满的家庭终究是要“失散”的,这是我们每个人终将面对的人生结局。但她又以她的亲身经历,向我们展示了一种面对生死的豁达态度。只因“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在没和家人“失散”前,应该要学会享受过程,尤其学会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时光,无论悲喜;在不幸与家人“失散”后,也要带?美好的回忆,坦然坚强的寻觅自己的归途。我顿时觉得生活中所有的烦恼都可爱起来。杨绛先生说的对,也许数年后的某一天,当我回想往事,我将会无比羡慕当初那个还能为当时困难而烦恼的我呢!珍惜当下,感恩生活,因为《我们仨》就这么“失散”了,因为人终究是要“失散”的。
《我们仨》读后感 篇4
终于慢慢地安定下来。
有了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终于也无聊起来,我是最怕闲下来的,也最怕被别人甩下。于是不断的找可以丰富自己的方式,好好捡起书来。
曾经看过一句伟人说过的话,只看经过至少几百年沉淀依旧流传,受人吹捧的书籍。这句话让我对很多现当代的作家以及作品嗤之以鼻。殊不知自己错过了很多经典。
知道杨绛是在钱钟书之后,大学时代她的《我们仨》总总摆在最显眼的地方,我却从来没有为它驻足。近几年陆陆续续从报刊杂志网络得知她的名气。这个满头银发的世纪老人安详的坐在书桌旁,让人顿生佩服。
况且人一长大,总会更倾向于家庭,处理家庭的艺术。特别想了解这样一位伟人是怎么在最亲的两个人(丈夫和女儿)死后写的回忆录,怎么安定的过余生。
这本书杨绛以一个妻子,一个妈妈道来家庭的琐碎,三个人平淡中的小幸福。完全没有你想象中的遥不可及,有的只是小日子,夫妻之间的相互扶持,共同前进,女儿与父母的成长与陪伴。
我从外界知道的钱钟书是一个高傲,不可一世的作家。然而在妻子笔下的他仅是一个与世无争,不太谙世故,很多事情还是需要妻子帮忙的普通的丈夫,只是默默的学习,默默的教导学生,传授知识的文人。
杨绛是一位伟大的女人,本也是出生书香门第,大家闺秀,想来很多事情都无法料理却还是跟着钟书从英国到法国,再回到国内不停的奔波,作为一个妻子,还要渐渐的熟悉柴米酱醋油盐之事。一定是相互的爱情才让这繁杂的家务变成生活的乐趣吧。
钱媛,知道她也是由于他们的父母,总觉得她没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优秀,应该过得很自卑,钱氏夫妇也可能会不太认可这位孩子。我是多么的肤浅,一个人的美好岂能用所谓的外界的功名来概括呢。她这个乖巧的,有天分的孩子,在杨的笔下就是她的丈夫钱的化身,很多时候像极了她的爸爸。这想必是爱的一重高境界吧,因为我也会经常从我妈妈的`耳边幸福的说我和爸爸的很多相像之处。
我原本以为如此有名的一对作家应该过着殷实的生活,可是并没有,我也以为他们不需要付出怎样的努力就可以随随便便的成功或者更加的知名。他们在国外省吃俭用,还不断地想尽办法努力丰富自己。回到国内也是经常性的两地分居,为生计奔波。生活的苦并没有压倒这样一个美好的家庭,他们有的只是乐观的面对与迎接,三个人共同的扶持,这是个多么伟大与和谐的家庭。圆圆这个美好的女儿曾经还为了要照顾父母要终身不嫁,最终还是父母劝服了她,你就完完全全沉浸在这个美好的幸福的家庭中。
晚年的钱氏夫妇过得并不好,看着让人非常的辛酸。由于时代的关系,两位老人体弱多病还居无定所,颠沛流离。这也只能怪时代给予那时人民的苦。
曾经以为轰轰烈烈才是生活的本色,也听过看过太多的晒幸福,过分歪腻与争吵,于是植根于脑底的就是这个婚姻与家庭的模板。殊不知平平淡才是真的真。
走过这些,杨绛是多么辛苦,看着女儿和丈夫在两年内相继离世,这世界上自己最最亲近的两个人永远的离开了自己。即使现在有了固定的房子也只是一个旅舍般,心却没有了归宿。她心里是经过了怎样的翻江倒海,才达到如今的心如止水。
愿这位百岁老人,安安稳稳,静静地享受最后的时光。
《我们仨》读后感 篇5
“我们三人在一起,总有无穷的乐趣。”这便是杨绛先生一家子。
钱钟书先生和杨绛先生,两位身处乱世的学者,是我国最著名的作家、翻译家、研究家之一,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知识财富。在这些名誉后面,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作为普通人的他们是如何对待生活,感受到了他们一家人朴实真挚的感情。
《我们仨》是杨绛先生在丈夫钱钟书、女儿钱媛相继去世后,于96岁高龄之际写下的。全书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只是以朴素的文字叙述了一家三口的生活。它的魅力不在于杨先生的学术底蕴,而在于其文字里透露出的家人间最真的爱,和最深的情。
杨绛先生和丈夫钱钟书相爱至深,他们所铸造的爱情让人明白什么才是对的婚姻。两人趣味相投,一起读书探险,一起在假期远游,一起研究如何做饭做菜……他们互相讨论,各持异议,但从不求同。他们没有活跃的涉世心,少有聚会和外出,但在他们最普通的生活里,却藏满了各种大大小小的'幸福,再因有书本相伴,他们的内心便变得丰盈。正如杨绛先生所言:“那段时间我们很快活,好像自己打出了一个天地。”
女儿钱媛的降生,更是给这个家庭带来无限的新乐趣。女儿自幼便是一个聪慧惹人爱的孩子,不仅聪明机灵,有过目不忘的本事,还经常语出惊人。平时大家都在玩耍,小女孩则醉心读书,因而也被钱钟书认为是“可造之材”,是钱钟书父亲心目中的“吾家读书种子”。一家三口抱成一团,像个温暖的小孤岛。没什么比他们这一家子更温馨自在了,三人亲密无间,如师如友。父母和女儿之间没什么矛盾和冲突,“孩子自己决定的事,不予干涉。”父亲和女儿自幼是“哥们”,一起玩闹,联合搞恶作剧跟妈妈开玩笑。母女也经常连成一帮,笑爸爸是色盲,只识得四种颜色。他们一家三人,最喜看书写字,出去吃个饭是在馆子里“看戏”,饭后出门散步是“探险”。
其实“我们仨”是一个家庭最基础的状态,原有夫妻二人,再添个孩子,无非如此。因此杨先生的家庭便是真的很平凡了,他们也并非大富大贵之家,甚至家中环境简陋到再多两三个客人就挤不下。他们对物质生活没有什么要求,唯有一书一居足矣,只求有自己自足的精神世界。我觉得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仨”让人感动的原因之一。我们缺的从来都不是“三人世界”,而是“我们仨”这种纯粹、简单、朴素、和谐的日子,缺的是他们与世无争、与人无争的生活态度。
读《我们仨》这本书,就犹如在树荫底下听杨绛先生将故事娓娓道来。明明是生离死别的悲哀,却不见她撕心裂肺地描写。明明是深入心扉的的苦痛,却只看到她的克制。她的文字越是平实朴素,越是让人心疼,越是让人体会到弥漫在字里行间里的最真的爱与最深的怀念——妻子对丈夫的,和父母对女儿的。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没有什么是能够永恒的,在时间的洪流里,记住的会被遗忘,得到的会失去,铸造起来的可以被毁坏。然而却确实有些东西可以留下,比如爱与信念。
人会老、会死,功名利禄转眼成空,过往的一切如飞而去,即是握住了什么也不过是指间沙也不断地在流逝。唯有人类那些美好的感情、所坚守的信念,在与时间的对抗里,沧海遗珠。杨绛先生自然是痛的,但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我们除了远望他们离去,让泪水反复将伤口磨砺成痂,又能有什么更好的选择呢?不如将记忆停留在最美好的时光里,始终带着一颗细腻而懂得感恩的心,将悲伤平息,继续前行。
《我们仨》读后感 篇6
很早就买了这本书,搁置了很久。最近分两个晚上读完了它。深深缠绕在脑海里的,是杨绛先生在钱钟书与女儿钱媛都病重的那段,是在梦中,却能在现实里遇见;不是在梦中,却又如此真切。
对于牵挂的人,无论在梦中还是在现实中,都能相见。
杨先生说虽然不在女儿身边,却能在梦中见到女儿日日的病况及生活情景,这种有些奇妙灵异的遇见,我是相信且亲身经历过的。很小的时候,爷爷就离开了我。爷爷出殡的那天深夜,我起床上厕所,刚一下床,就听到了爷爷在叫我,我迟迟不敢去,就喊姥姥告诉姥姥我听到了爷爷在喊我。记忆里姥姥只是说了句:“要是真疼孩子,就别这样吓孩子。”爷爷的声音就消失了。
爷爷是瘫痪,却很疼我,小时候的我很活泼,每当在幼儿园学了新的舞蹈或歌曲,回到家就会站在爷爷面前表演一番,记忆中的爷爷总是笑眯眯的。等我表演完,爷爷就从他座椅背后拿出一些美味的零食给我(其实那是姑姑伯伯们拿给爷爷吃的,爷爷总舍不得,都留给了我)。爷爷去世的那天晚上,收拾爷爷的床铺,把被褥掀开,床板上还有爷爷为我藏着的几本作业本、些许铅笔和一把多的三个或四个长在一起的花生(正常的花生都是两个连在一起的,小时候特别喜欢那种三个或四个长的奇形怪状的,我老家叫这种花生“老等”),奶奶告诉我这些的时候,我的眼眶里充盈着晶莹的泪珠,不敢掉下来,那时候的自己,总是害怕哭泣,害怕煽情,却总是忍不住。长大后,感动和煽情的时候很少了,有时候却还要硬生生的逼出些眼泪来。
所以,我自从小就特别相信灵魂的存在。对于深深挂念放不下的爱人,灵魂是永生的。
杨先生用含蓄的表达,写出了杨先生、钱钟书先生与女儿钱媛的浓厚亲情。杨先生写因为当时革命形势动荡不安,他们几番搬家,生活简陋,却总是其乐融融,相亲相爱。家存在的形式,不在于陈设位置,不在于房屋大小,真正联系一个家的,是心系彼此,用爱串联,组成一个家的心脏。现在漂泊在外的自己,对租住的房屋总是很难说出“这是我的家”这几个字,下班回去的时候,总是冷冰冰,有时早上上班忘记关掉的饮水机,下班回去依旧在不辞辛劳的加热,保温,加热,保温,生生不息。当看到杨先生的`这本书,我只想到了一个字:家。我也终于懂得为什么我始终难以说出“这是我的家”的缘由。杨先生,钱钟书先生和他们的女儿钱媛叫做我们仨,杨先生书中第一部分是我们俩老了,从书的结构来说,杨先生和钱钟书先生并不能构成一个家,只是携手一生,相濡以沫的爱人。第二部分才叫做我们仨失散了,有了女儿钱媛后才是我们仨,才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才能称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而无论他们如何奔波折腾,只要他们仨在,他们的家,就一直在。
文的最后,杨先生的点睛之笔又让我眼前一亮。杨先生说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人的一生,总有结束的时候。再热烈跳动的心脏,也总会有停止的那一刻。生活本就不易,真爱的人和事物不会随时间随波逐流,他们仨失散了,彼此离开了,也只不过是去向了另一个世界,心的连接却无法中断。如文的末尾杨先生所说,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我们仨》读后感 篇7
“我观过万千山河,踏过大江南北,经历过人生坎坷,听说过魑魅魍魉,有过刮目相看,冷眼相对,孤独一掷,孤身奋斗……而这一切的一切都不如你们,我的家人,你们是我爱的源泉,是我深深的依靠。”——题记
初识杨绛,是和父母聊起钱钟书时了解的,当时只觉得这样厉害的男人背后一定有一个优秀的女人,于是便到书店去寻找她的踪迹,杨绛写的书并不多,可为她写的传记却一大堆,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女子经得住作家笔下的评论。在读完《我们仨》后,我对杨绛有了新的认识,在优秀励志的背影之下包裹的是一颗平淡与安然的心。她对丈夫对女儿都是最真挚最平凡的爱,如千千万万个普通家庭一样,相守相聚,相聚相失。
翻开《我们仨》,我没有看到多么严肃的说辞,多么华丽的辞藻,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部回忆录,回忆家人,回忆家庭。杨绛在写到与丈夫与女儿生活场景时,我感受到的是她欢喜留恋的心情,在她写到与家人分离的时候,我感受到了她的痛苦与无奈。由她的故事中我想到了我的`家庭。
我们家也不过是千千万万个普通家庭中普通的一个,有坚硬如山的父,也有温柔如水的母,还有一个充满成长困惑的我。人们对家的感受不同,也就赋予了家数也数不清的含义,譬如家是人生的驿站,是心灵的春雨,是温柔的故乡,是身心的港湾……我家在我心里占有特殊的位置,因为在被时间疯卷的成长岁月里,细细回忆,唯有那段有家人陪伴的日子最刻骨铭心。
人总有一段时光,充满恐惧,不想面对也得面对,因为路还漫长。我也有过那种经历,就像掉进了沼泽地里,越反抗反而陷得越深,那是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成天与自己做着心理斗争,成天痛苦,怀疑,恐惧。几乎黑暗的日子里,当我觉得要一蹶不振,永远放弃的时候,我的世界里第一缕光就是我的父母。转变自己是痛苦的,但是令人心里感到温暖的是背后还有家。在母亲与父亲的鼓励下,我开始转变心态。在成长的道路上进进退退是痛苦的。在这过程中,变化最大的是我的父亲,父亲是一个严厉,刻板的人,从小便是严厉管教孩子。可经历了这么多事后,父亲像变了一样,退去了年轻时令人惧怕的气息,不再成天板着脸,不再动不动就说教。父亲开始关注女儿,关注家庭。像刚学会走路的小孩,小心翼翼,笨拙认真。还记一天晚上,我与父亲散步,通常走着走着我就走到他后面了,那是小时候养成的习惯,见了此景的熟人,都叫我是“父亲的小尾巴”。借着路旁的路灯,无意间瞥见了父亲的背影,父亲的头发里早已爬满了白发,背也开始微驼。大不如当年,原来父亲老了,真老了。
母亲是个活泼的人,也是家里最坚强的人,母亲受了委屈总是自己憋着。家里大大小小的杂事母亲干的最多,也操心的最多。母亲只有一米六的个子,但小小的身子里却蕴藏着大力量。在连我自己对自己都失去信心时,母亲总是第一个站出来给我打气。平时母亲大大咧咧,经常和我赌气,到了困难前头,又总是母亲勇敢的站在我身边。她说:“女儿是娘的宝,是娘的心头肉,女儿的变化娘心里最明白。”
纵使是登天难的事情,也变的微不足道。
我们仨纵使是最普通的家庭,但也是独一无二的一家。与家人在一起总是恬淡的,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人一生要经历太多太多,看破了人情冷暖事态变迁,为一所求变是一个家。有母亲,有父亲,有我,有岁月,再无他求。
《我们仨》读后感 篇8
今天重读了杨绛的《我们仨》,感觉和第一次读的时候感觉相似又有些地方不太一样,第一次读更加感动,现在读反而太过理性,怎么都读不出那种动容的感觉,第一次读更加倾向于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膜拜的心理,第二次看更加倾向于捕捉一些第一次看的时候忽略的细节,也要把忘掉的情节找回,我发现其实这次的感觉和第一次读其实保持了一致,但是又有些新的见解。今天记录一下重读的感受。第一次读的是电子版本,字一个个从眼前溜走,只留下感觉,那种复杂的感觉并不是阅历多了一些就能有更加敏锐的感悟力,我现在反而觉得单纯的时候感悟力更强。这次读的是纸质书,字还是那些字,可能让我觉得精彩的地方还是那些地方,但我再也找不回当初读的那种动容的.感觉了,可能后半部分还没有读完吧,有一句我记得很清楚:此生我们只有死别,没有生离。
钱钟书和杨绛还有女儿在这个世界上形成了一个温暖的家庭,他们之间的关系很好很好,钱钟书希望有一个女儿,像杨绛那样,这是他的原话,书里是这样写的钟书谆谆嘱咐我:我不要儿子,我要女儿——只要一个,像你的。我对于"像我"并不满意。我要一个像钟书的女儿。
今天看的是第一部、第二部和第三部,第二部读起很心酸也很凄凉、压抑,更有一种虚实之间的痛苦,为钱钟书后遭受的打击心酸,还有钱媛的去世,第一次读的时候很恍惚,并不太明白其实这是作者运用的一种写作手法:以虚写实,她一直说自己在做梦,其实是实情,她受不了失去女儿的打击和痛苦。
第三部写的是她和钱钟书一起去英国读书,后去巴黎大学读书,并且生下女儿圆圆的经历,这的节奏明快,读起很幸福,他们在英国和法国过的比较自由快乐,钱钟书对妻子很好,每天早晨都会给她做早餐,杨绛也给他做饭,在国外做饭填饱肚子也是很有乐趣的一事。
第三部写了他们回国后,钱钟书一直在到处谋事,回国后就显得比较压抑和不顺利,一方面受战争的影响,一方面受钟书父亲的影响,他的工作一直不顺利,钟书太听父亲的话,在西南联大还没做够一年就去蓝田谋职了,杨绛劝他别去蓝田,应该等着回清华,但是受不住父亲给的压力,他还是去了蓝田。
杨绛和钱钟书一直是很多人心中完美的伴侣,其实他们之间更多的相互尊重和相互扶持,过的生活也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他们年轻的时候也不会做饭,不会用炉子,在生活的磨砺中学会了做饭,而且做饭成了他们的一种乐趣,所以我想神仙眷侣的生活只是一种美好的想象,我更加喜欢杨绛对钱钟书的照顾和在乎,他们之间更像是朋友,他们在牛津时,杨绛一直照顾丈夫的饮食起居,做到这点很不容易,因为只有特别关心一个人才愿意为对方做饭(讲真写到这里我都觉得写不下去了)。
但是杨绛的角色又不是简单的做饭,她在关键时候还能帮钱钟书规划自己的道路,她不愿意让他离开清华的教职,但是钟书愿意去,她就不吭声了,因为他们约定尊重对方的决定,而不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对方,做到这点更难。
我觉得那些羡慕他们两人生活的人可以读一下《我们仨》你会发现,生活在平凡处才动人,两个人相互尊重,相互体谅,能够容忍对方的笨拙更难。
《我们仨》读后感 篇9
一直不会也不太敢写书评,一是自己水平不够写不出精粹,同时也怕因自己的无知破坏了书在自己心里的形象。
此前参加的考试今天公布了成绩,被白纸黑字告知再一次榜上无名。那一刻的自己,论悲伤还不至于,我经历过远比这悲伤的多的事;论难过,有那么一些,毕竟这是亲人家人对我有所期望的事,而我有负众望没有做好;论惭愧也有若许,自己没有做到像别人眼中的重视程度,很多时候抛开了“金科玉律”转身捧起了闲书杂书,有这样的结果也是我咎由自取,简单而言:活该…
其实,我也无法定义自己的感受与想法。只是合上了电脑,关掉了电视。走回卧室时经过了冰箱,于是打开,把老家一位哥哥送的大樱桃洗了坐在沙发上吃,嘴在动,心里却在放空。吃完便倒头睡了。醒来时已日落西山。窗外路上行走的脚步声清晰、频繁,远处水草中集聚的蛙声片片。风吹过窗穿入耳朵,时而稀疏时而骤急。闭上眼睛,静静的听着各种声音也总是风声最盛。由于一位远房的奶奶去世,家人都去忙事情了,只剩我一人在家,还有两只不知忧愁疲倦的小狗。它们俩肆无忌惮的在我跟前打滚翻腾撕咬逗趣,毫不理会这即将到来的风雨及黑夜。
满腹愁肠并不是因为自己与家人眼中稳定体面的工作失之交臂,而是有愧于曾经的青春热情与当下这种状态生活下的`自己。每个人不可能只拥有一种面貌来面对生活,可是面对复杂多变的生活能不能活成一种面貌却是人生极致的一种修行。生活中哪有那么多称心如意的事情,哪有世界倾颓唯我一人豪情万丈。你所经历的事情放在大千世界里不过就是九茹一毛不足挂齿,充其量是生活中的调料,何以谈为让你翻不过去的大山。再说,人生高远哪有那么矮的山。即使是真正让人难以逾越的山在攀登者眼里都是必经的路而已。美景或常情,都是你要经历的,没有人告诉过你,你所走的路就一定有绝佳的风景。
《我们仨》是观望好久一直不想翻开的一本书,直到今天把它读完。不想翻并不是不想读,而是有一种敬畏不敢去读。自己也经历过亲人离去的痛苦,深谙其中伤痛何止是切肤一般。一直到现在很多事情依然无法从容自如淡定的向别人诉说哪怕至亲挚友。因为太伤心,过于伤心无法出口的往事静静的在心底某个角落陪伴着自己也很好。不会因为时光逝去而暗淡,不会因为行走得过远而忘记。
惊叹于杨绛先生对待往事的那份看似淡然的庄重,将悲伤悄悄的掩藏着,心平气和的诉说着一场离散。走散了的人不会再度重逢,已到尽头的人生不会折返。自己拙于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来形容自己的读后感,只是合上书的时候抬头望见夕阳余晖穿过门前的这棵槐树。叶子浓密,穿透下来的光线似了若无。这棵树是爸爸当年从老家移过来的。刚栽时才是一棵幼苗,现在俨然是高大粗壮了。耳边还清晰的想起他的那句玩笑话“门前一棵槐,有财往家来”。再转眼一想他都走了那么多年了,会不会牵挂这棵树和这棵树下的我们。我们和爸爸也走散了,不知来世还能不能遇见。纵然这一世无法再寻回,也仍感激曾在这世界的某个小小角落,我们一起走过。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即使这样,我们还是要和未来同行。或低头,或高昂,或浅斟,或低吟。不管命运如何波澜,始终静待心宽如海。
《我们仨》读后感 篇10
杨绛女士用朴素平静的文字,把一个相信相靠、相守相依的家庭及各种尽显风趣幽默、和谐融洽的繁日琐事展现在我们面前,也没有震天动地的呐喊,可能已对自己说了无数遍对钱钟书万能的“不要紧”吧。可我们不知在这看似波澜不惊的文字下,涓涓流淌着对家人的思念和对“我们仨”在一起那段时光的怀念。
本书分为两部分,“一个寻寻觅觅的长梦,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第一部分中,杨绛女士以独特的梦境形式,虚实结合的手法,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自1935年二人相识相爱共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到1988年钱先生逝世三人彻底失散。面对人生路上各种困难险阻,他们相濡以沫、携手共进,美好的家庭是一家人一生中最向往、最安全、最温暖的港湾。
有趣的是,本书中展现的家庭关系不仅仅是一种。比如钱锺书与钱瑗是父女,自称“哥们”;杨绛是母亲,而有时钱瑗又成为了“母亲”。这其实也是我们的生活的缩影,当你刚放假回来,父母为你做饭,这时是厨师与顾客;你写作业遇到难题时父母来教你,这时是老师与学生;当你生病时父母照顾你,这时是医生与患者让我最不解的是为什么如此一个不可分开的家庭,在最后与亲人道别的时候,杨绛却是以简洁的文字述说,颤颤巍巍的背负着:“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多么至朴至诚又令人心寒的坦然啊。对于这样一个温馨的家庭,我们也就不难体会到杨绛女士怅然若失的悲凉,像深邃古井里的水,不甚华丽,却动人心扉。此时的一句话胜过千言万语,似一滴水珠低落下来,虽力量不大,但可以使这古井里的水掀起层层波澜。
当你成为家庭中的一员,你就要默许你存在于此,随着它的改变,你也逐渐趋向于它,也将不得不拥有多重身份。这正是一个家庭被赋予的'魔力与力量。每个人的背后都有能够信任、能够依靠的家人,这必然为前路点起星星灯火,虽然不是很亮,却铺满了整条路。在这样一个家庭中,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缺席,否则整条相连接的光线,再也没有办法完整起来,回家的灯也就弱了起来,甚至找到这一盏,找不到下一处。慢慢地,你便成了一个迷途的路人了。
其实杨绛女士较社会上的一部分人已是何等的幸运,在这个温暖和谐的家庭里度过了这么长一段幸福时光,有些父母还未及子养福享乐就遗憾离去,更有甚者明知且有能力去孝敬亲人却啃老反亲,亲人终悲愤撒手人间之时,却追悔莫及。为杨绛的家庭以及其他千千万万个同类的家庭同情感动之余,我们可曾想过:身边的人可会随岁月的变迁,跟着柳儿像在秋天一样在空中飘零。当他们真的迷失在古驿道上,此时天降大雪,封住了挚爱人的路,又冻住了他们的船,也别怪他们心狠,生死离别,本来就是世间常事,正如燕去燕归,花开花落。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玻璃脆”,每一个家庭都有一些有趣的关系和多重的身份,那都是家人之间的互相关爱,关键是以后你能不能把这样的身份反转对待他们,珍惜当下。
《我们仨》读后感 篇11
薄薄的一册书,着实看了挺久的。说实话,我这个年纪读这个书,并不能感同身受那个时代,感染我的,是字里行间满满的朴实与真挚。
“我们俩老了”
不到六百字的篇幅,描绘了一个梦。或许这个梦正暗示着钱老先于杨绛先生离开,类似的梦境反复出现,却没有流露出伤感,只是让人感受到一位温柔的老人对家人的爱和怀念。
“我们仨失散了”
“这是一个万里长梦。梦境历历如真,醒来还如在梦中。但梦毕竟是梦,彻头彻尾完全是梦。”杨绛先生在这一部分中用三个章节构筑了她在古驿道上做的与丈夫和女儿分别的长长一梦。
大概是被死亡压得太沉重,即使在文字构筑的梦里,她依然觉得“心上给捅了一下,绽出一个血泡,像一只包含着热泪的眼睛。”而当她的女儿去世后,“我心上盖满了一只一只包含热泪的眼睛,这时一齐流下泪来。”一场梦即一次送别,最终,她淡然地接受了丈夫和女儿依次的离开,接纳死亡,不卑不亢。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本书的第三部分,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回忆录。从杨绛和钱锺书两位老人的相识、相知,一同出国,在国外有了圆圆,凑齐了三个,从此开始了我们仨的生活。
跨越63年,杨先生用冷静而又细腻的笔调将一家人大半辈子的生活情节娓娓道来,令人感到温暖而又伤感。我仿佛看到了杨先生“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她和钱老在英国牛津求学租房的生涯,她眼中不谙世事、拙手笨脚的钱锺书;她一家三口住在上海辣斐德路的日子;她眼中的教学“尖兵”、和钱锺书最“哥们”的钱瑗……她在文中写到:“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于是无求,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然而,人间哪里存在单纯的快乐,更何况永远?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锺书去世。我们三个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20xx年,杨先生92岁,在回忆起一家人63年的欢愉而艰苦,爱与痛并存的日子时,发出了这样凄凉的令人动容的感叹。
最令人羡慕的,大抵就是杨先生和钱老的爱情了吧。读《我们仨》,总觉得他们之间有说不完的话。哪怕分隔两地,双方也都会详细记录各自生活的点滴,他们称作石头,以便日后见面的时候一一拿出来相互娱乐,彼此分享。这种无话不谈、总有话谈的.生活状态正是当下人不可或缺的,却又望尘莫及的。“聊得来”三个字看似简单,但却成了多少剩男剩女蹉跎到四五十岁的羁绊,在这个灯红酒绿、事事追求速度效率的时代,能安安静静看书、平平淡淡谈心的人太少太少了。翻阅家中旧物,学生时代的信阀早已泛黄,那种不用只字片语,只要一个眼神就能读懂彼此的知己已然成为了过去,不复存在。
再说说孩子,圆圆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爱的家庭中,无可厚非地长成了一个充满爱的人儿。她自小便会体贴妈妈,怕她一个人害怕就不要她夜晚出门;怕她担心病情就忍痛写信报平安。她继承了父亲的天真顽皮,又遗传了母亲的文静儒雅,正是这样和谐的原生家庭才能培育出如此有爱的小孩。如今的社会,孩子要么被溺爱得顽劣不堪,要么被各种补习班压得喘不过气,如果可以,多希望他们能够自由却不放纵,快乐而有担当。
珍惜当下,爱家人爱朋友,付出我们能付出的,给予我们能帮助的,用一颗感恩的心看世界,用平淡的心情面对一切,无论幸福还是悲伤。
《我们仨》读后感 篇12
“世界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玻璃脆”书中如是说,那么他们仨从女儿钱瑗出生到死去这六十年,一直饱有的这份亲情还算坚牢吧,按一辈子的长度来计算的话。钱锺书和杨绛堪称夫妻模范,钱对杨的那番“遇见她之前没想过结婚,娶了她不后悔,再也不想其他人”深情,真是soulmate啊。
以上为昨日晚上所写,写不下去,今天中午继续。
其实我最佩服最喜欢的是他们那种对名利淡然的心态,在他们心里只有自己钟爱的文学和自己珍惜的家庭。钱说:“有名气就是多些不相知的人"。他们希望有几个知己,不求有名有声。这是多么高尚的境界啊。但是话又说回来,我们又岂能达到这境界呢,别人是天才,是精英,不求闻达可已闻达,我们呢,庸碌小辈,拼命挣扎。换句话说,他已经获得了就不在乎,(当然也有可能在他没获得之前也不在乎),我们连获得这份殊荣的门都看不到。
我想起浮夸的歌词,想起里面那个小人物的用大动作来博人们关注,怕被遗忘就用浮夸的表演来放大自己,未尝成功就用十倍的苦心去做突出的那个。特别是在北京这个地方,特别是在20岁这个年纪,脑袋里的幻想,心胸的壮志,被现实中的默默无闻强烈的压抑着。这种感觉你知道吧,好不甘心,觉得自己明明应该活在光芒之下,享受别人的膜拜,前程似锦,指点江山,可是,真的有一千万个可是。所以真的会那样去做——其实怕被忘记,才放大来演吧。
或许年轻人本该就迷茫的吧。在你20岁这个年纪,你凭什么去拥有别人打拼十年二十年换来的成绩,你凭什么众星拱月做人群中的核心,你凭什么要求别人给你机会要求别人认可你。这个你指的是我,相比去冲去闯,我似乎更多在自怨自艾。恨自己对自己狠不下心来。
说回他们仨,都是书虫,我觉得做书虫书痴是件很酷的事情,嗜书如命,很棒的夸赞。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喜欢读书,是什么样的心态,至于我自己,我挺享受看书的,说的肉麻点,看书的时候我觉得那种获取知识的欲望在驱动我,在获取知识之后的那种满足感又奇妙无比,我看的书越多我会发现我要看的`书越多,发觉自己看的书是那么的少,世界是那么广袤,恨不得将全世界的好书都看完。很多人将读书的动机归为能增长见识和智慧云云的,我觉得不然,那只是结果,我的动机就是我喜欢读书,我喜欢处于那种状态,就像喜欢打球喜欢旅行喜欢逛街什么之类的正常爱好一样,而获得智慧知识那只是结果,顺其自然的结果,不必去强求的结果。只有发自内心的喜欢,才能一直读下去。
再扯两句家庭,前两天妈妈给我微信说爸爸又叽里呱啦了,要我去搞定老爸,我就给爸爸发了条短信,其实内容不过于别生气,一家人,要珍惜,我爱你。但是我是带有感情去发的,我相信爸爸也能收到,我很感恩,我生在这个家庭里,我的父母姐姐很爱我,我也很爱他们,他们很少去透露他们的感情他们的爱,那么就让我负起这个责任,告诉其他三个人,“我们四”是相亲相爱打死不离的家人,珍惜这世情缘。写到这里,我似乎对《我们仨》又多了点感想在心头。
说是读后感,基本没牵涉到他们仨什么事,只是借题发挥下,我又不是文化工作者,懒得去管这么多,不知道还要写什么,所以就不写了,望下次写的好点,望长写长有。
《我们仨》读后感 篇13
《我们仨》读完有些日子了,很有些感触,却迟迟没有动笔,我想等自己静下来,走出世俗的琐碎与烦恼,在一个澄澈清明的境界里,来解读我所看到的《我们仨》。可是,我竟然不能够。或者说,年近不惑的我,其实还“惑”着,而且,“惑”得还不轻,“惑”到找不见了支撑。如果说,还有那么一点支撑的话,那么,就是白发高堂,就是膝下稚子了。
可是杨绛她有什么?她什么也没有了。他们仨,一路走来,失散了,丢了一个,又丢了一个,只剩下了她自己,住在曾经被他们称作“家”的三里河寓所,用自己的笔,怀想他们仨曾经拥有的岁月。
我总是忍不住要想,每一个清晨,从残破的梦里醒来,窗外,晨曦尚薄,屋里,黑暗像推不开的帐幔,一个人,静静地躺着,她,一个耄耋老人,是不是用独自呓语的方式,在呼唤着熟睡的亲人?永无止息的诉说,诉说给无边的寂寞。每一个夜晚,那种真正的、静得如同死亡的夜晚,放下笔,摘下老花镜,一个人,走到水池边洗脸,看到面前的镜里,有着她清瘦的容颜,她会不会伸出枯瘦的手,捋一捋日渐稀疏的花白的头发,说,头发又长了,钟书,替我剪剪?一回头,哑然失笑,笑出眼窝里一汪抹不去的泪。永无止息的思念,思念着走远了的亲人。
也许我是错的,杨绛她不寂寞。思念是一定的,但她不会是一个把痛苦当做日常功课的人,最起码,她不是石评梅,没有“把剩下的泪水,都洒在你的坟头”,直到“再也不能来看你的时候”。她从石评梅黄庐隐的时代走来,一路上有她的钟书相伴,没有生活的困顿,没有情感被遗弃被背负的伤痛,她的心里,满满当当的,装着他们一起走过的.岁月,每一个日子,都可以让她长久地咀嚼,品咂,回味,咬烂了,嚼碎了,吐出来,是《我们仨》,是《走在人生的边上》,是《我们的钱媛》,这样,在她终于回到亲人身边以后,我们还可以继续咀嚼她,咀嚼他们曾经拥有的岁月。
想起了上周六在沙龙上,大家关于死亡的一系列见解。一个人,从出生的那一瞬间起,就注定了死亡的必然,也就是说,一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漫长的准备死亡的过程。这话是乔忠延老师说的。他还说,一个人,走出了别人的记忆,那么,对于这个淡忘了他的人来说,他已经死了。不管是谁,走到了生命中新的阶段,就等于亲手埋葬了自己的过去,那个旧他,死了。死亡时最寻常的,寻常的好像是日出月落,花谢草荣,石出水落,秋去冬来。
那么,杨绛之所以是杨绛,之所以在走到人生尽头的时候,还能以顽强的声音证明自己和亲人的存在或者存在过,不仅仅是勇者,更是超脱,是悟透了生死禅机之后的平静。惟其如此,她才可以在书的最后这样写到: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媛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我一人。”
这一声长叹,是谢幕吗?不,是思索。因为,她接着写到:
“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一个珍藏着丈夫随手写的纸条的妻子,一个珍藏着女儿的信手涂鸦的画片的母亲,这样说。家,曾经是她倾注了全部情感的地方,现在,她找不到了。我却丝毫也不为她悲戚。在这样一个清晨,在爱人浓稠的酣梦里,在儿子朦胧的呼唤里,我品味着一个女人的伤痛与豁达,白天困扰着我的一些烦恼,一下子都消失了。
一扇窗户被推开了。
《我们仨》读后感 篇14
《我们仨》是钱钟书夫人杨绛撰写的家庭生活回忆录。1998年,钱钟书逝世,而他和杨绛唯一的女儿钱瑗已于此前(1997年)先他们而去。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杨绛在92岁高龄的时候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
杨绛先生是我很喜欢的一位作家,她不依附于任何人存在,她就是独树一帜的一座丰碑,一位值得所有女性和母亲去感受、学习的女性。
20xx年7月17日,先生迎来103岁生日,一百年的岁月风尘难以掩饰她的风华,钱先生给她的评价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她的书我没有全部看过,《我们仨》是最近才又拾起的。
记得顾随时先生曾说过“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情过乐观之生活”个人觉得杨绛先生这本书就是在表现自己所经历的婚姻生活、家庭生活中的平淡但又不平凡的一生。无生与有生,悲观与乐观。都是生命旅途上客观事实,无法回避,但你怀着一颗对生活的热爱就可以从“无生”的觉悟中获得将此生过得充分的理由,并借着对生命悲感体验,提升喜悦和满足。
《我们仨》展现了一家人在对学术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对苦难的包容,一个家庭如何幸福的走下去与扮演妻子、母亲的'这个女人有着无法分离的关系。杨绛先生用她的方式爱着他的丈夫,用毕生的精力成就了钱先生的才华和成就。作为钱媛的母亲用最好的婚姻给她最好的教育。一个女人的成功,无论她的事业多么的辉煌耀眼,没有丈夫的爱,没有孩子的爱,她的人生无法称之为圆满。而一个女人如果不懂爱,不会爱也是无法达到她内心的自由与平静。杨先生之所以沉浸在她的学术中能这么恬淡的享受生活,皆因为她有一颗自由平静的心。
《我们仨》中无论杨绛先生角色如何变化,从字里行间都看不出先生任何的变化,遇到多少困难和委屈都不觉得委屈。为什么,因为爱,出于对丈夫的爱,孩子的爱,这爱胜过自己。她的爱不是盲目的,是理解,理解愈深,感情越浓,但表现的越淡然。相互理解才能相互支持,相濡以沫。看这本家庭会议录,我可以感受到,先生对于生活的态度,无论生活如何变迁,在先生眼中读不到苦难和辛苦,即便是一边是女儿病重,一边是自己的丈夫需要照料,也依然感觉每天都是新的,每天看到的树叶,听到的鸟声都是新鲜的。先生说:树上的叶子,叶叶不同。花开花落,草木枯荣,日日不同。我坐下细细寻思,我每天的生活,没有一天完全相同。她要求自己待人更宽容些,对人更了解些,相处更合洽些,这方面她总是在不断有新体会。因此,先生觉得她的每一天都是特殊的。都有新鲜感受和感觉。
杨绛先生今年一百岁,她说她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的边缘,她无法确知自己还能往前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她深知自己快“回家”了。“我得洗净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先生面对生死,面对生活,面对苦难的态度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感知,无法用文字去评价一个如此柔韧又充满力量的女人,曾经的“我们仨”只剩下这位百岁老人。希望她能如愿的过好未来的日子。
【《我们仨》读后感】相关文章:
我们仨作文03-20
我们仨读后感02-07
《我们仨》读后感01-20
《我们仨》读后感01-19
我们仨的读后感04-20
《我们仨》读后感(精选)07-05
《我们仨》读书笔记11-10
我们仨读书笔记11-06
[荐]我们仨读后感10-17
《我们仨》读后感【推荐】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