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时间:2024-05-31 15:23:25
(精品)《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

  读苏霍姆林斯基,我读得并不快,也并不急,但每次捧起苏霍姆林斯基,总会得到许许多多新的启迪,总会忍不住玩味再三,当然,用苏霍姆林斯基来看今天教育中的种种弊端,也会感觉很多很多的遗憾与无奈;用苏霍姆林斯基来看自己昨天的教育,也会感觉更多的不安与后悔!我自是没有能力来整体地评价苏霍姆林斯基,但我努力地思索:苏霍姆林斯基何以能对教师、对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力?真理总是简单的。那就是:实在。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一切是为了孩子。就是那么实实在在的思想。在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中,我们清晰地感觉到才华的涌动,但我们看不到才华的卖弄;我们清晰地体会到理性的精辟,但我们看不到晦涩的“学问”;我们清晰地看到了生活的丰富,但我们并不感觉纷杂而烦人。《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一部,有《给教师的建议》。

  书中提到一个问题: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啊!确实,做教师的都知道,每天必须做的几件事:备课、上课、改作业、课外辅导,现在还要抽出时间来读书搞科研。带着这个问题,我阅读到书中所写:怎样进行呢?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是啊!我们应当在自己所教的那门学科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们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读了这些,我茅塞顿开,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和方面密切相关的。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这是我们安排时间时应该首先考虑清楚的!

  在苏霍姆林斯基面前,很多的.忙碌而无为的教师低首沉思,我们教了十年、二十年、几十年的书,我们对教育产生了厌倦,我们对孩子产生了厌倦,我请你去马上去打开苏霍姆林斯基!回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文字里,你还感觉到教育的幸福!你会感受到教师在创造教育过程中,自己的精神世界不断地得到丰富;你会感受到一个精神世界丰富的教者是那样的幸福与强大!所以读了这本书,我想给自己,也给我的同行朋友们说一句:朋友,让我们读书吧!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2

  加入第九期小学青年教师读书班已有月余,我也终于读完了我的第一本书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与其说这是一本书,不如说这是注入我心田的一股活水。在读书班的开班发言中我就曾经说过自己被生活所累,很久很久没有读完一整本书了,今天才发现这不过是为自己的懒惰和拖延所找的一个借口。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有的人出生即在罗马,那是很多人用尽毕生精力都到达不了的终点;这个世界又是公平的,无论穷人富人、老师学生,一天都是24小时。那么身为教师的我们,该如何合理利用这24小时呢?我仔细思考良久,颇有心得,与大家分享,我觉得可以把这24小时分为三部分。

  一、学生的时间

  作为一名教师,不算路上的通勤时间,在学校最少要有8个小时,这是必须的,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合理利用时间,是在为很多人节约生命,所以在学校的这8个小时重点应该放在学生身上。上课的时候关注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特别要留心容易开小差的孩子,其他老师上课的时候班主任也要适时的巡课,观察学生在其他学科课堂上的表现,还要利用这个时间备课、改作业等等。下课时间是容易被忽视的,有人觉得学生下课了,我也可以休息一会,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上课的时候你面对的是全班的学生,只有下课了你才能点对点与学生交流,所以这个时候老师的腿要勤一点,多到班级走走,跟孩子们聊一聊,你会有很多意外的收获。大课间、中午吃饭的时间更长,很多学生学习能力是有的,但学习态度不好,这个时候可以喊学生过来面批作业。作业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素养的重要方式,可以说作业是师生教与学沟通的桥梁,也是教与学的晴雨表。作业上有红叉叉很多孩子视而不见,面批就可以督促学生及时订正,而且经过老师的讲解他能够立马知道自己错在哪里,留下的印象也更加深刻,还能够增加师生之间直接的交流,增进感情。总之一句话在学校的时间要花在每一个孩子身上。

  二、家人的时间

  教师也是普通人,也有家庭,需要扮演好女儿、妻子、母亲各种角色,所以在工作的时候必须全力以赴,而工作之外也必须给爱的人分出时间,父母会慢慢老去,爱人之间需要交流沟通,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这个时候合理规划和利用时间就显得尤为重要。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每个星期回家看一次父母,实在抽不出空也要跟父母视频聊天,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尽孝要趁早。每天柴米油盐必不可少,这个时候是与爱人、孩子沟通交流的好机会,聊聊当天发生的有趣的事情,聊聊自己的困惑,聊聊诗和远方。孩子的学习也不能忽略,我们是教师也是家长,应该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家庭教育重在潜移默化,用你的实际行动去影响你的小孩。

  三、自己的'时间

  写到这里除去吃喝拉撒睡,其实我们留给自己的时间并不多了,但这也是一天中完全属于自己的独处的时间。这个时候该干些什么呢?白岩松曾经说过:“人和人之间的差距,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拉开的?其实答案很简单,无非就两个字而已,读书。”苏霍姆林斯基书中写的那位历史老师上了一节公开课,看似只准备了15分钟,其实准备了一辈子。有些老师为什么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让人觉得听课是一种享受,让孩子们都能聚精会神,而自己上课时却经常捉襟见肘,语言贫乏,缺少感染力?完全是因为读书太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读书班就是我生活中的一泉活水。独处的时间我把他留给书籍,留给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每天不能把有限的时间浪费在无节制地看电视刷手机中,睡前放下书本,思考一下明天要做的事情,分出个轻重缓急,然后按计划逐项去做,做事要寻出窍门不能一味地蛮干。只有这样学习与思考同行,那么做老师的我们才能不断发展不断提高。

  教师的时间从何而来呢?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教师的时间从读书中来,只有每天不间断的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情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合理管理时间利用时间,做事就会事半功倍,工作也会得心应手,自然就不会觉得工作忙碌,就能度过一个有意义有温度的人生。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3

  一本好书能启迪人的智慧,荡涤人的灵魂。管桂梅名师工作室四月份推荐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就是这样一本好书。身为一名小学教师的我,每天面对性格各异的学生,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教育难题。有些时候自己绞尽脑汁去想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由于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有限,所以一直都没有形成较好的解决对策。《给教师的建议》书中很多的教育理论和方法给了我启发,而且书中举了很多例子,使我一直思考的问题得到了解决的办法,给迷茫中的我指引方向。如何高效地转化后进生,如何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成果,如何让自己的这份事业有所发展等,从中我受益良多,今后努力的方向也更加清晰。

  做读书人

  有句话我一直非常喜欢“想给孩子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阅读对我们教师尤为重要。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许多条件建议中都提到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就必须要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把读书当作一种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教师应当要不断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要博览群书,要能在书的面前静下心来,要善于对书本的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确实我们教师教给学生的那点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一粟,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方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座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面对今年暑期即将迎来的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从现在起我要做一个持之以恒的读书人,不断的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使自己的知识涵养变得越来越广阔,让自己的一桶水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因材施教

  书中提到了一个值得我深入思考的问题:“为什么在一年级就开始出现落伍的,考试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了二、三年级,甚至有落伍的无可救药的学生呢?”当我读到这里时想到的首先是从学生身上找原因,或许是存在智力缺陷等。而书中的苏霍姆林斯基曾则提到,对于这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走到他们跟前看他们有什么困难,拿出专门为他们准备的习题。学习差的'学生脑力劳动的效果如何,不能要让他光听别人的学生回答,记黑板上的内容,而要设法使他们独立思考,因为思考的过程已经包含对知识因素的利用,要促使他们在每一节课上,在脑力劳动中哪怕一点点进步也好。读到这我羞愧了,也陷入了更深入的思考,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性,是否做到了面对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弱势群体时能公平对待。我们应该多一份关爱,多撒一些阳光,给那些落伍的无可救药的后进生。

  点燃兴趣

  在从教的6年里我想的最多的是如何让学生都喜欢自己所教的这门学科?没想到书中竟给我了答案,首先我要充分的备课,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有经验的教师都在努力做到这一点,在他的学生热爱的那门学科方面,教师制度的东西要比教学大纲要求的多十倍至二十倍。”通过精心备课,在课堂上旁征博引,妙语连珠,才会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同时还要注意精心地设计课堂语言,如果你的语言素养很好,那么你的课堂可能会非常的轻松,学生听得也会非常的明白,从而达成教学目标,提高课堂的效率。最后还要把学生当成朋友,要赢得所有学生的爱戴。要真正的关爱学生,真诚平等地与他们进行交流,从而自然而然地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尤其对那些成绩落后的差生,一定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只有这样,那些所谓的差生才会与你更加亲近,才会慢慢的爱上学习。相信我们的付出总会有回报,撒下的甘霖总会浇灌出灿烂的花朵。

  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给我们提供了百条建议,这些建议都是我们在平时所接触的一个话题,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案例,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教育故事。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更能深刻地领悟苏霍姆林斯基的伟大教育思想,也将会把自己得到了教育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得以有效的提升,从而影响每一个学生。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4

  《给教师的建议》一书系20世纪苏联教育经典译丛之一,这本书中苏老采用提“建议”的新颖形式,恳切地跟读者促膝谈心,使人听来毫无刻板、说教之感。全书皆为经验之谈,涉及教师经常遇到的棘手问题,读来令人倍感亲切、深受启发。在全书的上篇,关于教师怎样对学生进行智力教育,可把作者的建议归纳成以下几个观点:第一,必须通过课堂教学发展学生的智力。第二,一个学校必须有丰富多彩的智力生活。第三,必须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个别施教。第四,必须保证基本技能、基本知识的掌握和知识的积极运用。第五,必须激起学生高昂的情绪。《比如书中第六条: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啊!确实,做教师的都知道,每天必须做的几件事:备课、上课、改作业、课外辅导,现在还要抽出时间来读书搞科研。带着这个问题,我从书中了解到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就是读书。只有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教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我们所教的学科里所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只不过是沧海之一粟。读了这些,我茅塞顿开,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和方面密切相关的。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这是我们安排时间时应该首先考虑清楚的!

  《给教师的建议》第三十五条:怎样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注意力不集中是每一位教师备感头疼的问题,特别是在上课或进行学习活动时,有些学生的思想特别爱开小差,于是有些学生年年的评语中老师都有一句:“希望你上课专心听讲,不做小动作。”应该说,注意力不集中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很大的关系,他们特别容易被一些奇异的、刺激的事物所影响,他们的注意力保持不了多长时间,这是他们的天性使然。但如果我们放任自流,不去培养他们的注意力问题,那样的话对他们的学习是一个极大的影响。但如果你去强制,效果肯定的不好的,即使看着他坐得端端正正,说不定这时候正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看来如何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控制注意力的问题,是教师工作中最精细的而且研究得还很不充分的领域之一。要能控制注意力,就必须懂儿童的心理,了解他的年龄特别。”苏氏在他的建议中这样说。他究竟给我们提出了怎样好的建议呢?

  在这里,他说“要能把握儿童的注意力,这就是要形成、确立并且保持儿童的这样一种内心状态——即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使儿童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劳动的自豪感。”这样的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是是一定的困难。他的`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我是理解是如果上课时老师单靠知识的本身去吸引儿童,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很多时候学习本身就是一种艰苦的劳动。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要设法让学生的思维与我们所讲的知识发生联系,使他不感动特别的陌生,使他有一种想要有一种了解更多的欲望。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我们看过了一部名著上的一部分故事,对它已经有了了解,那么我们在看由它拍成的电影或电视剧或看书时,我们就会看得特别认真,想办法将这个故事与这部名著里的其他情节联系起来去理解,你理解的越多,脑子这个故事的前后联系越紧密,你就越爱看,对这部名著的思想理解得就越深刻。

  学生也是这样,我们要想使学生在你的课堂上保持比较长的注意力,你就要将学的内容与他所掌握的与这一部分有关的知识让他们发生联系,他就会想法去了解其中的前因后果,注意力也就会越集中。那么与新授的这部分相联系的内容学生怎么获得呢?一部分靠得是他的生活经历的积累,一部分就要靠我们老师有意识地去让学生看一些这方面的书,或参加一些活动,总之,要让他对这部分知识有一些感觉。这样的话,我们在课堂上再讲的时候“学生不单是在听讲,感知新教材,而且是在自己的意识的深处搜索某些事实和现象,对它们进行思考。”这种方法也是减轻学生脑力劳动和课业负担的很重要的一种方法。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5

  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为了解决中小学的教育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他专为中小学教师写了一本《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书中给教师提出了一百条建议,每一条建议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对于刚踏入教育行业的我而言,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了,而我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

  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中的几条,我平时在教学中遇到的很多疑惑都得到了解答。像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如何做好后进生的工作等等。书中讲述了好多与我类似的教育教学生活中的故事以及一些如何解决这些困难的方法,还有许多关于教学管理、教学经验,教师对课程的计划和组织,以及如何全面管理班级的能力提高教学成绩等等。下面我主要谈一谈对最近一个月内所读的40到60条建议的感想。

  首先是关于作者的。读完这二十条建议,我觉得作者首先是一个很有爱心的人,对教育事业有着满腔热诚的人。看得出他很热爱儿童,从人本主义出发,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儿童成长发展的无限关怀,正符合了“一切都是为了儿童的”理念。其次,他是一个敏锐观察,善于思考的人,譬如从观察学生朗读的语气表情,去思考学生是否对知识的获得有自豪快乐的感觉。还有一点是他拥有一种执着认真,孜孜不倦的精神,这一点从他写了32年的教育日记,并对这些观察记录做了那么多的思考和分析,再把它们撰写成书籍,他的这些精神品质真的值得我们这些后来的教育者学习!

  接下去我就说说关于这二十条内容的一点点想法。在这几条建议里面,作者花了比较长的篇幅在说思考这件事情。从孩子方面来说,思考很重要,只有经过了思考后的知识才能被牢固得记住,这样的效果也比特意地去背诵,死记硬背的效果要好多了。所以作者在48条里特别倡导要思考不要死记,这样也能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负担。这一点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应该或多或少有点自身体会吧。记得我们高三时政治老师每天中午都回来默写政治,我特别讨厌这样的默写,一点也记不住,但是政治考试也不差。还有学习英语,懂得语法并不意味着一直记得语法规则。其实你说有几个英语老师可以把某条英语法则完整背出来呢/但是语法规则仍旧是知道的。这就是作者所说的背熟不一定等于懂得。所以在座的老师注意了,当心你的学生,他们到背如流的时候还要去想想他们懂了吗。

  刚刚说了思考有助于记忆,其实作者在讨论思考这个问题时,是从学生自身的需要出发的,是一种人本主意的体现。他把思考知识这一个过程看作是人的需要,这种内在的需要可以作为一种INNER moTIVATIoN去刺激学习的兴趣。这就是53条“学习愿望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因”里我的理解。只有经过自己认真思考过,才能体验那种心情激动,精神振奋的感觉。这使我想起两个画面。一个是校长的阅读课上,小朋友们在经过思考极力组织语言之后那种急于表达的表情让人难忘!这是一种追求思考的积极性的体现。另外一件事情是听同事说的,解数学题时,一个小朋友因为自己想出了另一种方法而和老师争得面红耳赤,非常激动。看得出他在捍卫自己思考后的成果,真是另人感动。这些都表明儿童在学习思考的过程中得到了一种无可比拟的思维的欢乐感,从认识中得到了享受。思考的魅力可见一斑了。

  那怎么让儿童感到脑力劳动是件有趣的事情,让儿童愿意好好学习,真正的`通过思考来学习呢?这就是教师要思考的问题了。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教师要思考如何是儿童希望自己今天在精神上变得比昨天更丰富,在智力上变得比昨天更聪明,是他感觉和体验到自己在智力上和思想的成功,为此而感到骄傲。这是一项巨大的思考工程,至少对我来说是巨大的,需要花费很多时间。特别是面对学校里还存在的一味地要求识记,背诵和为了应付老师的检查而把知识在现出来的现状,对于教师的挑战更大。(前几天听说一位老师让学生去背诵一首颇长的歌曲的内容,原因是如果不作这样的硬性布置的话学生是不会自觉按照要求去欣赏的。多么可悲!这样毫无意义地浪费时间去背诵不需要背诵的东西只会让孩子养成对知识的冷漠的漠不关心的态度。)针对这一点,苏霍姆林斯基给了我们一些好建议。在这20条建议里面我总结出了以下三点:

  1.在备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思考如何去引导学生接近这些思想,使知识活起来。具体的做法他给我们举了个例子,就是145页上[光合作用]那个例子,让我受益匪浅。我觉得在座的可以好好再读一下。

  2.给孩子多点自由时间,让孩子去阅读。因为没有时间去读一点满足精神需要的书,就是没有时间去思考。这一点我们学校就做得比较好,像一年级,他们有好多绘本可以交换着看,还有专门的阅读课。我们老师现在能做得就是多给他们点时间作课外阅读,就像那个比喻说的,课外阅读是思考的大船借助航行的帆,我们的任务就是让每一个孩子尝到这种航行的幸福,感到自己是一个敢于独立闯进人类智慧的无际海洋的勇士。

  3.好好利用孩子擅长形象思维的特点,让孩子在观察中思考。苏霍姆林斯基的做法是带孩子去旅行自然界。在现实教学生活中我们可能没有这样的条件(出与安全考虑),但是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极力让孩子感知生活,不要让知识脱离生活。这就让我想起我们的课堂教具。并不是只有科学老师要花心思去准备材料,作为英语老师,我们也要多花点心思在这块内容上面,例如在学新单词egg elephant eggplant时,可能没有能力把一只大象带进教室,但是准备一个鸡蛋和一根茄子还是可以做到的。即使小朋友们一看见教学挂图就能明白单词意思,我觉得把实物带进教室还是有价值的!因为这样会让知识变成生活的因素,吸引人的思想。至于作者提出的把参观旅行的见闻画下来制成一个小本子的做法,我想也许可以用到我们的教学上来。因为有一次我看见我小学老师女儿(一年级)有这样一个小本子,就是简单地用订书机把几页彩纸订起来的。里面写了一个自编的关于一只小熊的故事,很多地方字不会就用拼音代替,在下面还配上了她画的图画,可爱极了。所以我想可不可以让孩子学完几个英语单词后也用这种方法去巩固呢?当然这只是一种猜想。

  苏霍姆林斯基不愧为伟大的教育理论大师,虽然现在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改变,但苏霍姆林斯基那光辉的教育思想对现在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我思故我在。学生要学会思考,善于思考,我们教师更加要思考。这就是我读这20条建议最大的感想。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6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的第一章中就给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候会遇到落伍无可救药的,因而教师干脆对他放弃不管的学生呢?”他把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归结于教师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

  所以他告诫我们要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可以把教学和教育的所有规律性都机械地运用到他身上的那种抽象的学生是不存在的。也不存在什么对所有学生都一律适用的在学习上取得成就的先决条件”。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就需要个别对待,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在他能力范围之内得到最大限度地发展。读了这一条,我们每个教师所想的最多的应该就是“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通过长期私人讲学的实践创造出的教学原则,“因”是依据、根据的意思;“材”是人的意思,这里指学生;“施”是实施、实行;“教”是教育、教诲;合起来说,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施行相应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的这条建议和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在本质上是相通的。而我们教师得到的启发是:

  第一,要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要深入学生,细心观察,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和教学,使教育和教学尽可能地符合学生实际,避免盲目性。

  第二,对学生既要有基本的共同的要求,又要善于发现和注意培养学生的某些特长,适应个别差异,分层进行教育。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充分运用“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在保证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备课时要周密地考虑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要尽可能地设想到不同类学生可能出现的发言;设计作业时,则应该尽量给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思维度的作业,使每个学生在作业中有所收获和提高。例如,班级中有一部分学生智力、思维没有什么问题,但是由于行为习惯、学习很差,导致学习后进,成绩不理想,我就要先花比较多的精力和时间从培养习惯着手,每天、每课关注这类学生,勤督促、勤纠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尽管许多孩子自控力较差,进步不明显,但是只要在这个过程中取得了哪怕是一丁点的进步,也是教育所取得的成功。而还有个别学生是因为家庭教育中过于放任导致的任性、散漫、学习不独立,我们教师就需要有更多的耐心,多交流沟通,让孩子逐渐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在集体中生活和学习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情,这样才能让学生融入集体,养成独立学习的好习惯。

  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只有谨记“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我们才能个每个学生有所收获,得到提高和发展。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7

  苏老在本节中写到了许多,我联系自己的切身体验,有了以下几点感想:

  一、教师在带领孩子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时,就要使孩子获得明确的、清晰的、深刻的知识。

  苏老写到:在学生的意识中,不明确的、模糊的、肤浅的.表象越少,压在他肩上的学业落后的负担就越轻,他的思想对于以后再第一次学习新教材的准备就越充分,他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果就越好。如果学生第一次获得的知识是模糊不清的,那么以后他就容易在学习与其相似的知识时感觉混淆不清,或者在学习以前面的知识作为基础的知识时感觉十分吃力。由此看来,使孩子在第一次接触教材时就获得明确的、清晰的、深刻的知识是我要努力做到的。

  二、第一次教学新教材时,要力争使每个学生——特别是学困生,都进行独立思考,并努力为他们提供合适的材料。

  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时,及其重要的是要看出“学习困难的”学生的独立工作如何,因为这些学生思考和领悟比较缓慢,为了使他们理解教材的实质,必须给以较多地事实和较长的时间(有时候,提供他们思考的事实也要跟给一般学生的事实有所不同)。一定要设法让他独立思考,促使他在每一节课上,在脑力劳动中取得哪怕一点点进步也好。

  三、进行新教材的第一次教学前,教师要充分设想可能出现的疑难点和易错点,进行精心备课,在正式教学时详细讲解。

  苏老在本节中提出一个目标:一定要是课堂上没有错误。所以,他对任何一个“可疑的”词,都预先加以详细解释。例如,语文学习中,学生会遇到许多形近字,如果不在第一次学习时就给他们讲解清楚,他们就会出现许多错误。教师事后再给学生纠正错误,学生改起来困难,教师也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所以,在第一次教学新教材时,教师就要力争消灭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8

  每一年,无论是接哪个班,都会遇上一些学困生,这往往是我最伤脑筋的事。对他们,平静时,苦口婆心地劝说,烦躁时,喋喋不休地抱怨,生气时,会毫不留情地训斥……结果,学生信心全无,往往破罐子破摔。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书中有这么一段话:如果你想教你的“头脑迟钝”的学生学会思考,那就请你把他们领到思维的源泉那儿去,那里会展示出现象的链条,一事物的结果成为另一事物的原因。

  思维过程缓慢的学生,当他努力用思维来把握这根链条,在记忆中保持住几样事实、事物和关系的时候,他就是在受到一种无可取代的思维训练。问题在于,在各种现象的链条中,要一个接一个地进行发现,好比在儿童前点燃起思考的火花,它们会刺激思维过程活跃起来。只要点燃这种火花,儿童就想知道得更多,就想更深入地思考新的现象。这种意愿、愿望就是加速思维过程的活动性和推动力。

  这段话,我在深深地思索着。苏霍姆林斯基是怎样对待这些学困生的呢?他倡导的是一种人道主义精神。他说:我们的崇高使命就在于:要使我们每一个学生选择这样一条生活道路和这样一个专业,这不仅是供给他一块够吃的面包,而且能给予他生活的欢乐,给予他一种自尊感。正像新课改所倡导的精神一样,“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学生应该是完整、有自尊、,充满自信的、个性洋溢的人。我们要用真诚和爱心去呵护他们,激励他们。这使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对待学困生,更要有细心和耐心。

  一、目标激励:

  目标层次化,对班级中各类学生分别提出不同的目标,从而对学困生产生激励鞭策作用。

  二、尊重激励:

  教师对学生尊重,能使学生产生满足,愉快的心理体验。公正、平等地对待学困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听取他们的意见,从而使他们产生一种积极进取的动力,真正使阻力变成了动力。

  三、情感激励:

  学困生也有丰富的感情世界,因此,要转化他们,必须大力进行感情投资。古人言:“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对老师有感情,才会听取老师的教诲。

  四、榜样激励:

  学困生一般比较注重具体的,实际的东西,对老师空洞的说教,常有一种逆反心理,你要他这样,他偏要那样。所以,单凭说理是难以见效的.。要注意在本班级树立学生身边的典型,尤其对那些基础较差但进步较快的同学给予大力表扬,号召全体同学向他们学习,这样做,不仅促使这些学生加位努力,而且也使差生看到进步的希望。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经常宣传榜样,树立典型,对学困生的教育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五、表扬激励:

  荣誉是人自尊心的需要,恰当而又适当地给学困生生以表扬和鼓励,能够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激发荣誉感和进取心。在平时,我们要多找学困生的“闪光点”,学困生并不是一切都坏,他们身上也有“闪光点”。有的虽然纪律观念淡薄,但能积极劳动,不怕苦,不怕脏,带头完成任务;有的对班集体不够关心,但常常能够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有的文化基础较差,但学习态度比较认真……我们对学困生凡有积极行为和进步表现的,都应给予表扬和鼓励,来激励学困生的进步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9

  现代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每一个新走入职场的人和身在职场的“老”人都经常感到或害怕自己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害怕新手取代自己的位置,所以社会上的各种培训机构培训项目层出不穷,教师也不能脱离其外。

  主观因素:教师这份职业需要更多更新鲜的知识,需要更高的才干,教师工作由于它的比较稳定性,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亲睐,教师工作越来越抢手。现在人才市场上高学历人才、优秀人才要做教师的不少,非师范类的大学毕业生又争着要做教师,教师工作肯定比以前更抢手。所以老师更要多学习。

  客观因素:教师所面向的学生,见识比我们当学生时的多,观念比我们超前,视野也远比我们开阔,而且他们对外部世界的感受比我们敏锐。更需要我们这些当教师的随时随地自觉主动地接受新鲜事物,去粗存精,不断的加深自身功底。

  看电视时、看报纸时、看书时、网上浏览时,和他人的交往中,和学生的教学中和平日的'交往中,我们都要像海绵一样不停的吸水,汲取对自己当前或将来有用的知识。

  均衡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教育专家常说:教师的教法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风格,没有最好的教法,只有更适合学生的教法。均衡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以适应孩子们不同的学习方式。孩子们的学习方式千差万别--有些人是视觉型学习者,有些人是听觉型,还有些人是体验型。有些孩子喜欢在安静的环境中学习,有些人则喜欢边听音乐边学习。作为教师和家长,我们要通过多种方式向学生们传递信息,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我所教的科学学科,在每个班级中,使用的方法不能是一成不变的。对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与他们交流的方法也是需要因人而异。至今我仍记得:有一位六年级的学生,班主任和数学老师提到他总是摇头又叹气,她们对他很好,可他就是不肯写作业,就连考试也是懒懒散散,在试卷上能少写就少写,数学题不想做就懒得去想。每次我到六年级办公室,总能看到他又被语数外老师请来写作业。就是这样的一个被贴上“懒”标签的学生,我对他却没有这些成见,总把他当作普普通通的学生一样看待,而他慢慢地对科学课表现出不一般的兴趣,他每次刨根问底的问我自然常识的问题,我总是有一说一,有时自己不清楚的不确切的,就跟他一起找资料一定帮他弄懂,每次科学考试,班上考高分的肯定有他一个。看着他在科学试卷上满满的字迹,真很难相信他会是其他老师眼中的“不争气”的学生。

  静心静气教书育人

  教育是长期投资的事业,教师的工作需要扎扎实实的态度,任何热闹的包装、宣传、炒作,都不能替代实实在在的一天天的熏陶,一本本的作业,一句句的话语。教师需要的是静气,就是要静下心来备每一堂课,静下心来批每一本作业,静下心来与每个孩子对话;静气就是静下心来研究学问,,静下心来读几本书,静下心来总结规律,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言行和方式,以便更好的超越自己;静气就是要静得下来细细地品味与学生在一起的分分秒秒,品尝其中的乐趣,品味其中的意义。静气才能平心,心一平,生活会是另外一番景致,工作也会是另外一番景致。静下心来,受益的是学生,受益的是你身边的每一个人,而最终受益的是教师自己。

  教育从来不是一时一刻立见成效的简单劳动,虽然我们可能根本看不到现在的不放弃对孩子们的未来会产生什么影响,但我们不必悲哀和气馁,我们在做着天底下最傻又最可爱的事情,而孩子正是通过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来学习正确的,我们永远都不要绝望,是因为只要我们充满希望,他们或许很有希望。

  我们提倡校园成为书香校园,不仅仅是创建校园文化,更重要的是养成孩子们的静下心来读书的习惯,更是让教师们也能静下心来读书,读好教育理论书,读懂每一位孩子的心,进入每一位孩子的心,静心交流,使每一位孩子能更健康、更快乐地成长。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0

  在一个人的思想还没有强大到自己能完全把握自己的时候,就需要在精神上依托另一个比自己更强的。

  无论在生活还是在工作中都会遇到一些让人焦虑或者紧张的事情,有时有些事情真的左右为难,不知所措,就能联想到小说中的“高人”,如果能指点一二,做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对学生而言,在他们的小天地里,非常需要可以信赖的大人,那么,你是否是学生心中可以信赖的大人?条件之一——让学生安心。

  研究已经反复证明,感到焦虑或者紧张的时候,人的大脑就会专注于如何来消除这种焦虑和紧张感。研究还表明,大脑处理否定言论所需的时间比处理肯定言论花费的时间多的多,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其实,我们可以自己找到答案。想想看,你伤心的时候,总是想着怎样开心起来,这很容易理解。再想想,有人赞美你的时候,你是不是说声谢谢就任其过去了呢?被人赞美当然是一种美好的感受,但你不会因此而忘记其他事情。可是有人侮辱你,说你不好讲你坏话的时候,你就会不高兴,然后绞尽脑汁地去想这个人为什么会这样说,你还可能有些气愤。不过,最终的事实是,不管你心里多么使劲地想要忘记它,大脑一时半会却不能摆脱它的`影响。别人说你好的时候,很容易就会忘记;别人说你不好的时候,要想忘记,恐怕就难上加难了。同样的事放在教室里又会怎样呢?无需花费太多的脑筋——在消极的环境中,比如:令学生感到害怕,不舒服或者焦虑的地方,学习效率非常低下,因为此时学生的精力集中在如何令自己舒服一些,自在一些,不在焦虑害怕。所以,作为老师一定要防患于未然。开学第一天第一件事就是让学生感到舒服、自在、安心。给他们一个相当镇定、泰然的印象和感觉。

  告诉学生你能为他们做些什么:第一,不会在课堂上大着嗓门说话,不会朝你们大喊大叫。当然,这并不等于我放任你们的错误行为,你们必须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但是,我保证在课下在处理问题,给你们足够的尊重;第二,不会当面给你们难堪,当着同学的面让你们尴尬,给你们一个安全的、放松的学习环境。

  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和素养,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给孩子们指明方向,做一个让孩子们可以信赖的大人。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1

  寒假来了,在自己闲暇时间又把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著《给教师的建议》翻开来细细品味一番。

  每一次读这部著作都会使我觉得在教学、教育工作中有所收获或印证。就像在与大师亲切地交谈,聆听大师的教诲。在读到关于怎样把学生从事实引导到抽象真理一节时,作为一个数学教师我也有同样的感触。学生很好地背会了规则、定理、公式、结论,但是却不会实际运用自己的知识,有时候简直并不理解他会背的东西的内容实质是什么。

  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应当采取什么措施来防止死记硬背,而注重对规律的理解和概括呢?

  通过对教育理论的学习和教学实践。在学生学习某个新规律时,先把这种规律放到简单的,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中,呈现给学生。并带领学生观察、思考这些基本现象,在不断出现的现象中,找出隐藏的规律,并试着把它总结提炼出来。实质上,这就是用越来越多的新事实让学生多次经历这一规律。虽然它还是潜在的,但通过同学们的思考你会发现智慧的火花让潜在的规律从同学们的头脑里逐渐浮现出来,慢慢变清晰、变透明。最后再引导同学们把它提炼成定理或公式。并练习运用这一规则解决一些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次这样的过程。学生渐渐地意识到,他们接触到一种有概括性的真理。这一真理能运用到许多地方。这就是定律、公式被发现的过程。现在再记忆这些规律就会容易得多。因为它经过多次的思考。

  那作为一名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或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首先,教师要认真分析教材,把教材中的规律提炼出来放到一个个活生生的实例中去,并把这种实例进行必要的简单化、课堂化。准备呈现给学生。

  其次,分析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知识水平,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的要能起到指引作用,有的要能起到有限提醒的作用。

  其三,呈现实例时,要求学生们注意观察,配合老师所提出的问题认真思考、大胆发言。在同学们就快要发现规律时,要及时给予鼓励和引导,把合理和有用的部分加以总结、提炼,形成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规律。

  最后,及时练习巩固新学的知识和规律。回顾刚才的学习过程,把所学到的新规律应用到新的题目或实例中去。在练习过程中尽量让学生独立完成整个思考过程。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学生掌握这种发现规律、总结规律,从事实引导到抽象的思维和学习过程。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2

  当你说了不该说的话,或者无心伤害了一个孩子的感情,或者讲错了什么内容的时候,一定要立即道歉,并及时改正错误。承认错误,然后就不用去想它了。这样做,你不但可以赢得同事、学生的尊敬,而且还可以教给学生这样一个道理:错误,如果处理得当,反倒会成为学习和成长的良机。

  以上摘自安奈特·L·布鲁肖的著作《给教师的101条建议》中其中一条建议。

  其实你在课堂上所说的话,学生们的耳朵最灵敏。他能感受到你的欢欣、你的鼓舞,你的气愤、你的伤心,他亦能灵敏的感受到你的错误。只要你及时、大胆地承认错误,纠正错误,换来的不是学生对你知识底蕴的嘲笑,而是对你承认错误坦率的尊敬。

  在一节语文复习课上,我跟学生复习到“尴尬”一词时,把“尴尬”的偏旁写成了“九”字旁,丝毫没察觉到自己写错了,还滔滔不绝地说:“尴尬这个词是九字旁,大家千万不要写错了哟!”就在这时,一个学生毫不犹豫地站起来指出了我的错误:“张老师,这个词的偏旁应该是尤字旁,老师你写错了。”此时的`我别提多尴尬了,面红耳赤的站在讲台上。但是,我立即向学生们坦承了这个错误,并开玩笑说:“以后大家别和老师一样,犯这样低级的错误,这回,老师真是着实尴尬了一番啊!”此话一出,同学们会心一笑。这一番话,除了加深他们对这个字的记忆外,更得到的是他们对老师品性的尊敬。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在你改正错误时,传授了道业,同样也解答了他应该在现实生活中面对虚假时的态度,解答了他应用虔诚的心面对自己的错误······这些疑惑的解答,将会成就他们的坦承。一旦坦承培养成习惯,将会成就他们一生的坦荡。

  所以,为师者应勇敢面对自己的错误,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面对自己背负的责任心,也从侧面感染学生的品质。即使是一件小事,也要使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会犯错误,所不同的是你面对错误的态度。你可以选择坦坦荡荡,磊落的承认;你也可以选择掩饰错误,良心受责。勇敢承认,获得经验,你在积累错误中不断吸取经验努力成长;掩饰错误,越抹越黑,你只能在错误的泥潭中越陷越深,无法前进。

  好的书籍让人看了爱不释手、倍感亲切,《给教师的101条建议》就是这样的一本好书,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最好的学习和实践机会。这本书带着她特有的魅力,引导我们做更有魅力的教师。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3

  在阅读教育类书籍时,经常看到一个响亮的名字——苏霍姆林斯基,看到文中引用他的经典名句,可从未真正静下心来阅读过他的任何作品。近期刚好遇得一本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它真是一本好书!

  其中一篇文章《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中提到,教师获得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读书就应成为教师的精神需要。

  看了《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后,我真的触动很大。我也常抱怨没有时间,每一天早早到校,很晚才离开学校。备课、上课、改作业、课外辅导、处理学生之间的问题,已有点应接不暇,还要忙着生活中琐碎的事情。正当我看不清方向时,苏霍姆林斯基告诉了我答案——教师的时间从读书中来。“只有每一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就像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一般。”可谓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优秀教师,课堂上总是那么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游刃有余,不管学生出现什么突发事件,他们都能巧妙引导,让课堂因生成焕发精彩。想想自己的.课堂,也做了精心准备,教学环节环环相扣,但课堂上却总感到语言贫乏,缺乏感染力,教得费力。这才恍然大悟,优秀教师是平时的点点积累,在日常工作中提练,借鉴其他教师的先进经验,用一辈子来备课,而我只用课前的几个小时来备课,“书到用时方恨少”,效果当然不一样。

  一位优秀的高级教师曾说过:“只读两本书(教材、教参)的教师无论如何是不能成为优秀教师的”。读书能够提升自己的教育的爱心和社会的良心。这是做一个“真正的教师”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有人说‘没时间读书’,关键还是他不想读书……”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那就是喜爱读书的精神。”

  读书吧,读苏霍姆林斯基,你会感到教育能够一生追求。老师们,你不读书,怎能让你的学生与书为友?读书吧!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4

  通过学习《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本教育名著,我懂得了很多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我更在努力地把他们用在我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用在班里的每一位学生身上。

  在学校里,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不仅仅是为了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应该被人尊重,被人理解,被人欣赏。所以,教育工作者要站在被服务者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了解他们的所诉所求,所期所盼,为他们消除成长的烦恼,为他们做好服务,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获得实实在在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书中第二十二条讲到“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只有学生喜欢上了某一学科,这些学生才会在这门学科上下功夫,他们的天赋素质才会得到发展,他们的爱好、禀赋、才能、志向才能自愿地建立起来。我们经常可以从图书、报纸的种种事实看到,一个人最终的研究或发展方向,都可能与他小时候所喜爱的那门学科有很大的联系。作为老师,自然希望学生喜欢上自己所教的学科,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在课堂上积极思考,踊跃参与,才能主动地思考,学习,从而学好这门课。

  如何让学生喜欢你的学科呢?它所需要的条件太多了,教师靠高尚的人品,积极的智慧,高超的教育艺术吸引了学生,学生喜欢你,自然会爱乌及屋,从而喜欢你任教的这门学科。在这里,苏霍姆林斯基也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他希望你去争取自己学生的思想和心灵,跟你的同事们——其他学科的教师来一番竞赛。我们学校有位校长曾经说过,学生回家先做哪一门的作业,就说明他们最喜欢的`是哪门功课。我调查了解下来,学生们确实是把自己最喜欢科目的作业放在第一位的。因此我特别注意激起学生的兴趣,加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改善作业的形式,适当减少了作业量,一段时间下来发现越来越多同学开始把数学作业放在第一个做,数学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也有一些学生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他们对一切都感到漠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对待知识的态度上,最令人感到苦恼和感到担忧的,就是这种无动无衷的精神状态。

  另外,这本书对我触动最大的是它字里行间洋溢出来的对学生的那种人性化的尊重与热爱。与现实生活中我们整天对待学生冷冰冰的态鲜明的对比,也让我反思。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5

  在我们日常教学中,对学生评分是很经常的事情,从课前的知识回顾、课堂的成果展示,到每次的自主性作业、月考和各种测验,可以说评分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那么,到底该怎样评分,教师在评分过程中又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最近我重新阅读了苏霍姆林斯基所著《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其中的第17条建议-----“评分应当有分量”使我对此问题有了更为深刻的感受和认识。上学时读这本书,只是作为一种日常的积累,把这部著作单纯的看做苏霍姆林斯基自身从事教育实践及理论探讨的总结,并没有感受到这部书的指导意义。参加教学工作后,在一次青年教师例会上,孙校长再次向我们推荐了这本书,于是我重新拾起了这部被我散落角落的著作。在牟平一中参加教学工作的这两个月时间里,我在实践教学中慢慢摸索前行,同时也细细体味这部著作中的滴滴精华。下面我就其中的第17条建议说一下我自身的认识和感受。

  一、宁愿评分的次数少些,但要使每次都评得更有分量、更有意义。牟平一中实行新型教学模式---走班制,如何在行政班和教学班之间实现良好的沟通与联系是一个重要问题,而牟平一中学生评价系统的应用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每一个教学班的班主任都有一个用户名,进入系统后便自动显示出此教学班的学生名单及其评价的内容和项目,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个交流平台更好的为学生服务是一个关键。以前每堂课结束后除了写教学反思之外,我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

  1登录评价系统对学生本节课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后来,在苏霍姆林斯基的第17条建议中,我发现自己可以改善一下做法,利用评价系统达到更佳的教学目标。

  苏霍姆林斯基在漫长的教育生涯中,从没有对学生在一堂课上的回答(即使是对两、三个乃至更多问题的回答)评过分,他关注的是学生在某一时期的学习评分,评分也包括好多项目,如回答问题,补充同学的回答,书面作业等。这样学生就会知道,什么都逃脱不了老师的注意,这样他们才会更加努力。针对这一点,我结合具体情况,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采取了一些措施,如“三次为满”方针,我对学生的课前知识回顾,课堂成果展示,课后自主练习的相关情况进行统计登记,表现优秀的加注绿色标记,表现不好的以红色示意。当各自颜色累计满三次时便纳入评价系统中,这样红绿色的鲜明标记直观的刺激了学生的感知细胞。曾经有一个学生因为自主性作业完成不及时被红色示意,他意识到这个问题后课堂发言特别积极,课后自己将基础训练上的习题完成后来办公室找我批改,当问及此事时,他是这样回答的:“我不小心有了红色示意,我要好好表现争取拿到绿色标记,让红绿相互抵消后我就不用减分了。接下去我继续好好表现就可以让绿色越来越多,争取加分。”在“三次为满“方针的指导下,教学班里的学生变得积极了好多,慢慢的减分的少了,加分的多了。我想一次有意义的评分好过许多次的表面评分,有意义的评分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让学生在一次评分中懂得了道理、获取了知识才是2主要的。我一直都记得汪主任的那句话:“我们的目的不是惩罚,而是教育。

  二、如果学生由于某些条件和情况而没有能掌握好知识,我从不给予不及格的分数。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成绩带来的愉快是一股强大的情感力量,相当一名好学生的愿望就依靠这股力量。要关心使学生的这股内在力量永不衰竭,倘若没有这股力量,任何教育绝招也是无济于事的。每一个学生自身的情况不一样,遇到的事情也会不同。我们不能用一个严苛的标准去统一衡量学生,学生因为种种原因和情况没有能力掌握知识的,我们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同等时间内基础好的学生可能会掌握3个知识点,而基础稍欠缺的学生只能掌握1个或是2个。那如果这个学生上次掌握了1个,这次很容易的掌握了2个知识点,你能说他是不及格的吗?

  每个人都期望自己是好学生,上进心也是每个人都有的,只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这样或是那样的问题,这时候我们教师应该做的就是让学生有愉快的乐观主义感觉,教师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学生向前迈出哪怕是微小的一步都很重要。我清楚的记得我告诉学生她此次考试得分最高时她表现出的惊喜,清楚的记得通知一些学生参加历史学科升层次考试时他们的激动。他们是C层次的学生,曾经由于某些条件和情况而没有掌握好知识,他们没有A、B层次学生的基础好,但是他们一直在努力一直在进步。我们帮助学生向前迈出的这一

  3步很关键,它是推动思维的情感动力——认识的愉快感的源泉。所以,不要急于打不及格分数,衡量的标准是这个学生是否进步了,而不是这个学生有没有及格。每次的微小进步都会让学生感到愉快,只有愉快的乐观主义才是注满思想江河的潺潺溪流。

  三、如果你看出,学生的知识含糊不清,发现在他们对正在学习的事物和现象的观念有点不明确,就根本不要作任何评分。有时候教师从学生的状态上感觉到他还没有做好回答问题的准备,那么就不要提问他。因为提问这个学生不会对学生个人或是整个班级产生任何的`积极作用,而对于该学生来讲提问的结果一定是一次失败的体验,从“要使学生充分获得成功的快乐”这个理念来考虑,这种“不提问”是可以理解的。而我在实际教学中真的很少注意这一点,有时甚至知道学生肯定答不上而故意提问他,希望用“失败”来唤醒他的勤奋,现在想来这种做法真的没有多大的教育意义。因为当学生坐下继续听讲时,他头脑中依旧会残留因为知识含糊不清而导致的失败记忆,进而影响他接下来的听课效果,长此以往,便会产生及其恶劣的后果。这样对学生的评分不但没有唤醒他的勤奋,反而让他在“失败的痛苦”中更加沉沦。还是那句话:“我们的目的不是惩罚,而是教育。”

  四、应当避免提这样的问题,这些问题要求学生准确无误地重复教师所讲的东西或者从书本里背诵的东西。

  4教师要懂得从一系列的题海提炼出一些有分量有意义的问题,比如说课前的知识回顾,一定要反复琢磨,认真筛选。设置有意义的问题后再针对成果展示对学生进行评价。教师不可以提一些表面上的低层次的肤浅的问题让学生去解答,然后再进行评价。我们自己想一下也可以得知这样的打分评价是没有多大的意义可言的。比如说在鸦片战争这部分知识的回顾中,我们可以将问题设置为“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关系如何并说明理由”。教师在此时指导好学生往更深层次的方向去思考,鼓励每一位学生进行有深度有广度的思考,要先明白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扩大和继续,那么为什么这样说呢,接下来再阐释理由。通过这个看似小小的问题,我们就可以把两次鸦片战争从爆发原因、经过到战争影响各个方面的知识都重温一次,而不是零散的提问和复述。同时,这个问题的设置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会有一箭双雕的效果。所以,我们教师一定要做一位“有深度思考的教者、学者、尊者”,引领自己学生也要做一位“有深度思考”的学生,学生每次回到原先学过的东西上时,能从事实、现象和规律的某些新的方面、特点和特征加以考察和分析,而不是做形式上的复读机。这样在问题设置和成果展示后,教师和学生的思考得到深度广度统一的情况下,再进行评分,共同评价,则显得尤为重要有意义了。

  以上是我对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第17条——“评分应当有分量”的一点感受和认识,在这盏明灯的指导下,我认识到自己在给学生评分中存在的诸多,也相应的采取了一些措施去

  5改善,但是在我短短的两个月的教师生涯中,教育实践做的十分不到位,我知道自己要一直努力,在理论的指导下不断实践,积累更为丰富的经验,争取在工作的各个方面不断取得进步,开创出一片蔚蓝的天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相关文章:

教师的建议读后感03-13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02-26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06-14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05-13

《给教师建议》读后感03-07

《教师的建议》读后感03-17

《教师的建议》读后感05-25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荐)01-08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荐]08-24

(必备)《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