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这时最关键的读书笔记不能忘了哦。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书笔记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国演义》读书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提起这首词,人们都会想到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全名是《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明代文学家罗贯中编著而成的。由题目可知,这部小说是依据《三国志》写的,但是不向正史那样庄重,而是古代的白话文小说。与《三国志》相比,《三国演义》变得艺术性更强了。下方,我就从几个方面来点评一下这部66万字的名著。
一、真实与虚构
演义与正史的最大区别就是,演义不是全部真实的,演义是小说。人人都说《三国演义》是七分史实,三分虚构,的确是这样。但是虚构,使用艺术的手法进行虚构,而不是随便那段史实就能够拿来虚构的。比如,关公温酒斩华雄,史书上并没有写这件事。又如,关于单刀赴会见鲁肃,史书上写的是鲁肃单刀赴会见关羽。类似的例子当然是数不胜数。读过之后,稍做分析,可知这些虚构的情节,大部分是为小说描述的一个个人物作铺垫的。因为,如果仅仅是象正史中所说的塑造真实的人物,有些人物就和作者的政治思想观相违背了。而且,作者在虚构的同时,还注意到了情节的合理性、连贯性,而不是生硬的去虚构,这也就是为什么读过之后,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总之,作者在这方面的写作是相当成功的,而且这些情节也表现了作者的一部分主观愿望。
二、神化与丑化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并不完全是真实人物,而是正史经过加工后的人物,这其中就有被神化的人物和被丑化的人物。
被神化的人物的典型代表就是诸葛亮和关羽了。诸葛亮被神化的地方是“未卜先知”,关羽被神化的地方则是“忠”“义”。下方,我想简单比较一下作者为什么着重的神化这两个人。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朱熹,认为三国之中蜀汉是正统。而朱熹以前的观点,从陈寿开始大部分都是以曹魏为正统。自朱熹之后,君王、大臣、百姓也开始理解朱熹的观点,原因就是这种观点是贴合儒家思想,并能被统治阶级所理解的。罗贯中也是同意朱熹的观点的。所以他神化的人物大多是忠于“汉室”的。这其中,作者又把诸葛亮写成了“智”的化身,把关羽写成了“忠”“义”的化身。这也就是为什么受《三国演义》的影响,道光年间的统治者曾给关羽长达三十余字的谥号了。
至于丑化,基本是对神化而言的。比如周瑜,历史上是英雄早逝,《三国演义》却把他描述成了一个忌贤妒能的人。丑化大部分都是为神化作映衬的。
三、人物与线索
《三国演义》的一大成功便是成功地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比如: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义胆忠肝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忠厚老实的刘备、勇谋兼备的赵云、狡诈多疑的曹操、忌贤妒能的周瑜、恃才狂傲的祢衡等等。而作者正是用对细节的刻画,来体现人物鲜明的特点。如,写张飞,第七十回中,作者对张飞使了一个留意眼智败张郃的战例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与描述,与此同时又加入了一段诸葛亮与刘备的对话,更显出了诸葛亮的智谋高超。
《三国演义》能够把繁多的人物以及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处理的恰到好处,就是因为作者在用笔上不仅仅有实写、虚写、详写、略写、插叙、倒叙,还有作者采用了沿线索来记叙的文学手法。《三国演义》的主线索就是蜀汉政权的建立以及灭亡直至三分归晋的过程,其中有穿插有支线索。如,赤壁之战时期,作者是从刘备、孙权、曹操三条线索来展开叙述的。而这三条线索有互有联系,不会在一个章节之中只叙述一条或两条线索,这样交织进行,就会让读者感到很连贯,而不是只读一条线索的冗长与乏味。
四、封建与王道
《三国演义》中表现的一个政治思想观就是倡导典型的儒家思想——王道与仁政。《三国演义》中的一大部分虚构故事情节都是为了表现这种思想。正是如此,作者才大胆的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忠”“义”的艺术形象。
首先是诸葛亮。《三国演义》中描述的诸葛亮,是“忠贞”和“智慧”的化身,个性是作者对诸葛亮的“智慧”,更是用尽笔力,大肆渲染。
诸葛亮在当时的地主阶级统治集团中,是一个看问题比较敏锐、处事比较有胆识谋略、能随机应变的人。然而,他之所以具有这些优势,就是因为它重视实践。如,在曹操攻占荆州,领兵南下时,诸葛亮曾向孙权分析当时形势,预计到曹操必败,正是因为诸葛亮在战争之前就已经对敌我双方的优势和弱点作了比较的缘故。又如,诸葛亮敢于使“空城计”,就是因为他对敌我将领的状况作了分析,料知司马懿了解自我“生平谨慎,必不弄险”,从而利用司马懿对自我长期构成的认识,采用了十分“弄险”的疑兵之计,解除了危机。然而,在更多的章节中,作者却把诸葛亮写成了“先知先觉”的人物。如,诸葛亮的几次“夜观天相”,几次“锦囊妙计”。而在“七星坛祭风”,更是荒诞不经的描述。类似的问题,还能够在“巧布八阵图”“班师祭泸水”“五丈原禳星”“定军山显圣”中看到。
关羽也是《三国演义》中着力描述的人物。在作者的笔下,关羽也从《三国志》中的一名与赵云、黄忠地位相同的武将,变成了《三国演义》中勇猛忠义的大英雄。《三国演义》如此美化关羽,完全是为了提倡封建的“忠”“义”思想。《三国演义》后,关羽就成为完全贴合封建统治阶级理想的人物,关羽在民间的影响也就越来越广。明、清的统治者以前几次封其为“大帝”,到处为其立庙。这就清楚的说明,透过关羽鼓吹“忠”“义”的这种描述,是多么适合封建统治者的需要。
此外,也是为了提倡为封建主子卖命,《三国演义》还塑造了一系列所谓“忠臣”形象,如董承、王子服、吉平等等,他们为了尽忠汉献帝诛除“国贼”曹操,“虽灭九族,亦无后悔”。作者把这些人吹捧为流芳千古的模范人物。此外,写姜维等人物时,鼓吹了封建的“孝道”,写孙夫人等人物时,鼓吹了封建的“节烈”。由此可知,《三国演义》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贯穿了作者的社会政治观点的。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2
最近几天,我一口气读完了《三国演义》。这本书描写了近200个人物,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在这些人物中我最喜欢诸葛亮。
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足智多谋。他火烧新野,借东风,草船借箭,巧摆八阵图,空城计等,这些都充分表现出了诸葛亮的超人才智。尤其是草船借箭,最让我佩服。
周瑜对诸葛亮的才能非常嫉妒,设下圈套,要置诸葛亮于死地。
一天周瑜集众将于帐下,要诸葛亮在10日之内赶制10万枝箭。这明明是一个阴谋,可诸葛亮却出人意外地说:只要3天的时间,就可完成。周瑜一听大喜,当即与诸葛亮立下了军令状。在周瑜看来,诸葛亮无论如何不可能3天交差,违背军令,必死无疑。
诸葛亮告辞以后,向鲁肃借了20只船,每船配30名军卒,船只全用青布为幔,各束草把千余个,分别树在船的两舷。并请求鲁肃为他保密。
诸葛亮按计划准备停当。头两天诸葛亮毫无动静,直到第三天夜里四更时分,诸葛亮突然下令,用长索将船连在一起,起锚向北岸曹军大营进发。
当夜,江面大雾笼罩。时至五更,船队已接近曹操的水寨。这时,诸葛亮又叫士卒将船只头西尾东一字摆开,横于曹军寨前。然后,他又命令士卒擂鼓呐喊,故意制造了一种击鼓进兵的声势。
曹操闻报后,急调弓弩手,会同水军射手,一齐向江中乱射。一时间,箭如飞蝗,纷纷射在江心船上的草把和布幔之上。过了一段时间后,诸葛亮又命船队调转方向,头东尾西,靠近水寨受箭,并让士卒加劲地擂鼓呐喊。等到日出雾散时,船上的草把密密麻麻地插满了箭。此时,诸葛亮才下令船队调头返回。
船队返营后,共得箭10余万枝,为时不过3天。当周瑜得知这一切以后,大惊失色,自叹不如。
诸葛亮为什么能如此神机妙算呢?因为他善于学习、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从中我体会到,智慧来源于知识,我一定要认真学好每一门功课,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努力提高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3
一次,我生日。爸爸给我买了本《三国演义》。
当天,我就把它细细的品味了一翻。文中许多人物都被罗贯中刻画的栩栩如生。如:曹操的谨慎;诸葛亮的机智;刘备的谦逊;周瑜的小肚鸡肠……。其中人物的品质也值得我们去赞扬如:关羽的重义;鲁肃的老实;……。
《三国演义》顾名思义讲的就是三个国家的兴衰败亡。而这三个国家分别是指蜀、吴和魏。讲述了东汉末年至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的战争故事。
先说说关羽。这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他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而且颇重义气在华容道放过了曹操。他忠于刘备,虽然最后战败但未降敌,最后还死于非命,但他的精神还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然后我就说说诸葛亮吧!亮生来才智过人,刘备可视他为“国宝”啊!刘玄德三顾茅庐之中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重视了。在三国中,他无疑是最具才华的人了。而且在刘备病故以后还立下了许多大功,如:诸葛亮北伐攻祁山,大败魏军,在木门道伏杀魏名将张郃;夺取武都、阴平;诸葛亮在斜谷修造邸阁,屯集粮食……。
总的来说我看完了《三国演义》也应了诸葛亮那句话‘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4
1、为抵抗黄巾,幽州太守刘焉出榜招兵。刘备、关羽、张飞都去看那招兵榜文。三人萍水相逢,一见如故,被张飞拉到自家庄后的桃园饮酒。最后三人对天盟誓,结拜为弟兄,一道去投了刘焉。
2、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身长七尺五寸,以贩麻鞋、织席为业,不失龙子龙孙的风采。关羽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一身英气,因杀死富豪流浪江湖。张飞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以卖酒杀猪为业。
3、刘关张与朱俊、孙坚进攻黄巾大胜。刘备被封为安喜县尉。到任四月,督邮来巡视,见刘备无礼物奉送,捏造“县尉害民”之罪陷害。张飞大怒,骑马来到馆驿,将督邮头发揪住,扯到县衙门前马桩上拴住,扯下柳条往督邮两腿上狠力鞭打,一连打断了十几根柳条。
4、十七路诸侯推袁绍为盟主讨伐董卓。诸侯联军与吕布对峙于汜水关,吕布部将华雄杀得联军损兵折将。关羽请求上阵,曹操令人斟一杯热酒为关羽壮行。关羽说:“酒且斟下,我去便来!”不一会,关羽已跃马归来,提华雄头颅掷于地上,而酒还是热的。
5、刘备依附曹操,为防曹操谋害,于后园种菜为计。一日曹操青梅煮酒,请刘备对饮,论天下英雄只有刘备和他俩人。刘备听闻一惊,将筷子掉落在地上。幸好雷声乍起,刘备急中生智,沉着俯身拾筷说:“一震之威,乃至于此!”巧妙地掩饰了过去。
6、刘备驻守徐州时,曹操率大军进攻。张飞献计劫寨,曹操早有准备,张飞败逃芒砀山,刘备只身逃往青州投靠袁绍。关羽被困于下邳,为保护刘备妻子甘、糜二夫人,他以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为条件投了曹操。
8、曹操让关羽同甘、糜二夫人同住一处,关羽则秉烛于门外,通宵伫立,待二位夫人甚为恭敬。曹操极欲招降关羽,待之甚厚,送美女,赐金银,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但关羽拒绝了美女和金银,只受了所赐赤兔马。
9、刘备去往青州后,劝袁绍出兵攻打许都。袁绍派颜良出兵,连折曹操两员大将。曹操令关羽出阵,关羽一刀将颜良砍于马下,害刘备险些被袁绍杀掉。文丑为颜良报仇,也被关羽斩于马下。曹操表奏朝廷封关羽为汉寿亭侯。
10、关羽得知刘备在袁绍处,带甘、糜二夫人去寻刘备,过五关,斩六将,到了袁绍地盘,刘备却又去汝南投了刘辟。关羽在卧牛山收了关西大汉周仓,往古城与张飞、刘备相会。三人计议结连荆州刘表以脱离袁绍。
11、刘备率兵进攻许都,曹操回师对敌刘备。刘备败逃于汉江,投荆州刘表,驻守新野。刘表染病,刘备赴荆州代为主持丰收祭典,蔡瑁因刘备反对刘表废长立幼欲借机杀之,刘备逃席而出,骑的卢马越过檀溪,躲过一劫。
12、刘备逃离荆州后,遇见水镜先生,向他举荐伏龙、凤雏。刘备访伏龙、凤雏未果,却得徐庶,帮助他大败曹仁。曹操以徐庶之母为要挟将徐庶逼至许都。徐庶辞别之前向刘备保证觉不向曹操献一计,并且举荐了伏龙——诸葛亮。
13、刘备与关、张前往隆中请诸葛亮出山。前两次都扑了空。第三次去时正遇诸葛亮昼寝未起,张飞怒气大发,要放火烧房,被关羽劝阻。刘备等了一个时辰,诚心向诸葛亮求教,诸葛亮为刘备礼贤下士之举感动,教以据蜀、联吴抗曹三分天下之策,出山辅佐刘备。
14、刘表死后,曹操南征荆州,刘表次子刘琮降了曹操。曹操攻刘备,刘备不愿诱杀刘琮以夺取荆州,弃新野而移兵樊城。后又弃樊城往襄阳撤退,百姓随其同行。众人劝刘备弃民先行,刘备不肯。
15、刘备往江陵途中,被曹军冲散队伍,赵云七进七出救下阿斗,张飞在长坂桥断后,叫随从骑兵在马尾上拴上树枝,往来奔跑冲起尘雾,使曹军莫知虚实而不敢轻进。张飞立马桥头,面对曹军发出三声巨雷般大吼,吓死夏侯杰,曹操急令退兵,刘备在关羽、诸葛亮接应下退入江夏。
16、为联吴抗曹,诸葛亮往柴桑游说孙权,舌战群儒,终于促成孙刘联盟。周瑜嫉恨诸葛亮才华不能为吴所用,派诸葛瑾劝说诸葛亮事吴不成,即起心暗害。诸葛亮以大局为重请鲁肃劝告周瑜共同对付曹操,不要相互谋害。
17、东吴火烧赤壁,曹操被张辽救上小船,先后被赵云、张飞冲杀。望华容道逃奔,见无伏兵,大笑道:“人人都说周瑜、诸葛亮足智多谋,依我看来,到底是无能之辈。如在此处埋伏军队我等就只好束手被擒了!”话未说完,一声炮响,关羽跨赤兔马,提青龙刀,拦住去路。关羽听了曹操哀告,心中不忍,放曹操一条生路。
18、刘备在赤壁之战后,乘胜追击,孔明用计派赵子龙乘曹洪败退智取南郡、赵子龙智取襄阳、关羽智取荆州,一气周瑜箭伤迸裂。后赵云取桂阳、张飞取零陵、关羽取长沙魏延杀主投降,招降黄忠。孔明认为魏延有反骨要杀之,刘备求情。刘备占据荆州。孙权派鲁肃来讨荆州。刘备、诸葛亮假意答应取得西川后归还,鲁肃回东吴受到周瑜责备。
19、赵云陪同刘备往南徐同孙权之妹成亲,由于乔国老与吴国太的庇护,东吴不敢动刘备一根汗毛。又依诸葛亮之计,让孙夫人陪同刘备去江边祭祀,趁机逃回荆州。周瑜率兵追至江边,刘备与赵云已被被诸葛亮接应走了,周瑜第二次箭伤复发。
20周瑜派鲁肃去讨荆州,孔明献计让刘备哭诉求暂住荆州,周瑜识破孔明的缓兵之计,决定用“假途灭虢”之计夺回荆州。诸葛亮将计就计,埋伏围捕周瑜,孔明又写信羞辱周瑜,周瑜被三气箭伤复发吐血而死。
21、鲁肃举荐庞统辅佐东吴,孙权嫌庞统丑陋无礼誓不起用。庞统带着鲁肃的举荐信投刘备。刘备也嫌恶他丑陋无礼,派他任耒阳县令,庞统终日酗酒不理政务。刘备派张飞巡察,发现庞统非同寻常的治事才能。刘备自责道歉,任命庞统为副军师中郎将。
22、刘备带庞统、黄忠、魏延等人入川,刘璋要出城迎接,黄权苦谏,叩首流血,口衔刘璋衣袂,刘璋大怒,扯衣而起,黄权门牙掉落两个。李恢苦谏,也被推出。第二天,刘璋出城,王累倒吊在城门上,以死相谏,刘璋大骂,王累自割绳索坠地而死。刘备与刘璋在涪关会面。
23、张松与法正密谋,要刘备在涪关相会时杀了刘璋,夺取西川。法正与庞统劝刘备在酒席上下手,刘备不从。庞统让魏延舞剑,张任挺身对舞;又叫刘封舞剑,刘璋部下纷纷上场,场面大乱。刘备与刘璋呵斥众人。刘备私下怪庞统陷他于不义。
24、孙权想趁刘备入川时夺荆州,遭吴国太斥骂。听张昭之计派周善骗孙夫人过江。孙夫人听说吴国太病危,来不及与刘备告辞就带阿斗上船而去。赵云驾小船只身追上大船,夺回阿斗。张飞赶到,杀了周善,放了孙夫人,两人护送阿斗回营。
25、 刘备进攻雒城,派黄忠打头阵,魏延相争。刘备劝说黄忠打泠苞,魏延打邓贤,先得营寨者为头功。魏延想先打泠苞,抢了黄忠的功劳,却被泠苞包围,差点被捕,幸亏黄忠救了他。后来他埋伏捉了败走的泠苞,将功补过。
26、孔明派马良给刘备送信,预言庞统有难,让他作防备。庞统不听劝告,执意进取雒城,行前庞统马失前蹄,被掀翻在地,刘备把自己的白马与之换乘。张任带兵在小路设伏,看到白马以为是刘备,命将士乱箭射死庞统。
27、庞统死后,魏延陷入重围,黄忠赶来相救。刘备派关平到荆州请孔明。孔明把荆州交给关羽。关羽称“既领重任,除死方休。”孔明听到死字心中不悦。交代他危急时“北拒曹操,东和孙权。”关羽允诺遵命。
28、孔明派张飞领精兵从小路杀奔巴郡。严颜把守巴郡,拒不出城。张飞让军士四散打柴寻觅小路,扬言要连夜从小路进军。严颜想偷袭张飞,却被生擒。后被张飞感动而降服。
29、张飞取了巴郡,严颜相助,沿路关隘皆被劝降。刘备连夜带兵偷袭张任营寨。张任退守雒城。刘备攻打四天,兵力渐乏。张任趁刘备退兵时出城追杀,张飞与严颜大军来救。张任退回雒城。
30、孔明带大军与刘备会合,定计活捉张任。张任出城交战,被黄忠、魏延、严颜、张飞合围,赵云又堵住其退路。张任逃跑途中被张飞军士活捉,至死不降。刘备不忍杀之,孔明杀他成全其名节,刘备厚葬了他。
31、马超带兵打葭萌关要生擒刘备,逼刘璋割二十州。张鲁派杨柏监军。孔明用激将法迫张飞立下军令状,让张飞打先锋,张飞与马超从午后杀到天黑,又点灯火夜战,难分胜负。刘备担心伤了二人,下令罢兵。
32、孔明设计收复马超。先派孙乾贿赂杨松,让他送信给张鲁,答应退兵便保他为汉宁王。张鲁听杨松之言令马超罢兵,马超不从。杨松便散布流言说马超想背叛,迫使马超同意退兵,又命守关将士不准马超入汉中,马超进退两难。
33、孔明用计离间马超与张鲁,使得马超陷于进退两难的境地。恰好李恢来降,主动请求前去劝降马超。马超埋伏兵士想杀李恢,却被李恢晓以利害所劝服,最终杀了监军杨柏,投降刘备。
34、马超自告奋勇去劝降刘璋,刘璋决定投降。刘备听孔明建议,封刘璋为振威将军,遣送其全家到南郡公安。刘备自领益州牧,分封百官。要把有名田宅分给诸官。赵云劝阻,认为应归还百姓,令其安居乐业,刘备听从。
35、刘备为保西川出兵攻打汉中。老将黄忠听从法正之计在定军山斩夏侯渊。刘备自立为汉中王,诸葛亮为军师,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为五虎大将。
36、孙权以吕蒙为大都督,同曹军合击关羽,关羽被射伤。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治伤之后,关羽水淹七军攻取樊城,不料吕蒙却乘虚白衣渡江夜袭荆州。
37、关羽率军往夺荆州,但士卒皆无战心,关羽大败退守麦城。孙权派诸葛瑾劝降,关羽不从,弃麦城往西川撤退,路遇伏兵,关羽被擒。孙权斩了关羽首级,派人送与曹操。曹操厚葬关羽于洛阳,追封荆王。
38、刘备称帝于成都。为报关羽被害之仇率兵七十万攻东吴。张飞因鞭打部将,被部将杀死,割首级献东吴。刘备葬过张飞,驻军白帝城督战。孙权派诸葛瑾劝说刘备,重结吴蜀联盟,共同对付曹丕,刘备不允。
39、蜀军从巫峡建平起直至彝陵界口,七百余里结连四十余寨,进攻东吴。黄忠中箭身亡。刘备攻猇亭。孙权任陆逊为大都督拒刘备。陆逊坚守等待时机。刘备移寨于山谷树林中避暑。陆逊趁蜀军疲困之时,夜里借东南风放火,尽烧连营七百里蜀军。刘备败走,被赵云救入白帝城。
40、刘备在白帝城染病不起。诸葛亮赶来,刘备托以后事,并作出诸葛亮可取刘禅而代之的遗嘱。刘备病逝,诸葛亮立刘禅为帝,为后主,感念刘备知遇之恩全力辅佐幼主。
41、刘备死后,诸葛亮率军50万南征孟获,采纳马谡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建议,七擒七纵孟获,以德服人,使蜀汉后方得以稳定。
42、曹丕病死,儿子曹睿即位,任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诸葛亮用马谡之离间计,散布司马懿谋反的流言,司马懿被削职回乡。诸葛亮乘机发兵汉中。蜀军出祁山直抵渭水,长安告急。曹睿启用司马懿任平西都督,拒守长安。
43、司马懿老谋深算,上任后夺新城,斩了私通蜀汉的孟达,直逼汉中咽喉的街亭和列柳城。马谡自告奋勇守街亭,不听王平劝告,执意在山上林木深处下寨。司马懿率兵围山,断其水源,蜀兵大败,街亭失守,司马懿攻下列柳城。
44、失街亭后,诸葛亮迅速安排退兵之计。司马懿逼近诸葛亮所驻西城。城中仅二千五百名老弱残兵,诸葛亮料司马懿会认为自己平生谨慎,不会冒险,大开城门,让老军扮作老百姓洒扫街道,自己则在城楼上凭栏而坐,焚香弹琴。司马懿赶来,惧有伏兵急令撤退。撤到武功山小路时,又遇诸葛亮事先布置的兵士大喊大叫,魏军不敢久停,尽弃辎重而逃。
45、诸葛亮退回汉中,为正军法,挥泪斩马谡,并向后主上表自贬职务三级,以右将军行丞相事。此后,诸葛亮又四出祁山,但都未取得进展。
46、诸葛亮六出祁山,司马懿兵屯渭水相拒。诸葛亮在上方谷造木牛流马运送粮草,司马懿依样仿造中计,被蜀军劫去。诸葛亮以木牛流马诱司马懿入上方谷,雷炸火烧曹军。突遇大雨,火灭雷哑,司马懿父子死里逃生。
47、司马懿受坚守不战,诸葛亮派使者送去巾帼、妇人缟素之服及书信,激他出战。司马懿装出笑脸说:“孔明看我像妇人吧!”向使者打听诸葛亮的饮食起居。司马懿盘算:诸葛亮食少事烦,活的日子不会长久。越加坚守不出,静观事态发展。
48、诸葛亮强支病体处理军务,积劳成疾,吐血不止。他知命不久长,就授兵书给姜维。八月,病逝于五丈原军中,年54岁。临终时暗中安排杨仪和姜维,在魏延谋反时,乘其不意杀了他。最后魏延死在马岱刀下。
49、姜维遵照诸葛亮遗嘱,以木雕为诸葛亮像坐于车中,从五丈原徐徐退兵。司马懿追兵至,姜维推出诸葛亮木像,司马懿吓得急令后退,被蜀军乘势猛攻,曹军大败。司马懿退兵。蜀汉全国举哀,葬诸葛亮于定军山。
50、邓艾进军成都,刘禅出降。其子刘谌不降,割妻并三子头哭祭祖庙,眼出血而自刎。姜维为复兴汉室,假意投降钟会。司马昭中了姜维的离间计,令钟会收服邓艾。姜维与钟会商议谋反,因部下告发,钟会被乱箭射死,姜维自刎身亡。蜀后主刘禅被送往洛阳,司马昭封他为安乐公。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5
《三国演义》,一首用血肉之躯、灵魂之石谱写的历史悲曲。在刀光剑影、断壁残墙、千军万马之下,那种忠信仁义、生死不渝的英雄气概,又岂是卿卿我我、纸醉金迷所能比拟的?从古到今,又有多少英雄豪杰在那'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风云乱世中逐鹿群雄,东征西讨,最终却被历史所淘汰?
但,在战火纷飞的三国时代,谁?才是真正的英雄?
曹操?在少年便被评价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的曹操,对人才求贤若渴,而许攸就是一个实例。当初,袁绍骄傲自大,不采纳许攸意见并羞辱他。后来,许攸投奔曹操。没想到曹操竟连鞋也顾不得穿,光着脚就跑出去迎接,见到许攸倒头便拜。作为一位高高在上的领导级人物,面对贤才,能屈能伸,不耻下跪,这是一种何等难能可贵的高尚情操啊!真不愧为'大丈夫'!他,拥有远见卓识,凭借天子这个有利筹码,'挟天子以令诸侯',在兵荒马乱中占有一席之地;在官渡之战中,凭借他的文韬武略,以少胜多,一统北方!但却又因他的多疑、刚愎自用,而令多数的战争以败局收场,令他的有才之士负屈含冤。神医华佗正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治风疾神医身死,传遗命奸雄数终'里曹操因疑虑华佗借治病之名杀害他,却使一代神医华佗冤死狱中。难道,这就是英雄的所作所为吗?
那么,刘备是英雄吗?也许有人会举手投足地赞成。或许也是,刘备着以仁义当先,以仁政治国,三顾茅庐邀诸葛,真可谓集德仁义于一身的圣主。在青梅煮酒论英雄中,曹操的谈吐看似随意而闲适,却处处咄咄逼人、暗藏杀机。刘备心知自己羽翼未丰,仍需借助他人一臂之力,因而在谈吐中不断后退,在危急时刻急中生智,巧渡难关。但他鲜为人知的一面又有多少人质疑过?我认为,在某些时候,刘备毕竟也是'官'场之人,心思紧密。但他的用人之心,竟比墨还黑呀!其黑在利用人近乎残忍卑鄙。白帝城托孤时他对孔明说:'若嗣子可辅,辅之,若其不才,君请自取。'这一招可真歹毒。一招欲擒故纵,便让一个抵三个臭皮匠的孔明死心塌地服从,抽泣着说出了那句千古名言'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想必善用心计的刘备一定是贻笑九泉了吧!若这不算,那么吕布之死又怎么解释呢?作为历史上礼贤下士的楷模,做出如此作为又何以成英雄呢?那袁绍呢?我认为他色厉胆薄。爱才却不懂得敬才惜才,好谋划却无决断,贪生怕死,目光短浅,看见蝇头小利就拼命追逐,也不算英雄!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6
讲的是:有一次,曹操夜袭刘备。刘备三兄弟走散了。关羽被困在一座土山上,曹操派张辽去劝降。关于提出了三个要求一:降汉不降曹,二:用用刘备的俸禄杨二位嫂嫂,三:一旦知道刘备的下落便去找他。曹操答应了。曹操对刘备非常好,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有一次曹操给了关羽一匹赤兔马,关羽非常高兴,曹操问为什么,关羽说:“有了这匹赤兔马我就可以早日见到哥哥了。
我真佩服关羽,那么好的条件,要是我,我估计就投降了。可关羽却没有投降,一直想着哥哥。真是人中豪杰!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7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的小说,以描写战争为主,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反映了蜀(汉)、魏、吴三个政治集团军事斗争,反映了丰富的历史内容,人物名称、地理名称。这本书的主要内容讲张角,张梁,张宝黄巾起义,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之后,三兄弟开始打天下,以及当中发生的事。在广阔的背景下,上演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成功刻画了近五百个人物形象。
其中曹操、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周瑜、赵云、司马懿、祢衡等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脍炙人口足。例如有狡诈多疑的曹操、智多谋的诸葛亮、义胆忠肝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忠厚老实的刘备、勇谋兼备的赵云、忌贤妒能的周瑜、恃才狂傲的祢衡等等
《三国演义》除了给人以阅读的愉悦与历史的启迪以外,它更是给有志王天下者听的英雄史诗。正因为如此,《三国演义》在雄浑悲壮的格调中弥漫与渗透着的是一种深沉的历史感悟和富有力度的反思
《三国演义》为我们留下古今著名的“三绝”的人物:“奸绝”——曹操,“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奸绝”——奸诈过人;关羽的“义绝”——“义重如山”;孔明的“智绝”——机智过人。“三绝”为我们留下了一个个耳熟能详精彩故事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曹操则被塑造成一位“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的奸雄,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是一个政治野心家和阴谋家。关羽“威猛刚毅”、“义重如山”。
如果我们从封建正统观念来看的话,那么,曹操当然是一个乱臣贼子。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思考,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问题上,反映了曹操非常果断地抓住了时机的果断英明。曹操是一位奸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但历史上的曹操更是一位名主,曹操爱惜人才也是出了名的。徐庶入曹营不出一计,曹操没有杀他;徐晃奉命劫杀曹操,但曹操让满宠说服徐晃就归降了曹操。后来徐晃在曹操手下成了一员大将,给他立了很多功劳。突出了他雄的一面。他胸怀宽广,胆识非凡,善于用人,唯才是举。
诸葛亮,通过潜心钻研,他不但熟知天文地理,而且精通战术兵法。他志向远大,以天下为己任。诸葛亮还十分注意观察和分析当时的社会,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用兵的知识。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首先夺取荆、益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他同样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
诸葛亮娴熟韬略,多谋善断,长于巧思,曾革新“连弩”,可同时发射10箭;作“木牛”、“流马”,便于山地军事运输;还推演兵法,作“八阵图”。给我们留下大把的精神财富。一身智谋无穷无尽:草船借箭、七擒孟获、借东风、空城计,真是精彩绝伦。
关羽,是我国的武圣,与文圣孔子一起,受到国人的推崇。其主要原因却是三国演义为我们留下的一个个精彩绝伦的故事: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温酒斩华雄。“忠义”这方面体现得尤为出色,封金挂印护嫂千里走单骑体现了他的“忠”,义释曹操体现了他的“义”。在人格上,他与其它英雄不同,立身行事,光明磊落。傲上而不侮下,恩怨分明,以信义著称,他跟随刘备,不避艰险。下邳被俘,投降曹操,但心系刘备,只是有感于曹操待他甚厚,因而在离曹归刘前为曹操杀了袁绍的大将颜良,解白马之围,乃至今后华容道“义”释曹操。正是由于这种“忠义神武”,才使他成为武圣。
张飞,少时即与关羽共事刘备。曾在虎牢关与关羽、刘备一起迎战吕布。长坂坡桥头上一声吼,吓退曹操百万军。葭萌关夜战马超,一支丈八蛇矛勇冠三军。
张飞重情义,张飞为人急躁,性如烈火,嫉恶如仇,傲下而不辱上,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万人难敌,武艺高,谋略上当然不能跟诸葛亮比,但偶尔也表现得很出色,而且粗中有细!
《三国演义》用一个个英雄的故事,点燃了我们心中的激情。桃园三结义、过五关斩六将、单骑救主、草船借箭、七擒孟获、借东风、空城计、三顾茅庐、白帝城托孤等一个个耳熟能详的故事让我们热些沸腾,激动万分。
《三国演义》人物描写的最大特点是“略貌取神”,不单纯追求细节的逼真。它往往借人物自身的言语行动或通过周围环境来把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加以浪漫主义的夸张渲染。借助烘托气氛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是《三国演义》运用得相当成功的一个表现手法,在把人物放在尖锐激烈的斗争中来描写,采用对比方式刻画人物思想性格等方面,不但让我们是我们精神世界得到升华,又提高了我们的文学素养。
三国演义除了给人以阅读的愉悦与历史的启迪以外,它更是给有志王天下者听的英雄史诗。在烽火连天的世界里,却引发一个又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8
说到底这只是一部小说,小说总有不太真实的中央,为什么我喜欢三国志而不喜欢三国演义,由于觉得他有点不尊重历史,大家都/?晓得三国志是正史,但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演义呢,由于那里面的人物都让人觉得是个大英雄,但真是这样吗?
赵云:这个人物在演义里文武双全,长得美观,特别威武,总之就是圆满,这些就当它是真的,但是不是有些太好了,就由于是蜀国的大将?照我看是作者太喜欢赵云吧。三国里我最喜欢的武将是张辽,此人真乃帅才,假如拿他和赵云比,顶多是武力差一点,论智谋说不定还在赵云之上,在逍遥津困住孙权全靠本人一个人,这才是做统帅的人。
关羽:先说说三国人物的武力,其中独一能说分明的只要吕布,其别人各有上下,一时讲不分明,其实那些大将的死,很多都是计谋的作用,不像演义里说的“如入无人之境”什么的,关羽战文丑颜良时,说得他跟神仙一样,在万军中取其首级,那还要孔明的计谋干什么?
还有就是演义给我们一个错误的印象,蜀国是好的,魏国是坏的,在战场上没有好坏,只要计策。用计策得人心,然后得天下。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9
《三国演义》描述了近90多年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的活动,展示了三国兴亡的历史画卷,形象地再现了这一风云变幻而又动荡不安地历史时代,生动地揭示了统治集团内部钩心斗角、尔虞我诈、互相勾结而又相互争夺的关系,向读者展现了一副精彩壮阔的历史画卷。
文中的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鞠躬尽瘁。他火烧新野,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七擒七放孟获,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实在是常人所不能及。
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他说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说得刘备都不敢听,但是他没有杀刘备,虽刘备正是他的瓮中之鳖。表现了曹操的大度。而周瑜眼中只有诸葛亮,与其誓不两立,只要把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后来又发现刘备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杀刘备,至少把他留在东吴,东吴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浅,气量狭小,非英雄也。这也与曹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三国里的人物丰富有鲜明的特点,又给人启迪,不愧为四大名著之一。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0
曹操觉得吕布有勇无谋,不足为惧,可这勇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让他狠狠地输了一阵。而战场上最忌讳的就是轻敌,可双方都犯了这个错。
既然吕布打了曹操个出其不意,曹操就来了个将计就计,诱敌深入。他谎称自己被火烧死了,果不其然吕布那边的探子听到这个消息,想也没想,就冲入城中。骄兵必败,埋伏早就设好了,就等着吕布这个表演人入场,吕布拼死抵抗才留得一命。这年,蝗虫忽起,粮食都没有了,曹操只能回鄄城暂住。
胜败乃兵家常事,两人打得不可开交,但终究还是曹操赢得上筹。吕布还是输在了无谋上,有一陈宫,他却不用,实是令人惋惜。
曹军势力过大,吕布决定先避其锋芒,与刘、关、张三兄弟交好,想得一容身之所,与刘备套近乎,称兄道弟,又令妻女出拜刘备,刘备再三推阻。张飞是个暴脾气,容不得他人对自己大哥有一丝不敬,大喝要和吕布大战三百回合。刘备到底是心善,让吕布去了小沛安身。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1
《三国演义》这本书里面的人物暴露无遗,栩栩如生,也说明我们每个人都是埋不住的,要改掉自己的缺点,做好每一件事
“不归之河,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因此,在基地的西边,人类就是周郎的赤壁,三国……”这个第一个字是三国时期写的。
《三国演义》主要讲了黄巾起义、董卓夺权、争割群雄、三分治国、三国归晋五个时期。黄巾起义始于巨鹿人的张角,因不喜政务腐败而发动。刘、关、张在桃园结义,为朝廷效力。很快就消灭了黄巾军。刘备的实力日益强大。皇后的弟弟何进,叫董卓,长期叛逆,因误信他人而入京。结果,何进被史昌杀死后,董卓上台。曹操试图杀死董卓,但失败了。董卓为了笼络人心,封袁绍为渤海太守,将赤兔马卖给吕布。逼得诸侯联军攻打董。虽然被打败了,但最后还是被吕布杀死了。张飞、关羽、刘备参观山寨后,诸葛亮“卧龙”受邀。诸葛亮提出联合吴抗曹的方案,为刘备的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后,曹操灭袁绍、吕布,吴、蜀也打回曹操。曹操、刘备、孙权各有各的阵营,曹操占领强大的北方,刘备占领川西、荆州,孙权占领江东。于是,吴、魏、蜀崛起称霸天下。最后,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逐渐死去。蜀国和吴国都投降了魏国的司马燕,三国在西晋统一了。这本书描绘了许多生动的人物:诸葛亮,谁是巧妙的,关羽,张飞,谁是冲动和鲁莽,刘禅,谁是无能的,曹操,谁是谨慎和可疑的。
其中,我最喜欢诸葛亮!因为他懂天文地理,给刘备出谋划策,有所贡献,才使他独立,不愧为“卧龙”。不幸的是,与诸葛亮平起平坐的“凤雏”庞统不幸在落凤坡被杀。
《三国演义》的“毛三访”给我的印象最深。刘备、张飞、关羽三次登门拜访诸葛亮,不怕吃苦,最后成功邀到“卧龙”。从这个故事中,我学到了一个道理:只要一个人想学会做一件事,就不要害怕挫折。他们要注意毛,只要他们用你的诚意打动对方,他们一定能做到。还有一个故事:刘备为了替关羽报仇,带着七十万水陆大军攻打武威的时候,张飞冲动地抽打了两个部。当晚,两个心怀怨恨的部委杀了醉而不醒的张飞,一代猛虎死去。还警告我不要鲁莽行事,不要冲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这本书里的人物完全暴露无遗,栩栩如生,也说明我们每个人都是埋不住的,要改掉自己的缺点,做好每一件事。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2
最近我读了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让我有感于怀。
从公元220年;280年的60年时间里,魏、蜀、吴三大强国停止了剧烈的战争。
在这本书中,我认识了很多身经百战和足智多谋的英雄,如刘备、关羽、张飞、曹操……我最信服的是诸葛亮和曹操。
诸葛亮字孔明,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他被请出了茅庐,辅佐刘备统一天下大事,他有勇有谋,深谋远虑,他的病逝让人非常可惜、哀叹,他的病逝让蜀国不能统一天下,但是人们铭刻他的品德、聪慧。杜甫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话表达出了对诸葛亮深深的追思。
曹操字孟德,是东汉末年着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先为东汉大将军、丞相,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其为魏武帝。终身以汉朝大将军、丞相的名义征讨四方割据政权,为统一中国北方做出严重奉献,同时在北方屯田,对农业消费恢复有很大作用;曹操以前我也不喜欢他,但后来我晓得了,他贼眉鼠眼是由于他的狐疑太重,假如他狐疑不重他可能在很早就被杀了。
三国中,最可惜的是昭烈帝刘备,他的手下有当时除吕布之外最强的三个战士:关羽、张飞、赵云和最好的谋士,但他还是得不了天下。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3
东汉末年,宦官当政,天下混乱,群雄四起。一位旷世枭雄刘备刘玄德,以仁治国,得到天下人的爱戴,我也从中明白了许多。
我认为:刘备之所以得到三分天下,是因为他尊重老臣,喜爱幼将,因此有无数贤臣前来投奔。因而全国上下老幼非常尊崇刘备。假如我们在生活中能够尊老爱幼,也将会有许多阳光向上的好朋友,使你也变得阳光有活力——爱人者人恒爱之。
东吴的孙权是个招贤纳才的有志之人,他从小就很有志向,给了很多流离失所的贤才以容身之所。我们要像孙权一样善于招纳人才,遇到优秀的人要多与他交往,自己也会从优秀的人身上受益良多。
虽说曹操极其贪婪,但我觉得曹操身上也有我们应该拥有却没有的品质。他善于管理,而且奖罚分明,奖得让人心满意足,罚得让人心服口服。这些是我们现在的人很难做到的,这是领导指挥能力的完美体现,如若不然长大后也就只能庸碌无为。
《三国演义》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其中最有收藏价值的一本书,这本书通俗易懂,能指导我们如何为人处世。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4
我看过许多著名的故事,最喜爱的要数《三国演义》了。在《三国演义》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诸葛亮,他机智勇敢,用自己的妙计,帮助刘备打败了不少敌人,真是让我钦佩。
在草船借箭中,诸葛亮的妙计让我惊叹不已。有一天,周瑜故意刁难诸葛亮,让他在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立即说:“十天太长了,我保准在三天内造出十万支箭。”周瑜大喜,忙说:“如果三天内造不出,十万支箭立即把你杀了!”。诸葛亮答应了。
第三天夜里,江上大雾弥漫,诸葛亮开着二十只船,船两边插满了稻草人,诸葛亮命令士兵擂鼓呐喊,曹兵听到呐喊声,马上报告曹操,曹操担心有埋伏,于是下令一万多弩手一起向江中射箭。
诸葛亮见一边船上的稻草人上插满了箭,命令将船掉过头来,不一会儿,另一边的稻草人上也插满了箭。这时,诸葛亮命令全速往回开,并让船上的士兵齐声高喊:“谢曹丞相赠箭!”曹操大呼上当,急忙派船追击,哪里还追得上呢?
读完草船借箭这个故事,我觉得诸葛亮简直太聪明了。无论事情多难,只要到了诸葛亮那里,用上他的妙计,一定能取胜而返。我以后要学习诸葛亮的这种机智勇敢的精神。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5
在我的人生长河中,看过不少有意思的书。有些让我刻骨铭心,有些让我捧腹大笑,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便是《三国演义》这本书了。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传奇作品。讲述了三国是怎么形成,并且三国是如何统一的。讲述了无数个传奇故事。
其中,在三国演义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诸葛亮。诸葛亮神通广大,呼风唤雨,三气周瑜,草船借箭等等诸多传奇故事都由他而来。
但在关于他的诸多故事中,我最喜欢的便是空城计了。却说司马懿正追到诸葛亮,诸葛亮在万般无奈之下想出一个好计策,挽回了蜀国的失败。让手上那些老弱病残之士,装作打扫城里的样子。自己却在高楼上悠闲地弹琴,吩咐两名童子在旁边扇风。司马懿看到这种场景,于是怀疑起来,便认为是一个计谋,引他进去。就这样,诸葛亮逃脱了灭亡之灾。
三国演义是一部传奇作品,更是一部经典名著,希望大家能多多研究里面的故事,一定会让你受益匪浅!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集锦15篇)】相关文章: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集锦15篇)11-28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2-19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1-30
【热门】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2-21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精】12-08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热门】12-06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荐】12-01
《三国演义》名著读书笔记11-08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精选15篇11-19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精选15篇)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