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冠》观后感

更新时间:2023-01-05 08:11:41
  • 相关推荐
《夺冠》观后感(14篇)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是时候写一篇观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夺冠》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夺冠》观后感 篇1

  随着20xx年国庆双节来到,《夺冠》上映,人们蜂拥而至,抢着观看。

  影片一开头呈现出1980年女排训练场景。郎平的一句话令我深思:有时候鹰会摔倒,但是鸡永远也飞不到鹰那么高。简单一句话就告诉我们中国女排的目标是多么高远!

  1980年大年初一。女排在与江苏男排的较量中表现不理想。老女排教练白浪罚全体学员接30个好球才吃年夜饭,一位队员被白浪罚到没有力气接球。当白浪提出谁来顶替她时,所有人都愣住了,只见年轻的郎平自告奋勇,在众人加油鼓励声中以力竭的状态接完30个好球,拼到让所有人去吃年夜饭的机会。

  这样令人热泪盈眶的场面还有很多!

  中国女排冲出亚洲,走向世界,豪取五连冠,终于让中国人民扬眉吐气了一把。女排精神影响了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20xx年,中国女排雅典逆转大局夺冠,八零后,九零后为之一振。2016年至20xx年,女排再度奥运会并世界杯夺冠,朱婷接过郎平的接力棒,成为新的领军人物。

  中国女排几代人历经浮沉再崛起的艰难历程让我百感交集。

  最让我心灵震撼的是在郎平组织新的女排国家队出征前夕发调查表填写:你热爱排球吗?新一代女排队员有人没填,也有人终于明白自己并不热爱排球运动,申请走出国家队,一路走了,并不回头。“你们什么都有了,但是你们的心里没有对排球的热爱。”这是郎导对新一代女排现状调查后得到的结论。

  即使是中国女排的精神代表也会有失去动力,忘记目标的时刻;在这人才济济的时代,我们有时也会很迷茫,所以就需要有一个目标来引导我们,支持我们前进。是郎导,让女排姑娘找到自己的目标,向梦想靠拢;我们的生活中,是老师让我们看清目标,不再跌跌撞撞,磕磕绊绊,更不至于痴痴地望着天赋强人,居高临下而又无力回天。

  正是这种女排精神的传承,让新一代中国女排激发潜能,重新振作,不屈不挠,问鼎世界之冠,闯出一片天。

  我们,在看完《夺冠》后能做些什么呢?我问自己。

  《夺冠》观后感 篇2

  在夺得金牌后,有记者问谷爱凌,你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她说:"我觉得我跟所有人都一样,只不过我对一件事有很大的热爱,也有很大的梦想。"她对滑雪的热爱源自3岁那年。那时,酷爱滑雪的母亲在美国加州一家度假滑雪场做兼职滑雪教练,她常把爱凌带到滑雪场。在母亲的影响下,爱凌对滑雪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很快,她就能在雪地上娴熟地穿梭在山林间,完成猫跳这样专业的动作,甚至还能自如地进行后空翻。

  在她看来:"滑雪不是每天去打仗的样子。滑雪本来是飞翔,是好玩,是创造。每天出去在太阳下面,在美丽大自然中跟朋友们去享受在空中的感觉。"正因如此,她从不害怕失败,因为对她来说,滑雪并不是为了打败别人,赢得比赛;而是为了挑战自己,看看自己究竟能把这个雪上游戏玩到什么程度。

  抱着这样的想法,她才会在大跳台决赛的关键时刻,放弃妈妈的保守建议,向高难度动作发起挑战。很多人因为害怕失败,对未知的事物望而生畏。因为害怕失败,不敢追求喜欢的人;因为害怕失败,不敢尝试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因为害怕失败,所以放弃努力,宁愿躺平。之所以如此畏惧失败,大概是因为我们从未真正热爱过什么吧。什么是真正的热爱?真正的热爱,其实源自一种感知力。谷爱凌所热爱的,是一种在户外自由玩耍的感觉。她热爱的是在雪上飞翔的感觉,是在山林自如穿梭的感觉,是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做自己的感觉。而滑雪恰恰给了她这样的感觉。这种感知力,是通过不断体验、不断感受而变得越来越敏锐的。

  专栏作家山本美芽提出了"感官抽屉"这个概念,就是把你体验到的各种感受积累起来,从中找到你真正热爱的事。当我们真正热爱一件事的时候,就会忘记恐惧、忘记失败,只剩下好奇、专注和享受。

  《夺冠》观后感 篇3

  有一种精神叫女排精神。她们在世界排球赛中,凭着顽强战斗、勇敢拼搏的精神,五次蝉联世界冠军,为国争光,为人民建功。女排精神是中国女子排球队顽强战斗、勇敢拼搏精神的总概括,它表现为扎扎实实,勤学苦练,无所畏惧,顽强拼搏,同甘共苦,团结战斗,刻苦钻研,勇攀高峰。她们的这种精神,广为传颂,家喻户晓,给予全国人民巨大的鼓舞,号召全国人民向女排学习。

  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女排人,身体力行地传承着“女排精神”。女排精神曾被运动员们视为刻苦奋斗的标杆和座右铭,鼓舞着他们的士气和热情。更关键的是,它因契合时代需要,不仅成为体育领域的品牌意志,更被强烈地升华为民族面貌的代名词,演化成指代社会文化的一种符号。它一直与女排的得失、沉浮紧紧联系在一起,并成为评价中国女排的最难以割舍的标准。

  女排精神之所以备受推崇,最重要的是那种足以流芳百世的不畏强敌、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精神,远远比“五连冠”本身更加能鼓舞国人。郎平说,中国女排的精神不只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明知难赢,也竭尽全力。她又更新了“女排精神”的内涵: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有团队精神,踏踏实实,做好工作。

  艰苦创业就是要不畏困难、扎扎实实、拼搏进取,不是因为它力量巨大,而是因为锲而不舍、昼夜不息。越是艰苦的事情,越是需要强有力的精神支撑,越是困难的局面越是需要女排精神。如果党员干部面对困难选择了畏首畏尾,面对逆境选择了退让回避,面对危险选择了溜之大吉,那么就谈不上实现经济更加发展、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奋斗目标。天上从来没有掉馅饼的好事,幸福也不是纸上谈兵,这需要党员干部坚定信念、不畏艰险、埋头苦干,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才能像中国女排那样重回世界之巅,实现中国梦、强国梦。

  《夺冠》观后感 篇4

  距离电影《夺冠》上映已经整整27天了,很庆幸能够在首映当晚,买到了电影票,短短135分钟的时间,看了真叫人感慨万分。

  记得电影院里,林问了我这样一句话:“你已经知道电影的结局,为什么还要到电影院中观看?”

  我没有回答他,只是笑了笑,算是对他问题的回应吧。说真的,很多人看《夺冠》,我相信,绝对和我是一样的态度,我们看的不仅仅是中国女排,更是看的是一个时代,可以说,《夺冠》绝对可以算是一部国民度非常高的电影。整部电影用135分钟的时间,展现了中国女排三个辉煌时代的光影事迹,我想,很多观看电影的中国人绝对会被电影中每个时代的集体记忆和情绪巧妙贯穿其中。

  电影给我最刻骨铭心的感受可以用一个“动”字描述。一是电影情节的“动感”;二是电影内容的“动心”。

  作为一个90后,五连冠的时代我没有经历,但老一代女排训练时的那股子拼劲深深的刺痛了现在一直身处安逸的我,让我忍不住回想起20xx年的那个夏天,为了上岸不断奋发的我。

  那句“平时这么苦这么累的训练,就是为了比赛时可以赢对手。”可谓是深深的留在了我的脑海里。

  当然,有高潮也就会有失忆,08年北京奥运的失意也是让我难以忘怀,家门口的比赛,中国女排以2:3憾败美国女排,小组赛失利。

  电影说是记录中国女排,但我感觉说是用郎平的眼光来描绘中国女排更为合适。

  当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以上内容仅是无雪一家之言,不到之处,还望各位影者见谅。

  《夺冠》观后感 篇5

  18岁!冬奥会首秀!夺得中国冬奥历史上首枚女子雪上项目金牌!今天,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中国小将谷爱凌凭借第三跳的完美发挥,以总分188.25分的成绩夺得冠军,创造多项历史!

  本场比赛,谷爱凌第一跳拿到93.75分,排名第二。第二跳,谷爱凌得到88.50分,两跳过后排名第三。最后一跳,谷爱凌成功挑战转体1620度的高难度动作,得到94.50分的全场最高分,并最终获得冠军。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动作是她此前从未做过的,能在冬奥会如此紧张的赛场上挑战自我,令人叹服。

  “我参加比赛不是为了打败其他选手,我是要做到自己最好,我觉得无论(平稳)落(地)还是不落(地),都会让我感到非常骄傲,所以我还是选择最后一跳做这个新动作,让世界看到我的比赛精神。”赛后,谷爱凌如此解释为何自己会挑战这一超高难度动作。

  本赛季,谷爱凌状态出色,在冬奥会之前的一系列比赛中,她取得了6金2银1铜的骄人战绩。北京冬奥会是谷爱凌个人的首届冬奥会,对于冠军,这位年轻人同样非常渴望。

  在赛后的混合采访区,谷爱凌向记者们展示了自己的手机屏保,那是北京冬奥会金牌图案。“这两个月来,我的手机屏幕就是奥运金牌,这是我最大的梦想!今天能拿到金牌,我非常非常高兴!”

  夺得冬奥会大跳台冠军,也让谷爱凌成为中国首位在雪上项目上获得冬奥会金牌的女选手。对于这一突破,谷爱凌表示:“打破界限、打破历史、打破纪录,永远是我最大的目标。希望今天我拿到金牌后,也能有更多的女孩觉得她们也可以做到。”

  尽管已经成为冬奥冠军,但谷爱凌直言自己和同龄人一样,“我和你们一样,我也要上补习班,我们都是朋友。我能拿到这枚金牌,不是因为苦练,而是因为我热爱这项运动。”她说,“我希望大家都能去体验运动的魔力,这真的是一件可以改变人生的'事情。”

  《夺冠》观后感 篇6

 

  自1981年11月16日,中国女排在世界杯最后一场比赛中以3:2力克当时的世界劲旅日本队,首次登上世界冠军之巅之后,接连登上领奖台,实现五连冠傲人战绩。中国女排也曾跌入低谷,也曾经历过青黄不接,三十多年来,战绩屡有浮沉,但精神从未沉沦。从“铁榔头”的洛杉矶,到“郎平妈妈”率队的里约,不抛弃,不放弃,这就是我们熟悉的中国女排精神。

  “一个球哪怕你接不住,也要拼尽全力冲过去”,这是老女排留下的遗产;“打一分算一分,一分一分咬下来”,这是新女排写下的精神。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奋斗,才弥足珍贵。中国女排用一次次跌宕起伏的夺冠,振奋着我们的女排精神。

  郎平曾说:“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只要你打不死我,我就和你咬到底。这就是中国女排,这就是女排精神,哪怕艰难险阻,也不忘在绝境中挥拳和怒吼!

  今日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女排十一连胜的辉煌与荣耀,可是谁又能真正体会到,女排姑娘们的艰辛与付出,一记势不可当的扣杀,也许需要一千次的刻苦练习,一次完美的配合,背后,也许是一千次的脚步腾挪,疲倦、劳累、伤痛,不能动摇女排姑娘们对胜利的不懈追求,

  夺冠将我们带回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唤起了我们因时光流逝而逐渐失去的一枪热血与豪情壮志,今天,女排精神早已不独属于中国女排,它属于全华夏每一个拼搏奋进,永不言弃,用自己的方式为国奉献的中国人!

  《夺冠》观后感 篇7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代表中华民族,这场球如果拿不下来的话,你们后悔一辈子。”电影院中,小孩子们不再窃窃私语,所有人都紧盯着面前闪烁的荧屏,屏息敛声。

  “中国队获得了世界杯冠军!她们成功了!”电影院依然安静,但我从身边人急促的呼吸声中可以听出他们内心的激动。我也心潮澎湃,如果不是在电影院里,我真想站起来鼓掌,大声为女排喝彩。看到队员胜利,主教练默然不动,眼眶却悄悄湿润,更是令屏幕前的我也鼻子一酸。

  但是在欣喜后,我心中却有一丝淡淡的担忧。影片中一句话恰可以说出其根源所在:他们不可能打一辈子球的。哪怕获得了奥运会冠军,一个运动员又有几个四年?等度过了短短的黄金年华,后面漫长的人生又该如何面对呢。不是所有队员都可以像郎平说的一样成为主教练、真正为体育献出一生,大多数队员都是在年龄变大、体能下降后便退休,无人问津。

  从“流血不流泪,掉皮不掉队”这句口号中蕴含着坚持不懈的高尚精神,但也能看出运动员们训练多么艰苦。当把自己最珍贵的青春时光都花在训练上,不顾其他领域与知识,等到年纪大后无法参加体育,落得一身病痛,也没有其他事物可供消遣,是多么无聊与痛苦啊。当然,我不了解真正的体育机制,这只是我的猜想而已;国家也一定会给运动员们补贴与慰问。只是奠定精神世界基础的那几年,一旦错过就再也无法弥补吧。

  令我感到无比惊喜的是,郎平后来说的话解决了我内心的担心。——“今天就练到这吧,休息,去谈恋爱吧。……我希望你们是完整的人。”热爱体育是一生的事,但训练与比赛不是;体育是事业,是决心,是追求,但不是整个人生。

  我喜欢《夺冠》这部电影,不仅仅因为它紧凑的故事情节与节奏、精美真实的画面,更是因为它让我深一步懂得了体育的真谛——不是赢不赢的包袱,而是纯真的快乐与热情。

  《夺冠》观后感 篇8

  四年前,我和爷爷奶奶围在电视机旁,看女排夺冠,四年后,我和爷爷奶奶来到电影院,再次看到中国女排夺冠。

  从小我就听爷爷说,“女排,是我们这代人无法忘却的记忆”。当然,我也看过不少次排球赛,其背后的竞争和艰辛也听爷爷说过。时逢佳节,和家人一起去影院,观看《夺冠》,女排精神第一次完整地呈现在眼前,那一幅幅令人心酸的画面深深的撞击着我,久久不能平静。

  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个黑暗的夜晚,破旧的训练场里,时不时传来球猛烈撞击的砰砰声,屋子透出的丝丝亮光在寒风中显得孤独。这便是当时的国家女子排球队,整个训练场只有一个球场,周围的区域除了几个举重器材便再无其他设施。

  此时的日本、美国已采用计算机代替人计算球员的各项数据,反观当时的中国,没几台这样的机器,更不可能运用到排球上。但这不足以阻挡中国女排强大的意志。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就拿勤奋来弥补。

  精神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训练时,木质的地板经常会把手搓的血肉模糊,木刺常会扎进手里,即使带着护膝,也经常因救球摔倒在地,疼得站不起来……

  勤奋,终有一天会化作决赛场上的胜利,当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当全场唱起中国国歌,平时的苦,又算些什么?

  此后,由郎平带领的中国女排勇夺五连冠,让一代中国人以排球为自豪。

  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郎平的运动员生涯结束后,中国女排也落入低谷。

  因为自身的负担和女儿在美国读书的原因,20xx年,郎平接受了美国排球队的邀请,担任美国队教练。20xx年,郎平带领的美国队在半决赛击败了中国,遭到国人辱骂。

  有些人认为,中国不再需要排球。

  30年前,她带领老女排冲出亚洲、走向世界,30年后,面对很多人的不解,她毅然提出改革措施。

  新一代女排被带活,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再次获得世界冠军,这,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我们需要女排,需要女排精神,需要她们传承精神,需要看到她摘取精神桂冠!

  《夺冠》观后感 篇9

  原本计划在春节期间上映的《中国女 排》,被突如其来的疫情推迟到了9月。国 庆长假,我终于来到电影院,观看了这部更 名为《夺冠》的电影。

  《夺冠》讲述了中国女排从 1981 年第 一次夺得世界冠军,创造了五连冠的奇迹, 之后 30 多年的风云跌宕,到 2016 年里约 奥运会上,不负众望,再创辉煌的故事。通 过电影镜头,真实地再现了几代女排队员 百折不挠、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看 完电影,我思索了很久······

  2020 年,对我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年。 我在这一年里,顺利完成了小学的学业, 进入了中学阶段的学习生活。在老师们 的引导下,我很快适应了新的环境,可是 远没有达到我期望的“优秀”。“宝剑锋从 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所有的成功, 都是艰苦的付出换来的。中国女排经历 了一次次失败,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爬起 来,至今已经十次问鼎世界冠军。女排队 员们平日里刻苦训练,在赛场上奋力拼 杀,为了实现理想,同甘共苦,团结战斗。 她们为什么可以一次次创造传奇,与她们 每天都有明确的目标,坚持不懈地艰苦训 练分不开。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坚韧精进、追求 卓越”,这是王老师为我们制订的班训,也 是老师们对我们寄予的厚望。《夺冠》这部 电影,正好诠释了这段话的含义。郎指导 这样勉励朱婷:“你不用成为我,你只要成 为你自己。”我现在12岁,正是最有冲劲的 时候,正是要给自己下“不可能达到的目 标”的时候。我们同样可以用最猛的劲儿, 展现出最不一样的“自己”。

  “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尽100%的努 力。”让你心中的雏鹰展开双翅,在梦想的 星河中征战出只属于你自己的那颗最耀眼的星。加油吧,少年!

  《夺冠》观后感 篇10

  影片一开始,场景就非常震撼:女排队员们浑身是伤,护膝、队服满是汗污和血渍,她们拼尽全力接球、扣球、摔打……宛如战场上奋不顾身的战士。

  假期里,全家看《夺冠》这部电影,影片讲述了中国女排在不同时代夺冠的故事,不同时空的场景在人物的回忆与活动中反复对比。而开始的那段震撼场景即是80年代女排姑娘们拼搏的景象。

  郎平的经历把两个时代的女排联系到了一起。她在指导现在的女排时,反复问队员“你们为什么打球?”没有人能给她满意的答案。我想,她一定也很多次问过她自己。

  为什么打球呢?“80年代,”爸爸告诉我,“那时我们国家还很贫弱,中国需要在世界舞台上证明自己,人们把“夺冠”看作祖国强大的象征。为了为国争光,每个中国人都愿意牺牲自己的一切。这就是当年的女排精神。”

  那么我产生了疑问:为什么郎平当了教练之后,不让现在的女排也为荣誉牺牲一切了呢?她还是反复提到“女排精神”,但她也给队员们放假,不去阻止她们自己的追求和想法。新时代的比赛中,她除了严格训练,更是运用了高科技和比赛策略,充分发挥每位队员的个性和优势,最终赢得了冠军。

  我觉得,郎平的“女排精神”在变。现在祖国强大了,已经不需要一次简单的比赛来证明,我们没有必要再为了一次比赛牺牲一切。但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证明自己价值,人人富有个性,人人积极向上,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才会更有活力,更加强大。我想,这就是郎平所说的,新时代的“女排精神”!

  《夺冠》观后感 篇11

  今天,李老师让我们看了一部电影——《夺冠》,我看了这部电影后,心中澎湃激昂,久久不能平静,为女排精神而感动。

  《夺冠》这部电影主要讲了女排国家队在近几十年中的发展历程,从最开始的技术、训练条件等都不如美国、日本等强国,再到在日本排球世界杯上艰难夺冠,再到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女排的失利,最后是时隔多年后的重新夺冠。整个电影都诠释了什么是女排的团结精神和拼搏精神,令我感动不已。

  中国女排的团结精神令我感动。女排是一项群体运动,只有每个人能互相配合,在自己的位置上发挥好自己的作用,并同时发挥好自己最好的状态,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在生活和学习中同样需要团结精神,在学习中,团结十分重要。团结同学,不仅要提升自己的成绩,也要帮助同学,让我们这个班级在互帮互助中成长。成绩好,不仅要靠自身成绩,还要有团结同学的意识,这样才能让我们整个班级体得到长足的发展。我们要在学校中发扬中国女排的团结精神,争取在年级中让班集体得到更多荣誉。

  中国女排不仅有团结精神,还显现出了一种自强不屈的拼搏精神。这种拼搏精神正是我们在学习中所必需的。只有做到拼尽全力,才能在学习中崭露头角。就拿这一次的考试来说,你真的拼尽全力了吗?你就不能再做的好一些了么?我想许多人的答案都是否定的。那么我们从现在开始就应该改变自己对待学习的态度,改掉之前的那种浑浑噩噩的状态,从现在开始为自己的梦想拼搏。

  《夺冠》这部电影使我感触良深,我学习到了拼搏和团结的精神,我要将从这部电影中学到的道理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

  《夺冠》观后感 篇12

  女排精神是中国女子排球队顽强战斗、勇敢拼搏精神的总概括。其具体表现为:扎扎实实,勤学苦练,无所畏惧,顽强拼搏,同甘共苦,团结战斗,刻苦钻研,勇攀高峰。她们在世界排球赛中,凭着顽强战斗、勇敢拼搏的精神,五次蝉联世界冠军,为国争光,为人民建功。她们的这种精神,给予全国人民巨大的鼓舞。国务院以及国家体委、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和全国妇联号召全国人民向女排学习。从此,女排精神广为传颂,家喻户晓,各行各业的人们在女排精神的激励下,为中华民族的腾飞顽强拼搏。

  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女排精神始终代代相传,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的自豪、自尊和自信,为我们在新征程上奋进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女排人,身体力行地传承着“女排精神”。正因为这种精神的薪火相传,让大家敢于期待来年在东京奥运会的女排赛场上,再次迎来升国旗、奏国歌的荣誉时刻。

  女排精神曾被运动员们视为刻苦奋斗的标杆和座右铭,鼓舞着他们的士气和热情。更关键的是,它因契合时代需要,不仅成为体育领域的品牌意志,更被强烈地升华为民族面貌的代名词,演化成指代社会文化的一种符号。它一直与女排的得失、沉浮紧紧联系在一起,并成为评价中国女排的最难以割舍的标准。

  女排精神之所以备受推崇,最重要的是那种足以流芳百世的不畏强敌、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精神,远远比“五连冠”本身更加能鼓舞国人。

  郎平看来,中国女排的精神不只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明知难赢,也竭尽全力。昨天,她更新了“女排精神”的内涵: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有团队精神,踏踏实实,做好工作。

  队长朱婷认为,“女排精神”就是传承,从最早的5连冠辉煌延续至今,“女排精神”的实质没有变化,新一代队员一直在丰富内涵,一起努力,永不放弃。

  张常宁认为,新时代的“女排精神”就是,哪怕只剩1%的机会,也要100%地努力。

  《夺冠》观后感 篇13

  国庆,我观看了最近上映的电影《夺冠》。影片讲述了中国女排从1981年首夺世界冠军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生死攸关的中巴大战跌宕起伏的故事。诠释了即使落入低谷也始终不屈不挠、奋力拼搏的女排精神。

  1980年训练赛,中国女排对战中国男排冠军江苏队。女排队员们虽然输了,但当时的环境之艰苦,训练之刻苦,队员之永不言弃,已深深地感动了我们。1981年大阪世界杯决赛,中国队对战日本队,赢得了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小组赛,中国队对战当时主教练是郎平的美国队,中国女排结束了五连冠的传奇故事。2013年,郎平正式再次挂帅执教中国女排,带领着中国女排开启了新的征程。2016年,中国队对战东道主世界排行第一的巴西队,最终获得了奥运会的金牌。

  其中,最令我难忘的片段是郎平再次成为中国女排的主教练,力排众议,力争改革。“中国女排了,唯有改革,才能使中国女排重回巅峰。”郎平以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说打动了领导们。获得了领导支持的郎平,带领中国女排冲破了旧体制的牢笼,使中国女排从亚锦赛第四的低谷,重回了世界冠军的巅峰。

  在我们看来,郎平的改革似乎十分简单:三言两语打动了领导;三两条纲领就确定了资料;三两年就有了成效……其实并不然,只要你回眸看一下中国那历经沧桑的一百年,就会发现改革十有八都是失败的:打动了领导,为何戊戌变法失败?有了纲领,为何预备立宪失败?有了成效,为何洋务运动的成果一场战争之后化为乌有?由此可见,改革不仅仅要有纲领,要支持,更需要勇气和决心以及一次次的尝试。郎平在改革过程中也遭到了质疑,遭遇了队员的不信任,领导的嗤之以鼻,可是她并没有放弃,她凭借着自我对女排的那种热爱,那种精神,获得了胜利!

  《夺冠》观后感 篇14

  下午,我们一家去电影院观看了《夺冠》这部电影。

  电影里中国女排的顽强拼搏精神深深打动了我。1979年,在条件简陋的福建排球训练基地,老一辈女排们挥汗如雨,进行了上亿次的训练,练球的教室墙壁上都被砸出了密密麻麻的坑。18岁的郎平说:如果什么都比不上别人,就只能比别人更拼命。最后他们获得了中国的第一枚排球金牌。举国上下,一片欢腾,人们纷纷走上街头欢呼,庆祝女排取得的巨大胜利。

  时光变迁,第二代女排们没有能继续所向披靡,而是被日本、美国、巴西队远远抛在后面。老女排队员郎平因为懂英语,技术好,被美国聘请为教练。她人虽在美国,但是心里一直放不下自己的祖国。后来她放弃美国的高薪工作,回到祖国。她排除一切困难,并且制定了顺应时代发展的训练方案 ,还带着女排姑娘们回到福建训练基地,在她的鼓励和教诲下,二代女排们体会到了老一辈女排们的拼博精神,发奋练习,在各国都不看好中国的情况下,一举夺冠!

  看到这时,我激动得流下了眼泪,看来女排精神不能丢啊!女排精神就是:祖国至上,团结合作,顽强拼搏!爱拼一定会赢!

  有一个情节让我印象很深刻:第一代女排教练说他第一次出国时,国外的酒店里已有洗衣机,冰箱,而这些在中国他见都没见过,那时的中国还太贫穷了。郎平被外国记者问中:为何你们中国人为什么那么看重一场比赛的输赢?我想是因为心中有祖国,当国旗升起、国歌奏起时,心里那份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看完电影走出影院,站在透明的观光电梯里远眺,夜空下高楼大厦已万家灯火,霓虹灯交相辉映,马路边那一排排的红灯笼更加绚丽。我只想说:祖国母亲,你真美丽!我也要学习女排们的不懈拼搏精神,努力学习,将来才能为一个有用的人,为祖国做贡献。

【《夺冠》观后感(14篇)】相关文章:

《夺冠》观后感精选15篇12-08

《夺冠》观后感通用15篇12-20

电影《夺冠》观后感13篇12-04

《青春》的观后感12-22

寒假的观后感12-22

寒假观后感12-21

读书的观后感12-17

归来观后感12-13

战马的观后感12-13

误杀观后感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