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

更新时间:2022-04-05 11:39:16
  • 相关推荐
《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

  当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1

  看《一生只为一事来》的时候,竟然掉了眼泪。我自己也有点意外,半辈子电影看下来,我早就是一个心肠冷酷的专业观众。类似《唐山大地震》《山楂树之恋》这种,电影内外,全中国大概流了有五吨眼泪,我也就是听别人哭哭。

  而《一生只为一事来》这样的电影,老实说,也不是我的菜。因为我不喜欢煽情,不喜欢励志主题,而要在影像的意义上去挑剔这部电影,更太容易。比如,整部电影的年代感单薄,年代符号也简易,剧情设置和起承转合基本套路,主要演员的声口和表情也相当城市。

  但是,我几乎是轻易地被这个题材拿住,因为,这些年的中国教师太缺乏影像表现。自《阳光灿烂的日子》后,中国教师的形象基本就被冯小刚给遮蔽了。虽然,冯小刚演的这个胡老师绝对是他个人表演史上的最佳,形神兼备地表现了教师行业的难堪开端,之后的教师影像,基本就在胡老师的光圈里摇摆,传达一种温和的无能,色厉且内荏,以及猥琐的体面。而随着这些年教育被各种蚕食,影像中的教师或者成了“疯狂老师”“麻辣老师”,或者就成了“恐怖老师”“人偶老师”。

  我们几乎忘记了,少年时代,我们遇到的老师曾经多么亲切,他们曾经就是我们的左邻右舍,我们的父亲母亲。这就是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的意义,编导用相当朴素的镜头带我们回到过去,重新把我们童年时代的老师还给我们。

  电影开头恰好是我们20世纪70年代初出生的人上小学的年代,背着行李的支月英从城市来到大山,我想到了我自己的小学语文老师金感芳。她在和支月英一模一样的年纪成了我们的班主任,而少年时代的喜欢,常常就用恶作剧的方式表达,虽然我们没有像电影中的小男主一样给老师吃巴豆来逼她离开,但我们也把自己最喜欢的老师气得眼睛出血。

  老师眼睛出血住院,跟电影中的孩子一样,大家突然意识到了老师的珍贵。我们把两分五分零用钱拼凑一起,给老师买了四个鸡蛋,一路像捧着玉玺一样护送到医院。可惜医院不让我们一群人进去,我们就爬墙,跌碎了两个鸡蛋,当时的心痛到现在还历历鲜明。看《一生只为一事来》的时候,因此就一直交织着我们自己的记忆,到后来,你就完全不觉得它是一部电影,虽然有那么一个时刻,比如支老师和学生如意一起睡在黑暗的学校宿舍时,电影给了一盆紫色花两秒钟的镜头,当时我想到了《晚春》中被原节子凝视过的花瓶,导演可能并不知道或记得小津有过这样一个镜头,但是,《一生只为一事来》中三次出现的花镜头,让人觉得,在电影的意义上,最朴素的表达就是最高级表达。

  当然,《一生》还远没有那么高级,编导的手法几乎老梗,支老师的每一次困难,都表现为跌倒和爬起,矛盾和矛盾的解决,也都是桥段。好在,江西大山里的风景是朴素的,千年月色是朴素的,溪水是朴素的,导演也难得地没有把这部电影做成江西风光片,朴素的天地,才酿造真正的日子。也是在那样的岁月里,我们和老师一起经历风霜,共同成长。

  电影结尾,有一个很不起眼的细节,成了大老板的小男主把过去同学召集一起坐在教室里,给支老师一个意外。日子过得最辛苦的如意,一直辗转各个工地谋生,带了老师写给她的一叠信来,说,老师,这辈子能遇到你,就一点都不遗憾了。这个演员不漂亮,但是特别情真意切。想起我们小学三十年聚会,每个同学,看见过去的老师都哭成一团。因此,《一生只为一事来》最好的地方就是,全片没有去表现支月英的学生多么有成就,也没有去强力表现支月英的付出多么感天动地。

  这部电影终极要讲的是,所谓教师,就是那个在几十年岁月里,种树成林的人。对一个民族的情感呵护,才是教师最深沉的付出。黑泽明的《袅袅夕阳情》里,老师和过去学生聚会,大家各自耍宝,看上去情商不太高的学生表演报站名,他一直站在那里报,特别呆萌的样子,时间久了,就有一种感动,最好的师生关系就是这样的吧,面对老师,每个人都重新获得回到童年的能力。而一个民族的童年能有多长,就看这个国家的支月英有多少。

《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2

  “不是因为有希望才去坚守,而是因为坚守了才有希望!”这是对一个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同一个岗位上的人民教师支月英的的褒扬,也是对千千万万的.人民教师的献礼!

  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十九岁的城市女孩支月英不顾父母反对自愿到边远山区任教的故事。期间村民对教育的轻视与对支老师的误解,以及以董大山为首的一帮调皮学生的恶作剧让支月英想到了要放弃,并准备离开。但因为一个放牛娃在她下山时远远地大声告诉她:“支老师,我爸说了,明年开春就让我去上学!”

  支月英被深深地感动,她觉得这里需要她。而学生们也意识到自己的过分行为,纷纷下山追回自己的老师。从此支月英再也没有萌生过要离开的想法。她尽心尽责,不仅操心学生的学习,还操心他们的生活。

  影片里几个典型的学生牵动着我的心。

  董大山调皮捣蛋很有一套,却是个聪明又胆大的孩子。他是村支书的儿子,父母有点文化,是那种近乎于用棍棒打进学校的学生。他只是不想努力,是属于那种稍微努力就能成为学霸的角色。加上父母的长远眼光,董大山考上大学走出大山是必然的事。

  刘燕是个胆小怕羞的女孩子,但老师告诉她有困难一定要勇敢面对,而不是选择逃避。在村里德高望重的族长是她的爷爷。全家上下都宠着她。也给了她足够的勇气去面对困难。最后刘燕成了警察。

  最让支月英老师心疼的是那个乖巧懂事又学习优秀的单亲家庭的孩子如意,她事事不如意:成绩全县第三却从此与读书无缘;为了照顾多病的母亲过早成了家,却嫁了个好吃懒做的家伙。旧苦未脱又添新愁——一对幼小的儿女做了留守儿童,自己独自外出打工赚钱养家。在工地上干着苦力活,一双儿女在家乖巧的让人掉泪。女儿从山上摔下来也瞒着所有人,最终却错过了治疗的最好时机,成了腿部有残疾的孩子。

  记得著名的钢琴家郎朗曾说过一句话: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推手。没有哪个孩子是天生就能够主动持续的学习下去的,很多时候需要父母推一把,助孩子一臂之力。

  电影里董大山和刘燕都是幸运儿,他们不光有支老师做推手,最重要的,他们还有来自家庭的坚强后盾。而如意,虽然也有支老师,可母亲的短浅目光,一句要照顾家里,就断送了孩子唯一的一条通往山外的路。

  乖巧的如意在放弃上学的那一天,支老师和如意聊了一个晚上,也没能挽回结果。太懂事的孩子往往都过得很苦,这话放到如意身上,一点也没毛病。她一定以为牺牲自己成为一个孝顺的孩子很伟大,她放弃学业来照顾母亲,而后却又为了生活丢下两个孩子给母亲照顾。

  遇到一点艰难,就选择放弃。后来发现,走下去的每一步,都是举步维艰。这是我看这部电影最深的感受。

  看来,选择真的比努力更重要。

  我有一个朋友,家庭困难。老二初中叛逆期,在家里一个星期不去上学。说不给他买手机,就永远不上学。我们都劝她:不去上学拉倒,不要给他买。买了更不会读书了。但是出人意料的是,我的朋友借一千元给老二买了手机。就为了让他去上学。当时很不解,她说:“如果他就因为要手机而从此放弃上学,那就真的没有一点希望了,我能做的就是让他读下去,不到最后我就不会放弃。或许再坚持一会儿,也许还有希望。”朋友的话让我很触动,也由衷的佩服这个并没有多少文化的朋友。觉得自己真的不如她。

  支老师一件事情坚持了一生,有人说她值得。因为最终她获得最高荣誉——成为感动中国人物最美乡村教师。

  也有人说她不值得。在花一样的年纪就扎根于深山,不曾走出去看外面的世界,一生都坚守于三尺讲台,围绕于大山之间。

  但对于支老师而言,无所谓值不值得。因为深爱着自己的工作,因为深爱着大山里的孩子,所以她选择了坚守,因为坚守了才有希望。

【《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相关文章:

《当幸福来敲门》电影观后感05-20

当幸福来敲门观后感(15篇)04-10

《小英雄雨来》观后感(15篇)04-09

《当幸福来敲门》观后感(通用15篇)04-22

《当幸福来敲门》观后感合集15篇04-20

妈妈,让我来02-12

突如其来造句05-04

一生最爱纳兰词02-14

悲从乐中来02-15

我来编童话作文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