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观后感就是自己的一种思想感悟,观后感相当注重“感”,也就是从作品中领悟出的道理与思想。那么你真的会写观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死亡诗社》观后感优秀,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这部影片给予我的最大的感触是生活不只是诗和远方,还有眼前的苟且。
我不能否认这部优秀的影片激起了许多处于黯淡无光的生命里的人们的梦想、激情、血性和对于“改变”这个使命的责任感;它使无数在面临人生的选择、踌躇不定,或是在自己的道路上孓然行走而无所适从的人们勇敢、坚定地追随自己的内心;使浑浑噩噩者寻找到生命之重以及活着的意义和价值。
我相信片末学生纷纷违抗校长的命令,站在桌上以示对传统、守旧的教育方式的批判和基丁老师开放自由的教学方式的认同以及对老师本人的敬重打动了不少人。当一潭死水般的腐朽体制内出现一个活跃的变数时,被旧体制长期压迫的人自然渴望借此而掀起改革。从观众的角度而言,大家喜欢看到角色身上的反抗精神,因为反抗精神象征着新生思想诞生和新生力量的注入。反之,当依旧固守传统旧思想的人出现并以各种方式对革新者进行压制时,大家自然会将该角色置于“反派”的定位且对该角色恨之入骨,就如《飞越疯人院》里的护士长,也像是《死亡诗社》中的校长。为什么?因为当我们坐在荧幕前时,往往是站在一个制高点上去审视影片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对于一部影片说,自然有其思想导向性,但作为信息接收者的我们,往往会乖乖地跟随它的思维引导而极少去换位思考并置之于现实中去考量。
看完《死亡诗社》,脑海中逐渐浮现起《飞越疯人院》的片段。两部影片所设定的时代背景十分接近,一部的时代背景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另一部是六十年代初;同样是对旧体制的质疑和反抗;同样是以反抗的失败而悲剧收尾。我相信许多看过这两部影片的观众都会投身于对校长教育方式的批判和对基丁教育方式的赞扬中;还有对护士长蛮横专制、固守教条的表现的厌恶和对墨菲勇于挑战陈规、追求自由,但最后还是被非人道手段逼疯的深深痛惜。
人类的失智之处在于,永远都可以在价值判断的平衡点上为自己的观点找到合情合理的依据和解释。高墙外,墨菲是个不折不扣的社会秩序破坏者,于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安全与稳定,人们把他送进了高墙内。大家厌恶护士长,因为她手握权力,是规矩的制定者和实施者,她对破坏者会毫不留情面地惩罚。但是我们从没有想过,在我们把墨菲强制送进疯人院时,我们就是在充当护士长的角色;而在对墨菲行为的认可和对他的同情上,我们从没有记起他是个性质极为恶劣的地痞流氓。墨菲最后不可能逃出疯人院,因为犯罪就是犯罪。基丁老师鼓励学生们撕去那些他认为是废话连篇的前言并且跳过解读现实主义诗歌的部分,去浓墨重彩地赏析浪漫主义诗歌——当他其实很明白“应该要学的知识”和“想要学的知识”的界限时,当他其实很清楚学校的规矩以及台下那些学生所要背负的未时,他依旧选择那么做,其实是害了学生。学生们最后不可能掀起教育方式的变革,因为现实就是现实。
“凶手”是“船长”,就某种意义而言,我觉得是正确的。基丁老师教会了学生去探求真我、发掘潜能、怀抱梦想,但是他并没有很好地教会他们在大环境下生活。他教会了学生们什么是爱、热情、浪漫,教会他们成为了理想主义者,但是却没有教会他们如何应对现实的残酷——就好比是他教会了学生如何去织梦,但是却没教会他们如何获取面包。理想固然是美好的,但是终究要回归现实。
我想这部影片之所以口碑极高,是因为它的剧情与许多学生产生了共鸣。谁都在荷尔蒙的驱使下激情过、黯然过、鲁莽过、青春过,坏过事、闯过祸、破过规矩、败过秩序,更多的是因曾或多或少受过教条的压迫而感到不甘,亦或者是没有遇上这么一位自由开放的好老师。
每个人都有去做梦的权利,但是唯有珍惜现在的青春时光,去磨炼自己的意志、锻炼自己的品格,将才能在现实的漩涡中处事不惊,才有去实现梦的权利。
【《死亡诗社》观后感优秀】相关文章:
《死亡诗社》观后感05-02
死亡诗社观后感05-07
死亡诗社观后感08-24
死亡诗社英文观后感10-01
《死亡诗社》观后感7篇02-15
死亡诗社观后感13篇02-15
死亡诗社观后感6篇12-01
《死亡诗社》观后感8篇11-04
死亡诗社观后感8篇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