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春节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3-02-24 17:35:40
  • 相关推荐
关于家的春节的作文四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家的春节的作文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家的春节的作文 篇1

  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春节,是高一时在外公家里过的。

  对于好奇心极强的我来说,到外公家过春节,可以说是我期待已久的了。我心里早早地便憧憬起乡村的春节是个怎样的模样来。

  尽管如此,乡村的春节还是让我感到十分的新奇。且不说置办年货时的人潮涌动,且不说糖瓜祭灶时的炊烟缭绕,更不说熬粥烙饼时的香气四溢,单说年三十贴那火红的平安符就极为有趣。小表弟小猴子般窜上窜下,凭借娴熟的“壁虎神功”,将平安符贴到了窗户高处,就连鸡栏以及土胚砌成的猪圈、羊圈也都贴上了金光闪闪的大字——六畜兴旺。我也兴致大发,抹了一手糨糊,想将“出门见喜”贴到院门外的'梧桐树上,可由于手上黏,刚贴上的平安符就又被手粘下来,好一会儿也贴不住,舅妈见我狼狈的样子哈哈大笑,过来帮助才算完成了任务。一会儿,我又瞄上了那已被剪成两半的特大平安符,这该怎么贴呢?还是舅舅有办法。哦,原来是两扇大门一边一半,中间一合便是完整的“平安”二字。贴在小院各处的平安符像是缀在白绢上的红花,显得格外耀眼,就连雪花贴近它时仿佛也会被鄢抹热烈的红融化掉。“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不正是它的真实写照么?

  白天忙乎了一天,眼见天色暗了下来,也到了吃年夜晚饭的时间。饺子下锅了,外公一大家子其乐融融墟地围坐在了一起。跟我平日里的餐桌上色、香、味俱全的精制美食不同,这里摆上饭桌的是翻腾着热气的猪肘子,孩子们一哄而上,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不一会儿猪肘子便被瓜分干净,我打量着埋头苦吃的小表弟,艳羡他吃嘛嘛香的好胃口。

  “啪——啪——”五彩绚丽的烟花点亮了墨一般黑的夜空,时而隐现出一张张仰望天空的笑脸。

  天上的美景稍纵即逝,地上的惊喜却在蔓延……

  除夕之夜并不漫长,火红的爆竹“噼噼啪啪”地掀开新的一天。 年初一的早上,我就是被爆竹声震醒的,端起热腾腾的饺子,哎,怎么还和除夕夜一样是素馅的呢?我将自己的疑惑说出来,外公笑着说,素馅饺子代表健康长寿,初一时吃的饺子一定要是除夕时没煮完剩下的,取吉庆有余之意,并且除夕和初一吃的饺子必是素馅,取来年平安,素素净净之意。饺子里往往还要包上糖果、钢镚儿、金如意、糖、花生、枣和栗子等。按民间的说法是,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来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将健康长寿,吃到枣和栗子的人将早生贵子……

  听着有趣的民俗,感受别样的气氛,让我回想起自己以往所过的十几个春节来,节前穿梭于专卖店购置高档物品,节时一家三口寂寞地围坐在餐馆的山珍海味旁,象征性地给亲友发个短信,打个电话。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时,似乎也冲淡了春节的传统习俗;时尚的潮流涌人城市,冲淡的是浓烈的年味儿。

  今年春节临近,我又回忆起那年在外公家过的春节了。

家的春节的作文 篇2

  我们渴望去一个地方,很少有人是毫无目的的。就像春节回家,如果没有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供您想念,我想在春运挤成狗的时点,你会去凑这个热闹吗?

  家是我们人生的驿站,是我们生活的乐园,也是我们避风的港湾。它更是一条逼你拼命挣钱的鞭子,让你为它拉车、犁地。家还是一件旧风雨衣,只有在狂风暴雨之中才能更体现它的真正价值。家又是一个充满亲情的地方,无论你是在天涯,还是在海角,只要一想到家,就会有一种亲情感回荡在心头。

  有一首歌,歌名是《过年回家》有韩庚唱了这几句:“突然间泪水悄悄流在脸颊 这一站就是我的家 空气中充满记忆熟悉的味道 爸爸妈妈你们的儿子回来啦,”我想这句歌词道出了春节回家的最深层次的原因。家是我们熟悉地方,那里还有我们的最亲的亲人。

  古人云梁园虽好,不是久留之地,我们远在千里,为什么要长途跋涉回家,就是我们客居的地方不是属于我们的家。梁孝王自小享尽荣华富贵,也为保卫汉室江山立下了大功。平息了七王之乱后,遂在梁国大兴土木。他以睢阳为中心,依托自然景色,修建了一个很大的花园,称东苑,也叫菟园,后人称为梁园。《汉书》载:“梁孝王筑东苑,方三百余里”。梁园中的房舍雕龙画凤,金碧辉煌,几乎可和皇宫媲美。睢水两岸,竹林连绵十余里,各种花木应有尽有,飞禽走兽品类繁多,梁王经常在这里狞猎、宴饮,大会宾朋。天下的文人雅士如枚乘、严忌、司马相如等云集梁园,成了梁孝王的座上宾。俗成语“梁园虽好,不是久留之地”就是来自这个典故。

  家,是什么?千万个人有千万个说法。有的说,家是一种文化;有的说,家是一段时光;有的说,家是一种情怀。还有人说,……

  家,是什么,又不是什么。拥有它时,它平凡如柴米油盐酱醋茶;失去它时,掏心掏肝也找不回。

  贫困时,家是一个窝。哪怕四壁皆空,但只要有个窝,就可以挡住风寒

  战争中,家是一幅箩筐,一根扁担。烽火硝烟,颠沛流离,一家人扶老携幼,相依为命。

  太平时,家是一座博物馆,又是一个加油站。家里的一本书、一封信、一帧照片,都可以 引出一段属于你们家的故事,流传天南与地北;

  孤独时,家是黑夜里的北斗,是沙漠中的绿洲。

  富裕时,家是一帖清醒剂。时时提醒你“衣食足而知荣辱”,切不可“富贵思淫欲”。

  小时候,家是我们不需要想象就可以找到的地方,不要说我们人类,就是小时候放的.牛,只要晚上要回家的时候,你跟着它都可以找到你迷路的家。

  年龄大了,回家是一种对父母最真挚的爱,是一种刻骨铭心的思念,而看到母亲满头白发的坐在目前等待归来的儿女的时候,很多人都是噙着泪水的。

  有的人即使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回家,但是那一条信息,一通电话或者视频通话都让我们想到线路那一头满满的期待,这一头心中的怅然若失。家里不是缺少谁而不能存在,家就像我们人类的一副皮囊,因为我们有了感情,我们才成为人,我们想家,就是要让我们人的感情在适当的时候回归皮囊。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我们家庭团聚的最好的时光,因为家,所以我们无论多远,无论什么样的天气,无论什么样的困难都没有阻挡我们回家的路,家里有我们熟悉的味道,家里有等待我们的妈妈。

  春节,我们回家。

家的春节的作文 篇3

  又是一年寒假时,临近年末,踏着故乡的小路,一步一步朝着出发的地方走去。拐过几个熟悉的路口,停下脚步,门口的“报年红”又红了一番,在风中招展,向我挥手点头。花枝下,狗儿慵懒地躺着,晒着太阳,偶闻远处有动静便朝着天空吠几声,惹得枝头上的鸟儿叽叽喳喳,似乎在抱怨这狗儿打破了属于它们天空的宁静。不一会儿,便又在树枝间跳来蹦去,扑打着斜射下来的阳光,去了又回……

  闭上双眼,只身在外的孤寂与辛酸全部化为云烟,散在风中,落入土里;睁开双眼,双鬓斑白的父母早已湿了眼眶,立在门口,家——我又回来了!

  今年的家并没有在母亲的清洗下变得焕然一新,新挂的照片掩饰不了发黄的墙壁,家具也暴露年龄,靠在墙边,与墙一起构成一幅老画,几许沧桑,躺在阳光下,静静地……

  晚上,饱吃一餐之后,快速洗完澡便躺在母亲铺好的床上,暖暖的晚饭,暖暖的床,暖暖的父亲母亲的双手,暖暖的泪水也跟着流淌,在暖暖的笑容里。

  一天,两天,三天……很快就到了除夕,二十九下午,吃过晚饭,大家开始忙碌起来,趁着有阳光,我给狗儿洗了个香喷喷的“过年澡”,它高兴得上串下跳,在阳光底下,抖落棕褐色毛发上的水珠,间接给我也洗了个“喷洒浴”,直到我脸上、身上都湿了个遍它才罢休。可能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有福同享”吧,毕竟,我是它最亲近的伙伴,或者可以说是亲人。待我梳洗毕出来,狗儿早已躺在阳光底下,呼噜呼噜地睡着。午后的阳光显得更加温暖,照在池塘,一闪一闪,闪进了千家万户,闪进了每个人的心中……

  到了贴春联的时间,像往年一样,由我和父亲联手完成。我负责区分上下联,父亲负责贴,随着一张张旧春联被撕下,灰尘也随着落地,就好像在告别过去的一年,好的'、坏的,愉快的、悲伤的都已经尘埃落定。一张张新春联高高挂在墙上,红底金字,合着阳光,闪得发亮。再见!旧年。新年,你好!

  厨房里,母亲忙得手忙脚乱,炒的蒸的烤的炸的都有,姐姐在一旁听从指挥,“盐—水—酱油—”使姐姐充当着“小二”的角色,辅助“大厨”准备年夜饭。另外,弟弟当上了“信使”,踩着脚踏车到各亲戚家派送红包。只剩下空空的客厅里电视机独自播着《春晚》的准备进程,喜庆的音乐声传到了屋里的每个角落,慢慢荡开,在天地间回响。鞭炮声一响,一年最喜悦的时候到了,《春节》——团圆的节日。

  傍晚,忙碌过后一家人围着坐了下来,很明显,今年的饭菜比近几年显得清淡了些,不过该有的也还是有,只是少了几样“奢侈“的菜式。其实我们都清楚,这几年父亲母亲为了我们兄弟姐妹四个上学越来越艰辛,本来逐渐宽裕的家庭这几年倒显没声色。看着父亲脸上的皱纹和母亲粗糙的双手,我们也感到心疼,为之难过。父亲似乎有些歉疚感,想说什么,又停住了,最后挤出一句“够吗?”,姐姐说今年想减肥,不大爱吃肉。弟弟立马夹了茄子,哈哈笑着说:“我最爱吃茄子!”而我,像往常一样,带着不屑的表情,说:“我只喜欢吃零食。”各有各的说辞,却来自于同一出发点,不想让父亲心里难受。是呀!比起许多贫穷的家庭,我们算很幸福很幸运的了,吃得饱,穿得暖,有钱上学,这就够了!一餐下来,我们吃得比往年更有饱足感,不挑三拣四,不浪费,津津有味地享受这顿“盛宴”。其实,不在形式,久别的“有家的味道”的菜已足够我们回味好久好久。

  这一天晚上,我们拍了家里第一张全家福,六张笑脸,六个笑容,六颗跳动的心,紧紧相连,在今年春节的家!

  我想那天晚上敏感有如小草般的母亲有偷偷哭过,而一直像大山一样的父亲或许也有红了双眶。小时候,我们说过:“长大以后,我们会懂事,会变成像父母一样的大山,让他们依靠。”现在,我长大了!

  我就是那门口枝头上的鸟儿,沉醉在宁静的天地间,去了又回,始终离不开有阳光味道的家。喜欢家门口的屡屡风,喜欢树叶敲击的沙沙声,还有阳光里,树枝下拥抱着的我们和那只老狗的影子,即使看不见表情,我依旧能感受到那心跳的声音和心间的阵阵喜悦。

  父母如山,家是伟岸。我的小船注定要漂向海洋,离开家乡;父母如山,家是伟岸。我的小船终有一天得靠岸,回到家乡;父母如山,家是伟岸。我的小船迎着山,拍着浪,向着岸……

家的春节的作文 篇4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耳边突然传来一阵熟悉的儿歌声,使我想起来了年的由来。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怪兽叫“年”,“年”什么都吃,过一段时间就会换一种,后来人们发现,它每隔365天就会跑到村子里来吃人,这时候人们都会吓的躲在家中,不敢出门。又一次,年来了,它刚走进村子,就看到村子中央站着一位老人,老人身着红衣,站在一堆篝火旁,正往火堆里加竹子。竹子在火堆里发出巨大的声响,吓的“年”惊慌失措,头也不回的逃走了。原来“年”兽最怕红色和爆竹声,而这位老人是位神仙,是专门来给人们驱赶“年”兽的。后来,人们每当这时就会穿着红色衣服,点燃鞭炮,“年”吓得再也没有敢到村子里来吃人了,就是年的由来。

  记得有一次过年,我和爸爸妈妈回姥姥家,姥姥家在大山里。一到地方,爸爸和妈妈就去厨房帮忙包饺子了,姥姥家的饺子和别的地方不一样,总是包完后把饺子的两角捏在一起,像一个金元宝,他们说把饺子包成金元宝很吉祥。

  大年三十晚上,大家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一边吃着“金元宝”,一边聊天,开心极了。到了晚上12点,没有一户人家睡觉,全都出来放鞭炮,“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我忽然想起了王安石写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过年最开心的事是什么?嘿嘿,当然是收压岁钱了啦!大家都知道为什么要收压岁钱吗?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小妖叫“崇”,每当年三十晚上就出来用手去摸熟睡孩子的头,孩子被惊醒,往往吓得大哭起来,接着便会头疼发热,最后变成xx。因此,家家在这一天晚上都坐着不睡觉,叫“守崇”。有一户人家白天拿出了八枚铜钱给孩子玩,孩子非常喜欢,临睡前就用红纸包着放在他的枕头底下。“崇”来了,阴风吹灭了蜡烛,“崇”刚伸出手,枕头下突然发出道道金光,把“崇”吓得赶快逃跑了。后来,这家人就把吓退“崇”的事情告诉了大家,于是家家户户都照着做,孩子都平安无事了,这就是压岁钱的由来。在山里大家认为年三十这一天,无论你身在何处,都一定要回家过团圆年。

  中国人在春节这一天都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表达对未来一年的热切期盼和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春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同时也是中国人情感和心里寄托,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

【家的春节的作文】相关文章:

我们家的春节作文01-12

【推荐】家的春节作文4篇02-24

我们家的春节这样过作文01-13

姥爷的家作文03-15

关于家的作文05-22

温馨的家作文12-05

我的家作文12-13

幸福的家作文12-18

家的味道作文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