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春节的作文

时间:2023-04-28 19:24:08
  • 相关推荐
精选我家的春节的作文3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家的春节的作文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我家的春节的作文 篇1

  春节是举家团圆的节日,又是居民购物、旅游、娱乐等消费集中的传统佳节,家里人这个时候花钱都很大方。

  从前物质匮乏,家里人手头紧,往往是攒了一年的钱都留着春节花,美其名曰钱花在刀刃上,现在想来那样的节日突击消费不太理性,还带着“显摆”的成分。

  上世纪70年代我家住在县城,二舅在省城招工中被录用了,二舅别提多神气。二舅每年春节都要回老家探亲,有一年春节他花了120元买了一块上海产的手表,这在当时绝对是奢侈品,你想想那时二舅一个月的工资才32元啊!那年春节我们一大家子吃完年饭后二舅便小心翼翼地拿出他的.上海表给我们欣赏,大家都看得目不转睛,父亲手痒,忍不住把表带上过了过瘾,没想到二舅把脸一沉,冲父亲嚷道:“你也配戴手表?”父亲讪讪地赔着笑,知趣地把表摘了下来。在二舅眼里,能戴手表的大凡都是有点身份的人,比如说国家干部,最差的也是像他这样的,我们也只有看看的份。那次春节探亲二舅还特意到照相馆照了相,他照相的时候有意把左边的袖子向上挽起了一截,正好把他那块手表露在外边。照片洗出来不知怎么回事,手表却似露非露,二舅急了,非缠着照相馆的师傅给他重拍一张,这次手表露得恰到好处,二舅说回省城后要把这张相片交给媒人。凭这块上海手表二舅妈不到一年就过门了。

  80年代父亲在省城也谋得了一个差事,没过几年父亲便当上了科长,这只是个芝麻官,但在老家人眼里父亲已经是省城有头有脸的人了。有一年春节父亲打算寄张自己的相片回老家,那时我家有一部相机,父亲坐在家里的书桌后摆好姿势却迟迟不让我拍照。后来父亲拿出省吃俭用积攒了一年的钱托关系买了一部电话机(那时只有高级干部家才能装电话),于是父亲坐在书桌后,一手握着话筒作打电话状的经典照片被我拍了下来。那年春节这张照片在老家的亲戚中广为传播,亲戚们对父亲羡慕不已,以至于后来有亲戚给父亲写信,开头便称父亲为“首长”,父亲别提多得意了。

  到了90年代初出国成了炙手可热的事,只要出过一次国,回来后人仿佛就镀了一层金。三姨一家有一年春节去了趟美国旧金山,据说是办的旅游签证,三姨为这次春节出国搭上了血本,花费不少。从美国回来后正好是正月十五,三姨把亲戚全请到了餐馆,三姨神气地说:“我们是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登的机,在美国旧金山国际机场下的飞机,那机场可真豪华,检票大厅像酒店一样,不会说美国话也不要紧,见了美国人就说HELLO”饭后三姨父拿出巧克力、饼干给大家尝鲜。“你们瞧,真正美国的东西,一个中国字都没有。”三姨不停地提醒我们注意食品包装纸,最后她还拿出一张绿票子说:“这就是美元,比人民币值钱多了,这张票子可以买一百个烧饼。”

  春节消费要与时俱进,从买手表、买电话机到出国旅游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我特意选在春节这个消费旺季买私家车,单位发年终奖是一个因素,更重要的是春节前后饭局多。我开着私家车赶饭局,一场不落,有时我还故意晚些到,到后第一件事就是道歉:“对不起各位了,路上堵得很,咱开车手又生,给大家添麻烦了。”道歉不是目的,自己也要显摆一下——咱也买车了。

我家的春节的作文 篇2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今天,我学习了老舍先生的《北京的春节》后,也想写一写我家的春节。

  与北京的老规矩一样,我家的春节差不多也是从腊八开始的。每年腊八这天回到家时,我总会闻到熬腊八粥的香味。腊八粥的味道可真不错,粥里放了许多米和豆,就像是米和豆的大聚会一样。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泡进醋里,找个瓶子装起来,过年时吃饺子用。腊八蒜绿得晶莹,酸中透有一丝辣味,味道棒极了。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就像是春节的“预演”一样。晚上,爸爸在家门口放一挂鞭炮,家里便有了年味。妈妈买回一些麻糖,又甜又黏,我只吃了一根儿,就黏得满嘴都是了。过了二十三,妈妈就忙着置办年货。给我买新衣服、新鞋,买鸡、鸭、鱼、肉及各种各样的菜,一大堆东西把冰箱塞得满满的。除了这些,妈妈还买了瓜子、花生、糖果等零食,把我高兴坏了。

  一眨眼,便到了除夕。这一天晚上是要“守岁”的,不过夜里十二点不许睡觉。这一天下午开始,全家人就坐在一起包饺子,有说有笑的,非常祥和温馨。爸爸和我负责擀皮,妈妈负责包。我有模有样地擀着皮,心里却一直等着第一锅热气腾腾的饺子出锅呢。香喷喷的饺子配上美味的`腊八蒜,嘿,多棒!饺子包完了,妈妈去准备年夜饭,爸爸去贴对联。红红的对联往门上一贴,嗯,真气派。我闲着没事,就去看妈妈做年夜饭,哈,今年的年夜饭丰盛极了,虾、鱼、鸡等许多好吃的,馋的我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吃团圆饭了,全家人围在一起,其乐融融,一边品尝美食,一边汇报这一年来各自所取得的成绩。到了八点,全家人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到了十二点,爸爸放了鞭炮。于是,欢乐的除夕就从鞭炮的“噼里啪啦”声中离去了。

  正月初一、初二要到亲戚家拜年,我自然非常高兴,因为能领到许多压岁钱,还能吃到不少好吃的。下午,我则和妈妈上街游玩,去感受过年的气氛。

  正月十五是元宵佳节。晚上,我和妈妈来到古城墙下,抬头望着天空中那一轮皎洁的圆月,心里宁静而又温暖。月亮睁着它那双柔美的眼睛望着大地,是那么楚楚动人。回到院子里,我燃放了一只只小小的烟花,那烟花跳跃着,像个顽皮的孩子。我望着跳动的烟花,心里又燃起对新一年的希望与向往。

  正月十五一过完,我家的春节就画上了完美的句号,回想这一切,觉得它是那么短暂与美好。

我家的春节的作文 篇3

  在我的记忆中,每年的春节都是差不多的,热闹、喜庆而祥和。

  春节的前几天,是大人们最忙的时候,张罗这张罗那,但是,却是我们小孩子最憧憬的时候。爸爸妈妈买许多好吃的,而卧却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便急切地盼望着春节的到来。

  除夕那一天晚上,当然也是我家最开心的时候,全家三口人一齐静静地看着春节联欢晚会,偶尔外面传来几声鞭炮声,也会觉得特别有趣。电视里搞笑的.小品,优美的舞蹈常逗得我们哈哈大笑,这笑声伴随着窗外的鞭炮声,显得气氛愈加欢乐。

  终于要正式过年,拜年就是我们一家首要的任务。每到一家,我都要说上一句吉祥话,如:“新年快乐”、“恭喜发财”等等,而爸爸妈妈则送上一份拜年时必备的礼,主人则会拿出一个红包递给我,这是我最高兴的事,于是心里盘算着这钱该怎么用,买些零食?或是文具?买点玩的也不错,谁知一回到家就被“无情”的妈妈给收去,我只好无奈地把这些个幻想的泡泡给吹灭。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就到处做客,丰盛的饭菜,炫丽的灯光,大人们喝酒时的祝福包围住我,而我呢?则和哥哥一人拿来一大瓶饮料,东东快快地喝个够,哪晓得一会儿的肚子便疼的厉害,难受极,后悔啊。

  正月十五元宵节,我已经上学,新学年的开始,将意味着春节的结束,但在这一天,我们家还是要吃元宵的,过年的气氛丝毫没有减弱,照旧的笑声,照旧的喜庆,照旧的开心。

  就这样,快乐的春节过去,每当细细回想时,总会不禁笑出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