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旅行作文3篇,欢迎大家分享。
旅行作文 篇1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瞧,弟弟正摇头晃脑地背着《三衢道中》呢!这首诗的作者曾几就正在去衢州的路上,想看看他吗?那就让我们跟着他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吧。
首站景点——梅子林
追上在前面赶路的曾几,我们一同走进一片枝繁叶茂的果梅树中。果梅树的枝头上挂着许多色泽金黄,水灵灵的梅子,它们个个喝饱了水似的在枝丫上荡秋千。有的梅子朝我们晃了晃,好像在说:“远方的客人欢迎你们,请快快来尝尝吧!”看着这些美味的梅子果,我们不禁垂涎三尺,各自摘了一颗放在嘴里。轻轻咬开果肉,酸酸甜甜的汁水在口中流淌,鼻息所触之处连空气中都弥漫着诱人的果香味。曾几抬头随手折了一截梅子枝,在地上写下了“梅子黄时日日睛”。随后,我们带上几颗梅子就继续赶路了。
第二个景点——溪水山间
迎着初夏和煦的微风,我们一路走走停停,偶尔见几只小蝴蝶从身旁边轻盈地飞过。我们来到了一条小溪边,晌午的太阳照得让人有点口渴,捧起清澈见底的溪水一饮而尽,清透甘甜的泉水瞬间让人神清气爽。我们便搭乘小船顺着溪水随波逐流。小溪两旁风景如画,坐在小船上的我和曾几惬意地像是在画中游览。很快到了小溪的尽头。这里重峦叠嶂,曾几思来想去,决定改走山路。刚爬到一半,我们已经筋疲力尽,不过在吃了几颗随身携带的梅子后就好了很多。沿着曲曲折折山间小道爬上山顶,我们看见有一座小庙,夕阳把小庙的屋顶照得金光闪闪。“现在正值中午,我们在此用午餐吧。”曾几说。“好的`。”我说。这时我瞥见曾几找出一叠纸和一支毛笔,在上面写着“小溪泛尽却山行”。
第三个景点——绿荫路中黄鹂园
午后的阳光有些炙热,我们告别了小庙,顺着来时的山路打道回府。多亏了一路浓密的树荫,为我们遮挡烈日,不知不觉来到了黄鹂园。这里的景色可真美啊!时不时还会从枝头传来黄鹂的啼叫声,这些黄鹂不仅会唱歌,还会模仿笛子的声音,叫声十分清脆。曾几连忙取出纸笔,添上了两句“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并给整首诗取名——《三衢道中》。
归途
愉快的旅行结束了,我们都踏上了回家的路途。临走前,曾几送给我他作的诗——《三衢道中》,我送给曾几一幅此次旅行的风景画。
旅行作文 篇2
如今,交通进步让人们可以去几乎所有的地方旅行。人们可以舒适地坐在一架飞机上小睡,而醒来时,飞机就已经到达另一个城市的机场。
到国外旅行比过去舒适多了。随着经济的发展,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能承担起国际旅行的价格。因此,去国外旅行如今也成为一种时尚。
一方面,国外旅游提供了人们接触到不同的文化和传统。多元文化给人的新的体验,拓宽他们狭窄的视野,甚至帮助他们对世界、社会和他们的生活获得更全面的了解。例如,自由和独立是西方的文化价值,而东方文化重视协同一致。一个被某种文化影响的人可以到国外旅游了解其它的文化。
一方面,去外国旅游是了解一国之国民的.极佳方式。因为人们对外国人不太了解,所以对外国人有偏见是常有之事。例如,因为抗日战争的关系,很多中国人对日本人有偏见。他们心目中的日本人粗鲁、残酷、好战。但是在去日本旅游并和当地人接触之后,他们发现大多数日本人礼貌、友好、热爱和平,只是那些右翼成员想要侵略中国,而且拒绝承认二战中的所作所为。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走出去看世界吧,你会发现在我们的土地之外也有许许多多的精彩。
旅行作文 篇3
走,咱们去海里旅行吧。在我梦中的小真说,我说:好,那我们赶紧去吧。小真说:走。我和她一起去了。过了一小时,我说:终于到了。小真说:是啊,这里的风景真美啊。我和她一起去了一条船,告诉划船的人赶紧走,划船的人快速地划了。 到了一个小岛,居然是蓝色的,我们看了看,这上面只有一个人,我告诉划船的人说:我上岛上去看一看。他点了点头,我和小真上去了,我见了这个人问了问这个人:你是谁?这个人说:我是这个岛守护人。我说:这是什么岛?他说:我叫罗布托,这个岛叫真影岛,这个岛以前是很多人的.,可是有一天,一个人说这个岛是他们的了,叫我们走开,可我们不同意,他们就杀人,我们不想死,只好纷纷走了。但是我去岸边学武功,我学会了武功,前去杀死那个人,但是我一看那里根本没来,所以我就在这里守护,不让别人占领,就一直守护着。小真说:哦,原来是这样,你真是一个爱岛的人啊。我说:是啊。我们在这里玩了一会,就恋恋不舍得走了。上了船继续上别的岛。 浩然,快起来都七点了。我睁了睁眼睛,看了看妈妈连忙起来说:唉,原来是一个梦啊!进修五年级:李浩然
【旅行作文】相关文章:
旅行的作文09-24
旅行英语作文05-26
旅行意义作文09-25
蒲公英的旅行作文02-08
暑假旅行作文02-14
关于旅行的作文02-13
快乐的旅行作文02-11
种子的旅行作文06-18
奇妙的旅行作文02-22
旅行的意义作文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