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秋节的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秋节的作文1
转眼间,又是一年中秋节,这己是我度过的第十个中秋了,我也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开始读五年级了,时间过得真快。
中秋节,它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按照我们莆田的风俗,中秋节晚上,全家可是要高高兴兴地坐在一起欢聚一堂的,以示全家团团圆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我想,全家这个时候可能就是爸爸最想家了,因为爸爸的老家在江苏,所以每逢中秋节、春节……肯定心里不好过。让我感到笑的却是爸爸又轮到值班,说起来也奇怪,每逢大的`节假日,好像都是他值班,为此,妈妈可没少讲他。因为他晚上还要到单位值班,所以妈妈决定带我到莆田陪爸爸赏月了,其实爸爸要值班,我和妈妈只能在校内的路上、操场上走走,更多的是在宿舍里看电视,上网。下午五点多一会儿,正在值班的爸爸风尘仆仆地从莆田的单位赶到梧塘爷爷家。这个时候,爷爷把已经煮好的面、荔枝肉、红烧鱼、青椒炒鱿鱼……端上了桌子,我是第一个坐上桌子的,其实我早就等这一刻了,桌子上的筷子、碗、杯子、汤匙都是我准备的,橙汁、王老吉、石榴汁我也早早的就放在我要坐的椅子边,只等爸爸回来。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围着桌子坐下,这时,姑姑也回来了,她说了一句没头没脑的话:“怎么不叫我?”我插嘴道:“你跑到哪里去啦,找都找不到,怎么叫你啊?哼!”姑姑自知理亏,不再说些什么。
“开饭了!”爷爷喊了一句,大家还在说话间,我己经眼疾手快的,夹起一块嫩嫩的,烧的金黄金黄的荔枝肉,坐在我旁边的姑姑看得口水都快流出来了,我一看她那样,便格外开心地说:“啊,真好吃呀!”爸爸看着我和姑姑,悄悄对我说:“别这样子!”“哦,呵呵。”我张开嘴巴把荔枝肉吞了下去,随手便端起一杯王老吉喝开了,喝完王老吉,我又倒了一杯橙汁,先和爸爸干了一下杯,又找上爷爷碰杯,嘴也没闲着,妈妈帮我扒好壳的虾我可是吃得津津有味,“好吃。”我说:“爷爷,你怎么做的,这么好吃啊!”爷爷说:“跟平常做的一样啊,就是先把虾摘去头,再用刀在背后中间割一下,然后放在锅里,加上调料炒好就这样了。”“哦,也是呀。”我歪着脑袋说,到底搞懂没有我也不知道。
大家吃着饭,爸爸又在那卖弄不知从哪听过来的典故,我也就大概听了一下,意思是说每到中秋节,莆田人必吃煮芋头和炒米粉,芋头好象叫什么ao(莆田话念:ao,不知怎么写),意思是说熬熬又一年,不过现在条件好了,大家都在比谁家日子过得好,都很少有听说是谁又熬过了一年,爸爸总喜欢说一些过去忆苦思甜的事情,我特别不感兴趣,但他总是讲,我便不再听,而是埋头吃菜,喝饮料,有时又和坐在我边上的姑姑吵两句,那个时候便换来爸爸的瞪眼和爷爷傻傻的笑,一顿饭,很快就吃完了,爷爷奶妈怕爸爸吃面条吃不饱,又准备煮饭,爸爸说吃饱了,便站起来帮我收拾东西,帮妈妈推车准备去莆田……
六点多了,夜色渐渐降临,我背着书包,站在庭院中,望着蓝蓝的天空,感觉天气特别好,心想:今天到莆田去,一定能看到很美很美的月亮。
中秋节的作文2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怎样度过一个难忘的中秋节,是我要带给孩子们的。有想法就要行动起来,在准备了几天之后,我终于设计好了中秋课程,我要带给孩子们的中秋课程分为以下环节进行。
首先用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开启整个课程,我用PPT做出精美的图片,孩子们边听故事不断的发出“哇、哇。”的声音,看来图画还是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的,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图文结合。“中秋节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呢?”我将问题抛给孩子们。“中秋节要吃月饼。”孩子们齐声回答。看来孩子们对吃还是比较注意哦。那就从吃开始讲起吧,我出示不同的月饼让孩子们欣赏。“为什么月饼是圆圆的呢?”在欣赏的同时我不忘提问。“因为月亮是圆的。”有孩子喊道。“对,是照着月亮做的.。”有孩子赞同道。“因为要过节,要一家人在一起。”不同的答案在教室里回荡。我趁机表扬大家并总结:“大家说的都对,中秋节是一家人团圆的节日,在外边上学的、工作的人都要回家和家人团圆,所以呢,月饼圆圆寓意团团圆圆的意思。”
除了吃月饼,中秋还有“祭月”的习俗,“祭月”是孩子们比较为陌生的,怎样让孩子感到有意思而又难忘呢,我为孩子们设计了“学古人祭月”环节,孩子们学着古人拱手一拜,那样子真是活灵活现啊,亲身去参与祭拜,即了解古人对月亮的尊敬与信仰,又加深了记忆,让孩子在兴趣中去了解去学习不是比较好的教学方法吗。
看着圆圆的月亮,想到远方的亲人,不仅惆怅满腹,怎么表达我们对亲人的思念呢?一首《静夜思》将我们带到了远方亲人身边,孩子们稚嫩的声音中透着满满的思念,表达着他们对亲人的爱。
赏月、吃月饼中秋必不可少的习俗,有一种花也很喜欢秋天,很喜欢中秋这个节日,每到中秋时节它格外的香,为中秋节添上芬芳一笔,它是谁呢?大家请看它来了,这时我用PPT出示收集的很多桂花图片,孩子们在欣赏的同时认识了桂花,并朗诵了“金桂银桂”这首小诗歌。
比较后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将整个课程推向高潮,孩子们大声欢唱着,跳跃着,那个兴奋劲真是无法言喻啊。在歌声中我们的月饼也拿出来了,孩子们大口大口的吃着月饼,好像从没吃过似的,那个馋样啊,真是让人觉得又可爱有好笑。在吃月饼的时候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古继宏忘了带月饼,当我发现时我就走向讲台准备给他拿一个,因为这个问题是我考虑过的,就怕有的孩子忘了带,我准备了几个等着给没带的孩子吃,当我走上讲台时,我忽然想到,当孩子们看到同伴没有带吃的他们会怎么做呢?于是我问:“孩子们,咱们的一个小伙伴没有带月饼,该怎么办呢?”孩子们有的愣着不知道怎么回答,有点吃着自己的月饼没有吭声,这时,王纪翔从座位上站起来,的走到古继宏身边递给了他一个月饼。其他的孩子见了也纷纷给古继宏送上月饼。教育不就是这样吗?在静悄悄中,爱的种子已经种在孩子们的心中。难忘孩子们可爱的样子,灿烂的笑容;难忘孩子的友爱传递,这个中秋让为人师的我真正的知道了教育的幸福在哪里,更让我明白整合课程是多么的有意义。
中秋节的作文3
中秋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习俗及祭拜月亮的方式。去年的中秋节,我是在老家过的,我发现家乡的中秋习俗非常有意思。
过中秋节最有特色的、最不可缺少的当然是月饼。妈妈说现在买的月饼花样越来越多了。可我觉得那些买来的月饼总比不上奶奶亲手做的月饼。我和姐姐很好奇,就缠着奶奶让她讲讲那么好看又好吃的月饼是怎样做出来的。奶奶说:“这得从准备用料说起。一般前一天(农历八月十四日)我就开始准备做月饼的用料了。首先要把面发好,否则,做出来的月饼就不香……”哦,怪不得十四的晚上,奶奶总不时地用手摸面盆里发的面,原来她在掌握面的温度,以发好面呢!“第二天(十五)的早上,面就发好了,然后再和上合适的碱面,就可以做月饼了。做月饼的过程,你们一看就明白了。”听了奶奶的这番话,我和姐姐便睁大眼睛观察她们做月饼的过程。我发现奶奶她们每做一块月饼,就先把面切成五个面团,其中一个比其它四个小得多,并把它们擀成厚五毫米左右的小面饼,各层之间抹上油,一层撒上花生仁、核桃仁、葡萄干,一层撒上玫瑰花瓣,一层撒上苦豆香料,最后那层则被均匀地撒上了姜黄,再把它们叠加起来,这样各层之间颜色不同,真像“五彩饼”一样。最小的那个像月亮一样的小面饼上什么都没抹,只放了一条用面捏成的抬头仰望的的小白蛇。奶奶还在最上面放了用面做的.小鱼、小兔、小狗、小牛、小猪等,并用花椒籽做小动物们的眼睛。那黑眼珠一放,那些小动物们似乎有了生气,跟活的一样,叫我和姐姐喜欢得不得了。最后她还不忘在小动物之间的空隙里点缀了一些“小花小草”。奶奶说,那些小鱼小蛇、小花小草可有灵性了,将它们献给月亮神,月亮神一定会高兴的。
月饼终于“制作”好了,然后放到蒸笼里蒸……月饼一出笼,便光彩夺目,香味四溢,使我们垂涎三尺。妈妈她们不住地赞叹,我、姐姐、小弟弟几个则争着跟奶奶预分那些小动物……
到了晚上,大家早早地搬个桌子放在外面的院子里,把准备好的葡萄、梨、枣等水果洗干净,摆在桌子上,当然月饼和西瓜是最不可少的。一切准备就绪,我们便一改白天“疯玩”的状态,像大人们一样静静地望着天空,等待月亮“出山”!老家的夜空可真晴朗。终于,一道道银光洒向大地,月亮出来了!接着,爷爷奶奶“上场了”。只见他们先点上三柱香,插在香炉里,并烧上几张黄纸,这时,爷爷示意我们也过来。于是,全家人开始一起祭拜月亮神、天神、地神。拜完后,爷爷就拿来事先准备好的半碗清水,并将桌上所献的各种水果及月饼稍撕一点,放进那碗水里,再把这碗水用力泼向房顶……这时,奶奶一边望着月亮一边说:“月亮一定会明白我们的心意,一定会保佑我们团圆、丰收,也一定会保佑我的孩子们平安、健康。”我似懂非懂地听着奶奶的话,感觉那晚的月亮是那么的皎洁,那么的神秘!
祭拜完了,一家人围在桌子周围,一边尽情地品尝这美味的月饼、瓜果,一边说说笑笑,一边不时地望望天空的明月,那感觉正是好极了。
我喜欢家乡的中秋节,更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
中秋节的作文4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比较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比较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
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这是人们一直都喻为比较有人情味、比较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有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
中秋之所以是中秋,是因为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在三秋制中。这一天天上的圆月分外明亮特别的大特别的圆,所以这一天也被视为撮合姻缘的大好日子。
说起中秋的来源,坊间一直流传着多个不同的传说和神话故事。其中就有嫦蛾奔月、朱元璋月饼起义、唐明皇游月宫等故事。
比较为人熟悉当然是嫦娥奔月,嫦娥偷了丈夫后羿的不死仙丹,飞奔到月宫的故事也有多个版本。在较早的记载中,嫦娥偷吃了仙药,变成了癞蛤蟆,被叫着月精。
奔月后,嫦娥住的月宫其实是一个寂寞的地方,除了一棵桂树和一只兔子,就别无他物。可是又有另一个说法是,在月宫里还有一个叫吴刚的人。
唐明皇游月宫,话说贵为天子的唐明皇对嫦娥非常的`迷恋。一天他上了月宫,在月宫里看到了一只玉兔和一群能歌善舞的仙女 。
朱元璋成功推翻蒙古人,建立明朝,在民间的传说中是赖月饼作为通讯工具。朱元璋带头取义,把字条塞在每个月饼馅里,呼唤众人依时起义。
中秋节的起源,其中的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中秋夜,除了拜祭、还有就是应节的月饼和灯笼。祭拜的当然是在天上的嫦娥,也有人称她为月娘。老人家说,小孩子不可以用手指指月亮,要不然会被割耳朵
中秋节的作文5
“八月十五月儿圆”,为迎接温馨的中秋佳节,我们一家人聚在一块儿做月饼。
说干就干,妈妈和我先去超市购买“战斗”前的准备。我们速战速决,购买了——蛋黄、豆沙……
随后,争分夺秒冲进“战场”——厨房。“月饼嘛,做做简单!”爷爷一听,摸着我脑袋:“牛皮可不要吹破了!”我扑哧一声:“等着瞧!”我抓起了一团“烟雾粉”,将其握在手心,往那水中一沾,瞬间,粉、手、水黏糊糊地一团,情急之下,狼狈地往那桌板上一“砸”,好似跟屁虫似的,就是不下手。我急了,赶忙请妈妈帮忙,只见妈妈麻利地从我手中“撕”下面团,一记阴阳指,卷起面团,只听“啪啪”几声,面粉似听话的娃娃,挤在了一块儿。我眼巴巴地看着妈妈,妈妈笑着,扔一小面团:“拿去,盖章去!”哈哈,妈妈早看穿我的心思,我卯足劲,将手部力量群都集中在手掌上,使出绝世武功——如来神掌,稳稳地“击”在月饼团上,月饼完美呈现。
一个小时过去了,我的眼前摆放着一个个月饼,惹得我馋虫快要爬出了,我赶紧催促妈妈:“快烤,快烤,我等不及了!”“小馋猫。”爷爷奶奶在一边笑着。哇,总算入烤箱了,5分钟,10分钟,15分钟,我等待的半个小时,仿佛有半个世纪那么长。眼巴巴望着烤箱,那香味还使劲钻我鼻子里,让我整个人心神不宁,坐立不安。
“出炉了,出炉了,来一个!”妈妈搬出烤盘向大伙吆喝,我眼疾手快,“哇,烫死我!”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原来就是这个理。放凉后,我美美地吃了两个月饼,亲自做的月饼,味道真是妙不可言! 中秋节做月饼范文六
“八月十五月儿圆”,为了迎接传统佳节,学校让我们各班派代表去食堂做月饼,我也是其中的一员。
我乐呵呵地走向食堂,叶老师在食堂等我们呢!一到那里,叶老师先让我们排起队,并告诉我们:“做月饼的师傅马上到了。”我眼疾手快,抢在了排头,可“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王健宇,抢了我的排头位。我也不敢示弱,与他争抢起来,后来想想,还是算了吧,反正我个子比他高,站在他后面,我也看得清。月饼师傅来了,我闭紧了“河马嘴”,并拉上了“拉链”。
我们来到了叶老师制定的位子上站好。那个伯伯提了个问题:“中秋为什么做月饼?”我和张为恺异口同声道:“团员。”后来,师傅简单地给我们介绍了做月饼的材料、制作方法。接下来,我们就开始做月饼了。
我们先领来了材料,再按照制作步骤,开始动手了。我摸了一下油酥,黏黏的,豆沙硬硬的、黑褐色的,我偷偷地用手指挖了一点尝了一口,甜甜的。面粉呢,当然是软软的。我先抓了一小团,双手抛来抛去,使它变得有韧性。然后,我把这团粉放在桌板上,用力压扁,中间放上馅,像包饺子那样,把周围的边拉起来,捏紧。接着,像搓汤圆那样,在手心里,左右来回搓,直到圆滚滚为止。最后,在把它压扁,一个“李独”牌月饼就完工了。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把这些月饼宝宝放进烘箱里去烤了。
第二天,月饼宝宝们出炉了,黄黄的`,油亮亮的,还散发着一阵香气呢。看着这些月饼,我不禁想起了远在澳大利亚求学的姐姐,中秋是团圆的节日,她却独自一人在异国他乡,不知生活怎样,学习如何。此刻,我想起了宋朝诗人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作文6
中秋节是个假日,每年农历八月十五,那天有的家庭会忙上忙下的准备大鱼大肉,心意虔诚的拜拜;有的家庭会准备远游,亲近大自然。中秋节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它又称为团圆节。中秋节这一天,人们不管有多忙,也要回家看看自己的父母、亲人,全家人聚在一起,吃月饼,赏月,庆祝中秋节。
有一次中秋节的时候,我们全家到奶奶家烤肉,那里还有阿姨、表姐、表弟、和表哥…。。等等,平时我们很少聚在一起,是利用这天大家连络一下感情。我们先在房里玩了一下子,然后听到妈妈和阿姨要去买烤肉和烤肉所需要的东西,我们真是高兴极了。过了好久,我妈和阿姨也回来了,她们俩大包小包的,两只手提满了袋子,我们都高兴的跳了起来,因为我们都知道今晚的烤肉铁定是货物充足,大家都可以吃得欢欢喜喜的。
我们等着晚上的来临,在下午就催促着大人准备到外头,大人们一看手表说:“拜托!现在才二点多耶!太早了啦!”时间过得好慢哟!就好像是蜗牛爬行,老牛慢步一般,我们再次催促着,谁知道大人们再次看着表说:“你们肚子有那么饿吗?现在才三点多啊!”唉!是谁说“白驹过隙”、“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呢?
后来,我们这几个小孩实在按捺不住了,就自行将烤肉架、免洗碗筷、菜和肉片一股脑儿拿到外头来,我和表姐一看到那些腌过的肉片后,肚子马上就“咕噜咕噜” 的叫着,虽然午餐我们也吃得不少。妈妈和阿姨也到庭院来了,帮我们组合烤肉架,表哥自告奋勇的提议由他生火,可是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我们并无看到火小小的火苗生起,我们就七嘴八舌的建议他如何生火,可是还是无法生起,看来生火是一项不简单的学问。后来,妈妈干脆拿起喷火枪直接来生火,看那火势焰焰,也照亮了我们快乐的心,大家不约而同的雀跃起来。
夜晚终于来临了,在东边挂着一个黄金盘子似的月儿也探出头来了,表弟指着月亮说:“哇!大家看哪!那又大又亮的月亮。”长辈说不可用手指头指着月亮,会被月亮割耳朵,虽然大家都知道那是无稽之谈,可是我们却宁愿这个传统的说法继续存在,因为有着美丽的习俗和传说,而且是代表着尊敬万事万物,敬天谢地,我觉得这种传言是很好的.,应该继续保存着。
就在大家快快乐乐的聊着,月饼也快见底了,柚子的香味和烤肉的味道也四处飘散着,就在有吃有喝之际,大家开开心心的说起学校的种种,也欢欢喜喜聊起电视的卡通。就在这一天,大人不会叫我们念书,也不会一直叫我们赶快去写功课,没有压力,只有快乐。
月亮渐渐从东边移到西边,时间真得过得很快,就在不知不觉之间,橘子、月饼已是一干二净了,这时大家也累了,就各自回房睡觉了。
中秋节是个大家都很喜欢的假日,学校也不用上课,晚间可以赏月和吃月饼,也有烤肉的活动,所以是大家都很喜欢的日子。我爱中秋节,我爱中秋节的美丽传说;我爱中秋节,我爱中秋节的凉爽天气;我爱中秋节,我爱中秋节的气氛;我爱中秋节,我爱中秋节的家家户户都可以团圆。
中秋节的作文7
吃过晚饭,我和父母、父亲奶奶在小院里,一边品尝甜甜的月饼,一边聊天赏月。
夜静悄悄的。深蓝色的天空,月亮宛若圆盘,已不是平时的那种弯弯的小船了。它把一片片皎洁的光辉洒向大地。它不像太阳光那样耀眼、夺目,只是将我们的光轻轻地洒向小院的每个角落。
“父亲,月亮上有没嫦娥和玉兔?”没,那只是一个漂亮的故事。那里只有环形山和一些巨石。哦,我非常失望。父亲又问:那你知不知道?全世界1、个登上月球的是哪个?仿佛是阿姆斯特朗吧!我回答。对呀!
清风习习,我感到清爽怡人。一家人说说笑笑,被人感到温馨无比。中秋节的月亮看上去格外明亮,它给大地披上一层银纱,给大家增添了快乐!月光挂在夜空中,照亮了深蓝色的夜空。我好奇地问母亲:“母亲,为何中秋节的月亮那样大,那样圆呢?”母亲摸着我的头,笑着说:“中秋节,是一家人团圆、团聚的日子,所以中秋节的月亮又大又圆。”听完母亲的话,我不禁想起李白的诗《静夜思》: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每年的阴历中秋节是中秋节,这时大家都要吃月饼、赏月、家人团圆,由于那天的月亮最圆。
今天是中秋节,透过窗户,我看见月亮从楼角慢慢上升,仿佛害臊的小女孩,升到楼顶时,好像胆大了,一下子跳了出来,顿时,月光洒满了大地。月光照在杜鹃花的叶子上,在地面就能看见影子。我呆呆的瞧着月亮,仿佛看见了正在砍桂花树的吴刚,楚楚可人的嫦娥,鬼灵精怪的玉兔。你瞧,嫦娥姐姐正朝我笑呢。
我忽然想起和父亲赛诗的.事,便请了母亲做裁判,并给父亲讲了比赛规则:每个人只能说带有‘月’字的诗,哪个接不上即使哪个输。
比赛正式开始了。我一马当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母亲说:“不可以,这首诗太容易,重背一首。”我只好背起了《拜新月》:“开帘见新月,便即下阶拜。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父亲说:“你只能背这种短诗,看我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我不甘示弱,背起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背完,我还挑战的看了父亲一眼。父亲沉思了一会,还是一个字也没吐出,我得意极了,和母亲一块数:“5、4、3、2、1,时间到。”“天舒赢了。”母亲宣布。我开心的蹦起来,抬头看了看月亮,嫦娥姐姐仿佛在冲我笑,祝贺我获得胜利。
下一次中秋节赏月时,肯定还要来一次赛诗大会,我也必须要维持冠军这个称号仿佛长了一对翅膀,飞向那无垠的夜空。
中秋节的作文8
儿时,常常唱这样的一首歌谣:“八月十五月儿圆,爷爷为我打月饼”,构想起来在脑袋里就会有一副图画:“在一个有着明亮的大月亮的中秋夜里,在一座小房子里,有一位年迈的老爷爷正在为他的小孙女打月饼”,这样看来在这间小房子里,凝聚了多少亲情、多少爱呀!
雅从小都在爷爷的呵护下长大,雅的父母在雅两岁的时候便外出打工,以便养家。于是年幼的雅,便被寄养在了爷爷家。
雅的奶奶很忙,几乎每一天都奔波在厨房和菜园子之间。在雅幼小的心里,奶奶是世界上比较忙的人了,雅的爷爷也很忙,不过,和奶奶不同的是,爷爷会在每天下班之后,抽出时间来陪雅,而雅比较盼望的,也就是爷爷下班了。
每天爷爷下班回家时,总会先抱起从屋里匆匆跑出来的雅,然后再在雅那粉红色的小脸蛋上亲一口,说:“想死爷爷了”,每天下午,爷爷都会教雅玩很多很多的游戏,有放风筝、画图画、叠飞机等“,每天的这个时候,就是雅比较快乐的时候了。
每个周末,爷爷不上班,于是,他便会带雅去爬山。在山上,他会摘一起很漂亮的小花、小草,再把它们纺织成一个个精美的玩具给雅,这时,雅就会高兴的围着爷爷跳个不停。
雅的父母很少回家,只是在每年过年的时候回一次家,过完年就出去打工了,雅对父母越来越陌生,在雅幼小的心灵里,爷爷就是自己的爸爸,奶奶就是自己的妈妈,不过,和奶奶不同的是,爷爷也是雅的朋友。
后来,雅上了小学,再后来,雅上了中学。在生活中,爷爷是雅的老师,他教会雅应该怎样做一个能为这个社会做贡献的人;在学习中,爷爷同样是雅的老师。他教会雅应该怎样解那些复杂的证明题,雅常常在心中念:“爷爷是我的老师,也是我的朋友,更是我的良师益友”!
日子就这样平淡而又充实的过着,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神福”。雅的爷爷忽然在一次体检时被查出得了肝癌。
雅的爷爷并没有把这件事告诉雅,因为,他不想因此让雅不开心,他不想因此让雅耽误学习;他更不想因此让雅对生活失去信心。
可,雅还是知道了这一切,因为,爷爷已经卧不起,雅的心里明白,爷爷可能活不长了,可,中秋节快要到了,雅希望能和爷爷一起再在人间过这个属于爷爷的比较后的一个中秋节。
雅每次放学了都会守在爷爷身边,跟爷爷汇报自己每一天的学习情况。爷爷的脸色虽然已经蜡黄,肝虽然已经疼的历害,但,他却仍然强忍着疼痛,面带微笑的听雅讲述这一切。
中秋节一天一天的'临近了,雅的心情也一天一天的绷紧了,因为,爷爷的精神已经一天比一天差。
每次当雅掉了捷毛,她都会小心翼翼的用捷毛许一个心愿,希望自己的愿望能实现。
终于等到了中秋节的前一天晚上,雅寸步不离的守着爷爷,一分一秋的计算阗时间,“快了,快了”雅叫道,当时钟敲十二点的钟声时,雅哭了,因为,她的愿望实现了。
她握着爷爷手,看着爷爷,爷爷忽然笑了,嘴里坚难的吐出了几个字“中秋节到了”,雅听完后点点头,扑到爷爷的胸前哭了。
可,就在这天清晨5点,爷爷去世了,雅趴在爷爷的胸前嚎啕大哭。往事全在脑海中浮现,摘野花、叠飞机、放风筝。
这比较后的一个中秋节,成了雅终生难忘的中秋节。
中秋节的作文9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些诗句很是切合我今天的心情,真可谓是”望穿秋水啊!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终于盼到了!中秋的前一夜,我特别兴奋,辗转反侧,彻夜难眠。第二天,我早早起了床,随同爸爸妈妈从温州市区出发,我怀着愉悦的心情,奔驰在回乡的路上。爸、妈告知我:“家乡的大岙,这里每年的中秋佳节,都会如期举行‘大岙村中秋联谊会’。而今年不同的是,参加的人数更多,活动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我一到老家,就迫不及待地往营盘前飞奔而去,营盘前虽然不十分宽,但这里是村里开展各种各样集体活动的聚集点。比如:社戏、广场舞、开大会等。瞧!今天的那百桌千人的大酒宴,人山人海,人声鼎沸,打破了以往乡村的宁静。这时,我已融入到了欢快的酒宴之中,人们举杯畅饮,大块的吃肉大口的.吃鱼,说说笑笑,喜笑颜开,热闹非凡,这时候,我听到一位爷爷的祝福:“团圆饭上,笑声不断。团圆酒里,幸福永久。”我高兴极了!突然,喇叭里响起了主持人的声音:大家注意了!抽奖活动马上开始了。其奖项设:特等奖金元宝一个,价值伍仟肆佰六十八元,一等奖是二千元,三等奖一千元,三等奖是五百元,幸运奖是二百元。顿时,大家安静了下来,心里想着好运儿会不会降临在自己的头上?!……
首先是幸运奖开始抽,我紧张地握着奖券,凝神地听着主持人报着一个个的中奖号码,会场一片寂静,每个人都在关注着自己手中的奖券,生怕自己错过了中奖号码。“0812、0945、0133、0996、0573……”100名幸运号码报完了。虽然我没中到有点失望但是我更期盼接下来的三等奖,二等奖,一等奖,甚至更期待特等奖。可是一下子三等奖被抽走了,二等奖也被抽走了,一等奖又被抽走了,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开始抽特等奖了,大家都站了起来,连主持人的情绪都激动起来,声音似乎有点颤抖,当主持人接过抽奖嘉宾手中的号码的时候,每个人都伸着尤如企鹅般长的脖子,鸦雀无声,我手中的抽奖券似乎湿了,紧紧地贴在我的手心,我摒住呼吸,心里七上八下的,静静地等待主持人宣布,主持人故意卖关子地问:“大家希望是什么号码呀?”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说出自己的号码。我心中不断地祈求和默念:“一定要抽中,一定要抽中……。”当主持人清晰地报出了四个号码-“0472”,现场一片欢呼,顿时人声鼎沸,就象油锅炸麻花……这时的我,情绪却很低落,也就带着些许失落回家了!
我在想,我们家乡是以这种形式庆祝中秋佳节!对于祖国大地的异地他乡又以何种方式进行呢?我浮想联翩。我在思考着,以后的中秋团圆聚会,是否能作点小改革?比如,增加一些适合青年学生和少年儿童的节目,如智力游戏类,诗歌朗诵类,说唱,相声小品类等。好吗?
这次中秋节,虽然,我什么奖都没中,但是我还是觉得过得很开心,这是我有记忆开始最快乐﹑最难忘的一次中秋节!
中秋节的作文10
八月十五中秋节,有许多有趣的活动,如:拜月娘、荡秋千、游“月娘”、燃烟堆、烧瓦塔、观神。
荡秋千,预先在空旷的草地上搭起高达两层楼的单双座秋千和“十”字秋千。棚顶四周拉起一道道绳子,挂满五颜六色的绸花彩带。
当银盘样的月亮(俗称“月娘”)升上中天,穿着节日盛装的少男少女便纷纷聚集到秋千前。按这里的风俗,女的不能荡秋千只能观看。能大显身手的`,就是小伙子们了。他们争着荡秋千,比赛谁荡得高,转得快。
在围观者的欢声笑语中,单座和双座秋千向月娘抛出一道道彩虹,“十”字秋千腾空飞旋箍着一个个花环。荡得比较高转得比较快的便是少女心目中的英雄好汉,从而获得她们的爱情。等到来年元宵,有的已双双上街观灯,成了恩爱的小夫妻了。
天真无邪的童男童女们,自从讶讶学语,就缠着奶奶讲月娘的故事。月娘成了孩子们金色的梦。于是到了中秋节大人们就用竹子劈成材蔑,扎成了脚盆大小的骨架子,用毛边纸糊成一轮满月。中秋夜,孩子们就在“月娘"肚子里点上蜡烛,扛在肩上,手舞足蹈悠游在朦朦胧胧的深巷中。老远看去俨然是月娘落下凡间。金色的梦变成童男童女们捉得住摸得着的现实,这就是有趣的游“月娘”。
这天晚饭后,妇女们沐浴更新衣,忙着在能望见月娘的天井、门楼、厅前摆起桌子,扎上绣满祥禽瑞兽富贵花卉的床裙,把洗干净的水果、云片糕、月饼摆上去;男人在一旁用红纸剪成各式各样吉祥物,一一贴在糕饼、水果上面。一切停妥之后,就点上红蜡烛,焚上高香,开始恭候月娘升上中天。
比较。范合盛号的绿豆沙,据说要盛于陶制大水缸埋于地下,“退火”至隔年方取上作馅。意溪朥饼皮薄而脆,馅滑腻清凉;包装也很有特色,用陶钵盛 装,上面用印有金字商号的大红纸封口,显得格外古朴人人喜欢把意溪朥饼当作拜月的佳品。一到中秋前夕,除了商店,大街小巷到处摆摊设点卖朥饼,街上的行人,无论篮里盛的、袋里装的差不多都有朥饼。从前穷人省吃检用也要买上几块,实在买不起的会感到羞愧难当,拜月娘时泪流满面,再三请求月娘恕罪。供品除了水果、糕饼,还必须供蒸熟的芋头。
除了拜月娘,有的农村还要烧瓦塔、燃烟堆。早晨,孩子们起床之后,到处拾瓦片、砖头,然后抬着、挑着、抱着送到长辈指定的晒谷场上集中,由富有经验的大人把这些瓦片、砖头砌成一座空心塔。塔高一丈余,塔围一人不能合抱,下面还留出塔门,只是上面没有造塔刹。然后把各家各户派来的稻草、劈柴、青金树叶填进塔里。月上中天,当村里妇女们在案前对月祷祝、火化元宝时,一位长辈就在塔门点起了火,慢慢地,塔顶蹿出了一串串火舌。为了助燃和增加色彩,人们不时你一把我一把地往塔里撒食盐,爆发出一阵辟哩啪啦的响声,不一会,火舌变成了火龙直冲霄汉,映红了半个天边。孩子们绕着火塔又唱又跳,大人们喝茶吃糕饼,谈古论今,直到瓦塔烧成了通体透明闪闪发光的金塔。至于燃烟堆,就是各家各户把稻草、劈柴分别在村里几个地方堆成小山似的柴草堆,拜月结束时,也象烧瓦塔一样把柴草堆点燃。
中秋节的作文11
又是一年中秋节。
窗边一束浅粉色的玫瑰花,静静地绽放着。层层纤薄的花瓣拢在一起,吐露着中秋的静谧。飘来一阵似有若无的幽香,而空气中又好像不只是幽香。
桌上,琳琅满目。妈妈从厨房里出来,笑呵呵地告诉我今天要做蛋黄酥。揉好的面团、腌好的咸蛋黄、拌搅均匀的豆沙、蛋液、擀面杖、保鲜膜,这阵势让我仿佛错入面包房的感觉。
我戴上手套,按照妈妈的指示,小心地把大面团一分为二,二分为四,直至分成24等份。
“你要把每一个小面团上的褶子捏到一块儿去,再顺到小面团光滑就可以了。”妈妈向我示范,在她灵动的指间,一个光溜的小面团横空出世。我也学着她那样,像包包子般地把褶子拢到一块儿,却怎么也无法呈现“指间无影”的效果。“别灰心呵!”妈妈笑道,“耐心点,你是新手,做成这样已经很好啦!”
我止住焦躁的情绪,慢慢地把褶子拢过来、再拢过来……从下往上轻轻顺着面皮。呵!终于成了!一个白白胖胖、光洁无暇的小面团出现在我面前。这白胖小面团多可爱啊!谁能想象这个可爱的小宝宝丰富的内涵呢?
“接下来,我们来擀酥皮!”
温暖的灯光下,桌上依次排开的面团都披上了一件金色的外套。外面下起了雨,我俩围坐在桌边,一边揉着面团,一边打趣,想象着出炉后它们的样子和香气。
正说着,爸爸回来了。“来,一起来做月饼吧!”妈妈招呼着。“做月饼?这么精细的活儿,我好像胜任不了,还是打打下手吧!”爸爸说完,自己也笑了。
在妈妈的指导下,爸爸粗壮的手指总算把咸蛋黄包进了豆沙里。我和妈妈进行下一步工序,把一个个豆沙球都裹进酥皮里。我从厨房里翻出一个螃蟹的模具,一巴掌把完工的面团扣在模具里。而那边,爸爸裹出了“一个顶俩”的巨无霸蛋黄酥。“行了!这么有个性!待会儿烤出来,倒容易识别了!”妈妈笑道。
刷上蛋液,再撒上小巧玲珑的芝麻,蛋黄酥变得有模有样了。
妈妈把烤盘推进预热好的烤箱。我站在烤箱前,静静地看着一个个小小的蛋黄酥在里面接受最后的洗礼。随着时间的推移,先是顶部的蛋液变得金黄,再是下半部分也悄然换装。随之而来的是,一阵愈来愈浓的香味,这香味并不是爽快直接俘获你的心,而是不知不觉中悄悄把你萦绕,再轻轻把你拥入怀中——这是一次甜蜜又温暖的邂逅,等你醒悟过来,却是再也走不出蛋黄酥的'心啦!
“叮——”,这绝对是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妈妈刚把烤盘取出来,我便顾不得烫,用刀叉切开蛋黄酥——一瞬间,各种香味挣脱束缚,弥散在雨天的空气中。再轻咬一口,面皮的酥脆、豆沙的清甜、咸蛋黄的醇香在舌尖迸发。当然,这蛋黄酥还有别具特色的味道,来自于奕辰手作带来的独特口感。
窗外,秋雨淅沥,蛋黄酥在灯下泛着金黄的光芒。我们一起围坐桌旁,各捧一杯热乎乎的红茶,享受雨声与宁静。
房间里充盈着幸福的味道。
中秋节的作文12
小时候的月饼总是给我甜腻但有时又会很想吃的感觉。在淮北市区的周边农村,最好的月饼不是商场超市买来的诸如现在出现的香辣牛肉味的各种馅料的月饼。而是最传统的五仁,手工制作的五仁,我们现在说起来很不喜欢吃的五仁。
旧时每年的中秋,总是还像过年有压岁钱收有新衣穿这样带着浓厚的节日味道。
这边的传统不如说是传统的月饼烤炉。就是家里的女人带着孩子,买来诸如芝麻,花生,杏仁,核桃仁还有牛皮糖,花生油面粉等制作月饼的必需品。去乡里乡亲或者邻村加工月饼的'地方,亲手制作香喷喷色泽金黄的月饼。负责加工的月饼的阿姨、师傅一边和母辈们唠着家常,一颗颗月饼就在手下漾出花来。
传统制作月饼是用一个木制的模具。妈妈和小姨曾亲手教过我,将均匀包裹着各种果仁的面团满满的塞满模具,然后用力在桌子上灵巧的拍出一个“啪”,慢慢把模具拿开,如果拿捏得当,一个连上面字迹都清晰可见的月饼就成形了。
一家人一起制作月饼是中秋的一部分。记忆中总是妈妈和阿姨们在将牛皮糖、核桃仁切碎时塞一块到在一旁馋嘴的我嘴里。
然后便是烤制。将月饼一个个整齐的搁置在一块巨大的长方形铁板上,几个人合力把它平放进巨大的、用红砖垒成的炉子里,下面烧着旺旺的木柴。月饼慢慢烤熟的香味儿会漂的很远很远,烤制月饼的时候周围总会围着像我这样的一群小孩,一边好奇的盯着师傅在根据月饼的色泽掌控火候,一边急切的等候着自家的月饼可以快快的做好,第一时间拿几个在小伙伴们一起尝尝,那时的月饼总是搁置了几个小时,还是留着火炉里带着花生油香味的余热。
中秋节快要到了的时候,各家都是要要走亲戚的。我有一个叔叔一个姑姑,六个小姨还有一个最小的舅舅。而我的爸妈都是奶奶家外婆家的老大,而叔叔阿姨们都渐渐各自成家,所以阖家团圆的日子各家的小孩子聚在一起就热闹非凡。
中秋节那天天将黑未黑的时候,爸爸就会帮我拎着好多好多酒还有月饼,沉甸甸的,走一段路敲开大奶奶家还有三奶奶家的门,给她们送去这份礼物。这个时候的她们总是很开心,挽留我留下来吃饭。
最后是要到奶奶家的,叔叔姑姑还有我的哥哥堂弟堂妹都会来。一家人将吃饭的饭桌搬到小院子里,吃完饭的时候,爷爷总是拿出每年都会给分给我们的超大石榴,我们一家人围着饭桌,吃几块月饼,听爷爷给我们讲叔叔爸爸们小时候的事,讲小时候爸爸带着叔叔偷摘人家的杏子从树上摔下来,讲叔叔有一天离家出走只是因为看了李连杰的电影想出家当和尚,讲曾爷爷在村子里埋藏的至今还未被找到的几杆枪,讲以前村子里被挖出来的一罐银元,讲爷爷自己年轻的时候用几把斧头成功敲击发射的一颗子弹。
过去的时间即是传统,这样传统的中秋永远在记忆中鲜活,笔记笨拙,道不出十之一二。现在在学校,也已是有几年不曾动口吃一口月饼,今年不能回家,便希望家乡的亲人能和我在心里一起吃一口月饼吧。
中秋节的作文13
中秋节的第二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回老家。在这一天里,我们干了很多活,打枣、挖花生、摘玉米,这些有趣的经历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我的老家在河南省南乐县梁村,我们到达的时候已经快到中午了。我一下车,奶奶便热情地迎接我们。我们进屋后就把过节的礼品都拿了出来,奶奶见了十分高兴,她也把月饼、苹果、梨拿出来招待我们。我们一边吃一边聊,不一会儿,爷爷、姑姑和姑父就从地里回到了家。奶奶说,现在家里的枣长熟了,你们去打枣吧。妈妈问我去不去打枣。打枣?我当然去了!
我们兴奋地上了三轮摩托车,向我们的另一个院子奔去。一起去打枣的有爸爸、妈妈、姑姑、姑父。一路上非常颠簸,我一直紧紧地抓住扶手,感觉坐车走这样的路真有趣。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进了那扇矮矮的门,一棵高高的枣树和满地的红枣映入眼帘。我们发现地上的枣都已经烂了,都是被虫子吃了或是刮风落下来的。我们便把地上的枣都扫到了一边,把场地打扫干净。姑父用事先准备好的钩子摇晃着树枝,”哗——“”啪——“,枣如雨点般掉了下来。可是,我们发现掉下来的枣依然没有几颗好枣。爸爸说:”先掉下来的都是坏枣,后掉下来的才是好枣。“果然,摇了几次后就掉下来许多红绿相间、个头很大的枣。我们看见后,就连忙捡起,真是忙得不亦乐乎,不一会儿,本来空空的`袋子就鼓了起来。这棵树的枣摘完后,我们就换了一棵。这棵树比较高,并且摇下来的许多枣都在房顶上,爸爸和姑父决定到屋顶上去。爸爸在屋顶上捡枣,姑父继续用铁钩子摇树枝,”啪啪啪“哇,可真多!我们不停地捡啊捡,姑父不停地摇啊摇,这次真是大丰收啊!直到捡完,两个袋子已经变得胖胖的了。我们又去了另一个院子,那里让我们大吃一惊,地上的枣好多都是好的,我们顾不得多想,赶紧捡枣。经过摇、捡,我们带着许许多多的枣回去了。
下午,我和爸爸妈妈、姑父、爷爷去地里挖花生吃。下了车,爷爷举起铁锹往花生的根部用力一挖,再一翻,花生就出来了。我学着爸爸的样子,抓住花生的叶子,把花生上面的土抖掉,然后把花生摘下来放在袋子里。这些花生中有些还长得很嫩,还没有长成果实,我们就不要了。过了一会儿,感觉累了,我就会在阴凉的地
方坐下来,吃一颗花生。新鲜的花生真好吃啊!好吃得让我停不住口。到该回家的时候了,我还顺便拿了几颗花生吃,因为它实在太好吃了。
回到家里,我们又去地里摘玉米。这块玉米地在一条河岸的上方,我们从河滩上开车进去的。刚开始,我和妈妈只是在玉米地的外沿摘玉米,后来我们就往地里去了。里面密密麻麻的都是玉米棒子,让你一进去就分不清东西南北了,像一个迷宫。我进去后,和妈妈一起摘。摘玉米也需要一定的力气,我刚开始总是摘不好,但是我越摘越好,越摘越熟练,我和妈妈很快就摘满了一大袋子。妈妈要去拿一个袋子,我们继续摘玉米,摘着摘着,便回到了地头上。这时候,我发现姑父和爷爷已经用绳子把袋子系好,把整袋的玉米推到了河滩下面。我也开始了,爸爸把袋子系好后,我轻轻一推,袋子就下去了。它一会儿横着,一会儿竖着,一会儿躺着,一会儿又跳起来,真有趣!一切都完毕后,我们再到河滩下把玉米装上车,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中秋节的作文14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这是一个人们认为最有诗情画意的节日。"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到中秋节总会勾起人们的思乡之情。回想起去年八月十五的情景,仍然让我记忆犹新。
那是一个不夜之日,月亮高高的挂在天上,因为这天多云,无数繁星都躲在云层里,一轮圆月像光华四射的水晶球挂在天空,照亮了漆黑的世界。小风袭来,薄云渐渐散去,树木、房屋全裹在一层银色的轻纱中,皎洁的月光如倾泻的清流,注满天地。我们一家三口坐在阳台上,观赏着这美丽的月色。看着看着,爸爸和妈妈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伤感,我知道,他们和我一样,看着玉盘似的月亮,思念起远方的亲人!我想起我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不知道他们是否吃的好、睡得香。在这个月圆之夜,他们也一定在想念我们吧!沉寂了许久,爸爸的一句话打破了宁静:"你们知道中秋节的由来吗?"我和妈妈不好意思地摇了摇头,爸爸说:"‘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第二个月叫中秋。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才成为固定节日,这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听爸爸说完了中秋的由来,我们都有些饿了,于是,我跑到客厅拿来美味诱人的月饼,这月饼真香,刚撕开包装袋,一股香味就扑鼻而来,咬一口,真是让人回味无穷。如今,人们的日子好了,就连中秋的月饼也和过去不一样了,不仅口味繁多,而且形状、包装各异。妈妈是最爱吃的一个,她一连吃了几块月饼之后,不慌不忙地讲道:"今夜月亮圆又大,我们一家来赏月。要问中秋谁了解?还数我呀最博学。我来给你们讲一讲月饼吧!月饼象征着团圆,是中秋佳节必食之品。相传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在八月十五征讨匈奴得胜,凯旋而归。当时有经商的吐鲁番人向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月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月饼分给重臣一起吃。此后月饼制作越来越考究。月饼发展到今日,更是因味道之独特受广大消费者之喜爱。"望着神话般的月亮,我又不禁吟诵:"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虽有奔月的辉煌,但"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想必住在广寒宫的嫦娥也会寂寞难耐,饱尝思乡的凄苦!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卧室被月光映得格外明亮。我再一次看着这皎洁的月亮,思乡之情再次涌上我的心头。今年的中秋节是否能和远方的亲人们团聚?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后记
中秋节的作文15
中秋将至,万物成熟,果实累累,遍地金黄。几多辛勤,几多欢欣,丰收一派,醉了乡野。
饱满的玉米,如凯旋的士兵,挺直腰杆,顶着缨须,奉上玉穗;殷实的葵花,如娇羞的女子,低头含胸,卸去容妆,孕育籽盘……烈日下,农人辛勤劳作,心中的喜悦随着汗水在田间恣意滴洒。还有庭院里那火红的石榴、压枝的红枣、熟透的苹果、焦黄的柿子、嫩紫的提子、鹅黄的梨子……月光下,捧出喷香的瓜果,供月品尝,丰收的祈愿伴着甜蜜对皎月默默期许。
月圆中秋,皓魄当空,一泻千里,光华满天。几多尊崇,几多思绪,玉盘一轮,共享古今。
冰轮寒照,引得世人万般遐想。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美丽的'传说,千古流传;李商隐的“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白的“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辛弃疾的“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凄美的诗句,千年诵叹。
皎月无瑕,招得世人倾心追随。蒙古族追月、赫哲族祭月、德昂族串月、阿细族跳月、苗族闹月、藏族寻月……天上之月,心中之神,沿袭之俗,朴素之崇。张若虚的“江天一色无纤尘”,数字极言月之高洁纯澈,淡泊洒脱;曹松的“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数语道尽月之公正普照,泽被人间。唯此,才有“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的倾慕与景仰。
明月永恒,唤得世人无限思索。李白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慨叹:明月阅尽人间变幻,恒久相照,人间却世事沧桑,光阴荏苒。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慨叹:月圆月缺,月月轮回,似是人间悲喜,更迭不息,人们应坦然以对,从容生活。借月,品得人生百味,悟得人世哲理。
天涯共月,惹得世人几多相思。苏轼云:“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谢庄赋:“隔千里兮共明月。”张九龄言:“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诗:“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亲朋好友,佳期难聚;一片相思,寄于明月。跨越时空的距离,你亦明月,我亦明月,共享明月,心心相通。如此,思乡、怀友、念亲、恋人,断可遥寄明月,神交天涯。
月儿圆圆,众星簇拥;月饼圆圆,味美香甜。几多欢笑,几多祝愿,人月团圆,天上人间。
中秋月饼,寓意团圆。明代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余》中写道:“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意。”京、广、苏、甬(宁波)各式月饼,风味独具;冰糖、豆沙、肉类、苔菜,佐以桃仁、花生、瓜子、松子,各种馅料,异彩纷呈;月宫、嫦娥、玉兔、桂花,各类图案,精美绝伦。小小月饼,包融丰收,寄寓团圆,唇齿间品阅中华民族亘古不变的团圆美满之情愫。
明月中天。或窗前几案,或葡萄架下,或开阔屋顶,一张八仙桌,一盘月饼,几盘果品,几杯美酒,家人围坐,其乐融融。小孩子欢唱儿歌,品嚼月饼,盯着月亮找嫦娥、寻吴刚;大人们品着美酒、吃着水果,伴着月光唠秋收、思游子;年青人月下打开手机,短信祝福,沟通情谊;老年人月下凝注双眸,深情怀旧,深思未来。家家户户,笼着月光,共话家常,一派祥和。
春华秋实,欢庆丰收;品馐赏月,万家团圆。几多期许,几多感叹,诗意中秋,和谐神州!
【中秋节的作文】相关文章:
中秋节作文12-09
中秋节的作文07-11
[经典]中秋节作文07-27
中秋节作文07-18
中秋节作文07-18
中秋节作文07-18
中秋节作文07-19
中秋节作文07-19
中秋节作文07-19
中秋节作文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