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1
这学期我们使用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品德与社会》,通过参加听课和评课一系列活动,使自己的教育理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传统的课程中,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只有教师讲学生听,没有学生的天地,而如今课程的改革也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这种一个在上,多人端坐的满堂灌已不复存在,让学生走进课堂,成为课堂主人,在活动中体验,在动手操作的环境中做到师生交融,生生互动,教学活动应是一种相互交往,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的动态信息。使学生在观察,活动中得到情感的体验,正好符合新课程中的探究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探究和领悟。
课堂中的活动应是教师在指导或参与下的学生的自主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情感,指导其行为,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自我感悟的空间,教师真正地成为引导者,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如《自主选举班干》这一课,我选择了真真正正地进行一次学生自己选举班委会的活动,教师只对选举程序做说明和解释,然后放手让学生去做,让学生懂得自己应有的权利,并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和他人。
课程改革后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内的教与学,而是体现在课前任务、课堂的活动、课后的延续和知识的连续这样一个完整过程。强调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从班集体中的小事入手,紧抓集体中常见的不良现象,如在《在集体中成长》一课中,我们召开了“我的心里话”发布会,事先要求学生搜集各自的心里话,以便于活动的顺利进行,目的在于提升学生在集体中与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品德与社会》作为人们综合性的学科,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形成良好的习惯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它更是让学生走进历史,在认识祖国辉煌历史的基础上,了解祖国遭受屈辱和人民顽强抗争,进一不增进爱国主义情感。
但有的时候我还在以我的想法代替学生的思考,自己的教学思路还不够开阔,没有多渠道收集资料、信息,课堂上贴近学生的生活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学习,加强理论修养,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真正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2
《品德与社会》经过一段时间的教研教学,我发现这门课程的课前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而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比较注重课前参与环节。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贴近生活、真实反映社会的课程,它把学生的思想教育溶入到学生的社会生活中。通过对本教材的实用,我觉得课前参与是教学活动的起始阶段,也是教材内容拓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不再拘泥于课堂上的40分钟,而是把学习的内容拓展到课前,延伸到课后。课前让学生体会与教材有关的内容,或者在家庭中,到社会上、学校里去观察、调查、了解、搜集、整理一些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材料,已成为《品德与社会》课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课前的"热身"为课中开展"讨论""辨别""创造"和"表现"提供了前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供了保障。课前参与的情况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和课后延伸活动的效果,课前可以使用的策略和方法很多,在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两种我学到的方法,可能也是大家经常用到的。(一)资料搜集法.资料搜集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家长的帮助下,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文字、图片、视频与音频、实物等资料,丰富自己的学习内容。例如:本学期六年级三单元第一课《天有不测风云》课堂上,请查到相关资料的同学给大家介绍自己查到的内容,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文字资料的交流使全班同学对自然灾害的种类和成因、破坏力有了全面了解。各种资料的搜集,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二)调查访问法.调查法是指儿童到现场观察或与当事人交流,使儿童对所关注的问题能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观的印象和更加深入的了解。如:本册书第二单元《为了美好的生存环境》主题三《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中有个活动是调查学校和家中每天的用水状况。课前,我请学生回家和父母根据每月缴纳的水费计算出每天水的使用量,再与父母思考其中哪些是被我们浪费掉的,又有哪些是可以节省下来的。并用同样的方法调查学校的用水情况。进而更深刻的感受我国水资源匮乏和污染严重的情况。使学生获得直观的印象和更加深入的了解。
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我们要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常言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中,在学生充分课前参与的前提下,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灵活的变换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3
《我们的“母亲河”》是未来出版社《品德与生活》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壮丽的山河》中的第一课。学习这课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自古以来炎黄子孙就懂得泽水而居,知道长江和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懂得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热爱祖国壮丽山河。
我上的是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明白母亲河的基本情况;明白“母亲河”的含义,欣赏母亲河壮丽,秀美的自然风光,形成热爱母亲河的情感;了解母亲河的现状,并由此唤起保护母亲河的意识。
应该说学生对黄河,长江并不陌生,但对“母亲河”的含义现状却不清楚。因此这节课通过多种手段让学生了解母亲河对人类的贡献和人们对待母亲河的错误行为及其恶果。这样既能让学生体会母亲河的伟大,也能让学生有忧患意识,激起他们保护母亲河的热情。
在本课教学设计时,我十分注重学生对母亲河情感的生成过程。我设计了四个活动,分别是:走进“母亲河”,认识“母亲河”了解“母亲河”和保护“母亲河”。从课前搜集资料初步了解母亲河到热爱,赞美母亲河,再从发现母亲河的现实问题到呼吁保护母亲河并内化成自己的行动。这样通过层层深入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学生就获得了真实的情感体验,从而达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核心理念是:课程源于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虽然《母亲河》所呈现的内容随长江、黄河的历史,绵延千年;随长江、黄河的足迹,绵延千里,但落脚点还是归于学生的生活。从整体感受母亲河的壮美和博大到具体体验黄河与我们生活的关系,由面及点,使得保护母亲河在回归生活的大课堂中,再不是一条抽象的规范,它在学生的生活中得到具体化,成为切实引导他们实践行动的一个导航标。整个教学环节设计,立足于学生的情感体验,自豪,欣赏,感激,热爱,也有心酸和难受,老师以充满温情的语言创设了和谐的课堂氛围,师生共奏了一曲绿色之歌。整个教学活动与学生生活交相辉映,使“知”的传授与“情”的提升融合在一起,构建了真情的课堂。
困惑:在“保护母亲河”“关注母亲河”这一环节,没有更好的处理方法。也想过让学生设计方案,想过环保承诺签名活动,想过调查汇报……但无一不陷入形式主义的怪圈,总觉得这一环节的设计有不尽人意之处。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4
《交通问题带来的问题》一课是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内容,我给本课预设的教学目标是两个关键词:一是观察,二是思考。具体说,就是让学生了解交通给人们的生活和环境带来的影响;懂得交通法规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并运用恰当的方法搜集各类信息,了解现代社会人们是怎么解决交通问题,并展开想像的翅膀畅想末来的绿色交通。
我认为,品德课不是对儿童进行空洞的说教,而是要以儿童参与其中的社会生活为基础。课堂资源应来源于生活,通过课堂活动和思考,又运用到生活中去。我以《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这一课为载体,综合了许多孩子身边有关的交通问题,来设计本堂课的教学思路,让课堂更多贴近生活。
就本堂课,我想谈谈自己的几点想法。
第一,着眼观察。
我把“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这一指导思想贯穿于整个课堂,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深入挖掘学生的情感。
(1)我利用新闻导入本课,让孩子们真实地感受到中国的车多,
? ? ? ? (2)运用本学校校门口“周末接学生造成交通堵塞”的照片,让学生真实感受交通问题就在我们身边,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有话可说。
(3)用身边的事例,感染学生,让他们更理智地看待安全问题。随后,我利用学校周边交通图,让学生对安全问题畅所欲言,进而介绍一些身边的交通标识。学生看到熟悉的路段,发言积极,十分投入。
第二,着力轻松。
我的教学对象是儿童,交通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对他们来说太过沉重。所以,我根据教材的特点着力营造、渲染一种轻松的氛围,让学生的活动有机地注入到学科知识的学习之中。
第三,着重思考。
我的整个教学过程是采用活动化学习的形式进行,因而活动的全过程是动态发展的,所以提问也是开放性的,学生针对自己的实际查找相关的资料,充分体现了认知的多元化,感受的差异性,提高的层次性。如在小组讨论如何减少尾气危害时,学生能展开想像的翅膀,从能源、绿化、过滤等多个方面思考,从而解决汽车带来的污染问题。
这堂课最后一个环节是“金点子征集活动”,让学生展望家乡未来,为家乡的交通出谋划策。学生充分的把自己的想法发挥出来了,我感觉到了孩子作为社会的一员,也在承担建设的重任。
限于本人水平与能力,总觉得有些不尽人意之处,还可以再加以改进。上完这堂课后,经过几个老师的互相交流,我进行了归纳整理如下:
第一:所设计的环节太多了,整堂课的容量太大了。在出示一些交通事故数据后,我让学生谈谈该对司机朋友说些什么。学生很积极,我也没来得及适时调整引入下一环节,所以后来在讨论解决“尾气危害”时,时间有点仓促。老师应该理性地掌握时间,后来想想其实这个环节可以简单带过,学生在讨论自己平时要注意的交通安全时就已经达到了遵守交通规则的目的,再让学生说说司机朋友要注意的交通规则,有点画蛇添足。
第二:我在和学生一起观看交通带来的问题时,因为要考虑下面的思路,没有和学生一起观看感受,没有做到和学生共情。提高课堂驾驭能力和课堂从容清晰地思路,这是我以后要注意追求的。
课堂的追求是无止境的,我希望自己在教学设计时能化繁为简,从想得多到想得精,抓住精髓,我希望在课堂能有“胜似闲庭信步”般的从容淡定,让课堂能收放自如。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5
把小学生的《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以学生的生活情境为切入点,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爱好这是我进行品德与生活课教学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和活动中体验、感悟,悟出道理,使所学知识从浅到深,从抽象到具体,我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是品德与生活的有效教学方式。在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学期我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例如制作低年级多媒体教学课件,《有毒食品和无毒食品》时,根据我校的具体的学情,设计各类无毒食品来说明对人身体的好处。如:各种鱼类,虾类,各种蔬菜,水果累等等…….。
我把以上无毒食品做成直观,形象的课件,学生很具体地了解了这些食品的优点。另外课件中起穿针引线的作用。接着我又做了有毒食品的课件,让学生具体直观地了解这些食品的害处。如:毒方面,毒奶粉,毒米线,毒皮蛋,毒榨菜以及油炸食品,最后让学生看地沟油的来源。学生看后非常惊讶,同时也知道哪些食品不能吃。这样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精神振奋,注意力集中。我在教学中真正体会的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使课件图文并茂,生动活泼,能把课上的更好。课件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风格各异的图象,丰富多彩、生动多变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6
品德与社会课程强调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把儿童的现实生活作为主要的教育资源,紧密结合儿童生活实际开展教育,提升儿童的生活品质和能力,促进儿童发展,本节课力求体现课程“回归儿童生活”的基本理念。
1.生活化背景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范例,它给予教师巨大的创作空间。在目标的引领下,实现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有效整合,会使课堂更富个性风采,更富创意。我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我市具体情况,特别是展现我市山区的变化,采用大量的图片和视频,这些新颖有趣的信息补充,在层层推进的过程中,相得益彰,不仅提炼出对生活的新的感悟,还表现出对社会生活的关切与热爱。
2.过程性探究
让学生走进课堂,成为课堂主人,在活动中体验,在动手操作的环境中做到师生交融,生生互动,强调师生间的动态信息。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结构化的材料,我安排四个活动,让学生经历感知、谈论、辩论、畅想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悟,最终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掌握交通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在活动中也得到情感的体验。
3.创造性实践
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作为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启发。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7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本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题人格,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前几天,在讲授《生活中的快乐》一课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快乐?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只要带着一颗快乐的心去体验,生活中处处可以发现快乐。你快乐吗?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一般有些人会认为事业有成,生活富裕的人快乐会多一些,穷人更多一些烦恼,科学家曾就这个问题对非中的绝对贫困人口,发展中国家的普通老百姓和发达国家的富裕人口和大人物做过一个调查结果大家回答的差不多,不是绝对贫穷的人就一定不快乐,生活富裕的人就快乐,每一个人都有快乐和烦恼的时候,这就教育学生在生活中总有快乐和不快乐的事,而遇到不快乐也就是烦恼和挫折的时候应该想办法去解决,做好面对挫折的心理准备,挫折是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或干扰,个人行动目标不能达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面对挫折,不同人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其结果也就完全不同,要培养学生持积极态度正视挫折,要坦然地面对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一切,不回避前进途中的障碍,要想方设法解决和战胜它,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受身心发展和社会阅历等的限制,还不能对自己和社会有清楚的认识,他们的目标期望值往往比较高,因此挫折是小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时常会遇到的问题,作为教师,应从积极的方面引导小学生正确对待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使他们认识到困难和挫折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并教育他们如何应付所遇到的挫折,提高挫折耐受力,要让学生正确认识快乐和挫折,并掌握应付挫折的策略。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训练学生在失败面前树立正确态度,要一平和的态度和坚强的毅力战胜失败的困扰,同时培养学生自我剖析和自我反思的能力。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8
今天,我讲授了《不一样的你我他》一课,学生们向大家介绍了自己,他们知道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和想法,懂得了要理解、尊重他人的想法和选择。 孩子们很喜欢画画,他们画出了自己的自画像,并且写出了自己的特点。学生们非常了解自己,他们画得很像,大家一下子就能猜出是谁。我又让学生用一个圆圈来展开想象,他们有的画了一个红红的太阳,有的画了一张笑脸,有的画了篮球。
看着同学们的一张张作品,大家都开心极了,孩子们感受到了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的想法。 我在课上采用了激励机制,经常表扬鼓励学生,孩子们学习得特别积极主动,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争取让学生们在乐中学、玩中学。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9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旨在引导儿童“学会生活”,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培养:
一、创设情景,诱发创造意识
《品德与社会》标准明确指出:“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可设情景让学生凭着自己的想象装扮春姑娘,激发他们的创造意识。
二、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品德与生活”作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活动型课程,强调选择儿童熟悉的,感兴趣的,有教育价值的内容作为活动主题。因此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学生才会心情愉快地去学习,探索。表现出个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尊重个性,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大胆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创造条件让他们表现自我。体现个性,让他们在活动中心情发挥自己的想像力的创造力。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10
《让我们学会合作》这一课的教学实践中,我引导学生从平凡的生活体验入手,组织了一系列相关主题的音像材料和教学活动,引发学生的实践、创造积极性。
在这节课中应首先让学生感受合作的重要性。因为一个人只有认识到一件事物的重要才会产生想按照事物的规则去做的愿望,寻找做好这件事的方法。然后在实践体验中总结出与人合作成功的条件和不成功的原因。因为我们对学生进行合作意识的教育,最终目的还是要让学生掌握合作的方法,使其能在生活实践中运用这种方法达到自己的目的。
第一、二个环节,通过设置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引入,再展示大量学生日常生活中合作的事例,让学生知道合作无处不在,人人需要合作。充分利用音像教学资源的优势,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开展有趣的教学活动。
第三个环节,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会与人合作的实践机会,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会合作的重要,学会合作成功的方法,认识到合作不成功的原因,感受合作成功的快乐。活动之所以采取比赛形式,一方面依据儿童好表现自己又爱争强好胜的特点,又考虑到学生因年龄小,往往在游戏中会充分表现自我,将平时的习惯、情感真实的暴露出来。老师则能借机发现学生道德思想行为中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及时有效的教育和引导。
我们虽然在教学中提倡给学生创造发展的空间,但我们也同样不能忽视学生在集体生活中自觉守规的培养,众所周知:规则是人们做某事时应该人人自觉遵守的规章制度。针对本节课第三环节的学生体验活动的开展,我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活动特点、活动步骤,以及学生在活动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或现象,制定了相关的规则,并暗示每位学生都必须严格遵守。如:在学生第一次活动前我制定了比赛规则:“接下来以小组为单位,在3分钟之内,每个小组合作捏一个只熊猫,每个同学捏其中一部份,看哪一组捏得又快又好。先制定了纪律要求:“别急,为了比赛能顺利进行我们先提两点要求:小组合作之前,老师先提几个要求:
(1)合作时,要做到轻声细语,避免影响他人。
(2)要听老师的指令,说开始才能开始,说结束就立即结束,否则算违规。要求明白了吗?可以开始了吗?”我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我认为人们在做任何一项活动中都可能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而影响活动的正常进行,而本课中学生的体验活动时间长达近20分钟,又是突破本课重难点的重要环节,如果没有细致、具体的要求,只是让学生完全自主的活动,结果很可能就是一场闹剧,学生在互相影响的混乱中任意放纵自己的个性,使活动无法按既定方案进行,合作的研究也必将无从谈起,教师的作用也会因此而变得苍白无力,教学实效便会是零,甚至对学生还会产生负面影响。实际上由于太过于高估学生的动手能力,没有事先没有对学生捏手工能力进行调查,结果课堂实践后,学生两次捏制效果都不是很好,导致两次对比效果不明显。也许是孩子们从没在课堂上做过游戏,全然忘记老师事前的的要求,游戏结束了还在继续,让他们交上作品,没人主动上交,有的甚至迟迟不交上来。这个环节处理得不是很好,拖了一段时间,导致下个环节(拓展升华环节)用时不够。
整节课存在着以下一些不足:
1、整堂课老师的话太多了,学生的发言面不广。
2、老师关注面较小。
3、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合作,可是老师却没有留出多余的时间让学生谈谈具体的事情应该怎样合作。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11
《我们的母亲河》是山东美术版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寻找文明的足迹》中的第一课。在认真阅读教材后,我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道长江、黄河的发源地、流经省市等地理常识。知道长江、黄河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知道母亲河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
2、通过网络、书籍等查找有关长江、黄河概况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在交流与讨论中加深对母亲河的认识。
3、激发学生对母亲河的热爱、关注,树立保护母亲河的意识。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本着这样的指导思想,我在整个教学流程设计上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根据小学生的认识规律的特点,我将教学设计思路拟订为“欣赏歌曲、导入新课——自主探究,走近母亲河——巩固内化,歌唱母亲河——交流讨论,保护母亲河”,努力营造和谐自主发展的品德与社会课堂。上完本节课后我有如下感受:
1、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努力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
第三单元《寻找文明的足迹》是一个以地理知识为主的单元。地理是儿童感性生活的一部分,儿童需要通过地理知识来建立自身的空间感,了解自己生活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因此在《我们的母亲河》的教学中,多次出现地图(中国行政区地图;长江、黄河流域图;长江、黄河水电枢纽图等)引导学生读图,让他们自己发现地图中表达的与本主题相关的信息。既有老师指导学生学会看图,又实现了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为今后的社会生活奠定了基础。
2、关注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热爱母亲河的情感。
新的德育教育理念倡导以儿童自己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重视利用儿童的现实经验和亲身体验进行教学,以达到一种“润物无声”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儿童的生活实际,着力于将地理教学同儿童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利用学生生活在长江边上,非常熟悉长江的相关资源的实际,让学生围绕“长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展开讨论,使学生很容易的就感受到了江与人的关系,是长江养育了我们,我们离不开长江。对母亲河的热爱、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3、利用多媒体课件,拉近课堂与生活的距离。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为学生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引入生活的活水,使学生学习的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更具有时代气息,使教材“活”了起来。比如:播放课件:长江、黄河受到污染的画面。播放生活中真实情景,引导学生感知母亲河遭破坏的情况,生动直观,使单调的说教感性化,使教学更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也更能激发学生情感。。
教学是遗憾的艺术。这堂课中我也有许多不足之处。《我们的母亲河》一课包容的知识极其丰富,有地理的、有历史的、有人文的、有环境等方面的知识,由于自身知识储备有限,准备的时间不多,对教材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因此在教学中偏重地理知识的学习,而对母亲河人文性的挖掘还比较欠缺,同时也影响了情感目标的达成不够好,没能充分的激发起学生对母亲河的热爱。另外对于长江、黄河有关一些地理方面的描述还不太科学、准确,这都是值得今后进一步修改的地方。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12
《我的家乡在哪里》是本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热爱家乡教育的第一篇,根据教材三课的顺序编排,分别要求学生从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我的家乡在哪里)、自然人文环境(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家乡的文化(浓浓家乡情)三方面来了解家乡从而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在第一课《我的家乡在哪里》的第一课时中,教学重点是要求学生能够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从而加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势必要在教学环节中设计一些地理知识(如我国的行政区划、内蒙古的地理位置及鄂尔多斯的地理位置等);还要适当的设计一些能引发学生表达热爱家乡之情、升华这一感情的环节。反思本课,从优缺点两方面来说:
1.优点:因为是新学期的第一课,在新学期寄语、一分钟安全提示方面做得很好,很好的沟通了感情,学生对于老师寄语的希望很认同,也很受鼓励;在歌曲《我的家乡内蒙古》的歌声导入中,学生基本能绘声绘色的描歌曲中家乡的优美风景及演唱者对于家乡的热爱之情;在出示的祖国版图中,学生能踊跃的说出第一眼看到的和感受到的祖国的形状、祖国行政区版图的印象。从这几点而言学生体会到了一些爱祖国,爱家乡的感情。
2.缺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大部分的时间用到了“看地图找家乡”这一块,之后本想以画家乡的轮廓及景色为结尾来升华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的这一环节却没时间做。分析原因,第一,我想是因为想要给学生拓展更多的地理知识,没有把握住本课的重点。第二,我也可以在课前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查找和学习一些地理知识,让学生在课前完成题单,这样,课上就会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互动,也节省了学生书写这些内容的时间。
品德与社会是门开放的学科,有各种知识的融合,但思想品德的教育仍然是每一节课的重点,这一点是我的困惑,更是我要努力的方向。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13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课程以儿童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法制、历史、地理、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点面结合”、“面上选点”来组织教学内容,对教师专业知识储备的广度和深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浙教版三至六年级下册的品德与社会教材,“社会味浓”,有很多内容选自政治、经济、地理、历史等范畴。这些内容“面”广“点”多,不贴近学生的生活,要提高品德课堂教学实效,实现课程追求的基础性和有效性的目标,必须深入研究学法,精心设计学法,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达成品德课的多维目标。
一、把握教学目标,是学法指导的前提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要保证课堂教学取得实效,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学法,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
1.找准“结合点”
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是预设的、静态的,而学生的生活和生命成长是生成的、动态的。因此,需要了解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基础和生活现状,掌握学生身心发展和品德形成的一般规律,找准学生和教材的最佳“结合点”,正确定位恰当的、可操作的工作目标。如《不平静的世界》,其中一个教材目标定为:“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简单经过”。我认为这样的目标定位不符合学生的实际。两次世界大战的内容是初二下册《社会》课的学习内容,让六年级的学生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的“简单经过”其实并不简单,要求过高过大。我把这个目标调整为:“初步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概况(卷入国、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等数据),重点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实践证明,这样的目标定位比较科学、准确。
2.找准“生长点”
品德与社会融合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能力等多维目标,最终目的旨在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参与社会、学习做人。因此,要深刻领悟品德课程性质,以引领学生做人为核心,找准学生和教材的最佳“生长点”,正确把握教学目标。如果处理不当,就容易“唯知识论”,偏离课程目标,把品德与社会课上成单纯的地理课、历史课、常识课。如《不平静的世界》,有认知方面的目标:“初步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概况,重点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教给学生的知识点应该是科学正确的,因为这是达成情感、价值观、能力等目标的基础,但不是主要的、唯一的目标。还有比这更重要的目标:“体验战争的残酷和无情,激发对战争的憎恨之情;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分析、表达、合作等能力”。热爱和平,学会合作,是学生适应社会、学会做人的重要素质和能力。
二、精选课程资源,是学法指导的关键
品德与社会的教材具有开放性,课程资源也丰富多样,网络、书籍、报刊等为我们快捷地获得大量信息提供了方便。品德课时,时常可以看到学生疙疙瘩瘩地读着搜集的大篇资料,有的内容甚至和教学目标无关。教师欲罢不能,面露尴尬。
1.学生要做巧“剪”的“能工”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品德与社会课的目标之一。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明确资料的主题和内容,有选择地搜集,宜少不宜多,并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对资料做适当的分析、处理和归类。如《不平静的世界》,我要求学生搜集有关“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图文资料,经过自己的思考和整理,摘录一点或一方面就行,如果是文字资料,只需一小段即可。
2.教师要做善“贴”的“巧匠”
学生的思维发展,是从直观、肤浅、不全面,逐步向抽象、深入、全面发展。只有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使品德更好地内化,提高育人的实效。因此,教师提供的课程资源,应该是形象的、典型的,具有震撼力,激发学生强烈的心理感受和情感共鸣,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境界。如《不平静的世界》,我从大量的资料中精心选择了南京大屠杀、残害犹太人、原子弹轰炸广岛等录像以及战争受害者——儿童、妇女、老人等图片,呈现的画面不多,但都是触目惊心、悲惨至极,把学生对战争残酷的情感体验推向了高潮。
三、注重探究体验,是学法指导的核心
品德与社会注重引导学生进行道德学习,道德学习本质上是一种体验式学习。体验,是主体内在的知情意行的亲历、体认与验证,它具有个体性、亲历性和生成性的特点。“道德,只有它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自体验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
1.情感贯穿,强化体验
“没有情感的道德就变成了干枯的、苍白的语句,这语句只能培养伪君子”(苏霍姆林斯基)。道德情感渗透在人的道德认识和行为之中,能促进道德认识的深化,是道德行为内在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良好品德形成的“催化剂”。
品德与社会课的学法指导,要始终以情感作为主线,串连、聚焦相关的“面”和“点”。在促进“面”和“点”学习的同时,深化情感体验。如《不平静的世界》,“体验战争的残酷和无情,激发对战争的憎恨之情”是整堂课的情感主线,引导学生搜集、学习、交流有关两次世界大战带给人类深重灾难的“点”——触目惊心的数据、血淋淋的事实、凄惨的描述等,就能强化情感体验,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2.给予空间,自主探究
学生是发展中的生命。学生的道德生命,犹如一颗颗种子,需要广阔的田野,肥沃的土壤,才能茁壮成长。空间,是儿童道德生命自由生长的重要条件。没有空间,就没有儿童的自主;没有自主,就没有儿童的可持续发展。
品德与社会课的学法指导,需要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空间,充分发挥主体性,培养研究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否则,“社会味比较浓”的品德与社会课,往往会出现学生无法参与,教师尽情表演的情景,这就违背了课程的追求目标。如《不平静的世界》,我用了大约12分钟的时间,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先从确定研究主题、研究人员、研究方法等方面具体指导,然后放手让学生自主研究学习。学生全员参与,积极投入,理解体悟,效果很好。
四、恰当引领提升,是学法指导的深化
教师是学生道德生命成长的引领者,要通过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活动,帮助
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1.做共同分享的有心人
学生借助体验生成的意义,是多姿多彩的,每个人都不相同,不能相互取代。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体验,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生成资源,这是一笔重要的教育资源财富。教师要充分认识其宝贵之处,保证生生互动的时间与空间,创设机会让学生互相交流,彼此分享,共享共赢,不能“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如《不平静的世界》,我用了半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研究学习后的全班交流共享。互动中,智慧生成,情感共鸣,有的学生为战争的无情流下了眼泪。
2.做“高于生活”的助推者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就是师生围绕“儿童的社会生活”这一主线进行对话,进行观点的碰撞、思想的交流。教师要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倾听学生真实的想法,哪怕是幼稚的、错误的想法。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及时、巧妙地进行引领,助推学生的学习,指点迷津,锤炼生活的意义,帮助学生在更高、更深的层面上获得新的体验、新的发展。如《不平静的世界》第三板块全班交流时,我随机抓住南京大屠杀、残害犹太人、原子弹轰炸广岛长崎等典型史例,进行提炼和深化,通过充满情感的语言描述、极具震撼的音像呈现,以情激情,把学生的情感推向纵深,深刻体会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加强学法指导,是提高品德课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也是新课程“理念回归课堂”的重要策略。作为一线教师,要深入进行学法研究,缩小课程理想设计与实际教学的差距,弥补教材建设中教学法研究的缺陷,更好地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14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内涵十分丰富的课程。凡是有内涵的东西,它总会以它的独特幽香吸引着人,但也只有能读懂它内涵的人才能真正享受它的幽香。对于品德课,我一直以来喜欢着它,并希望能够更多地了解它,走近它。
今年我任教六年级的《品德与社会》,这与我往常教低年级的《品德与生活》差别很大,但感觉十分新鲜,特别是现在有很多内容是汲到历史与地理知识,和学生一起去感受“外面世界的精彩”,和他们一起做一个“享受文明幸福的人”。但类似于这样的课到底该怎么上,对于我来说真的很困惑。 因此在本学期的教研课中,我挑选了《跟着唐僧去西游》来上。
作为一种尝试,我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课前也没有刻意去准备什么,因为我觉得自己对于教材的理解深入不了,因此目标也定得十分模糊。带着这种似懂非懂的状态我上完了这一节课。课后我把自己的困惑与老师们作了交流,也听取了教研组老师的一些意见,但大家对于这种类型的课都比较陌生,所以也没有实质性的定论,但是在教材的处理上有一点大家讨论得比较激烈:教材在课文的开头有一段关于印度历史与文化的总述话,然后再分“佛教、舞蹈、文学、数学、建筑”这样几个方面详细介绍。我在上课时就是按照了教材上的顺序,先让同学们对印度有一个大体的印象,再深入去了解某一方面的知识。这样似乎更符合认识事物从总体到局部的规律。可是也有老师建议应该先让学生了解自己感兴趣的某一方面,在全班交流的基础上然后再来一个总结,这样由具体到抽象,似乎更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
这两种不同的教材处理方法,到底哪种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呢?当时大家都没了辙。于是我决定借班上课,按第二种思路再来上一次,经过了这一次的实践,我明显感觉按教材的思路上,似乎更轻松,学生对于印度的总体把握更准确些。于是我就在想,对于教材,我们不能一味迷信,但我们对于它一定要进行很好的解读。虽然仅凭这一次的比较就下结论可能并不一定科学,但经过了这一次的教研课,它留给了我思考,这份思考将成为我下一个努力的目标,这就是它的价值所在。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15
学生们认为《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副课,没必要认真学习,再说课文中的许多知识他们也不感兴趣,还不如腾出时间学语文数学呢。听了学生们的话,我连续几天陷入沉思,《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很好的学科,为什么会陷入如此困境?怎样才能使学生喜欢这门课程?经过思考,我认为《品德与社会》学科陷入困境有以下几点原因:
《品德与社会》学科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因此,对《品德与社会》课要提高认识,就要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
要利用《品德与社会》课,与家长紧密配合,做到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仅仅停留在说教上显然是不行的。还需要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方法来教育学生树立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
要改变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就要改变过去的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方法。可采用自主探究法,问题讨论法,合作表演法等。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思想品德良性意识,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自律、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乐群、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健身、学会生活、学会劳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15篇】相关文章:
思想品德教学反思15篇11-09
七年级思想品德的教学反思11-29
教学的反思12-11
教学dtnl教学反思12-26
教学拼音的教学反思12-19
教学故事的教学反思12-03
比例教学教学反思11-29
口语教学教学反思11-21
比的意义的教学反思01-06
《恐龙》教学反思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