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更新时间:2023-01-11 10:38:47
  • 相关推荐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反思1

  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是在学生已系统掌握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教学的,既是本节教材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有一定难度。教学中我注重体现了以下几点:

  一、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入手,先安排被减数是够减的,再安排被减数不够减的减法。

  二、借助学具的直观操作,突出退位减法的难点。让学生操作小棒解决“6减8不够减,怎么办”的问题,借助直观的学具来理解算理,从中发现解决退位减法计算问题的突破口,并总结出计算方法,加深对算理的理解,再初步脱离形象,形成抽象的算法,这样的学习更扎实有效。

  三、重视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思考,有序地表述计算过程。通过直观图示帮助学生形成表象,再结合对应板书和语言叙述,动画演示,形象揭示“退一作十”的原理和过程,这样他们就能很好的理解并表述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算理。

  四、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体验算法的多样化。教学时,在学生充分体验的基础上分组讨论、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提出的算法比较多样化,老师在这里可以加以鼓励,这样做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开阔学生的眼界。

  五、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在练习的设计中,我既安排基础性练习,又有拓展性练习,体现了层次性、应用性、和开放性,在促进学生灵活掌握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

  本节课同时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在理解算理、归纳算法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概括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升。不过这堂课也有很多不理想的地方,一是新授的地方花的时间短了点,对学生学习的把握和课堂驾驭连接方式不够;二是忽视了结论,在这节课的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归纳总结这节课的重点和方法,我想效果可能会更好;三是课堂内容的安排有效性有点差;四是在处理习题的时候出了点小状况,由于疏忽把一道错题判成对的,后来我又重新做了纠正,在最后是讲解习题的时候应该把讲解的机会留给学生,让他们当小老师来说算理,这样他们所学的知识能加以巩固,毕竟他们才是学习的主体。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反思2

  《新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鼓励算法多样化”。过去的计算教学,往往是老师把计算方法在堂上讲通讲透,然后通过机械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倡鼓励算法多样化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动手操作,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的方法,并把自己的计算方法在班上交流,由于学生的思维角度和知识结构各有不同,故所采用的计算方法也多种多样,学生通过比较、分析把提出的多种计算的方法进行优化,学生在操作,交流,分析,比较的过程中理解算理,找到了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但是,是否学生提出的算法越多越好?老师如何引导学生把这些算法优化优化?什么时候引导优化最好?等等,这些问题常常困扰着老师,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时我进行了尝试。

  情境一:

  电脑演示:一部小桥车15元,一部无线遥控车36元。小明说:“我只有8元钱,想买一部无线遥控车,还要再攒多少元?

  师:谁能帮小明算一算?

  学生列式:36-8

  师:请大家想一想两位数减一位数应该怎样算?

  数学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要让学生掌握如计算这样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会数学思维方法,学会对给定的数学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从而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目标。因此创设合适的数学问题情境是提倡算法多样化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学生数学思想的培养过程之一。

  情境二:

  学生通过摆小棒,得出计算的方法。

  师:你是怎样摆小棒计算的?

  展示学生的摆法和算法:

  (1)拆开1捆小棒是10根,从10根中拿出8根,剩下的2根和右边的6根放在一起是8根,再把8根与2捆合并起来是28根。

  (2)先拆开1捆是10根,与右边的6根放在一起是16根,再从16根中拿出8根,剩下8根,最后把8根与2捆合并起来是28根。

  (3)先拿走6根,再从3捆里拿走2根,剩下28根。

  老师把学生的算法用算式的形式板书出来。

  新课程标准指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维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种多样的,小学数学算法多样化,改变了以往教师直接把计算方法展示给学生的教学方法,吸引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这一情境中,学生通过摆小棒,想出了各种各样不同的计算方法,老师对学生不同的计算方法给予了肯定,关注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了的个性发展,保护了学生自主发现和积极性,让不同的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体现出民主氛围,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情境三:

  讨论比较。

  师:同学们积极动脑筋想办法,想出了多种不同的摆法。几种方法都对,得数都是28。那么,哪种方法比较简便呢?为什么?请大家分组讨论。

  经过学生的讨论概括出第二种方法最简便。

  (4)也就是:先拆开1捆是10根,与右边的6根放在一起是16根,再从16根中拿出8根,剩下8根,最后把8根与2捆合并起来是28根。

  这一情境是对不同的计算方法的优化。学生常常会把自己熟悉的方法认为是最简的,可是,有一些方法是对学生的后缀学习不利的,这时就需要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呈现的计算方法加以比较分析,让学生分清各种方法适用的范围,从而掌握基本算法,但也应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算法。通过算法优化,使学生明白在不同的情况下要运用相对合理的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的优化意识。

  情境四:

  师: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然后通过完成“做一做”的第二题,练习十二的第四、五题对学生进行计算训练。

  提倡算法多样化并不是要求每一个学生都掌握每一种计算方法。有一些学生经过了对各种方法的分析比较后还是觉得自己的方法是最好的(尽管不是这样的),如这学生还用不同的.方法计算,老师也不强求。

  算法的多样化激起了学生对算法的思考、归类,对问题解决策略进行提炼,使学生对算法有了深层次感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学得轻松。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反思3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知识基础是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和20以内退位减法。

  1、学情了解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情了解,学生对于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是存在困难的,为突破这一难点,直观理解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书上即采用摆小棒的方式来理解算法)。同时在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时发现学生在“圈一圈、再计算”的题目上错误率较高,原因并非学生不会计算,而是无法将其算法与小棒圈法(直观形象图)一一对应,这就成为了我们在设计教学过程时的一个难点。

  2、反思活动要求

  通过创设情境,学生们很顺畅地列出了36-8这个算式。随后给予小朋友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利用小棒探究算法、计算结果,通过摆一摆其实不难算出36-8=28,但是如何将这个计算过程表述清楚这就有点难度了。发送“摆小棒探究计算方法”的指令是这样的:

  1.摆一摆,得出结果

  2.摆好后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通过教学我发现这样的指令还存在缺陷。1.一年级的小朋友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尚未完善,有不少小朋友摆的是36-4(上一个算式),因此指令一定要完整,同时要让小朋友复述加深指令印象。2.因为没有明确的要求,小朋友们往往只运用一种方法得出结果便结束操作,大多数都是36先减6,再减2,局限了思考范围和多样化方法,因此再加一条要求“你还有其他方法吗?” 是否会更好,促使学生方法多样化。

  3、突破难点

  结合之前学生在这样的练习中有较高的错误率,因此我思考能否将“圈一圈”这样的活动与我们的“摆小棒”操作联系起来?怎么联系?“圈一圈”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计算方法,因此放在小棒操作的反馈汇报中能更好的理解摆的方法和计算的方法。先让学生到展示台上摆一摆他的方法,再让其他学生根据这一种摆法到黑板上圈一圈,仪式验证学生是否有听明白,二是加深该种算法。摆一种,圈一种,实现方法和算法一一对应,同时三种方法统一展现于黑板,能很好的进行方法间的比较。

  4、反思提问方式

  然而我在该环节的反馈教学却不是很顺,主要原因是提问的方式。例如:

  教学中的提问:在这里36分成了哪两部分?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我执着于让学生用完整的数学语言表述,但是忽视了他们还是刚接触数学没多久的一年级孩子。其实在课堂中当我发现孩子们开始保持沉默时我便意识到这样的提问存在问题,但是我却想不到另一种提问方式,师父在课后也指出了这个问题,指导我这样提问:6-8不够怎么办?(把一捆打开)现在有几根?(10+6=16根)先算什么?在算什么?师父的一点拨马上豁然开朗,我只关注表面的计算步骤,而师父她从数学知识的最本质出发(打开一捆即退位),却用最口语化易明白的语言来向一年级的孩子提问。这样的问题产生的原因是我并没有和孩子们站在同一角度,因此同样的问题还出现在:

  若将提问改成“从哪里去掉8根?”学生自然而然的能回答“从10根中减去8根”,而后由教师跟上上图板书。

  今天学习到这样一句话: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善于思考。而善于引导的关键是提一个好问题,但是如何提问是门艺术,还要好好学习!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反思4

  我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时,努力体现以下几点新课标所倡导的理念:

  1.注重创设生活情境。从学生熟知的生活事例、感兴趣的事物引入,为学生提供富有情趣的问题情境。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积极性高涨,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以最佳的思维状态投入学习。

  2.加强知识间的对比。在引导学生探索36-8这一道退位减法之前,我先联系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38-6,通过对比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突出“退位减法”中如何退位这一难点,使学生建立知识间联系,逐步形成知识系统。

  3.体现算法多样化。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操作、交流、讨论等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索出多种算法,并从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保护了学生自主发现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4.在游戏活动中巩固知识,提高能力。游戏活动的设计体现了趣味性、知识应用性、活动的开放性,设计注重关注学生情感,体现团结合作、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精神。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反思5

  这节课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教材呈现的是体育课借足球的场景,并用图画和对话形式呈现问题和所需要的相关数据。这幅图呈现的情境很好,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得比较紧密,教学重点、难点是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

  给出情境后,学生自己提出数学问题,提问题还很顺利,列算式也还好,在研究计算方法时,让学生通过观察摆小棒写出算式的方法教学,在36—8=28计算过程中应多让学生来说,我讲解的时间有些长,课堂上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因为只有在理解的前提下才能把算理说明白,思维才能清晰。

  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习、运用知识,正确计算。应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语言表达、养成自主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注重算法的多样化,组织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索性学习,引导学生的优化计算方法,增强优化算法的意识。总之,在计算的教学中我们不仅要使学生会算,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算理,能表述计算的方法和过程。这样有利于提高计算技能和速度。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反思6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口算),在学习这课内容之前,已经学习过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口算,为学习本课的内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教学这一课内容时,我主要通过小组合作摆小棒的方式进行,在动手操作中探究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采用复习导入的方式,一方面为巩固了前面所学的内容,另外一方面为学生学习新的知识提高生长点。本课基本完成了的教学任务,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的不足:

  1.学生在操作完后,请同学上台演示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边说边操作,而不是单纯地操作,老师在旁边讲解。

  2.在计算34-8时,学生可能会提出不同的算法,一种是将34分成20和14,另外一种是将34分成24和10,我对提出的不同的方法都给予及时的肯定了,但是在学生提出这些算法后,没有及时的进行归纳和小结。有些小朋友因为同学提出了不同的算法,反而有些糊涂了,这在作业中有明显的体现,所以我在练习课中又进一步说明了这几种不同的方法,帮助学生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

  3.练习题内容稍显单一,没有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当然时间上也有限,练习的时间稍短,没有进行充分的练习。

  当然在其他细节方面还有许多不足,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反思7

  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导下已经工作两个多年头了,在教学的过程中,我逐渐体会到,数学教学不再仅仅是教给学生数学知识这么简单了,而是要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锻炼其思维能力,虽然我面对的是刚步入学校大门的一年级孩子,但是还是要把这种指导思想贯穿在数学教学的始终。

  一年级的数学知识浅显易懂,但是还应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体现数学思想,让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事物,找到数学方法的依据,这才是学习数学的价值所在。

  在“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教学中,我在一定程度上渗透了一些数学的思想方法。

  在导入环节中,利用复习旧知识的方法为本节新课作铺垫,在每节数学课都必不可少的口算环节中,我不是让学生把以前学过的数学题泛泛口算一遍,而是有针对性地出示了几道题,有10的分解、10的减法和9加几,这都是我们以前学习过的数学知识,目的是让学生在这一系列的计算题中,找到知识的生长点,体现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就像我们曾经学过的凑十法一样,学生知识在加法中要凑十,在减法中同样也是先要从十这个数入手。在我提的“你为什么能算得这么快?”的问题中,学生对这一点深有体会,为后面要学习的破十法作了很好的铺垫。

  为了让学生确实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让孩子喜欢这节课,我创设了春游这一情境,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导入的环节是让孩子先算一算参加春游的有多少名同学,在学生理解题意并列出算式后,我鼓励孩子利用手中的学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算一算这道题,在给孩子充分思考的空间之后,让孩子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并把种种方法都出示在黑板上,孩子们用的方法很多,于是我引导孩子们观察这些方法,选一个最简便的,能算的最快的方法,经过讨论之后,他们的选择大都集中在破十法上,孩子们体会到了是因为我们先要找到10,找到它之后再计算才能算得又快又对,再简单不过的两个环节,已经把新旧知识进行了一次统一,在整个过程中,注意了破十法是个完整的思考过程,不是分割开来的,以学生的亲身体验感受到破十法的简便,从而使学生愿意使用破十法去思考、去计算,这样帮助学生在更深的层次理解破十法的意义,更加熟练地运用破十法。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反思8

  在教学P68例2中,让孩子们探索36-8=?我深深体会到:不同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孩子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不相同的。作为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但是教学中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算理,我让孩子们在各述已见之后,让他们对这些算法进行了一个对比,从对比中让孩子们体会和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

  例:怎样算36-8=?

  生1:先拿走6根,再从一捆中拿走2根,即36—6=30 10—2=8 20+8=28

  生2:从一捆中拿走8根,即10—8=2 20+6+2=28

  生3:珠心算口诀:去十加补。个位6-8不够,借十来算,8的补数是2,26+2=28

  生4:打开一捆是10根和6根合在一起是16根,再从16根里拿走8根,即10+6=16 16—8=8 20+8=28

  教学中班上很多孩子都能说一说自己的算法,但是方法多了会让一些还不能理解这些算法的孩子们晕了头,所以在这时,我们不能对这些算法只是单纯罗列,而是引导对比,让孩子理解并掌握算理。在对比的过程中,我让孩子们解释自己的算理,并突出地让他们说一说怎样借10来减。在孩子们的解释后,班上的孩子们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当被凑数的个位不够减时,要向十位上借十来减。班上虽出现多种不同的算法,但道理是相通的。这样做的同时可以使班上不同层的孩子都能兼顾到。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反思9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教学的,关键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正确计算,感受退位减法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退位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关注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是否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能够不回避遇到的困难;是否乐于与他人合作,愿意与同伴交流各自的想法;是否能够通过独立思考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能否找到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是否能够使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已的思考过程;是否理解别人的思路,并在与同伴的交流中获益;是否有反思自已思考过程的意识。”作为一年级的孩子,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的养成是很重要的,我尝试力求自己的课能够很好地渗透这个理念。

  所以,课堂上还给学生说话的权利。 鼓励学生大胆的说,学会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把课堂还给学生, 其实也是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还给学生独立解决的能力 。课堂上不仅仅是知识的学生,更在于能力的培养。怎样培养能力,不仅要解放学生的“心、眼、口”,让学生在操作、动手实践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课堂上学生管学生的权利。课堂上学生展示前先管课堂纪律,学生管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接着动手操作,开口说理,引学生去发现问题,然后通过讨论,自行去解决问题,竟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讲,师生听,因此兴趣高,听得易懂好记住了。我退到幕后,学生成了主角了。课堂纪律好了,课堂活跃了,教学效果也实现了。

  我在课堂上让学生听了其他小朋友的方法后再尝试做一做,这并不是为了刻意地强调其中一种方法或者面面俱到地巩固每一种方法,而是力求激活每个学生的思维,给他们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们思维的真正碰撞一下。教师完全放手,让孩子在交流的过程中可以主动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就让我们一起来做一做,尝试去学会尊重,学会欣赏,让算法多样化能够进一步优化。学生不是一张白纸,他作为课堂教学资源越来越引起老师地注意。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明白课堂上老师不仅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表达能力,更要注重后进生的学习掌握情况,把注意力集中在每一群孩子的身上,及时发现并纠正孩子的错误,争取让每一位孩子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在享受我们课堂教学成功的时候,重要的是享受和收获学生充满喜悦,充满活力,充满成长味道的课堂。

  总之,在计算的教学中我们不仅要使学生会算,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算理,能表述计算的方法和过程。这样有利于提高计算技能和速度。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反思10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教学的。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正确计算,感受退位减法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体会退位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探究计算方法。

  1.体现算法的多样化。通过学生进行操作、交流、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注重学生的情感,自主选择,发现的积极性。通过探究的过程,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2.注重知识之间的对比,探究36—8退位减法前,先出现复习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与36—8算式比较,看有什么不同,通过对比使学生产生认识上的冲突,突出退位这一难点。通过对比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框架。

  3.在探究退位减法计算方法时,让学生开动脑筋想出办法,也许是例1的教学比较扎实,算例2时部分学生就模仿例1的方法,不再借助学具的操作,也没有学生提出其它的算法。学生会知识迁移固然好,但对中差生来说,立即进行抽象的算法演练,这样的过程可能跨度太大,因此还需借助直观的学具来进一步理解算理,加深对算理的理解,再初步脱离形象,形成抽象的算法,这样的学习更扎实有效。另外学生没有提出别的算法,但新课程的理念提倡算法多样化,在这里我提出了把36分成10和26,再用10减8等于2,最后把2和26相加的算法,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开阔学生的眼界。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反思1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和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过程,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能正确口算。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与同学合作的态度,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鼓励算法多样化,初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特性。

  3)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交流,体验和同伴合作交流的快乐,提高学习的自信心,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难点: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小黑板)

  33-2=13-7=20+6=

  指名算,表扬并问为什么算得这样快?(得出不退位减的方法)

  二、新授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介绍小亮的一家人,是听说一(三)班在上公开课,他们全家来到了教室,参加大家一起学习,出示挂图:

  ①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喜欢小亮家中哪个人,猜一猜他们的年龄各是多少?

  ②揭开年龄,问你们猜得对吗?(让学生知晓他们一家人的年龄,7岁、30岁、33岁)

  ③小朋友动动脑筋想想看,你能不能根据老师告诉你的三条信息提出一个用减法来计算的数学问题呢?

  板书:33-30=33-7=30-7=

  2、自主合作、解决问题

  a、教学33—30:

  这个算式大家学过吗?谁来说一说等于多少?

  b、教学:33—7

  鼓励小朋友位很聪明,又解决了一个问题,我们来解决第二个问题。

  ①观察33-7=这个算式,并且与33-2=进行比较,得出3—7不够减,板书课题。

  ②老师在前面摆好后,学生看并思考3减7不够减怎么办?(自已想,同伴交流方法)学生回答中,先抓住重点,

  ③让学生摆好小棒并动手操作。指导学生摆:左边摆3捆,右边摆3根。

  ④学生说老师摆,边摆边问边整理思维过程,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同位互摆,互说一遍。

  ⑤尝试练习:41-2=(引导做)36-8=(独立做)63-5=(升华做)

  ⑥还有没有其它的做法,并优化算法。

  预计:

  A、先拆开1捆10根,从10根中拿出7根,剩下3根和右边3根放在一起,合起来16根:

  B、先拆开一捆10根与右边的3根放在一起是13根,再从13根中拿出7根,剩下6根,最后6根与2捆合起来是26根:

  C、先拿3根,再拆开一捆是10根,从中拿去4根,剩6根,最后把6根与2捆合起来是26根:

  D、把两捆都打开与3根单根的放在一起是23根,从23根里拿掉7根还剩16根:

  33—7=26

  c、教学30—7

  我们来解决最后一个问题,现在大家能不能自己解决。

  板书:

  三、巩固练习

  1、看米老鼠急得只跳,同学们快帮帮它。

  2、猜数字游戏

  3、判断1、73-9=742、68-5=573、85-7=78(提醒同学们计算时要认真不能和他一样马虎)。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在日常生活中会给大家带来很大的帮助。

  五、拓展练习

  今天的学习中几位小朋友发现了退位减法中的秘密,现在请小朋友想一想,该怎样填呢?65—□=5□,把你的答案相互交流一下,看谁想得最全面。

  六、课后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我认为取等了以下的成功:

  一是努力的创设了一个同学们相对校为熟悉并十分感兴趣的问题情景,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为后面深入的学习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是比较适当的采用自主、合作等形式,强化重点、突破难点,本课的重点是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难点是它们的算理,即为什么要退位和怎么样退位,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教学中,因为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我首先给他们时间让同学们独立的想3-7够减怎么办?学生回答中,教师抓住“拿出一捆把它打开”这一句话,并让每人都知道后,再展开同学间的互说互摆环节,通过自想——反馈——互说——互摆——再反馈,学生已经弄清了本节课的关键性内容的实质。

  三是加强算法多样,通过比较优化算法,在教学中的想、说、摆的三大环节中同学们已经摆出多种方法,在这里我将他们的各种摆法的思维过程在黑板上全部板书出来,让大家选择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进行推广应用,同学们发现书上的那种是利用了已经学过的二十以内的退位减法,在口算中相对简单一些。

  四是算法升华。就是离开借位点,直接进行计算。

  五是优化练习。克服了过去的题海战术,强调了少而精的练习。注重了练习设计中的生活性、典型性、层次性、多样性、人文性等。

  在教学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是在练习中反复过多,有过去的应试教育时代的影子。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是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倾听不够。这些都有待在今后的教学中去改正。教学反思《《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案例与反思》一文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反思12

  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教学的基础上教学的,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正确计算。因此在课上我注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探索计算方法。学生从学具操作中得出了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且理解了算理。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还体现了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注重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对比,使知识条理、系统化。

  在教学新课时,先复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引出两位数减两位数、减一位数甚至不够减的算式。通过对比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建立知识间联系,逐步形成知识系统。并在练习中强化知识,使学生真正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与退位减法在算理与算法上的不同,从而突破本课学习的难点。

  2、体现了算法多样化。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操作、交流、讨论等活动,给学生提供充分发挥的时空,通过在这个充满探究和自主体验的过程中,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体现了数学一题算法多样化。

  当然在本课的学习中,个别学生对计算方法掌握不太好,因此,计算时出现错误和不熟练现象,对于这些学生教师在课堂教学与课堂练习中应多重视,并于课后多辅导,并发挥小组长的作用让小组长帮助他们,使其不断进步,不掉队。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反思13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口算,由于是一节计算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教学的。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理解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用自已喜欢的方法进行正确计算,感受退位减法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退位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本节课在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

  1、注意激发学生。出示情境图后,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列式。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2、注重知识之间的对比。在探究“30-8退位减法之前,先出现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让学生进行比较,看有什么不同。通过对比突出,退位减法中如何退位这一难点。通过对比使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3、体现算法多样化。通过进行操作交流,讨论等活动,给学生充分发挥的时空。让学生充分地说,尊重他们自己的选择,保护他们自主发现的积极性。引导孩子通过自己的发现,这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另外,通过学生的表现,我还发现不能只看课堂上学生的口述算理,更重要的是注意学生课后是否真是掌握计算过程。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反思14

  今天我上了一节校级公开课,讲的是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中的一节课《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所以我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就着重围绕着这节课的重点进行设计,通过让学生动手实践——摆小棒,来加深学生对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的理解。

  整节课我的教学思路很清晰,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并且各环节的衔接也很自然。课件制作精美,里面的动态效果也很好,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不足之处有两点:

  1.课前没有让学生把学具准备好,没有让学生提前把小棒10根10根地数好,扎成一捆,结果在摆小棒的这一环节中,学生再10根10根地数,有点浪费时间。

  2.在学生动手实践——摆小棒这一环节中,我只是让学生说一说摆小棒的过程,而忽略了让学生来台前展示如何摆小棒,怎么从36根小棒中拿走8根小棒这一实践过程。

  今后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多注重学生的展示过程和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多听课,多看书,吸取经验丰富的教师的教学经验,获取书本上的教学理论,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让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反思15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口算),在学习这课内容之前,已经学习过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口算,为学习本课的内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教学这一课内容时,我主要通过小组合作摆小棒的方式进行,在动手操作中探究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采用复习导入的方式,一方面为巩固了前面所学的内容,另外一方面为学生学习新的知识提高生长点。本课基本完成了的教学任务,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的不足:

  1。学生在操作完后,请同学上台演示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边说边操作,而不是单纯地操作,老师在旁边讲解。

  2。在计算34-8时,学生可能会提出不同的算法,一种是将34分成20和14,另外一种是将34分成24和10,我对提出的不同的方法都给予及时的肯定了,但是在学生提出这些算法后,没有及时的进行归纳和小结。有些小朋友因为同学提出了不同的算法,反而有些糊涂了,这在作业中有明显的体现,所以我在练习课中又进一步说明了这几种不同的方法,帮助学生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

  3.练习题内容稍显单一,没有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当然时间上也有限,练习的时间稍短,没有进行充分的练习。

  当然在其他细节方面还有许多不足,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退位减法教学反思11-27

不退位减法教学反思12-13

《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教学反思12-22

中间有0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11-28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数学教学反思11-11

两位数减两位数教学反思12-27

二年级上册退位减法教学反思11-24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教学反思11-24

加减法教学反思11-22

小数的加法与减法教学反思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