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丽的丹顶鹤》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丽的丹顶鹤》教学反思1
新课标提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语文教学强烈地呼唤着学生情感的回归。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他们是通过形象去认识世界的。因此,教师更应该善于用形象、直观的表现方式,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体验形象的鲜明性,进而来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在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达到发展学生语言的最终目的。
一、铺设美丽的画面,唤醒学生情感的涟漪
教学这一课时,在导入课文齐背第一节时设置一幅群鹤飞翔图,首先给学生一个美好的印象,引发他们想了解丹顶鹤的兴趣,教学中间的比较句子、第三节内容及资料都设计了天空的背景,带给人一种空灵洒脱之美,不断激起学生的新奇感。还有,课前先在黑板上画上背景:蓝天、白云,青草地,清清的湖水,多么清新自然呀!一副简单而又漂亮的图画就映入眼帘,教学时,让学生一边飞一边贴丹顶鹤图,再用文中的语言介绍丹顶鹤在干什么,并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画中的丹顶鹤,自由徜徉在湖边的情境,体会它们欢快、喜悦的心情。这样教学,学生就会入情入境,内心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与课文产生共鸣,从而理解、感悟语言文字。
二、放飞自由的心灵,调动学生自主合作的情绪
新课程理念指出:“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地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像春雨一样滋润着我们的课堂,浇灌着孩子们懵懂的心灵。如在教学第二小节时,我先让学生自由朗读后提问:你从那些地方体会到了丹顶鹤的美?然后根据课文内容给纸上的丹顶鹤涂上颜色,加深了对丹顶鹤颜色美的印象。最后,在此基础上作了全面的总结,使他们对课文所要传达给人的感受有了比较深刻的'体悟。又如在教学第三节时,在朗读后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丹顶鹤哪些地方逗人喜爱?通过交流,理清了这一重点段的层次,给接下来的背诵作好了铺垫。最后,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舞蹈形式边做动作边背诵,显得轻松效果又不错。这样做,既保护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也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里得到了充分的张扬。
三、播放感人的音乐,引起学生内心的共鸣
音乐,本身就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灵魂,丰富人的想象力,激发人的情感。它有时甚至比老师空洞的说教更有感召力。播放音乐或歌曲,创设情感,能让学生在音乐中产生情感的共鸣。
为了把环保意识渗透教学过程,融入学生的心灵,在教学最后让学生观看vcd《一个真实的故事》,感人至深的画外音,动人的歌曲,那凄美的旋律震撼着学生的心灵。教室里鸦雀无声,我发现有部分学生已经红了眼眶,甚至流下了热泪。学生有了很深的情感体验,就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借用音乐或歌曲,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音乐与文学都是艺术,在反映生活和表达感情方面有许多相通之处,因此我们可以在特定的课堂环境下借助音乐帮助我们深入理解课文。
《美丽的丹顶鹤》教学反思2
第四环节播放一段视频《一个真实的故事》,在音乐故事中激发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这节课我预想了很多,但是由于准备不足等,教学过程中遗漏一环节,这节课出现很多遗憾:
1.第二环节是感受丹顶鹤的姿态美,在一组图片的直观感觉后,为指导学生感悟文字美,我设计了一按课文句式“无论……都……”看图表达的练习。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我却遗漏了该环节,直接跳到了传说美。在后来的补充,学生的反应冷淡,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一环节的教学仅有十多分钟,利用短短的十几分钟就要学生达到这么多、这么高的要求,确实有一定难度。教学设计上要多从学生的角度设计问题。做到教学有效性。
2.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是读,读中感悟。我设计了在读中感悟,但在实际教学中我的语言过于干瘪,引导的作用起不到,导致学生朗读兴致不高,朗读形式单一,没有让学生读出美、读出情趣、读出感情。我一心关心自己下一教学环节,对学生的朗读也没有给予适时的评价。
3.这是二年级的课文,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另一重点,低年级教学中要安排足够的写字时间。在实际操作中我没有安排写字。课文理解的内容多了,但没有考虑到低年级学生学习特点,对学生的学习研究不够。
4.结尾我安排了小练笔,但时间已到,小练笔的布置显得很匆忙,学生有些浮动,多数没听清,小练笔成了花哨边,成了无效的教学。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堂课后面需要的是钻研,需要的是认真。在职业成长的道路上,我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美”无处不在——《美丽的丹顶鹤》教学反思
朝阳二小张迪
一、创设情境感受美。
著名教育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这话表明: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
丹顶鹤是天地的精灵,它的美无与伦比,它所生活的地方也是景色怡人的,教学伊始我就利用黑板创设一幅美丽的图景:青青的草地,美丽的芦苇塘,再加上蓝天白云的映衬,就成了丹顶鹤生活的家园。当学生看到如此美丽的景色时都深深地吸引住了,他们急切地盼望着丹顶鹤快快从遥远的北方飞到这里,好细细欣赏这美丽的精灵。教学的过程中我让学生把自己画的丹顶鹤贴到了黑板上,有的飞到了清清的'湖水边,有的在蓝蓝的天空中,多么悠闲自在呀!“丹顶鹤来到我们身边啦!”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神情。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入情入境,内心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与课文产生共鸣,更利于学生理解、感悟语言文字。
二、合作学习感悟美
(一)欣赏感悟美
丹顶鹤的美首先美在它高雅的色彩,“洁白”、“黑”、“鲜红鲜红”这些色彩和谐组合,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享受。
我让学生拿起手中的画笔,为丹顶鹤涂上颜色,再学生的精心打扮下,一只只美丽的丹顶鹤展现在我们的眼前,通过画图,学生不仅对文字中这些表示色彩的词语有了感性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受到了美的感染。
《美丽的丹顶鹤》教学反思3
“新、实、简、美”是苏教版语文教材的四大特色。《美丽的丹顶鹤》是一篇描写丹顶鹤的文质兼美的课文,全文充满了迷人的形象美、意蕴美。面对一篇优美的教材,如何吃透它,让“教”材变为“学”材,从单纯地研究如何“教”转到如何教会学生“学”上来,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实现语文教学的素质化。我要求自己先把课文读通,读透,读好,真正读出味来。凡须引导学生深入感悟的,自己先要感得深悟得透。同时注意教材的联系,怎么将“教”材开发成“学”材,凭借学材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实实在在地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重视文本语言的内化、吸收。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着力于打好学生的语文基础,帮助他们获得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获取和运用知识的兴趣、愿望和能力。可是由于自己在备教材这一环节上没有过好教材关,对教材本身的感悟,把握都有偏颇的地方。对学生学情的了解不是很准确,对课文中的人文思想,教学内容理解不到位,导致在传达与灌输时也做的不到位,还没能够跳出文本,将科学与人文紧密地结合起来,并且抽象,提炼到一个更高的程度。自身对教材的研读缺乏功力,较粗化地处理了教材,较少地考虑了教材传达的信息,今后对教材的把握要从一元化到多元化,从各个方面去审视教材,落实苏教版小语教材“起点低、要求严、训练实”的教学要求。教师要立足于教材,充分尊重学习者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在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下,主动地学习、积极地思维,认认真真地读书,实实在在地操作,才能体现从教材出发,走向儿童的观点。
苏教版语文教材强调以读书活动为“经”,语言文字的训练为“纬”的一条“读书感悟——背诵积累——迁移运用”的训练主线。强调“以读为本,以讲助练,以演练促读”。在教学设计中我考虑到了如何让学生去读中感悟,并且紧紧抓住课文中每一个美的要素和亮点,激发学生去咀嚼、品味、感悟、欣赏。面对一段情境交融的文字,如何引导学生自己去认真阅读,含英咀华,设身处地领略语言文字所描绘的生动形象和丰富情感,从而促进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内化积累,并且能够使学生性情得到陶冶和感染。而不是去进行理性化的琐细分析,去忽视语文的整体感悟,把活生生的艺术形象淡化掉,把原本应该充满情趣和魅力的语文学习变得平淡无趣。
教学中我只运用了一些传统的教学手段,注意到了指导学生去读中感悟,怎么读得有兴趣,让学生喜爱读哪句就读哪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课文。可是我却忽视了课堂的调控,从整体看没有了一条清晰的主线,显得较碎、较散。指导读文时做的不到位,读与说的训练不够扎实,形式较为单一。在引导学生想象,促进感悟逐步达到诵读时只忙于了走过场,如“蜻蜓点水”,仅仅是设了一个环节,效果究竟如何却无睱顾及。当学生对课文的感悟不到位时,教师为了赶时间,没有花费时间去引导学生如何去练,而是教师给了他们答案。学生读的效果不明显,因为在训练中我没有较好引导与调控,也没有亲自示范,创造一种意境。在教学设计与过程中,我仍采用了老一套的.教学方式,没有进行方式的转变,在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的时候,应该留给学生较多的空间,使他们的主体状态得到激活。应该自己躲到后台,把学生推到前台。学生的主动参与主体性发展不必在教师事先安排的框架之中进行。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成为学习、认识、发展的主体,无论是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发展都要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实践、感悟、体验、内化。把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权还给他们,把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主动探求的场所,真正让课堂充满活力,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了与学生情感的交流,并且能够运用儿童喜欢的方式去帮助儿童建立丹顶鹤的美丽形象,对课文的人文与思想进行整合,让学生在对文本语言的理解后,把握后自觉地产生保护野生动物的想法。但是在课堂上我还不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善于从学生发言中捕捉信息,把握学生细微的情绪变化,不善于观察学情的发展,熟知学生当时的心理,能够全身心地倾注到学生身上,随时切入学生的经验领域和精神世界。如果我从学生身上捕捉到信息,并且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和好胜心,让每个学生都能尝到抵达目标的愉悦和成功感,肯定能为课堂教学增添色彩。此外,这一课的教学缺少个性化与特色化,要进一步提高教学的品味,让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真挚的情感,教师与学生要合作与交流,通过多种方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能够亲切、自然地去调控学生,善于开启心智,而不硬行牵着学生走,耐心激励而不压抑学生,开发学生的潜能,立足“自求得之”而不轻易告之,使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和谐,学得轻松而乐于思考,提高语文修养,不感到语文学习有压力而是一种艺术享受。
经过这次活动,我感到了自己平时自我学习意识不足,对一些理论的学习还不是自发的、内在的需求。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有较为扎实的语文功底和宽厚的文化积淀,要真心热爱语文教学,以科研的态度来对待它,愿意为它倾注全部心血,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语文教学的艺术,用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感染学生,使自己的教学活动富有情趣,不断提高教学的格调与品味。且要善于把语文教学化兴趣盎然的语文活动,老师和学生都成为活动平等的参与者,让学生享受参与语文教学活动的乐趣。要真心热爱语文,用语文学科自身魅力,让学生获取美感享受,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文化的志趣。要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学观念,认真领悟“新大纲”与“课程标准”的实质思想,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过块主阵地的作用,加强语文教学的实效性,真正确立小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构建开放式的语文教学新格局!
《美丽的丹顶鹤》教学反思4
语文教学强烈地呼唤着学生情感的回归。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他们是通过形象去认识世界的。因此,教师更应该善于用形象、直观的表现方式,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体验形象的鲜明性,进而来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在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达到发展学生语言的最终目的。《美丽的丹顶鹤》是一篇充满着美的课文,文章的语言很美,文中所描述的丹顶鹤很美,就连课文中一幅幅插图也很美。所以我的教学设计也紧紧围绕着一个“美”字来展开,鼓励学生发现美、品味美、体验美、升华美。
一、铺设美丽的画面,激起情感的涟漪
“教育不是简单的告诉。”因此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教学中,让学生自主阅读,在学文品句过程中,陶冶高雅的审美情操。我在熟读课文的前提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丹顶鹤的美,到课文中去找出有关美的句子。学生找到相关句子后,说说为什么觉得这儿美。精读第二自然段时重点让学生通过读发现丹顶鹤的颜色之美,着重品味“鲜红鲜红”,并借助红宝石图片比较体会比喻的精当。在预习中还设计了一个让学生给丹顶鹤涂颜色的环节。这个环节设计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调动孩子们动手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想让孩子自主走进文本探究文本。要想画出一只美丽的丹顶鹤就必须熟悉课文,才能体会到丹顶鹤的颜色的和谐美。而当学生给丹顶鹤涂上颜色时,一只栩栩如生的丹顶鹤不仅跃然纸上,更渗透进孩子们的内心。通过对画画的介绍,把文本的语言变为自己的言语。
二、放飞自由的心灵,在美的情境中徜徉
教学中采用了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读书环节,意在让学生自由充分地读懂文本,从而感悟语言文学的魅力,受到高雅情操的熏陶。
教学第三自然段时,重点抓住理解“引吭高歌”“展翅飞翔”,用做动作与画面相结合的`方法理解“引吭高歌”与“展翅飞翔”,接着利用多媒体播放丹顶鹤的动作和姿态感知丹顶鹤的高雅;然后出示一组丹顶鹤活动的画面拓展说话“丹顶鹤不论,还是,都显得那么高雅”。这样的教学,学生就会入情入境,内心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与课文产生共鸣,从而理解、感悟语言文字。对于“丹顶鹤的腿长、脖子长、嘴巴也长”的理解学生借助丹顶鹤静立图,教师在白板上圈画出相应部位,朗读时突出“长”。阅读中放飞学生的思绪,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产生出丹顶鹤的形象美、姿态美。
教学中,努力创设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氛围,营造浓郁的情感世界,在动情的音乐声中,在惟妙惟肖的图画视觉中,在入情入境地朗诵声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我想: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语文味的;这样的课堂才是美丽的。
《美丽的丹顶鹤》教学反思5
《美丽的丹顶鹤》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课文写了丹顶鹤的美丽外形以及它们每年到黄海之滨越冬的迁徒习性。课文即将丹顶鹤写的栩栩如生,仿佛呼之欲出,又将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渗透于丹顶鹤的描绘介绍之中,有利于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自觉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上完这一课,教学效果很好,自己较为满意。下面就谈谈自己的一点感受:
一、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
阅读教学的核心是促使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和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在执教这一课时,我立足文本,紧扣题眼,围绕学生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丹顶鹤美在哪儿?”引领学生学习。先让学生通读全文,在自读自悟的过程中,圈圈画画。在学生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分段阅读感悟。不管是在感受丹顶鹤颜色美的过程中,还是在感悟丹顶鹤形态美、姿态美的过程中,总是让学生在先思考的基础上,再组织他们与文本对话交流。
二、品味语言文字的精妙
在教学中,我运用多媒体为教学服务,出示与文本语言相吻合的图片,如显示丹顶鹤羽毛黑白分明的图片,丹顶鹤体形修长-----丹顶鹤的生活视频以及文本中重点词语、句子的突现,引起学生的关注,让学生在饶有趣味中细读文本。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在品味语言的精妙时,我还运用了传统的演一演、做一做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我首先充分用好文本的教学资源----插图,先让学生在图中找一找那些丹顶鹤正在“引吭高歌”,哪些丹顶鹤正在“展翅飞翔”,然后让学生学着它们的动作做一做,谈一谈。显示在高昂的情绪中,不但感悟了文本传达的意思,而且独处了词语包含的意思,把这两句话读美了。学生在可感可触的情况下,静下心来细读文本,抓住文本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细细品味,体味到了语言的准确、鲜明、生动及运用之妙,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三、突破文本,回归生活
在执教这篇课文时,我立足文本,努力拓展教学的资源。如我以“无忧无虑”为切入点,围绕教学目标,巧妙安排教学环节。当学生读了第四自然段后,我问学生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丹顶鹤的生活怎样?引出“无忧无虑”,然后让学生观赏丹顶鹤的生活视频,其中每一组画面旁我都标上名称,如“悠闲散步”“追逐嬉戏”等。语言来自生活,又高于生活,这些生动的画面与语言文字紧密结合,既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又加深了学生对这些词语的印象,同时还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
我们在注重学生对语言的感悟积累时,要引导学生运用。如在观看视频后,我组织学生进行说话训练:丹顶鹤带着他们的孩子来到这里,它们有的-----有的----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能灵活运用所学的词语,并体现丰富的想象力。
语文课主要不是“学课文”,而应该是通过课文这个例子让学生“学语文”,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用语文的方式习得语文的知识、语文的能力、语文的习惯。
《美丽的丹顶鹤》教学反思6
关于丹顶鹤丹顶鹤是世界上的一种珍稀禽类,也是濒危动物。全世界野生丹顶鹤现仅存1200余只,其中70%生活在我国,是我国一类重点保护动物。黑龙江省的扎龙和江苏省的盐城建立起来的一北一南两个自然区,都是供丹顶鹤栖息繁殖的场所。 丹顶鹤全身大部分羽毛为白色,头顶皮肤裸露,呈朱红色。所以称作丹顶鹤。喙、颈、腿都很长,便于在水中捕食。飞羽黑色,长而弯曲,覆盖在尾上,往往被误认为黑色尾巴。丹顶鹤栖息在沼泽及芦苇滩上,群居。主要以鱼、虾、贝壳和植物根茎为食。每年4、5月在我国黑龙江省一带繁殖,雌雄成对,边舞边鸣,鸣声嘹亮、舞姿优美。秋天结群向南迁飞,寻找新的栖息地筑巢产卵,孵化幼鹤。江苏省的盐城沿海滩涂珍禽自然保护区是丹顶鹤越冬之地。第二年的3月又自南向北飞回故乡。 丹顶鹤寿命长达50—60年,常和松树一起被认为是长寿的象征,历来为人们所喜爱。
《美丽的丹顶鹤》教学反思新课标提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语文教学强烈地呼唤着学生情感的回归。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他们是通过形象去认识世界的。因此,教师更应该善于用形象、直观的表现方式,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体验形象的鲜明性,进而来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在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达到发展学生语言的最终目的。
一、铺设美丽的画面,唤醒学生情感的涟漪教学这一课时,在导入课文齐背第一节时设置一幅群鹤飞翔图,首先给学生一个美好的印象,引发他们想了解丹顶鹤的兴趣,教学中间的比较句子、第三节内容及资料都设计了天空的背景,带给人一种空灵洒脱之美,不断激起学生的新奇感。还有,课前先在黑板上画上背景:蓝天、白云,青草地,清清的湖水,多么清新自然呀!一副简单而又漂亮的图画就映入眼帘,教学时,让学生一边飞一边贴丹顶鹤图,再用文中的语言介绍丹顶鹤在干什么,并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画中的丹顶鹤,自由徜徉在湖边的情境,体会它们欢快、喜悦的心情。这样教学,学生就会入情入境,内心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与课文产生共鸣,从而理解、感悟语言文字。请使用站内搜索引擎查找本课全部资料。
二、放飞自由的心灵,调动学生自主合作的情绪新课程理念指出:“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地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像春雨一样滋润着我们的课堂,浇灌着孩子们懵懂的心灵。如在教学第二小节时,我先让学生自由朗读后提问:你从那些地方体会到了丹顶鹤的美?然后根据课文内容给纸上的丹顶鹤涂上颜色,加深了对丹顶鹤颜色美的印象。最后,在此基础上作了全面的总结,使他们对课文所要传达给人的感受有了比较深刻的体悟。又如在教学第三节时,在朗读后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丹顶鹤哪些地方逗人喜爱?通过交流,理清了这一重点段的层次,给接下来的背诵作好了铺垫。最后,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舞蹈形式边做动作边背诵,显得轻松效果又不错。这样做,既保护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也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里得到了充分的张扬。三、播放感人的音乐,引起学生内心的共鸣音乐,本身就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灵魂,丰富人的想象力,激发人的情感。它有时甚至比老师空洞的说教更有感召力。播放音乐或歌曲,创设情感,能让学生在音乐中产生情感的共鸣。为了把环保意识渗透教学过程,融入学生的心灵,在教学最后让学生观看VCD《一个真实的故事》,感人至深的画外音,动人的歌曲,那凄美的旋律撼着学生的心灵。教室里鸦雀无声,我发现有部分学生已经红了眼眶,甚至流下了热泪。学生有了很深的情感体验,就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借用音乐或歌曲,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音乐与文学都是艺术,在反映生活和表达感情方面有许多相通之处,因此我们可以在特定的课堂环境下借助音乐帮助我们深入理解课文。
《美丽的丹顶鹤》教学反思7
《美丽的丹顶鹤》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是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积累语言,培养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动物的情感。
导入部分先听写词语,一是为了检测第一课时识字教学的效果,二是为了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接着开门见山,用图片及声音创设课文情境,和学生一起继续学习课文。
第一步,感悟丹顶鹤“外形美丽”的特点,先是引导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想象自己看到的丹顶鹤,感知丹顶鹤全身羽毛、脖子和翅膀边儿和头顶的不同颜色。接着,试着给补充习题上没有颜色的丹顶鹤图上颜色,发现学生涂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会对照文本说清“哪一出颜色画得好?哪一处有问题?”然后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感受丹顶鹤外形的美丽。采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
第二步,感悟丹顶鹤“逗人喜爱”的特点。先是自由朗读,画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重点指导学生读好写丹顶鹤高雅姿态的相对最难的一句话“丹顶鹤不论是在地上引吭高歌,还是在天上展翅飞翔,都显得那么高雅”。学生第一课时已通过看图初步理解了这句中难理解的词,所以第二课时重在激发学生感情朗读的兴趣,积累并拓展语言。让学生学一学丹顶鹤两个动作,发现最美丽的展示后理解“高雅”,带着动作读句子。展示丹顶鹤各种姿态,进行看图说话练习,进一步感受丹顶鹤的逗人喜爱。结合学生生活,启发学生回忆动画片中看到过的形象,理解“传说丹顶鹤是神仙的旅伴,所以人们又叫它‘仙鹤’”。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感受到正是因为丹顶鹤腿长、脖子长、嘴巴也长,姿态高雅,传说它是神仙的旅伴,所以开头说“丹顶鹤很逗人喜爱。”采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朗读背诵课文。
第三步,感悟丹顶鹤的“无忧无虑”。先交流“第二故乡”的意思,介绍丹顶鹤的两个故乡,再展示丹顶鹤在第二故乡生活的情景,借助说话练习规范学生语言。最后思考“丹顶鹤为什么在第二故乡生活的这么幸福”?
拓展延伸部分先介绍丹顶鹤家族的`现状,再欣赏《丹顶鹤的故事》,谈自己的感受,激发学生保护环境、保护动物的情感。最后积累美文《仙鹤》。
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给丹顶鹤涂色和带着动作朗读第三自然段比较感兴趣,但在思考“丹顶鹤为什么在第二故乡生活的这么幸福”时,思维的面太窄,只说到“黄海之滨的人们为它们建立了自然保护区”、“人们不伤害它们”之类的。如果在教学前能进行相关知识的介绍,做好铺垫,也许就能拓宽学生表达的面了。如介绍丹顶鹤生存的环境、栖息地的破坏、气候干旱化趋势、水域面积缩小严重、人类活动带来的污染、偷猎等等。
《美丽的丹顶鹤》教学反思8
《美丽的丹顶鹤》是二年级的一篇课文。课题中“美丽”是题眼,课文抓住“美丽”,主要写了丹顶鹤的颜色美、形体美和姿态美,这也是课文的重点和难点。课文不仅语言优美,而且配有精美的插图,如何有效的运用文本资源,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美丽的丹顶鹤,感受丹顶鹤的美丽,从而激起学生对丹顶鹤的喜爱,渗透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呢?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我做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第一个环节:学习第二自然段,感受丹顶鹤的颜色美。我预设通过观察课文插图,说说丹顶鹤的样子,让学生对丹顶鹤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再图文对照了解丹顶鹤颜色搭配是那么的协调,那么美,接下来请学生给丹顶鹤涂颜色,最后通过朗读来感受丹顶鹤颜色的美。经过这样一个层层深入的学习过程,丹顶鹤的美丽就会深深的印在学生的脑海中。
课堂完成情况:
在实际的教学中,“涂颜色”这一过程用的时间太长,导致在品读丹顶鹤颜色美时不到位,个性化朗读很少。
课后思考:
一、涂颜色的环节要不要?不要,可以省出很多时间,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读书,品味语言;要,通过涂颜色,学生对丹顶鹤各部分的'颜色会有更清楚、更具体的印象,为感受丹顶鹤颜色美做一个感性铺垫,而且这也是课后的一个练习。如果从教师的角度从发,省去这一环节,可以使课堂结构更加紧凑,挤出时间去完成更精彩的设计,课也显得更语文些;如果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很少能亲眼见到丹顶鹤的学生来说,这个环节会让丹顶鹤那美丽的外形印在脑海中,为品读课文打下基础,也为学生将来观察描写小动物的外形做个熏陶。我们的教学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所以,我觉得这个设计可以保留。
二、怎样完成涂颜色的环节?图画的太大,一个学生上来涂色就显得力不从心了。可以这样改进:图画小一些;或几个学生合作,分别在不同的部位涂色;或师生共同完成。
第二环节:学习第三自然段,感受丹顶鹤的形体美和姿态美。我预设以“丹顶鹤很逗人喜爱”为切入口,抓住“逗人喜爱”引导学生通过自由朗读,去发现丹顶鹤逗你喜爱的地方,接下来是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观察课文插图,理解“引吭高歌”、“展翅飞翔”的意思,朗读品味丹顶鹤的姿态美,然后出示一组丹顶鹤其他姿态的图片(翩翩起舞、追逐嬉戏、悠闲散步、寻找食物),在感受丹顶鹤那优美的姿态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它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在学生对丹顶鹤的各种姿态有了美的感受之后,鼓励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句式来赞美丹顶鹤(不论……还是……都显得)。图片的欣赏,文本语言的品读,以及内化文本的语言形式来赞美丹顶鹤,都是为了让学生对丹顶鹤的姿态美有深刻的感受,为“高雅”一词的理解做个感性的铺垫。因为“高雅”这个词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用语言来表述实在太难了,只能通过一些具体的形象来感受。
课堂完成情况:
预设的目标基本完成。在出示丹顶鹤的其他姿态时,课件显示很不清楚,画面的美感没能出来,我通过引导学生想象丹顶鹤的其他姿态来弥补课件的不足。
课后思考:
一、学生对“引吭高歌”、“展翅飞翔”理解很准确,也很到位。在指导理解这两个词时,我主要借助课本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找出这两种姿态的丹顶鹤,然后做做动作,最后再说词语的意思就不难了。这种借助图画阅读的方法也是课标中对低年段阅读的要求。“高雅”一次的处理我也较满意,效果也不错。
二、当处理意外情况时,教师可不必过分强调,避免给学生负面的心理暗示。当课件显示不清楚时,我一连说了几次课件不清楚请大家原谅。原来活跃的气氛一下子冷了许多。
三、引导学生想象,要给学生创设一个情景作为想象的依托。
当课件看不清楚时,我让学生想象丹顶鹤在干什么,学生不知道说什么,于是我给学生创设了一个个情境:在碧绿的草地上,在轻轻的小河边,在洁白的雪地里,在黄昏的晚霞里……学生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了。
第三个环节:了解丹顶鹤在黄海之滨过冬的情况,理解“第二故乡“、”无忧无虑“等词语,渗透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
课堂完成情况:
因为时间的关系,“无忧无虑”一处的处理被淡化了。
课后思考:
课堂结构的安排,时间的划分要合理。
几点感想:
一、关于备课。我们通常会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课标,而忽视备学生。上完课以后,把不成功的因素大多归在学生身上。其实教师更应该反思的是自己。当课堂上学生的答案与我们的预设不一样时,我们事先有没有考虑到?考虑到了,能拿出几种预案来?如果我们能像老班许梅老师讲的那样,备三份预案,一份自己预想并且是学生应该达到的,一份是高于预想的,一份是低于预想的。有了这样充分地预设,我想不管课堂学生如何变化,我们都能挥洒自如。
二、关于“关注”。就像我们的导师王仁元讲的,上课之前,教师一直在备课,心里装的都是课,一旦走进课堂,心中便没有了教案,教师的眼里和心里就只有学生,教师要专心倾听学生的发言,用心和学生交流,这样才能抓住稍纵即逝的瞬间,获得精彩的生成。
三、关于成长。成长是一个恒久不变的话题。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同时,也在成就自己,教学相长是每一个教师追求的理想境界。我想教师的成长可以从这四个方面努力:(一)学习。包括读书、听课等。持之以恒才能厚积而薄发。(二)实践。我们要认认真真上好每一节课,积极争取上公开课的机会,积极争取参加教改实验的机会,因为这样不仅增加了自身的压力,而且会获得更多的指导、批评、建议,得到更多的锤炼机会。(三)反思。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反思可以让我们总结实践,升华经验;反思可以让我们发现不足,渴求新知。反思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快乐的源泉,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会使我们感到温馨,对学生富有感情,使自己品尝幸福。反思可以使我们摆脱匠气,增长悟性,使我们的教学常教常新。(四)动笔。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看文章、听讲座、听课过程中闪现的思维火花,如果不写下来,很快就会忘掉。写文章还可以使人变得深刻,实践中的体会、感悟可能是感性的、浅层的,写文章的过程就是进一步思考挖掘、提升的过程。
《美丽的丹顶鹤》教学反思9
《美丽的丹顶鹤》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的语言很优美,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丹顶鹤的喜爱。但是,作为老师的我和班里的孩子们从来没有亲眼见到过丹顶鹤,很难有真实的感受。要让学生仅通过读书就能领略到丹顶鹤的美丽、高雅是比较困难的。我想:只有通过各种渠道查找有关丹顶鹤的知识、图片、音像资料等,借助多媒体,才能给学生以直观逼真的视觉感受,进而激发学生的情感,实现教学目标。基于此,我的教学就应该和孩子们一起进入这种情境。
在激情导课这块,先用课件展示图片,集中孩子们的注意力。因为二年级的孩子年龄尚小,活泼好动,注意力易于分散。然后通过问题“文中的丹顶鹤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回顾全文,初步感知丹顶鹤的特点,为民主导学奠定了基础。
在民主导学这块,我所执教的这第二课时,所以设计了两个教学任务一:品读第二、三自然段,感悟丹顶鹤的美。二:品读第四自然段,感悟人与动物的和谐。紧紧围绕课文的2、3、4自然段展开教学,第二段共有两句话,具体写丹顶鹤的颜色美。关键是抓住表示颜色的词语来体会,并进一步理解它名字的由来。第三段共四句话,主要写丹顶鹤的.体形美、姿态美。这也是全文的重点和难点。其中2、3两句又是这一段的重点。第二句话用陈述的语言写了丹顶鹤什么地方长,突出它体形修长的特点。第三句中引吭高歌、展翅飞翔、高雅等描写丹顶鹤姿态的词语学生理解起来都有困难,尤其是高雅这个词语很抽象,学生光靠读书,是很难想象出丹顶鹤高雅的体态的,必须借助一定的外界条件给学生一个比较鲜明的表象,因此在这里我借助课件,形象展示了芭蕾舞演员优美的舞姿和丹顶鹤展翅欲飞时的姿态,充分再现丹顶鹤动态的美,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感官体验来感悟,从而悟出“高雅”一词的丰富内涵。这样学生从整体上感受到了丹顶鹤的逗人喜爱,学习在这样一种愉悦的心境下进行,然后点拨、引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把丹顶鹤介绍给大家。
第四自然段的内容,我把它作为次要内容处理。主要是让学生了解黄海之滨是丹顶鹤的第二故乡,在这里它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这一段的处理,我主要是借助课外资料帮助学生理解“第二故乡”及“第一故乡”,让学生读一读,看一看,说一说,再读一读,读出丹顶鹤生活的无忧无虑。
在回归全文让学生整体回忆了丹顶鹤的美丽和高雅的形象之后,为了把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渗透教学过程,融入学生的心灵,在教学最后让学生观看VCD《一个真实的故事》,感人至深的画外音,动人的歌曲,那凄美的旋律深深地震撼着学生的心灵。教室里鸦雀无声,我发现有部分学生已经红了眼眶,甚至流下了热泪。学生有了很深的情感体验,就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里借用音乐和歌曲,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还知道了善良姑娘徐秀娟的故事,从而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在检测导结这块,我根据学习任务,设定了“填上适当的词语”这个检测题,以此来检测孩子们对词语的掌握情况。可能还是不太全面。
当然,这堂课上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有待进一步完善。从整体的过程来看,在指导学生朗读上时间还不够,而且略显支离破碎,没有使学生建立一个整体的概念。在对课文内容的朗读理解上,缺少让学生质疑问难、自主学习的时间。在识字、写字方面,还是坚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要怀揣着一颗对教育、对学生无比热爱的心,相信,我会收获更多的精彩,我的生活也会越来越丰盈!
《美丽的丹顶鹤》教学反思10
课文图文并茂,栩栩如生地描绘了丹顶鹤美丽的外形和高雅的姿态,使人读了如临其境,顿生喜爱之心。以及它们每年到黄海之滨越冬的迁徙习性,引起读者对丹顶鹤的喜爱,渗透了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在第一环节我铺设美丽的画面,在导入课文第一段时设置一幅群鹤飞翔图,首先给学生一个美好的印象,引发他们想了解丹顶鹤的兴趣;第二自然段找出写丹顶鹤美丽的'句子;第三段内容及资料都设计了天空的背景,不断激起学生的新奇感;第四段中出示丹顶鹤无忧无虑的生活情景。
在教学第二小节时,我先让学生自由朗读后提问:你从哪些词语知道丹顶鹤的颜色美?让学生合作交流,圈圈画画。又如在教学第三节时,在朗读后让学生边读边想:哪些词语使你感受到丹顶鹤的美丽?通过交流,理清了这一重点段的层次,给接下来的背诵作好了铺垫。同时也通过动作来感受丹顶鹤的形体美和姿态美。不仅激发了兴趣而且加深对引吭高歌、展翅飞翔的理解。
通过讲故事使学生产生对丹顶鹤的喜爱和保护之情。在此基础上我作了全面的总结,使他们对课文所要传达给人的感受有了比较深刻的体悟。
最后,根据课文内容给纸上的丹顶鹤涂上颜色,加深了对丹顶鹤颜色美的印象。
整节课我注重朗读和感悟。组织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悟,以读为主线,以读代讲,读中感悟,使学生读的形式多,读的时间长,读的效果好,在阅读实践中培养语感。我想:在今后的课堂管理中我还应多下功夫,争取把课上好,学生能学好。
《美丽的丹顶鹤》教学反思11
看了自己上课的录像,觉得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改进,尤其是教学设计、教学语言、肢体语言等细节问题,略显青涩,不够成熟、稳重,具体表现在这几处地方。
1、上课体态语最大的问题就是小动作过多,一会儿拿书,一会儿拿教鞭,一会儿走过来,一会儿走过去……显得非常忙乱。这些无意义的走动和小动作影响学生更专心更投入学习。应该要求自己对每个教学环节和对学生的要求烂熟于心。
2、从教学第四自然段开始的教学环节有些仓促,补充阅读的故事也没来得及读给学生听,这就显示出教学内容安排上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两个地方浪费了时间:
(1)第一自然段可以放在第一教时,这样就把第二课时学习的重点放在理解体会丹顶鹤的美丽上,然后通过巧妙过渡教育学生爱护丹顶鹤、保护他们生存的环境。
(2)复习旧知时,齐读的环节也浪费了过多时间。
3、让学生给丹顶鹤涂颜色这一环节,部分学生还是没有准确地给丹顶鹤的脖子翅膀边儿涂色,看图介绍丹顶鹤的外形,学生也不能结合课文中的语言文字说一说。我认为还是前面的教学不够到位,学生没有深入理解,充分朗读感悟。这样的指名读和齐读有“为读而读”的嫌疑。如果能结合图片顺势用手指出“脖子和翅膀边儿”的准确位置,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朗读、感悟,待读透之后再进行巩固练习,自然水到渠成。
《美丽的丹顶鹤》教学反思12
在学习这篇课文教学中,学生兴趣浓厚,学得积极主动,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教学成功的关键是我营造了一种师生平等、互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下面我从语文新课程的三个维度来谈谈我这节课突出的地方。
(一)“知识与能力”方面,重视并加强了语文的双基训练
让学生读书后给丹顶鹤涂色,模仿丹顶鹤的姿态,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并增强了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上,注意增强学生的主体性请使用站内搜索引擎查找本课全部资料。
教学中,我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自读自悟,给丹顶鹤涂色,体会颜色美,然后生生之间合作、探究体会丹顶鹤的体形美、姿态美。最后配动作朗读,以读悟美,以动悟美,然后师生合作背诵。通过人人动手、动脑、动口,使学生积极参与,乐于参与。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渗透了爱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我向学生介绍全世界仅剩1200余只野生丹顶鹤,并且指出有人捕杀丹顶鹤,对这种行为,问学生该如何去劝止?并且以《一个真实的故事》这首歌曲引出一个女大学生为救一只受伤的丹顶鹤而献出了生命,来唤起学生爱护野生动物的意识。这样在指导学生学好和运用祖国文字的同时,达到了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整堂课下来,孩子们的情绪都非常高涨,并且孩子们甜美的读书声、优美的动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总之这一节我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读书和活动的空间,给学生表现自我和成功的体验,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足之处,教学的内容过多,略显仓促。如:课文第二自然段“丹顶鹤有一身洁白的羽毛……”没有让学生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读出感受。丹指红色,顶指头顶。鲜红和鲜红鲜红没有进行比较,读出感受。又如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是总起句要让学生懂得,丹顶鹤有哪些不同的姿态?这些都是不足之处。
《美丽的丹顶鹤》教学反思13
这学期的研究课我执教的是苏教版第三册课文《美丽的丹顶鹤》。 在这节课上,我致力于使整节课教师以一个组织者、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阅读、欣赏、实践与探索,让学生或读,或思,或议, 使学生积极参与了教学全过程, 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第一个环节我就设计为写这一课中的两个半包围的字“遥”和“虑”。具体操作中我先展示两位小朋友的写字作业,鼓励孩子多读帖背帖。然后设计了一个和字宝宝捉迷藏的游戏,让学生尝试记忆字宝宝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最后出示生字卡片和学生的字比较,看谁找得准。这样的设计既激发了孩子的写字兴趣,又让孩子有法可循,知道要想写好字必须认真地读帖背帖。
教学中我还十分注意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教到 “鲜红鲜红”一词时,我引导学生使用这样表示颜色的叠词:春天到了,油菜花开了,黄得耀眼,我们送给它一个这样的词——金黄金黄;秋天到了,满山的枫叶红了,红得像火,我们送给它一个这样的'词——火红火红······教到第三节,引导完学生体会丹顶鹤的姿态美以后,我出示一组丹顶鹤不同姿态的图片,指导学生用上书上的句式“不论······都”来赞美丹顶鹤的姿态美。
这节课的教学中,丹顶鹤图片的使用也是一个亮点。学生借助图片更直观的感受到了丹顶鹤的美丽与高雅。
当然,这堂课上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有待进一步完善。从整体的过程来看,指导学生朗读时时间还不够,而且略显支离破碎,没有使学生建立一个整体的概念。在课文内容的朗读理解上,课堂上没有引导深入思维,缺少让学生质疑问难、自主学习的时间,因而在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上还不够。一节课的训练点很多,面面俱到反而贪多不烂,以后的教学中要有选择的精练。
总之,在这节课后,我感觉自己像经过了一次洗礼,在成长的道路上又加了一次油,有很大的收获。
《美丽的丹顶鹤》教学反思14
1、引导学生发现美。让学生去发现丹顶鹤的美。如:丹顶鹤到底美在哪里,在课文中找一找看到美的地方就划出来,多读读。
2、鼓励学生说出美。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丹顶鹤的美?把你画的句子说出来?
3、激发学生读出美。为了激发学生读出丹顶鹤的美,抓住一些关键字词让学生品析和体会,如“洁白”、“鲜红鲜红”、“引吭高歌”、“展翅飞翔”、“高雅”、“优美”等等,读好了重点词语后再让学生放在句中以及段中读,层层递进、并且采用了各种形式的`读:有范读,自由读,指名读,同桌对读、师生对读等,让学生读出美、读出情趣、读出感情。
4、带领学生感受美。美的画面带给孩子美的享受。大屏幕展现一幅幅洁白无瑕的丹顶鹤画面,牢牢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们全神贯注地欣赏起来。学生从直观的图片中初步感受了丹顶鹤的美。在学了丹顶鹤的颜色美之后,又带领学生体会了丹顶鹤的姿态美及形体美。在学习”引吭高歌”和”展翅飞翔”时,老师又出示了两副图,让学生感受到了丹顶鹤的高雅美。最后又在“答疑解惑”环节,通过讲述丹顶鹤和神仙的传说,让学生感受到了丹顶鹤的传说美。
当然,这堂课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有待进一步完善。
1、从整体的过程来看,指导学生朗读方法不灵活,缺乏简练、精确的语言。
2、在课文内容的理解上,课堂教学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一节课的训练点自己感觉还不够,以后的教学中争取做到精讲精练。
3、在听取其他授课教师的课堂展示后,更加深刻的认识到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还急需加强,自身素质还有待提高。
总之,通过这次活动,我感觉自己像经过一次洗礼,在成长的道路上又加了一次油,有很大收获。
《美丽的丹顶鹤》教学反思15
《美丽的丹顶鹤》描写了丹顶鹤的美丽色彩、修长的形体和高雅姿态,点示了黄海之滨是它的第二故乡,让人感到丹顶鹤十分逗人喜爱,生发出保护丹顶鹤是我们应尽责任的强烈意念。
在教学最后一个自然段时,学生在自由读完后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说黄海之滨是丹顶鹤的第二故乡?”这个问题恰好是个中心问题,本段就是围绕着该问题进行叙述。我大肆表扬了这个会提问题的孩子,可并没有即可予以解答,而是播放了一段丹顶鹤在盐城自然保护区活动的视频。通过细致观察,丹顶鹤在保护区芦苇里、湿地旁,成群结队嬉戏、追逐,自由自在生活的场景已经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练习说话。然后回到课文再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划出你认为能表现丹顶鹤喜欢这里的词语。随即,学生在品读“丹顶鹤带着自己的孩子来到这里,它们三五成群,无忧无虑地生活着,要在这儿度过整整一个冬天。”中品悟“成群结队、无忧无虑、整整”,从而明白正是因为盐城自然保护区有适合丹顶鹤生活的环境,在这里生活非常安全,可以放心的生儿育女繁衍后代。教学至此,理解“为什么说黄海之滨是丹顶鹤的第二故乡?”这个问题已经水到渠成。学生自己就能解答开课时提出的疑问了。
本节课通过“自主质疑—感性认识—品读词句——品悟情感”这个学习路径,让学生逐渐学习抓住语言学语文,感受语言的魅力。
【《美丽的丹顶鹤》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美丽的丹顶鹤》教学反思15篇02-21
《美丽的丹顶鹤》教学反思(15篇)03-21
《美丽的黄昏》教学反思04-07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03-19
美丽的田园教学反思04-07
《美丽的田园》教学反思11-21
《美丽的菊花》教学反思11-13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02-19
《美丽的彩虹》教学反思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