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教学反思

时间:2024-09-01 11:37:26
七年级历史教学反思(合集15篇)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七年级历史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七年级历史教学反思1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只有运用头脑真正地反思,才会有我们教师自身的发展,才会有学生的发展。通过我这段时间的历史教学实践,结合教学反思使我真正的体会到反思对一个教师成长的重要性,下面我就来谈一谈“反思”给我带来的益处。

  1、回顾经历,积累经验:

  (1)赏识的目光象阳光,照到哪里哪里亮:

  在上每节课时,我都会有自己的感受,或愉悦、或平淡、或痛苦、或气愤,在这不同的情绪中,往往蕴藏着宝贵的经验教训。有一次,我在给七(2)班上完历史课后,感觉非常惬意与喜悦,因为平时上课不听讲、很爱说话的两位同学居然在那节课上从始至终保持积极状态,后来,我仔细回忆每个细节,不禁豁然开朗:课前,我走进教室,对学生说:“哪位同学帮老师把图片准备好?”这两位同学就不约而同主动去做了,我在课上对她们热爱劳动和乐于助人进行了表扬,学生报以鼓励的掌声。这两位同学脸上洋溢着被肯定的自豪感,那堂课上的表现与以往也就大相径庭了:潜心贯注的听讲,争先恐后的发言,面红耳赤的讨论。针对他们的变化课堂上共响起5次掌声,它缓解课堂的紧张气氛,就象润滑剂一样,使枯燥的知识变得有趣,使学生感觉象做游戏一样,在愉快中获得了知识。寻找闪光点真诚赞美、赏识激励,这一条作为宝贵的工作经验被我收入行囊,并在以后的工作中运用,成效很大。

  (2)尊重和理解象明灯,指引教育迈向成功:

  由于历史学科的.特点,要求识记的知识很多,在日常教学中,为了很好的巩固所学的知识,我采取的措施是,每节课在讲新授课前,总是进行小测验,不合格的同学要受到一定的惩罚。记得有一次测验时,有一名同学早做了“准备”,当她小心翼翼惴惴不安地“行动”时,我悄悄的走到她的身边,轻轻的在她的桌上点了三下,这三下既有对她行为的提醒,又有对她行为的“包庇”,公布于众与尊重暗示中我选择了后者。她当时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从这件小事之后,楼道中擦肩而过中多了一双真诚而感激的眼睛,她在以后的测验中没有再发生过作弊现象,而且每次都考得非常好。我在教学反思中写下:“即便学生有错,也要给学生留面子,也要丝毫不怀疑他们自省和改正错误的能力,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是教育成功的秘诀。”

  2、发现问题,寻找方法:

  有一次,在七(2)班课上,我有意识地贯彻新课标,上了一节以“讨论”和“学生编演课本剧”为主线的历史课。课前,由于我做了充分的备课和精心的课堂设计,所以我满怀信心地走进了课堂,谁知那堂课上得乱七七糟,课堂秩序混乱不堪,课本剧的节目还没上演就草草收场……从讲台上我灰头土脸地下来之后,在反思记录上我这样写到:“这节课我耗费的精力最多,但却上得最失败,究竟是为什么呢?”我百思不得其解,不得不请教七(3)班的几位同学,他们告诉我说:“老师,分组讨论可有学问了。首先,你得选一个有威信、有震撼力的组长;其次,不能自由结组,平时混得不错的哥们儿姐们儿坐在一起,可不就只剩下谈天说地了!”我恍然大悟,此后,在课堂组织的问题上,我更加注意细节问题,把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尽可能想周全……我想,我的这一进步,不得不归功于课堂反思的驱动力。

  通过课堂实践,我真真切切体会到了反思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指导,对教师成长至关重要。经验+反思=成长。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在行动和研究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反思水平,做一个“反思型”“研究型”的教师。大浪淘沙,回顾反思我不再一味重复昨天的故事,而是在今天的尝试中变化、改进。你想跑得更快吗?你想从众多的竞争者之中脱颖而出吗?那么,在每天繁忙的工作之余,请抽出一点点宝贵的时间来“反思”吧!

七年级历史教学反思2

  老师你又何必吝啬你的表扬呢?多给学生一些“OK”声吧!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这样一句话,“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是被人赏识的渴望”。学生是一个活泼的生命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维与追求。他们希望得到外界的赏识、表扬和信任。我们应信任学生,对他们充满希望,唤醒他们的自主意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性,张扬学生的个性,当学生遇到困难、遇到挫折,直至出现错误时,不要埋怨,不要横加指责,静下心来和学生谈谈,帮学生分析一下原因,帮学生走出心灵的困境。

  同时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善于发现个性,研究个性,坚持教育目的、方法、教学组织多样化、灵活化、个别化,有效实施因材施教。挖掘每个学生的特点、优点和闪光点,教师适时、适度的真情鼓励和赞赏,恰如雨露滋润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充满自信,相信“我行、我一定行”,进而扬起前进的风帆,品尝成功的喜悦。

  只要我们每一位教师怀着谦逊的品质,赋予学生一片真挚的爱心,真正做到信任赏识学生。

七年级历史教学反思3

  今天县教研室人员来我校进行达标课验收,对我们的课堂教学作出评价并给与指导,收获颇丰,体会如下:

  1、课堂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建立好小组评价机制,让学生投入到学习中,去思考、去体会、去感悟、去提升。

  2、注重知识的联系与整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归纳,教师要注重对知识的整合与延伸,加强前后知识、中国史与世界史。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3、广泛阅读书籍,加强理论学习。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及提高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水平。精心研究,潜心教学,用心课堂。

七年级历史教学反思4

  本课教材上约略讲了四大发明中三大发明的不断完善与应用,并提到了宋元两位科学家的成就。总体而言内容比较简单明了,然而细究,其涉及的内容相当宽泛,包含了很多非历史知识的运用,给教学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同时,历史,特别是中国古代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涉及四大发明必然需要同学们有比较广泛的历史基础知识作为铺垫,此又是另一重难度。

  故此,本课容量激增,又因要向45分钟要效率,在很多环节的处理上显得仓促甚至是省略。如首要的是,本课课题是《灿烂的宋元文化(一)》,当解决为什么以宋元文化为一体来讲的问题,当先用马克思的话,落后的`野蛮的民族最后总是被其所征服的先进的民族的文化所同化,如此,宋代和蒙古族建立的元朝文化才能前后衔接。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后,可能更有利于本课具体内容的讲述。

  为了衔接各教学环节,本课选取了一些历史场景进行了导入、过渡。总体较顺利,却在某种程度上大大拓宽了本课历史维度,一些基础不好的同学可能会跟不上。

  由于时间的关系,在讲完这三大发明之后,基本上只剩2-3分钟的时间了。故为本课小结,及总结四大发明对欧洲的巨大影响时显得不够深入具体,同学们可能还不能完全西方世界如此重视四大发明的原因。且关于宋元科技成绩达到高峰的原因,亦当探究。

  虎头不可蛇尾,画龙犹须点睛,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当不断调整内容,使课堂结构更加合理,使知识的传达更加富有层次性,可能效果会好些。

  最后,学生们虽比较积极活跃,但课堂真正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以及同学们是否真正深入思考了老师的问题,这两个问题仍当引起重视,毕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

七年级历史教学反思5

  对于本节课的设计,我的核心思想是如何科学地艺术地处理好学生、教师与教材三者之间的关系,将课堂真正的交还给学生,让学生乐学;让自己与学生共同学习、探究;让教材成为我和学生沟通的桥梁,合作的依托。

  根据新课改的理念和学习的需要,我对教学内容做了一些调整和拓展,以三个“一”为教学主线:一个民族——满族的兴起;一个政权——清朝的建立一个主题——君主集权的强化;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总结历史规律,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亮点我认为是:历史剧场和辩论会的设计。

  1、历史短剧表演兼竞赛:《君臣办公》、《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之文字狱》来进一步突破本课的.重点:君主集权的强化之军机处、文字狱。通过课前自学,学生收集资料、编排剧本、设计台词,选定角色,完全独立完成(本节目我只是让刘勇开等同学在课外编练,我提供了一些资料)。加上两个小剧组的竞赛,提高演出质量。一个历史剧表演,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胆量、语言表达、综合协调能力、并极大地延伸了课堂教学,将知识、能力、情感目标紧密结合,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并在课程进半时制造兴奋点,提高学习兴趣。

  2、辩论:结合秦、唐、明、清四代加强君主集权的措施,以“君主集权的强化的利弊”为辩题,通过回顾、对比、正反双方的辩论,老师的点拨,从君主集权的目的、作用等方面突破本课难点。

七年级历史教学反思6

  本课的成功之处:

  1。设计思路较清晰。表现在:一、把课本知识高度整合;二、针对主要问题创设问题情境;三、设计知识结构图对知识进行整合、提炼。

  2。目标意识很强。紧紧围绕学习目标展开。

  3。非常重视直观教学。大量历史图片的运用加强了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如秦灭六国的顺序、秦的疆域对比、长城等图片的运用等。

  4。注重教学观念的转变。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如自主学习环节、合作探究环节等等。

  5。试题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开放性。如合作探究中两个假如的提出针对学习的难点,有很强的'针对性,回答的方面很广,也具有很大的开放性。

  6。形式灵活。如对知识的温习、加深理解用奏折的方式;对知识的归纳总结用写颁奖词和知识构建的方式等。

  7。目标达成度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比较扎实。

  几点不足:

  1。学法指导上可再全面一些。如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把自学内容、方法和时间都给学生提示一下,学生自主学完后,再留出几分钟来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把疑问提出来。再如学习方法上可以用数字归纳法、谐音归纳法等多种方法,像秦灭六国的顺序,可以谐音为含(韩)着(赵)委(魏)屈(楚)咽(燕)气(齐)。

  2。评价方式要多样。除了老师的及时评价外还应让学生评价。

  3。板书设计不应欠缺。板书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不应省略。

  4。课件可以进一步精简,教材中有的图片和材料可以不用幻灯片展示。如郭沫若评价焚书坑儒的那段话可以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即可。

七年级历史教学反思7

  根据学校的要求,课堂上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讨论的时间比较多,但教师也要进行必要的引导,适当的点评,这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教师在引导、点评时不流畅,时常卡壳,这就意味着教师对待课堂的`准备肯定不充分,也就不得不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了。

  对于复习我自己认为这几种方法很好:

  1.整理题列举题。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

  2.连线题。用线把相关的人事连接起来。

  3、制作大事年表的方法,也适合于各个学习阶段。

  4、在教学中要重视古今中外历史的纵横联系。历史所反映的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纷繁复杂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等之间彼此并不是孤立的,都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

七年级历史教学反思8

  今天的复习课上,在检查学生的复习效果时,让我很是意外,当我让一名学生回答秦始皇加强集权,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时,关于在政治上所采取的措施,学生答乱了,这明明在课堂上已让学生作了解答,我也已作了重点解说,为什么在复习时却出现了偏差。我感到很失落,课后我陷入了深深地思考,学生学了,可是会了吗?

  一、落实不够。对于问题的掌握情况如何,并不是对所有学生落实到位,这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小组的优势,整合性强、思维含量较高的题目,小组成员交流、商讨后进行展示,并落实好本组成员是否掌握,老师也可抽样检查落实情况。

  二、给学生出示明确、完整的.答案。有些问题即便有学生作出了正确的回答,老师还是应该把完整的答案投放给所有学生,让学生心中有把标尺。

  学了,是我们的要求,会了,是我们的目的,会学了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七年级历史教学反思9

  期中考试结束了,回想这半个学期的教学工作,通过期中考试,看到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让我感觉到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和教学以外的“牵绊”,为此,我也思索了很多。

  作为初中历史老师要教给孩子们什么,怎样教给他们?多年来的教学工作告诉我,要让孩子们学好你所教的学科,就得让他们对你所教的学科感兴趣。而在一中这块教学沃土上,语、数、外几乎站领了孩子大部分时间,他们会对历史感兴趣吗?我该怎么做?一边教学、一边尝试、一边反思,使我逐渐领悟到,只有爱学生,并懂得怎样去爱,当他们愿意与你交流,喜欢听你讲课时,说明他们已经对你所教的科目感兴趣了。

  仅仅是感兴趣还不够,为什么呢?因为,在中考这根指挥棒的牵引下,孩子们的重心都是放在主课上,他们不会用更多的时间来背、默历史这门在学校连年级排名都没有的“副科”学科了。由此,我们也就能想到,在没有任何历史练习可做,没有家庭作业,没有被重视的学科,想有好的成绩,仅靠课堂上45分钟是不可能有好成绩出现的。

  不管历史的`前景与命运如何,作为一名历史老师,我会一如既往做好自己的教学本职工作,从点滴做起,上好每一节课。从课堂教学着手,强化课堂45分钟,注重对历史基础知识的分析与讲解,让学生理解历史和了解历史,同时注重以考定教,强化知识点的识记及练习,巩固复习、督促到位,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向课堂要质量。

  在今后的历史教学工作中,我要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做到多学习、多钻研。取他人之长,多听课,包括其它学科的,学习他们的长处,好的教学方法;吃透教材,把握重难点,根据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切实可行的教案。平时抓好培优转差,多鼓励,帮助他们理清知识点,让他们看到希望;帮助他们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耐心的教给他们学习历史的方法,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历史的机会。

  初中历史老师任重而道远,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

七年级历史教学反思10

  繁盛一时的隋朝一课,重点是隋文帝和大运河,难点是为什么要开通大运河及其作用。课堂的环节很流畅,基础知识落实的很到位。针对重点内容大运河,设计的动手绘图,使班级的气氛进入高潮。同学们很认真的绘图,在他们认真的'神情里,我看到了希望。使得本课重点突出。为突破难点设计了两个小组探究活动,大家积极的参与,结论很快得出。当对人物隋炀帝进行评价时,班级一团糟,无法控制。我刚提出评价历史人物隋炀帝,话音未落。有同学说;功不可没。还有同学站起来说:奢移腐朽,贪图享乐,穷兵黩武,暴君一个······双方争得面红耳赤。各自寻找论据证实自己的论点,非常认真。我在一旁静静的看,无心也不想制止他们。一会儿,在他们的争论中,就把隋炀帝的功和过罗列的很清晰。

  本课留有遗憾:

  1、对于隋炀帝的评价在课上同学们争论的很激烈,我也没有时间给予总结。

  2、繁盛一时的隋朝这课。在课堂上“繁盛”体现的充分,而“一时”并没有充分阐释。

七年级历史教学反思11

  这节课是一节文化课,本课能够依据初中生活泼好动、酷爱新奇的心理特点及以形象思维能力为主的认知习惯,角色扮演、词句接龙、播放《清明上河图》视频等情境,激发了学生对宋元文化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更深入地感悟宋元时期的历史,生发对宋词等文学艺术作品的热爱。由于文化课头绪较多,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收集和梳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学生自主互动学习,积极参与来发展思维,张扬个性发挥才能,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教学实践,也的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在课堂上,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参与的热情很高,课堂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知识擂台,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热情,主动参与到课堂练习,让学生们最快乐的上好这节课。

  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探究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挑战权威、勇于创新、积极思维,分享探究成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真正做到了在师生互动的同时,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学生的动与学,教师尽量不讲,少讲,凸显了新课改的要求。

  课下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问题的设计。问题设计过粗,没有充分体现针对不同内容、不同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的教学原则。比如“列表对比《史记》和《资治通鉴》”,应设计哪些问题,才能引导学生完成此项教学目标呢?第二,对历史学科特色凸显不够。类似于这种不同朝代的文学成就课,如果没有正确的教育目标,稍不注意,就会成为文学赏析课。在今后的教学中,做为解惑者的我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多从教学设计入手,认真地上好每一堂课,让学生学有所得,在知识、行为、习惯等方面有所改进,使学生更加喜欢上历史课。

七年级历史教学反思12

  有一节课,我给同学们介绍中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在讲到孔子的教育思想时,突然有学生插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我很恼火他打断了我的话题,于是没好气地问:“你怎么知道的?”他高兴说:我在小学时的班级墙壁上贴着呢,还有孔子的画像。”我一时语塞,多好的教学资源,我怎么就没注意呢。

  反思:

  我应该感谢“插嘴”的同学,是他让同学们了解了更多的知识,是他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教学资源无处不在。

  学生插嘴是许多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它带给我们的或许是担心,或许是困惑,但更多的应该是欣喜与思考。新课程倡导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倡导宽松、融洽的教学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插嘴”是合情合理、无可厚非的'。它不是“乱”,而是“活”,是新课程改革中一朵绚丽的浪花。当学生的“插嘴”具有挑战性时,教师应如何应对,如何调整教学计划,如何让学生的“插嘴”变成一种学习资源,才是我们每个教师应该研究的课题。

  面对学生的“插嘴”,我们不仅要认真倾听,耐心等待,而且要为其喝彩!

  反思后则奋进。我们只有在实际工作中多多反思,不断改进,才能真正走进新课程。

七年级历史教学反思13

  本节课教材上约略讲了四大发明中三大发明的不断完善与应用,并提到了宋元两位科学家的成就。总体而言内容比较简单明了,如果让学生单纯学习知识的话,这节课的内容比较少,可以采用我们的老方法,就是让学生自己看书,并结合练习题很轻松的就能掌握本节课的内容。由于四大发明是我们古代引以为荣的东西,所以就想给学生多讲点,因此细究的话,其涉及的内容相当宽泛,包含了很多非历史知识的运用,给教学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同时,历史,特别是中国古代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涉及四大发明必然需要同学们有比较广泛的历史基础知识作为铺垫,此又是另一重难度。

  由于本课容量激增,又因要在一节课内完成任务,在很多环节的处理上显得仓促甚至是省略。给学生补充了以下的历史资料:中国古代著名的四项科技发明,包括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和印刷术(见雕版印刷,活字印刷)。这四大发明相继传入世界各地后,对世界科技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中国对于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为了衔接各教学环节,本课选取了一些历史场景进行了导入、过渡。总体较顺利,却在某种程度上大大拓宽了本课历史维度,一些基础不好的同学可能会跟不上。

  由于时间的关系,在讲完这三大发明之后,基本上只剩2-3分钟的时间了。故为本课小结,及总结四大发明对欧洲的巨大影响时显得不够深入具体,同学们可能还不能完全西方世界如此重视四大发明的原因。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应该不断调整内容,使课堂结构更加合理,使知识的传达更加富有层次性,可能效果会好些。

七年级历史教学反思14

  转瞬间,一个学期又将结束,本学期课改如火如荼的的在深入进行着,反思自己的教与学,深受启发,感触也颇多,特作反思如下:

  一、注重设计全面性,重视学生全面发展

  1、从“钻教材”向“钻学生与教材”转变

  部分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只是注重研究教材、考纲等文本资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情,这样的做法是不科学的,违背了新课程“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教师不仅要潜心钻研教材,把握好每一个知识点,还要认真研究学生的学习现状与身心特点,综合考虑,制定最优化、最科学的教学流程。

  2、从“备教法”向“备学法与教法”转变

  新课改下的教师不仅要考虑自己怎样组织教学活动,还要渗透进学法的指导;不仅要完成教材知识点的传授,还要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历史素养,以促进学生德育全面发展。

  3、从“重优生”向“关注每一个个体”转变

  一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喜欢关注优秀生,在课堂提问、教学设计等方面对这一群体考虑较多,反而将原本最需要教师关心的潜能生群体边缘化了。这样的教学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行为也极易造成历史学习中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影响教学成效的提高。所以,教师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关注潜能生,将潜能生的学习置于课堂教学的重要位置,最终实现班级学生整体均衡发展。

  二、注重教学关口前瞻性,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1、体现预习题纲的选择性新课改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平时做好学生预习活动的指导。教师可以从示范开始,逐步培养学生自己独立编写预习的能力与习惯。

  2、体现预习方法的科学性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按照“读” “划” “想” “做”的步骤进行,通过通“读”教材,宏观把握预习内容,将自己认为应该重点强调的知识点做上标记,对照预习题纲进行独立思考。

  3、体现预习成果的针对性预习活动结束后,学生还要完成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将预习成果沉淀下来。一方面,要将自己在预习活动中获得的知识积累记录下来,一些学习方法或是心得体会也需要进行记录;另一方面,对于一些掌握与理解不够深刻的地方,要进行罗列,以便课堂学习时听教师讲解正确的答案或是与同学进行互动交流。

  三、注重教学过程探究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科学设计好探究提纲探究题纲的设计难度要适中,要体现相互关联以及由浅入深的原则,引导学生思维发展。例如在教授“ ”内容时,教师设计探究题纲,可以着眼于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深刻揭示。

  2、启发点拨好关键环节

  例如在“ ”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的探究学习,要紧扣“中国和世界的形势”“的原因”等关键节点进行点拨。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以“现象与本质”“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思维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了教学质效。

  3、归纳完善好学习成果讨论探究环节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教学成果“去伪存真”。如“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的原因”学习成果归纳中,一位教师让学生各抒己见,学生从清政府腐败没落、封建经济薄弱、军事力量落后等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了“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资本主义”这样的实质,让学生深刻认清了清政府的腐朽无能,从而体会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增强了学生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情感。

  四、注重教学空间的拓展,构建立体教学模式

  1、开展专题研究活动,延伸教学环节在课堂教学之余,教师要结合本校条件与学生兴趣爱好等方面的情况,组织第二课堂活动,可以就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专题研究,也可以开展辩论活动,为学生创设浓厚的历史学系研究环境。

  2、开展历史竞赛活动,巩固教学成效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安排,可以适时组织一些历史学科竞赛活动,帮助学生巩固学习成果,也可以就某一历史事件、热点话题举行演讲、辩论等形式的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深化学习成效。

  3、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深化教育成效教师可以利用本地区爱国主义教育场所,组织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将学生带进专门的爱国主义教育场所接受革命传统主义教育,也可以发掘学生生活中的素材,开展诸如“访问老红军”“家乡抗日事迹寻找”等主题实践活动,强化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体现历史教育教学思想性的重要特点。

七年级历史教学反思15

  新课改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通过自我感悟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回顾教学工作和考试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觉得在教学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一、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要求不好。初一学生,自我约束力、阅读能力不强,让学生自读课文找重点知识,总觉得太浪费时间,需要十分钟左右,而且重点找不准,在书中乱画,在自学完后,不知道记忆重点知识,有时一节课学习效果太差。所以有时干脆放弃学生自学这一环节,该用传统的老办法,结果学生的自学能力没有得到锻炼,影响到学生以后的学习。

  二、对学生能力培养没有很好地重视。

  能力应是学生在充分思考讨论的基础上,经过独立的思考归纳经过长时期的培养训练才能形成的,限于在课堂上时间紧任务重这一现实,没有足够的时间与培养训练,使学生在考试时面对一些考察能力的题目上,学生应考能力差,得分不高。

  三、对基础知识抓得不牢。

  从这次考试反映出来的情况看,一些问题平时都讲过,也都让学生记过,但由于学生人数太多,照顾不全,检查不及时,使一些学生成绩并不理想,该会的没有做好,得分比较低。

  四、对学习较差的同学重视不足,特别是每一小组中的一少部分同学。

  由于这些同学基础较差,个人素质不是很好,在学习中是比较困难的,每次检查一般都是这些同学不过关,由此造成成绩特别悬殊。

  除以上不足外,通过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自己在工作上也有些许心得,特总结如下:

  初一的学生大多数都处于青春叛逆期,学生的独立性增强,希望有较多的民主。比如自己支配更多的钱和时间,而有些学生有时会错误地理解民主,并逐渐滋生叛逆心理,从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他们希望独立、自由,有自己的空间,有些事情希望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再加上他们刚到一个新的环境,与新的老师和同学接触,这需要一段适应期。而且许多学生认为历史课枯燥无味,不喜欢上历史课,所以这门课对学生的吸引力并不大。那么怎么做才能让学生喜欢上历史课呢?

  (1)根据每节课不同的教学内容安排不同的讲课方式。

  例如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中华文明的勃兴(一)》,这一节涉及的内容是比较广泛,包括先秦时期文字的演变、天文、历法、医学和音乐等方面的成就。因此我认为这一节课可以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中选择感兴趣的一方面去收集相关的资料。然后在课堂上由小组的代表给大家讲述他们所了解的内容。最后再由老师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通过本节的学习能够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所创造的辉煌文明。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教学中,更有利于学生对这部分历史知识的掌握。

  又如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这一节的重点内容就是汉武帝对汉朝的统治,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给大家看一些电视剧《汉武大帝》的片段,加深学生的形象记忆,以此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同时也可以加入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汉武帝的了解进行点评,并且让学生展开想象“如果汉武帝没有实现大一统,那么中国的历史会怎样发展呢?”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西汉历史的了解,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给学生搭建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

  (2)上课前老师要做充足的准备,尽量从学生的.视角去讲解。

  从学生熟悉的内容进行教学更加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例如第18课《三国鼎立》,相信许多同学都对这一课的内容比较感兴趣。因为这一课的内容与他们所熟悉的《三国演义》的内容有关,因此学习这一节内容的时候老师可以在课前多了解一下学生对这部分的哪些人物比较熟悉或者是一些小故事,这样在上课的时候可以从调查的方向上去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

  (3)抓住学科之间的渗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历史涉及的内容方方面面都有,所以老师可以抓住这一特点,从其他的学科上引入历史这一学科的学习。例如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这一节会学到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介绍这一时期著名的代表人物。那么在这里可以结合语文课上对《论语》十则的学习,学生对孔子的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由此导入我想学生应该会比较容易接受。

  这只是我对历史教学的一点反思。那么对于初一的学生怎么才能学好历史呢?由于初中的学习要求与小学不一样,学习方法也就不同,对此许多学生很茫然不知道该怎么去学习。在此提出一些我的看法。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利用好自己手中的教科书。对每一节的学习内容要根据小课题有所大致的了解,并在脑中形成一个知识框架。这样在老师讲课的时候不会摸不到头绪。然后不断的锻炼自己分析问题、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开始可以就一些简单的进行练习,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最后形成适合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

《七年级历史教学反思(合集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七年级历史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七年级历史教学反思05-24

历史的教学反思03-24

(精选)历史教学反思07-11

历史教学反思11-01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反思05-24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反思08-27

(精品)七年级历史教学反思07-20

七年级历史教学反思15篇03-26

七年级历史教学反思(15篇)03-26

七年级历史教学反思精选(15篇)05-30

七年级历史教学反思(合集15篇)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七年级历史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七年级历史教学反思1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只有运用头脑真正地反思,才会有我们教师自身的发展,才会有学生的发展。通过我这段时间的历史教学实践,结合教学反思使我真正的体会到反思对一个教师成长的重要性,下面我就来谈一谈“反思”给我带来的益处。

  1、回顾经历,积累经验:

  (1)赏识的目光象阳光,照到哪里哪里亮:

  在上每节课时,我都会有自己的感受,或愉悦、或平淡、或痛苦、或气愤,在这不同的情绪中,往往蕴藏着宝贵的经验教训。有一次,我在给七(2)班上完历史课后,感觉非常惬意与喜悦,因为平时上课不听讲、很爱说话的两位同学居然在那节课上从始至终保持积极状态,后来,我仔细回忆每个细节,不禁豁然开朗:课前,我走进教室,对学生说:“哪位同学帮老师把图片准备好?”这两位同学就不约而同主动去做了,我在课上对她们热爱劳动和乐于助人进行了表扬,学生报以鼓励的掌声。这两位同学脸上洋溢着被肯定的自豪感,那堂课上的表现与以往也就大相径庭了:潜心贯注的听讲,争先恐后的发言,面红耳赤的讨论。针对他们的变化课堂上共响起5次掌声,它缓解课堂的紧张气氛,就象润滑剂一样,使枯燥的知识变得有趣,使学生感觉象做游戏一样,在愉快中获得了知识。寻找闪光点真诚赞美、赏识激励,这一条作为宝贵的工作经验被我收入行囊,并在以后的工作中运用,成效很大。

  (2)尊重和理解象明灯,指引教育迈向成功:

  由于历史学科的.特点,要求识记的知识很多,在日常教学中,为了很好的巩固所学的知识,我采取的措施是,每节课在讲新授课前,总是进行小测验,不合格的同学要受到一定的惩罚。记得有一次测验时,有一名同学早做了“准备”,当她小心翼翼惴惴不安地“行动”时,我悄悄的走到她的身边,轻轻的在她的桌上点了三下,这三下既有对她行为的提醒,又有对她行为的“包庇”,公布于众与尊重暗示中我选择了后者。她当时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从这件小事之后,楼道中擦肩而过中多了一双真诚而感激的眼睛,她在以后的测验中没有再发生过作弊现象,而且每次都考得非常好。我在教学反思中写下:“即便学生有错,也要给学生留面子,也要丝毫不怀疑他们自省和改正错误的能力,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是教育成功的秘诀。”

  2、发现问题,寻找方法:

  有一次,在七(2)班课上,我有意识地贯彻新课标,上了一节以“讨论”和“学生编演课本剧”为主线的历史课。课前,由于我做了充分的备课和精心的课堂设计,所以我满怀信心地走进了课堂,谁知那堂课上得乱七七糟,课堂秩序混乱不堪,课本剧的节目还没上演就草草收场……从讲台上我灰头土脸地下来之后,在反思记录上我这样写到:“这节课我耗费的精力最多,但却上得最失败,究竟是为什么呢?”我百思不得其解,不得不请教七(3)班的几位同学,他们告诉我说:“老师,分组讨论可有学问了。首先,你得选一个有威信、有震撼力的组长;其次,不能自由结组,平时混得不错的哥们儿姐们儿坐在一起,可不就只剩下谈天说地了!”我恍然大悟,此后,在课堂组织的问题上,我更加注意细节问题,把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尽可能想周全……我想,我的这一进步,不得不归功于课堂反思的驱动力。

  通过课堂实践,我真真切切体会到了反思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指导,对教师成长至关重要。经验+反思=成长。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在行动和研究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反思水平,做一个“反思型”“研究型”的教师。大浪淘沙,回顾反思我不再一味重复昨天的故事,而是在今天的尝试中变化、改进。你想跑得更快吗?你想从众多的竞争者之中脱颖而出吗?那么,在每天繁忙的工作之余,请抽出一点点宝贵的时间来“反思”吧!

七年级历史教学反思2

  老师你又何必吝啬你的表扬呢?多给学生一些“OK”声吧!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这样一句话,“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是被人赏识的渴望”。学生是一个活泼的生命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维与追求。他们希望得到外界的赏识、表扬和信任。我们应信任学生,对他们充满希望,唤醒他们的自主意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性,张扬学生的个性,当学生遇到困难、遇到挫折,直至出现错误时,不要埋怨,不要横加指责,静下心来和学生谈谈,帮学生分析一下原因,帮学生走出心灵的困境。

  同时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善于发现个性,研究个性,坚持教育目的、方法、教学组织多样化、灵活化、个别化,有效实施因材施教。挖掘每个学生的特点、优点和闪光点,教师适时、适度的真情鼓励和赞赏,恰如雨露滋润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充满自信,相信“我行、我一定行”,进而扬起前进的风帆,品尝成功的喜悦。

  只要我们每一位教师怀着谦逊的品质,赋予学生一片真挚的爱心,真正做到信任赏识学生。

七年级历史教学反思3

  今天县教研室人员来我校进行达标课验收,对我们的课堂教学作出评价并给与指导,收获颇丰,体会如下:

  1、课堂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建立好小组评价机制,让学生投入到学习中,去思考、去体会、去感悟、去提升。

  2、注重知识的联系与整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归纳,教师要注重对知识的整合与延伸,加强前后知识、中国史与世界史。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3、广泛阅读书籍,加强理论学习。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及提高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水平。精心研究,潜心教学,用心课堂。

七年级历史教学反思4

  本课教材上约略讲了四大发明中三大发明的不断完善与应用,并提到了宋元两位科学家的成就。总体而言内容比较简单明了,然而细究,其涉及的内容相当宽泛,包含了很多非历史知识的运用,给教学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同时,历史,特别是中国古代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涉及四大发明必然需要同学们有比较广泛的历史基础知识作为铺垫,此又是另一重难度。

  故此,本课容量激增,又因要向45分钟要效率,在很多环节的处理上显得仓促甚至是省略。如首要的是,本课课题是《灿烂的宋元文化(一)》,当解决为什么以宋元文化为一体来讲的问题,当先用马克思的话,落后的`野蛮的民族最后总是被其所征服的先进的民族的文化所同化,如此,宋代和蒙古族建立的元朝文化才能前后衔接。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后,可能更有利于本课具体内容的讲述。

  为了衔接各教学环节,本课选取了一些历史场景进行了导入、过渡。总体较顺利,却在某种程度上大大拓宽了本课历史维度,一些基础不好的同学可能会跟不上。

  由于时间的关系,在讲完这三大发明之后,基本上只剩2-3分钟的时间了。故为本课小结,及总结四大发明对欧洲的巨大影响时显得不够深入具体,同学们可能还不能完全西方世界如此重视四大发明的原因。且关于宋元科技成绩达到高峰的原因,亦当探究。

  虎头不可蛇尾,画龙犹须点睛,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当不断调整内容,使课堂结构更加合理,使知识的传达更加富有层次性,可能效果会好些。

  最后,学生们虽比较积极活跃,但课堂真正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以及同学们是否真正深入思考了老师的问题,这两个问题仍当引起重视,毕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

七年级历史教学反思5

  对于本节课的设计,我的核心思想是如何科学地艺术地处理好学生、教师与教材三者之间的关系,将课堂真正的交还给学生,让学生乐学;让自己与学生共同学习、探究;让教材成为我和学生沟通的桥梁,合作的依托。

  根据新课改的理念和学习的需要,我对教学内容做了一些调整和拓展,以三个“一”为教学主线:一个民族——满族的兴起;一个政权——清朝的建立一个主题——君主集权的强化;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总结历史规律,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亮点我认为是:历史剧场和辩论会的设计。

  1、历史短剧表演兼竞赛:《君臣办公》、《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之文字狱》来进一步突破本课的.重点:君主集权的强化之军机处、文字狱。通过课前自学,学生收集资料、编排剧本、设计台词,选定角色,完全独立完成(本节目我只是让刘勇开等同学在课外编练,我提供了一些资料)。加上两个小剧组的竞赛,提高演出质量。一个历史剧表演,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胆量、语言表达、综合协调能力、并极大地延伸了课堂教学,将知识、能力、情感目标紧密结合,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并在课程进半时制造兴奋点,提高学习兴趣。

  2、辩论:结合秦、唐、明、清四代加强君主集权的措施,以“君主集权的强化的利弊”为辩题,通过回顾、对比、正反双方的辩论,老师的点拨,从君主集权的目的、作用等方面突破本课难点。

七年级历史教学反思6

  本课的成功之处:

  1。设计思路较清晰。表现在:一、把课本知识高度整合;二、针对主要问题创设问题情境;三、设计知识结构图对知识进行整合、提炼。

  2。目标意识很强。紧紧围绕学习目标展开。

  3。非常重视直观教学。大量历史图片的运用加强了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如秦灭六国的顺序、秦的疆域对比、长城等图片的运用等。

  4。注重教学观念的转变。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如自主学习环节、合作探究环节等等。

  5。试题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开放性。如合作探究中两个假如的提出针对学习的难点,有很强的'针对性,回答的方面很广,也具有很大的开放性。

  6。形式灵活。如对知识的温习、加深理解用奏折的方式;对知识的归纳总结用写颁奖词和知识构建的方式等。

  7。目标达成度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比较扎实。

  几点不足:

  1。学法指导上可再全面一些。如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把自学内容、方法和时间都给学生提示一下,学生自主学完后,再留出几分钟来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把疑问提出来。再如学习方法上可以用数字归纳法、谐音归纳法等多种方法,像秦灭六国的顺序,可以谐音为含(韩)着(赵)委(魏)屈(楚)咽(燕)气(齐)。

  2。评价方式要多样。除了老师的及时评价外还应让学生评价。

  3。板书设计不应欠缺。板书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不应省略。

  4。课件可以进一步精简,教材中有的图片和材料可以不用幻灯片展示。如郭沫若评价焚书坑儒的那段话可以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即可。

七年级历史教学反思7

  根据学校的要求,课堂上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讨论的时间比较多,但教师也要进行必要的引导,适当的点评,这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教师在引导、点评时不流畅,时常卡壳,这就意味着教师对待课堂的`准备肯定不充分,也就不得不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了。

  对于复习我自己认为这几种方法很好:

  1.整理题列举题。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

  2.连线题。用线把相关的人事连接起来。

  3、制作大事年表的方法,也适合于各个学习阶段。

  4、在教学中要重视古今中外历史的纵横联系。历史所反映的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纷繁复杂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等之间彼此并不是孤立的,都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

七年级历史教学反思8

  今天的复习课上,在检查学生的复习效果时,让我很是意外,当我让一名学生回答秦始皇加强集权,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时,关于在政治上所采取的措施,学生答乱了,这明明在课堂上已让学生作了解答,我也已作了重点解说,为什么在复习时却出现了偏差。我感到很失落,课后我陷入了深深地思考,学生学了,可是会了吗?

  一、落实不够。对于问题的掌握情况如何,并不是对所有学生落实到位,这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小组的优势,整合性强、思维含量较高的题目,小组成员交流、商讨后进行展示,并落实好本组成员是否掌握,老师也可抽样检查落实情况。

  二、给学生出示明确、完整的.答案。有些问题即便有学生作出了正确的回答,老师还是应该把完整的答案投放给所有学生,让学生心中有把标尺。

  学了,是我们的要求,会了,是我们的目的,会学了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七年级历史教学反思9

  期中考试结束了,回想这半个学期的教学工作,通过期中考试,看到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让我感觉到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和教学以外的“牵绊”,为此,我也思索了很多。

  作为初中历史老师要教给孩子们什么,怎样教给他们?多年来的教学工作告诉我,要让孩子们学好你所教的学科,就得让他们对你所教的学科感兴趣。而在一中这块教学沃土上,语、数、外几乎站领了孩子大部分时间,他们会对历史感兴趣吗?我该怎么做?一边教学、一边尝试、一边反思,使我逐渐领悟到,只有爱学生,并懂得怎样去爱,当他们愿意与你交流,喜欢听你讲课时,说明他们已经对你所教的科目感兴趣了。

  仅仅是感兴趣还不够,为什么呢?因为,在中考这根指挥棒的牵引下,孩子们的重心都是放在主课上,他们不会用更多的时间来背、默历史这门在学校连年级排名都没有的“副科”学科了。由此,我们也就能想到,在没有任何历史练习可做,没有家庭作业,没有被重视的学科,想有好的成绩,仅靠课堂上45分钟是不可能有好成绩出现的。

  不管历史的`前景与命运如何,作为一名历史老师,我会一如既往做好自己的教学本职工作,从点滴做起,上好每一节课。从课堂教学着手,强化课堂45分钟,注重对历史基础知识的分析与讲解,让学生理解历史和了解历史,同时注重以考定教,强化知识点的识记及练习,巩固复习、督促到位,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向课堂要质量。

  在今后的历史教学工作中,我要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做到多学习、多钻研。取他人之长,多听课,包括其它学科的,学习他们的长处,好的教学方法;吃透教材,把握重难点,根据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切实可行的教案。平时抓好培优转差,多鼓励,帮助他们理清知识点,让他们看到希望;帮助他们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耐心的教给他们学习历史的方法,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历史的机会。

  初中历史老师任重而道远,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

七年级历史教学反思10

  繁盛一时的隋朝一课,重点是隋文帝和大运河,难点是为什么要开通大运河及其作用。课堂的环节很流畅,基础知识落实的很到位。针对重点内容大运河,设计的动手绘图,使班级的气氛进入高潮。同学们很认真的绘图,在他们认真的'神情里,我看到了希望。使得本课重点突出。为突破难点设计了两个小组探究活动,大家积极的参与,结论很快得出。当对人物隋炀帝进行评价时,班级一团糟,无法控制。我刚提出评价历史人物隋炀帝,话音未落。有同学说;功不可没。还有同学站起来说:奢移腐朽,贪图享乐,穷兵黩武,暴君一个······双方争得面红耳赤。各自寻找论据证实自己的论点,非常认真。我在一旁静静的看,无心也不想制止他们。一会儿,在他们的争论中,就把隋炀帝的功和过罗列的很清晰。

  本课留有遗憾:

  1、对于隋炀帝的评价在课上同学们争论的很激烈,我也没有时间给予总结。

  2、繁盛一时的隋朝这课。在课堂上“繁盛”体现的充分,而“一时”并没有充分阐释。

七年级历史教学反思11

  这节课是一节文化课,本课能够依据初中生活泼好动、酷爱新奇的心理特点及以形象思维能力为主的认知习惯,角色扮演、词句接龙、播放《清明上河图》视频等情境,激发了学生对宋元文化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更深入地感悟宋元时期的历史,生发对宋词等文学艺术作品的热爱。由于文化课头绪较多,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收集和梳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学生自主互动学习,积极参与来发展思维,张扬个性发挥才能,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教学实践,也的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在课堂上,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参与的热情很高,课堂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知识擂台,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热情,主动参与到课堂练习,让学生们最快乐的上好这节课。

  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探究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挑战权威、勇于创新、积极思维,分享探究成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真正做到了在师生互动的同时,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学生的动与学,教师尽量不讲,少讲,凸显了新课改的要求。

  课下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问题的设计。问题设计过粗,没有充分体现针对不同内容、不同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的教学原则。比如“列表对比《史记》和《资治通鉴》”,应设计哪些问题,才能引导学生完成此项教学目标呢?第二,对历史学科特色凸显不够。类似于这种不同朝代的文学成就课,如果没有正确的教育目标,稍不注意,就会成为文学赏析课。在今后的教学中,做为解惑者的我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多从教学设计入手,认真地上好每一堂课,让学生学有所得,在知识、行为、习惯等方面有所改进,使学生更加喜欢上历史课。

七年级历史教学反思12

  有一节课,我给同学们介绍中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在讲到孔子的教育思想时,突然有学生插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我很恼火他打断了我的话题,于是没好气地问:“你怎么知道的?”他高兴说:我在小学时的班级墙壁上贴着呢,还有孔子的画像。”我一时语塞,多好的教学资源,我怎么就没注意呢。

  反思:

  我应该感谢“插嘴”的同学,是他让同学们了解了更多的知识,是他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教学资源无处不在。

  学生插嘴是许多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它带给我们的或许是担心,或许是困惑,但更多的应该是欣喜与思考。新课程倡导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倡导宽松、融洽的教学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插嘴”是合情合理、无可厚非的'。它不是“乱”,而是“活”,是新课程改革中一朵绚丽的浪花。当学生的“插嘴”具有挑战性时,教师应如何应对,如何调整教学计划,如何让学生的“插嘴”变成一种学习资源,才是我们每个教师应该研究的课题。

  面对学生的“插嘴”,我们不仅要认真倾听,耐心等待,而且要为其喝彩!

  反思后则奋进。我们只有在实际工作中多多反思,不断改进,才能真正走进新课程。

七年级历史教学反思13

  本节课教材上约略讲了四大发明中三大发明的不断完善与应用,并提到了宋元两位科学家的成就。总体而言内容比较简单明了,如果让学生单纯学习知识的话,这节课的内容比较少,可以采用我们的老方法,就是让学生自己看书,并结合练习题很轻松的就能掌握本节课的内容。由于四大发明是我们古代引以为荣的东西,所以就想给学生多讲点,因此细究的话,其涉及的内容相当宽泛,包含了很多非历史知识的运用,给教学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同时,历史,特别是中国古代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涉及四大发明必然需要同学们有比较广泛的历史基础知识作为铺垫,此又是另一重难度。

  由于本课容量激增,又因要在一节课内完成任务,在很多环节的处理上显得仓促甚至是省略。给学生补充了以下的历史资料:中国古代著名的四项科技发明,包括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和印刷术(见雕版印刷,活字印刷)。这四大发明相继传入世界各地后,对世界科技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中国对于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为了衔接各教学环节,本课选取了一些历史场景进行了导入、过渡。总体较顺利,却在某种程度上大大拓宽了本课历史维度,一些基础不好的同学可能会跟不上。

  由于时间的关系,在讲完这三大发明之后,基本上只剩2-3分钟的时间了。故为本课小结,及总结四大发明对欧洲的巨大影响时显得不够深入具体,同学们可能还不能完全西方世界如此重视四大发明的原因。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应该不断调整内容,使课堂结构更加合理,使知识的传达更加富有层次性,可能效果会好些。

七年级历史教学反思14

  转瞬间,一个学期又将结束,本学期课改如火如荼的的在深入进行着,反思自己的教与学,深受启发,感触也颇多,特作反思如下:

  一、注重设计全面性,重视学生全面发展

  1、从“钻教材”向“钻学生与教材”转变

  部分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只是注重研究教材、考纲等文本资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情,这样的做法是不科学的,违背了新课程“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教师不仅要潜心钻研教材,把握好每一个知识点,还要认真研究学生的学习现状与身心特点,综合考虑,制定最优化、最科学的教学流程。

  2、从“备教法”向“备学法与教法”转变

  新课改下的教师不仅要考虑自己怎样组织教学活动,还要渗透进学法的指导;不仅要完成教材知识点的传授,还要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历史素养,以促进学生德育全面发展。

  3、从“重优生”向“关注每一个个体”转变

  一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喜欢关注优秀生,在课堂提问、教学设计等方面对这一群体考虑较多,反而将原本最需要教师关心的潜能生群体边缘化了。这样的教学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行为也极易造成历史学习中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影响教学成效的提高。所以,教师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关注潜能生,将潜能生的学习置于课堂教学的重要位置,最终实现班级学生整体均衡发展。

  二、注重教学关口前瞻性,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1、体现预习题纲的选择性新课改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平时做好学生预习活动的指导。教师可以从示范开始,逐步培养学生自己独立编写预习的能力与习惯。

  2、体现预习方法的科学性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按照“读” “划” “想” “做”的步骤进行,通过通“读”教材,宏观把握预习内容,将自己认为应该重点强调的知识点做上标记,对照预习题纲进行独立思考。

  3、体现预习成果的针对性预习活动结束后,学生还要完成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将预习成果沉淀下来。一方面,要将自己在预习活动中获得的知识积累记录下来,一些学习方法或是心得体会也需要进行记录;另一方面,对于一些掌握与理解不够深刻的地方,要进行罗列,以便课堂学习时听教师讲解正确的答案或是与同学进行互动交流。

  三、注重教学过程探究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科学设计好探究提纲探究题纲的设计难度要适中,要体现相互关联以及由浅入深的原则,引导学生思维发展。例如在教授“ ”内容时,教师设计探究题纲,可以着眼于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深刻揭示。

  2、启发点拨好关键环节

  例如在“ ”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的探究学习,要紧扣“中国和世界的形势”“的原因”等关键节点进行点拨。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以“现象与本质”“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思维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了教学质效。

  3、归纳完善好学习成果讨论探究环节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教学成果“去伪存真”。如“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的原因”学习成果归纳中,一位教师让学生各抒己见,学生从清政府腐败没落、封建经济薄弱、军事力量落后等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了“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资本主义”这样的实质,让学生深刻认清了清政府的腐朽无能,从而体会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增强了学生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情感。

  四、注重教学空间的拓展,构建立体教学模式

  1、开展专题研究活动,延伸教学环节在课堂教学之余,教师要结合本校条件与学生兴趣爱好等方面的情况,组织第二课堂活动,可以就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专题研究,也可以开展辩论活动,为学生创设浓厚的历史学系研究环境。

  2、开展历史竞赛活动,巩固教学成效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安排,可以适时组织一些历史学科竞赛活动,帮助学生巩固学习成果,也可以就某一历史事件、热点话题举行演讲、辩论等形式的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深化学习成效。

  3、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深化教育成效教师可以利用本地区爱国主义教育场所,组织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将学生带进专门的爱国主义教育场所接受革命传统主义教育,也可以发掘学生生活中的素材,开展诸如“访问老红军”“家乡抗日事迹寻找”等主题实践活动,强化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体现历史教育教学思想性的重要特点。

七年级历史教学反思15

  新课改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通过自我感悟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回顾教学工作和考试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觉得在教学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一、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要求不好。初一学生,自我约束力、阅读能力不强,让学生自读课文找重点知识,总觉得太浪费时间,需要十分钟左右,而且重点找不准,在书中乱画,在自学完后,不知道记忆重点知识,有时一节课学习效果太差。所以有时干脆放弃学生自学这一环节,该用传统的老办法,结果学生的自学能力没有得到锻炼,影响到学生以后的学习。

  二、对学生能力培养没有很好地重视。

  能力应是学生在充分思考讨论的基础上,经过独立的思考归纳经过长时期的培养训练才能形成的,限于在课堂上时间紧任务重这一现实,没有足够的时间与培养训练,使学生在考试时面对一些考察能力的题目上,学生应考能力差,得分不高。

  三、对基础知识抓得不牢。

  从这次考试反映出来的情况看,一些问题平时都讲过,也都让学生记过,但由于学生人数太多,照顾不全,检查不及时,使一些学生成绩并不理想,该会的没有做好,得分比较低。

  四、对学习较差的同学重视不足,特别是每一小组中的一少部分同学。

  由于这些同学基础较差,个人素质不是很好,在学习中是比较困难的,每次检查一般都是这些同学不过关,由此造成成绩特别悬殊。

  除以上不足外,通过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自己在工作上也有些许心得,特总结如下:

  初一的学生大多数都处于青春叛逆期,学生的独立性增强,希望有较多的民主。比如自己支配更多的钱和时间,而有些学生有时会错误地理解民主,并逐渐滋生叛逆心理,从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他们希望独立、自由,有自己的空间,有些事情希望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再加上他们刚到一个新的环境,与新的老师和同学接触,这需要一段适应期。而且许多学生认为历史课枯燥无味,不喜欢上历史课,所以这门课对学生的吸引力并不大。那么怎么做才能让学生喜欢上历史课呢?

  (1)根据每节课不同的教学内容安排不同的讲课方式。

  例如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中华文明的勃兴(一)》,这一节涉及的内容是比较广泛,包括先秦时期文字的演变、天文、历法、医学和音乐等方面的成就。因此我认为这一节课可以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中选择感兴趣的一方面去收集相关的资料。然后在课堂上由小组的代表给大家讲述他们所了解的内容。最后再由老师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通过本节的学习能够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所创造的辉煌文明。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教学中,更有利于学生对这部分历史知识的掌握。

  又如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这一节的重点内容就是汉武帝对汉朝的统治,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给大家看一些电视剧《汉武大帝》的片段,加深学生的形象记忆,以此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同时也可以加入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汉武帝的了解进行点评,并且让学生展开想象“如果汉武帝没有实现大一统,那么中国的历史会怎样发展呢?”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西汉历史的了解,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给学生搭建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

  (2)上课前老师要做充足的准备,尽量从学生的.视角去讲解。

  从学生熟悉的内容进行教学更加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例如第18课《三国鼎立》,相信许多同学都对这一课的内容比较感兴趣。因为这一课的内容与他们所熟悉的《三国演义》的内容有关,因此学习这一节内容的时候老师可以在课前多了解一下学生对这部分的哪些人物比较熟悉或者是一些小故事,这样在上课的时候可以从调查的方向上去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

  (3)抓住学科之间的渗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历史涉及的内容方方面面都有,所以老师可以抓住这一特点,从其他的学科上引入历史这一学科的学习。例如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这一节会学到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介绍这一时期著名的代表人物。那么在这里可以结合语文课上对《论语》十则的学习,学生对孔子的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由此导入我想学生应该会比较容易接受。

  这只是我对历史教学的一点反思。那么对于初一的学生怎么才能学好历史呢?由于初中的学习要求与小学不一样,学习方法也就不同,对此许多学生很茫然不知道该怎么去学习。在此提出一些我的看法。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利用好自己手中的教科书。对每一节的学习内容要根据小课题有所大致的了解,并在脑中形成一个知识框架。这样在老师讲课的时候不会摸不到头绪。然后不断的锻炼自己分析问题、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开始可以就一些简单的进行练习,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最后形成适合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