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学会合作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会合作教学反思1
今天上了一节教研课,课上未能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反思课堂,发现以下不足。
不足一:在进行第一板块教学的时候,教师没有准确把握学生的课前预习,忽略了学生的教学起点。在一开始,教者从积累词句入手,导入课文。原本是想选择通过一个关于合作的故事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出课题。但经过比较,考虑到导入不需要做过多的铺垫,应开门见山,直入教学。为节省有效时间,所以教者最终还是选择了前者。当时设计的目的,是既帮学生积累与合作相关的词句,又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但是,教者在实施的时候却没有按照自己的实施意图走,忽略了这些词句课前同学们已经积累,所以在读得时候,完全可以一带而过,但教者却在这方面以零为起点耗费了一定的时间。
不足二:对于“演讲”,这一概念的理解,教者同样低估了学生。由于问题不清晰,学生对“什么是演讲”与“演讲要注意什么”未能很好地明确,导致回答的时候更多的是关注演讲的注意点,绕了许多弯。对于学生的预习知识如何在课堂上有效地生成,教者考虑不够充分。
在第一板块的教学中,对于第六自然段讲了几个观点,教者原本认为以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能够一下子找出两个观点,但学生在现实表达中完全出乎了作者所料,两个观点变成了5个观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细细思考,仍然是教者的问题不清晰。如果教者换种方式,“这段话很长,可以分为几层?理由是什么?”让学生先抓住关联词语给课文分层,再明确观点,这也许会好很多。同样是问,方式不同,理解不同,表达也就不同。
不足三:教学任务容量较大,本堂课是侧重教学第二自然段,仿写总分总结构,还是研读第二段,学习选择典型事例证明观点的表达方式?备课之前,教者很是纠结。如果是常态化的课,教者可能会更多的选着前者,但为了训练重点更明显些,教者在本次教学中选择挑战后者。行不行呢?个人认为是可行的,但需要合理的设计才能达到高效,这对教者有一定的考验。事实上,教者的考虑是欠缺的。无论是概括事例,还是研读事例,学生都需要充分的时间,而本堂课由于前松后紧,给予学生的时间是完全不够的,教者估计不足。同时,教者在设计自学提示的时候,问题过于细碎,教者一味地纠结于高效的表现,指导学生抓词品味,反复朗读,这其实是颠倒了文章的主次。本文更侧重的是用事例证明自己的观点。由于不能提纲挈领,不能指导,当然更谈不上高效了。在巡视的过程中,教者就发现少部分学生不能跟着要求进行准确研读和思维。这是说明事理的文章,学生之前在《“滴水穿石”的启示》《谈礼貌》中都有所涉及,教者完全可以利用学生旧有的知识来引导学生自学。那么教者的自学指导该如何设计才更为恰当呢?
这样的文章一般有三个部分:提出观点、证明观点、总结观点。教者可以利用这三个已学的知识来进行导学。
如何进行卓有成效的合作?作者提出了哪些观点,划出相关句子。
为了证明观点,作者选择了哪两个事例,简要的讲一讲这两个事例。
为了证明观点,只举一个事例够不够?或者调换顺序行不行?为什么?
这三个任物目标明确,操作简单,实施性强。学生能很快地找出,并归纳第一个事例讲的是,目标统一,有协作精神;第二个事例讲的是心系集体,有牺牲精神。而讲事例,则一方面能帮助学生认识合作的卓有成效,另一方面也为下一节可的演讲做了一定的铺垫。第三个问题侧重写法的点拨指导,因为如何选择材料,如何安排材料这都是学生必须需要掌握的知识。
同样的目标,由于设计的方式方法不同,达到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
思考,同时,说理文要不要像记叙文那样有声有色地去朗读呢?这篇文章是要求演讲的,既然是演讲,就要学演讲者做到声情并茂,所以适当地指导是必要的。但是在这节课指导,还是下节课为更好地演讲而指导,值得教者三思。
学会合作教学反思2
《学会合作》是一篇演讲稿,它通过两个具体的事例,阐述了合作的重要性和怎样合作。
全文共谈了三个问题:为什么要合作?合作有什么好处(重要性)?怎样合作?这三个问题都安排在第二课时完成。为了让学生通过仔细阅读解决这些问题,我设计了这样几个训练点:
一、标点符号的训练
第二段有一组排比句,句末有一个省略号。我让学生通过默读来理解这个省略号的作用,并在旁边做好批注,加深印象。
二、排比句的训练
在学生理解了省略号“列举的省略”的作用后,我让学生想像省略号省掉的内容,即除了课文列举的几种职业需要合作外,还有哪些职业也需要合作,并要求学生仿照课文的句式先练习每人说一句话,再把同学们说的话组合成排比句。既训练了学生说话写话的能力,又从这样的即兴练习中体会到了合作的快乐。
三、段落结构的训练
文章第二自然段是典型的“总——分——总”结构,在排比句训练完以后,我就很自然地要求学生仿照这一段的结构写一段话,并用上课文中的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写成一个片段,在课后完成。
学会合作教学反思3
《学会合作》这篇课文是一篇演讲稿。在教学这一课时,我主要围绕“为什么要合作?合作有什么好处?怎样合作?”这三个问题进行教学。教学中,我先出示了三个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些问题。有了读的目标,学生读得很认真,很专注,因而在交流时,同学们都跃跃欲试,都想表现自己。
当学生说到外国教授说“在这些孩子身上看到了可贵的合作精神”时,我不失时机地提出了一个问题:“你想对这个具有可贵的合作精神的孩子说些什么?当你遇到这种情况后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学生们各抒己见,充分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这样联系实际教学,让学生更能体会出七个孩子的伟大和榜样作用。
学会合作教学反思4
这是一篇演讲稿,以“合作”为话题,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讲起,阐明不论从事什么职业,不论在何时何地,都离不开与他人合作的人生道理。
教学中,我先从《天堂和地狱》的故事导入,让学生明白,学会合作,你会生活在天堂里;反之,你会陷入地狱。接着,我让学生读课题质疑。学生问了以下的问题:
1、什么是合作?
2、为什么要合作?
3、怎样合作?
4、合作有什么意义?
由此,我展开了本课的教学。读课文,自己尝试着回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在谈“为什么要合作”时,由排比句入手,让学生补充省略号里的内容,然后让学生谈一谈排比句和首句、尾句的关系,“总之”的作用,从而明白“总---分---总”的构段方式,为课后作业第二题的仿写打下基础。
在分析第三个问题“怎样合作”时,先提出“卓有成效”的意思和作用。学生大声朗读后得出答案“成功不仅要有统一的目标,要尽力做好分内的事情,而且还要心中想着别人,心中想着集体,有自我牺牲的精神。”给学生灌输让具体的事实去证明自己观点的方法。接着品读两个事例,在品读第二个事例时,设计让学生亲身参加试验的环节,感受合作的重要性。并且探究课后作业第二题“为了说明怎样才能卓有成效的合作,作者举了两个事例,只举一个够不够?为什么?”
最后,总结得出,作为一个现代人,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这节课在设计上最大的失误是:把两节课的内容安排在一节课上完,没有对学生的状况做一个全面的把握,准备的不够充分。前提和基础没有做好没有打好,以致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的也不够好,这节课告诉我,以后在准备公开课时,在选好课题的基础上,更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备好教材,备好学生。才有可能成功。
学会合作教学反思5
《我们学会了合作》一课中主要是以学生为主,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通过亲身的活动,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方式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活动中主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性的学习空间,鼓励每个学生都参与到...
《我们学会了合作》一课中主要是以学生为主,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通过亲身的活动,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方式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活动中主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性的学习空间,鼓励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之中。在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开放学习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再次体验所学的知识。为了完成这—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我通过情境创设策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合作,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课堂中设计了真实的游戏。开始时,我提出要求: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学生既解决了我提出的问题,又在真实的活动中体验到了合作的方法和乐趣,教学目标实现了三维整合。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为了避免枯燥的说教,直接把学生带到有趣的游戏中,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合作成功的条件和合作不成功的原因。针对这样的情况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回顾这节课,我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创设出真实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交流互动,令其在活动中发现:感受中领悟。学生有了具体的、实际的体会,教学目标的实现就会水到渠成,同时也会真正落实高效教学的目标。我认为,在品德课教学中适当的放,即是给学生活动的—片留白。让他们更好、更大的发挥潜能。而学生学习时的活,即是还课堂教学一份喜。让我惊诧于学生的思维;感动于学生的认真;欢喜于学生的每一次进步与发展。但是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在全班交流时,有的学生没有听,还是一味的沉浸在自己的思维中,活动中学生又失去了自主控制的能力,教室里的缺乏有条不紊的教学秩序。
学会合作教学反思6
本次活动是上个学期学科组活动时的研讨课,当时研讨后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没有形成定稿。本学期,本着研究的态度,我们继续对这一节课进行了跟踪教学和研究。
大班幼儿,根据其年龄特点,社会交往能力日益增强。在个体完成任务和合作学习的交互中,孩子们越来越趋向于合作完成任务。本次活动就旨在让孩子通过本次教学活动,从进入课堂前的不知如何完成任务到学会合作,协商,分工,完成任务。让孩子走出课堂的时候能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因此,如何让孩子学会协商,分工,合作,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通过执教老师的几次教学,在过程中主要出现一些现象,把握,贯通,才能让孩子真正学会合作。
1、关注习惯培养,注重长程发展。
大班幼儿,各方面能力发展比较快,语言能力较强,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于不同于自己的意见会反驳。那么,在课堂中就会出现一种现象:教师的任务要求还没有讲解清楚,幼儿就会开始行动;一名幼儿交流的内容还没说完,不同意见的孩子就已经开始讲自己的反驳意见了……那么,对于这种现象,教师应该怎样做呢?教师要及时关注幼儿的习惯养成,如何倾听,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如何让幼儿的习惯变成一种自然,这是教师需要关注的。点滴的积累将会为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问题清晰明确,确保幼儿理解。
虽然作为大班的幼儿能力越来越强,但是面对新的问题,新的任务,还是不知所措。那么教师在布置任务的时候,应该如何介绍呢?一定要根据幼儿的水平,用幼儿能够听得懂的语言进行介绍讲解。提问指向性明确,简单明了,让孩子知道我要干什么,怎么干。而不是教师明白任务,但是讲解要求的时候含混不清,这样,孩子的操作就不会达到预设的效果。
3、组织形式多样化,情境引导才明朗。
在一节课中,孩子们从单一完成任务到分组合作的过程中,协商,分工是最重要的,那么,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起到什么作用?引导幼儿学会分工,组织幼儿进行分组合作,从而达成目标。那么教师的组织能力就是需要被关注的。如何用语言让混乱的场面有序?如何引导幼儿分工协商合作,这些都是教师应该思考的。
学会合作教学反思7
这篇文章条理特别清晰,纲目分明,在初读课文时,首先我破题入手,问:围绕课题,文章该写哪些内容?学生看题生疑:什么是合作?为什么要合作,怎样合作等问题。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读书找到答案的同时,文章的思路也弄清了。在教学第二自然段的时和陈老师一样,注重了总分总的构段方式以及排比的修辞手法的学习运用。而在教学“怎样合作?”时,我紧扣 “卓有成效”一词展开,学习两个事例真正成功的合作不仅要有 “统一的目标和协作精神”还需要“心怀他人、有自我牺牲的精神”。
学会合作教学反思8
《学会合作》这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这样的课文没有必要教师进行繁琐的讲解。学生能读懂,怎样把这样的文章上得有趣起来,是本次教学的一大难点。我采取以下几点尝试:
一、游戏引入,让学生产生一种阅读期待。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导入设计上,以游戏引入。用一张报纸作为小船,请几个学生配合站在小船上,使自己不掉进河里。这一游戏使学生兴趣盎然。在这一基础之上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学生很快能从有趣的游戏中先体会到合作的必要,并能把兴趣延伸到对课文内容的阅读上,产生一种阅读期待。
二、在合作学习中领会合作的内涵。
在设计前,思考一个问题,课文是《学会合作》,新课标又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如何把文本内容与形式的合作学习紧密地联系起来?在课文学习中我一再唤醒学生通过合作进行有效学习,让学生在亲身的体验学习中,在愉快的合作学习中去体会合作的内涵,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当然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合作学习的机会也不多。所以还需要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地去体验。
学会合作教学反思9
辅导目标
通过活动让学生懂得合作的重要性,初步懂得如何与人合作。
辅导方式
故事欣赏、游戏、讨论交流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玻璃杯、玻璃球、放松音乐
辅导场地:
室内
辅导时间:
一课时
辅导过程
一、故事导入
故事一:
掌声
一次,一位作家在礼堂里完成了他的演说,人们对他的精彩演讲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时,他被第一排两个人震撼住了。这是两位温文尔雅的绅士。可美中不足的是,他们一人少了左臂,一人少了右臂,但他们却拍得起劲,两人分别用右手和左手合击,竟发出那样和谐而又响亮的掌声。这景象足足让作家呆滞了10分钟。
呆滞10分钟的记录是由( )创造的!
故事二:
“嫦娥一号”卫星
“嫦娥一号”卫星体重2350公斤,它是每一位科技工作人员齐心协力的心血。工程总指挥栾恩杰说,绕月探测工程的卫星、火箭、发射场、探测、地面应用五大系统中,直接参与工程的科研人员约5000人,加上管理人员和相关单位的协作人员,共约10000人。
数字是最具有说服力和震撼力的。约“10000”人次的共同努力,才使得“嫦娥一号”腾空而起。
学生交流:
(1)请想象一个合适的词填在第一个故事中的括号里。
(2)从第二个故事中数据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吗?
师小结:是啊,合作是成功的基石。世界上有许多事情都需要通过和别人合作才能完成的。大到国家的建设,小到我们每一天的生活和学习。
二、活动过程
(一)体验合作的重要性
活动名称:取玻璃球
1.请一位同学走上讲台,让他伸出自己的手,分别谈一下每根手指头的优势。
请其他同学补充谈
2.拿出装有5个玻璃球的玻璃杯。请学生用自己认为最有本事的一个手指把玻璃球从杯子里取出来。每个人只有一次机会。
3.邀请另一个手指与原来那个手指合作,一起把玻璃球全部取出来。
4.用上所有手指把所有玻璃球取出来。
5.学生谈感受!
6.教师小结:从这个活动可以看出,一个人无论多大的才能,他总有无法独立完成事情的时候,可见与人的合作是多么的重要!
(二)懂得如何合作
活动:心有灵犀一点通
1.游戏规则:各小队的每个成员在白纸上各写一个字,依次轮下去,到最后一位队员写完后,要求组成一句完整、明白的句子。
游戏要求:相互不得发出声音和动作提示,多字少字均作违规处理。合作成功的获得一枚“合作星”。
小组成员,每人写两个字,依次轮下去,到最后一位队员写完后,要求组成一句完整、明白的句子。
2.交流:通过这个游戏你发现了合作中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3.教师小结:是啊,在与他人合作时,我们必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只有考虑周全,做好长远打算,事情才能做得又快又好,千万不要只顾自己或眼前。
三、总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欣赏故事和活动体验,知道了合作的重要性及合作时要注意的问题。下面请同学们充分发挥你的想像力写一句格言倡导合作。
播放放松音乐
大声说出自己创作的格言
学生交流
四、拓展
请五位同学合作完成一副倡导合作的手抄报,要求图文并茂、布局合理、可读性强!
反思:
1.本堂课趣味性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对合作的重要性感受也很深刻。分享时学生都能够将自己的真实体验充分表达出来,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2.在做“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活动时,有两个小组在第一轮比赛中就失败了,失败后看到有的成员在互相抱怨、指责,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我及时地进行了引导,告诉他们,合作性的活动中,只要失败了每个人都有责任,如果只是一味地指责、抱怨别人,只能导致下一轮的再次失败。失败后最要的是总结经验教训,争取下一轮的成功。在我的引导下,他们聚焦到一起,认真对失败的原因进行了探讨。终于在下一轮的合作中取得了成功。看到成功后他们由衷的喜悦,我相信他们在失败与成功中体验更深的是合作的魅力。
学会合作教学反思10
本文是一篇议论文,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围绕“为什么要合作”和“怎样合作”进行阅读、思考、讨论、交流。而“怎样合作”部分显然是教学的重点。学生明白作者通过举了两个例子告诉我们怎样合作才卓有成效的道理。在学生概括两个事例的基础上,我先让学生阅读第一个事例,通过朗读“你瞧,指挥家轻轻一扬手里的指挥棒,悠扬的乐曲便从乐师的嘴唇边、指缝里倾泻出来,流向天宇,也流向人们的心里。”体会到指挥家与乐师合作的完美与和谐。在指导朗读时抓住“轻轻一扬”、“悠扬”、“倾泻”、“流”等关键词语,让学生感受到交响乐团演出的成功。然后我让学生想象假如你就是“指挥家”或者“乐师”,在演出的过程中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从而真切地理解了成功的合作靠的是“团体目标”与“协作精神”。
在教学第二个事例时,我先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还要举第二个事例?只举一个不行吗?学生的讨论非常热烈,理由有三:1.第一个事例讲的成人的合作,第二个讲的是小孩的合作,说明大人小孩都离不开合作。2.第一个事例讲的是高雅的演出要合作,第二个事例讲的是在日常的生活也离不开合作。3.第二个事例强调的是人们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时,应该具有“自我牺牲精神”,才能成功地脱离险境。学生的思维角度不同,但都理解了文章举了第二个事例,增强了说服力。接下来,启发学生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七位小朋友的合作很成功?从哪里看出他们具备“自我牺牲精神”?学生抓住了“7个人”、“3秒钟”的数字对比以及在场人的“鼓掌”与外国专家的连声称赞等语句体会到小朋友合作得很出色。还有一位学生补充了“3秒钟”前的“才”字,他的分析头头是道,让人豁然开朗。学生还从“依次”这个词语体会到小朋友的“自我牺牲精神”:“房子里起火”了,面对险情,大家没有“争先恐后”,而是秩序井然,说明他们心中有他人,在“生死存亡”的关头能够“舍己为人”。
教学活动还在继续。从文章第6节(“可见,成功的合作不仅要有统一的目标,尽力做好分内的事情,而且还要心中想着别人,心中想着集体,有自我牺牲精神。”)的总结作用联系到第4与第5节开头句(“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呢?”“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也能说明这个问题。”的过渡作用,从“可见”这个词语联系到课文第2节中的“总之”,学生对它们在语言表达中所起的“总结”作用已经心领神会了。
回顾本课的教学,我深深地体会到:无论何种文体的文章(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剧本等),虽然在具体的教学操作中会有不同的目标要求,教学活动会呈现不同的风貌,但是它的本质还是“语文”。比如科普小品文,科学知识是学习语文的载体,而掌握科学知识绝不是语文教学的目标。当然如果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掌握了丰富的甚至是深奥的科学知识,并且对科学探究产生兴趣甚至把它作为毕生追求的事业,这也没有什么不好,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自然也值得庆幸。学科的整合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教学的理念与策略,但不管怎样语文课还是应该充满“语文味”的,否则“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园”,也许就得不偿失了。翻开课本第74页,课后的习题,每一道都属于“语文”,因为我翻开的是“语文”课本——“语文的本真”如果丢弃了,那么它还叫“语文”吗?
学会合作教学反思11
《学会合作》是一篇演讲稿,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更应该学习这种可贵的品质。《学会合作》这篇课文就是以“合作”为话题,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讲起,阐明不论从事什么职业,不论在何时何地,都离不开与他人合作的道理。
在第一课时,我破题入手,问:围绕课题,文章该写哪些内容?学生看题生疑:什么是合作?为什么要合作,怎样合作等问题。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读书找到答案的同时,文章的思路也弄清了。在教学第二课时时我注重了总分总的构段方式以及排比的修辞手法的学习运用。而在教学“怎样合作?”时,我紧扣“卓有成效”一词展开,学习两个事例真正成功的合作不仅要有“统一的目标和协作精神”还需要“心怀他人、有自我牺牲的精神”。同时让学生明白课文中的这两个事例,前后有序,既不能舍弃其一,也不能颠倒顺序。只有做到了这两个方面的要求,我们的合作才可能“卓有成效”。
除了课文中合作例子外,还要引导学生联想到其实生活中有很多活生生的例子,让学生在亲身的体验学习中,在愉快的合作学习中去体会合作的内涵,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比如我们学校里经常要进行的各项集体评比活动,广播操比赛,拔河比赛,每周纪律、卫生评比等。这些集体活动的评比,需要全班的合作,才能获得成功。
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让孩子在实践中体验学习语文的快乐。
学会合作教学反思12
简简单单上好语文课是我们每个语文老师的教学追求。本文内容简单,不需要把课文剖得四分五裂,让学生在杂乱的分解中寻求一点可怜的知识。教学本文,我首先提出了四个问题:
(1)什么是合作?
(2)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
(3)文中的两个事例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
(4)学会与别人合作有什么好处?
几个简简单单的问题既不会难倒学生,又巧妙地把课文内容串联起来,而且层层深入,有条不紊。显然,课文的重点是“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要解决这个问题,我首先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文章的第六自然段,第六自然段是对这个问题最好的总结,我让学生试着在这个自然段里找出关键的两点,并与前面的事例结合起来,从而把握文章的主旨。学生接受了任务,立刻在小组内展开了讨论交流。事实上,学生在第六自然段这个“火车头”的引领下,火车开得顺畅而欢快,没有过多地牵绊住学生思维。学生把握了中心,抓住了关键的两个“点”,教学效果简单有效。
学会合作教学反思13
《让我们学会合作》这一课的教学实践中,我引导学生从平凡的生活体验入手,组织了一系列相关主题的音像材料和教学活动,引发学生的实践、创造积极性。
在这节课中应首先让学生感受合作的重要性。因为一个人只有认识到一件事物的重要才会产生想按照事物的规则去做的愿望,寻找做好这件事的方法。然后在实践体验中总结出与人合作成功的条件和不成功的原因。因为我们对学生进行合作意识的教育,最终目的还是要让学生掌握合作的方法,使其能在生活实践中运用这种方法达到自己的目的。
第一、二个环节,通过设置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引入,再展示大量学生日常生活中合作的事例,让学生知道合作无处不在,人人需要合作。充分利用音像教学资源的优势,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开展有趣的教学活动。
第三个环节,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会与人合作的实践机会,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会合作的重要,学会合作成功的方法,认识到合作不成功的原因,感受合作成功的快乐。活动之所以采取比赛形式,一方面依据儿童好表现自己又爱争强好胜的特点,又考虑到学生因年龄小,往往在游戏中会充分表现自我,将平时的习惯、情感真实的暴露出来。老师则能借机发现学生道德思想行为中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及时有效的教育和引导。
我们虽然在教学中提倡给学生创造发展的空间,但我们也同样不能忽视学生在集体生活中自觉守规的培养,众所周知:规则是人们做某事时应该人人自觉遵守的规章制度。针对本节课第三环节的学生体验活动的开展,我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活动特点、活动步骤,以及学生在活动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或现象,制定了相关的规则,并暗示每位学生都必须严格遵守。如:在学生第一次活动前我制定了比赛规则:“接下来以小组为单位,在3分钟之内,每个小组合作捏一个只熊猫,每个同学捏其中一部份,看哪一组捏得又快又好。先制定了纪律要求:“别急,为了比赛能顺利进行我们先提两点要求:小组合作之前,老师先提几个要求:
(1)合作时,要做到轻声细语,避免影响他人。
(2)要听老师的指令,说开始才能开始,说结束就立即结束,否则算违规。要求明白了吗?可以开始了吗?”我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我认为人们在做任何一项活动中都可能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而影响活动的正常进行,而本课中学生的体验活动时间长达近20分钟,又是突破本课重难点的重要环节,如果没有细致、具体的要求,只是让学生完全自主的活动,结果很可能就是一场闹剧,学生在互相影响的混乱中任意放纵自己的个性,使活动无法按既定方案进行,合作的研究也必将无从谈起,教师的作用也会因此而变得苍白无力,教学实效便会是零,甚至对学生还会产生负面影响。实际上由于太过于高估学生的动手能力,没有事先没有对学生捏手工能力进行调查,结果课堂实践后,学生两次捏制效果都不是很好,导致两次对比效果不明显。也许是孩子们从没在课堂上做过游戏,全然忘记老师事前的的要求,游戏结束了还在继续,让他们交上作品,没人主动上交,有的甚至迟迟不交上来。这个环节处理得不是很好,拖了一段时间,导致下个环节(拓展升华环节)用时不够。
整节课存在着以下一些不足:
1、整堂课老师的话太多了,学生的发言面不广。
2、老师关注面较小。
3、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合作,可是老师却没有留出多余的时间让学生谈谈具体的事情应该怎样合作。
学会合作教学反思14
今天,我上完了《学会合作》这一课,这是一篇演讲稿,文章条理清晰,说理透彻,层层深入,环环紧扣,清晰易懂,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完全能独立读懂。,因为演讲稿是议论文,既没有故事情节,也没有生动的描写,如何会吸引活泼可爱的学生?如何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我是这样做的:
一、抓住关键,长文短教
《学会合作》一文比较长,但没有深奥的词句,精华只是那几个论点。理解了那几句关键的句子,全文的内容也就迎韧而解了,于是我准备用一节课时间学完课文。
首先我破题入手,问:围绕课题,文章该写哪些内容?学生看题生疑:为什么要合作,怎样合作,合作的结果怎样。带着这些问题,学生读书两遍,很快就找到了答案。答案找到了,文章的思路也就明摆着,课文分三段写的,问题的答案就是段意。第一阶段的学习目标十分清楚,因而学习起来十分轻松。接着,我带着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第一段是用小组学习法,让学生以四人小组学习讨论:文章围绕为什么要合作讲了哪几点?划出重点语句,并结合实际说说你的理解;学习第二段,我是用比较法来教学,文章举了两个例子来说明为什么要合作,为什么要举两个例子,而不是一个?两个例子分别说明了什么?最后,我让学生畅谈读后的感悟,为的是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读了全文你有什么想法?请联系实际说说你对合作的理解。
这一教时的教学活动是在带领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这一层面上进行,比较顺利,因为课文内容浅显易懂。
二、学以致用,提高能力
第一教时的学习应该是理解的第一层面,是浅层次的,甚至可以说是囫囵吞枣。如何发挥课文的示范作用?如何让书上的知识内化成学生的能力?于是,我想让学生学写演讲稿,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小组讨论《学会合作》一文的写作特色:文章的结构、说理的方法等。学生议论纷纷,最后师生一起归纳为:课文用了总分总的写作结构,先写合作的好处,什么是合作。接着举例说明合作需要团结协作和自我牺牲精神。最后提出希望要求大家学会合作。在归纳的基础上,我不失时机问:如果让你也写一篇这样的演讲稿,你会吗?你准备如何安排内容?学生积极动脑,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30分钟后,一篇篇激情洋溢的演讲稿产生了,有《讲诚信》的,有《学会助人为乐》,还有《劳动创造幸福》的……我趁热打铁在活动课上举行了演讲比赛,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情绪高了,写作兴趣更浓了。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整个身心沉浸其中,实现了知识与能力双丰收,实现了教育教学双赢!
学会合作教学反思15
《学会合作》是一篇演讲稿,也是一篇议论文。本文以合作为题,围绕什么是合作?为什么要合作?怎样合作?这三方面来阐明不论从事什么职业,不论在何时何地,都离不开与他人合作的人生道理。文章观点鲜明,条理清晰,论据充分,说理透彻,可以说是一篇学写议论文的范作。
在教学时可遵循作者的思路,从审题质疑导入,引导学生提出三个问题,然后让学生围绕三个问题自读探究。从整体上把握全文。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怎样与他人合作这一块上。因为这是文章的重点部分,可引导学生围绕课后的一个问题进行探究。即为了说明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作者举了两个事例。只举前一个事例够不够?为什么?这样学生才能进一步体会到两个事例说明的道理各有侧重,前者说明合作需要有统一的目标和协作的精神,后者则重点说明合作需要有自我牺牲的精神。教学的难点我认为是放在如何让学生明理后践行。我们的学生一般是言语的巨人,却是行动的矮子。如果只明白道理而不能在生活中努力去做到,学文也只能说学到了一点皮毛,而没有领会其精髓。因此,我认为在学习课文时,可以安排小组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在探究中逐步学会合作,真正体现生活中处处需要合作,对如何合作有切身的体会。
【学会合作教学反思15篇】相关文章:
学会合作教学反思09-07
《学会合作》教学反思08-05
《学会反思》教学反思09-08
学会赞美教学反思09-03
《学会看病》教学反思09-07
《学会合理消费》教学反思08-19
周长的教学反思09-08
奥尔夫教学反思09-08
《假如》教学反思09-08
前后教学反思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