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树教案及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树教案及教学反思1
教学目的:
1.指导品读课文重点词句,能入情入境地分角色朗读。
2. 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话故事对高尚友情的赞美,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表现的情感,感受友情的可贵和伟大。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童话故事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过程:
一、情景谈话,复习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童话故事吗?今天,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日本著名的童话作家,他叫新美南吉。他写了好多有趣的童话故事,其中有一篇童话故事叫《去年的树》,非常著名。谁愿意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呢?(指名用自己的话讲一讲)
(鼓励讲故事的学生)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1课去年的树。(板书课题:去年的树)
二、品读分析课文,体会友情的珍贵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一名学生读)
2.指名谈谈体会:听了第一自然段后,你知道了什么?(两名学生说,老师点拨、评价)
提问:大树与小鸟之间深厚的感情,你从哪个词中可以体会到?(天天)你还想到哪些美好的词语?自由说。
( 渗透学法:抓重点词理解句意是一种读书的好方法,请圈出这两个字。)
3.自由再读第一自然段,体会她们之间深厚的感情
(二)分析对话,感受鸟儿和大树的友情
1.鸟儿要离开时,离别对话
寒冷的冬天就要来临,小鸟要飞到很远的南方去,朝夕相处的朋友就要分别,离别之时,它们说了什么?心情怎么样?
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自读、同桌读、男女生读
要求:读出依依惜别的感情。(以男女生读为例,进行指导)
2.鸟儿返回,寻找大树中的三次对话
来年春暖花开时,鸟儿从南方飞,回来找自己的好朋友大树,却发现了什么?此时,小鸟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它心里在想什么?
于是,小鸟踏上了寻友之路,在寻友的道路上,它都遇到了谁?它们之间都说了些什么?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三次对话,标注)
分析品读鸟儿和遇见的三位朋友的对话(树根、大门、小女孩)
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三次对话,用不同的语气,指导学生要读出不同角色的特点。
鸟儿:着急,急切
树根:伤感、难过
大门:冷漠
小女孩:甜美
3.展开想象、再次体会鸟和大树之间深厚的友谊
自由读课文
历经艰辛万苦,鸟儿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朋友大树,可它已经不再是以前大树,已经成为了灯火。
鸟儿惊讶地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好大一会。它在想:-----------------
大树已经变成了灯火,可鸟儿依然为它唱了去年唱的歌,它为什么要这么做?从这里你看出这是一只----------的鸟儿?
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它在想:----------------
小组讨论,自由说,代表展示。
教师点拨小结。
三、体会友谊,升华情感
1.读大树留给鸟儿的信(大树日记)
面对回来后大树朋友的一切,鸟儿带着伤感、带着遗憾、带着对朋友大树的不舍离开了。然而,它不知道的是,它的`朋友大树曾留给她一封这样的信。
(1)指名朗读大树的日记
(2)其它学生谈感受,体会大树与鸟儿之间伟大的感情。
2.发挥想象,说一说。
故事讲到这里,大家一定和我一样有许多话想说,你想对谁说呢?想说些什么?(小组讨论)
同学们,你认为朋友间除了要信守承诺外,还需要什么?
自由谈,教师点拨评价。
3.替大树和鸟儿写友情卡
小鸟与树儿的感情多好啊!可是,他们的离别太突然了,以至于它们还有许多心里话没来得及说,现在我们来帮它们写写心里话。
用“如果我是小鸟,我想对大树说----------;如果我是大树,我想对小鸟说----------的句式。
学生自由些,教师巡回指导。
小组互相欣赏,展示。选出代表,进行班级展示。
四、结束语
朋友是我们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拥有朋友,使我们不再孤单;拥有朋友,使我们的生活充满快乐。本课讲了一个简单而平淡的故事,但我们却被小鸟珍惜友情、信守承诺的质所感动;这是一个简单而平淡的故事,却带给我们许多启迪和思考。让我们珍惜友情,信守承诺,带给身边每个人快乐!
最后,老师想给大家留一个作业。希望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多多搜集一些童话故事来读一读,收集关于友情的名言,去感受童话故事的美和带给我们的快乐。
板书设计:
去年的树
鸟儿 寻找 大树
珍惜友情 信守承诺
教学反思:
《去年的树》这篇课文意蕴深长,是一篇感人的童话故事,带有些许伤感色彩,教学已毕,主人公鸟儿对大树的那种浓浓深情深深地印入脑中,久久挥之不去。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品读重点词句,体会大树与鸟儿之间的深厚友谊。我抓住这一重点,让学生直接从对话练习、分角色朗读中,深刻地体验他们之间情感的波动,感悟小鸟与小树的依依惜别、小鸟对小树的苦苦找寻、小鸟于小树的恋恋不忘。此时,学生的情感已进入小鸟和小树的真挚友情中。带着这样的感情基调,再来精读课文,学生就很容易找到重点词句,老师就轻而易举地实现了文本与学生的对话,串讲课文就理所当然地事半功倍了。
那么,如何引导四年级学生体悟这种执著与信念,感受其间的动人情感呢?
1.以情导读,以读促悟,以悟激情。这篇文章中的对话较多,比较适宜学生分角色朗读,我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创设情境,引领学生深入童话中的角色,体会角色的情感世界,把学生真正带入文本的情境中。如:我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让学生体会鸟儿和大树分别时的难分难舍;我逐步引导学生揣摩课文中小鸟三次问话的焦急与艰辛。渐渐地,学生们走进了这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当中,把握了读的感情基调,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一步一步地深化情感。看着学生的表情变得着急、担心、难过时,我知道故事已进入他们的内心深处。
2.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文章略去了鸟儿在寻找朋友过程中和面对灯火时的心理描写,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像空间。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想象,进行了补白。既然是想象,就没有标准答案。我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积极地肯定,鼓励他们。如最后的小练笔,我想学生一定有很多话想说(想对谁说),就让他们把自己想说的写下来并进行了交流。学生们有赞美、安慰小鸟的,有对伐木人提建议的,还有对作者说希望有圆满结局的……我想这是学生对文本最好的解读。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也有些许遗憾:
1.我在这节课教学中体现最充分的是读,但在读的评价上做得不够细致。如学生评价学生的朗读,反复只说“很好,很好!”时,我的引导只有单一的“好在哪里?”如果在朗读的评价上更具体细腻,学生的读会更充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也会更深入。
2. 在教学中,思想教育没有把握适时。学生在反复的吟咏中,应该适时引导他们感受小鸟此刻的小鸟内心的苦和痛,领悟造成小鸟和小树悲剧的原因:乱砍乱伐,毁坏森林,直接造成了鸟儿失去朋友,直接渗透课文的思想内涵:保护环境、爱护小树。这样,将会实现语文教学中思想教育的完美。
树教案及教学反思2
游戏目标
1.能用团、搓、压、拧的方法制作豆豆、糖果。锻炼小肌肉的发展。
2.能按意愿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区域,乐意动手操作、体验分享的快乐。
3.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游戏准备
1.关键经验准备:幼儿有参与各区域游戏的经验,知道各区域游戏的玩法和规则。
2.游戏场所:本班各游戏区域
室内:美工区、益智区。 室外:娃娃家。
3.游戏材料:
(1)美工区:橡皮泥、皱纹纸、糖纸、小盒子若干。
(2)益智区:动物娃娃3个;瓶娃娃6个;有形状的食物、图片若干;黄豆、绿豆等若干。
(3)娃娃家:厨房、小客厅、娃娃家卧室等。
游戏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二、教师讲解各活动区域的活动内容。交待活动要求,幼儿自主选择区域活动。
1.美工区:制作巧克力豆豆、。包糖果。
玩法:幼儿用提供的彩色橡皮泥制作成巧克力豆豆、用提供的皱纹纸先做糖果、再用糖纸包好。最后放到小盒子里。
2.益智区:喂娃娃
玩法:一组幼儿根据食物形状喂动物娃娃(与动物嘴巴相对应)。;另一组幼儿根据提供的食物豆豆喂瓶娃娃。
3.娃娃家:
玩法:丰富幼儿的角色意识,会用简单的语音交往。
三、教师巡回观察与指导。
重点指导美工区的活动。提示幼儿可把做好的豆豆、糖果给小朋友拿一些去喂娃娃。
四、游戏评价
1.表扬游戏中表现好的幼儿,指出游戏中幼儿出现的不良习惯。
2.装扮巧克力豆树,给森林里的小动物们。
3.指导幼儿收拾好游戏活动的材料、场地。
教学反思
《纲要》指出“教师要引导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积极地、主动地去探索各种事物,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小班幼儿的好奇心较强,对新事物的'探索欲望较强,因此,我根据我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数学活动《喂娃娃》,让幼儿能够大胆地参与活动,积极地投入到实践中去。
小班的孩子年龄较小,他们需要在操作探索、亲身体验中去发现事物的变化。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本班实际情况,确立了认知、能力、情感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标有三点:1、能按标记选择相同的实物喂娃娃。2、能手眼协调地将实物送进娃娃嘴里。 3、有爱娃娃、关心娃娃的情感。我将第一个目标定为重难点,希望能在活动中尽量去突破。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位于能按标记选择相同的实物喂娃娃。通过操作实验,使活动得到深化。活动的难点是将正确的实物手眼协调地送进娃娃嘴里。主要通过探索操作获得经验,通过集体的评价使经验得到整理。总之,我确立了目标的整合观、科学观,使活动呈现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情景、游戏之中。
本次活动,我一共设计了三个环节, 相信通过本次活动,幼儿也能够初步地掌握按标记选择相同的实物喂娃娃。
第一部分,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发幼儿关心娃娃,喂娃娃吃东西的愿望。
第二部分,观察食品和食品标记。知道要选择与标记相同的食品喂娃娃。
第三部分,幼儿操作,教师指导,每一个幼儿都不是在同一发展基础上,所以在进行操作时,教师根据幼儿的发展情况进行指导。
整个活动都运用游戏的形式开展,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始终沉浸在游戏的欢乐中,兴趣很高。幼儿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区分不同的标记,并按标记选择相同的实物喂娃娃。《纲要》中指出,教师要为幼儿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活动,所以在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准备了各种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也把瓶宝宝的头设计成了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在送饼干的过程中,使幼儿的语言能力得到了发展。但是,在整个活动中间也出现了很多不足的地方,如在幼儿操作活动前由于事先没有提出要求,所以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了幼儿拿很多图形的现象。
树教案及教学反思3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让幼儿知道树木给我们的环境带来的作用,懂得不破坏树木、不伤害他人关心他人的情怀。
3、参与"痒痒树"游戏,体验同伴间相互"挠痒痒"的快乐。
4、知道在发生危险时如何自救。
5、能说出不易玩耍的地方存在什么样的安全隐患。
活动重点:
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体验同伴之间"挠痒痒"的快乐。
活动难点:
2、懂得不破坏树木,不伤害他人,培养关心他人的情怀。
活动准备:
1、关于痒痒树哭泣、微笑的表情图片各一张。
2、PPT。
3、音乐《碰一碰》。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通过提问引出活动。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哪些树木教师:那你们见过怕痒痒的树吗?下面我们一起听一个故事,名字叫做《痒痒树》。
二、基本部分
1、集体欣赏故事前半部分,理解故事内容。
观看故事第1、2段,并出示痒痒树微笑的图片。
教师:霞霞为什么没有笑?
教师:请你猜一猜,痒痒树为什么会落泪。
2、引导幼儿继续欣赏故事,感知故事中的情感变化。
观看故事到第三段"比上回峰峰玩玻璃划破的口子还要深",出示痒痒树哭泣的图片。
教师:痒痒树为什么会掉眼泪呢?痒痒树怎么了?它还是一棵会笑的痒痒树吗?
教师:如果你受伤了会有什么感觉?
教师:痒痒树疼得直掉眼泪,你们有什么办法帮助它呢?
(鼓励幼儿讲述各种帮痒痒树疗伤的办法)。
3、观看故事后半部分,引导幼儿理解故事中小朋友们帮助痒痒树的各种方式。
教师:小朋友们怎么关心痒痒树的?
教师:后来痒痒树怎么样了?
(出示痒痒树微笑图片)教师:那我们应该怎么爱惜身边的树木呢?
教师:小朋友想不想看一看一棵小树苗是如何成长为参天大树的。
4、教师播放PPT,引导幼儿知道树木带给我们的作用。
教师:一棵小树苗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需要20年的时间,那小朋友们知道树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作用吗?
(1)美化环境的作用。
师:这两幅图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有花草树木 ……)师:如果这两个环境不同的地方让你选择,你愿住在哪儿?为什么?(环境美……)师:树木(花草)可以把周围环境打扮得非常美丽,使人们心情舒畅、愉快,这是树的一个作用。这种作用我们能用一句话说出它叫什么吗?(小朋友讨论、发言)小结:这种作用我们叫它"美化环境"(幼儿学记)。
(2)净化空气的作用。
师:这两幅图片里的工厂的上空有什么不同?(第一幅图冒着许多黑烟,第二副图冒着淡灰色烟)师:如果你从冒黑烟的地方走,会有什么感觉?(呛嗓子、咳嗽)师:一阵风吹来,黑烟灰随风飘落,周围的环境会变成什么样子?你愿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吗?为什么?(幼儿讨论)。
师:是啊,如果人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就会呛的咳嗽、恶心。时间长了,还会生好多疾病呢。
师:小朋友再看,树多的地方,空中冒的烟为什么不黑呢?
师:原来,人们发现了一个秘密,树多的地方,空气特别新鲜,经过科学家研究发现,树木可以吸收有害气体和烟尘,使空气变得新鲜干净。于是,人们就在工厂的周围种了好多树。小朋友,这是树的一个作用,你能说出这叫什么作用吗?
小结:树木能吸收有害气体和烟尘,能使空气变得新鲜干净,这种作用叫"净化空气"(幼儿学记)。
5、教师小结师:如果树木被砍伐了我们的环境会怎么样?(就不能美化环境了,不能净化空气了,小鸟也没有家了)师:所以我们应该去爱护树木,不去伤害树木。
三、结束部分1、集体做音乐游戏"挠痒痒"。
带领幼儿根据音乐《朋友碰一碰》旋律表演。
教师:找一个朋友挠一挠,找一个朋友挠一挠,挠哪里?教师发出"挠鼻子、挠脸蛋、挠嘎吱窝"等口令,幼儿与同伴友好的进行"挠痒痒"活动,感知大家身体接触的快乐。
活动反思:
语言活动的目的是要创设适宜的.语言环境,提供机会让幼儿多想,多看,多说等。根据我们教参的安排,我选择了《痒痒树》这节语言活动。刚开始看到中个题目,我自己也搞不太懂,我真的也没有听说过真的有痒痒树,为了让自己有个知识方面的准备,我就上网查资料,了解到底有没有痒痒树。查资料得知:痒痒树是一种很漂亮的花树,它的名字叫"紫薇树",它的叶子是椭圆形的,它开出的花朵非常漂亮,有红色的,粉色的,还是紫色的。你只要轻轻地碰碰它的树皮,它的枝叶就会摇动起来,可有趣了。
成功之处:
1、课前的知识准备充分,为本次活动奠定了基础。
2、目标定位明确。这个活动的目标是让幼儿能够在故事中从内心深处感受"痒痒树从快乐到伤心再恢复快乐"整个过程的情绪变化,积极帮助痒痒树治疗。
3、教学方式多样性。采用了分步讲述故事,引导幼儿猜测痒痒树为什么要哭,并大胆想象.有的说"他开始落叶了,"有的说"小朋友都不找他玩了"......这样有利与幼儿的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孩子从内心深处想说。
4、注重让孩子多说,多想。在活动中并不是只注重说,与其他领域的相互联系。如:让小朋友在讨论帮助痒痒树的方法的时候,知道了要爱护树木的意识。让小朋友讨论霞霞很痒想笑,而看见痒痒树流泪没有笑的原因时,让小朋友懂得"别人伤心时,笑是不礼貌的"的道理。延伸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当有小朋友遇到事情哭了,我们不能笑,而要想办法去帮助他.
5、注重对孩子的环保教育。从痒痒树的变化过程中,让幼儿更加深刻爱护花草树木,不是从保护环境的大道理上,而是从我们与树木之间的感情,我想幼儿故事的美就在他可以将任何事物拟人化的描写了,让幼儿从情感上接受.
不足之处:
1、对孩子的关注不太够。
2、孩子的语言发展能力不均衡,差距较大。
3、我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缺乏了科学逻辑性,感受是因人而异的,有写幼儿感受较浅,不能体会出来,或者表达出来,那么我也应该让他们有个说的机会,复述别的幼儿的感受,但是我忽略了。在以后的语言活动中,我希望我能尽量让每个孩子都能"说"到。
树教案及教学反思4
一、品读“天天”,进入文本
1、《去年的树》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的开头是这样写的,出示: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谁来读?(生
1、生2)
2、一棵树、一鸟,一个唱,一个听,多好的朋友,多么美好的日子,多美的画面,一起读。
(学生齐读故事的开头)
3、想一想,鸟儿可能在什么时候给树唱歌?(生1春天,生2秋天)师:注意了时间的不同,有谁注意了心情的不同?
生:难过、开心、生病了?
师:小结,那么多的可能
师:那么多的可能你是凭这段话中的哪个词看出来的?
生:天天
师:天天出现了几次?齐读开头,注意把“天天”的味道读出来。
师:多美好的日子啊!(配乐)
当太阳升起,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当月亮挂上树梢,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雪都融化时,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树叶在秋风中飘落时,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迎着风,迎着雨,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走过冬,走过夏,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鸟儿坐在树枝上唱着优美的歌,引读——“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鸟儿坐在树枝上唱着夏日小情歌,引读——“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鸟儿坐在树枝上唱着晚安小夜曲,引读——“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师:有这两个“天天”,你体会到什么?
生1:鸟儿和树是好朋友。
生2:鸟儿和树的感情很好。
师:能把“很好”换个词吗?鸟儿和树之间的感情怎么样?
生:鸟儿和树之间的感情很深厚。(板书:深厚)
师:带着这种感情,再读这段文字。(生齐读故事开头)
(通过创设情境,品读“天天”,让学生体会鸟儿和树之间深厚的感情。)
4、师:想看看这棵树吗?想看看这只鸟吗?出示:一棵树和一只鸟是好朋友。树长得-------------,鸟儿呢,长得------------------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棵怎样的树?一只怎样的鸟儿?写下来,不要忘记用上这样一个词——“特别”。
师:生交流,教师随即板书:特别高大,特别粗壮,师:就像----------(生就像一把绿色的伞)小巧玲珑,惹人喜爱
师:森林里有千万棵树,鸟儿却单单为这棵树唱歌;森林里有千万只鸟儿,树却只听这只鸟儿唱歌,它得--------(特别娇小,特别可爱就像------(就像一个充满活力的小精灵)这是一份多么深厚的感情,多么深藏的缘分。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再读故事的开头。
5、师:故事的开头,写了树的健壮吗?写了树的高大吗?写了鸟儿的小巧玲珑吗?写了鸟儿的惹人喜爱吗?(生答没有,师擦去词语)
师:既没有写树的外貌,也没写鸟儿的外貌,这样的开头生动吗?具体吗?(板书:不写外貌)
师:这样的开头,暂且叫它平淡的'开头。(板书:平淡)
师:那么故事接下来还是这么平淡地写的吗?自己接着读课文。(学生自由读课文)
二、品读对话,体会情感
1、师:读完这个故事,我想在你的脑海中一定会浮现五个会说话的人物,你还记得吗
生:树、鸟儿、门、树根、小女孩。
师:这五个会说话的人物,他们之间说了些什么呢?(指名读对话)
师:五个人物,四次对话,构成了这个童话最重要的内容。
2、分角色朗读。(一女生读鸟儿的话,各组分别读其余人物的对话,师读提示语)
师:读得都挺好,只有一个人没读好。(王老师)不能全怪我,这提示语还真不好读。怎样的提示语读起来才有味道?
(由分角色朗读引出提示语,巧妙!自然!)
生:有形容词。
师:这一单元有一篇课文的提示语就很有特色。(出示《巨人的花园》片段)朗读片段。(三处:很生气、又发脾气了、大声斥责)
师:每段话当中有一个词提醒了你。我们这个故事有提示语吗?有形容词吗?加一加,能够表示鸟儿和树心情的词。
(在语言实践中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
2、师: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寒冷的冬天就要来了。鸟儿要离开树,到很远的地方去过冬。这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就要分离了,树的心情怎样?鸟儿的心情又怎样?
(指名朗读加上提示语的对话,树(依依不舍,恋恋不舍)地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鸟儿(爽快地、肯定地)说:“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板书:难过、认真、爽快??)
师:他们就要分手了,可谁也不会忘记这份约定。(齐读对话)
师:这是一个春天的约定,树度过了一个漫长的春天,鸟儿飞过了千山万水。第二年春天,鸟儿飞回了森林,然而眼前的这一幕却让她惊呆了。
(指名朗读加上提示语的对话,“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鸟儿担心地、惊讶地问树根。)
树根回答:“伐木人用斧子把它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板书:迫不及待、心急如焚?)
师:答案让人揪心,树根告诉她,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这时,鸟儿的整个心都提了起来。我们怎能忘记去年的约定,引读——(树和鸟儿的约定)
师:我一定要找到他,于是鸟儿飞越了山谷,飞越了工厂?(指名朗读加上提示语的对话,板书:惶惶不安??)
师:听了大门的回答,她更加惶惶不安了,她觉得消失了整个春天,她知道她的朋友以被切成细条儿,可她依然忘不了去年春天的那场约定。指名读——(树和鸟儿的约定) 师:这声音一次又一次在鸟儿的耳边回响。指名读——(树和鸟儿的约定)
师:她继续找,夜幕降临了,她多希望小女孩告诉她她的朋友还在,此时她的心情怎样?她会怎样问小女孩?
(指名读,板书提示语)
师:鸟儿对小姑娘的问是她的最后一问。鸟儿忐忑不安地问女孩,引读——:“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鸟儿心如刀绞地问女孩,引读——:“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鸟儿近乎绝望地问女孩,引读——:“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鸟儿的内心有着如此丰富的感情,她和大树要分手的时候,她——依依不舍;当树提出约定,她是如此地——爽快;
当鸟儿飞回来,却不见大树时,她是如此的——迫不及待;当她得知树被拉到工厂时,她是如此的——惶惶不安;
当大门告诉她树被机器切成细条儿,做成火柴时,她是如此的——心如刀绞。鸟儿对大树的感情是如此——深厚。带着这样的感情,我们再读这个故事。(师朗读修改后的提示语)
3、师:我们都体会到鸟儿对大树有如此丰富、细腻的感情。在我们这个故事中,写了树的难过吗?写了鸟儿的迫不及待吗?写了鸟儿的惶惶不安吗?(教师将表示鸟儿和树的情感的词语一一擦掉)
师:这样的提示语具体吗?生动吗?(板书:不写表情、浅近)
师:开头浅近,过程也是浅近的,那结尾又是怎样的?
三、品读结尾,体悟永恒
1、师:这个故事的结尾有一个细节,很不起眼,是鸟儿唱歌前和唱歌后发生的。一个动作,一个字——看(课件上放大:白色空心字);意味深长地读——看;轻轻地读——看。
师:鸟儿在看什么?(昔日的朋友)
师:是的,鸟儿在默默地看,静静地看,她看着眼前的灯火,思绪万千。它想起来了——(出示开头)
师:当太阳升起,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当月亮挂上树梢,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雪都融化时,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树叶在秋风中飘落时,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迎着风,迎着雨,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走过冬,走过夏,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可是,这一切再也回不来了,她仿佛又看听了自己坐在树枝上唱着优美的歌,引读——“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她仿佛又听见自己坐在树枝上唱着夏日小情歌,引读——“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她仿佛又听见自己坐在树枝上唱着晚安小夜曲,引读——“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再次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会昔日鸟儿和树的深厚情感,记忆犹新,树已不在。)
2、师:可是这一切再也回不来了,树再也回不来了,火柴也已经用完了,只有火柴点燃的火,还在灯里亮着。看着眼前的灯火,鸟儿一定有心里话相对朋有说。请用“树啊,树啊”开头。
(配乐,生写话)
3、交流。
师:当鸟儿看着这灯火,对着去年的树,她有千言万语想对树说。(根据学生的朗读,板书:自责,挚爱,祝愿,告别)
师:鸟儿还有很多话想对树说,可千言万语化作浅近的动作——看。(板书:浅近)
师:在故事中鸟儿有没有说自责的话?有没有说挚爱的话?有没有说祝愿的话?有没有说告别的话?
(师将板书一一擦去,板书:不写心理,深厚)
师:孩子们,听这歌声,这歌声曾在去年响起过。这是一首怎样的歌?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将会是一个怎样的词?(生自由发言:告别、永存友谊)
师:这首歌会随着大树的离去而离去吗?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老去吗?这是一首——永恒的歌。
师:在这个故事中,没有写到鸟儿和树的外貌、表情、心理。(一一擦去板书)
师:他为什么不写?
(师在浅近和深厚之间画了一个方框)
师:这个故事留给我们这个空白,用最浅近的语言表达最深厚的感情,这个故事就是——去年的树。
附王崧舟课后分享:
贯彻一条主线落实三个融合——《去年的树》设计理念一条主线即学习语用
1、创设语言运用的情境写鸟儿和树的外貌,“一棵”、“一只”不仅是数量的指称,“一”是“唯一”,因此要用“特别”这个词。
2、扩大语用容量
设计了三次练笔,分别是写鸟儿和树的外貌,写对话的提示语,写鸟想对树说的话。
3、提升语用品位
写鸟儿想对树说的话,开头用上“树啊,树啊”,更有利于情感的表达。落实三个融合:
1、学习语用与陶冶情感
2、学习语用与内容理解
3、学习语用与思想梳理
树教案及教学反思5
目标:
1、引导幼儿观看图片,初步理解故事情节。
2、在老师的引导下体验树婆婆与鸟娃娃相依相爱的`情感。
准备:
电脑图片制作
指导:
1、导入:(观看图一)
这是谁?她怎么啦?(突出孤零零)
2、幼儿欣赏图片理解
1)谁来和树婆婆做朋友?
2)树婆婆喜欢它吗?
3)树婆婆怎么照顾鸟娃娃的?
4)小鸟们为什么要离开?
3、幼儿完整欣赏
1)你喜欢谁?
2)你为什么喜欢树婆婆(鸟娃娃)?
引导幼儿理解树照顾鸟,鸟照顾树,互相关心的情感。
4、幼儿情感迁移:
1)我们幼儿园有许多大树,谁来照顾它们呢?
2)大树在幼儿园里会照顾谁呢?
树教案及教学反思6
活动目标:
1、欣赏散文,感知理解树叶和变化的小鸟之间的关系。
2、通过阅读图片和标记,尝试为图片排序,并讲述图片和标记所表达的中心内容。
活动准备:
1、图片
2、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散文,鼓励幼儿大胆的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看到树叶的变化。
1、师:有一棵很老很老的树,它快要死了。有一天,很多小鸟飞来,停在老树的身上唱歌,树叶会发生什么变化?
2、观看幼儿用书上图片,讲述故事内容,使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师:画面上有一棵怎样的树?谁来了?小鸟停在老树上干什么?
树叶怎么了?飞到哪儿?树叶变成了什么?
鸟儿都飞向哪儿?老树变得怎样了?
二、幼儿观看图片,教师讲述故事,采用留空地方法,鼓励幼儿参与讲述。
三、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和标记,阅读树叶变成树叶鸟饿线索标记图。
师(指图片“→”标记):树叶飞呀飞,飞过绿色的'湖,飞着飞着,树叶变成了绿色的鸟。
(启发幼儿在黑板上选择图片,放在相应的“→”标记后面,并讲述“树叶飞呀飞,飞过XX,飞着飞着,树叶变成了X色的鸟。(带领幼儿完整阅读黑板上的图片标记)
四、幼儿人手一册幼儿用书,师生共同阅读讲述故事。
五、音乐活动《大树妈妈》。
师:小鸟喜欢大树妈妈,给大树妈妈唱歌,大树妈妈也非常喜欢小鸟,它也给小鸟唱歌,下面我们扮演小鸟飞到大树妈妈身边和大树妈妈一起游戏好吗?
六、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用绘画的形式仿编故事内容,表现落叶、背景以及彩色的小鸟,并用童话中的句型讲述:树叶飞呀飞,飞过XX,飞着飞着,树叶变成了X色的鸟。
教学反思:
树和喜鹊是一篇简短易懂的散文,讲述了树和喜鹊从孤单到快乐的过程。让学生们知道,只有保护鸟类,多种树,才能改善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课堂中让学生们从故事走进生活,“生活中你和朋友们快乐的故事有哪些呢?”,通过分享故事能够让孩子们明白跟朋友们在一起能够获得更多快乐。
树教案及教学反思7
从前,这里只有一棵树,树上只有一个鸟窝,鸟窝里只有一只喜鹊。
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
后来,这里种了好多好多树,每棵树上都有鸟窝,每个鸟窝里都有喜鹊。
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
每天天一亮,喜鹊们叽叽喳喳叫几声,打着招呼一起飞出去了。天一黑,他们又叽叽喳喳地一起飞回窝里,安安静静地睡觉了。
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互助友爱的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会写6个生字;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感悟朋友间的真挚友谊。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都有朋友吗?设想一下,如果没有朋友会怎样呢?学生自由发言。
2、引出课题,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自己读准,并标上记号。
2、反复读课文,重点识记不认识的字。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1)用“我来当小老师”“介绍我的好朋友”等方式让学生互帮互学。
(2)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普遍认读有困难的生字。
三、自读自悟——质疑问难——小组交流——全班师生交流
1、学生自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在四个人小组中交流,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3、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疑难所在,以便具体指导。
4、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下列语句。
(1)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孤单”是什么意思。树和喜鹊为什么会感到孤单?
(2)你有过这种经历吗?自己一个人,周围没有朋友,也没有家人,当时自己是怎么想的?感觉如何?
(3)“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让学生在交流中理解:是什么原因使树和喜鹊变得快乐起来了?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这句话。
四、书写生字,巩固生字。
1、书写
(1)学生自己书写。
(2)班内交流书写时发现的应注意的问题。
(3)教师根据情况具体指导
2、通过编故事,复习、巩固生字。
学生随意挑选一些学过的生字、词语,用这些生字、词语编故事。
五、拓展思维
1、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有过像树和喜鹊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吗?展开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推荐诗歌《没有不好玩儿的时候》。
这篇课文用生动的语句和细腻的语言描写了小鸟和小树由孤单到快乐的生活经历。告诉孩子们有了邻居,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戏,才能享受快乐的生活。
在理解课文时我尊重学生独特的心理感受,让学生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谈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从而教育学生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关心,我们的生活才会很快乐。根据教材的.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设定为:识字,用“联系上文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知道“孤单、邻居”等词语的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围绕教学重点,我这样展开教学:
在识记生字时,我重点指导学生认读有困难的生字,我先让学生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个字?
再作总结:结合图片识记“窝”,认识子字旁、倒八。
在精读课文时,我指导学生感受树和喜鹊的孤单和快乐。
1、指名分段读课文,填空:树和喜鹊一开始xx,后来xx。
2、树和喜鹊一开始为什么孤单?
读第一自然段,体会三个“只有”、“一棵树、一个鸟窝、一直喜鹊”,体会“孤单”的意思,明确联系上文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3、树和喜鹊后来为什么快乐起来了?
师总结:有伙伴才快乐!
我的不足: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方面做得不够好,不知到底如何用具体的方式指导学生读课文。以后我会多思考、多努力。
树教案及教学反思8
教材简析:
课文写的是在圣诞节到来之前,小女儿金吉娅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需要帮助的女孩。赞扬了金吉娅的爱心和她的善良品质。整篇课文处处洋溢着爱的思想、美的情感,时时闪烁着人文的光彩。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出10个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地写出由12个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与体贴。
教学重难点:
通过妈妈感情的变化,体会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再过几天就是圣诞节了,老师提前带大家来感受下圣诞节的气氛。(播放圣诞图片及歌曲。)
2.12月25日就是圣诞节了。谁能说说你对圣诞节的了解?(让学生看看资料带中的内容说说)
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故事就是发生在这个美丽的圣诞节的前夕,(板书课题:给予树)边写边提醒“予”写法。齐读课题。
4.读得很对,“给”字,今天我们知道了它的又一个读音,在课题中读“jǐ”,(出示“拼音”)再读一读课题。能读得更好吗?
5.教师:“给予”是什么意思?
板书:给、赠
6.教师:想知道给予树是什么样子的?赶快读读课文吧。
设计意图:读准“给予”,理解“给予”的意思,从而引导学生理解“给予树”的深层含义进行铺垫,从更深层面体会到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教师:自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通顺。
2.教师:出示课件:带音新词
3.教师:出示去音新词
设计意图:三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识字能力,能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词。采用当小老师领读、开火车接读和会认的抢读等方式,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从而扎实、有效地记住生字。
三、读文悟情,探究释疑
1.教师:读了课文,你知道课文的哪儿说了“给予树”?快速找出来。
2.教师:“援助”是什么意思?“援助中心”是一个怎样的机构?
3.教师:像我国的春雷计划、希望工程等就是给别人提供帮助。贴出圣诞树
4.教师:一个叫金吉娅的小女孩在圣诞节到来之际到底送给了我们什么?、让我们再读读课文,看看金吉娅送给了我们什么?
5.教师:文中哪些语句可以体现金吉娅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的品质?找出来,读一读。
预设:句子1:妈妈,我拿着钱到处逛,本来想送给您和哥哥姐姐一些漂亮的礼物。后来,我看到了一棵援助中心的‘给予树’。树上有很多卡片,其中一张是一个小女孩写的。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于是,我取下卡片,买了洋娃娃,把它和卡片一起送到了援助中心的礼品区。
(1)小女孩有什么愿望?想想一下卡片上会写什么?
(2)看到卡片上的内容金吉娅会想什么?此刻你就是金吉娅你心里会怎么想?
(3)从金吉娅的做法中,你体会到什么?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句子2:我的钱就……只够买这些棒棒糖了。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
(1)体会省略号的作用。
(2)你从金吉娅的`所说所想中体会到了什么?
(3)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6.妈妈听了金吉娅的话后,有什么变化?妈妈一开始就是激动高兴吗?
学生:妈妈一开始很生气。
7.教师:妈妈一开始为什么很生气?
学生: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8.教师:沉默不语是什么意思?金吉娅为什么沉默不语?你体会到金吉娅在想些什么?把你的体会读出来。
学生:一方面为没能给大家买到更好的礼物而难过,一方面她也害怕妈妈的责怪)
9.教师:小组讨论,妈妈的态度为什么有这么大变化?
学生:因为妈妈从金吉娅的身上感受到了她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
10.教师:我们从金吉娅的身上感受到了爱,为什么金吉娅能够有这样的爱心、同情心?找出句子来说说?
11.学生:(1)母子之爱(2)手足之爱
12.教师:出示最后一句话,再读,体会句子的含义。
13.是啊,在这个圣诞节中,金吉娅的一家分享着圣诞礼物。谁知道分享是什么意思?
14.在这个圣诞节中金吉娅的一家仅仅分享了礼物吗?还分享着什么?还有谁也分享着?
设计意图:借助对“给予树”形象的丰满,进一步丰富爱的内涵,课文中还有几种不易发现的爱,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一找。例如,“母子之爱”和“手足之爱”,母亲在家里并不宽裕的情况下,仍然给每个孩子钱让他们买圣诞节礼物,这是母子之爱的表现;妈妈听完金吉娅的陈述后,没有责备她,却为她的行为而感动,也是母子之爱的表现。买礼物前,孩子们“希望送出最诚挚的祝福,收到最甜蜜的笑容”,这是手足之爱的表现;买完礼物后,孩子们“你给我一点儿暗示,我让你摸摸口袋,不断让别人猜测自己买了什么礼物”,这也是手足之爱的表现。这两种爱,是为金吉娅对陌生人的爱做铺垫的,更衬托出金吉娅对小女孩的爱的可贵。同时我们也可以感受到,金吉娅的“给予”行为虽然源于她善良的本性,但和她成长在这样一个“爱”的家庭氛围中也有很大的关系。
四、拓展延伸,爱意回荡
1.假如你就是那个小女孩,你接到这盼望已久的礼物时,你会怎么想?把你想说的写下来。(时间允许,可在堂内解决)
2.你觉得这棵给予树还给予了我们什么?它还可以叫什么树?
3.其实在我们国家像这样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爱有很多很多,大家发现了没有?(时间允许,可在堂里解决)
五、书写指导
1.认读词语。(出示词语,朗读)
2.学写生字。教师范写:予、裕、卡(请你提醒老师)
3.学生书写。
设计意图:本课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对易读错、易写错的字要重点指导。有些字字形易混淆,如“予”和“矛”,有些字易写错,如“裕”,教师需引导学生予以关注。
教学反思:《给予树》是一篇有浓浓人文情怀的课文。教学由质疑课题出发,学生提出问题,老师总结两个主导问题:“给予”是什么意思?“给予树”是一棵这样的树?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手段来解决这两大问题。学生正是随着对问题解决过程一层一层的感知文本,渗透情感。
理解“给予”这个词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在这一环节,我让学生在联系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默读课文,找到文中的相关句子,展现人物间的相互给予。如从“我给了每个孩子二十美元。”可以看出这是妈妈对孩子的给予;从“你给我一点儿暗示,我让你摸摸口袋,不断让别人猜测自己买了什么礼物。”可以看出这是兄弟姐妹间的相互给予等等。最后学生自然初品出“给予”就是“送、给”的意思。在解决问题“‘给予树’是一棵什么样的树?”的过程中,我让学生再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描写给予树的句子。引导学生对“一直盼望”一词展开想象:小女孩为什么盼望得到洋娃娃?她希望洋娃娃能陪她做些什么?学生情不自禁地说出:“因为小女孩很贫穷,买不起洋娃娃,所以盼望得到洋娃娃。”“因为她喜欢。”“因为她很孤单,她希望洋娃娃能白天黑夜地陪着她,和她玩耍。”从而感受小女孩那种盼望得到洋娃娃的急切之心。紧接着,我让学生再次想象“小女孩会在卡片上写些什么?”进而对文本的留白处进行拓展,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最深处。在此基础上,学生在回答“‘给予树’是一棵什么样的树?”时,就能顺理成章地说出“给予树是一棵实现梦想、满足愿望的树。”“给予树是一棵让人如愿以偿的树。”……同时也深一层地感受“给予”的另一层含义――让人如愿以偿。当金吉娅所剩的钱只够买一些便宜棒棒糖的时候,她的心情怎样?我让学生通过重点词句“沉默不语”、“低着头”想象金吉娅此时会想些什么,体验金吉娅作出选择时艰难矛盾的心情。从而品味“给予”不仅仅是送、给,让人如愿以偿,还意味着放弃、失去。
再品“给予”。这一环节,是通过精读最后一自然段来完成的。读完本段后,先让学生体会妈妈拥抱时的心情,比较妈妈前后的心情变化。接着提出了三个问题:小女孩得到了什么?金吉娅得到了什么?我们得到了什么?层层递进,在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中总结“给予”所折射的深层含义:给予不仅是送、给,不仅仅是让人如愿以偿,不仅仅是意味着放弃失去,也不仅仅是得到,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感受到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
树教案及教学反思9
《给予树》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个主题单元“爱的奉献”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一个脉脉温情的故事。课文以爱贯穿始终,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浓浓的人文情怀。
教学由质疑课题出发,由学生提出问题,总结两个主导问题:“给予”是什么意思?“给予树”是一棵怎样的树?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手段来解决这两大问题。学生正是随着问题解决的过程,一层一层地感知文本,理解文本。
一、把握课文主旨,引领学生深入文本。
本文从妈妈“我”的角度来叙述故事,通过“我”的观察、心理变化及行为来体现金吉娅的善良品质。特别是通过孩子的做法和“我”开始对金吉娅的误解,衬托了金吉娅的美好心灵。课文中有多种爱:金吉娅给予母亲的爱,给予哥哥姐姐的爱,给予陌生女孩的爱。而课文主要表现的是金吉娅对陌生女孩的爱,即理解和同情,因此我以此爱作为重点深入文本。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我对教材进行适当处理,“详则略之,略则详之”,在文本的留白处进行拓展,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最深处。给予是快乐的、幸福的,这是主旨,亦是灵魂。我提出“这棵树除了可以叫给予树,还可以叫什么名字?”,让学生多元地、多维地、多角度地去诵读文本、感悟文本,同时又超越文本,去感受文字背后金吉娅那颗善良、仁爱之心、那种同情、体贴之意,引领学生层层剥笋式地感受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让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心灵自由驰骋的过程,成为学生情感自在滋养的过程,成为学生精神自然丰厚的过程。
二、抓住文本,引导学生合理想象
在教学设计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当金吉娅站在这样一棵神奇的“给予树”下,看到女孩的卡片,她想到了什么呢?设计这个环节主要出于这样的目的:对主人公的心理活动领悟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主人公的行为,感受文字中所体会的情感。在设计时我充分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领悟力,对于金吉娅心中的.想法不可能一气呵成。所以我将这个环节根据课文中金吉娅的语言,行为分成了几步。第一步:当看到卡片上小女孩的心愿,金吉娅第一反应是什么?第二步:思考金吉娅为什么说话时声音低,为什么会难过?从而让学生知道金吉娅站在给予树下还想到了家人。第三步:金吉娅最终选择了女孩的原因是什么?从而让学生知道金吉娅内心的决定。这个心理活动的描述是充分联系了课文的文本,最后我出示“联系课文想象”,告知学生进行想象的方法。从教学情况来看,学生以课文为载体进行合理、完整的想象,效果不错。
树教案及教学反思10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片段,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理解故事内容。
2、了解故事中“多为别人着想”的道理。
二、活动准备:课件、故事录音。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引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讲故事,但是在讲故事之前,老师先问一个问题你们都认识哪些树?那么这些树长在哪里?那么老师今天的故事里的树很特别,它不是长在地上的,那么它长在哪里呢?让我们来看今天的故事。
(二)基本部分:讲述故事
1、分段讲述
(1)图片一:
师:春天,鸟先生用粘土和干草造了一个坚固的窝,鸟太太就在他们的窝里孵她的蛋宝宝,一天她感觉一个蛋动了一下,难道是宝宝要出生了,但是……
(2)图片二:
A、师:你们看鸟太太的宝宝出生了吗?那么鸟太太孵出了什么?那么你们觉得小树苗长在鸟窝里是好还是不好?为什么?(开放式的问题,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活跃课堂气氛。)
B、教师小结:你们讲的很好,鸟先生和鸟太太很担心小树越长越大,会把鸟窝撑破,心里很是害怕。
(3)图片三:
A、师:鸟太太孵出一棵树,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整座森林,许多动物都纷纷赶来帮忙,我们来看看谁第一个来帮忙,它想到了什么办法呢?你觉得鸟太太会同意吗?他们他们之间可能说了什么?谁能用完整的话把这张图片的故事说出来?(引导幼儿观察故事中出现的人物,所发生的事情,并让幼儿大胆想象他们的对话,最后将这些信息串起来,进行较为完整的讲述。)
B、教师小结:教师将孩子们说的故事组合加工再次复述。
(4)图片四:
A、师:螳螂的办法已经不能用了,让我们来看看接着又发生了什么,谁能直接把图片上的事情说出来。(尝试让幼儿在老师不提示的情况下进行讲述,教师不断提示,让幼儿自我完善故事内容。)
B、教师小结
C、(图片五)那么甲虫先生的办法鸟先生也不同意了,那么还有什么办法呢,那么你们也来帮忙想想办法吧?(开放式问题,让幼儿猜想接下来发生的事情。)
(5)图片六、七、八
师:让我们接着听故事,这时鸟先生和鸟太太一起想出了一个办法,不如我们来把小树移个地,于是甲虫和螳螂先生挽起袖子就动手搬小树,鸟先生叮嘱“可别碰坏了我筑的窝”,“也不许碰坏了我的蛋宝宝”鸟太太赶快加了一句,于是大家就都轻手轻脚的把小树搬到地上,把它种到土里。鸟太太和鸟先生想办法和螳螂先生和甲虫先生的办法,谁的最好,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我们要为别人着想,不能光顾着自己,要懂得关爱别人。)
(6)图片九
一天鸟太太觉得又有一个蛋动了下,鸟先生尖叫起来“天啊!难道又要孵出一棵树了”,鸟太太瞪了鸟先生一眼“我哪能总是孵出树来,这回准是我们的宝宝要出生了”,果然这次鸟太太一连孵出四只鸟宝宝,鸟先生成了四只小宝宝的.爸爸,小树也在鸟先生和鸟太太的照顾下茁壮成长,当来年春天到来时,小树上多了四个小窝。(教师讲述故事的结局)
2、幼儿小结故事
我们的故事讲完了,但是故事还没有名字,你们觉得故事叫什么名字好呢?我们来回忆一下故事中都出现了谁,发生了什么样的一件事情?(引导幼儿幼儿回忆整个故事)
3、完整倾听故事:
故事讲完了,但是我们还有一个问题的答案没有找到,就是为什么这棵树是什么树,它怎么就长在鸟窝里了呢?那让我们完整听一遍,答案就在故事中。(给幼儿再次倾听故事的动力,希望借此让幼儿能更认真的完整倾听。)
(三)结束部分:活动延伸
那么故事录音中最后也留给我们一个问题,他说“这课合欢树上的四个小窝还会长出小树吗?”(让故事得以延伸,课后让幼儿继续创编故事……)
树教案及教学反思11
【课题名称】《会走路的树》
【教材依据】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23课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篇清新优美的童话故事,叙述了小鸟和驯鹿一家纯真的友情。全文共9个自然段,分两部分。一至四写小鸟认识了一棵会走路的树,“小树”陪小鸟玩了许多地方,看见了许多有趣的东西。五至九写小鸟认识了小驯鹿,知道了会走路的树原来是驯鹿一家。全文语言流畅,生动活泼,文中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指导思想】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的对话,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语文活动就是人的一种生命活动”。文学本是有情物。童话的字里行间永远充溢着情和趣。有了趣,才吸引孩子们注目,想读,爱读,读中追根求源,读后掩卷静思;有了情,才使美好的故事、深刻的内涵、深远的寄托走进孩子们的心灵,感动他们,激励他们。我们应该合理地利用语文课本这个载体,把课本作为一个生长点,巧妙地延伸开去,有机地生成更多的东西,从而让我们的学生有更多的收获。
【设计理念】
这篇童话语言浅显流畅,故事有情有趣,歌颂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倡导了人与人之间要真诚和友爱、互助和团结。教学时,要让学生学出情趣。
在本课教学中,我的设计理念是侧重于读,要求读出感情;采用激疑、导疑、质疑、解疑等学习方式;将个别学习、小组学习和全班教学结合起来,优化教学结构;通过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多媒体课件,发展学生思维,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创设一些情景(如配乐朗读、续编故事、演课本剧等),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掌握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解开悬念,知道会走路的树原来是驯鹿一家。体会自然界美好的友谊。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话时不同语气,体会角色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以学生为主体,引导质疑探索,在读文中释疑。教师适当的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入境,感情朗读中体会课文美好的意境。
2、通过多种语言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对话朗读中领略到小鸟与小驯鹿间的快乐和和谐,从而产生喜爱驯鹿和小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体会自然界的和谐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在对话朗读中领略到小鸟与小驯鹿间的快乐和和谐,知道会走路的树原来是驯鹿一家,从而产生喜爱驯鹿和小鸟的感情。
2、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自己能续编故事。
3、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帮助别人是最快乐的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挂图、动物卡片、动物头饰、配乐。
【教学过程】
一、营造氛围,导入新课。
这篇课文是一个很好听的故事,故事是从一个春天的早晨开始的。
1、播放音乐《清晨》,老师声情并茂朗读:“春天的早晨,一棵金色的小树在树林里走来走去。”
2、你们听到这美妙的音乐和老师的朗读,脑子里会想些什么呢?请你们也来读一读,感受春天早晨的美好,想象“会走路的树”的美丽。
二、精读感悟,悟中生情。
1、(师挂上驯鹿爸爸和小鸟图)有一只小鸟看到会走路的树,十分好奇,它说了些什么呢?指名读小鸟说的话。(课件出示这句话)(教师要指导读好对话,通过“爬、坐一坐”等词语使学生在读中体会小鸟好奇、急切的心情)
2、“会走路的树”听了小鸟的话,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请小朋友们认真的读读第二、三自然段,并画出有关词句。
3、小组交流。把你画下的词句读给小组同学听,再议一议,你觉得小树对小鸟怎样呢?我们开个小小的读书会,赛一赛,看谁能通过美妙的朗读把小树对小鸟的关心、爱护,以及他们之间的快乐相处读出来。
【穿插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读出情,读出爱,读出文字的精彩。以及驯鹿爸爸热情、友善的态度。】
4、想像说话训练:(出示句子)“小鸟跟着他去了许多地方,看见了许多有趣的东西。”(2)启发想像:假如你是这只小鸟,你跟着小树会走过哪些美丽的地方?见到过哪些有趣的东西?会知道你以前不知道的哪些知识?……(小组讨论交流)
【这是课文的重点和难点,留有丰富的想象空间,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更要使学生理解鹿爸爸乐意帮助别人。】
5、小组汇报,集体评议。
只要想象合理,应尊重并鼓励学生发表有个性的独特的见解,同时配上音乐。
师小结:孩子们的想像力真丰富!因为小树的热情友好,使小鸟增长了许多知识,他们成了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他们过着无比自由、幸福快乐的生活。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吧。(齐读第3自然段)
6、情境创设:孩子们的朗读让我感受到了好朋友的幸福快乐。可再好的朋友,也有分开的'一天。终于有一天,小鸟长大了,要飞往远方过冬,他不得不与小树告别。假如你是这只小鸟,要离开“天天陪他”一起玩的小树,这时,你的心情会如何呢?结合小鸟当时的心情,你们猜猜看,他们会说些什么呢?请在4人小组里说一说,比一比,看谁说得最棒。也可以以同桌为单位,互相演一演。
学生上台说或表演,师生相机点评。
老师:是呀。小鸟依依不舍地向小树告别,飞向了远方。(老师取下驯鹿爸爸和小鸟图)
【学生在充分自由的朗读中享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在赛读中培养竞争与合作的意识,在有感情的朗读中进行积极的情感体验,在想像的说话训练中培养创造性思维。】
三、表演体会,升化情感。
1、情境创设:一年过去了,小鸟十分想念那棵会走路的小树。春天一到,小鸟便追不急待地飞了回来。(贴小鸟图)这时,一只美丽的小鹿走了过来。(贴驯鹿儿子图)当小鸟看到这只美丽的小鹿时,他们之间会有怎样一段有趣的对话呢,想了解吗?请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第5~9自然段。感受驯鹿儿子与小鸟相见的惊喜与激动。(学生自读)
师相机指导:
抓住“常常提起”这个词了解小鹿的爸爸很想念小鸟。体会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
当小鸟知道小驯鹿的爸爸就是自己日思夜想的好朋友的时候,小鸟的心情怎样?激动、兴奋
师:是呀。小鸟终于见到了自己日思夜想的好朋友的儿子,多么激动,多么高兴!请孩子们3人为一组,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表演5~9自然段,最后评议,评选“最佳演员”。
三人自由组合,边表演边朗读。
请3个学生到前面表演(分发头饰),其余小朋友观看、评判。
【教师的指导,加上学生的朗读体会,以演促读,使他们学得活泼、主动。这比教师灌输的要记得牢。】
四、放飞想象,续编故事。
1、(出示课件)小驯鹿让小鸟停在他金色的角上向自己的家里快步走去,小鸟来到小驯鹿的家,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展开你们的想像翅膀,看谁的故事编的最生动、有趣。(提示:体现出小鸟和小驯鹿一家那种真挚的友谊。)
2.指名登台表演将续编故事。
【课文的结尾给学生们的思维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在续编故事中,训练了思维,发展了语言,激发了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扩展延伸,升华了主题。】
五、总结全文,课堂延伸。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感受了小鸟与驯鹿的友好和快乐。你们喜欢这些小动物吗?愿意和它们交朋友吗?你想对他们说什么呢?
是的,动物是那么可爱,他们又是那么友善,动物更是我们人类的朋友,让我们一起来关爱他们,保护他们。
在大自然中,还有许多许多动物,它们和睦相处,过着幸福的生活。(多媒体出示动物和睦相处图片)。既然动物们能和睦相处,我们人类也应该和睦相处,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说说你平时是怎样和同学互相帮助、和睦相处的?
六、拓展延伸,作业乐园。(选做)
1、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小鹿 ( )的太阳
( )的小树 ( )的阳光
( )的东西 ( )的草地
2、写近义词。
好奇( ) 告别( ) 特别( )大概( ) 美丽( ) 常常( )
3、喜欢这样的童话故事吗?像这样的故事很多很多,老师给大家推荐几个。
《小鸟和小熊》、《小鹿和小天鹅 》、《去年的树》、《长不大的红杉树》 4、续讲故事
把自己续编的故事“小鸟来到小驯鹿的家……”写下来,讲给爸爸妈妈或你熟悉的人听。
板书设计:
23会走路的树
/ ̄ ̄ ̄ ̄ ̄爬 坐 ̄ ̄ ̄ ̄ ̄↘
第一年 小鸟 小树(鹿)
↖____带 天天陪____/
/ ̄ ̄ ̄ ̄ ̄问 叫 ̄ ̄ ̄ ̄ ̄↘
第二年 小鸟 小鹿
↖____抬起头来激动___/
教学反思
1.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在本课教学设计中,教师创设出种种情景,引导学生与文本不断对话,积极主动地发掘文本的含义和感情,甚至超越文本创造意义,而教师充分理解、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和体验,营造出平等、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2.语文教学要树立大语文观。本课教学设计充分利用教材生动有趣的特点,把学习语文与学生生活实际(如续编小驯鹿带小鸟回家的故事)、情感经验和想象世界(如讨论驯鹿爸爸带小鸟去过什么地方,看见了什么有趣的东西)紧密联系起来,学生不仅学会了美丽的童话,还品味了优美的语言,而且体验了合作的快乐,受到了美好情感的熏陶。
树教案及教学反思12
教学目标:
1、欣赏苏联民歌,练唱歌曲《山楂树》,了解苏联民歌的特点。
2、感受民歌的内容及地方风格,并试着用表演的形式来表现歌曲。了解苏联的音乐文化。
3、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会唱《山楂树》这首歌曲。
4、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战争时代歌曲的热情。
教学重点:
教师教唱《山楂树》这首歌曲。
教学难点:
每位同学都会有感情的去演唱《山楂树》这首歌曲。
教学方法:
口授法、分组练习和多媒体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歌曲简介
歌曲《山楂树》,原名《乌拉尔的山楂树》。它诞生于1953年的苏联。这首苏联时期爱情歌曲,描写工厂青年生产生活和爱情,曲调悠扬潺潺,词语意境深绵。这首歌徒为惟妙惟肖。韵律起起伏伏间,流转着浓郁的乌拉尔风情——纯真、优美、浪漫。曾有不少人误以为它是俄罗斯民歌,其实不是,它是当时的诗人拉德金和作曲家皮里别科合作的。上世纪50年代,它随着大量的俄罗斯歌曲传入中国,立即被广为传唱。特别是当时的年轻人,更是为它倾倒和痴迷,隔着一个国界,情是相通的,爱是相通的。他们唱着它,火热的青春里,有着闪亮的幸福和甜蜜。纯洁,质朴,如一株株开满白花的山楂树。
歌词有改动,变得更适合青少年演唱,让他们去传承经典。
2、用录音机或多媒体放原唱,让学生对这首歌曲有个整体印象。
3、教师教唱。
(找出难唱的乐句,带领学生打节奏,重点教唱。)
三、练习
1、学生集体唱一遍。
2、分组比赛唱。(选择比较难的'段落作为比赛段落。)
3、老师点评。
这首歌曲大家学的非常快,唱的很熟练,老师很满意,让我们用掌声来鼓励自己吧!(师生鼓掌)需要注意的是,个别字的时值一定要拖够,有感情起伏的去演唱。
(在教的过程中,老师已着重强调。)
五、延伸
1、小游戏,比一比,看谁能列出关于战争时期的歌曲。
2、听一两首歌战争时期的歌曲,并请学生课后收集相关歌曲。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红河谷》
六、小结
战争时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希望同学们下来多去找找听听,感受不同时代的音乐特点。
树教案及教学反思13
设计意图:
从户外滑滑梯回到教室,庄成满头大汗地说:“老师我热了。”我笑着说:“小朋友,你们帮助庄成想个办法好吗?”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可以脱衣服;用手帕擦擦汗;休息一会儿……。正当他们说得热闹的时候,悦悦大声说:“老师我有一个好办法,用广玉兰的叶子当扇子,扇一扇就不会热了。”听了她的建议,我高兴地说:“对呀,这是一个好办法。”这下,好多小朋友都说热了,于是我给每个孩子一片树叶(幼儿散步时常常会捡到树叶带回教室,放在一起),孩子们开心地扇起来。一会儿,杰杰说:“老师你看,我的小树叶上面很脏的。”我看了看,也皱着眉头说:“对呀,怎么回事,是谁把小树叶弄脏的呢?”在孩子们的猜测下,我鼓励他们回家问爸爸妈妈。
目标:
1、通过活动初步了解树与人的关系——树叶吸灰尘的本领。
2、激发幼儿乐意发现自然的变化,继续探索树叶奥秘的兴趣。
准备:
带幼儿观察幼儿园的树叶;图片制作;“小水壶”若干
指导:
1、导入:
拍手歌《小朋友想一想》,经验再现幼儿对园内植物特点的理解。
2、提出问题:
师:为什么树叶会变脏?(幼儿经验讲述)
3、解决问题:树叶吸灰尘的循环过程
看图片理解:
1)灰尘哪里来?灰尘到哪里去了?
2)树叶变脏了树来帮忙?
3)讨论:如果小树叶不来帮忙会怎样?
4)别的小树叶会吸灰尘吗?
4、幼儿实践:
1)观察触摸其他小树叶上有没有灰尘
2)给小树叶洗澡
教学反思
这次活动内容的选择是适合我们中班幼儿现有水平的,活动内容对他们来说有一定的体验性,这次活动孩子体验了自己长大的喜悦,他们开始关心自己身边的人,他们学会了主动帮助自己身边的朋友,学会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尝试着自己单独睡觉等。这次活动也更贴近生活,孩子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选材主题是来自于生活,只要是贴近他们的生活,活动的开展必然会受到关注。而且主题确定在于老师平时对孩子的交谈,喜好关注,及时抓住他们所关心的热点,是大部分幼儿感兴趣。兴趣是所有活动的动机,我们应关注、尊重并追随孩子的兴趣,不断创造、探索,感知的.平台,不断拓展他们的经验和视野。
通过本次活动一方面满足孩子们心里需要,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另一方面让幼儿正确认识自己的缺点,并愿意改正。教学方式我采取了让孩子主动参与,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说一说、贴一贴、画一画,让孩子在多种感官、多次参与下进行活动,发现孩子很活跃,兴趣极高,能积极参与到每个活动中去,幼儿在参与活动中体验到了长大了,长高了,有一种自豪感,并渴望与别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在我们还有什么缺点环节中,教师介绍自己的缺点并用简笔画形式记录在纸条上,教师参与其中既起到了示范的作用又与幼儿建立了平等的师幼关系,幼儿做记录时,教师指导,教育的内涵在此其中自然而然渗透。同时幼儿也学会用绘画的方式记录自己的思维结果。
如果再重新上这节课,我要在幼儿平时一日生活中捕捉孩子的点滴进步,用图片或光盘形式多样的手法记录下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在组织教育活动时展现给孩子们,让孩子们获得自信、愉快、自豪的体验,促进其健康成长!
树教案及教学反思1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读通课文,品味重点词句,会入情入境地研读课文,抒发感受。
2.过程和方法目标:学会多元交流,多向对话,学会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小鸟与大树之间真挚的友情,使学生感悟到信守诺言是多么高尚美好。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更多的事例明白要信守诺言这一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时安排:2教时
流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媒体激趣,导入新课
1.播放媒体课件:听,一只美丽的小鸟坐在大树上,正动情地为他的好朋友??大树唱歌。树呢,摇曳着茂盛的枝叶,正入神地听着…… 这是一幅多么美丽动人的图画呀!围绕这只美丽的小鸟和这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让我们来读一个美丽的故事。
2.板书课题:去年的树(齐读)
二.自主阅读,初步感知,质疑问难。
1.请大家读课文,哪里不明白的,打个问号。
(学生读,教师巡视,随即点拨:有的小朋友在读第二次了,真认真啊!有的小朋友结合课后问题去读,这是一个阅读的好习惯。)
2.交流初读心得
读到现在,你想说点什么?
预设疑问:
A.“歌唱”和“唱歌”有什么区别?(这两个词很接近,但用的地方不同,“歌唱”一般带有赞美什么的意思,比如“歌唱祖国”,“歌唱家乡”,“歌唱美丽的景色”,而“唱歌”不含这些意思。
B.鸟儿为什么要对着灯火唱起去年唱过的歌?题目为什么取“去年的树”?
(你的问题很有价值。还有哪些同学也有这个疑问?这个重要的问题待会儿我们一边深入地研读课文,一边思考着解决好吗?)
……
3.小结:同学们初次与课文亲密接触就有这么大的.收获,真会读书!
三、初步研讨,合作学习,主动探索
师:孩子们爱读书,也很会读书,边读边想,提出了很多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我们仍然用读书的方法,在读书中由孩子们自己解决。刚才通过初步的读,我们知道了小鸟和树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从哪个方面来写了小鸟和树的友情?[
1、请大家默读课文,用“??”勾出描写小鸟和树友情的词语或句子。哪里让你感动的,在边上画一颗心 。
同学们静下心来,细细地读这些句子,读到哪些地方最使你感动?同时也结合着思考刚才孩子们提出的问题。
A、学生读书,勾画批注,主动思索(巡视,个别指导)。
B、把自己的意见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有可以把你的意见说给另一个组的孩子听听)
C、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交流自渎时所得,相互启发、促进。
小结:孩子们读书很认真,积极思考,积极地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意见,为我们下节课的全班交流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相信孩子们在下节课中会有更出色的表现。
第二课时
一、深入研读,互相交流,表达情感。
师:谁能把上节课找到的描写小鸟和树友情的词语或句子,读给大家听听,让我们交流交流。
相互交流
1、“天天……”一句。
读着这个句子,你心里想说什么?
(一个天天唱歌给对方听,一个天天听对方唱歌,那样的相依相惜,真是一对朝夕相处令人羡慕的好朋友啊!)
多么幸福啊,让我们再来感受一番,美美地读!
2.分别时的对话。
师:读着他们分别时的话,你能体会他们当时的心情吗?(难舍难分,有些伤感,无奈)树的话该怎么读?小鸟的话该怎么读?跟你的同桌练一练。(鸟儿是在向树保证、承诺,应该读得坚定些,宽慰树的心情。
请男女生对读。
小结:寒冬将至,鸟儿跟树要分别了。他们约定,明年鸟儿还回来唱歌给树听,这是他们之间的约定。(板书:约定)
师:然而第二年春天,当鸟儿回来找他的好朋友树时,事情却发生了变故??树被人砍倒了,做成火柴,卖掉了。鸟儿就那样一路找啊找啊……在鸟儿寻找大树的过程中,你是怎么体会到他们真挚的友情的?
3.鸟儿找了很多地方。
师:为了找到自己朝思暮想的好朋友,小鸟可是历尽艰辛。你还可以用哪些词来说?(百折不挠,心急如焚,坚定不移,千里迢迢,不顾一切,不辞辛劳,万分着急,费劲周折)
鸟儿的心急如焚,你从哪儿看出来?
4.出示小鸟向人询问的三次话。
(1)站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2)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3)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任选一句话,指名读,点拨:
(1)自己的好朋友找不到了,你的心情会怎么样?“到什么地方去了?”语速都加快了,说明心里很急。
(2)“树在哪儿,您知道吗?”你在为大树担心,你的焦虑之情溢于言表。你一边焦虑地向人打听,一边在心里呼唤朋友树对吗?你怎么呼唤的?
(3) 小鸟一路风尘仆仆地找来,他的好朋友树还在吗?此时他
的心里充满了忧伤。他难过得都快要哭出声了。师:读着,读着,你们是不是也被小鸟感动了?小鸟在寻找大树的过程中,那份焦急,担心,急切,就是奉献给大树的最深厚的友情啊!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次。
二、引导想象,补充对话
好朋友树已经不在了,但他化为的灯火还在。
1.于是,村子里,煤油灯旁,两个好朋友相聚了。读课文最后一段
2.这回,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和疑问了?
什么“睁大眼睛”、“盯着’、“看了一会儿”、“又看了一会儿”?为什么唱起去年唱过的歌?从鸟儿的这些动作里,你体会到他怎样的心情?(这两个“看”字饱含了多少真情,多少留恋啊!)(多么守信的小鸟啊!)(小鸟那么舍不得离开自己的朋友。)(第一个“看”是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朋友已化为了眼前的这一盏灯火,他有点伤心,说不出话来。他想努力从灯火中找到朋友的影子,所以睁大了眼睛。)
3.想象说话
A、现在,你就是那只小鸟,你历尽艰辛,终于找到了已化为灯火的好朋友大树,你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想说什么?你要走了,可你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你还想说什么?
B、小鸟飞走了,带着淡淡的伤感飞走了。但他给大树留下了歌声,留下了友情,留下了世间最最宝贵的诚信。这是一只多么重情、守信的小鸟啊!
当小鸟在煤油灯旁,深情地为他的好朋友唱起去年的歌时,我们也在心里为小鸟的美好心灵唱起了赞歌。是啊,真挚的友情是可贵的,信守诺言是美好的,送大家一句话:诚信是生命之树开出的最美丽的花朵。愿每位同学都能将这朵花开在自己的心上!
三、想象写话,深化主题
师: 故事学到这里,似乎已经结束了。但老师总在心里想,鸟儿是这样的信守诺言,那么树呢?树是不是也这样?当伐木人来砍他的时候,他会对伐木人说些什么呢?请想象一下这个情景,写下来。
四、拓展延伸,多向对话
师:今天的课到此结束了,也许同学们的心里还有很多话要说,对小鸟,对大树,对伐木人,甚至作者,那么回去后,拿起笔来,把你心里要说的话写下来。
约定
板书:小鸟 去年的树
寻找
信守诺言
树教案及教学反思1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小树叶找妈妈的活动体验小树叶想回到大树身边的情感,了解树叶和树之间的亲密关系。
2、通过激发幼儿的情感体验培养他们探索树叶的兴趣和态度。
3、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比较知道不同的树长着不同的树叶。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幼儿园树林;采集各种颜色、形状、大小的.树叶每人一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师:小树叶,老师今天带你们到树林里找大树妈妈,好不好?
二、幼儿到树林里探索树和树叶。
1、师:小树叶,快去找你们的妈妈去吧。你们要看好自己长得是什么样的,不要找错呀。 2、你有没有找到妈妈呀?你的妈妈在哪里?她长得什么样?
3、你是怎么找到的?看看你手上的树叶和妈妈身上的树叶一样不一样。说说是什么样的。
4、小树叶,你们都找到妈妈了,真开心啊。快和妈妈搂搂、亲亲,说说话吧。你要对她说什么?
三、总结。
师:今天我们都帮小树叶找到了妈妈。大树妈妈长得真高真大,她有许多树叶孩子。小树叶喜欢和妈妈在一起,我们把小树叶送回到妈妈身边,和她们再见吧。以后我们再来看望你们!
【树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去年的树》教学反思07-23
树真好教学反思07-04
去年的树教学反思09-10
《树之歌》教学反思03-08
给予树教学反思11-07
树之歌教学反思02-01
《给予树》教学反思02-26
大班《树》教学反思03-07
去年的树教学反思(精选)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