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语文《家》的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年级语文《家》的教学反思1
《家》是《北师大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它是一首儿童诗,主题单纯,内容浅显,语言凝练,韵律和谐,富有儿童情趣,贴近儿童的生活,很受儿童的喜爱。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们应把握儿童诗的特点,并以读贯穿始终,注重学生个性的感知、联想、体验等心理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以此发展学生语言,启迪他们的智慧,让他们的心灵和情感受到美的熏陶。
通过此次学校的教学活动月点菜课的活动,从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两方面来看,《家》一文的教学总体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教学过程中体现了低段阅读教学中对“随文识字”的关注,以及针对一年级孩子的习惯养成训练的研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着力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平台,充分关注学生生命发展,弘扬每个学生的个性,在读中激趣,在演中理解,在合作中交流,在模拟表演中提高,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激发兴趣,授之以渔
在课文导入阶段,我是这样设计的:
以图画导入,激发兴趣(课前在黑板上简笔画出诗歌意境)
1.老师带来了一些朋友,想认识他们吗?出示白云、小鸟、鱼儿、种子图及词卡,引导识字读词。(“鸟”注意别忘了其中的点,“鱼儿、种子”注意轻声。)
2.这些小家伙很调皮,偷偷跑出来玩却找不到自己的家了。你能帮它们找到家吗?学生上前贴画。
3.学生看图用句式“(什么)是(谁)的家”说一说。(出示句卡,学生练说时相应出示蓝天、树林、小河、泥土)
随语境重点识字“树林”(有很多树木,所以都有个“木”字旁)
“小河”(小河里流淌着水,和水有关,所以有“氵”)
4.师小结:说得真好,其实,把你们说的话写下来,就是一首很美的小诗。(出示课题)
教学刚开始,首先出示白云、小鸟、鱼儿、种子图让学生认一认。一方面激发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以图为凭借认识相应的四个词,为识字创设具体的语境,有别于枯燥、简单的生硬识字。为小伙伴找家,学生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完成贴图,并以此为契机运用句式“()是()的家”练习说话。学生在饶有兴趣中完成了从识字、认词到说句,既遵循了认知规律,又让学生学得主动。
二、体验阅读,读中见悟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赞可夫也认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因此让学生自由选读便是“触及精神需要”的最好方式。教学《家》一课,结合诗歌短小精悍这一特点,我让学生充分自由地朗读。在读中一遍遍与生字词打交道,扫清了识字障碍,同时,在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在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学生这时的读必定是从内心体验出发,结合生活经验,展开丰富想像,从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教师在学生自读自悟时稍作点拨,旨在再现情境,让学生受到感染,促使其对语言有细腻地感悟。结合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脑海中浮想与词语相关的清晰具体的形象“蓝天万里,白云朵朵;树林里小鸟在欢唱;清清的河水中,鱼儿自由自在地游;嫩绿的芽破土而出,迎着和风微笑……”从而进一步悟出“家”的内涵——温馨、快乐,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使语言文字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图像更为鲜明、丰满,内心掀起情感的波澜,入情入境,达到与作者情感的共鸣。教师适时的评价点拨给了学生个性化朗读更大的空间,让他们在体验中把对语言文字独到的理解感悟,通过读张扬出来,从而形成语感。
一年级语文《家》的教学反思2
诗歌《家》是一首短小精悍,语句浅显易懂,富有童趣的诗歌,它将白云与天空、小鸟与树林、小鱼与河水、蝴蝶与花儿等一对对依恋关系的事物,描绘出一幅幅生动、温馨的画面,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丰富多采和家的温馨,从而引发他们认识世界,了解现实生活中各种客观事物之间的一些简单联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导入环节中,我用欢迎小客人的方式,通过PPT图片将今天诗歌的主体引了出来。接着利用这些主体,让学生帮助小客人找家来引出诗歌,这个环节小朋友表现得非常棒,许多平时不举手的`孩子也纷纷发言,他们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探讨白云、小鸟、小鱼、蝴蝶等与天空、树林、河水、花儿等之间的归属关系。接下来的环节是让学生完整欣赏诗歌从而验证学生说的好不好。这时候,教师不应该用“看看小朋友说的对不对”来引出诗歌,可以用“看看诗歌里是怎么说的”来引出。在第一遍完整欣赏诗歌的时候,我借助PPT,看一幅图说一句诗歌,因为诗歌短小,学生理解比较快。但是在PPT的制作上还需要改进,我将一幅完整的背景图上插入了诗歌的主体,所呈现的就是一幅图被分割成两幅的效果,有些破坏了画面的整体美感。在欣赏诗歌的时候也要注意语言的完整性,可以采取其他方法将四幅画面做在一张PPT上,在欣赏的时候,就不会出现频繁的点击图片,而耽误时间,破坏了诗歌的完整性。第一遍欣赏完诗歌后,大部分学生已记住了诗歌内容,第一次提问“诗歌里面是怎么说的?”
一年级语文《家》的教学反思3
很多学生能说出诗句,但缺少完整性,这时候我及时的补充,引导学生用完整的语句回答。之后的环节是让学生跟我一起用完整的语句朗读诗歌,这时候为了帮助学生记忆,我加上了一点动作,但动作是重复不变的,应该让动作丰富一下,教师的语言也要充满美感,才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接下来的环节是一个游戏环节,我说上一句,让学生接下一句,游戏完成的效果不错,说完之后我就草草收场了,这个环节可以再加上另外的形式,比如:男生说上一句,女生接下一句,或学生说上一句,教师接下一句,这样就增加了生生互动的环节。此次活动的重点我放在了最后的仿编上,我出示了四幅诗歌的背景图,再出示了一些其他的小动物,请学生帮助它们找家。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完成的效果也很好。因为小动物是教师事先准备好的,背景图也是准备好的,学生动脑筋的成分就比较少。这种替换的形式对于学生是否简单了一些,教师可以只提供背景图,不提供小动物,让学生发挥想象,畅所欲言,教师用简笔画的形式将学生说的直接画在背景图上,这样,教师主导的成分就少了,学生自主的机会就多了。在后面的小结环节上,教师说的偏多,应该把更多的机会让给学生。在结束活动环节,我结束的有些快,这首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没有挖掘,只是简单的记忆了诗歌内容,教师还应该设计一些环节引导学生理解“家”的概念,体验“家”带给他们的`温暖。
通过此次教学使我对诗歌教学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各种手段将学生的原有经验进行提升,让学生愉快的学,大胆地运用和表达,达到语言教学的最佳效果,同时也发现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不足,要多给学生自主交流学习表达的机会,还有教师自身的语言美感和情感表达以及运用技巧还有待于日后的不断学习和提高。
一年级语文《家》的教学反思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对一年级的孩子而言尤为重要,他们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为了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我精心设计了用于上课的课件,尽力使平时不敢举手的孩子都积极参与到朗读学习中来。
在教学时,我的设计思路是按照“引学第1行——自学2—4行——共同体会第5行”为主线,以读为主,配以精美的课件把课文内容变得更直观,边读边展开想象,互相提问题,让学生有所感,有所悟。在读、提问、汇报的同时,让孩子们初步具有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勇于表现自我。师生间平等、民主;学生间团结、合作、友好、竞争,同时情感也得到了体验,让孩子们愿学、乐学。
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融入新课标的理念,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巧妙地开发学生智慧,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思维的'空间里自由地翱翔,既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又于无形之中培养了学生对家的热爱,同时也渗透了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当然这堂课还存在着缺点:由于奖励机制不够,课堂气氛较冷,学生都讨论不起来。课上学生说得比较多,但所说的话还不够完整,有的孩子还不能自己说出一段话,学生的口头语也不够丰富。今后在语言积累上还要加强。
阅读没有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朗读不够到位,效果不够突出。最后的说话练习涉及面不够广,学生的语言训练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对低年级学生的课堂调控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学习提高。
一年级语文《家》的教学反思5
这首小诗运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告知学生,自己是祖国大家庭中的一员,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比起《我的家》,这首小诗的内涵深入了一层,从渗透爱家、爱父母到爱祖国、爱大自然的教育。我想,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朗读活动尤为重要。所以,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听师读、自己读、生读生评、男女生互读互评、齐读、表演读等多种读的形式,并通过生动描述以及与学生对话交流,激发学生情感,并把这种情感带到朗读中,从而读出感情。本课的教学难点是正确理解“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我在随文识字“祖国”时,便向学生介绍我们祖国的名称、国旗、国歌等祖国的标志,以及祖国地域宽广、民族众多等常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理解到了我们是祖国的一分子,我们在祖国的.怀抱中幸福成长。
本课还要认识11个生字,学习比划“横折”,学写“口”字。在本课的识字教学中,我采用了自读、小老师教读、开火车、组词等活动将生字落到了实处。在写字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自己认真观察,认真发现每一笔在田字格的位置,帮助学生养成认真观察、认真写字的好习惯。
总的说来,这节课基本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良好。我想,自己还需要在探索听读识字的有效性、课堂学课文与识字与写字的合理安排上下功夫。
一年级语文《家》的教学反思6
首先,我以谈话的方式导人,激发学生交流的兴趣。让学生谈自己的家在哪儿?和在自己家里觉得幸福吗?从而揭示课题并板书课题:家。这时我用形义联想法,把“家”字拆解编成歌谣,边说边写“家”字。其目的是要引起学生对字形的注意。因为在书写的过程中,学生自然意会了“家”字的形义。接着,我以简笔画的方式出示白云、小鸟、鱼儿、种子图让学生认一认。一方面激发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以图为凭借认识相应的四个词,并顺利过渡到听读课文。
利用孩子喜欢的动画,交给学生朗读的方法。让学生在脑海中浮想与词语相关的清晰具体的形象“蓝天万里,白云朵朵;树林里小鸟在欢唱;清清的河水中,鱼儿自由自在地游玩;小小的种子破土而出,长出嫩芽……”从而进一步悟出“家”的.内涵――温馨、快乐,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同时,教师适时的评价点拨给了学生个性化朗读更大的空间,让他们在体验中把对语言文字独到的理解感悟,通过读张扬出来,从而形成语感。
突破难点,学习最后两行。通过认识祖国的地图,教读祖国的名字和欣赏祖国的风景图片等方式,学生情感得到了熏陶,入情入境,从而达到与作者、教材情感的共鸣。
拓展延伸,句式迁移:儿童诗的句式往往可以举一反三,迁移运用。《家》这课中的句式“(什么)是(谁)的家”就是很好的例子。当学完整首诗后,让学生用此句式创编儿童诗,自由讨论,合作完成。这种创编,是学生超越生活经验的创造思维,是发自内心的自由抒发,不仅培养了他们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在运用所积累的词语和句子,丰富阅历,积淀对语文内涵的感悟。
本节课的不足是: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的语言贫乏,缺乏激情,不能应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后半截课,所以,以后在这些方面要多加强,多锻炼。
一年级语文《家》的教学反思7
本单元就是围绕"习惯"这个主题,4篇课文都渗透着责任意识与良好习惯的养成。《文具的家》这篇课文通过妈妈与贝贝的对话,教会学生要整理、保管好自己的文具。
一、教学效果∶《文具的家》这篇课文内容很符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所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来教学,会起到比较好的效果。因此,开课伊始,我就出示学生们丢失的文具引起她们的注意,以让她们帮助文具找家的方式引入课文.激起她们阅读的兴趣。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出示妈妈说的话,让她们结合自身的情况来说说自己有没有犯过这样的错误,妈妈有没有说过类似的话来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要爱护文具,养成将物品收拾整齐的良好习惯。最后举行一场整理书包的比赛,从言到行,让学生自己动手,去亲身感受将文具收拾好就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从而巩固所学。
二、成功之处∶这篇课文的开头我同样用了猜谜的方式来进行导入,学生对于这种方式通常很感兴趣,当谜底"手"揭示的时候,我在"手"之前加了个().让她们在里面填上合适的`形容词,于就是"美丽的""可爱的"之类的形容词就有好多,当有一个学生提到"胖乎乎的"时候,我抓住了这个词语将其导入进今天的课文中,在这堂课中我觉得我用的这个课前导入就是比较成功的。第一课时注重的就是生字词的识订,在教生字的过程中.我采用了齐读、开火车读及男女声朗读等方式来进行,学生很喜欢这种朗读方式,所以气氛也显得比较热烈,在这里我还套用了一个"小小播音员"的游戏来帮助记忆生字,效果比以前的死记硬背要强的多。本堂课以读书训练为经,语言文字训练为纬,引导学生采用"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饶有兴趣的读、想、议、写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促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师运用多媒体,创设多种情景,使学生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之中,寓教于乐,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她们能更好地学习课文。
三、不足之处∶在识字形这一环节中,我的教学任务也落实得不够充分。因为在识字形这一环节中,应该让学生多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去巩固识字的方法,学生的回答可能会更加的有趣与精彩。在指导书写时,我没有注重与过去生字的联系,比如说"瞧"与"着",缺乏知识的连贯性就是我教学思路上所不足的。
一年级语文《家》的教学反思8
《家》是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一首小诗。它清新、自然、朴实,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
一、复习导入,巩固字词
1、复习词语:在导入环节,我带领学生复习了(白云、小鸟、鱼儿、种子、蓝天、树林、小河、泥土)这些
词语,并且这些词语是一一对应的形式出现的,有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谁是谁的家的理解。
2、教写“云”
这一环节体现了课堂上的写字教学。并交给了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用提问寻思、用细读品味
在教学中,我随机展示了蓝天、白云,树林、小鸟,小河、鱼儿,泥土、种子的画面,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为什么蓝天是白云的家?
为什么树林是小鸟的家?树林还是谁的家?为什么小河是鱼儿的家?小河还是谁的家?为什么泥土是种子的家?这些问题让学生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这些想象和描述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读时感情充溢,后面的指导学生朗读就水到渠成。在配乐朗读时,我先交给学生朗读的方法,让学生边读边想画面,把体验到的情感移植到文本之中,用心灵与文本对话,用优美的声音读出对文章的感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激趣课堂,送白云、小鸟、鱼儿、种子回家,
我把()送回家,()是()的家——这一环节的设计,既加深了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课前,我让学生制作了白云、小鸟、鱼儿、种子、大树的图片。学生在课堂上送白云、小鸟、鱼儿、种子回家时激动万分,使文本不再只是一种文字,而是有形、有声的体验,学生也变成了有感情的文本角色。
四、突破难点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这一句是本课的难点。诗中“祖国”是一个抽象的词,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尤其不容易理解。课堂上,我将抽象的“祖国”化为具体可感的事物,突破了学生理解上的难点。,我先让学生认识我们祖国的样子,它就像一只威武的雄鸡,然后介绍我们祖国叫中国,也叫中华人民共和国。祖国是我们的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是我们自己的国家。我们的国家象个大花园,我们就是祖国大花园里的花朵。
之后,我带领孩子在课件中观赏祖国巍峨的高山,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雄伟的长城,无数的珍稀动物……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最后,让学生对我们的祖国说一句话?学生们热爱祖国的情感被自然而然的激发了。使学生明白了我们的成长离不开祖国的哺育、培养,所以说祖国就是我们的家,我们要热爱我们的祖国。
五、课外拓展,积累语言。
为了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我出示了沙滩贝壳海螺、夜空星星月亮等图片,让孩子创编诗歌,()是()的家。
课后的作业是回家把家这首诗歌背诵给爸爸妈妈听并仿写一句话()是()的家。这些都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这节课上,我用一颗未泯的童心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在诵读、对话中去体验、感悟语言带给我们的温馨。在这种体验中,学生的性情得到了陶冶。
这节课带给我的不但是快乐、感动,而且是审美的情趣。让我感到教学不是枯燥的,而是有滋有味的。
本节课的不足是:教学过程中,前四行诗句的教学速度稍快了一些,给拓展环节留下的时间有点多。在突破难点环节准备的一首儿歌《娃哈哈》,忘了播放,随机放在了最后的环节,只起到了让学生放松休息的作用,没有为突破教学难点而服务。
一年级语文《家》的教学反思9
《家》是是一首儿童诗,主题单纯,内容浅显,富有儿童情趣,贴近儿童的生活,很受儿童的喜爱。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能把握儿童诗的特点,并以读贯穿始终,注重学生个性的感知、联想、体验等心理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以此发展学生语言,启迪他们的智慧,让他们的心灵和情感受到美的熏陶。我认为做得比较成功的有两点:
一、体验阅读
读中见悟《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学《家》一课,我结合诗歌短小精悍这一特点,我让学生充分自由地朗读。在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在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美。结合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脑海中浮想与词语相关的清晰具体的形象:树林里小鸟在欢唱;清清的河水中,鱼儿自由自在地游;……从而进一步悟出“家”的内涵——温馨、快乐。
二、句式迁移
突破难点儿童诗的句式往往可以举一反三,迁移运用。《家》这课中句式是“(什么)是(谁)的'家”,我进行了两次迁移。一是在学习课文第二句“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前,其主要目的通过句式的拓展练习使学生对于我们和祖国关系的感悟。二是在学完整首诗后,让学生用此句式创编儿童诗,自由讨论,合作完成。这种创编,是学生超越生活经验的创造思维,是发自内心的自由抒发,不仅培养了他们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在运用积累词语和句子,丰富阅历,积淀对语文内涵的感悟。自我感觉不足之处,学生总是太活跃,我的驾驭课堂的能力还是有些不足,教师的评价语言不够精炼到位,感情投入不够。
【一年级语文《家》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家的教学反思08-04
《家》教学反思07-18
《你的家 我的家》教学反思07-18
《共同的家》教学反思07-29
《蝴蝶的家》教学反思07-12
一年级语文的教学反思10-26
语文一年级的教学反思12-19
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04-20
一年级语文《比尾巴》教学反思07-30
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反思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