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反思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反思1
“读”作为获得知识素材的重要手段,值得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其内在规律,发现其实际方法与策略,并给学生加以指导。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语文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能力。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对学生课外阅读方法与策略的指导,并逐步发展其阅读能力。
一、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
自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以来,广大语文教师把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都铭记于心,并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把阅读的权利还给了学生,现在就普遍情况而言已有明显改善。但老师们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和升学的压力,重课内轻课外,事实上忽视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学生虽然课外阅读了不少书,但效果甚微,语文能力不见提高。究其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阅读目的不明;阅读方法不当。
二、中学语文课外阅读的特点与意义
1.阅读的本质特点
语文训练和思想教育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要因解道,因道悟文,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又在领会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收到语文教学应有的效果。由“因文解道”到“因道悟文”精辟地概括了阅读的基本规律。阅读一般都要经历有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再有思想内容到语言文字这样一个循环往复、逐渐深化的过程。因此,阅读中的理解过程,必须也相应地表现为由表及里和由里及表这样两个互为条件、互相渗透的认识过程。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主要是指阅读者通过对读物的词语、句子、篇章的感知,进而理解读物的思想内容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理解能还处于比较低级的水平。所谓由里及表的认识过程,并不是由表及里的简单的回复,而是理解的进一步深化,是认识的螺旋式上升。阅读实践告诉我们:阅读者在感知词语、句子、篇章,进而理解了文章的思想内容以后,在反过来根据表达的需要,回味咀嚼,理解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词语、句子、篇章来表达,这对于提高理解能力是极其重要的一步。有些词语的深刻内涵,有些句子的言外之意,有些篇章的匠心巧思,离开了表达文章思想内容的需要,往往无从理解。如:《孔一己》末句“大约孔一己的确死了”,其中“大约”和“的确”这一对看似矛盾的词,如果不是结合孔一己被当时社会遗弃的悲惨遭遇来理解,就无从窥见鲁迅先生用词之深意。
除了明确阅读的认识规律,还需了解阅读的心理活动规律,并能依据这种活动规律指导阅读实践。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其心理活动规律包括:复杂的思维活动,复杂的.情感活动,复杂的语言实践活动。一般来说,这三种活动是有机结合、难以分割的,但情感活动的趋向性(如好奇、兴趣、动机等)又往往对思维活动和语言思维活动产生制约和影响,因而情感活动呈现不稳定性,具有调控作用。捕捉学生阅读情感活动,进行适时引导。
2.语文课外阅读的特点
(1)自愿性 传统语文课堂教学统一要求,统一内容,有的“吃不了”,有的“吃不饱”。语文课外阅读是根据学生自己的个性、特长和兴趣,自愿参与,没有考试的压力,能自由自在地参与各种有益的阅读活动,使个人的兴趣爱好和才华得到充分发展,克服了课堂教学“一刀切、齐步走”的缺点。
(2)主体性 传统语文教学的一切是在老师的精心组织安排下进行的。语文课外阅读是由学生自己开展读写听说活动,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能更好地发挥主动学习、敢于探索和大胆创造的精神。
(3)开放性 传统语文教学是封闭型的、单调划一的教学内容和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语文课外阅读不受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硬性限制,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真正实行了开放性的教学活动。
(4)创造性 传统语文课堂教学重知识能力,语文课外阅读重在知识的运用,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和组织活动能力。
3.语文课外阅读的意义
(1)它是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习语文只重视课内学习是不够的,在家里、社会上看书、写字、读报、写信、打电话、听广播、看影剧等都是很好地学习语文。只有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习,才能全面训练和提高听说读写能力,才能正确运用和牢固的掌握语文工具。
事实证明,语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教育相互配合,协同活动,这种多思维结构的大语文教育能产生新的效应,真正拓宽视野,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总之,课内学习是奠定基础,课外活动是课内学习的延伸和拓展,学生独立运用有利于巩固语文知识和发展语文能力。
(2)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语文课外阅读活动具有自愿性、主动性、开放性、创造性等特点,因而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这是终身受益不尽的。
(3)它为丰富精神生活、陶冶情操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在全面推行改革开放的时代,学生思想解放,思维敏捷,自我意识强,喜欢独立思考,他们的精神需求是多种多样的。他认为社会不仅要有牛顿,而且要有莎士比亚;不仅要有康德,还要有贝多芬。总之,为了适应无限丰富、生动、复杂的社会生活的需要,每个人要求全面的开拓自己的精神生活,要求德、智、体、美的意志、性格、情操等全面发展。内容丰富、形式多变的语文课外阅读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满足学生的多种心理需求。
四、 语文课外阅读指导
课外阅读指导应根据学生、教师、学校等具体条件进行不同的指导。一般做法如下:
1.指导学生选好读物
课外读物的选择应以思想内容好、语言文字好、适合青少年阅读为标准。最近,一些非法出版物和不健康的书刊在中学生广为流传,造成种种不良影响。这说明选好读物是课外阅读指导头等重要的事。
2. 指导好课外阅读形式
(1)结合课文教学进行
叶圣陶说:“知识是教不尽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结合课文教学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是大量的经常的工作,结合得好就能收到举一反三的最佳效果。例如,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可指导学生了解古典名著《水浒传》的特点,作者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经过对集体创作的再加工,出色地塑造了宋江、鲁达、李逵等众多的英雄形象,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狰狞面目,反映了“”的历史规律。故事完整,情节紧张,细节描写真实细腻,语言口语化、个性化,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这样,学生在课外阅读《水浒》全书时,对作品的主题思想、语言艺术就比较容易把握。
(2)每周安排固定课时指导
每周划出一、二节课时,保证有计划地开展课外阅读指导。在指定的时间里,可把学生带到图书馆阅览室去边指导边阅读,或先上指导课再带学生去阅览室翻阅摘抄资料,也可以组织专题报告会、讨论会,或让学生自由阅读等。这种阅读形式,能适应学生的个好,所以阅读习惯容易养成,因此深受欢迎。但要加强指导的计划性,同时也要提高学生学习的纪律性和自觉性。
(3)开设选修课
在一些师资、设备条件较好的学校,可开设课外阅读选修课,有计划有目的地介绍阅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怎样使用语文工具书、当代文学动态和作品赏析以及语言趣谈等。开设选修课,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语文修养,要选编合适的教材和讲义,也可聘请有关专家来校讲课。
(4)组织课外阅读兴趣小组
指导课外阅读的方法这是普遍推行的一种形式。学生可按阅读兴趣、爱好相近的自由组合,也可以按家庭住址分地组合。阅读内容可以统一推荐和自由选择相结合。这种形式的活动,应明确要求,安排具体,加强检查。关键在于做好小组长等骨干的培训和指导工作。
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反思2
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开发学生智力,而且可以启迪学生心灵。课外阅读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中学生发展的动力之一。古今中外,凡有成就的学者名人,几乎都有广泛涉猎各种读物的经历。语文学得好、思想品德好的学生,也大都得益于博览群书。莎士比亚说:“书是全人类的营养品。”的确,书海浩瀚。既有社会生活的写照,也有未来世界的召唤,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书是青少年的人生指路标。
一、培养阅读兴趣,打好智力基础
人的智力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根据心理学家布卢姆的研究,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智力发展最迅速、最关键的时期。多数中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后,对扑朔迷离的大千世界,对光怪陆离的知识海洋充满了好奇,老师要充分利用这个特点,适时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他们课外阅读兴趣,增加知识,开发智力。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智力发展的基础。
1.掌握心理,巧妙引导。学生的阅读兴趣具有明显的年龄差异。中学生渴望与人交流,发表自己的感受。高中生的这种愿望尤为强烈,驱使他们喜爱文学作品,不少学生甚至迷恋于课外阅读。此时,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给予必要的引导。要注意两点:⑴推荐方法多样化,调动阅读兴趣。⑵读后评价经常化,促使阅读兴趣持久。
2.注重方法,增加容量。鲁迅曾对爱好文学的青年说过:“读书如蜜蜂采蜜,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知识是相通的,中学生应各种门类的书都读一点,开阔自己视野。
二、加强阅读指导,发展思维能力
学生阅读了一定的课外读物后,知识变得更丰富,思维变得更活跃,逐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时就要求老师善于启发,加强指导,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其它能力的发展。
1.指导辨别。中学生的阅读兴趣一旦形成,不再满足于原有的阅读范围,需要阅读更多更新的材料。而电子刊物的出现和网络的普及能够满足学生的这种需求,阅读不再限于纸质材料,可以上网游览,可以阅读光盘,阅读的容量变大,但质量参差不齐,其中不乏黄色的、暴力的、邪恶的不健康成份,如果任学生自由阅读而不指导辨别,后果将不堪设想,这方面的事例屡见不鲜。因此,教师需教会学生识别不健康读物,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身心特点的课外书,培养他们的识别能力,自觉抵制垃圾读物的诱惑,真正实现“开卷有益”的目标。
2.创设情境。老师有目的地创设富有思考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解答,训练多角度“思辩”的能力。思维往往产生于控索求知中,创设了问题的情境,也就揭示了矛盾:现有的知识不足,需要新的知识。
⑴学生阅读历史故事,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分析能力的训练中提高学生思维的准确性。
⑵学生阅读游记,老师可先要求找出作者的游览路线,或列表介绍所到之处的见闻、特产、风土人情,既训练了思维的条理性,又训练了思维的灵活性,思维能力得到较快发展。
3.鼓励质疑。学生在大部分问题解决后,还有一些问题无法解决,怎么办?这时,老师要鼓励学生存疑、质疑,使他们懂得认识客观世界是一个无限思考的过程。对待新问题的认识应该有“信以存信”、“疑以存疑”的科学态度。
学生有疑难,证明他们动了脑筋,通过质疑促使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南宋朱熹对“疑”能促进思考的作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认为:“群疑并兴,寝食俱废,乃能骤进。”对学生课外阅读产生的疑,指导他们做好摘记,并鼓励他们自己动脑筋去解决,或在课后评论时提出来供大家讨论,教师切不可过早给答案,以防止中学生的独立思考,造成学生不肯动脑筋,思维懒惰。更何况有些问题也不是老师随时可以解答的!
三、开展阅读实践,完善思想品德
中学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期。语文教师理应开辟最广阔的空间,引导学生与古今中外最优秀的作家、作品“对话”,从而真正在他们心灵中“树立善和美的道德理想”。通过参加读书实践活动,学生自我反思、自我调整,把认识内化为品德,逐步完善自己的人格。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当学生思想迷茫时,他们可以从书中找到人生的正确方向。
1.交流感受。在与文章作品亲密接触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世界细腻了,思想世界拓宽了。他们在阅历文学中的人生的同时,开始了遐想和反思,渐渐有了个性化的充满文化内涵的价值观念,迫切需要与他人交流,听取别人的评价。在交流中,学生确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引导反思。学生读书之后,往往会自我反思,与书中的人物比较,自己做得怎么样,但这种反思较为肤浅,可能稍纵即逝,需要教师耐心引导。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人,从中寻找自己的精神同伴与人生榜样,反思之后实践,反思之后读书,“反思一实践一阅读”应当是一个不间断的循环。“与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处读书。”只有融入现实生活,才能不断得到人生前进的动力。
3.倡导体验。读书内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只有亲身体验,亲身实践,才能获得宝贵的人生经验。鼓励学生课外开展社会调查、参加社区活动、进行科学考察、游览祖国名胜,让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完善自我。帮助学生制定活动计划,让他们自主开展各种活动,注意课内教学、课外阅读、实践活动三者的有机搭配。
⑴根据课文和课外读物的体裁及思想内容,结合时令、节日、活动、学校思想教育的重点等来确定活动内容。
⑵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组织丰富多彩、小型多样的活动:办小报、开朗诵会、举办专题讨论会。
⑶语文课文后都有“语文综合学习”栏目,安排活动时一定要结合课文的某些特点,参考教材编者的建议,做到科学而又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