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歌声教学反思

更新时间:2022-12-05 11:30:41
  • 相关推荐
永远的歌声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永远的歌声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永远的歌声教学反思1

  教材分析

  1.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主要写了童年时“我”和二牛、而兰、石花为生病的老师上山采草药的事、表达了“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热爱之情。

  2.学习这篇课文的主要目的:一是让学生感受纯洁、诚挚的师生情;二是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品味文章的精彩语句,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件,抓住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学情分析

  1.经过六年的学习,学生知识水平、分析理解能力、朗读能力等都有了一定基础。

  2.学生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初步感受纯洁、诚挚的师生情。

  3.学生认知障碍点:品味文章的精彩语句,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件,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

  能力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能学习课文的描写方法进行通过典型事件,抓住语言、动作、 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仿写。

  情感目标:感受纯洁、诚挚的师生情,教育学生树立尊敬、热爱老师的优秀品德。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通过典型事件,抓住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1、听写。2、说一说课文主要内容。

  (二)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阅读课文的第二部分时,提出问题以交流:

  (1)从那些方面可以看出“我们的老师好,样样好,天下第一好”?

  (2)“我们”是怎样为生病的老师上山挖草药的?

  (3)当“我们”委屈的向老师献上草药和小鱼时,老师为什么一下子搂住“我们”脏乎乎的身子,哭了?

  2、阅读课文的第一、三部分时,提出:

  (1)走出山乡、走出童年已经很久了,而童年的一些歌至今仍响在耳边,说明了什么?

  (2)走出童年真的很久很久了,她那歌声一直滋润着“我”童年的梦,说明了什么?

  (3)为什么用《.永远的歌声》作题目?

  3、学习本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4、感悟本课在写作上的特点,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件,抓住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方法。

永远的歌声教学反思2

  《永远的歌声》这一篇精读课文主要写了童年时“我”和二牛、二兰、石花为生病的老师上山采草药的事,表达了“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热爱之情。为了让学生深切体会到师生间真挚的情感,我把课堂这个大舞台交给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让他们有机会无拘无束的说,在说中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

  这节课的我的教学目标在情感价值观方面设定为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爱,教育学生树立尊敬、热爱老师的优秀品德,这也是这篇课文的重点。在指导写法方面我制定了帮助学生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件,抓住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

  首先,我先通过播放《童年》的歌曲,让学生进入情境,引出这篇回忆童年的课文,再让学生对课题提出自己的疑问。学生们都提出了许多切题和高质量的问题:这是谁的歌声?歌声里有什么?为什么称为永远的歌声?

  第二步是让学生对这篇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问。让学生明白这篇课文主要写了童年时“我”和二牛、二兰、石花为生病的老师上山采草药的事,表达了“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热爱之情。

  在对课文有了整体感知之后,我就紧紧围绕文章的中心:表现师生之间真挚的感情,通过让学生找出文中的精彩语句进行读与悟的训练。从找出我们爱老师的句子和老师爱我们的句子切入,读悟结合,使学生深刻理解了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然后再把与之相关的写作方法潜移默化地渗透进去,让学生既感悟了中心又掌握了文章的写法。

  第四步是进行课外知识的积累延伸,通过阅读一首歌颂赞美老师的诗歌,再次教育学生要树立尊敬、热爱老师的优秀品德。

  最后让好老师走出文中,来的学生的身边。让学生们说说自己身边的那些令人敬爱的`好老师,然后让学生把自己想对老师说的心里话写下来。以读促说,以说促写,读写结合。

  总的来说,这节课达到了既定的目标,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但由于个人语文素养有待提高,教学能力水平有限,课堂掌控力不强,令这节课还有很多的不尽如人意之处,例如:对语文《新课标》理解不够透,对整个语文教程没有个整体的概念;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亟待提高;整节课都是老师牵着学生走,没有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不熟悉教材、教案;课备的不够细致......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下次能为学生呈现出一堂生动而精彩的语文课。

永远的歌声教学反思3

  《永远的歌声》这一篇精读课文主要写了童年时“我”和二牛、二兰、石花为生病的老师上山采草药的事,表达了“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热爱之情。为了让学生深切体会到师生间真挚的情感,我把课堂这个大舞台交给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让他们有机会无拘无束的说,在说中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下面就这节课谈几点自己的感受:

  一、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独特体验和发展

  以情入境,体验师生之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 “文中的语句让你感受到孩子们对老师的一片深情?”为交流的主题,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自由地说、补充说、选择说、异样说。学生人人都说,人人都有体会,人人都有收获,人人都有发展,改变了以往课堂教学以教为主,以学为辅,变学生被动学为主动学,以动带静,以优促困,全班同学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积极性高了。课文重点,难点在学生说的过程得以突破。更重要的是语言表达能力在师生间,生生间交流过程中得到提高。

  二、抓准关键字词,感悟文章的主题

  文章主题明确,即孩子们对老师诚挚的“爱”。为了更深地体味到这一点,老师引导学生反复吟读,品味文章的精彩语句、字词。如抓住第七自然段中一个“拽”字,联系上文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孩子们是那么喜欢老师,当知道老师生病不能唱歌时是多么着急,从而体会孩子对老师的关心和爱;又如第八自然段中一系列动作描写,学生不仅能从中感受到孩子们抓鱼的情景,更深入想到他们抓鱼并不容易,但为了老师还是不顾一切的心情。通过抓住关键字词,学生自然感悟到蕴藏在细微之处的深情,从而更好地理解了“爱”的真谛。

  三、以读为主,读中感悟,读的精彩,悟的透彻

  “读出感情”是语文课堂经常听到的,怎样读才是“读出感情”?今天我作了一个示范,我抓住关键词句理解后感悟后,再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让学生把自己的个性体验与文本朗读很好的结合起来,读出了思考,读出了文章的韵味,也读出了自己的韵味。如教学含有“悄悄地”这一词的句子时,我抓住了“悄悄地”这一词,联系上下文让学生理解孩子们为什么要“悄悄地问”,会怎样“悄悄地问”,从而体会孩子们真挚纯朴的爱心,再把体会到的情感放进语言中读出来。还有“干脆”一词,我让学生通过对这个词的体会去感悟上下文,然后再把这种情感从语言中读出来。

  本课的教学让我充分认识到,课堂上应让学生人人都有话说,人人都有体会,人人有收获。应改变以往那种以教为主,以学为辅的陈旧形式,变学生被动学为主动学,以动带静,以优促差。本课教学同学们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文章的重点、难点在学生无拘无束地说的过程得以消化,更重要的是语言表达能力在师生间,生生间交流过程中得到提高。

永远的歌声教学反思4

  爱是无形的,它需要用心灵去感受;爱是永恒的,它使人终生难忘;爱是伟大的,它给人无穷的力量。《永远的歌声》这篇课文,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爱的世界。课文主要写了童年时“我”和二牛、二兰、石花为生病的老师上山采药的事,表达了“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热爱之情,是学生熟悉的小学生活的人和事。本课我主要是抓住“感知课文——理解内容——悟真情”这三个主要环节,带领学生理解感悟,并树立起尊敬、热爱老师的优秀品德。

  1.理解"歌声",认为歌声里包含着什么?说清楚课文中是用怎样的语句来写,你是如何体会到的。(找到叩询文本的钥匙)

  2.理解为什么上山采药?采药过程是、大人们找到我们后的情景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抓住一个细节,一个亮点。如我和二牛干脆下水抓鱼的场面:(摸呀 捉呀 追呀 堵呀 )读词,你仿佛听到了怎样的声音?(教学中学生读得平平,没有意识到这四个人物动作的关键词在文中起的作用和领会作者的用词凝练。我就以声传情,以趣生情,以情悟情:这么容易摸到吗?摸就得仔细点——“摸呀”!摸到了赶快——“捉呀”!要不鱼就跑了!可是鱼太光滑了,吱溜一下跑了——“追呀”!鱼跑了你心里不急吗?太快追不上怎么办?——“堵呀”!谁再来读一读?指一学生读。

  3.合作朗读课文,感受“歌声”,重组课文内容,丰厚本旨的内涵。

  4.重读“歌声”,想象说话:歌声向人们倾诉了什么?包含了什么?把歌声改成小诗诵读 :爱是无形的,它需要用心灵去感受;爱是永恒的,它使人终生难忘;爱是伟大的,它给人无穷的力量.让我们都做爱的使者,去继承爱,弘扬爱,传承爱(回归主题,升华境界)。

  这是我来到蒸湘区实验小学的第一次公开课,尽管我作了充足的准备,但是本节课,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课堂气氛不活跃,给学生自学的时间还不够,学生读的不够多,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和提高。

永远的歌声教学反思5

  这次公开课展示的是《永远的歌声》第一课时。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课文主要写了童年时“我”和二牛、二兰、石花为生病的老师上山采药的事,表达了“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热爱之情,是学生熟悉的小学生活的人和事。本课我原本计划是抓住“感知课文——理解内容——悟真情”这三个主要环节,带领学生理解感悟,并树立起尊敬、热爱老师的优秀品德。

  但是,由于初次教语文,又被不熟悉的导学案牵制,导致在第一课时的公开课展示中,将原本构思好的思路生拉硬拽的支离破碎。

  1、没有深刻理解导学案的作用。

  在基础知识达标时脱离导学案的指导,一门心思想夯实学生基础的同时能面面俱到,结果导致导学案沦为检测后的练习。

  2、检测过后的信息反馈不足。

  基础知识检测后没有及时让学生反馈易错字词,询问过后便仓促进行下一个环节,对易错字词的收集和讲解明显不足。

  3、字词方面耗费过多时间。

  第一课时应该是涵盖“基础达标”和“设问导读”两个部分的。由于对教学过程设计的不严格,在此部分耗费时间过多,将设问导读环节直接忽略,使课堂不但违背了初衷,甚至严重偏离了轨道。

  4、阅读时间不足。

  这是一篇能触发学生情感共鸣的课文,如果在开课一始就能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上事半功倍的。

  而整堂课上,唯一让我欣慰的是孩子们的积极配合和基础知识部分的完成。反思又反思,对于接下来的课程,我不会气馁,反而有更多的激情去继续学习。失败并不是这节课唯一的结果,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很多可能。

  在此,无论那些老师能看到与否,我依然真诚的感激她们对我的指导和肯定,这将是我语文教师生涯中最初最美的评价,因为她们给了我继续前进的原动力!谢谢!

永远的歌声教学反思6

  由桑志军副教授主持开展的“反思性教学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促进语文教师发展的有效途径”课题研究,已经历时近两年了,在我校进行了四次课题活动。承蒙学校信任,10月14日由我执教了一节实验课,我讲授的内容是语文出版社S版六年级上册11课《永远的歌声》。接到上课的通知时,我有些紧张,面对专家的听课,我要如何去把这节课上好,如何去驾驭这堂课呢?

  一、课前准备:在反思总结中吸取经验,拟定教学目标

  我翻开课题实验笔记,认真去研究上三次课题活动中六位老师上课时,桑老师对这六节课的评析,以及自己和课题组成员听课后对课堂教学的评价。总结出这六节实验课共同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教者在授课时,总是试图面面俱到,而使课堂仓促延堂拖堂。二是教学目标的设定有偏差,把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相混淆,界限模糊,表述不清。教学目标决定教学内容的选择,目标都含糊或是不正确,课堂效果自然是要大打折扣。在前三次的课题活动中,桑老师明确地指出教学目标的设定一定要清晰一定要有层次,目标的设定一定要明确表达在课堂上达到什么能力目标或知识目标。

  有了清晰的思路后,我开始备课。首先确定目标,目标的确定必须要考虑单元目标和文本特点,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准确地把握课文目标。首先研究单元目标,本单元目标是:

  1.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学习作者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再研究课文,深入研究后发现《永远的歌声》这篇课文是落实单元导读要求的最好课例。课后练习设计的问题“当我们委屈地向老师献上草药和小鱼的时候,老师为什么一下子搂住‘我们’脏乎乎的身子哭了?你对文章题目是怎么理解的?”也正体现了单元导读的要求。《永远的歌声》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孩子们冒着被狼吃的危险去东山为生病的女教师采草药和捉小鱼这么一件事。这是一篇感情真挚的文章,表达师生情深,很容易引起共鸣。再结合本班学生学习情况,我把目标确定为:

  1.初步掌握作者通过典型事件,抓住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2.品味文章精彩词句,感受“我们”对老师真挚的爱,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尊敬老师、热爱老师的教育。

  3.从词语的替换对比明白用词的准确更有利于表达真实的感情。

  二、课堂教学:选择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过程

  目标确定之后,我开始根据课文选择教学内容,尽力避免出现桑老师在前面指出的情况:授课老师在上课时试图面面俱到而不能完成预先设定的目标。根据课文特点,我改变了授课顺序,先分析孩子们爱老师而为老师采药,然后用一个过渡:“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会让孩子们冒着被狼吃的危险去为她采药?”引出写“老师的好”这部分内容的教学。

  根据教学目标,在教学“写孩子们爱老师而为老师采药”这部分内容时,我主要选择四个最能体现孩子对老师一片深情的句子来展开教学。句子一:“放学的路上,二牛拽住我,悄悄地问:‘是男子汉吗?是,明天就跟我进东山去!我知道东山石沟里有样草药叫烟袋锅花,专治咳嗽,老师一吃准好。’我马上想起大人告诫的东山不能去,山里有狼,可还是立即使劲地点了点头。”我抓住“拽住”一词与“拉住”对比,让学生感悟二牛急切要约“我”去为老师采药的心情。从“!”“?”这两个标点去指导学生朗读,读出二牛要去采草药的坚定,从标点符号去体会感情学生很容易把握,当时学生朗读很到位。然后抓住“我”的心理活动“马上”“立即”“使劲”三个词语,让学生在看似矛盾中体会“我”对老师发自内心的爱,明知有危险但还是毫不犹豫答应。句子二:“而眼尖的二兰忽然又发现溪里有小鱼,她说老师是南方城里人,爱吃鱼,让我们抓。我和二牛干脆下了水,摸呀,捉呀,追呀,堵哇,一条条小鱼被甩上岸,二兰和石花就用柳条把它们一条一条地穿起来……”我先让学生画出“我们”捉鱼动作的词语。然后从“摸呀,捉呀,追呀,堵哇”四个词引导学生去想象捉鱼时抓鱼与欢呼的快乐场面,体会孩子们用尽各种办法也要抓到鱼给老师吃的心情,在欢乐中体会孩子们对老师的爱。句子三:“我们兴高采烈地抱着草药,拎着小鱼往回走,迎面碰上来找我们的大人、老师和同学。”这个句子我抓住“兴高采烈”这个神态词让学生发挥想象:“孩子们会想些什么?”让学生了解在神态描写中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句子四:“在大人的责骂和追问声中,我们委屈地向老师献上了草药和小鱼。老师一下搂住我们脏乎乎的身子,哭了,泪水一滴一滴掉在我们脸上……”这个句子重点抓住“献”这个字做文章。先让学生用“献”组词,学生很快就脱口说出“奉献”“贡献”,再让学生用另一个字替换,学生自然地说用“送”替换。在词语的替换中,学生很快就能体会到“献”更能表达孩子们对老师的尊敬爱戴。通过这样的词语替换让学生又明白了用词的准确更利于表现人物的感情。在备课时,我计划抓住“泪水”这个词做文章,我要让学生去理解这是激动的泪水,高兴的泪水,欣慰的泪水,担忧的泪水,是老师被孩子们冒险为自己抓药而感动激动,为孩子们这么爱戴自己而高兴欣慰,为孩子们会被狼吃而担忧的泪水。再抓住“一下搂住”让学生感悟到老师爱抚孩子们的温馨场面,结合课文里的插图去感受浓厚的师生情。但是,在教学时一看时间有点紧,居然把这一个重点环节而忘了,这是非常不应该的。

  在分析写老师好的内容时,我主要先让学生找出写老师好的总括句,再让学生具体分析句子老师好表现在哪些方面。这样的引导,学生很容易读懂,师生互动也比较融洽。

  三、课后讨论:在反思中树立自信并知不足而明方向

  一节课下来,自我感觉还是比较满意。一是我自己本人进入到了课文的情境中,在我的感染下学生自然而然地融入课文情境中,所以整节课都处于一种师生互动积极融洽的氛围中,课堂气氛浓厚。二是课堂教学的展开按照我预设的程序进行,指点到位,学生容易理解课文,整节课下来没有冷场的局面。存在问题是在教学中一直处于一种比较赶的状态,似乎一直在催着学生往前赶。更不应该的就是“老师为什么一下搂住孩子们哭了”最能体现师生情这个环节的教学居然遗漏了。

  桑志军副教授的点评很中肯,听了他的点评,既提高了我的自信又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从而确定了自己今后教学中的改进方向。桑老师是这样评价的:一是教学目标的设定很到位,能紧扣单元的教学目标及课后练习来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很好地落实了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没有眉毛胡子一把抓面面俱到地讲。二是教师的基本功扎实,整节课的教学思路清晰,语言表达流畅,善于启发引导。三是在教学中有课堂生成,在指导朗读中当学生朗读不到位时,能从标点符号的理解去引导,这样的课堂生成使教学充满活力。存在的问题是:一是牵引太多,学生活动空间不足,整堂课比较赶。比如在找体现学生爱老师的句子,一学生汇报了四个句子后,另一学生提出异议,指出其中一处不是时,老师直接说“老师觉得这个地方是”,把自己的理解强灌给学生,有一种“请君入瓮”的感觉。为什么不让学生自己分析到底是不是呢?二是问题的设置太直白了,比如在教学抓鱼时,设置的问题是“把抓鱼的动词画出来”,可以换个说法“作者是如何描写孩子们捕鱼的?”这样让孩子去找去想,不要老师带着孩子们去想,不然就牵引太多太紧。

  听了桑老师的点评,真是恍然大悟,可谓一语道破天机。的确如此,回顾自己所上的公开课,自己总有一种感觉,那就是时间很紧,一节课下来,很累。自己也很想突破改变,但是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因此每节公开课都是如此,走不出这个瓶颈。而桑老师的点评打开了缺口: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就是因为对学生不放心,牵引得太多,牵引得太紧。正如桑老师所言:课堂给人一种“请君入瓮”的感觉,总是预设好后,就一定要把学生往这个框架里赶,这是对学生的不信任,说到底是对自己不信任,没有底气,怕万一学生游离了这个框架而无法驾驭课堂。也正因为如此,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就不充分,只是象征性地思考,然后牵着学生往前赶。

  教而知不足,知不足而奋起改进,这是我上了这节实验课最大的收获。课堂中的闪光点要继续发扬光大,与此同时要改正教学中的不足。要使自己的教学不断地趋向于完美,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有充足的时间思考体验,以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也使课堂充满民主气氛,充满生机。

永远的歌声教学反思7

  爱是无形的,它需要用心灵去感受;爱是永恒的,它使人终生难忘;爱是伟大的,它给人无穷的力量。本单元的主题是“温暖的记忆”,把我们带入爱的世界,感受到一段段故事中饱含的不同方面爱的经历。

  《永远的歌声》是以师生爱为主题的文章。课文主要写了童年时“我”和二牛、二兰、石花为生病的老师上山采药的事,表达了“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热爱之情,是学生熟悉的小学生活的人和事。本课我主要是抓住“感知课文——理解内容——悟真情”这三个主要环节,带领学生理解感悟,并树立起尊敬、热爱老师的优秀品德。

  教学中自认为比较满意的地方,我注重把学习的方法交给学生,让学生利用文本知识提高语用的能力。

  1.让学生抓重点词语,体会文中情和意。----是阅读的常用方法。

  2.“学生为老师捉鱼”中,学生捉鱼的动作,把我们带到了捉鱼的情境中,感受学生对老师的爱,同时告诉学生“准确用词”有助于表情达意。

  3.学生通过课文中“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方法的寻找,体会,引导学生描写方法的运用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4.总结学生为老师“抓鱼、采草药”的事情,让学生明白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方法的有效性。

  5.本课结构特点“首尾呼应”,明白这样用的好处,提醒学生习作中去运用。

  尽管我作了充足的准备,但是本节课,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1.学生读的不够多。

  2.安排的小练笔,由于时间的问题课堂上没有完成。

  3.课堂中提出的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明白提问的方向,造成教学的间断性。

永远的歌声教学反思8

  这篇精读课文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描述了地球上的一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去找水,爱心使水罐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神奇变化。这篇课文意图在于,读有关爱心的故事,体会爱心对别人乃至对社会的意义,懂得关心别人,用爱心对待生活。执教本课我尝试用郭思乐的生本理念,现将我执教后的一些感受与大家分享:

  一、小组交流时效率较低。

  在刚开始尝试生本的阶段,我就已经发现这个问题,我就指定我认为语文学习能力较强的孩子担任四人学习小组的组长,由他组织开展交流并展示交流的成果。我又发现有的组长并不热衷老师给他指派的差事。我想怎样才能调动学习组长的积极性呢?我们班正在实施的班委竞选制度让我豁然开朗,我就让学生公开竞选四人学习小组的组长。学生的需求得到尊重和理解,他们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这也体现了生本理念中有关小队建设的重要性。

  二、全班交流的形式过于单一,参与面较窄。

  水罐的五次变化我可以让五个小组进行展示,这样登台展示的学生就会有更多的锻炼机会。这不正是大班额情况下生本理念的体现吗?学生参与面宽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会更为高涨。

  三、缺乏语文味。

  1、本节课,学生读书时间太少,谈体会感受较多。其实,这不是传说中的生本理念的内涵。生本理念中,特别是升本语文,要体现四个引:以读引读、以读引说、以读引言、以读引写。这是我执教本课的败笔。如果再让我上这节课我会这样引导学生:先围绕前置性作业中的问题,先读相关语句,再谈体会,然后其他小组补充,最后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相关语句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

  2、王主任让我看薛法根的一篇教学实录,让我明白了我应重视语文学习的学法指导。本节课我引导学生用品词析句的方法体会小姑娘的善良品质。而我却没有对理解体会语言的学法进行及时的归纳和提升。

  3、课文中心主旨升华不够。课题为什么以“七颗钻石”为题?这个问题我是有设置的,但是由于课堂时间原因我没有进行。如果我能从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来理解体会大旱灾的严重中删掉学生写话的环节,我就会挤出时间让学生来读书来升华。

  四、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针对这种情况,我就引入了“积分评价机制”。大家的各种表现都会被我用加分来肯定。特别是在课堂展示时,能在别人的答案之上进行补充的学生。最后,以周为单位评选“星级小组”。

  以上只是我尝试生本课之后的一点收获和感受。我将继续尝试生本。

【永远的歌声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永远的作文11-09

教学故事的教学反思12-03

比例教学教学反思11-29

口语教学教学反思11-21

大海教学反思12-03

购物的教学反思12-01

《故宫》教学反思11-30

比例教学反思11-28

《检阅》教学反思11-27

物体教学反思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