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教学反思

时间:2024-02-19 07:15:56
  • 相关推荐
《归去来兮辞》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归去来兮辞》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出仕与归隐是中国古代士人所要面对的重要人生抉择,因为这一抉择直接关涉到士人如何实现人生的价值,如何安身立命,如何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对于归隐还是出仕,陶公是经过反复抉择的,其中的经历也颇为曲折复杂。就像叶嘉莹先生曾说“研读陶渊明的诗,我们可以体悟到,一个伟大的灵魂,如何从某种矛盾失望的寂寞悲苦中,以其自力更生,终于挣扎解脱出来,而做到了转悲苦为欣愉,化矛盾为圆融的,一段可贵的经历。”

  人生漫长得转瞬即逝,有人看见尘埃,有人看见星辰。陶渊明就是那个终其一生在追逐星辰的人。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能够成为什么样的人,不是因为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而是你周围的环境,希望你成为什么样的人。垂垂老矣的父母,希望你成为孝子,承欢膝下;嗷嗷待哺的孩子,希望你成为慈亲,可以依靠。国家,希望你成为一个好公民,遵纪守法;单位,希望你成为一个好员工,忠于职守。朋友,希望你通情达理,能够向你倾诉衷肠;亲戚,希望你飞黄腾达,能够帮衬帮衬自己……陶渊明真是一个有勇气、可以实现自己的人,他真是能够在孤独寂寞之中支持下来、活下来,能忍受别人所不能忍受的孤独跟寂寞。

  余秋雨曾说:人的一生,紧要的是心间的一泓清泉不能没有月辉。陶渊明他守着心中的月辉,当我们还小的时候,每个人心里都有一轮皎洁的月亮,明明白白地照见我们最想要成为的自己;后来,我们被各种各样的规则、各种各样的教导、各种各样的权衡,塑造成了别人想要的样子,庸碌一生,或者说,苟且一生。有时为了所爱的人,在很大的程度上,远离最想成为的那个自己,让心空里的月亮,减去了不少清辉。

  打动我的,还有苏轼对陶渊明的评价:“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我的思绪又随着这几句评语走了。一个人,真的可以做到这般坦荡率真吗?自古文人多清高,怎么可以“不以求之为嫌”?又怎么可以“饥则叩门而乞食”呢?记得秦观穷至无米下锅时,妻子徐氏哀求他去向钱穆父借钱,秦观却不肯,徐氏以去瓦肆卖唱相逼,秦观也只是给钱穆父送去一纸诗文:“三年京国鬓如丝,又见新花发故枝。日典春衣非为酒,家贫食粥已多时。”诗到米来,秦观最终也不肯低头吐一个借字,同是文人的陶渊明却能够如此坦承自己的窘迫,果然“质性自然”。人贵真,诗亦贵真,诗真乃由人真而来,原来陶诗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便在于此。再看《归去来兮辞》,就有了不一样的感觉,面对它,不再是一篇课文,而是带着一种深深的敬仰。

  仕与隐的选择,贫与富的交锋。此时的归隐,陶渊明绝不是一时冲动,而是经过了深刻反思,是对人生做出的理性抉择!

  走出“尘网”,逃出“樊笼”,陶渊明在田园落地生根。此后二十多年一直到生命的尽头,他再没有出仕为官,因为他已经摒弃了假我,找回了自我,活出了真我!陶渊明成为一面旗帜,一座精神堡垒。中国的封建士大夫们,每当仕途失意官场失宠时,往往回归陶渊明,寻求精神安慰。陶渊明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抹别样的色彩,成为过去、现在、将来常谈常新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