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学教学反思1
这是第一课时,在设计上以探究实验为基础,通过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努力构建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课程文化,让研究性学习走进物理课堂,走进物理教学。教学过程中体现了小组互助合作,并在物理教学中体现物理的艺术性、语言的激励性。坊子区教研室王局长对本节课评价中提到备课、讲课、学生互动常态高效、老师学生主动思考,教师环卫思想为了学生去指导,教师把学生思维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当作自己解决问题的.重点。在学生的活动方面小组的活动不够大胆,学生的心声未能充分、大胆、积极的表达出来。对杠杆的平衡条件的结论未能充分的落实。通过全区物理教师同仁们帮助和指点我对本节课中存在的问题逐一思考并进行缜密的思考特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1、关注与高中课堂知识的连贯如力臂的概念理解,支点的理解与高中的轴联系。
2、在对杠杆的概念进行总结使用“模型法概念”时,多给学生准备点可以动手操作的器械工具,如铁丝、钉子板、剪纸、细线等可以用杠杆器具操作时用到的一些材料。
3、在强化力臂的画法时结合中考,让学生对照实物进行练习。
4、杠杆的平衡条件探究实验过程中要充分引导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充分对结论的分析进行讨论,对于结论中出现的问题如力与力臂相加的情况可以让学生去分析它的巧合性不要教师代办。(如果学生没有得到这样的数据教师可以举例动力等于阻力时的特殊情况)
科学教学反思2
这篇文章是关于小班科学课的《制造声音》。这节课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幼儿们通过操作体验自己创造声音的乐趣,并借此机会学习并使用不同材料发出不同的声音。
该活动主要分为三个环节。重点在于培养幼儿的参与性和主动性。
第一环节,我们尝试让幼儿发现声音的制造方式。教师用瓶子制造出声音,吸引幼儿的兴趣。通过此活动,幼儿们开始意识到原来声音是可以制造出来的,只要动动脑筋,很多东西都能发出声音。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到自制声音带来的乐趣,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师生互动的重要性。
第二环节,则鼓励幼儿们在不同的区域内自由探索材料,并尝试发出不同的声音,以达到生生互动的目的。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扮演更多的`是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幼儿顺利完成活动。
第三环节,则是幼儿自行表达之时。幼儿们分别围坐在老师身旁,展示自己的创作,并向同伴演示如何制造出这些声音。在此环节中,幼儿们大胆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整节课下来,我发现需要改进的方面还有许多,但是通过反思和总结,我将会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改进,争取做得更好。
科学教学反思3
《纸的观察》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的第五单元《纸》中的第一项活动,它是从“观察一张白纸”开始,让学生详细观察描述一张白纸有哪些特点,然后比较两张不同纸的主要区别,能用数学的测量方法科学的比较纸的.厚薄,进而寻求各种纸的共同特征:纸是由纤维组成的。
本课的教学设计理念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培养学生探生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为重点。强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亲身经历、动手操作和实验来学习科学。并通过主动探索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发展他们对科学的理解力、思维能力及多方面的科学素养。整个教学设计主要由三个观察活动组成,以纸的观察为主线,把重点放在比较各种纸的不同及观察纸的纤维上,把难点放在寻求纸的共同特征上。 在本课时的教学中能做到依据新课标要求,运用发现法,引导学生进行创设情境——观察思考——预测论证——总结深思的四步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开展学生活动,为学生搭建探究活动的平台,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品尝成功的喜悦。
如果,能在小组活动中,完成观察报告,并在小组内进行自评与互评,由学生自己为自己的报告评分。培养学生在观察后及时进行记录的良好习惯,就更完整了。
科学教学反思4
在孩子的眼中,小动物是他们最亲近的朋友,尤其是处于5—6岁年龄段的幼儿,他们对动物的感情更是有增无减,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一提及关于动物的话题,他们都会表现出莫大的关心和好奇。但是一谈到关于动物方面的科学知识,他们往往是瞠目结舌,一下子没了兴趣。如何在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中恰到好处地渗透科学常识教育?让幼儿在科学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达到“游戏在其中,学习乐悠悠”的自然效果呢?现就以本人组织的大班科学《有趣的尾巴》为例,在自我反思的过程中就“如何让孩子在游戏中爱上科学”这个话题与各位同仁作一交流,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反思设计思路:
《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科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精心呵护和培植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的好奇心。因此本节活动的设计我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将枯燥的科学知识情境化,将游戏融入到科学活动之中,以猜测、观察、描述、游戏为主体组织幼儿活动。活动重在让幼儿了解几种动物尾巴的特点,激发幼儿了解其它动物尾巴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探究能力。活动设计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和认知特点,也基本体现了我园“354”游戏教学模式的相关要求。
二、反思活动目标:
1、自主学习目标:通过参与游戏让幼儿认识几种动物尾巴的特点,感受动物世界的神奇。(适宜幼儿的年龄段特点)
2、合作学习目标:在共同游戏中熟悉动物尾巴的特点,了解几种动物尾巴的作用,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符合大班幼儿的兴趣出发点)
3、探究学习目标:激发幼儿探索其它动物尾巴的兴趣及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德育渗透比较切合五岁孩子的情感体验)
三、反思活动过程:
1、游戏情境导入自然。
通过和幼儿饶有兴致地谈论喜欢的小动物,并引导幼儿学学自已喜欢的小动物的样子,以引起幼儿对动物的关注。活动中,说起自已喜欢的小动物,孩子们说得滔滔不绝,学得栩栩如生,活动室里气氛融洽,欢声笑语不绝于耳。游戏情景的成功创设使得幼儿的兴趣很自然地迁移到“动物的尾巴”这一主题上来。
另外,我成功植入了“捉迷藏”这一小游戏,小动物们非常粗心,把身体藏在了里面,却把尾巴露在了外面,让幼儿由尾巴来猜是哪种小动物。此时,幼儿的好奇心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认真地观察,兴致勃勃地描述,大胆地猜测,并和同伴积极讨论,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的探究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游戏材料准备丰富。
游戏中,我投放了充足的活动材料,诸如多媒体课件及动物身体和尾巴分离的图片等,从而有效地锻炼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例如在让幼儿了解动物尾巴的样子时,我首先让幼儿从尾巴的大小、粗细、形状、颜色等多方面观察自己看到的尾巴,并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接着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猜猜是谁的尾巴,然后再出示动物全图。紧接着,让幼儿进一步通过合作、动手拼图等,在探究交流中熟悉了几种常见动物尾巴的样子和妙用,这不仅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还发展了孩子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整节活动让幼儿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习得了科学知识。
3、多个领域相互渗透。
整节活动中,我将活动的主体交于幼儿,引导幼儿将自已观察到的、想到的用恰当的语句表述出来,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让幼儿玩动物尾巴拼图游戏,发展了幼儿的构图、动手能力。
4、直面瑕疵以待提高。
当然,本节活动中也存在不少实际问题:
如:活动中应进一步发展幼儿的发散思维能力,放手让幼儿自主探究,不能“见好就收”。在让幼儿猜测动物尾巴的作用时,应给予每个孩子发言的权利,让孩子们把自已个性化的看法说出来,再让孩子们探讨谁说得对,谁说得不对,为什么,必要时教师给予必要的引导,不能当听到幼儿说出教师所期望的标准答案后,就剥夺了其它幼儿发言的权利,匆忙转入下一个活动环节。
再如:在组织幼儿玩拼图游戏时,可再增添几条尾巴图片,活动增加难度,效果可能会更好。
总之,通过本节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我有了以下几点思考:
一是如何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科学始与好奇”,幼儿天生的好奇心是促使他们探索的内在因素,是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基础。好奇心又是兴趣的先导,从小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就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从而使幼儿主动学习科学、爱上科学、迷上科学,通过活动,我明白——幼儿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要能够抓住幼儿的心理特点,从幼儿的角度出发,采用适合他们的游戏情境来组织教学,这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才会被激发出来。
二是如何做到“小游戏大生活”。要做到以教材为“教学资源”,教给幼儿更多的知识,做到“小游戏大生活”,就要做到游戏前准备充分,游戏中兴趣激发到位,游戏后拓展延伸自然而富有层次,这样的以游戏为载体的集体教学活动,才会真正有助于幼儿的学习与发展。长此以往,我们的幼儿教育才会呈现出和谐的“原生态”、“自然美”!
科学教学反思5
在进行本次教学的时候,我收展示各个充气玩具的图片,然后从这些图片我引入本课。从效果看,学生的反应的效果还是不错的。然后组织学生进行研究充气玩具。我首先出示注射器和橡皮。然后演示里面冲一些空气。然后教授学生怎去做。由于我分发的注射器是玻璃的,因此需要在活动中注意安全的问题。展示完注射器的使用方法之后,我指导学生进行想一想在操作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这个时候学生都能够注意到安全问题。在这里我强调了操作的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学生进行活动的时候,学生们都进行较为谨慎的操作。但我发现有的学生虽然操作但是没有进行观察,我就是要求学生进行观察和感受。还有许多小组的.合作的不是他太好,需要老师进行教育和指导。在我发现学生基本上都进行了体验之后,我让学生进行将注射器进行交会。学生们交回之后,然后学生进行汇报。我想这个操作还是有必要,进行这一边之后,学生就能够较为专心的进行汇报和交流。通过学生的汇报和交流,我导出压缩空气,及发现压缩空气又弹性,能够产生弹力。然后组织学生进行篮球的拍球的比赛,当然一个是气足,另一个是气不足。通过活动很容易得出充气玩具有弹性,并且得出压缩的越厉害,弹力越大。这个活动效果还是不错的。
最后一个活动就是学生进行放气球的活动,在个活动中学生比较容易的发现气球的运动与喷气发现的不同,然后介绍反冲。这个活动虽然学生经常做,但是经过活动能够有更深的印象,和更深入的了解。
科学教学反思6
本课通过寻找有生命的物体,讨论有生命物体的特征等活动,建立起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特点的有生命物体的科学概念,使学生知道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知道有生命的物体具有能够繁殖、长大、呼吸、需要营养、有反应等几个基本特征。
学生对有生命的物体有着天生的兴趣,对小动物的关注和对植物的观察从他们幼小的时候就开始了。如果问有生命的物体是什么样的,他们会说是“活的”。这是他们以往对有生命物体的认识积累。因此,“寻找有生命的物体”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一方面可以探求学生对有生命的的已有认知,另一方面把学生带到某一具体环境中去寻找他们认为有生命的'物体,这种亲身体验会增加更多的感性认识。在寻找过程中,“有生命的物体”成为任务驱动,这种认知上“是与不是”的冲突会有利于后续正确概念的形成。
在活动前,我提出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在校园里找到的有生命的物体,填到教科书第12页的表格中。在活动中边找边记,能够锻炼学生的记录能力,利于在收集证据过程中良好习惯的养成,为后面的研讨提供大量的“食粮”。杨树、竹子、悬铃木、兰花、茄子、辣椒、丝瓜、蚂蚁、蝴蝶、麻雀、鸽子、蜗牛……校园里的生命体被同学们一一发现。惊呼声、笑声、交流的悄悄话,此起彼伏,气氛甚是热烈。
带着寻找到的结果回到课堂进行讨论:为什么说它们是有生命的?这实际是从具体的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本质的东西。这个环节对于学生来讲有一定难度,因此,教材中依据生物的本质特征、对于有生命的物体基本特征的表述都是学生能够接受的,可以让学生比较容易地知道有生命的物体具有哪几个最基本的特征。这个活动与寻找活动是一体的,有了前面的“实地作战”,这里才不会“纸上谈兵”。
我最后安排学生对第13页列举的一些物体进行辨析:它们是有生命的物体吗?这是前面活动的延续。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有生命物体的基本特征。学生只有明确了有生命物体的基本特征,才能够说出它们有没有生命的理由。总的来说,在这个环节,同学们表现得相当不错。
当然也有遗憾与不足。个别同学记录本不带,别人找光知道跟着瞎跑,从不动手。我问为什么不参与?得到的答案让人哭笑不得:“我妈说了,不能把手弄脏。”另外,有些同学对有生命和无生命物体的判别还不得要领。这一切都需要在后续教学中解决。
科学教学反思7
作为一名科学课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当怎样做才能有所创新呢?通过学习和几年的教学经验,我体会到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注重教学创新,教师的教学创新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自己主动探究,获取新知识,得出新成果的一种教育手段,教育创新要有具体的实施目标,实施措施,不能搞教条主义,要从培养学生从能力入手,改革课堂教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不满足于书本或生活中所给予的知识和经验,使学生自己能主动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2、科学课教学创新不能离开基础知识的传授。学生只有在充分掌握了基础知识的条件下,才能认识自然现象和规律,当代科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开发潜藏在每一个学生身上的`创新能力。但由于学生的思维水平、认知经验、知识构架的不同,还需要我们针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确定不同的创新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创新中注意层次,普遍开发。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和能力。
3、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对所教班的学生的思维水平、认知经验、知识构架做了充分了解,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基本技能的培养,有机利用一些课件,进行资源整合,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的情境中,树立创新精神,主动发现问题。还要使他们在自己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从而获得更多更新的知识。
4、科学教师在教学创新中,应当针对学生智力发展水平及认知方式不同的特点,做到有的放矢,培养学生的认知,从而形成知识的迁移,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然后再结合丰富的教学经验,将教学资源进行适当的整合,使学生产生新的体会,得到新的知识。
总之,科学课教学创新是一门艺术,它要求科学课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如果教师具备了一定的创新能力,那么他的教学就富有了创新的活力,就能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自主参与学习过程,做到探究性学习。
科学教学反思8
溶解看似比较简单的一个生活现象,学生在生活中也有一些生活经验,如看到糖和食盐等“化”到水里的情形,但要真正弄清楚溶解的概念也并不简单。所以在设计这堂课时要注意循序渐进,让学生在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感受中建立溶解的念。
首先从学生最熟悉的食盐溶解的现象出发,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加强观察,并学会总结溶解的特征。溶解的特征之一是“溶液不会自行沉淀”,特征之二是“看不见物质的颗粒”。但是我们在溶解食盐过程中,往往由于食盐本身含有杂质,在溶解后在杯底会有一些沉淀。为避免对学生产生误导,一是在实验准备时,把食盐溶液进行过滤,二是在学生实验出现类似现象是,要及时的'解释。学生观察完溶解现象后,让学生观察沙在水里的情况,可以更好的做对比,从对比中找到溶解的真正含义。
当学生对溶解的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可以让学生根据溶解和不溶解的特征来辨别面粉在水中是否溶解。面粉和食盐与沙相比,溶解过程中出现的现象特征处于前两种物质的中间状态,所以学生较难判断,究竟能不能看见面粉颗粒呢?因为面粉溶解后,呈现出的是一杯白色的悬浊液,几乎看不清面粉的颗粒,这就需要学生仔细耐心的观察,当放置一段时间后,很明显,面粉沉淀到了杯底。当我们*近一些,我们还是能看到水中悬浮着的面粉颗粒。因此通过用眼观察,我们就可以判断面粉是不溶解于水的。而后面的过滤实验则更有力的证明了这一点。
学生在进行过滤实验时,出现较多的误差,如有的学生不会很好的使用玻璃棒;有的学生太用力,从而把滤纸戳破了等失误。学生的这些失误是由于我在实验之前,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掌握过滤的要点,所以在实验之前应该多加强指导。实验过程中,需要把过滤纸很服贴的放入漏斗中。在实验中我把干的过滤纸浸湿了,这样就能很服贴地放入,这也是想当然的做法,不够科学。课后,我查了一下,原来正确的操作应该是把过滤纸放入要过滤的溶液中浸湿。虽然我课上的操作并没有影响实验效果,但这种操作是不够科学的,所以以后在教学中要注意,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总之,对于学生科学概念的理解不能急于求成,一定要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感受中获得,这样才会深刻,也才是真正增长了学生的知识。
科学教学反思9
在反复阅读和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光的折射现象,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中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能尝试运用光的折射知识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作出解释。
2、对光的折射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想知道并爱提出有关光的折射方面的问题。
3、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对于光的折射现象,学生很感兴趣,但理解折射规律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确实很难理解和掌握,所以把教学目标定位在“了解”而不是“理解”的层面上。只是让学生对光的折射现象有所了解,能尝试运用光的折射知识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作出解释。但要力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折射现象产生极大的兴趣,引发学生对折射现象的认真观察和深入的`思考,只有这样,才能把探究时空有效的延伸到课下。如果课下孩子们能主动的去搜集有关资料、设计实验继续探究折射现象,那才是我们所期待的教学效果。
为了更有效的落实以上教学目标,我采取了如下措施:
1、课前交流弥补知识断层
在备课的过程中,我发现这几课的教材编写好像有点问题,出现了知识断层。第一课《认识光》主要让学生知道光是沿着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的。第二课《玩镜子》主要让学生知道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路线。本课《筷子折了》主要让学生了解光的折射。学生要认识折射现象,首先要知道我们是怎样看到物体的。这一点非常重要。但是前几课的教学并没有涉及到这方面的内容,学生的生活经验也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出现了知识断层。学生很难理解光的折射现象。所以课前我通过和学生交流,让学生知道:我们之所以能看到物体,是物体把光反射到我们的眼睛里。
2、紧密结合学生生活经验。
课中师生交流:在岸上感觉水很浅,这是怎么回事?
课尾实践应用:渔民向哪个位置用力,才能叉到鱼?
3、首尾照应引入魔术表演
魔术表演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一上课,先表演“隔空变钱”的魔术,吸引学生的眼球,吊起学生的胃口,在学生特别想揭秘的时候,话锋一转:魔术的秘密要用到今天咱们要学习的知识就能解释。临下课,让学生用用所学知识解释课始的魔术“隔空变钱”,并教学生表演拓展魔术“消失的硬币”。通过这样首尾照应的魔术表演形式,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意识到许多魔术表演就运用了科学知识,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通过以上的措施,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引发学生对折射规律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从而主动求知继续研究,将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探究活动延伸到课外。给学生一个平台,他们会展现无限的潜能,创造无限的精彩,也会回报我们无限的惊喜,这正是我们追求的教学境界--------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引发学生的主动学习。
从课堂上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还是令人比较满意的。孩子们的学习热情高涨,始终处于一种探究的氛围当中,能够用光的折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并对这些现象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基本还是沿着正确的方向在行进,主要问题出现在验证实验环节。学生分小组用玻璃片和激光笔验证光的折射,有的组操作成功了,有的组不成功,原因就是玻璃片太薄而激光笔的笔头较粗,不容易让激光笔射出的光进入玻璃,必须把玻璃片平移到桌边。由于时间的原因,没有将指导做的更到位更细致些。
课前的备课、课上对学生的关注、对教学节奏的把握,应该更充分些、更细致些、更到位些。
科学教学反思10
一、 调整教材的内容顺序
教材安排顺序是先认识大气层及其对地球的保护作用,然后在认识空气的存在。以前总觉得这样不顺畅、别扭,通过学习我知道了这不符合知识本身的逻辑---学科逻辑,学习有关大气层的知识应该是在学生认可空气存在基础上进行,所以进行了调整,改为先认识空气的存在,进而了解大气层的有关知识,最后认识有关大气压力等内容。
二、 强化技能体现
学生对于知识技能的掌握需要不断的强化才能真正的内化。课上,第一次证明杯子里是否有空气是学生初步意识到如何辨别有效实验现象,意识到现象和结论之间逻辑关系的,后面的采用多种方法证明周围有空气是个强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强化的手段有三个:一个是报告单的.设计。报告单上有预测现象、实际现象、能否证明空气存在这几项内容,目的就是提醒同学的注意。二是实验材料的选择。小水轮这个材料实际上是给学生设的一个小陷阱,前面认识水的时候用过这个小水轮,用它证明水流有力量,学生可能误将这个实验来证明空气的存在,在学生出现错误的基础上强化,这样容易引起学生的重视。三是根据学生的汇报有目的的追问来完成这个强化过程。本课突出了由扶到放,使学习过程符合学生认知逻辑,以前我也是这样做的,但是没有意识到其强化功能,因此这次做了一些改进,是强化功能更到位,不如报告单的修改,追问目的的加强。
此外,通过这课的教学我还有一点体会,就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使学习内容承载更多的任务。
《空气的存在》本身承载着通过实验认识到空气无处不在、能够证明空气存
在,培养实验能力的教学任务,在此基础上,我还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以及教学时间,使其承载了注重培养学生实证的科学能力和基于事实的推理思维能力。
科学的本质是求真求实。三年级的学生认可空气的存在,但没有从科学实证的角度去认识,因此整节课的设计主要都是围绕如何证明空气的存在展开的,就是用可见的现象证明不可见的物体。学生的证明过程也是培养他们实证意识的过程。
韦玉在《探究式科学教育》一书中指出:“我们让儿童从熟悉的、主要依靠感官感知的认知方式出发,逐步学会运用基于事实的推理思维,应该逐步引导他们运用推理思维来进行数据的现实和分析,而不鼓励他们依靠直接的感知来形成表面的结论”。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景:学生汇报现象积极踊跃,但是当问到这些想象说明什么的时候,学生就显得比较沉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的学生还没有形成基于事实的推理思维习惯。这就需要教师在课上根据具体内容进行培养。我觉得本节课的内容是培养学生推理思维的合适载体。课上的每个实验都要强调这个现象能否说明空气的存在,就是要使学生意识到现象和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久而久之,学生的推理思维能力就会提高。
科学教学反思11
本节课通过引导幼儿去观察、去操作、去发现、去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从而使幼儿在活动中,知道轮子在生活中给我们带来的方便、在操作中发现制作车轮材料的特性,并且乐于动手操作并大胆想象和猜测。幼儿既获得了极大的情感满足,也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
活动课前我给幼儿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汽车模型,他们高兴极了。接着我提问:“你们看,所有的汽车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特点?”他们很快的回答我:“汽车都有四个轮子”。接着我就开始做:“推重物”的实验,经过仔细地观察,他们发现了有车轮的小车跑的快,发现了车轮的`作用。他们的结论是:小车上有轮子,是轮子起的作用帮助了我们,给我们提供了方便。
我的问题:“你们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轮子?他们都一样吗?”激起了孩子们的讨论欲望。他们争先恐后的回答我,见过的汽车有:汽车、卡车、自行车、溜冰鞋、滑板车、滑轮等,还真没想到他们会知道那么多有轮子的东西呢。并且他们也能够说出很多不一样的地方,如:大小、花纹等。
通过前二个环节的学习,孩子对轮子有了初步的了解,接下来我给孩子提供了几个小车轮让幼儿探索各种车轮的制作材料、发现车轮的特性。幼儿发现了所有的车轮都是橡胶做的,我请幼儿接着讨论为什么轮子都要用橡胶做,其他材料为什么不可以。并且请幼儿动手捏一捏,按一按,把几个轮子放在一起滚一滚,看一看。最后我总结:“因为车子要承载很重的物体,而橡胶的弹性好,在收到压力变形后能很快恢复原来的形状。橡胶对噪音和振动有减缓的作用,所以车子在凸凹不平的地面上行驶时,可利用这一特点来减小噪音和颠簸。”
最后,我给幼儿介绍了一些关于车轮的相关资料,并且幼儿给少了轮子的汽车添加轮子,要求孩子可用不同的方法如:贴轮子、画轮子等。孩子可自由选择,孩子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充分发展。
科学教学反思12
设计意图排队是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中最常见的。如:上厕所排队、打饭排队、来园离园排队、做操排队等。特别是做操排队,需要幼儿根据老师的要求进行排队。如男孩女孩各排一列或按照高矮来排队等。"排排队"这个活动就是幼儿在比高矮基础上按照要求对物体 进行排序
活动目标
1.学习比较物体的高矮,能按高矮对物体进行排序.
2.在游戏演示、操作比较中了解比高矮的前提条件.
3.乐意参加数学活动,体验操作中的快乐.
重点难点
学习比较物体的高矮,能按高矮对物体进行排序.
活动准备
有大小、长短物体的排序经验皮球一个.
小鸭玩偶、小鸡玩偶装在有高度的篮子里、小猫玩偶 操作排序卡、高矮不一的积木.
活动过程
一、拍球,引出高矮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球,谁想来拍拍这个球?拍的时候脚不能踮起来,也不能跳起来。
师:这两个小朋友谁拍到了?谁没有拍到? 师:为什么××拍到了,而××没有拍到?
师:对,因为××高拍到了球,××矮拍不到球。
师:那老师和小朋友谁高谁矮呢?请一个小朋友和老师比一比。
师:老师和××谁比谁高谁谁矮呢?,请小朋友说完整。(老师比 xx 高。Xx 比老师
矮)
二、了解比高矮的条件
师:我听到了小动物的叫声,原来是小鸭小鸡。小鸭和小鸡也要来比高矮了,我看看,小鸭和小鸡谁比谁高谁比谁矮呀?(小鸭站在桌子上,小鸡站在有高度的篮子里)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清楚(篮子拿掉),现在它们谁比谁高谁比谁矮呢?
师:刚才小鸡站在高高的篮子里,而小鸭站在桌子上,这样能比吗?,那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师:请小鸡下来也站在桌上,现在小鸭小鸡都站在桌上能比了吗?那请问谁比谁高谁比谁矮呢?
师小结:比高矮要站在同一高度上才能比。小鸭小鸡说谢谢小朋友,你们真棒!
我们回去了。
师:喵喵喵,谁来了?小猫来了,那小猫是高还是矮?
师:原来只有小猫一个,没有谁跟它比,所以我们不知道它是高还是矮。比高矮需要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才能比。小猫请你回去找个好朋友比一比吧。
(三)与同伴比高矮
师:小朋友,我们知道了比高矮要两个或两个以上,而且要站在同一高度上才能正确比较。那现在你们想不想跟好朋友比比高矮呀?
师:请你们找个好朋友,比一比,看看谁比谁高谁比谁矮?
师:请你说说,刚才你跟谁比了?谁比谁高谁比谁矮?(引导幼儿完整表述 xx 比我高,我比 xx 矮。我比 xx 高、xx 比我矮)
(四)给积木排队
师:现在老师要请三个小朋友上来,比一比,并且根据高矮排排队。
师:最矮的排在最前面,谁最矮呀?看看他们是怎样排的?(从矮到高)
师:刚才啊,小朋友们排的特别的好。老师手里有排列卡,看到小朋友玩得这么高兴,五个积木也来了,他们也想来比比高矮、并按高矮排队。请从排列卡红旗的地方开始排队,排的时候要按照从矮到高的顺序排队。
师故意错空:这样排队对吗?为什么?谁来帮老师改正? 师:原来排队时要从矮到高的顺序来排。
师: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七个积木、还有排列卡,请小朋友给积木从矮到高排在排列卡上,注意从小红旗的地方开始排哦。
师:大家一起来看看你们是怎么排的?(针对出现的情况讲评)
(五)延伸活动:
师:又来了三个积木,他们也想排到队伍里来,老师把所有的积木放进益智区里, 区域活动时你们去试一试,看谁排的又快又正确。
活动总结
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有准备的操作环境,把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 便成了有趣的生活活动,把数学活动与游戏活动进行了整合。教具也是幼儿所熟知的 物品:动物玩偶、积木。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主动去探索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游戏是每个幼儿都感兴趣的活动。在本次活动中,我采用了情境游戏法来吸引幼儿的注意。主要通过小鸡小鸭比高矮、同伴比高矮、给积木排队等环节。小鸡小鸭比高矮和小猫是高还是矮环节,是让幼儿知道比高矮的条件。给积木排队环节是培养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激发幼儿探索问题的兴趣。这样教也是契合了《纲要》中关于“教师应成为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理念。此外,我还采用了观察操作法、讨论法等引导幼儿主动学习,树立孩子们的自信心,让他们体验到成功后的乐趣,从而使本次活动达到科学性、趣味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
我认为本次活动还是有一下优点:
1.为幼儿提供了他们熟悉的常见的充足的操作材料。他们很喜欢,极大的提高了他们 参与活动的兴趣。
2.整个活动较有趣味性,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乐。
整个活动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和谐的师生关系,绝大多数幼儿能 积极参与活动。主动去学、愿学、乐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但是在活动中也出现了 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小鸡小鸭比高矮时,很多幼儿不能完整的表述“小鸭比小鸡高,
小鸡比小鸭矮”。这是因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有些弱,需要老师在以后的学习活动 中加强引导。
科学教学反思13
磁铁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可以说是既熟悉又不熟悉。熟悉是因为它是同学们课余的一种玩具。不熟悉是学生平时只是利用它玩,当然,玩的同时也有了一些认识,如:它能吸铁钉、文具盒;如果把铁钉放在桌子上,磁铁放在桌子下,可以通过磁铁来控制铁钉。了解了这些后,我设计了本课时的教学。现在回头想想,这节课好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一、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考虑到三年级的学生特别要注重培养学习兴趣。我首先通过一个游戏调动他们的好奇心,再拿出他们平时玩的磁铁问他们想不想玩?如果你有一块磁铁你会怎样玩?从而达到引导学生自己提出想探究的问题,即本课要体现的科学概念上,而且整节课从头到尾都没有出现“实验”二字,由“游戏”贯穿始终,让学生能轻松、愉快地学习。
二、给学生充分的信任,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收集事实、整理事实,并用自己的话去描述事实。
1、收集事实。首先让学生自己说用一块磁铁可以怎样玩游戏,并让学生观察提供的材料,尤其是几种金属,为后面的整理作铺垫。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或两种玩法放手去玩,同时将游戏结果记录下来。
2、整理事实。同学们填写完记录单后,小组成员之间对收集到的事实进行整理。如第一种玩法后,学生们将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和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分开放,发现被磁铁吸引的都是铁质的,不能被磁铁吸引的都不是铁质的,得出磁铁能吸引铁质物体这一事实;而再第二种玩法结束后,学生通过将游戏后磁铁隔着物体吸引的物体进行整理,得出隔着一些薄的物体能吸铁质的物体,而隔着厚的.物体不能吸铁的事实。
不足之处主要有两点。一是对每个环节的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导致草草收场。二是对课堂的灵活处理不够。如学生最初汇报想把物体放在水中,再用磁铁吸时,应给予肯定,并允许他们也玩一玩;而当有一个小组发现隔着薄的物体能吸铁隔着厚的物体不行时,我只是急于引出磁铁隔着物体能吸铁这一概念,而跳过了同学们的这一精彩发现,导致其他小组即使有其他的发现也没机会说,如果当时我能给予充分的肯定并给予激励性的评价,再追问其他小组有没有别的发现,我想同学们的其他发现就会一一展示出来,同学们的发现会越来越多,同学们的思考也会越来越多,他们独立探究的兴趣也会越来越浓。
科学教学反思14
活动片段:这是中班科学活动《哪里在动?》的活动片段,活动的核心目标是通过探究发现,知道身体的许多部位都会动。在活动的开始,教师与幼儿玩了一遍“木头人”的游戏,目的是通过“定型”让幼儿去体会保持身体不能动(僵直)的感受。游戏结束后,教师请幼儿坐回原位并组织了活动经验分享的环节。该教师问:刚才我们玩“木头人”游戏时,小朋友要站得一动不动,现在请小朋友来告诉老师,刚才你站得一动不动的时候,身体感觉怎么样?“感觉自己站得直直的”,看到这位自告奋勇上来回答的小朋友的答案并不是教师所期望的,该教师就“嗯嗯”地请小朋友坐下。在连续提问了好几位幼儿后,眼看幼儿的回答越来越“五花八门”、“不得要领”,教师只好用暗示性很强的语气向幼儿抛出一个“是否式”的提问:“你们刚才一动不动的时候,身体感觉舒服吗?”幼儿似乎是“心领神会”般地一起回答“不舒服”。于是教师就顺利地进入事先设计的“下一步”……
分析:这是一个大家再熟悉不够的例子。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该教师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着努力地将幼儿思路调整到教师预先设计的“路线”中来的严重倾向。但在此,笔者想探查的是该教师的倾听技能。学会倾听,是当前新一轮课程变革要求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的教学技能。倾听,有助于教师放了“师道尊严”,使教师与幼儿的交往能处在一个平等的平台上来展开;倾听,有利于拉近教师与幼儿的距离,使教师能了解、走进幼儿的世界。倾听是教师尊重幼儿的一种体现,也是教师对幼儿实施有效的教育活动的前提。有了倾听,活动的内容才能贴近到幼儿的生活背景;有了倾听,活动的过程才能演绎出真实的师幼互动。在本案例中,教师虽也有在“听”幼儿的回答,但这种“听”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倾听,因为真正的倾听,应该是一种理解和欣赏,理解幼儿回答的意思,欣赏幼儿回答的思路。显然的,本案例中教师是在听自己所期望的.正确答案。
该教师对幼儿的回答并没有很认真地加以理解,没有进一步地探究幼儿所回答的真正意思是什么?没有理解幼儿回答的意思,就不懂得幼儿回答的价值,也就自然地不懂得去欣赏幼儿的回答,所以教师也只能是礼貌地用“嗯嗯”以示意幼儿坐下。笔者认为,这不仅可能会挫伤到幼儿思维的积极性,而且也会影响到整个活动的流畅性。在观摩现场中,笔者就发现有一位小朋友回答“站得直直的像一颗树”,其实,这时教师如果能对幼儿的回答再作进一步的“读解”,并顺着幼儿的思路进一步地加以诱导,比如接着幼儿的回答继续与幼儿“互动”——“如果让你一直站得一动不动,你喜欢吗?为什么?”这种基于倾听的互动,则可能有助于使整个活动较自然地进入了“下一步”。
如果教师掌握了倾听这一技能,那么他就能较好地判断幼儿抛来的球的方向与距离,也许幼儿因力量不足,没有抛到教师预期的位置,而是将球抛到这个位置的“前方”,或者说是“偏左”、“偏右”,那么教师只要往前一步,或将手往前一伸,或者再稍加努力地向左或向右侧身向前跨一步,也许就可以很好地接住幼儿的球,而不致于让幼儿满怀信心抛来的球纷纷悄然落地。可以说,学会倾听是有效互动的基础。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应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培养自己的倾听水平与习惯。唯此,才能真正转变观念,切实改善自身的教学行为。
科学教学反思15
三年级科学课程是要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在教学过程中就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性别、天资、兴趣、生活环境、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鼓励多样性和灵活性。因此在教学工作过程中,坚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
一、在科学教学中认真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明确课程理念、目标、任务,吃透教材,充分掌握教材的特点,从而做出与教材相符,与学生年龄特点相符的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在科学教学中,同样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同时,更是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的科学能力的培养。教学设计考虑三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将重点放在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科学观察的理解之上。设计教案时,就尽可能地以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为重点,以引导学生掌握科学观察的方法为难点,同时重视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热爱生命、保护环境等精神的培养。
二、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让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活动。
三年级学生对周围的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比一、二年级学生更为强烈和积极,在教学中都尽量放手他们主动参与科学的学习探究。三年级上册的教材非常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在教学中,注重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结合,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问题,让他们更容易地进行科学的各种实际观察和操作。这样也比教师
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促进学生的科学能力的提高。比如,让学生自己设计观察方案,并通过户外的观察记录自己的发现,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他们分享观察和实验的快乐,也提高彼此观察、实验的能力。同时,教师在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这样的开放的课堂环境下,学生对科学便会产生浓厚的兴趣,经过多次的实际观察和实验活动后,自然也就提高了学生的科学能力。
三、设计好学生实验与课堂演示实验,要求学生掌握相关实验的方法。
科学知识的掌握,很大部分都来自实际实验中所得到的启示和验证。同时,实验也是探究式教学与探究式学习的最主要的载体之一,依靠实验,一些客观的科学现实能够
转变了学习探究的科学规律,从而使学习在科学的实验操作过程中体会着科学规律有存在,体验着科学知识的形成。所以,每一次的实验都必须严格设计,同时,也教予学生进行准确的科学实验方法。
科学离不开实验。因此,科学教学很重要的一环节就是要引导学生进行严谨的科学实验。虽然在教学中,我都会设计一些观察和实验方案让学生分小组去探究,但由于涉及到安全的问题,有些实验未能让学生亲身去体验。比如,淀粉加热的实验,由于要用火,就没能放心让学生亲自去操作。因此,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应该让学生明确知道安全实验的重要性,并严格遵守实验的步骤,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安全的科学实验。当然,能有另外的教师协助更好。毕竟,小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是比较弱的。所以,如果涉及危险性大的实验还是由教师来示范比较妥当。
教学当中,还是有很多细节没能够很好的处理,造成教学过程的不完美。还需要日后不断提升自己本身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不断去探究如何去完善课堂,让学生学得更开心。
要生存,要发展,就要不断创新。我加强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学习培训,积极撰写教研论文,以提高教学质量,开拓教学更宽更广的前程。
【科学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杠杆的科学教学反思05-13
《杠杆的科学》教学反思10-08
杠杆的科学教学反思06-21
科学《纸》教学反思01-30
科学教学反思2篇05-26
小班科学教学反思10-17
科学《水》教学设计与反思07-04
初中科学教学反思04-08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06-16
(热门)杠杆的科学教学反思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