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

时间:2024-05-28 11:33:22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1

  1、 生成了精彩课堂。

  课堂教学中,我找准切入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学生的学习方向决定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向,在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中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生成精彩纷呈的语文课堂。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教学设计仅仅是课堂生成的一个范例,同样一个切入点执教者可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生成更多、更精彩的课堂教学

  2、 树立了学习信心。

  “争星”朗读活动、同桌交流、小组交流、分组“故事大王”比赛,这些环节正是为了实现教学改革中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成功的滋味、树立学习的信心、具有健康的学习心态的思想。

  3、 培养了创新思维。

  语文阅读教学要体现出学生的阅读个性,激发学生的求异、创新思维。课堂上,对课题的质疑、识记生字的好办法你知道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你想对雄日说什么?雄日当国王后的国家是什么样子等问题的设计,都是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发现、不断地研究,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的思维更具有创造性。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2

  《雪孩子》这篇课文以连环画的形式出现,语言浅显,简洁,生动地表现了一场美丽的大雪过后,小白兔和妈妈堆了一个可爱的雪孩子,雪孩子给小白兔带来了快乐……但是后来,为了救大火中的小白兔,雪孩子奋不顾身,自己却融化成水,经过太阳一晒,又变成天上一朵朵美丽的白云的经过,让每个人都感触到雪孩子善良的心灵。既形象地表现了雪孩子奉献自已、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又结合自然现象说明雪遇热融化蒸发形成白云的这一科学道理,在趣味性活动中使孩子们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进而学习雪孩子乐于帮助别人的美德,一方面可以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情感教育,另一方面故事中的科学现象,很好地满足了小学生的探索需要。文章文质兼美、极有意境、极富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想象、陶冶学生的情操;有利于老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看图读文,使学生获得了真实情感体验。

  一、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为了能够引起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这节课我尝试利用多媒体让情景交融,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去加深感悟。

  首先,我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其次,我巧妙地运用多媒体,将学习内容直观形象地展现出来。同时,我还采用了指导观察法,充分发挥文中插图的作用,以图带文,图文并茂,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了对课文的学习。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明确提出了“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这一要求,在教学中,让读贯穿始终,以读带讲,在读中发现问题,在读中探究,加深情感体验。为了激励学生的学习信心,我多次进行鼓励、欣赏,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在教学中,我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原则,力求将语言文字训练和情感教育熏陶紧密结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每个学生在每一堂课上都学有所获。

  二、成功之处

  1.本节课,我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我积极去引导,起到了一个引导和过渡的作用。起初我让学生课前多收集资料,学生在预习阅读中学会了提问问题。

  2.我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课堂上给学生快乐的学习体验,采取小组互帮互助的方式,带动孩子的积极性。

  3.在生字教学中,我采用了随文识字的识字方法,利用上下文理解字词,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在语境中帮助孩子们积累。另外,为了加深印象,我让孩子们大胆想象,用换部首、编顺口溜、编故事、编字谜等多种方式来记忆生字。

  三、不足之处

  仔细回顾,这节课也有不令人满意的.地方,那就是在提出问题后,学生的参与面比较狭小,只是照顾了部分同学,希望可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进行弥补,使更多的孩子积极参与进来,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学中缺少创新意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养成性教育不够成功,学生的基础知识有待于巩固提高。

  四、改进措施

  我深深体会到语文教学是一门复杂而丰富的教育,做一名语文教师很不简单,要做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更不简单。教学中,我常常慨叹自己的知识浅薄,我深知自己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不管是教育理念还是实际教学,都需要我不断地去摸索去尝试,只有这压根才能在新课程的改革大潮中不被淘汰。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3

  《云房子》是小学语文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课文。这是一篇童话故事。全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雨后天空的美丽景色:有云时,云朵千姿百态逗人喜爱;有风时,云朵散去,天空更显洁净艳丽。课文想象丰富,语言富有童趣,是启发学生想象,丰富语言积累的极佳范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的过程应当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语文知识的掌握,语文能力的形成,都必须通过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来实现。基于这一理念,我在教学时充分让学生去读,去说,让学生通过读书和口语表达实践,“感受语言的魅力”、“增强阅读的乐趣”和“提升运用的能力”。

  在教学这一课时,我想方设法创设情境,从读、说、想和画来激发学生兴趣,在快乐中学习云房子。

  1.读云房子。

  (1)创设童话情境,诱发读书兴趣

  在教学中,我通过“谁来做做这只可爱的小鸟?”引导学生将自己当成小鸟,体会小鸟的.心情,去朗读小鸟的语言、动作。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课堂上小手如林,都想起来读一读,在多媒体画面和教师语音情境创设下,孩子们仿佛都成了一只只活泼、快乐的小鸟,朗读特别到位,整堂课都充满了童心童趣,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完成了学习。

  (2)注重个体体验

  在教学课文第二自然段时,我先让学生找一找小鸟都造了哪些云房子,再让他们读一读,然后以“谁愿意给大家读读你最喜欢的云房子?”让学生自主选择喜爱的句子读,读后,还要他们说说从句子中感受到什么,并把这种感受读出来。

  2.说和想象云房子

  在学生充分感受文中所描写的云房子的美后,我引导学生想象:假如你是天空中的小鸟,你会造一座什么样的云房子?通过“我们的云房子造好了!有的像(),有的像(),还有的像()”的句式,让学生说一说,使学生更好的感悟文章,并使其中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此外还有“画”云房子,主要集中在第二课时。

  在备这节课前,我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能比较准确预设课堂生成,所以在培养学生语感,发散学生思维方面做得比较到位。如在说话练习上“你是小鸟,你会造些什么样的云房子呢?”问题设计得简单明了,降低难度,学生都能大胆说出来,很多学生都说得很好,让我深深的感觉小孩子想象力的丰富。这样的一个设计,活泼课堂,提高教学效果。

  所以,一个问题的精彩设计很关键,能把教学的重难点自然地引发并巧妙地解决。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4

  《我是什么》虽然是一篇科普文章,但却描写的生动活泼,充满童趣。文章用第一人称自我介绍的方法,以生动的语言,讲述了水的变化及其利与害。描画出水的各种形状。文中不点明我是水,更增加了趣味性。教学时我重视了以下几点:

  一、以读为本,激发爱好。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挑选自己爱好的文中角色(云、雨、雹子、雪)读有关的句子,把自己当做那个角色,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课文,融入课文。为更好的知道课文做好铺垫。

  在教学云变成雨、雹子、雪这一段时,我抓住了“落、打、飘”三个动词来感受它们的不同特点,让学生加动作表演出来。同时又结合演示,使学生进一步感悟到文章用词的.准确。然后渗透到感情朗诵上。我又请男生读雹子的句子,女生读雪的句子,体会雹子的力度,雪的轻巧。

  在教学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先让学生用自己爱好的方式自由读,再通过读、说、演等各种情势,充分知道课文。学生自由读,教师指导读,读得好的同学读给大家观赏……使整堂课声情并茂,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朗诵爱好,使学生不知不觉融入到课文描写的情境当中。

  二、运用多媒体帮助学生知道课文。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离不开具体形象的支持,当学生通过读课文知道了水变成汽的进程后,我又通过课件演示,把深奥的自然常识变得浅显易懂,加强了教学成效。在教学中,我还注意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帮助学生知道课文,是他们知道了课文写的“我在池子里睡觉,在……舞蹈、唱歌、开大会。”中“睡觉”是水安静的样子;“漫步、奔跑”是水在活动;“舞蹈、唱歌”是海水在翻动及它发出的声音。“开大会”是指水很多,百川入海嘛。

  三、学有所得,感悟提升。

  学生通过课文学习,遭到了环保知识的教育,相信在以后的生活中回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省用水,保护环境。

  最后,在课程终止之际,我又布置了一个学生乐于接受的作业——画一画水的变化,并注上说明文字。是学生的课堂所学得以延伸。

  当然课堂也有不足之处,个别同学还没有完全融入课文的学习当中,多是积极性调动还不够。在教学水的不同形状是还可以渗透一些写作技能。

  总之,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扬长避短,使自己的语文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5

  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我尽可能的将“唤醒、点拨、启发、引导、激励”留给自己,把“理解、体会、体味、感悟”教给学生,整个学习的过程就是扎扎实实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

  但同时也激活了学生的再造想象,对三种自然现象有了十分真切的感受,并通过极具个性化地朗读向别人表达或展示出自己的感受。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激发想象和自主朗读欲望,从而达到理解、领悟、深化的.教学目的。这应该

  就是语文基础的渗透性教学,就是关注学生语感的能力培养,就是“读”与“练”的有机整合吧。

  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猜出“我”就是水,但是对水的各种形态的变化认识的还不够。特别是“云”,有的同学不明白云是水蒸气聚集在一起形成的。

  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太少,很多学生都见过水的变化但是说不出来,应教育学生多留心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学习。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6

  一、运用古代小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小学生们都生活在科技社会中,接触到的都是动漫、电脑等等,要走入古代的生活情境是不易的,体会诗歌蕴藏的情感更难。因此,创设情景,奠定情感基调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教学本课前,我通过网络去查阅了有关这首诗的资料,在课前给学生介绍。课一开始,我就问学生知道李白吗?学生都知道他是唐朝人,写了《静夜思》这首古诗。然后我又问孩子们知道汪伦和他是什么关系吗?他们都不知道。接下来,我马上告诉他们,老师从网上查阅了李白和汪伦成为好朋友的有趣小故事,你们想听吗?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都认真地听老师讲故事。(师讲故事):

  李白一生既喜欢做诗,也很喜欢喝酒和游历名川大山,汪伦非常仰慕他的才华,很想与他结为朋友。于是就写了一封信托人带给李白,上面写道:“先生,您喜欢游览吗?这里有十里桃花;您喜欢喝酒吗?这里有万家酒店。”李白一看,呀!这么好的地方,我得去看看。可是到了那里,既不见十里桃花,也不见万家酒店,李白疑惑不解。汪伦解释说:“十里桃花是十里外有个桃花渡口,万家酒店是有个姓万的人开了一家酒店,并不是一万家酒店。”李白恍然大悟,他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被汪伦的幽默与风趣逗得哈哈大笑起来,两人一见如故。在以后的几天里,汪伦每天盛情款待李白,并带他游遍了当地的名山胜景,他们一起饮酒作诗,情趣相投,短短几天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临别时,汪伦踏歌相送,李白被他的真诚深深地感动了,即兴吟诗一首——《赠汪伦》。

  通过资源共享,使学生对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情境,指导朗读。

  有人认为“诗歌是情感的艺术,多媒体的介入,由于师与机、生与机的交流,往往会削弱流动在师生之间的情感”。其实不然,假如教师能把握住“朗读”这座桥梁,就能让多媒体成为“情感交流”的媒介。

  “不及汪沦送我情”这一诗句饱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怎样用朗读的加以体现?带着这样的思考,我播放古乐,创设情境,饱含深情地朗读了诗句,学生读出了李白为意想不到的相送而“惊喜”,从而体验到了这份“比桃花潭水还深”的友情。

  三、课外延伸,拓展学习。

  世间离别情万种,多有诗人诉心声。除了这首《赠汪伦》以外,还有许多感人肺腑的离别诗。教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结合古诗词诵读的活动,穿插表示离情别绪的诗句让学生进行课外拓展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提供了古诗学习方法和六首送别诗,学生任选一首自学:《送元二使安西》、《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别董大》。当学生遇到难点时,让学生质疑,教师适度地加以指导,对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了有效的帮助。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拓宽。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7

  《一分钟》讲述的是元元正因多睡了一分钟,而迟到了20分钟的故事。本单元的主题是了解学生丰富的课内课外生活,因此在课堂中我们能够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调动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来展开教学。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识字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准确认读课文中的9个生字组成的新词,通过演一演,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来了解“丁零零、叹气、哈欠”等词语的意思。发奋使检查字词这个环节上得饱满。在生字指导环节,我主要是想通过给生字拉拉手做朋友的方法,向学生渗透识字的方法:同偏旁的,相同结构的都能成为好朋友,引导学生归类识字,从而加深对生字的识记。

  对于句子的朗读指导,在学生了解到元元后悔的情绪时,我就把课文中元元后悔的句子出示,指导学生初步感受,在朗读中指导一个“又”的.用法。在指导朗读第一段时,我发奋创设情境,让学生换位,联系生活经验来感受元元心里的想法。我们说朗读要立足于文本,从文本出发。当学生感受到元元不想起来,想多睡一分钟的时候,我就直接能够引导学生:那么心里想的句子该怎样读呀?随机进行句子的朗读训练。在整体感知课文环节中,对整体感知课文的概念的明白有所偏差。我是想通过学生自由发言,了解课文大概意思。但是在教学中,我发现这样的教学设计几乎没什么效果,学生都是一些很零碎的回答,作为老师我们就应及时地帮着学生梳理教材的脉络,怎样梳理呢?我似乎也无从下手。对于二年级孩子来说,并不好求他们会概括课文,因此老师能够带领学生一起说一说元元怎样了?或者让学生分节朗读课文,感受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也是一种方法。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8

  一、在想象中寻求知识的创新。

  法国思想家狭镇罗普说过:想象,就是一种特质,没有了它,一个人既不能成为诗人,也不能成为哲学家,也就不能成其为人。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想象力作为一种创造性的认识能力,是一种强大的创造力量。有了丰富的想象力。对课文的情景就能深入理解,浮想联翩,并思维活跃,创造力强,学习生动活泼。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把新旧信息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想象力,使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发展。在教材中,有些课文刻意留下 “空白“,让读者去揣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用这些“空白”,巧妙地激发学生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才智来填补这些“空白”,以增强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

  如《假如》一文,让学生续接课文,我让学生先自由想象,去挖掘“空白”的蕴含,然后再交流,学生的想象是多姿多彩的。有的说:“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给灾区的小朋友画许多书本和学校,让他们能够再回到学校学到很多的知识。”有的说:“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给医院的病人画许多神医和先进的医疗设备,让他们早日康复……”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在想象中激活已有经验表象,进入个体丰富的想象空间,越过语言的表层,与作者的心灵一同震颤,知识层出不穷,得到创新。

  二、为学生提供宽裕的探究空间,寻求知识

  质疑问难,是学生自主探究的.中国和中心点。围绕这个中心点,教师必须提供宽裕的空间,进一步引导他们深入探究。根据“合作互动”的原则,教学中要改变单纯的师生交往形式,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空间。为此,教师可在教学的关键之处,重点之处设计同桌交流、小组讨论的环节。这样,可以让学生取长补短、相互启发,增加课堂的信息量,促使学生全面深入地探究问题,理解课文内容;又可以给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机会和场所,培养他们团结合作、互相竞争的精神。

  《假如》一文的教学,我让各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有的用表演形式,有的用分角色朗读,有的边读边演,形式丰富多彩。各小组都在积极地排演,密切的合作。通过交流反馈,同学的评价,他们发现本组的缺点,也学习了别组的优点,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为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深入课文,挖掘丰富的情感因素,化生硬的技巧指导为情感熏陶。

  窦桂梅老师曾经说过:“语文课文的朗读,应是读人家的书,把人家的情感变为自己的。”也就是说,朗读重在读出感情,读出味道。

  如在教学《假如》一课时,课文中四次出现了“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一句,应重点指导学生读出不同的语气,但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联系课文的内容,启发学生想象小树和小鸟以及西西会想些什么?会说些什么?从而使学生感受神笔的重要,这样,学生在朗读时,语速时而舒缓,时而急促,声音时高时低,时重时轻,读出了不同的效果,每个学生根据不同的理解,也读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

  四、与学生同朗读,共感悟,用不同手段激发学生的情感点。

  教师生动的语言,对学生是一种强烈的感染。

  在教学《假如》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残疾儿童的不幸,我为学生讲述了一些关于残疾儿童的感人故事,在听了我的讲述后,很多孩子掉下了眼泪。这时,他们再读第三小节时,就能把那种对于不幸的人的关爱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了。而且,在让学生续编课文时,他们考虑得也都是给那些需要关爱的人送去温暖,来表达他们的爱。

  五、主线推进,横向联动,加强整合。

  就一篇课文或一节课的阅读教学操作而言,一般都存在一个“主线推进”的问题。传统语文教学是将“理解课文内容”作为主线推进的,这是一种典型的“理解式阅读”,且是单线独进,不及其余的直线式教学,其结果只能是少慢差费。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根据语文课标的新要求和人教社实验教材的独特优势,构建了一种以“朗读课文”作为主线推进的阅读教学新模式,这样就保证了学生充分的阅读实践,又强化了朗读感悟,同时也十分有利于学生的阅读积累。

  我们以朗读课文作为主线推进,但不是单线独进,不是让学生死读傻读,而是着眼于三维目标和语文教学的诸多任务,实行“横向联动”,在朗读课文的进程中左顾右盼,整体观照,将识字、词句体悟、内容理解、写作技法、认识能力、创新思维、情感态度等等都一一渗透落实。横向联动的关键是“整合”,即将一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活动、教学手段都融于“读”中,以读促思,以读促解,以读促记,以读促说,以读促写。具体的操作方法就是让学生读中识、读中悟、读中说、读中问、读中议、读中写、读中练、读中用。

  南油小学刘庆元老师教学《假如》一课,文中“让小鸟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饿得哭泣。”一句中的“苦苦”这个词语学生不懂,教师没有抽象地下定义,而是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旬反复诵读,仔细体味,结果学生豁然明白:“苦苦”在这里不是说嘴里有苦味儿,是说等得“很辛苦”“很艰难”“很悲伤”。通过细细品读,学生对“苦”字叠用也有所感悟,因此用了那么多“很……”同时,在对“苦苦”一词反复品读的过程中,学生的同情怜悯之心已由然而生,受到情感态度方面的教育感化,这就是成功的“整合”。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9

  《妈妈睡了》是一篇浅显的抒情性的阅读课文。这篇课文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好慈祥、好累。文章以流畅自然的语言为基调,没有华丽的辞藻,不见雕琢的痕迹,但是给人亲切热情的感觉。

  我在学文中让学生充分的朗读,给学生充足的思维时间和空间,在读中悟,悟中读,让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然后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谈自己的妈妈,学生深深地体会到了生活中的母亲是多么关爱自己的孩子,多么劳累辛苦,纷纷说出了自己今后应如何关爱父母,在学习上不用父母操心,做个听话的好孩子。

  在教学中,我还将课堂的语言训练和课外的生活实践活动进行有机结合,从而使学生从单一的语文课堂步入广泛的社会语文空间。更好的依托阅读教学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在此思想的指导下我布置了小练笔这一环节,让学生说说自己想对妈妈说些什么,然后写下来。这一环节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学生在小练笔中这样写道:我的妈妈每天很早起床就给我们做饭,还得天天送我上学,接我放学,中午我回家时妈妈已经把饭做好了,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妈妈总是给我留着!还有的这样写:有一天夜里,我发高烧了,妈妈打车带我去医院看病,晚上输液的时候妈妈一直陪在我身边!我班付旭同学也写了《妈妈睡了》,其中在开头他是这样写的:有一次晚上,我在做作业的.时候,有一道题不会了,我想问妈妈,一看妈妈却睡着了……在文章的结尾是这样说的:看着妈妈睡的好香好甜的样子,我真不忍心把妈妈叫醒,于是我自己认真的思考起来。

  看着同学们一篇篇洋溢着母爱的小短文,我的心暖暖的。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10

  《欢庆》是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本课要求认识“庆、献、帜、洁、奏、曲、亿。”共七个字,根据我校实际及地区方言关系制定本课识字教学难点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难点

  1、字形:献、奏、洁、曲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对语文生字的接触时间不长,这些生字笔画较多,字形特别,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容易出错。

  2、字音:曲、奏、帜

  “奏”字是平舌音,“帜”是翘舌音,发音时不易发准确。“曲”字是多音字,学生不清楚在具体的词语中读哪一种声调,容易读错。

  3、字义:曲、亿

  学生语文知识的匮乏,对字的单独理解能力不高,所以缺乏语言环境的字对学生而言难度较大。

  二、教学方法

  1、两个字形难记的字:奏、洁

  学习“奏”时可以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1)声画辅助教学。多媒体出示演奏各种声乐的图片,让学生一边看图片,一边听声音,声画极强的感染力很快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喜欢去和这个字交朋友。(2)形近字比较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回忆学过的与“奏”字形相近的字,如“春、揍”等,通过比较字形,这样不仅记住了生字、拓展了知识面,还达到了复习的.效果。(3)减一减的方法,从“揍”到“奏”,深化了对“奏”的记忆。

  教学“洁”字时,可以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法,学生在思考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同步认识与“洁”字形相近的生字,如“佶”、“咭”、“姞”等。

  2、两个字义难理解的字:曲、亿

  “曲”字可以利用词语来理解字义,“曲解,曲别针、曲棍球”等词语中“曲”读阴平。“歌曲、小曲、曲目、曲艺”等词语中“曲”读上声。也可以让孩子自己动手查字典,找出不同的词语,进行归类学习。应该努力为学生创设语言环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来表达。这样才能实现教语文的美丽转身。

  “亿”这个字是一个表示数目的词语,学生第一次接触,可以引导学生查字典弄清字义,也可以用直观教学法,在黑板上出示数字100000000,引导学生认识记忆。还可以用经常使用的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的方法。这样很灵活地进行了汉字的字形变换,学生也从中学到了很多形近字。

  此外,在教学中还应随时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生发新的教学方法。学无止境,教亦无止境,要不断总结,及时反思,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爱学语文,乐学语文。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11

  低年级的小学生形象思维(直观思维)占较大优势。教师可以根据低年级小学生这一心理特征,结合教材特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小马过河》一课中,有这样三句话: 1.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趟过去。”2、松鼠认真地说:“深得很哩!昨天,我的一个小伙伴就是掉在这条河里淹死的。” 3、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为让学生理解上面三句话,领会课文的重点、难点,我采用了直观演示法,创设了一个“场景”。在一口玻璃缸里盛了适量的'水当作一条河。先把老牛的塑料平面模型放进水中,水刚没老牛的小腿。接着把松鼠的塑料平面模型放进水中,水把松鼠整个淹没了。最后把小马(背上画有半口袋麦子)的塑料平面模型放进水里,水刚没小马的大腿。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演示,比较老牛、松鼠、小马的平面模型,明白了老牛为什么说水“浅”,松鼠为什么说水“深”,小马试了过后为什么说水不深也不浅。学生亲临“场景”,观而生感,观中明理,激发思维的火花。由此,学生懂得了做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要动脑筋去试一试的道理。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12

  黄山奇石有趣,作者写得也很有趣,一块块本无生命的石头,被作者描绘的活灵活现,呼之欲出。在课堂上,我巧妙地利用多媒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处。如在品读“猴子观海”这块奇石时,有的学生虽然通过反复地朗读第三自然段,并且结合书上的插图,知道了“云海”不是真的海,而是“猴子”站在陡峭的山峰上看到的云雾。但作者为什么要把此处的云海描绘成“翻滚的云海”呢?学生很难想象出“翻滚的云海”到底是怎样的`壮观。这时,如果我把自己对“翻滚的云海”的理解讲解给学生听,无论我讲得多么精彩,学生也很难体会、理解。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体验感悟,我适时地发挥多媒体特有的功能,及时地播放了“翻滚云海”的动态画面,学生看着如此美妙的“云海”,都纷纷发表了自己对“云海”的独特见解。有的说“云海”真是波涛汹涌,有的说“云海”波涛滚滚,还有的说“云海”真是人间仙境,怪不得猴子在这么高的山崖一动不动,它是看得着迷了!

  通过这一片段的教学,学生由难以理解到深刻体会。我深刻地认识到:要让学生深刻感悟文本,首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当孩子体验遇到困难时,我们老师可以给他们一盏指路灯——多谋体,让他们看图或视频自由地去想象,大胆地表达出自己的见解。还应该相信学生的能力,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不要把自己生硬的讲解代替学生自己的感悟。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机会,更多的思考空间留给孩子。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13

  本节课,我没有利用班班通给学生讲课。但我还是按照识字教学的四大环节的(第一课时)即:让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生字回文,指导写字。为了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地完善自己,使自己能够很快地摸索出一套有效的识字方法,我注重反思自己的不足。

  在进行第一个环节:让学生自读课文时,没有把提出的要求事先写在黑板上,结果我刚说完让学生自读课文,学生就哇哇地读了起来,我就赶紧让学生停下来,结果个别学生仍然在读,课堂有点儿时空。其次是:让学生自读两遍后,为了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应该指名学生再读,并及时进行评价,订正。但在教学时,我却忽略了这一点儿,在进行第二个环节:学习生字,让学生给生字找朋友(组词),假如再让用所组的词,说一句话,如:爱护、保护,这样不仅让学生很自然地理解这个字的意思,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今后,我一定会逐步地渗透到我的教学中去。

  其次是“生字回文”这个环节,课前在准本时,我担心让学生拍手,课堂会失控,结果出乎我的意料,当我和一名学生示范拍,接着又让两名学生交叉拍,然后让全班同学同桌互拍,结果是学生兴趣盎然。但在指导学生写字时,由于自己经验不足,备课不扎实,结果出了差错,不了了之。例如:再讲“物”字的“牛”字旁时,“牛”的第三笔不是竖钩,当“牛”变成“牛”字旁时,不光笔画发生了变化,“横”变成了“提”,并且笔顺也发生了变化。“牛”的'最后一笔是“竖”,“牛”字旁的最后一笔是“提”。再就是反犬旁和提手旁的区别,我本想强调反犬旁的最后一笔是“撇”,结果我一紧张,又写成了“提”,倒是让学生帮助我纠正了过来。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14

  《小鹰学飞》是苏教版小语教材第三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主要叙述了小鹰在跟随老鹰学飞的过程中,老鹰不断向小鹰提出新的目标,从而使小鹰知道学习没有止境,应该不断进取的道理。本文根据小鹰的三次学飞分为三个部分,每一部分的结构和写法相似,因此,前两部分教学我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读课文,演课文体会小鹰两次学飞的不同心情,在此基础上,转入第三次学飞的教学当中:

  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朗读有着多方面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语文知识,综合提高语文能力。同时朗读能力还是学生语文能力形成的重要标志。如何让学生体验到老鹰对小鹰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小鹰学飞的刻苦,在教学过程中,我抓准时机引导他们进行个性化的阅读,表达出他们各自独特的感受。在学习小鹰三次学飞时,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小鹰的三次飞有什么不同?你体会到了什么?通过赛读、挑战读、演一演等形式仔细品读老鹰和小鹰的话,鼓励学生自读自悟,避免老师讲解多,提问多,大力提倡“以读为主,以读代讲,以讲带动读、以问促进读”。由于我的提问给了学生更广大的读的空间,鼓励学生从各自独特的视角去体会、解读课文,因此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

  因此,整堂课,我都以朗读为主线,强调“以读为本、以讲助读、以演练读”,将情境教学法贯穿始终,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理解语句,在创造性想象表达中积淀语感。

  但整节课上完,总的来说比较流畅。但在上课的过程中,还是或多或少地出现了一些问题。

  1、课前我已布置同学们预习课后生字词,但在朗读时,我班还有个别同学读词不准。这点上我觉得以后在学习课文之前,最好还是以检查预习生字的形式,花个三五分钟,先把生字读音解决了,然后再上课。

  2、教师本身的语言还不够简练,以后我应多注意整理自己的教学语言,以便花不必要的时间,更让课堂显得更加成熟。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15

  《美丽的丹顶鹤》描写了丹顶鹤的美丽外形和它们每年到黄海之滨越冬的迁徙习性,引起学生对丹顶鹤的喜爱,渗透了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文章的语言很美,文中所描述的丹顶鹤也很美,就连课文中一幅幅插图也很美。所以我的教学设计也紧紧围绕着“美”这个字来展开。

  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说过“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于是我首先在熟读课文的前提下,让学生去发现丹顶鹤的美,到课文中去找出有关句子。学生找到相关句子后,说说为什么觉得这儿美,再总结出:色彩美,姿态美,外形美。在第二自然段的教学中重点让学生通过读发现丹顶鹤的颜色之美。在这个自然段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让学生给丹顶鹤涂颜色的环节。这个环节设计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同时有更深刻的教学作用。学生要想画出一只美丽的丹顶鹤就必须熟悉课文,能体会到丹顶鹤的美丽。而当学生给丹顶鹤涂上颜色时,一只只栩栩如生的丹顶鹤不仅跃然纸上,更渗透进孩子们的内心。通过画也能带动孩子们更好的读出丹顶鹤的美来。

  语文教学中另外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读,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如:个别读,加上动作表演读,想象读,范读等,让学生读出美、读出情趣、读出感情,通过让学生读课文,在读中感悟和体会出丹顶鹤的美。

  通过对“第二故乡”和“无忧无虑”的理解来明白为什么黄海之滨是丹顶鹤的的第二故乡。也根据学生的特点让孩子自己说一说自己的第一故乡和第二故乡。通过欣赏视频片断将对丹顶鹤感性的认识上升到另一个高度,通过视频的展示来更好的讲解文章中关于丹顶鹤生活习性的内容。也丰富了孩子的课外知识。

  最后让孩子们欣赏很多野生动物的图片,并将图片的最后定格在“地球”上。先让孩子们自己说一说自己看图后的感想。再说一说地球和人和小动物之间的关系。并最后延伸出一个更高的主体“我们要爱护我们的地球,爱护我们身边的动物”,进而引导孩子树立爱护我们周围的环境,爱护我们的校园、我们的班级的思想。

  上完这一节课,我相信孩子们对丹顶鹤都有了全新的认识,也体会到了很多课文之外的内容。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语文上册教学反思08-08

小学语文上册教学反思04-13

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反思06-14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06-16

语文上册园地四教学反思08-27

二年级上册语文《寒号鸟》教学反思01-26

二年级语文上册《回声》教学反思07-21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反思07-13

二年级上册语文《坐井观天》教学反思03-30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合集]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