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反思

时间:2024-06-11 10:08:06
历史教学反思[实用1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历史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教学反思1

  开放的课堂,要有开放的思维;开放的思维离不开教师的智慧引导;教师的引导,离不开生活中一些浅显的例子。历史不能远离生活,用生活中的事例引导,让历史不再那么遥远。于是,我在教学生学习1949年的第一届中国政治协商会议时,就可以联系今天我们熟知的“政协”会议的召开,但是今天我们所说的政协是指中国人民的爱国统一战线,而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颁布的《共同纲领》则起临时法律的作用,要求学生理解、区别。再如,学习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会议,可与今年即将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联系,今天发生的事就有可能成为明天的历史,这就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这样做,每节课都会带给我们新的收获。

历史教学反思2

  回想高三这半个学期来是那样的紧张、又是那样的充实。对于教学,我一直战斗在教学第一线,它是热烈的、紧张的、充满希望的!前沿又给了我一个展示的最好平台,让我把以前积累的知识厚积而薄发。

  一、加强责任意识。

  高三是非常累的,高三备课,要新课、复习课一起备,所以疲惫不堪是很常见,但责任心让我非常明确,教师努力的一切关乎学生的未来,一定要用120%的精力与耐心去备课、备学生,这样才可以说得上对得起学生、对得起身为教师的这颗心。高三从时间上来看两头适应难,容易出现波动,中间过程需要稳中有升,作为老师,在学习上必须对学生进行指导。因为高二的相对宽松使得学生上了高三有些不适应,这时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心情与学情的调节,既要系统知识体系,也要不断渗透方法,用一颗充满责任感的心去与学生交流,那么学生会以一种重视但心中很踏实的感觉走好高三这一年。这是给教师本人和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的氛围,这很大程度上源于教师的责任心,责任重于泰山,实际上何止于此!

  二、不断完善自己。

  教师这个行业决定着这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行业,但随着时间的累积可能人们更重视经验的积累,但实际上经验一定要与学习相结合这样二者才能真正焕发魅力。备课、互相讨论,这让我在复习课中进步很快,逐渐认识到复习课要符合考试说明、计划得当、体系清晰、主线明确、基础扎实、详略适宜、训练到位、巩固时间合理、推陈出新。同时自我的`不断学习极其重要,通过网络媒体和同科老师的交流,结合教学实际,不断发展要求自己要有自己的见解,所以自我的积累和感悟更是自己教学特色形成的重要部分,半个学期来我认真钻研这几年的全国和地方的高考题,又不断作大量习题,看《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考试报这样的书报杂志,一些专家的评议和分析出题走向,加上自我分析来形成自己的思想,这一点现在想来非常重要。

  三、多与学生交流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了解他们的需要。成绩好的学生需要在难度、能力上有更高的跨越;成绩中等的学生系统知识,化解过去遗留的难点和盲点;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要强化基础提高应试技巧等等,这都需要区别对待,而这与学生的主动交流分不开,要认真分析给学生更多的问法和更准确的答案,同时有些问题用一种开放的心态与空间让学生和老师交流起来课堂活跃,学生自主学习气氛很强,老师和学生都会进步。

历史教学反思3

  摘要: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反思;沟通;交流;成长

  “你要想跑得更快,要先学会停下来。”这句话告诉我们,在跑步中应学会停下来,就是说可以对自身做全面彻底地调整,也可以积累更多的体力、技巧和方法,以更高的速度冲刺。跑步是这样,教师工作乃至一切工作何尝不是这样呢?有的教师劳累了几十年,在退休时除满身的病症之外,什么也没有留下;有的教师在工作岗位上像一部机器痛苦地运转,怨声载道,却从没想过究竟怎样做才能获得工作上的快乐。我认为这有可能就是在工作中缺乏“反思”的结果。

  《现代汉语词典》中这样定义反思:反思是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推及到教学中,反思有着更为深厚的内涵。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教师要善于对自己的工作回过头来总结,坐下来反思。教学反思能力并不是一项与生俱来的或是会随时间流逝而自然形成的能力,它需要教师有意识地、有计划地自我培养和自我提升。“实践出真知”教师的反思能力应在自身的反思过程中得以形成和提高。以理论经验为基础,教师反思过程分为四个环节:具体经验─观察分析─重新概括─积极验证。

  首先是具体经验阶段。这一阶段,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明确问题情境,然后进入到反思环节。

  接着是观察分析阶段。教师广泛收集并分析有关的经验,对照自身教学活动的信息,以判断的眼光反观自身。

  第三、重新概括阶段。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反思旧的教学指导思想,并积极寻找新的思想与新策略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最后是积极验证阶段。这时要检验上阶段所形成的概括行动和假设,它会是一种实际尝试,在检验的过程中,教师会遇到新的具体经验,从而进入具体经验第一阶段,开始新的循环。

  教学反思毕竟是以教学水平的提高为其归宿的,这种循环往复的反思过程带来教师自身反思水平的提高,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有所裨益。让教师自觉承担起学习和能力提高的责任,具有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权。教师在自我进修、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用教育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促进自身能力的发展。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只有运用头脑真正地反思,才会有我们教师自身的发展,才会有学生的发展。通过我的历史教学实践,结合教学反思,使我真正的体会到反思对一个教师成长的重要性,下面我就来谈一谈“反思”给我们带来的多多益处。

  1.回顾经历,积累经验

  (1)赏识的目光像阳光,照到哪里哪里亮

  教师在上每节课时,都会有自己的感受,或愉悦,或平淡,或痛苦,或气愤,在这不同的情绪中,往往蕴藏着宝贵的经验教训。有一次,我在给八(2)班上完历史课后,感觉非常惬意与喜悦,因为平时上课不听讲、很爱说话的徐亚和常金同学居然在那节课上从始至终保持积极状态,后来,我仔细回忆每个细节,不禁豁然开朗:课前,我走进教室,对学生说:“哪位同学帮老师把投影准备好?” 徐亚和常金就不约而同主动去做了,我在课上对他们热爱劳动和乐于助人的行为进行了表扬,学生报以鼓励的掌声。徐亚和常金脸上洋溢着被肯定的自豪感,那堂课上的表现与以往也就大相径庭了:全心贯注的听讲,争先恐后的发言,面红耳赤的讨论。针对他们的变化课堂上共响起5次掌声,它缓解课堂的紧张气氛,就像润滑剂一样,使枯燥的知识变得有趣,使学生感觉象做游戏一样,在愉快中获得了知识。寻找闪光点真诚赞美、赏识激励,这一条作为宝贵的工作经验被我收入行囊,并在以后的工作中运用,成效很大。

  (2)尊重和理解像明灯,指引教育迈向成功

  由于历史学科的特点,要求识记的知识很多,在日常教学中,为了很好的巩固所学的知识,我采取的措施是,每节课在讲新授课前,总是进行小测验,不合格的同学要受到一定的惩罚。记得有一次测验时,有一名同学早做了“准备”,当她小心翼翼、惴惴不安地“行动”时,我悄悄的走到她的身边,轻轻的在她的桌上点了三下,这三下既有对她行为的提醒,又有对她行为的“包庇”,公布于众与尊重暗示中我选择了后者。她当时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从这件小事之后,楼道中擦肩而过中多了一双真诚而感激的眼睛,她在以后的测验中没有再发生过作弊现象,而且每次都考得非常好。我在教学反思中写下:“即便学生有错,也要给学生留面子,也要丝毫不怀疑他们自省和改正错误的.能力,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是教育成功的秘诀。”

  2.发现问题,寻找方法

  有一次,在八(3)班上课,我有意识地贯彻新课标,上了一节以“讨论”和“学生编演课本剧”为主线的历史课。课前,由于我做了充分的备课和精心的课堂设计,所以我满怀信心地走进了课堂,谁知那堂课上得乱七八糟,课堂秩序混乱不堪,课本剧的节目还没上演就草草收场……从讲台上我灰头土脸地下来之后,在反思记录上我这样写到:“这节课我耗费的精力最多,但却上得最失败,究竟是为什么呢?”我百思不得其解,不得不请教八(3)班的几位同学,他们告诉我说:“老师,分组讨论可有学问了。首先,你得选一个有威信、有震撼力的组长;其次,不能自由结组,平时混得不错的哥们儿姐们儿坐在一起,可不就只剩下谈天说地了!”我恍然大悟,此后,在课堂组织的问题上,我更加注意细节问题,把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尽可能想周全……我想,我的这一进步,不得不归功于课堂反思的驱动力。

  3.沟通心灵,为了更好

  为了体现民主、平等,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我让每一位同学写一下心目中的好老师形象,他们写好后,我给予了总结和整理,学生的心声如下:“具有幽默感,和蔼可亲,走进学生的生活,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成为朋友。学生需要鼓励,不讽刺挖苦。尊重学生,给学生留面子,不乱发脾气,不使用武力,不体罚学生,不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不要动不动找家长,不要每天都板着脸,不要让我们总学习,不以分数作为衡量一个学生的唯一标准。以理服人,应该用心去了解学生,对每位学生一视同仁。有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对工作认真负责,善良、有爱心、人品好,像《十八岁的天空》中的古越涛一样,相信学生,帮助学生。当学生犯错误时,老师耐心帮我们解决问题,发自内心的和同学交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给予及时鼓励。课上是师生,课下如朋友,双方以诚相待。”因为我们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只有了解了学生,才能更好的为历史教学服务,才能更好的为学生服务。所以我把学生的心声放在办公桌玻璃板下面,每天都看一遍,以便使自己做得更好。

  通过课堂实践,我真真切切体会到了反思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指导,对教师成长至关重要。经验+反思=成长。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在行动和研究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反思水平,做一个“反思型”“研究型”的教师。大浪淘沙,回顾反思我不再一味重复昨天的故事,而是在今天的尝试中变化、改进。你想跑得更快吗?你想从众多的竞争者之中脱颖而出吗?那么,在每天繁忙的工作之余,请抽出一点点宝贵的时间来“反思”吧!

历史教学反思4

  八年级历史要求老师和学生在新授课时做到反馈信息,合作释疑。在学生看书后,教师可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探究结果。并通过研讨、辩论等多维互动方式解决个体在看书过程中存在的疑问。对于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与学生共同探讨、释疑。在这里,学生起主要作用,教师只起组织、引导、协调的作用。

  上半学期主要学习中国近代史,线索明确,但内容较多,容易混淆,且知识点难度大,具有一定深度。因此,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一些方法:

  一是看地图,学历史(识图学史法)。通过看地图,将比较空洞的历史事件还原于具有空间立体感的历史真貌中。

  二是列表格。如《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这三大条约几乎都有赔款、割地、开设通商口岸,学生很容易混淆。我指导学生将每个条约都制成表格,使知识在轻松的学习中被记得更牢。

  三是运用多媒体教学,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学,激发学生上历史课的兴趣。

  四是开展探究性学习。比如绘制“鸦片战争前期清朝疆域图”、开展社区历史小调查等活动,培养学生能够寻求多种途径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了和学习方法,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

  从这次期中测试的成绩来看,学生总体上考得比较正常,班与班之间的差距不大,不及格的人数也不多。但是八年级的学生基础较差,这是所有任课老师的共识。学生的学习态度、审题能力、学科知识的渗透融合的能力以及书写表达能力均与八年级学生的要求有较大的距离。同时,学生仍未重视历史这门学科,仍然抱着学不学无所谓的态度。学生现状如此,过多的埋怨责怪都无济于事,只有在今后的教学中,针对现状,不断地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探讨教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历史教学反思5

  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教学模式在不断变化,越来越丰富。新课程,新标准,新要求,一切都是新的。随着形势的发展,初中历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给他们在课堂上充分发挥的空间,从而得到锻炼,不仅是一个关键问题,也是每一位新老教师头疼的问题。经过历史教学,我觉得历史教学任重道远。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同时,它也让我深深体会到历史教学的乐趣。总有一些事情我无法挖掘。接下来,我将对初中历史教学进行以下反思,并鼓励大家。

  首先,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这是我的梦想;对任何事情来说,只有爱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们有了“爱”和“探索”的精神,他们才能享受它并努力学习。许多学生认为历史枯燥乏味,因此他们对学习缺乏兴趣。因此,我试图使学生在45分钟的课堂学习中坚持更加持久的注意力,结合历史的特点进行教学,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贯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例如,在谈到“罐头刑”时,我说商代周王创造的“罐头刑”是一种酷刑。他首先请人把铜柱放在燃烧着的木炭火上。当铜柱呈红色时,他将“囚犯”的尸体粘在铜柱上。当“囚犯”被卡在铜柱上时,他只听到“喘息声”,即“囚犯”;他的尸体立刻冒出一缕烟,几乎所有的囚犯都被活活烧死了。这样一来,学生们似乎“亲眼看到”和“亲眼听到”,产生了一种在场的.感觉,从而加深了他们对商代周王残酷统治的理解。

  初中生年轻、活泼,容易分心。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巧妙地插入一个小故事来调节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就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述“巩固明朝君主”的故事时,告诉学生“赤脚”故事的由来,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再比如,当戚继光谈到“中外交流与冲突”和抗日战争时,他向学生们讲述了体育口号“休息一下,立正”的由来和秃头蛋糕的由来,这让学生们听了很感兴趣,因此,他们对学习历史越来越感兴趣。

  其次,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中,我意识到我不能再像上学时那样教书了。现在应该教的并不是书本上死气沉沉的东西。这些学生可以理解这一点;阅读历史可以明确他们的愿望,学习历史可以向自己学习。”;我现在教他们的是如何分析和理解某种知识,从而从中获得灵感。因此,我努力改变学生原有的简单理解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让他们积极理解、学习和理解教育的影响,从而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在导论课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知识的能力,设计了《科举制度的建立》教材。首先,老师们接管了一个他们根本不知道的新班级。我们怎样才能选出几个品德好、关心群体、办事能力强的班干部呢?并引出话题,然后结合本课的相关资料,让学生想象如果自己是古代封建皇帝,如何选拔和调任官员?在短时间内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享受历史课堂的乐趣。

  推荐阅读: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此外,我还使用了著名的“回顾旧,了解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先回顾历史的“旧”,了解新。比如说中国的改革开放,我们可以先以商鞅的改革为例来分析。商鞅改革得到大多数人支持的历史事实使学生们认识到,商鞅改革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秦国统一大业的需要,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同样,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也正是因为在新形势下制定了一系列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措施。这样,我们可以通过回顾以往的旧知识来理解和深化当前的新知识,巩固旧知识。

  这些是我的个人经历。简言之,历史教学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这需要我们每一位历史教师坚持不懈,不断创新。在课程改革的春风中,我们每一位历史教师只能把握新课程的主旋律,为每一位学生打开学习历史的大门,指明认识历史的道路,让每一位学生畅所欲言,施展才华。为了增强历史的魅力,不断向课堂注入“活水”,真正“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炬”。

历史教学反思6

  教后记《战略大决战》一课中体现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的理念。

  首先教学目标制定的明确、具体、恰当。

  根据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和历史学科特点制定三个目标:第一是知识能力目标;第二是过程与方法目标;第三是情感与价值观目标,这三个目标从浅至深,不仅让学生了解了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把握了解放战争发展到这一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战略决战,而且更深层次的在思想上对学生进行了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华民族的利益出发作出的不懈努力,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广大人民的情感,教学落实较好。

  第二,设计了一个有深度的问题:仅仅三年时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就打垮了军事力量强大的国民党,原因何在?对于这个问题,一方面采取学生分小组讨论学习的学法,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得到了发展和提高,改变了学生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第三,这节课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能从直观形象上了解三大战役的`有关史实,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堂课通过教师提问————学生讨论————教师点评过程,为学生获取、分析、讨论、利用信息和发现、提出、解决问题创造了机会和条件,教师层层点评,学生层层过关,思路清晰,内容简明扼要。同时通过小组学习竞赛的方式提高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很好地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和自主性,并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不足:

  第一:处理三大战役用时过多,使得讨论的问题显得有点仓促。

  第二:没有关注到全体学生。

  第三:对于个别知识没有做横向联系。

  综上所述,本节课力图做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改变了以往教学仅仅停留在书本知识的的表象阶段,培养和激活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历史教学反思7

  写在前面:

  我是一名普通的初中历史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探讨只有两年的时间。从盲目的学习模仿,到现在有目的的自主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形成了学生能够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实在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虽然课前我认真准备,课上严密组织,但总会在课后感到不是十分满意,总会有或大或小的遗憾存在。因此,作为教师,要不断钻研,不断学习。要使我们的教学在教师不断完善自我的基础上走向完美。

  现在的历史课堂教学,掀起了一股改革、学习大潮。其实我认为无论是学习杜郎口模式还是学习洋思模式,这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我们作为历史教师要弄明白,我们改什么?

  我们要改的是我们的教学方式。教学方式大体可以分成两种:

  第一、探究式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可以用黑色的眼睛,发现彩色的历史。这种探究式,分成学生自主探究和老师指导探究两种。由于历史学科的特性,学生不可能在生活中通过现象来学史,学生具备的历史知识也有限,所以前种方式在历史教学中极少使用。我们倡导使用的是在老师指导下学生的探究式学习。

  第二、接受式课堂教学方式。老师把系统、准确的历史知识用一定方式传达给学生。这种接受式,也分成两种方式。一是学生被动接受式,这是一种以老师讲述为主的课堂模式,也是传统教学中常用的模式,现在教学设施先进了,可以结合多媒体上课。虽然教学效果可能不错,但不利于学生“发现”,不利于学生形成思辨能力,更不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不能培养学生合作、竞争意识。二是学生主动接受式。这是我喜欢的方式之一。

  我现在采用的是学生主动接受式和老师指导探究式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简称自主探究式。

  我的自主探究式课堂分成五个环节:导入新课、自主学习、点拨探究、知识梳理、同步达标练习。这种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课堂,教师只是一个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我们在“老师的表现机会很少”的情况下,应该如何做呢?我认为历史教师应该做好以下几件事。

  1.精心设计导入新课环节

  根据不同教材内容,不同课型,针对不同学生实际,设计好不同类型的导入新课环节。

  或温故引新,注意前后知识联系;或设置情景,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为理解本课知识做铺垫;或教师直接阐述,娓娓道来,做精彩的开场白,为本课知识说前因说背景;问题导入,激起学生产生强烈求知欲,促使他们积极地思维,主动地探究;还可以时政导入新课等等。

  这是教师可以自主支配的一个环节。但课堂是学生的,老师要缩短自主支配的时间,因此,导入新课环节要设计得“短小精悍”。

  2.精心设计自主学习内容

  根据课标要求,把属于“识记”层次要求的内容放入这一环节中。

  教师要精心编制自主学习导航。可以做成纸质学案,也可用多媒体展示。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列图表、列提纲、所有内容问题化、填空与问答结合、出示知识网络、图配文等等。

  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环节,学生可以自学完成这一部分内容。当然,遇到问题同学可以讨论,也可以请教老师。因此,教师设计自主学习导航时,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年龄特征和符合教学规律。

  3.精心设计合作探究问题

  这一环节是老师引导下的学生探究,也是教师最不好把握的一个环节。

  我们要把课标要求中“理解”“运用”层次的内容或本课难点、重点放入这一环节。在这一环节,教师一定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资料(一定要是基本史实,不用文艺作品),做到论从史出。可以设计成问答题的形式,也可以设计成材料解析题的形式,当然也可以设计成小辩论的形式等。

  这一环节要让学生小组讨论合作完成。当然,也要充分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指导学生小组内合作,指导学生和其他小组竞争,培养学生合作竞争意识。

  学生讨论时,我们要走下讲台,融入学生,注意倾听,把“误入歧途”的学生“引上正轨”,把说出有价值的答案(不一定是正确答案,也可能是常见易错知识)的学生记在心里。

  讨论结束后,教师点拨前,一定要让这些同学展示自己的成果,鼓励学生大胆探究。

  4.精心设计知识梳理方式

  历史是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梳理知识更为重要。怎样梳理知识呢?

  学生口述、列大事年表、归纳提纲、列图表、画知识树、编写知识卡片等等都是很好的知识梳理方式。

  采用新课堂教学方式之初,最好是师生合作,教师出示“半成品”知识梳理,学生补充完整。随着学生积累了一些梳理方式,同时学习历史的能力也得到相应提高后,学生就可以独立完成,并且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来完成。

  5.精心设计达标练习

  教师要深入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习题设计要有针对性、层次性,要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强化技能操作,注重综合性。

  在新的课堂教学理念下,教师的角色在转变。教师不再是灌输者,教师成了设计者,如果设计出现了漏洞,学生就会出现知识欠缺;教师成了组织者,如果组织无序,课堂就会乱成一团;教师成了引导者,如果教师引导无方,抓不住关键,就会完不成学习任务。

  虽然新课改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但学生每个学习环节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能力和水平所限,刚开始用这种模式时,我把每一环节的用语都在课前写好。做设计师难,做组织者更难啊。这不仅需要教师课前的充分准备还需要课堂上的灵活应变。

  新模式教学教师更累,会有很多的困难和困惑。如:教学形式和实效的兼顾,教学资源、教学设施的欠缺,重成绩轻教学的教师评价机制、自身能力的限制,学生的组织培训等等。但我们是教师,担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我们知道“鱼渔有别”。我们要在教改的路上,无怨无悔地走下去。教会学生学习,才是我们做教师的最大成功。

  作者简介:王金芳,女,中学历史教师,河北滦南三中历史教研组组长,被聘为滦南教研室中心教研组成员。有多年历史教学经验,曾多次承担历史示范课的教学任务,被评为滦南县历史学科带头人、几次被评县、市级先进教学工作者,20xx年被评为首届滦南名师。有多篇文章在报刊上发表。

历史教学反思8

  我们经常说教给学生有生命力的历史,让历史活起来,学生才会喜欢上历史,今天徐老师这节课让我找到了答案。历史本身是一部丰富的情感素材,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也是目标之一。如何发挥作用,很大程度上依靠教师的语言感染力。对于近代历史是一部屈辱史,在课堂上如何让学生同历史融合在一起,带着感情学习,以往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我很失败有时讲述屈辱的历史,学生们一点不感触,有的学生还在笑,让我很伤脑筋,今天徐老师的课我很受启发,让学生动情,老师必须讲出感情来,以情动人,加上配乐画和史料,锦上添花,特别是英雄人物名字图片滚动展示,配上徐老师声情并茂的解读,感人至深,达到了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效果。

  由此我又想到大家都喜欢的'百家讲坛,纪连海老师,不也是以情打动了观众,记得当他讲一段鲜为人知的普通百姓自发抗争的“江阴八十一日”这段历史时,很多听众当听到全城九万多百姓抱定必死的决心与几十万清军作战最后仅存五十人时都哭了。讲历史人物时,很投入,感觉自己就是其人,委屈无奈时万箭穿心、泪洒全场。

  做一名让学生喜欢的老师,上有生命力的历史课堂,今天我找到了答案,以后好好借鉴。

历史教学反思9

  在教学《三大改造》一课时,课前利用问题导入新课,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所以,我首先给学生听《社会主义好》这首歌,了解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及在我们身边能够体现制度好的方面。这就可以激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兴趣,教学由被动变为主动。课中利用问题设置悬念,使课堂教学波澜起伏。要求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改造?等问题把学生一步步带入教师课堂教学的思路上。课后利用问题巩固知识。如,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三大改造也有缺点。这些缺点是什么?

  这种提问对学生有强烈的'吸引力,使学生在思辩中加深对历史知识、历史规律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一、优点:

  1。上课是条理比较清晰,能够做到重难点突出,课堂衔接较好。我在课前做了一定的工作,认真收集资料。在课堂上能够很好地将课本知识与资料内容相衔接。在给学生讲授课本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他们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备课是我认真钻研教材,弄清楚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了解教材的结构,思考什么样的方法学生更容易接受。并且选择一些记忆方法比如联想法,或者把所学内容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

  2。能够较好地做到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使课程内容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在这节课中有许多历史名词,政策性很强,有些是专业术语,比较抽象又不好理解记忆。例如: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赎买政策等名词学生既难理解,又觉得枯燥。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尽量采用最简洁的、最通俗的语言来讲解和描述,效果还不错。

  二、不足之处:

  1。在教学过程中,某些环节的处理有失妥当,内容过多,给人一种牵强的感觉。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应做到不断的思考,及时总结积累经验,使自己不断进步。

  2。在教学中,创新意识不够强,在以后的工作中应做到大胆实践,多学习多思考,不断提高在自己的创新能力。

  三、今后努力方向

  我在今后课堂教学中还将努力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学习的发展创造各种条件和机会,促进他们去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并给予适当的点拨和引导,让学生学会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不断提高每个学生的自主性。并且还要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尤其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历史教学反思10

  何谓教学反思?简言之,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知的过程,以使教学向更合理的方向努力。正值期末之际,总结经验和教训,找出不足之处,寻求新学年的对策及今后的努力方向是我目前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一、以新的教学方法和思路去教学

  针对高中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首先将教材内容问题化。要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需要将教材问题化。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操作:把教材内容变成问题的“链接”;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努力(尝试探索、合作等)一个个地进行问题求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并生成更多、更深层的问题。其次将教材内容结构化。我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构,而不能“见树不见林”。学生的认识结构是有良好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因此在教某部分知识时,要注意“瞻前顾后”和“左顾右盼”。要实现教材结构化,我既可以提出教材内容的“纲要信号”,也可以利用“先行组织者”,还可以指导学生自己结合相关知识构建知识系统框架。

  二、正确处理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

  过去一学年来,教学时,我注意利用一个简单的道理,或者一个知识点引出一个知识串,形成一个知识网,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就需要在教学中正确处理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首先,我要选取那些最实用,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典型事例,选择的典型材料、事例真实可信,能够逐步展开并深化和升华主题,增强表达效果。其次,采取生动活泼,学生可以接受的学习方法和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使他们乐学爱听。

  三、结合学生的实际,将知识整合。

  在教学中,我往往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实际能力,将课本知识重新组织,整合,使学生思路清晰,通俗易懂,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最好的教学就是适应于自己,又适合学生的教学,它既有利于学生素质提高,又有利于学生分数提高的教学。

  总之,社会在发展变化,教师也应改变教学观念,充分认识新课改的重要性,努力设计好教学内容,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创新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历史教学反思11

  学年,我担任了高二12个理科班的历史教学工作。虽然每个班每个星期只有一节课,但一周下来就有十二节课,不断地扮演着“人肉复读机”的角色,再加上我要跨级带高一的两个班,工作量极大,压力也是山大。再者高二理科班的学生在本学年度面临着学业水平测试的任务,如何提高学生的通过率,让我不得不认真思考。

  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我觉得以下几个问题是首次必须要做的准备工作:(1)认真研究课程标准以及学业水平考试大纲,要从课程性质上明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深刻理解课程标准所阐释的有关教材与教学课程理念以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课程目标,并依此建构科学的教学目标;(2)认真研究高中历史教材,要从教材的角度揣摩编写者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从课程标准的角度评价高中历史实验教材的特色;(3)认真研究学情,即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状况,据此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对于文科班而言,历史教学的重要性自不待言,而对理科学生而言,由于初中不重视历史,基础较差,再加上知识面狭窄,阅历有限,因此对历史知识的认识难以理解和掌握,对于一些抽象的知识只能死记硬背,久而久之,失去兴趣。通过几个星期的课堂教学实际情况的'观察,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我觉得在今后教学中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对高中理科班的历史教学准确“定位”,教师对学生历史教学的任务、目标和地位的认识以及采取的相应的措施。高中理科班学生的历史学习任务简单来说一是掌握知识,迎接“毕业会考”,二是从历史中汲取营养,养成“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根据理科班学生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通过谈话和交流,我对理科班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思维方式有一些的了解。理科班的历史教学,不能古板守拙,而是要有较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适当补充学生熟知的材料来组织教学。在讲有关内容的历史课时,抓住学生想了解有关历史典故知识求知欲望,适当地讲一些有关历史人物的故事。这既可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兴趣,也可引导学生区别历史真实性和艺术性虚构手法。从而增强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感性认识。对基础知识采用当堂学习,当堂提问,要求当堂掌握。

  针对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喜欢学习历史,我了解到,他们认为历史知识要死记硬背,繁多抽象,枯燥乏味,难以掌握,要想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也要让学生“会学”,即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这样才能使他们感到学习历史还是轻松易学的。

  在高考的影响下要想使理科的学生对历史真正产生兴趣确非易事。因为许多学生之所以选择理科就是为了逃避历史学科或者因为历史学科成绩本就不优秀。在这种情况下要求他全心投入历史学习简直是痴人说梦。况且在高考指挥棒下,理科生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高考科目上,即使对历史有兴趣也不容易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因为这会花费他们的部分精力。而精力对于高考来讲尤为珍贵!

  总之,在理科班的历史教学中,我们要以新课程的理念为指导,根据理科班学生的特点,采取各种各样的教学举措来吸引理科学生,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探讨改进教学教法,提高教学效果。

历史教学反思12

  这一课是第一单元的重点,它主要是从经济史的角度来论证唐朝的繁盛。如果把此课的结构讲清楚了,那么对于以后各个朝代的经济史讲述则提供了有利的范本。对于本课教学,我的体会是这样的。

  一、再现历史情境,培养学生能力

  我首先由导入篇杜甫的《忆昔》导入新课,渲染了文学环境。既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了唐玄宗开元年间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又增进了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了解和热爱,更激起了学生探知“盛世”之“盛”的欲望,真可谓“一箭三雕”。接着又为解决本课难点问题,由曲辕犁的模型和构造图,让学生了解犁的.构造。再让他与西汉的二牛抬杠进行比较,思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二、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创新精神

  初中生已有一定的动手能力,所以可以借助这一点发挥他们的潜能。如:指导他们制作教具,不仅激发他们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本课学生从网上搜集到不少曲辕犁图片资料,当时我没注意。如果我能指导他们做出简单的曲辕犁模型,并让该同学上台讲解、演示。那既可以使学生了解曲辕犁的构造,另一方面也会使同学们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读史以明理”这是历史教学的最高目的。在上“开元盛世”这课时,我注意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联系,通过启发学生思考“玄宗与太宗”有那几点相同的地方,对现实有和借鉴作用?使学生认识到国家要繁荣,政治局面必须稳定,人才必须得到重视。官员必须廉洁自律,要广开言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唐朝农业繁荣,启示我们:要想促进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必须走科技兴农之路。要注重兴修水利,要普及科学技术。由唐朝长安城整齐的布局,联想到现代城市也要注重整体的规划和布局。

  同时,本课有待改进之处,在上本课时,我的主导作用待以发挥,但是,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没有能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尤其是女学生,今后要注意改进提问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之中,努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在小组活动时,同学之间合作交流可再加强些。同学们在参与辩论时,要进一步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并及时反驳对手观点。在点评时,抓住主要问题有重点地进行点评,教学效果可能会更好些。

  总之,必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目的观。从学生及其学习的角度出发,去考虑学生需要学习什么,能够学习什么和怎样去学习。新课改的历史教学应更多的关注学生学习历史的动机、兴趣,关注学生学习历史后思想感情的变化,发挥历史学科的综合性和人文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历史教学反思13

  参加顶岗实习已经有大概12 周的时间了,进行历史教学也有了近11 周的时间。在这段时间之内我负责七年级的历史教学。七年级的历史相对于其他年级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从能力的要求上,都比较容易。七年级是起始阶段,这是很容易理解的。

  在教学的过程,我发现了一个很让人矛盾的问题。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历史教学更多是让学生去了解历史,感受历史的发展轨迹,从而引发其思考。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很难贯彻我的想法。除了学生们的基础较以外,还有就是“成绩”的要求。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需要在日常的教学中去渗透。与此同时,还不能忽视学生们的成绩。为了能使学生们取得好的成绩,就要在课堂上强调各种的重难点,进行知识点的分析。这样就占据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而剩下的时间还要用来巩固这节课学习的知识。历史课一周就只有两节,每节课的间隔大概是两天。这两天的时间也没有办法进行更多的讲解,只能将这些任务都安排到一节课里面去完成。有时候想要补充一些学生们需要了解的内容,还要考虑到剩下的时间是否允许。这样虽然学生们有了记忆知识的时间,但是很多的情况都是死记硬背,而不能够变通。有的时候一个问题按照课本的记录顺序问就可以很容易回答上来,但是如果从结论来问,很多同学就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还有一个问题,也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我的学生们不爱动脑筋思考问题。有一次课程我分给各个小组任务,让他们来归纳总结这节课我们应该学习的内容,我们该从哪些方面进行掌握。这是一节很简单的课程,我认为这些问题应该难不倒他们,可结果就是,几乎每个小组起来回答的学生都是按照课本上的内容一字一句来念出来。这与教学设计的结果大有不同。这和老师让学生把课本上的内容都记下来有什么不同。老师的想法很重要,但是这也需要学生的配合,没有学生的配合,老师的想法的不到实践,和没有想法没有任何区别。

  我也很清楚成绩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但是我认为在记忆知识的基础上勤奋思考,逐渐形成爱思考的习惯才能够更好的学习历史,更理解历史教学的目的。

历史教学反思14

  “学会反思,学会合作”,这就是新课程所要求的“教师角色”转型的课题。这套“新课程学科教学论丛书”正是出于上述教育信念撰写、编辑的。课程改革在某一阶段需要轰轰烈烈的氛围,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更需要扎扎实实地探究,这种探究不仅要促进对一般课程理念的认识,而且更要有益于对学科领域的特殊课程问题的解决。因而,结合学科深入研究课程、教学的实践与理论,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实在是一件必要而有意义的事情。为此,一批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学科的教育工作者走到一起来了。他们大多是参加国家课程标准研制的核心人员,或者是投身课程教材实验的第一线教师。经过辛勤的劳动,他们将自己关于国际国内学科课程发展的动态与问题的研究心得整理成书,奉献给广大的教师,以唤起大家对课程改革的更深沉的思考。

历史教学反思15

  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一堂课成功与否,效果如何,提问往往起关键作用。在授课过程中适时地提出问题,恰到好处地触及学生思维的兴奋点,能起到提示思路、加深理解、巩固知识的功效。在教学实践中,学生的课堂答问往往并非尽如人意。作为老师,虽经认真设计,精心准备,采用不同的问法,但常常不能得到学生的积极配合。因此,教师要通过教学设计,直接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思考、讨论,然后教师进行指导和释疑;教师还要运用教学手段设计创设新情景,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细节决定成败”。一个好的历史教师,一定是善于讲述历史的教师,也一定是善于提出历史问题的教师。一堂好的历史课,一定是有充实的教学内容和活跃的教学气氛,也一定是有教师与学生之间在思想上、情感上和话语上的亲密交流。

  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提问一定要要面向全班学生,使全体学生都能够思考对问题的回答;在学生不甚主动的情况下,教师绝不要指责学生,也尽量不去点名指定学生来回答问题,而是想办法启发学生的思考,或是降低问题的难度;教师要认真地听学生的回答,充分肯定学生回答时哪怕是微细的正确之处;学生的回答有不完善时,教师也不要步步紧逼,可由其他同学或教师自己加以补充;学生的回答如果不正确,教师绝不能嘲讽奚落学生,可提示一些有关的思路或要件,或转问其他学生有什么看法;学生的回答若与教师预设的答案不同,更应鼓励学生说出其理由,等等。总之,教师要和学生一起营造出宽松、民主、活跃的氛围,在师生的积极问答中加强互信、互动。

  教师应对学生的回答一定要作出适当的总结或评说。这种总结或评说,有时是知识上的,即对答案所涉及的历史知识进行概括;有时是观点上的,即对答案所涉及的理论、说法等加以评议;也有方法上的,即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学法上的指导。教师的总结,还是要以鼓励学生为主,重在启示学生。当然,要点到为止。

  要把每一堂历史课上好。

【历史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精选)历史教学反思07-11

历史教学反思11-01

历史教学反思10-22

历史的教学反思03-24

期末历史教学反思04-14

历史教学反思随笔04-14

历史教学反思范文04-10

关于历史的教学反思10-20

历史期末教学反思03-22

历史期中教学反思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