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数教学反思

时间:2024-07-03 15:01:27
实数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实数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实数教学反思1

  本节课是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平方根》的第二课时.主要知识是平方根的学习和运用.教材是教师提供最基本的教学素材,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一)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概念的形成的过程中,逐步理解所学的概念.概念是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经过分析、综合去掉非本质特征,保持本质属性而形成的.概念的形成过程也是思维过程,加强概念形成过程的'教学,对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是很必要的.所以在学习平方根的概念时,对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学生不太容易接受,往往丢掉负的平方根,因为这与他们以前的经验不符.对此,在平方根的引入时,可多提一些具体的问题.如“9的算术平方根是3,也就是说,3的平方是9.还有其他的数,它的平方也是9吗?”等等,旨在引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从具体的例子中抽象出初步的平方根的概念.再让学生去讨论 一个正数有几个平方根?0有几个平方根?负数呢?引导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平方根的概念,然后通过具体的求平方根的练习,巩固新学的概念.

  (二)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和交流 本节课为学生提供了有趣而富有数学含义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探索和交流.如 把正方形的面积不断的扩大为2倍、3倍、n倍,来引导学生充分进行交流、讨论与探索等数学活动,从中感受学习平方根的必要性.

  (三)设计之中多处运用类比的方法,使学生清楚新旧知识的区别和联系.类比概念 “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区别和联系,“平方”和“开平方”运算.

  (四)根据学生实际,灵活使用教材

  教材上只安排了一道例题和几个想一想,为了让学生对新知巩固,我增加了部分练习题,围绕“平方根”这一知识点进行各种题型的变式练习.当然,选题要有层次,有梯度.老师们在进行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适当的取舍.

  (五)建议

  根据知识结构的逻辑关系与学生的认知规律,建议教材在内容安排上平方根置于算术平方根之前.

实数教学反思2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并会进行实数分类,会判断一个数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

  从有理数到实数,这是数的范围的一次重要扩充,对今后学习数学有重要的意义。本节是在数的开方的基础上引进无理数的概念,并将数从有理数范围扩充到实数。实数的理论比较深,本节只要求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意义,并会简单的识别就可以了。

  本节的`引入是一个探究活动,要求学生把几个具体的有理数写成小数的形式,并分析这些小数的共同特征,从而得出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写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的形式。为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加深印象,通过更多的例子使规律更明显和具有说服力,在教学设计中,我特意设计了让每个学生另找5个不同分数化为小数的预习作业。在交流活动中有学生提出不是所有分数都能化为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并例举出分数 。我当堂让学生用计算器验证,结果为0.123595505617978,没有出现循环。由于计算器显示屏位置有限,后面的数位无法显现,它究竟是否无限循环暂时无法验证,怎么办?有学生建议用电脑计算,可以讲小数点后数位取100或更多。由于课堂时间问题,我将这个验算作为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完成。对于提出问题的蒋逸文同学,给予大力表扬,鼓励其他同学也要向他学习,不迷信书本,对发现的问题想办法解决,说不定推翻前人的结论,将来在我们的同学中出现数学家。同学们的热情高涨。课后几个同学想办法计算 ,发现用电脑也不行,于是和老师一起想了很多办法,终于算到 =0.123595505617977528089887640404494382022471910112359550517977528…,在小数点后第48位才出现循环,循环节有47位。我们又验证了其他一些分数,发现还有好多分数是在计算器中找不到循环节的,但最终通过计算也能证明他们是循环小数。

  通过这个例子,我很感慨,在平时的教学中,很多东西我们直接灌输给学生,没有给他们探究思考的空间,多数学生也只好被动接受,印象不深刻,很难灵活运用。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应多讲知识形成发展的过程展示给学生,多给他们探究归纳的空间。

  在学习无理数概念时,我为他们介绍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典故,介绍了毕氏门徒西帕索斯为为真理而献身的故事,介绍了数的产生及随着生产生活的需要而不断扩充的过程。这些典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但最好在课前作为预习作业让学生自己去搜索相关知识,在课堂上交流成果,这样效果会更好。

实数教学反思3

  本节课主要复习了算术平方根,平方根,有理数,无理数,实数的概念,分类;让学生明确了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表示方法和数轴,绝对值,相反数及倒数等几个重要概念,会求一个实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难点是绝对值的有关化简,非负数的应用。

  讲完这一节后,我们常有这样的困惑:不仅是讲了,而且是讲了多遍,可是学生的解题能力就是得不到提高!比如明明重复了好多遍“a2的平方根是±a”,可是学生每次做题仍是按“a2的平方根是a”计算。也常听见学生这样的埋怨:巩固题做了千万遍,数学成绩却迟迟得不到提高!这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了。诚然,出现上述情况涉及方方面面,但其中的例题教学值得反思,数学的例题是知识由产生到应用的关键一步,即所谓“抛砖引玉”,然而很多时候只是例题继例题,解后并没有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因而学生的学习也就停留在例题表层,出现上述情况也就不奇怪了。

  事实上,解后反思是一个知识小结、方法提炼的过程;是一个吸取教训、逐步提高的过程;是一个收获希望的过程。从这个角度上讲,例题教学的解后反思应该成为例题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下面谈谈几点反思。

  一、在解题的方法规律处反思。

  “例题千万道,解后抛九霄”难以达到提高解题能力、发展思维的目的`。善于作解题后的反思、方法的归类、规律的小结和技巧的揣摩,再进一步作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解,挖掘例题的深度和广度,扩大例题的辐射面,无疑对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通过例题的层层变式,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例题解法多变的教学则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思维定势,而又打破思维定势;有利于培养思维的变通性和灵活性。

  二,在学生易错处反思。

  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往往和成人不同,而其表达方式可能又不准确,这就难免有“错”。例题教学若能从此切入,进行解后反思,则往往能找到“病根”,进而对症下药,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在情感体验处反思

  因为整个的解题过程并非仅仅只是一个知识运用、技能训练的过程,而是一个伴随着交往、创造、追求和喜、怒、哀、乐的综合过程,是学生整个内心世界的参与。其间他既品尝了失败的苦涩,又收获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他可能是独立思考所得,也有可能是通过合作协同解决,既体现了个人努力的价值,又无不折射出集体智慧的光芒。在此处引导学生进行解后反思,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学习动机;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习的热情,变被动学习为自主探究学习;还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学习毅力和意志品格。同时,在此过程中,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均能得到很好的培养。

  从这次讲课中我得到的体会是:讲复习课,内容容量要大,知识点要全,深度要够。练习设计要有一定的梯度,才能达到欲设的最佳效果。

实数教学反思4

  上周四上了第三章的最后一节《实数的运算》,本节课本着学样的先学后教的教学改革理念,我也试用了先学而教的教学方法。只不过我还是使用了我自己的一点改革。即20+15+10模式。20学生学,是带有任务的去学。15是老师的指点,10是学生的当堂练习巩固。

  《实数的运算》这一节课我设计的教学任务有以下四个:

  1、回顾有理数运算法则和顺序

  2、初步学会用计算器的按键顺序并进行实数的计算

  3、自己总结出实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顺序。

  4、自己觉得本节内容有哪些易错点?

  学生在20分钟时间内都能够或多或少的自学完成,特别是回顾部分每个学生都能回答出问题,达到了复习的目的。通过小组里面会做的同学来带的方法,在规定的时间内每个学生都初步学会了电子计算器进行运算的按键顺序,也达到了教学目的。而通过上面两个环节,学生都能很自然的总结出实数的运算顺序和法则。15分钟的老师指点,多是在指导学生的解题格式和细节上。通过老师的指导,学生也自己能发现本节的易错点了。

  整节课下来总到有以下一些困惑:

  1、知识的理解上学生更多的是直接通过书本获得,知识的一个形成过程没办法去解理。学生是对着问题去书找答案,缺少了一个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本节中电子计算器中第二功能键的使用上,学生就知道3次根号要先按第二功能键,但换一个关闭键就不知道了,缺少第二功能键这一知识的形成过程。

  2、由于没有去印学案稿,学生在自学时很不方便,与原来老师的设想相差比较大,有些地方不能达到老师的目的。如本节课中,老师的设想是回顾后用几个练习题来巩固,可是没有相应的习题用,用多媒体设备很不方便,主要是不知道什么用到下一张幻灯片,时间不确定。

  3、感受这先学后教其实对老师的要求很高,很严,能力要求更高。像我这样的能力真的无法用好这一模式。如老师的高度概括能力,老师的高度组织能力和个人魅力。像我这样的人很不适应。

实数教学反思5

  本节是在数的开方的基础上引进无理数的概念,并将数从有理数的范围扩充到实数范围.从有理数到实数,在本节课中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教学分层次进行,先从从一个探究活动开始,并引导学生探究其特点,发现它们不同于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也就是一类不同于有理数的数,由此给出无理数的概念.无限不循环小数的概念在前面两节已经出现,通过强调无限不循环小数与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的区别,以使学生更好理解有理数和无理数是两类不同的数.

  本节课通过学生的主动智力参与,动手实践、引导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实现对实数概念的自我建构。

  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良好学习动机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课堂的准备与指导阶段充分了解学生,进行有效提问,为学生提供及时适当的反馈动。

  但本节课存在许多不足,对于学生对无理数概念的理解估计不足,而且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是很好。新课引入时间过长,课堂容量很小,预设的教学内容不能完成。在今后的教学中自己在备学生时应着重考虑学生可能出现的这样或那样的情况,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应力求做到更新,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最佳效果。

实数教学反思6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的。课后对本节课有如下反思:

  成功之举

  1、从实施情况来看,整堂课学生情绪高涨,充分参与教学全过程。由于课前有针对性地选取了例题和练习题,大部分同学都能自主完成,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大多数同学能积极举手发言,主动到前面演示自己的解题过程。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快乐课堂的宗旨,我觉得这节课,同学们是快乐的。

  2、教学注重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学习过程中,及时给予评价,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不足之处

  1、时间安排上有些前松后紧,知识回顾部分由于学生回答举例所用时间较长,占用了练习部分的时间。

  2、学生对分数指数幂与根式的互化运算是一个难点,对于稍微复杂一点的根式化简会转化为分数指数幂,然后利用指数的运算性质化简,在后面的.教学中还要注意渗透相关的题目。

  3、学生的课堂小结还不够成熟,总结的不到位,不准确。以后要逐渐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新课改还在进行,每种课型的模式也都在摸索之中。我要对每节课及时反思,及时改正不足,总结经验。使教学过程更优化,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实数教学反思7

  本节课由于内容易于学生接受,采用了带问题阅读的自主学习方式。并配合以基础检测,分层练习来检查和补充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基础检测,紧扣本节知识点,特别设计了一道在数轴上表示的4小题。既让学生学会了无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又体会了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学习中的运用,使学生对于本节课的难点问题得以轻松解决。

  接着的第二个分层题组练习的设计,让学生综合本节知识,并与前面所学联系,题型新颖,学生非常感兴趣。采用分组的办法,让学生展示成果,学生热情高涨,思考、讨论、讲解问题时都非常兴奋,真正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地位,其中10小题设计有一定的综合性,把无理数的数轴表示与三角形的相关知识结合,既复习了第一章勾股定理,又有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学生在做题时,思维必须开扩。这使得一部分学生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教师的适当点拨,使学生能很快理清脉络、发现头绪,并经交流后,得以顺利展示。整节课学生动的'多讲的多,教师讲的少,只是适当的点拨,充分发挥了组织者、引导者、和鼓励者的作用。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积极探究,使整节课充满收获的乐趣。

实数教学反思8

  本节课的知识形成过程:通过讲述古希腊数学家希帕斯的一个伟大发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了解数学史;同时引出面积为2的正方形存在吗?它的边长怎样表示?然后思考是有理数吗?通过与有理数比较分析并且说理,推出只能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即无理数。学生猜测,并说明理由,教师

  证明

  (根据班级情况)。紧接着再举几个无理数的例子:(面积为3、5、6、7、8、10的正方形边长及圆周率π为例),说明无理数普遍存在,拓展思维。在此基础上,引进无理数,归纳得到实数的概念,体验数的扩充的过程和必要性。

  (1)动手操作和问题讨论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的现实意义,并认识到用已有的有理数不能准确表示这一线段长度,因而需要寻找一种新的数来解决问题;同时调动学生学习和思维的积极性,帮助学生体验无理数的产生过程,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认识数。本节中“”的出现先于定义,暂只作为一个记号,其含义待下一节课详述。

  (2)考虑到学生层次的差异性,教学中以为例,学生猜测,并说明理由,教师证明,同时根据班级情况;在作业布置中进行了分层作业,证明是无理数。

  (3)把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是与有理数的意义进行比较后,通过理性思考得到的.,无需做更多地解释。无理数的相反数的概念在“实数运算”一节有定义,这里只对特殊的数作说明。

  (4)实数的分类办法,建议与有理数分类方法进行比较。实数的分类能帮助学生更好认识实数,构建数系知识结构,应予重视。在此要帮助学生领会数的分类应遵循的规则,领会分类思想。

  (5)练习从不同的角度帮助学生理解实数系中各类数的概念。练习1中是一个无限循环小数,学生容易将它归入无理数范畴。练习2的(3)、(4)两小题,与实数的分类作比较分析,即可得出正确结论。在此可引导学生

  总结

  实数的另一种分类办法。

  (6)创设多向性交流环境,让学生进行自主评价,同时进一步强调:

  ①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无理数,一定要依据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这一本质属性去判断,开方开不尽的数,如等都是无理数,但无理数还包括这类数:如π是无理数,而它不是由开方得到的。

  ②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实数的相反数及绝对值的意义与有理数完全相同,任何实数的绝对值都是一个非负数,若a表示实数,则|a|≥0。

  ③对实数进行分类,要先选定分类的标准,不同的分类标准就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分类后要注意所有的数不能重复和遗漏。

实数教学反思9

  本章前两节的内容,平方根和立方根之间在内容上有很多类似的地方,因此在教学中利用类比的方法,让学生通过类比旧知识学习新知识,教学中突出立方根和平方根的对比,分析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这样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既有利于复习巩固平方根,又有利于立方根的理解和掌握,总结出来的“一二一”有助于学生生动的理解。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学生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感受了立方运算和开立方的运算的互逆关系,并学会了从立方根和立方的逆运算中寻找解题的途径。

  体现了现在教学中的精讲精练,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最好的呈现,老师在其过程中,起到引导和归纳角色,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老师不再讲,或者讲的很少,但要想当好这个“导演”老师确实要大量的时间备课,学生需要提前备课,课下工作量确实很大,但学生得到了表演,而且在班级里确实积极性得到了老师的肯定,总之,效果还不错吧,希望这种好的状况继续。为孩子们加油!

实数教学反思10

  本节课是在数的开方的基础上引进无理数的概念,并将数从有理数的范围扩充到实数范围.从有理数到实数,这是数的范围的一次重要扩充,学生对于实数的运算,以后还要通过学习二次根式的运算来加深认识,因此本节的作用十分重要。

  先通过折纸活动得到,研究是什么数,整数?小数?可以利用底数越大平方越大的方法确定它不是整数,用同样的方法进一步研究它的小数部分。在研究的过程中,利用“两边夹逼”的方法得到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也可以用计算器验证。给了无理数的概念后,让学生举出几个无理数,以巩固无理数的概念。然后从有理数的分类引导他们对实数进行分类。将数从有理数的范围扩充到实数范围后,有理数的所有运算法则和运算律都适用于实数。

  反思:

  1、对于学生对无理数概念的'理解估计不足。对于一种新的概念(或问题),要考虑到学生的思维水平,他们不一定会按照我们的方式去思考,这就往往容易会出现与我们预计结果相差很远,甚至相背离的情况。在今后的教学中自己在备学生时应着重考虑学生可能出现的这样或那样的情况,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应力求做到更新,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最佳效果。

  2、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是难点,特别是利用几何作图在数轴上表示,讲得太快,不够清晰,学生掌握的不是很好。对教学的重难点的把握和突破上还得下点功夫。

  3、课堂巩固练习太少,双基知识和基本技能没得到很好的训练。

  4、注意教学的规范性。像1.010010001…(两个1之间依次多个0)是无理数,括号里的内容不能省略。

实数教学反思11

  上完《实数》这节课后,我常常有这样的困惑:不仅是讲了,而且是讲了多遍,可是学生的解题能力就是得不到提高!比如明明重复了好多遍“a2的平方根是±a”,可是学生每次做题仍是按“a2的平方根是a”计算。也常听见学生这样的埋怨:巩固题做了几十遍,数学成绩却不见提高!这不能不引起我的反思了。确实,出现上述情况涉及方方面面,但我认为其中的例题教学值得反思,数学的例题是知识由产生到应用的关键一步,即所谓“抛砖引玉”,然而很多时候只是例题归例题,解后并没有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因而学生的学习也就停留在例题表层,出现上述情况也就不奇怪了。

  事实上,解后反思是一个知识小结、方法提炼的过程;是一个吸取教训、逐步提高的过程;是一个收获希望的过程。从这个角度上讲,例题教学的解后反思应该成为例题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一些探讨:

  一、在解题的方法规律处反思。

  “例题千万道,解后抛九霄”难以达到提高解题能力、发展思维的目的。善于作解题后的反思、方法的归类、规律的小结和技巧的揣摩,再进一步作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解,挖掘例题的深度和广度,扩大例题的辐射面,无疑对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通过例题的层层变式,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例题解法多变的教学则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思维定势,而又打破思维定势;有利于培养思维的变通性和灵活性。

  二,在学生易错处反思。

  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往往和成人不同,而其表达方式可能又不准确,这就难免有“错”。例题教学若能从此切入,进行解后反思,则往往能找到“病根”,进而对症下药,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计算常出现哪些方面的错误?

  (2)出现这些错误的原因有哪些?

  (3) 怎样克服这些错误呢?可让同学们各抒己见,针对各种“病因”开出有效的“方子”。

  实践证明,这样的例题教学是成功的,学生在计算的准确率、以及速度两个方面都有极大的提高。

实数教学反思12

  《立方根(第一课时)》,同事们观课后,肯定了我的课堂具有小组合作意识的模样,黑板上有专门的小组合作得分栏,对于挑战性的问题给予小组星星奖励,激活了课堂,同学们主动性参与提高了,同时也点明了不足之处:

  1,本节课针对训练太少,对课后习题没有充分利用,没有体现数学课堂该有的讲练结合,概念教学中讨论过多;而对于课堂环节中,将“立方根的表示方法”这一段设置为小组合作学习互查记忆,有欠妥当。

  2,知识点

  的读法没有纠正,同学们的读法是“负三次根号a ”,正确的读法应为“三次根号a的相反数”;知识点的实质,这个内容讨论的不够好。

  3,具体环节的自学检测,练习一的学习流程中有自学教材提示,很多学生不会看提示,没有翻书行为,也没有在草稿本上做题,这是学生们在课堂表现上的不规范的学习行为;在自主检测第二块中,对于正数、负数、0的立方根的归纳,很多小组进行了抢答,乱而无序。 4,我的教学行为的不规范表现在站位,和合作讨论环节没有走下讲台倾听学生的交流;我的教学语言评价这一块,仍然存在评价不够多样的现象,用“回答的非常好”评价的过多。针对本节课的环节设置,知识点的把握以及学生、教师行为存在的问题,以小组合作为线索我对本节课进行以下修订:

  1,本节课学习立方根,这个概念的掌握不仅需要同学们对讲解内容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合作探究等环节弄明白,还需要及时强化练习真正搞清楚,因此,依照本节课的内容落实要求,在合作学习、合作探究的环节后面添加“练一练”。

  2,对知识点进行问题预设,使学生朝着正确的思路思考,设问:(1)-a与a互为什么?(互为相反数);(2)被开方数互为相反数时,立方根也互为相反数吗?(是);(3)三次根号里面的负号可以“搬家”到根号外吗?(可以)。

  3,数学课堂上有意识地纠正同学们的学习行为,逐步培养同学们看电子导学学习流程的习惯和小组抢答有序展示,如最先举手的小组第一个回答问题,其他小组在别的小组已经开始回答时自觉放弃首答机会,等待补充回答机会。

  4,课堂上尽量走到学生中间,掌握学生学习的学情,倾听小组成员的发言,尽量不站讲台,尽量站在教室两边、后边,需要加强课堂调控时站教室或者讲台中间,使用电子笔翻页幻灯片,使用红色白板笔评价小组得分栏,使用星星对合作探究好的小组课堂奖励。

  最近听了几位老师的课,有袁玉琴老师的语文课,有邹素琴老师的地理课,也有文国老师的.数学课等等,我可以学习老师们的讲课风格特点,对照自己的课堂进行反思,逐步形成自己的数学教学风格。

  袁玉琴老师在语文课堂上注重落实生词,评价比如:给100分的同学奖1分,其他同学把错的在本子上更正十遍,针对阅读教学课堂,袁老师选取两个合作探究点:合作探究一,生命像“一江春水”,“一棵小树”,你认为有没有道理?说说自己的认识,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一说生命像什么?合作探究二,跳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说说喜欢理由(提示从词语、修辞和意义方面去分析;主持人在最快的三个小组中产生,展示时先读后评)。围绕这两个合作探究点,学生们充分交流,争先在袁老师的教学规范指导下展示。

  邹素琴老师在地理课堂上围绕铁路运输的三横五纵,很好地使用电子导学案,完成了课堂教学。文国老师的数学课《实数第二课时》,环环相扣,每个知识点的衔接引入很自然,对知识点的讲解均有拓展,使学生理解巩固很到位,这些优点是我目前教学阶段难以很好做到的地方。此外,文老师的黑板板书注重重点内容,不该板书的不板书。

  以上是我的课堂反思。

实数教学反思13

  我备课“实数”这一节内容时,浏览了一下,觉得内容比较多,一节课上很紧,把教材梳理了两遍,还是觉得分两课时上好些。从合作学习中得到,再来研究是什么数,整数?小数?首先可以利用底数越大平方越大的方法确定它不是整数,用同样的方法进一步研究它的小数部分。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猜测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可以从书本上得到证实,也可以用计算器验证。给了无理数的概念后,让学生举出几个无理数,以巩固无理数的概念。最后从有理数的分类引导他们对实数进行分类。我对教材的几个疑惑是:

  ⒈为什么说等无理数在数轴上表示是难点?

  ⒉教材指出既不是整数又不能化成分数,为什么不能化成分数呢?

  ⒊像1.232323…这种小数是不是无理数?

  最后对这两节总结下自己的得失

  ⒈对教学的重难点没有把握住,体现对教材的不熟悉,或是对教材安排的目的不清楚。以后应认真、仔细读教材,教参,思考为什么是在这里安排这个,它的作用是什么?

  ⒉想到问题却没有很好的解决,能跨过去就跨过去。遇到问题应积极思考,在得不到解决时参考其他书籍,或请教其他老师,向他们学习。

  ⒊对于一种新的`概念(或问题),要考虑到学生的思维水平,他们不一定会按照我们的方式去思考,这就往往容易会出现与我们预计结果相差很远,甚至相背离的情况。让学生回答的问题一定要自己十分清楚概念,思维过程,不要出现学生答不出来,你也不知道如何解释,或被学生反过来把你问住的情况。

  ⒋注意教学的规范性。像1.010010001…(两个1之间多个0)是无理数,括号里的内容不能省略。

  ⒌在教学时应注意前后内容的联系,知识是一体的,在回顾时注重知识点本身,更要关注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因为它们是相通的。

  6.因为等无理数需要借助图形才能在数轴上准确表示出来,而且在数轴上作图表示无理数也很难。

  7.分数的平方还是分数,而的平方是2,所以不是分数。

  8.当一些知识不严密时我们不要提它,解释越多学生越糊涂。

实数教学反思14

  新课程改革进行地如火如了荼,教学模式也随之一改再改,日见丰富。新课程、新标准、新要求……一切都是新的。数学教学也不例外。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脱陈出新,在课堂中给学生以充分发挥余地,从而得到锻炼,达到基础知识、能力培养的效果,下面就《实数》这一节谈一谈。

  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会用二次根式乘除法法则在实数范围内进行有关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在教学中让学生经历了探索法则的过程,渗透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事物的规律。但不能忽略学生的实际能力,设计的手段与学生不能分离。

  在教学活动中,不能过于简单或复杂,设计简单时,学生轻易就找到了答案,就会产生骄傲和自满情绪,渐渐对参加活动失去了兴趣,对以后教学产生不良后果,而设计复杂时,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基础情况,又要考虑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所以教学设计很重要。

  今后,在教学中,课堂设计上要多下功夫,要根据学生的能力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知识,结合教材,注意难易程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他们的潜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实数教学反思15

  本节课我的设计师先通过课前练习,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接着是列出无理数常见的三类数,让学生观察总结这三类数的特点——无限,不循环,从而得出无理数的概念——无限不循环小数。接着要引导学生总结,注意重点字眼,无限和不循环,在这基础上,我就马上出对应的练习让学生分辨,比如学生误以为带根号的就是无理数,要区分带根号的还要开方开不尽得才是。下一步就梳理成章的得出实数包括无理数和有理数。而这时就要通过类比方法,得出实数的另一种分法,通过回忆,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提出问题,无理数能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吗?先让学生看课本的探究,讨论,之后用课件的动画形式呈现,从而得出无理数与数轴上的点也一一对应。同样通过类比,得出直角坐标系中的点与有序实数之间也是一一对应,有理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同样适合于实数。

  这节课的重点是学生要知道无理数的概念,能把数分类,能知道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难点是在数轴上表示一个无理数,这个不要求学生掌握,知道无理数能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即可。而对于求无理数的绝对值和相反数,是重点也是难点,特别是求 的绝对值,学生就觉得比较抽象,因为学生对于无理数就感觉很陌生,他们心里有疑问,到底等于多少?不得出一个确切的值,他们心里感觉不踏实。这里就一定要复习绝对值的概念,总结出绝对值的性质,要求的.绝对值,其实就是要判断 的值是正数还是负数,这又要涉及到相反数,在此之前就一定要复习怎样求一个数的相反数的方法了。

  我认为这节课因为比较抽象,所以一定要通过学生已有的有理数的知识来进行类比学习,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方法。另外在学生思维中形成数形结合思想,为以后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求解打好基础。还有这节课的内容比较多,也比较抽象,所以课前布置学生先预习,讲起来学生感觉会没那么抽象,起码头脑中有点印象。

【实数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实数》教学反思11-13

实数的概念教学反思08-28

实数的知识点总结04-19

《学会反思》教学反思09-08

教学反思04-19

精选教学反思04-21

教学的反思12-11

经典教学反思04-21

教学反思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