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有寻找学习和工作中的规律,让我们好好写一份总结吧。那么如何把总结写出新花样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课改工作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语文课改工作总结1
时间过得很快,本学期已经结束了。通过这一学期的课改我也反思总结了不少,现将在课改中的做法得以总结。
1、钻研教材,精心挖掘教材中的各种因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运用大量的儿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教材有大量的儿歌、韵文、古诗,这些课文比较短小、富有儿童情趣,读起来琅琅上口,极富语言韵味,学生通过学习这些课文,受到了诗歌的熏陶,积累了语感,启迪了语言,对语言素养的形成起了极大的作用,给学生插上了诗歌的翅膀。
(2)进行大量的语文实践,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新教材顺应小学生的思维规律和认知特点,安排了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充分体现了课标提出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如教材中做一做“太阳钟”、猜一猜“太阳”、“月亮”,演一演《小白兔和小灰兔》,听一听《火车的故事》,编一编《美丽的梦》,画一画《未来的桥》、找一找《搜集识字卡片》、剪费旧的报纸或到外边去认字……这些活动的安排,紧扣语文的听、说、读、写的任务,突出了语文的实践性,学生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获得鲜活、深刻、丰富的`知识,促进了语文学习能力的形成,提高了语文素养。
(3)发散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想象。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这段话充分说明了想像力的重要性。一年级学生虽小,但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新教材中,无论是主体课文,还是语文天地,都精心设计了大量的发散思维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教材的安排,适时点拨,点燃学生创造的火花,促其展开丰富的想象。学生的想象力太丰富了,只要教师在上课时点拨得当,学生的想象力就能充分地展示出来。
2、科学的使用教材,提高教学质量。
(1)、对教材进行科学的组合。
例如教学《人有两件宝》一课时,我们首先组织学生把“语文天地”里的“太阳钟”在上课前做好,然后在上课时让学生讲讲你是怎样做太阳钟的。教师在适时的表扬做的好的同学,尤其是比较有创意的,如我班有个同学把太阳钟做成四种颜色,底色是绿色,钟面是白色,数字橙色,秒针、分针是粉红色,看起来非常美观。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体会到了课文的难点“为什么说手和脑是人的两件宝”。教师少了许多无用的讲解,为学生赢得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培养了实践能力。在理解了课文内容、熟读了课文的基础上,再把“语文天地”里的图片和教师收集到的图片用投影仪放给学生看,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2)、对教材进行科学的增补。
一年级的小学生,对任何事都充满了新鲜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我结合教材内容在课堂上组织游戏、竞赛、表演等活动,使每位同学都能参与。学生不但学到知识,而且感受到了参与的快乐。例如《春晓》这首古诗虽然只有18个字,但就勾画出一幅栩栩如生、色彩明艳的春天的图画,具有较强的音韵美和图画美。在教学时,我们除了完成背诵、学会16个生字的学习任务外,还增加了表演唱和绘画比赛这两项内容。具体的做法是: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再学习生字。然后开展各项活动,先让男女比赛读,同桌读、小组读、指名读等朗诵形式,展开朗读比赛,比一比谁读得好。奖给读得好的一面小红旗或一朵小红花。在完成朗读、背诵任务后,我们又组织学生进行绘画比赛。看谁是我们班的小画家。学生的热情又一次被激发出来,他们全神贯注地画,体味到了学习语文的快乐。
3、让学生自主识记字形,逐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1)、课内让学生自主识记字形。
借助汉语拼音,加上在生活中口语的积累,学生对汉字的读音比较容易掌握,识记生字的字形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我们在识字教学中,采用“学生自主识字”的方法,让学生识字。把识记字形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引导他们自己想办法,发现行之有效的识记方法,独立掌握生字。具体做法是:我们设计了几种常用的识字的方法,如:想象识记法、形体识记法、大部件记字法、联系实际法、新旧字对照法、熟字加减法、画画法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识记字形。学生在识记字形的实践中,教师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他们自己想出许多形象、巧妙、有趣,甚至是创造性的识记方法,学生在兴趣昂然中不知不觉的记住生字。
(2)、让学生到课外识字。
课堂上,由于时间的关系,老师传授的知识是有限的。有资料显示,学生30%的知识来自课内,70%的知识来自课外,因此,我们通过在课堂上激发识字的兴趣,培养独立识字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外识字。例如当学完第一单元时,我们引导学生到大街上、商场里、电视中等地方中识字,结果,有的学生在星期六与父母去商场购物,一天就认识了一百多字,学生的识字量大大的提高了。
(3)、多种方法巩固生字。
①、开展“我会找”的活动。
开展“寻找我的好朋友”的认字活动,充分利用学生周围的生活环境,语言环境,让学生从路牌、宣传栏、广告语、黑板报等地方寻找自己在课堂上学过的生字,反复认读,加深印象。通过实践活动,学生感到书本上的字在自己熟悉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到处可见,从而巩固了所学的生字。
②、开展“我会认”的活动。
再认字还有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课外阅读。因此,我们要求学生晚上或双休日去书店看适合低年级的儿童读物,报章杂志,遇到认识的字就大声朗读,在读中巩固生字。随着阅读量的增大,学生对生字的巩固日益加深。
③、开展“我会写”的活动。
新大纲强调语文教学应注意实践性,而实施的唯一途径就是实践。在实际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把平时学到的点滴知识运用到生活中,通过“写信”来实践语文。这样做不但能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激发识字的兴趣。还培养了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总之,新教材的使用中,我们取得了一些好的经验,但也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取长补短,更进一步。
小学语文课改工作总结2
时间过得真快,一学期的课改让我积累了不少经验,现将自己的课改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识新课改,为实施奠定理论基础。
只有认清看透了新课改,才能谈得上较好地实施。所以,我熟悉了课程改革的目标,认识课程结构,了解新课程的标准以及新课程中的核心理念。为实施积累一点理论指导,使自己在实施中有了方向、原则。为此,我和班级其他科任老师一起商量:将学生分为“白依米”、“黄依米”、“蓝依米”、“红依米”四个大组,每个大组又分为四个小组,按学生差异分配组员,选好组长。在上学期的基础上一如既往的做好捆绑式小组的工作。
二、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有了新的观念才有新的教学改革,因此,我积极参与学校听课、培训,反思或与同事讨论,来提高自己的认识,强化自己的责任,从教师角色、教师行动、师生关系、学习方式等方面改变自己以往的观念,使自己的观念与新课程的方向协调一致,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焕发出教学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三、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销蚀,过分强调接受与掌握,窒息人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所以,教学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在情景中发现问题,力求他们会提问题,同时与同学合作,通过观察、做游戏、模拟等形式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就是说,在学习上,我灵活运用“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利用捆绑式小组,提倡一种自主合作的探究学习方式,培养他们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因为我相信,只有自己挖空心思想出来的,记忆才会更犹新,只有亲身经历过、体验过,人才会有所收获。
四、抓住课改的特点进行教学。
低年级语文教材,主要是以识字为主,识字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来识记生字、词。在教学高段语文时,注意每组教材在内容上的联系,从整体上先把握教材内容,然后来设计教学方案。在阅读教学中,首先重视了朗读的指导,在学生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感情,要利用多种形式来读、并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质疑问难,培养了他们勤思善问的习惯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在教学中,要努力开放,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教学中,我采用了游戏、唱歌、猜谜语等方式,引进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在语文教学中,我努力改进课堂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顺利地完成了语文教学任务。今后还要取长补短,学习新的教学经验,为创建高效课堂而努力奋斗。
小学语文课改工作总结3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现对自己本学期的课改工作总结如下:
一、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由于我班学生基础较差,为了扎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比如,在书写方面,大力强调规范,要求行款整齐,字迹工整,并努力克服错别字。对生字新词的理解运用,对近、反义词的积累等,逐一进行讲解或强调,以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语文能力。
二、做好学习方法的指导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最重要的学习莫过于方法的学习。搞好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是有很大的好处的。有的同学为什么老是玩,可成绩却不错,这是为什么呢?首先,我们强调上课专心听讲,及时对知识进行巩固,然后还要及时复习。有人说,聪明与否,在于是否思考。这是很关键的,我们要着重指导学生学会思考。睡前回顾当天所学,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方法多,但要适用,易行,便于操作,还要督促学生坚持。
三、做好转差工作
针对我们班差生较多的情况,狠抓差生,给差生“开小灶”,每课跟进,要求生字词语过关。既严格督促,又给与他们及时的鼓励,使他们重拾学习的'信心。
四、突出章节过关。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分为十个单元。在每个单元的教学任务完成之后,我都进行检测,针对学生存在的知识点问题,及时解决。对确实困难的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个别教育,使之掌握,并能运用。
五、拓展知识视野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积累运用,只有学生对知识有了一定积累之后才能运用。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我准备开展一系列的语文活动:
1、优秀文段朗读。通过学生自主搜寻优秀文段,使学生主动进行课外阅读,学生的阅读量增加的同时,学生必然收获了许多东西。
2、好词佳句的收集。在不断收集整理的过程中,学生的词汇积累有了明显的增多。
3、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如辩论、演讲、出手抄报等等。学生在活动中增长了知识,训练了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
在本期的语文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打牢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增强学生语文能力,为下学期的学习打下基础。
小学语文课改工作总结4
又一个学期结束了,所有的课文都和孩子一起阅读、欣赏了。学生的很多的能力也都有了一个新的提高,相信孩子的知识也有了新的拔节了。
三年级了,是学生的一个转折,学生除了阅读层次进一步加深,还多了一个作文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这也是学生走向阅读和写作的一个新的开始吧,也是他们迈向语文学习的另一番天地。现把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悄无声息打基础,让学生在语文的世界中领略母语的文化。
学习语文最基础的是要掌握一定的词汇量,这是他们更好的亲近母语的基础。本学期学生的词汇量又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他们在阅读课文时都能先自学生字新词,这给进一步学习语文打下了基础,也减少了不少的时间,只要把难记的词强调一下,学生掌握生字就很容易了。只是个别的后进生,需要在课堂上多关注他们,把时间都给他们,帮助他们正确的识记,为下面的学习打下了基础,也为学生以后向更高层次打下坚实的根基。
二、与文本对话,在对话中感受课文给学生带来的无穷魅力。
教材的文章的语言都非常的清新隽永,是学生亲近母语的又一个桥梁,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平台。本学期,学生不但欣赏了祖国优美的河山,而且通过对课文文字的朗读,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得到很大的提高和陶冶,激发了学生深深的爱祖国的激情。像:千姿百态的庐山的云雾、美丽迷人的南沙群岛、令人心醉的`槐乡五月等等,都把学生引领进一片美的天地,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时候,被课文语言的魅力深深的吸引着、陶醉着,感受着母语文化的恒久魅力,在语言中沉浮着、徜徉着,提升着自己的语文素养和能力。本学期,学生也认识了很多的人物,这些人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像坚忍不拔的桑兰、才华横溢的王勃、谦虚的萧伯纳、关心爱护藏胞的朱德、神勇无比的李广等,都给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孩子今后的成长留下了很珍贵的财富,有的是激励,有的是榜样,有的是感动,有的是敬佩,这些都将留在学生的记忆了,是陪伴他们一生的财富和资本。更有寓言故事,给学生一个道理,让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会迷失,总之,课文丰富多彩,妙趣横生,回味无穷,整个学期,学生都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着语文的魅力,感受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用全新的思想武装自己,打造自己,把自己推向更高的学习境界。
三、在各种活动中提升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素养。
语文要多读才行,多读书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都是一个很好的促进。我始终坚信这一点。在平时的教学中,我除了完成课内的阅读外,还向课外这块阅读阵地进军,利用平时中午时间,让孩子多读书,做笔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时让他们出小报,把自己积累的知识进行一次汇总,这样学生无形中知识就在增加和提高。另外,我还在班级中启动了说话的练习,每天的语文课上,我都拿出五分钟的时间进行说话练习,学生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自己的胆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有的学生的自信心也得到了提高,学习语文也有了兴趣了,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做了铺垫。
四、与生活链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我发现,学生现在离生活是越来越远,缺少一种对生活的真实体验,所以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我尽量的引领学生去留心生活中的事情,这样学生就多了一份生活的经验,多了一种积累,在写作时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些素材。对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很好的促进。
总之,本学期学生收获很多,他们学习的路还很漫长,等待他们学习的知识还有很多,愿他们在新课程新教材的阳光下盛开更美更灿烂的笑脸。
小学语文课改工作总结5
20xx年年9月,随着我校承担的市级“十一五”规划课题的正式启动,我校的课改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经过三年的实施,课改工作取得了不小的成效,尤其是我校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显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回顾三年走过的路,虽艰辛却也颇感欣慰。
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中,我尝试从低、变、多、勤这四个方面入手,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低”就是起点低。考虑到新课程的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在理念上的差别,为便于教师的施教与学生的接受,确保良好的教学效果,我首先是从新的课改理念的高度出发,帮助学生了解新课程的课堂教学特点,让学生知道现在老师将怎样教,学生该如何学;二是通过多种途径逐步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以及合作学习的方法与能力;三是课堂教学设计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上进行,不仅要面向每一位学生,而且设计的问题要与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相适应,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进来,以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让学生能够获得成功的喜悦。在实施课题研究的起步阶段,我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扶”到“放”,从迈小步开始,做到先帮助引导学生尝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全过程,让学生既产生浓厚的兴趣,又能深入进去学会自主操作,并学会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使学生逐步摆脱对老师的依赖性,并最终完成由“接受式”学习到“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转变。
“变”就是转变,首先是教师角色的转变。我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开始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总是把学生的需求放在首位,时时、处处关注学生的体验和感受。体现在:
一、教学语言的变化
(1)由强制性的语言向商讨性的语言转变。如,“请你把课文读一读。”“我们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好吗?”“谁愿意把这一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2)由命令的语言向建议式的语言转变。如,“你的勇气可佳,你能试着说得更具体一点吗?”“如果你的声音能再响亮一些就更好了。来,试一试!”
(3)由要求性的语言向希望性的语言转变。如,“听也是会学习的表现。我希望大家认真听好我下面要说的一段话。”“你为什么这样想?能说说自己的理由吗?”
(4)由封闭性的语言向选择性的语言转变。如,“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这篇短文。”“你喜欢文中的哪些句子,就请把它多读几遍并背下来。”
(5)由单一的评价语言向富有指导性的评价语言转变。如,“你们的问题很有价值,看来你读书时是用心思考的.。”“听你们的朗读是一种享受,你们不但读出了声,而且读出了情。”
二、教学设计的转变。
深入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更好地发挥教材优势是搞好课改实验的前提。为更好地落实新课程理念,在实验中,我加强了对教学设计的研究。首先依据新课程理念进行教学设计。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我深入学习课程标准,明确年段目标,把新课程理念贯穿于各环节中;其次依据学生实际进行教学设计。语文是一门母语学科,有非常广泛的学习环境和途径。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实际接受水平出发,灵活地处理教材,拿出符合学生知识和心理需求的教学设计,才能更好的为学生服务;其次,依据教材进行教学设计。人教版实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每单元前的导语提示了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教学要点。进行教学设计时,我充分发挥导语的导学功能,从整体上把握单元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针对精读、略读课文在本单元的不同作用,有的放矢地加强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为了呵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富有个性的经验,我站在促进学生发展的高度,以学定教。课堂上我更加关注学生灵性的闪动,在注重预先设计的同时,更注重把握课上生成的知识,珍视学生独特的见解,抓住契机引导、拓展并及时地进行课后反思,不断提高处理教材的能力。第三是学习方式的转变。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三者是有机联系的一个整体。自主是探究的前提,探究必定是自主的,是外力所不能代替的,而对未知的探究,对小学生来说,相互的合作、启发必不可少。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学生就必须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为此,为实现学习方式的改变,我注重通过示范点拨、引导领悟自得,发现来源于学生中间的好的学习方法,并加以推广等方式来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语文学习方法。在学生进行自主、合作的学习过程中,这些语文学习方法也得到了完善。培养了学生学习能力,使学生真正达到了“会学”。第四是评价方式的转变。评价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制约课改能否顺利进行的瓶颈。为实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在近三年的实验过程中,我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在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评价标准等方面做了大胆的可操作尝试。1.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内容的多元化。针对以往评价过于注重学业成绩,过于注重期末评价的弊端,在评价中,我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了日常评价,体现了动态的评价管理。在评价内容上,分为平时的形成性评价、期末终结性评价。2.开放评价过程,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为避免传统评价中教师为主体的局限性,在实验过程中,我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中来,将评价变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在评价中,结合评价内容采用了学生自评、互评、家长参评、教师综合评定的民主、开放式的多元评价方式,增加了评价的客观性,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多”即是多活动,多参与,多评价,多开发。主要是课堂上突出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突出合作与交流,体现分层优化,让不同类的学生都积极地参与进去。突出评价,在活动过程中我常常激励学生进行多方位、多元化的评价。让学生在这种交流活动中快乐成长。在教学中,我还积极开发多种课程资源,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沟通课内外,实现由教材文本到丰富的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的联系,由语文学习中的读、说、思、做等到跨学科的多种能力训练的结合。当然,在引领活动的过程中,我特别注重创设宽松、平等、和谐的课堂人文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适时点拨,引导,可浅处深问,可静中得疑,可变中求新,层层深入,激起波澜。
“勤”即勤反思,教学反思虽然不是创新,却是创新的起点;虽然不是学习,却是学习动力的源泉。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不断的、客观的、深刻的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我将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教学前的反思可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反思教学方案,反思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反思对教材与教法的把握,这些对上好每堂课都很重要;教学中的反思可使教学过程最优化,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提高,在提高中升华,让每堂课尽可能多地闪出思想的火花;教学后的反思,可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坚持写教后感,让自己在实践中出经验,在缺憾中找不足,在思考中找答案。
“低、变、多、勤”这看似简单的四个字,让我的课堂变了,课堂上再也不是教师乏味的讲解和师生间的机械对话,而是充满了争辩、充满了合作的活跃性的艺术课堂。
要使语文课改一路走好,并取得实效,就让我们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谨记语文学科特点,不忘学生年龄特征,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相信在广大语文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课改一定会取得更大成功!
小学语文课改工作总结6
现将我校在课程改革方面所做的工作进行简单的回顾。
一、所做的工作
(一)、建立领导小组,明确课改思路。
1、我校高度重视课改工作,成立了以马宏超校长为组长,刘洪元教导主任为副组长,年轻教师为组员的课改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思想不课改,就没法减轻师生负担,不课改在新形势下教学质量就没有保障,每个教师必须无条件改变思想,付诸行动,走课改之路。课改模式为24字模式,是被印证了的可行的模式,学习行动。
2、课改评价同评先晋级,评模表先挂钩,调动积极性。
(二)、加强理论学习,积极教研,不断提高
1、思想理念是行动的首要因素,因此,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前提,也是课改工作成功的关键。学期初召开全体教师动员大会,统一思想认识,确定努力方向。
2、组织教师学习山西太谷张四保二十四字教学模式,谈学习感悟交流心得。
3、开学初要求每班精心设计班名、班级口号、并认真进行了试行和修改。各班进行小组建设,并制定出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评价方法,为后面课改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基础。
4、根据太24教学法”,缓步推进,一步一个脚印,稳步向前推进,对学生的小组长、大组长,进行培训,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分配任务、讲解的能力。实行了小组评价机制,对学生进行捆绑式评价,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
5、认真组织听评课活动,听课时无课教师全部参加听课,一二年级、三四年级、五六年级任课教师之间互相评课。评课活动结束学校积极进行总结,评出马晓燕、刘洪元老师为我校课改能手,三年级、五年级、六年级为课改先进班集体。
6、认真反思,撰写实施新课改心得。结合新课改理念,鼓励老师们每天更新一个新理念,让老师在实践中不断反思,认真总结。并将写成经验性文章,客观评价课堂中的优缺点。促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教育内容进行反思研究,促进教师成长。
二、存在问题;
1、课改中出现课堂效率不高,导学案运用问题较多,经常落堂,有时偏离主要内容和主题。
2、教师不能适应新课改下的课堂角色,一些教师整节课基本不参与课堂,而还有一些教师不舍得放手把课堂教给学生,让学生探究学习过少。
3、教师在评课时,意见还有所保留。建议不中肯。
4、部分教师对新课改认识还比较肤浅,理解尚不透彻,因而出现了一些形式化的东西。
5、小组评价只是停留在分数的累积上,缺少有效的激励措施师生易出现评价疲劳。
三、下期课改努力方向:
1、制定教师课改评价考核方案,调动教师的课改积极性。
2、从学期初就扎实开展组织听课、调研、分析、诊断问题,对课改中出现的情况进行交流。
3、小组合作的记分过程较复杂,花费的`时间较多。
4、收集和积累课程改革的各种资料和案例。
5、加大外出学习,提高教师的视野和知识面,本镇的学校也可以,可以调课对换去学习。
新课改对于我们来是既是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我校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进一步深化新课改教育教学理念,让新课改理念正在服务于我们的实际教育教学,开创我校课改新局面。努力使工作干得更好。
小学语文课改工作总结7
十年来,我校的语文教学工作顺应新课程改革形势,热情投入新课程改革大潮,扎实开展新课程改革的工作。教育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教师素质有了极大的提升,打造了一支优秀的语文教师团队。学校的教学研究氛围空前浓厚,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学生学习兴趣有了很大提高。语文教学成绩连续十年名列兴济镇前三名,多次荣获第一名。目前我校被确定为兴济镇“教研基地校”,承担全镇的语文评优课、教学研讨等任务,在全镇起着示范引领作用。
十年的课改我校的青年教师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宋燕老师醉心于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积极开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实践和探索,认为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的秘诀在于尊重、理解、赏识、激励,遵循“让每个孩子走向成功”的教学理念。她的语文课曾多次获得县级、镇级优质课一等奖,有多篇论文在省市级报刊发表,草根课题“小学语文中高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获得县级一等奖;主持的省级课题“后进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及转化教育的个案研究”已经通过省级验收;教学成绩连续多年名列全镇前列;她被评为县级“语文骨干教师”、“教师专业化发展标兵”;曾多次获得县政府“嘉奖”、“优秀教师”奖、“教学工作先进个人”奖、“模范班主任”奖,成为我校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优秀人才。
李洪艳老师潜心于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习惯放在首位,努力创设良好的氛围和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的驾驭能力、调控能力受到老师们的一致好评。目前她是我校“公开课”“示范课”的主角,教学成绩十分突出,多次获得全镇第一名。连续多次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获得县政府“嘉奖”,县级“教坛新秀”。有多篇教学论文在县市级论文评比中获奖。
课改十年我校的语文教学工作循序渐进、求真务实,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受到中心校领导和兄弟校的一致好评。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重视培训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有言道:新课程改革,成也教师,败也教师。教师是课改的主力军,只有学习,才能转变固有的陈旧观念,转变过时的教学的行为。因此,培训、学习,提高教师素质是课改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所在。
1、常抓理论学习。我校充分利用每周四下午业务学习的时间,组织教师集中学习一些上级的有关课改的文件精神、先进的经验与案例以及和专业相关的书籍资料,观看教学实录光盘等活动。此外,还要求每位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加强专业理论的自学,并及时写出相关的学习体会或论文。通过不断的学习,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提高了,教育教学的观念也更新了。
2、抓外出培训。学校全力支持并提供机会让教师外出培训,特别是青年教师、骨干教师、教坛新秀外出培训的机会更多。无论是听专家的专题讲座,还是参与教材培训、听课研讨等,学校对外派培训的教师加强组织规范管理,要求做好学习记录,必要时还要交流反馈。这样的培训学习,让教师开阔眼界,接受新思想,把握课改的新动向,同时也强化了教师素质,锻炼了教师队伍。
二、努力转变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
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校收获最大的就是教师的角色转换了。由原来的主讲者变成了组织者、合作者。教学能在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在教学中都能放下以往的架子,走下讲台,同学生打成一片,以亲切和蔼的态度,与学生平等对话,互相交流,因而课堂的氛围宽松而活跃,学生的种种顾虑打消了,回答问题的胆子大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了。教师的学生观正在改变,能够把学生当作一个真正的人来看待,而不是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老师本身充当的角色也在发生着变化,即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学生的特长得到发挥,学生的才能得到展示。
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一起猜字谜,一起朗诵课文,教与学的活动在师生的互动合作中变得生动有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享受到合作的快乐,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学习,是一种启发、一种帮助、也是一种关怀,它构筑起了民主的课堂氛围。课堂上,教师会用微笑缓解学生回答问题时的紧张情绪,用竖起的拇指赞扬学生的点滴进步。
三、开展教研工作,努力促进课程改革。
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实施的基本途径。只有切实改进课堂教学方法,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新的教学行为,课程改革才能取得实质性的发展。为此,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语文教研组立足课堂教学,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围绕“自主探究,发展学习”这一教研课题,展开一系列的教研工作。
1、加强教研组建设。教研组工作强调“三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中心发言人,力求达到“提前准备,功效可见”。教研活动要求围绕一定的主题开展“学——研——讲——评——改”等系列活动,做到制度健全,人员落实,记录存档。
2、组织集体备课研讨。重点以一、二两个年级为实验班,组织语文教师全员参与。集体备课推行个人精备、大家讨论的模式,力争以“严、细、实”的工作作风做到“功在课前,效在课内”。讲求实效的集体备课,使课堂教学的讲台成为教师集体智慧与个人才华和谐结合的展示平台。同时,校长、主任、各年级教师深入课堂,随机听课,共同探讨,一起学习,形成民主平等、和谐共处的全新教风。
3、开展校内“公开课”活动。主要抓“说、讲、评”三个环节。为了增加全校教师的交流机会,更好地探讨课改的良好途径,我校要求45岁以下教师每学期至少开一节公开课,供大家学习、交流、探讨。同时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镇级和县级开展的研讨课、观摩课以及评优课比赛活动。我校的语文教师虽少,但宋燕、姜玉霞、李洪艳等老师都积极参与其中,并取得较好的评价。宋燕、李洪艳老师在镇级、县级评优课活动中多次获奖。通过锻炼、培养,我校的青年教师教学水平提高了,形成了一种充满时代气息与活力的教学特色。
4、重视语文综合性学习,丰富学生的`语文生活。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十年来,我校的语文教学一直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把课内外语文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各类主题征文、朗读演讲比赛、硬笔书法比赛、古诗词与成语积累、制作手抄报等等,为师生创设了一个施展才能、发展个性素质的平台,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生活。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诸多的获奖,是给语文课改工作的最好的回报,同时为课改注入新的活力。
四、加强教学设计研究,改进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
深入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更好地发挥教材优势是搞好课改实验的前提。为更好地落实新课程理念,全校教师加强了对教学设计的研究。首先依据新课程理念进行教学设计。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能深入学习课程标准,明确年段目标,把新课程理念贯念在各环节中;其次依据学生实际进行教学设计。语文是一门母语学科,有非常广泛的学习环境和途径。全体教师能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实际接受水平出发,灵活地处理教材,拿出符合学生知识和心理需求的教学设计;其次,依据教材进行教学设计。人教版实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每单元前的导语提示了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教学要点。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能充分发挥导语的导学功能,从整体上把握单元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针对精读、略读课文在本单元的不同作用,有的放矢地加强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
为了呵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富有个性的经验,教师能站在促进学生发展的高度,以学定教。课堂上,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灵性的闪动,在注重预先设计的同时,更注重把握课上生成的知识,珍视学生独特的见解,抓住契机引导、拓展并及时地进行课后反思,不断提高处理教材的能力。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三者是有机联系的一个整体。自主是探究的前提,探究必定是自主的,是外力所不能代替的,而对未知的探究,对小学生来说,相互的合作、启发必不可少。从调查中发现,我们的学生已经开始适应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有所增强,多数学生乐于与人合作,在合作中,体验互助的快乐与收获的喜悦。
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学生就必须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为此,为实现学习方式的改变,教师注重通过示范点拨、引导领悟自得、发现来源于学生中间的好的学习方法加以推广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语文学习方法。在学生进行自主、合作的学习过程中,这些语文学习方法也得到了完善。培养了学生学习能力,使学生真正达到了“会学”。
我们曾对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途径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街道、商店、学校、市场、车站、饭店、广告、食品及服装商标上的文字都是他们识字的资源。影视、歌曲、报纸、课外读物、同学姓名、班级布置中的常用字都是学生识字的教材。这充分说明:学生自主识字的习惯与能力已初步形成。通过调查,我校一年级结束时的部分学生识字量超过了1200个(课标要求的识字量为950个),这正得益于学生较强的自主识字能力。为了巩固学生识字成果,鼓励他们的识字热情,我们的语文教师和孩子们一起整理课外所认识的字并把它编进《识字手册》,让学生互相传阅。
低年级学生识字量的增加,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及其语言的发展。通过阅读大量儿童读物,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有所增强。
新的教学理念呼唤新的教学方法。在十年的课改实践中,我们的教师摸索到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阅读教学中学生多角色活动──“小医生”角色、“小博士”角色、“小导游”角色、“小老师”角色;六步写字教学法,即:一看、二描、三写、四评、五改、六展示;在写字习惯的养成教育中,采用“五养成”教学法,即:养成以正确姿势书写的习惯、养成整洁习惯、养成读帖习惯、养成“提笔就是练字时”的习惯、养成天天练的习惯。
五、课程改革中评价方式的变化
评价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制约课改能否顺利进行的瓶颈。为实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在十年课改的实验过程中,我们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在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评价标准等方面做了大胆的可操作尝试。
1、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针对以往评价过于注重学业成绩,过于注重期末评价的弊端,在评价中,我们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了日常评价,体现了动态的评价管理。在评价内容上,分为平时的形成性评价、期末测试与评价、期末终结性评价。
2、关注学生个体,实现评价方法多元化。
平时的形成性评价,包括“家校联系册”、“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书面阶段测试”等。
期末测试与评价,我们采用了口试、操作、笔试相结合的方法。笔试采用全县期末质量验收卷进行测评。
期末终结性评价是把平时的评价与期末的测试整合为一体。
3、开放评价过程,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
为避免传统评价中教师为主体的局限性,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中来,将评价变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在评价中,结合评价内容采用了学生自评、互评、家长参评、教师综合评定的民主、开放式的多元评价方式,增加了评价的客观性,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历经十年的课改实验,我校语文教师拥有着共同的感受:虽然我们的工作很繁重,但仍充满乐趣。有多名语文教师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教学论文10余篇、《芳草地》、《幼苗》等学生习作集、《我爱书法》等学生硬笔书法作品集、《教海拾贝》等教学心得集都饱含着我们在课改实验中的思考和探索,浸透着我们的心血和汗水,相信我们的课改之花一定会越开越艳丽,越开越芬芳。
小学语文课改工作总结8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犹如一场世纪春雨,洒向广大教师的心田。一切都是充满朝气,一切显得生机勃勃。课改工作给我们学校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教师素质有了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进一步提高,总之,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带给了我们新理念、新方法、新尝试、新探索。现将本学期学校的课改工作总结如下:
一、新课改,转变了教师的观念,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高。
(一)教师教学的转变
1、现在我校教师都能熟练地运用六步教学法进行教学,学案设计多姿多彩,教为学服务,以学定教,以学论教。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2、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在课堂上允许学生插话,反驳,提问,补充。而不是怕出“意外”,怕影响进度,丢面子,就对学生的反驳,提问等不理和训斥。
(二)小组建设的转变
1、学生的座位有原来的横向排列变为围圈式,学生相对而座,更有利于在课堂上展开合作交流,2、每个小组好中差学生各占一定比例,每个小组的成员按A、B、C、D分为四个等级,按照学生智商的高低分层目标,分层学习,分层达标,分层训练,让每个学生体现出就有的尊严,解决了学生个别发展与全体学生发展的冲突。
3、我校在黑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了“展示之星”、“评比栏”,提高了学生上课发言的积极性。
(三)学生学习能力的转变
1、我校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写预习笔记,围绕导学案预习,自主解决问题,标注出疑难问题,课堂上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会学习了,而且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了,同时,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通过翻阅资料,上网查找,又学到了课本外很多知识,拓宽了视野,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现在就连一年级的学生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自己预习课文。
2、学生的学习氛围有了很大的改变。现在学生到校后都能自觉的预习功课,互相交流,互帮互助。
二、积极组织全体教师不断总结,提炼、优化课改成果
1、学校成立了新课改领导小组,每周抽出两名教师上公开课,展示本校教师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推广优秀的教法和经验,为广大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同时也为会诊和解剖课堂,解决教学中一些共性问题,共同提高。
2、学校成立了语文、数学教研组,每个教研组由组长具体负责,采取先集体研究,再由教师本人形成个性化的业务笔记,并且集体研究的过程必有相关领导参与其中,由蹲点领导签字认可学校才予以认定其集体教研。
三、学校的全力支持
1、学校购置了电脑、打印机,供教师学习、教学使用。
2、学校为每班配置四块小黑板,为学生课堂自主学习提供方便。
3、学校制作课改标语,张贴于各个教室,提高教室文化氛围。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以后的课改工作中,我们会多向其他学校学习,取长补短,争取更上一层楼。
小学语文课改工作总结9
一、基本情况
永嘉县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全县下辖12镇26乡,906个行政村,总人口近90万人。据xx年9月统计,全县小学现有1778个班,67688学生,其中使用实验教材的962个班,33273学生。我县永外实小于xx年秋季和市实验小学同步在全市率先使用新一轮实验教材,xx年相继有七所小学39个班级进行推广实验,xx年全县全面使用新教材。可以说我县的新一轮课改是由点到面,稳步推进。通过几年的实验,新的课程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及教学观念的大转变。广大实验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参与实验的学校管理者对课改实验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从他们那真诚的话语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大家比较欢迎课改,认可课改。
二、采取措施
1、注重专家引领
我们认为,要使新一轮课改少走弯路,顺利实施,就必须有先进的理念先行。因而,我们先后相继邀请崔峦、贾志敏、钱正权、沈大安、滕春友、胡君、潘月娟、曹鸿飞等著名特级教师与有关专家为我县的课改专业引领。尤其是著名特级教师钱正权、市教学研究院小学语文教研员曹鸿飞老师,他们不辞辛苦,连续几年在我县定期蹲点指导,为我县小语课改热点问题及困惑把脉引领.
2、组建骨干队伍
新教材的编写思路是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系与原来的教材完全不同,教师几乎没有什么以往的经验可以借鉴,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因此我们深深地认识到:要使新一轮课改顺利推进,就必须加大了研究教材、教法、学法的力度,组织骨干力量攻破难关。于是,我们先后成立了县小学语文学科课改指导小组、县新教材试点校小学语文研究组、县小学语文学科教研大组,研究、指导、解决课改中的问题和困惑。
3、有效开展活动
我县地区分散,教师多,校际之间办学条件很不平衡,给学科培训工作带来困难重重。尽管如此,我们始终以七所试点小学为基地,坚持每月一次的试点校研究组活动。我们采取轮流做庄,每次活动能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定中心发言人”,近四年来,为顺利推进我县课程改革,收到了明显效果。同时,我们坚持每学期开学初,组织全县实验教师及学校、学区分管课改人员举行新课程备课培训活动,历次培训达500人之多,会场爆满,座无虚席。同时积极开展不同层面、各种形式、不同主题的教研活动,有效促进新教材的顺利实施。
三、初具成效
1、课堂发生的变化
①教师角色的变化
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基本能正确定位好自己的角色: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让学生走上前台,成为“主角”。目前,多数教师在课堂上能够给足时间让学生去读书,去思考,去讨论问题、去动笔写写。教师并能注意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文本,引导学生自己去感悟文本。不少课上,教师真正能让学生在自主读好文本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同时让提出问题的同学自己找“小老师”帮助解决,或组织小组合作交流。这些都充分重视学生主体的做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②学习方式的变化
教师在课堂上大多能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尊重学生的个人情感体验,尊重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过程。课堂上,老师让学生自由读书,大多数同学读完了,还有个别学生没有读完,老师仍然能够耐心等待他把书读完。尽管这是很小的事,但体现了教师尊重学生,承认差异,学习方式起了明显变化。又如,不少课堂上,出现了学生之间对问题的不同认识和理解,教师允许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孩子们为什么敢于说,敢于大胆发表不同意见,均源于教师创设了一个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这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学生表现自我、张扬个性是大有裨益的。长此下去,就会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获得成功感。如果让每个孩子都成功,他们就会随时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就会喜欢语文,喜欢读书,喜欢上语文课。更为突出的是:学生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及兴趣明显地提高了,这就是语文可改的`最大成功。
始终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思想觉悟不断提高。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学习八荣八耻。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工作态度端正,认真负责。树立牢固的服务意识。xx年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即开心又繁忙。课堂管理技能总结好的课堂管理是成功课堂教学的保障。开始时因为和同学们课下比较熟络,导致上课的时候课堂管理比较困难,学生们有些分不清上课和下课的状况。后来经过老师的指导,课堂秩序果然有了很明显的改善。
一个学期又在忙忙碌碌中悄然而过,本学期教导处在校领导班子的正确指导下,围绕聚焦课堂,关注质量,规范管理,促进发展教学工作重点,以校本教研为载体,以教研组特色建设为抓手,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为核心,以促进教师群体专业化水平在学校领导的引领下,我们美术教研组以学生生活体验为载体,以激发学生美术兴趣为切入,以美术综合学科渗透为特征,以发展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为目标,努力营造和谐以及具有凝聚力的美术教研组。
秉持一年来安全工作的先进理念,借鉴其它学校安全工作的良好做法,借助“xx规划”开局之年的良好契机,在县委、县政府教育局及相关部门、相关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指导下,我校xx年度的安全治理、创建平安、和谐校园工作稳步提升,并有新时光如白驹过隙,不觉间又过去了一学期。回首在xx“9+3”免费职业教育学生管理教育的工作,充满了机遇与挑战。在学校和州驻校工作组的正确领导下,我始终牢记使命,增强责任心,积极开展工作;克服困难,认真履行职责,自觉做到“爱岗敬业学校安全问题是当前的教育的一大难题,也是当前学校教育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我校为减少这类事故的发生,制定了积极的防范措施,也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学校管理工作可以概括地分为计划、实行、检查、总结四个阶段。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中小学要由lsqu;应试教育rsqu;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
小学语文课改工作总结10
新课程改革已经轰轰烈烈的实施了多年,通过几年的实践,自己却也收获颇多,也颇有感触。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在教学实践中,我将力求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主要将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
一、增强新课程意识,首先要平等对话
1、认清实质。新课改改变了以往的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居高临下地问,学生规规矩矩地听,小心翼翼地学,其结果是老师累学生苦,教学效果低下。我们当老师的都知道当学生平等、互尊的情感得到满足时,才会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才会主动探究,因此,现代课堂教学应确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构建平等对话的教学平台,使教学"在师生平等的过程中进行"将师生关系"理解为愉快的'合作,而不是意志间的冲突,对权威、尊严的威胁",让学生在率真、坦诚、互尊的环境里一起学习。这个过程是学生处于一种心理放松、精力集中,思维活跃,敢想敢问,敢说敢做的状态。老师的角色应是学生的“伙伴”、是学习的引领者。
2、给学生机会。比如在教学《世纪宝鼎》一课时,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向前来参观的朋友介绍世纪宝鼎。学生也以游客的身份提出问题。通过这样的学习,不仅考查了学生收集的资料,培养了学生表达能力。而且变老师枯燥的讲解为学生自主地我想说,我能演。再通过读书,进一步了解世纪宝鼎。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使师生、生生、生文对话达到融合,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学会了学习
平等对话使学生在课堂上成为学习的主动者,把自己想说的,能说的都说出来,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
3、虚心请教。教师不是万能之人。作为教师应该放下架子向学生学习。使学生明白,不管是谁都要学习,不管是谁,只要会就能成为别人的老师。给学生以自信,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4、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也是平等对话。老师参与学生的合作中。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说话。学会合作,增强自信。
二、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我们应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语文课程标准》)”。有时,那些发言不积极的学生,他们的思维并非不活跃,只是他们不擅长口头表达而已。我就要想方设法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励他们积极思维,勇于发言。现在,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日常教学中的普及应用,充分利用这些设施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避免置身于课堂学习之外的“看客”出现还是可以做到的。比如,可以让全班所有的学生把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和见解都写出来,然后教师根据具体情况抽调部分学生的作业,放在实物投影或投影仪上打出来,再进行评讲。这样口头发言和书面表达相结合,就可以较好地面向全体学生,尽可能地避免“看客”的出现。
三、采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1、从现在实施课改的课堂教学实际来看,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过去那种被动接受式转变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不仅使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知和领悟得到了落实,还让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进取精神以及合作精神都得到了充分的激发和增强。但我们在提倡尊重和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同时,我们并不能完全抹杀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能。
2、我认为自主、合作、探究以及运用现在化教学手段的目的就是优化教学过程。所以在工作中我大胆尝试并严格执行教学计划,积极参与学校的集体备课,实现资源共享,改进教学评价体系,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通过把握重点认清实质,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驾驭课堂的能力。以上就是我校在新课改实施中的一些不成熟的经验和做法,我知道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今后的路还很长,我一定会虚心学习,认真钻研,真正领会和运用新课程标准的实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课改工作总结11
迎着世界课程改革的浪潮,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就。今天,在全社会的热切关注和期盼下,一个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诞生了。新课程洋溢着时代的气息,体现着素质教育的理念,令人耳目一新。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门类、更新课程内容、改革课程管理体制和考试评价制度等方面,都取得突破性进展。
三年来,课程改革实验给我的教育事业注入了生机与活力:我的教育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课堂教学面貌焕然一新。扎实的培训、考察学习,帮助我进一步理解了新课程;优秀观摩课展示、论文评比、专题研讨,为我搭建了交流的平台;成长记录、教学反思,引导我走上一条研究之路。课改实验,带动了教科研工作的开展,使我具有了研究意识,养成了课后反思的习惯,不仅重视授课前的设计,而且重视课后的总结和反思,即对照新课程的理念,反思教学过程中对课程标准的把握,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课程功能的落实等。研究方式的改变带动了我工作方式的改变,我走出封闭的教室,打破学科壁垒,与其他学科教师相互沟通学习,共同研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教师之间更加紧密地合作。
一、实现思想观念的更新
课程改革是一场文化的变革,教师要融入这个变革之中,追求先进文化和先进思想,不是一般的拓展知识面,多读几本书,而是以思考的眼光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知识更新。作为一名实验者首先要树立全新的教育观。
作为语文教师,我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以平等的姿态走近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民主的和谐的教学环境,在课堂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充分地读,自由地议,大胆地评,让创新的火花在读中迸发,从而真正树立以人为本、以读为本、以创新为本的现代阅读教学观念。并做到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树立了个性教育意识。
二、实现知识结构的更新。
面对新教材的新内容、新要求,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知识结构,看到自己在存在的缺漏和差距,在吃透课程标准,精研教材的同时,花大力气,下大功夫,深入学习所教语文专业的新理论、新知识,把握专业领域发展的前沿动态,及时吸收专业推出的新成果;与此同时,一方面还进一步学习掌握相关学科的新知识,借鉴教育同行在教学中总结出来的新经验,另一方面还要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以此从全方位、多角度来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不断充实,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以形成能适应新教材教学要求的过硬的业务功底。
三、教学方法的'更新。
课堂上我努力让学生感受到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我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让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我努力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所以在课堂上学生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组间交流,或挑战权威。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比如,接受、探索、模仿、体验等,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学习方式还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在学习中我让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和评价目标,使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实现互动式、交流式的合作学习,课堂中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在探究性学习中,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教室中再没有阴暗冰冷的“死角”,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学生思维活跃,闪光点频频,他们已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班内学生普遍反应喜欢上语文课。一节课40分钟,往往觉得太短了,下课后还围着我讨论问题。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还注意解放学生的头脑、手脚,开放课堂、教材,教学向课外延伸,向社会延伸,使之与社会发展、知识巨增相适应。
此外,我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将谜语与学生的识记生字联系起来。除了编谜让学生猜字外,更主要的是引导学生抓住某些汉字的字形特点,进行联想,学着编谜语。教学“生”字时,先引导学生把字拆分成“牛”“一”,在老师的动作暗示下,学生心领神会,编出了谜语“小牛坐在草地上”,学生很快记住了字形。现在学生在新课前都能认真预习,特别是能积极查找资料,课堂上思维活跃,发言热烈,常常高潮迭起。
小学语文课改工作总结12
经过三年的改进实施,课改工作取得了不小的成效,尤其是我校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显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回顾三年走过的路,虽艰辛却也颇感欣慰。
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中,我尝试从低、变、多、勤这四个方面入手,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低”
就是起点低。考虑到新课程的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在理念上的差别,为便于教师的施教与学生的接受,确保良好的教学效果,我首先是从新的课改理念的高度出发,帮助学生了解新课程的课堂教学特点,让学生知道现在老师将怎样教,学生该如何学;
二是通过多种途径逐步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以及合作学习的方法与能力;三是课堂教学设计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上进行,不仅要面向每一位学生,而且设计的问题要与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相适应,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进来,以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让学生能够获得成功的喜悦。
在实施课题研究的起步阶段,我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扶”到“放”,从迈小步开始,做到先帮助引导学生尝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全过程,让学生既产生浓厚的兴趣,又能深入进去学会自主操作,并学会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使学生逐步摆脱对老师的依赖性,并最终完成由“接受式”学习到“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转变。
“变”
就是转变,首先是教师角色的转变。我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开始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总是把学生的需求放在首位,时时、处处关注学生的体验和感受。
在近三年的实验过程中,我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在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评价标准等方面做了大胆的可操作尝试。
1、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针对以往评价过于注重学业成绩,过于注重期末评价的弊端,在评价中,我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了日常评价,体现了动态的评价管理。在评价内容上,分为平时的形成性评价、期末终结性评价。
2、开放评价过程,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
为避免传统评价中教师为主体的局限性,在实验过程中,我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中来,将评价变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在评价中,结合评价内容采用了学生自评、互评、家长参评、教师综合评定的民主、开放式的多元评价方式,增加了评价的客观性,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多”
即是多活动,多参与,多评价,多开发。主要是课堂上突出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突出合作与交流,体现分层优化,让不同类的学生都积极地参与进去。突出评价,在活动过程中我常常激励学生进行多方位、多元化的评价。让学生在这种交流活动中快乐成长。
在教学中,我还积极开发多种课程资源,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沟通课内外,实现由教材文本到丰富的.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的联系,由语文学习中的读、说、思、做等到跨学科的多种能力训练的结合。当然,在引领活动的过程中,我特别注重创设宽松、平等、和谐的课堂人文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适时点拨,引导,可浅处深问,可静中得疑,可变中求新,层层深入,激起波澜。
“勤”
即勤反思,教学反思虽然不是创新,却是创新的起点;虽然不是学习,却是学习动力的源泉。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不断的、客观的、深刻的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
我将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教学前的反思可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反思教学方案,反思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反思对教材与教法的把握,这些对上好每堂课都很重要。
教学中的反思可使教学过程最优化,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提高,在提高中升华,让每堂课尽可能多地闪出思想的火花;教学后的反思,可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坚持写教后感,让自己在实践中出经验,在缺憾中找不足,在思考中找答案。
“低、变、多、勤”这看似简单的四个字,让我的课堂变了,课堂上再也不是教师乏味的讲解和师生间的机械对话,而是充满了争辩、充满了合作的活跃性的艺术课堂。
【小学语文课改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课改总结12-05
语文课改工作总结11-22
年级语文课改工作总结10-14
语文课改教学反思04-03
初中语文课改总结03-07
小学课改工作总结07-17
小学课改工作总结模板12-12
小学英语课改工作总结04-07
小学数学课改的工作总结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