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人才振兴工作总结

更新时间:2022-12-08 10:04:48
  • 相关推荐
乡村人才振兴工作总结13篇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写总结有利于我们学习和工作能力的提高,让我们好好写一份总结吧。总结一般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乡村人才振兴工作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乡村人才振兴工作总结1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乡村发展的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乡村振兴的“冲锋号”已经吹响,只有将人才引进来、留下来、育出来、用起来,才能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全面振兴。xx地处滇西边陲,县域经济总量较小,如何因地制宜引进人才、因材施教培育人才、因需发展使用人才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而面对现实引才难、育才难、用才难的窘境,唯有结合县乡村三级实际,下足绣花功夫,大胆创新,才能找到新的突破口。

  一、县级人才培养:在“愿意来、留下来”上下功夫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聚焦人才振兴存在的问题,在人才“愿意来、留下来”上下功夫,努力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以人才振兴助推乡村振兴。

  一是在“愿意来”上下功夫,激发乡村人才振兴活力。人才衰则乡村衰、人才兴则乡村兴、人才旺则乡村旺。为此,xx县认真摸清乡村人才底数,对乡村现有人才分行业分类别进行基础信息统计,搞清楚哪一类人才稀缺、哪一类人才需要引进,哪一类人才需要培养,建立健全全县乡村人才信息数据库。优化引进机制,秉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结合乡村发展前景和乡村振兴需求,重点引进专业技术型、产业型人才,持续简化引进流程,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引进政策。近年来,结合褚橙种植、林下经济作物种植、铅锌矿冶炼、胡蜂养殖、石斛种植、黄山羊养殖和医疗技术等本土特色产业和民生需求,先后引进建立了邓秀新院士工作站、曹福亮院士工作站、张国成院士工作站和张红城专家工作站、李凡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邵庆勇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汤小虎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联系实际找准了症结,破解了制约本土特色产业发展难题,让本土产业发展提质增效。不仅注重引进外来人才,更注重回引本土人才。坚持“立足产业、注重实效”的原则,以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目的,以“领头雁”为关键,打好“感情牌”“乡情牌”,重点从本村致富带头人、外出经商和务工人员、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村实用人才、乡村教师、乡村医生、退休干部职工、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优秀人才中,择优选择有理想、有抱负、有想法,思路清、情况明,敢于带头,勇于担当的人员进行回引。近年来,xx县制发了《中共xx县委组织部关于发挥青年人才党支部作用实施农村优秀人才回引计划的通知》,共回引到各村(社区)优秀人才x余人。

  二是在“留下来”上下功夫,强化乡村人才振兴保障。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着力改善乡村基础设施条件,逐步补齐乡村教育、卫生、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的短板,逐步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为投身乡村振兴的各类人才提供舒适宜居的生活工作环境,不断增强他们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完善激励保障机制,整合落实各类涉农政策,为乡村人才提供方便、快捷、优惠的政策支持,提供全方位、更加周到的服务。同时,建立健全乡村人才组织,加强乡村人才的交流联络和组织引导,为扎根乡村的人才打造成长发展路径,让他们干事有平台、生活有保障,真正为“留下来”提供制度保障。健全人才作用发挥机制,因事择人、因才施用,做到“人岗相适”。根据工作岗位、职业性质、服务对象,畅通乡村人才流动渠道,对在乡村振兴一线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人才,坚持多岗位历练,为他们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坚决杜绝“一次性分配定终身和一个岗位干一生”的现象,使乡村人才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发挥才能、实现价值。

  二、乡级人才培养:着力抓好“选、育、管、用”四个环节

  人才是推动发展的第一资源。当前正值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时期,xx县狠抓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抓好“选、育、管、用”四个环节,打造了一支技术过硬、素质优良的乡土人才队伍,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力支撑。

  一是拓宽渠道“选”。全县整合各方力量、拓宽选拔渠道,广纳贤才,创新后备干部选拔模式,把一部分乡土人才培养成村干部和村级后备干部。目前,全县x个村(社区)已全部完成村“两委”换届,全县共有x名青年人才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

  二是积极引导“育”。团县委、县妇联、县人社局、县职校、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等部门联合开展技能培训活动,充分发挥乡镇党校的培训阵地作用,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对农户进行技能培训,共开展烤烟、甘蔗、石斛、肉牛等产业实用技术培训x余期,参训人员x余人。同时,积极选派农村实用人才和村(社区)干部到发达地区进行学习培训,共选派2期x人。积极组织“土专家”“田秀才”和致富带头人开展“传帮带”活动,进村到组入户为农民提供产业技术指导和服务,x余名本土人才和致富带头人与x余户农户结成产业技术帮扶对子。

  三是健全机制“管”。及时更新完善本县乡土人才信息,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每人挂钩联系x名乡土人才,一起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着眼于培养优质的本土人才队伍,坚持“择优培养”“激励培养”等方式,不断扩大乡土人才队伍,不断提升乡土人才综合素质,推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取得实效。此外,全县不断加强对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致富带头人等人员的管理,推动脱贫攻坚巩固,助力乡村振兴。

  四是择优大胆“用”。xx县始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实绩的人才观,择优选用乡土人才。将政治素养高、致富能力强、干事创业敢担当的乡土人才发展为党员、后备干部、村(社区)干部,及时为乡土人才队伍补充优质血液。20xx年以来,全县在发展党员工作中,优先发展乡贤x人,占全县新发展党员的x%;同时,将x名乡土人才纳入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并推选出x名有意向、有能力的优秀本土人才充实到村(社区)“两委”班子。

  三、村级人才培养,重点关注能带头、起作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在村级人才培养中,xx县紧扣能带头、起作用这个关键点,以人才振兴全面促进乡村振兴。

  一是抓牢“头雁队伍”这个核心。首先是选优配强村级班子,加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培养选拔和教育培训,大力培养一批能带头、敢担当、善作为的村级组织带头人,推动农村“头雁队伍”优化提升,打造一支经得起考验、老百姓信赖、组织放心的农村干部队伍。目前,全县x个村(社区)党总支成员中,大专学历以上x人,占x%;党总支书记中致富带头人x名,占x%。其次是精准选派驻村干部,切实抓好新一轮驻村干部和第一书记工作,共选派x名第一书记,x名驻村工作队员,坚持把精兵强将选出来、派下去,让优秀干部留下来、用起来。再次是强化党员队伍建设,以开展“党建质量提升年”活动为契机,持续开展“软弱涣散党组织”整治提升工作,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提升党员发展质量,着力培养一批党员致富带头人。最后是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探索新型农村基层治理模式,持续推广“三户五户”联防模式,全面提升村级治理水平。

  二是抓实“新型农民”这个主体。强力提升农民技能,深入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计划,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力度,着力提升农民的农业生产、民间技艺及社会服务技能,增强致富能力本领。20xx年来,共培训农村实用人才x余人。同时,加快培育职业农民,通过党政主导、政策扶持、项目带动、社会参与等措施,充分发挥各类培训阵地和产业基地的作用,就地培养更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造就一批新时代数字化、职业化、技术化的“新型农民”。

  三是抓好“创业就业”这个关键。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用好各类扶贫资源,加快组建外出务工人员服务站,推动劳务输出与乡村振兴有效结合。同时以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发展为支撑,在政策上、资金上给予支持和倾斜,“回引”一批眼界宽、思路活、资源广、有干劲、有活力的外出务工人员回村任职或创业,鼓励和支持党员、致富带头人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深入实施“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建立农业专家团队与乡村精准帮扶机制,助推乡村振兴。

乡村人才振兴工作总结2

  当前,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工作任务重、难度大,“人才结构不全”、“人才数量不足”、“人才动力不强”等依然是基层干部反映强烈的问题,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汇聚各类人才力量提供基础支撑。以解店镇为试点,以一村一名大学生为着力点,探索打造乡村振兴人才小分队,开创乡村人才振兴“一子落,全盘活”的生动局面。

  广开源、强吸力,广募人才注好乡村人才“蓄水池”。到村工作大学生用档案信息找、入户座谈聊、田间地头访、村干村民荐等多种方式,以“可以助力乡村发展即人才”为标准全面梳理所在村下乡人才、本村户籍在外人才、本土人才资源,了解各类人才的所学、所精、所长,对人才类型、学历层次、人才年龄进行分类管理,全面科学建立人才信息储备库,成立以到村工作大学生为队长的乡村振兴人才小分队,同步在县乡两级分别建立人才大队、人才中队,注好乡村人才“蓄水池”。

  多角度、勤探测,问需纳谏找准人才施展“目标田”。到村工作大学生根据各村实际,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座谈倾听等形式了解村民生活生产需要,结合乡村发展需要,建立农业生产经营、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乡村公共服务、乡村治理、农业农村科技“五类人才”的人才需求信息库,找准人才施展“目标田”。

  画路线、扫路障,建立机制挖通人才对接“引水渠”。到村工作大学生召集农村特岗教师、“三支一扶”人员、到村工作选调生等各类下乡人才,宣讲各自擅长领域政策知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防范化解网格治理风险,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打好“乡情牌”“乡愁牌”,强化荣誉感、归属感、存在感吸引在外务工经商人员、退役军人、离退休干部等在外人才,着力推动“人才回乡、资金回流、项目回迁”。发挥“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作用,组织本土人才为村民传经授道、答疑解惑。同时做好人才联络员,在村与村、村与镇、村与县之间的人才资源调配过程中积极协调沟通,打通村与乡镇人才中队、县级人才大队间的渠道,挖通人才对接“引水渠”。

  多元素、高质量,真培实训灌足人才强基“营养液”。到村工作大学加强与乡镇及县直相关单位的沟通协调,邀请兄弟乡镇、兄弟村或县直部门业务能手及高校专业人员对本村人才进行业务指导或技能培训。及时宣传并组织本村村民参加县、乡两级技能培训,招募一批特聘农技员,依托农广校、农民夜校、田间课堂等载体,扩大人才总量、提高人才质量、优化人才结构。加强对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育,培育一支精准服务产业需求、解决生产技术难题、促进农民发展致富的服务力量,灌足人才强基“营养液”。

  暖阳光、沐春雨,考核激励开出乡村发展“遍地花”。因地制宜,建立多维度人才激励机制。组织乡村人才参加优秀人才评选、创新创业比赛、职业技能大赛,通过表彰给予精神奖励、通过人才成果评估给予为村带来较大经济效益的人才经济奖励,对于思想进步、积极参与的人才给予优先入党、推选两委班子、乡人大代表等政治待遇;同时县乡两级把人才发挥效用纳入到村工作大学生考核体系中来,引导激励到村工作大学生不断服务人才,厚植乡村人才发展沃土,开出乡村发展“遍地花”。

  人才小分队开展工作以来,解店镇六个试点村共统计人才34名,梳理需求目录13条,掌握了全村人才基础数据;培训134人次,对接人才8名,带来直接经济效益7.7万元。下一步,万荣县将结合试点的成熟做法,坚持问题导向,完善工作方案,在全县全面推广人才小分队建设,让人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大显身手、大展作为。

乡村人才振兴工作总结3

  今年以来,xx市着力健全机制、搭建平台、强化激励,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

  健全乡村人才振兴体制机制。出台《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实施细则》,把落实《实施细则》情况纳入全市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建立现场联办和调度制度,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每季度召集相关部门沉底一线现场办公一次,协调解决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存在的难题。打通县乡人才工作末梢,在全市x个乡镇(街道)挂牌设立“绿领人才”工作站,配备专职人员,专门负责乡村人才的政策咨询、技术培训、职称申报等服务。

  搭建乡村人才振兴培育平台。整合市内x多家农业科研机构、涉农企业和x个涉农基地的培训资源,组建乡村振兴“绿领学院”,打造“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的乡村人才振兴培育新平台。目前“绿领学院”已将部分高校教师、科研机构研究专家、龙头企业专技人员、“土专家”等x余人纳入师资库,开设芒果、柑橘、蔬菜种植与管理等x门课程,每年将培训各类乡村人才x万人次以上。

  健全乡村人才振兴激励政策。出台“土专家”选聘和管理暂行办法,选聘的“土专家”每月工资不低于x元。创新乡土人才积分评价制度,畅通乡土人才积分与高层次人才认定互认渠道,积分达到标准的可申请认定为E层次以上人才,并享受相关待遇。提高科技人员收益比例,鼓励事业单位农业科技人员、科技特派员参与品种繁育、新型农业技术等方面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研究,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可按不少于x%的比例执行,今年已有x名农业科技人员、x名科技特派员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一线参与技术和产品研发。

乡村人才振兴工作总结4

  近年来,禄劝县深入推进人才强县战略,把科技人才培养使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遵循科技创新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加强人才自主培养,为加快建设人才强县、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支撑。

  开源引“水”,形成“梧桐花开蝶自来”的强磁场。

  引进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邓秀新院士团队、云南中医药大学饶高雄教授团队、上海交通大学许文平教授团队、云南省农科院热作所岳建强研究员团队等行业领域优秀科技人才,精心组织项目调研、项目启动仪式、项目集中服务等活动,推动人才发挥专业优势,为禄劝县高原特色农业、干热河谷农业、中药材产业提质增收提供了智力支持。

  内培蓄“水”,营造“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软环境。

  县科工信局创新“老铁帮你办”模式,主动服务企业和人才,申报302名科技特派员,其中省级特派员231人,市级特派员71人,87人通过“三区”科技人才认定。持续加强对“三区”科技人才和科技特派员的管理与服务工作,结合“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建成禄劝县乡村振兴科技人才工作站,采取统一组织服务、培训、考核等方式,探索形成人才服务产业、服务基层及成果转化的长效机制,着力在配优、提能、管住、用活上下功夫,有效发挥科技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高效用“水”,释放“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新效应。

  加快乡村人才引育和科技的迭代升级,安排53名科技人才挂联115个贫困村,写作115个村总结。开展培训授课约300场次,受训5600余人(次),直接带动345户原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增收超过500元。20xx年科技特派员深入县工业园区润苍生生产车间、茂山镇永定村柠檬种植基地、乌东德镇新村柠檬种植基地、九龙镇教务营展望合作社林下黄精种植基地、云南风和树里公司当归种植基地,调查了解相关产业发展情况,现场指导解决企业生产方面技术难题,助力科技项目进一步增加效益、释放红利。

乡村人才振兴工作总结5

  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在于促进乡村全面、综合、高质量发展,人才振兴则是政策有效实施和工作高效落地的关键要素。近年来,中国电信安徽公司秉承“人民邮电为人民”的初心,充分结合帮扶村资源禀赋,帮助培育乡村特色人才,凝聚乡村振兴合力,大力营造在村干事创业浓厚氛围,逐渐形成了“组织人才储备、标杆带头引领、技术人才提能、电商业态助力、教育均衡发展”的良性循环,走出了一条助力人才振兴的新路径。

  凝聚共识,明确发展总思路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民是主体,人才是关键。”人才既是活力源泉,也是创新引擎。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要创新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充分激发乡村现有人才活力。为此,中国电信安徽宿州分公司与林屯村“两委”充分交流,积极向当地组织部门沟通汇报,协助邀请专业团队到村考察调研。依据地域环境特征以及主导产业属性,结合当地村民人才结构及培育空间,协助林屯村明确了“聚焦重点人群,打造硬核实力,培养乡村人才,促进综合发展”的总体发展思路。

  多措并举,凝心聚力强“班子”

  “农村要发展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好的‘班子’和好的带头人。”中国电信宿州分公司和林屯村党总支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坚持“干什么学什么”,通过“一培两送三带动”精准提升村“两委”成员的政治素养和履职能力,并以强化思想引领、优化阵地建设等举措进一步提升村党组织的组织力、战斗力和影响力。

  借助中国电信网上大学课程资源优势,面向在村选派帮扶干部、村“两委”干部,中国电信宿州分公司多波次举办线上专题培训会,精心选取党性教育、乡村振兴等专业课程,持续增强“领头雁”的治理能力和“三农”工作本领。线下,基于市县村三级“党建联盟”,连续5年开展“送文化到基层”“送理论到支部”联学联创党建共建专题活动,持续帮助建强村基层党组织。与此同时,注重发挥选派帮扶干部积极作用,挖掘政治素养优、道德品行优、业务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双优双强”人才充实到新一届两委班子中。目前7名村干中,大专及以上学历5人,队伍结构、学历、年龄等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书记老带新、村委带群众、共建带振兴”的“三带动”氛围日益浓厚。

  班子“充实”建强了,思想引领首当其冲,阵地建设也不能落下。中国电信宿州分公司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将标准化党支部建设、“一部一品”创建等先进经验带过去,不定期将村“两委”请进来,参观企业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所取得显著成果,强化融通互促,持续筑牢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意识和党员先锋模范意识。此外,投入专项帮扶资金,帮助建成多媒体党员活动室,优化完善活动设施,支撑村“两委”建成数字乡村信息化平台,开设“智慧党建”模块,为党组织基础管理和远程教育提供强有力技术保障。

  精准施策,技术送培增效益

  “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就必须加强人才培养支撑,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产业技术人才。”中国电信宿州分公司坚持“缺什么补什么”,持续帮助林屯村推进落实“三个到位”,因人施策、精准赋能,强化专业技术人才培养。

  首先是专家请到位。黄桃、梨子等果树的种植面积占林屯村耕地总面积的75%以上,是大部分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结合产业发展实际,中国电信宿州分公司积极协助林屯村多次邀请县农业农村局、科学技术局等单位农经专家到村指导,提升果农种植技能。其次是技术沉到位。专业技术培训不拘泥网授、面授,深入田间地头抓细节、树里行间做培训、施肥剪枝提技能,采用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方式,为果农送上现场沉浸式教学互动,真正把技术“用”在果园里、“写”在大地上。最后是“四学”做到位。聚焦种植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品种改良等重点环节,深入开展定制菜单学、专家指导学、现场沉浸学、先进示范学“四学”,逐渐培养出了一批“林屯桃专家”“砀山梨专家”。

  有了专家的指导,有了带头人的引领,村里人的心气顺了,信心足了,干劲大了,致富的步伐更加坚实。截至目前,中国电信宿州分公司协助林屯村已开展各类专业技术培训30多次,覆盖村民800余人次,培养乡村振兴带头人40余人,助推村民人均年收入增加64%以上。

  电商搭台,筑巢聚贤优生态

  “电商作为新兴业态,既可以推销农副产品、帮助群众增收致富,又可以推动乡村振兴,是大有可为的。”中国电信宿州分公司坚持“需什么提什么”,以信息化赋能乡村振兴,助力培养农村电商人才,帮助发展乡村电商新业态。

  这几年,驻林屯村乡村振兴帮扶工作队联合村党总支,大力号召并扶持青年骨干、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返乡创业,以电子商务为突破点,先后创办了林屯村电子商贸公司、农民合作社、电商驿站,显著提升了村产水果销售效率,提振了人才培养信心。目前,林屯村先后已有40多名年轻人投身创业富民大潮。

  中国电信宿州分公司紧紧抓住这个契机,为乡村产业发展插上互联网翅膀,促进更多的网上“销售达人”应运而生。一方面帮助培养“头雁”,协助邀请新媒体领域专家到村传授电商直播带货技巧,帮助配备直播设备,驻村帮扶干部带头示范,努力培养创业创新和助推乡村产业发展的带头人,积极打造本地“网红”,加速村产农产品、水果售卖。另一方面,坚持信息化注智赋能,为村里销售能人打通线上渠道,协助村产农副产品上架中国电信翼支付平台乡村振兴专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爱心义卖促振兴”消费帮扶,累计帮销水果超万斤,真正把好事办到老百姓的心坎里。

  智志双扶,至善至爱向未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提升乡村教育水平,助力储备未来人才,中国电信宿州分公司用心用情开展多项教育帮扶举措。针对脱贫家庭、低收入家庭在读大学生,力所能及提供勤工助学实践岗位,帮助提升社会工作能力。面向乡村中小学生,启动“教育帮扶暖人心,至善至爱我当行”专项帮扶,按需开通“名师卡”,进一步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每年“六一”期间,通过“天翼圆梦”公益助学持续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帮助建立图书室,累计捐赠图书20xx余册、体育用品600余件。

  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任务艰巨,打造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体系,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尤为重要。中国电信宿州分公司将充分发挥企业综合优势,以数字乡村创建为依托,积极协助林屯村探索乡村人才培养引进新机制,助力构筑“吸引人、培育人、留住人、成就人”强磁场,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乡村人才振兴工作总结6

  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方面的“全面振兴”。组织振兴是基础,人才振兴是支撑。人才强,则组织强,进而乡村强。近年来,安徽省天长市新街镇多举措引人才、强人才、留人才,为实现乡村振兴筑牢“人才支撑点”。

  广纳贤才,增添活力。“以前到村委会,都是老同志,现在来了几个小年轻,都是大学生,找他们帮忙用电脑打个申请,方便多了。”在新街镇勤东村,前来办事的村民由衷地感慨。20xx年,新街镇通过两批次预任制村官招录,经过笔试、面试、体检等层层筛选,总共选拔10名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本土大学生到村任职,有效改善了村干部学历及年龄结构,为村干部队伍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增添了基层队伍年轻活力,人才储备的充分也筑牢了20xx年村“两委”换届选举的根基。

  科学管理,提升效率。如何打造一支高效率干部队伍,近年来新街镇一直在探索。从20xx年开始,在全省率先施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明确村干部岗位职责,科学界定权力运行边界,让村干部在阳光下履职。20xx年,在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基础上,配套出台村级小微权力责任清单制度,督促村干部履职尽责,20xx-20xx年开始探索村干部积分制管理,20xx年出台村干部积分制管理,形成了“清单+积分”监督制约机制,20xx年修订村干部积分制管理考核办法,这些都充分展现了新街镇在干部管理工作探索中的定力与韧劲。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强化了村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有效提升了村干部队伍工作效率。

  强化培养,提升素质。乡村人才振兴,既要引才,更要育才。为强化农村人才培养,新街镇致力于打造学习教育平台,依托镇党性教育馆、党性教育基地、孝文化教育基地等平台,通过春训班、党员轮训班、业务学习交流会、“皖美村支书”登台亮绩述职会等形式,积极开展“比学赶超”活动,培养得力干将,发现优秀人才,树立先进典型,努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留住人才,夯实战斗力。村干部工作任务繁重、压力大,工资收入低是导致村干部队伍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把人才留在基层,进一步激发村级干部干事创业激情,天长市建立村级干部报酬动态增长机制,以上年度本地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基数,动态调整村干部基本报酬,并根据工龄增加职级工资。同时,新街镇也在不断健全对村干部的激励关怀机制,提高工资补助待遇,为在职村干部购买养老保险,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到村、企业调研摸排,致力于在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经商人员等群体中培养储备村级后备干部,提升基层组织战斗力,服务乡村振兴事业。

  乡村振兴,人才为先。面对人才匮乏短板,新街镇将在有效落实现有举措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建强干部队伍,筑牢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点”,增强基层治理战斗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

乡村人才振兴工作总结7

  乡村企业家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在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方面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泗县注重乡村企业家培育,让人才引进来更要留得住,用好乡村企业家人才,带动乡村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强化政治引领,做好人才“规划图”。泗县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做好乡村人才振兴年度规划,14家单位牵头完成23项工作任务。建立以乡土人才为重点的乡村企业家人才信息库,至今完成1000名乡村企业家人才的建库、培训、培养等工作,实现人才类型多方面覆盖,分门别类录入全县人才资源信息库,做到“上下结合、分层管理、动态调整”。成功形成服务和管理一体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体系。

  搭建创业平台,打造育才“孵化器”。选派专家人才与乡土人才开展结对帮扶。选派多领域专业技术人才,到基层开展下乡支教送医、科技服务、支农扶农等服务基层乡村活动3572人次。组织企业与南京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2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对接,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提升自身创新能力。不断深化与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科技学院、省农科院等高校院所合作,打造万名大学生及返乡创业人员实习实践基地,强化青年人才智力支持。

  实施重点项目,开设人才“练靶场”。发挥专家人才懂技术、会管理、信息灵的优势运用到创办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技术培训班中去,实地指导全县发展,促进企业稳步收益,提高群众科技知识普及率,服务乡村振兴。依托科技进村入户科技示范工程项目,组织全县200多名农业科技指导员进村入户服务社员3855次户,每年带动科技示范户1200多户,有力推动农业科技发展,形成现代化农业新格局。

  农业科技人员正在指导农户进行科学种植。

  强化服务保障,后植留才“新沃土”。对乡土人才给予创业贴息贷款等支持,注重扶持返乡创业人员,对待资金、技术回乡创办农产品相关内容的人员着重提供支持保障。激发乡村企业家人才工作热情,加大评选表彰力度,开展以“新型职业农民”、十佳“非遗传承人”、十佳“创业创新能手”及产业带头人等为重点的优秀乡村企业家人才评选工作,营造浓厚的人才氛围。

乡村人才振兴工作总结8

  近年来,xx市xx县在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激励人才方面创新模式,构建起柔性借智、科学育才、作用发挥、诚心关爱“四大”人才体系,有效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人才和智力支撑。

  一、构建柔性借智体系,汇聚各方英才

  一是以项目引才为目标。聚焦重点领域重点产业,结合乡村振兴需求,大力实施“五个一批”引才工程。目前,已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x名,招录本科订单定向医学生x名,招聘特岗教师x名,x名xx学院专科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即将分配到各乡镇(街道)卫生院,下派科技特派员x名、扶贫专家x名、产业指导员x名,选聘x名全日制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高校毕业生到村工作,从源头上为乡村振兴提供长效人才支撑。二是以乡情乡愁为纽带。结合村“两委”换届契机,通过实施“乡村人才回引计划”,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在外务工经商人员、退役复员军人等本土人才返乡创新创业或担任村干部,打造既熟悉本土环境又具备带富能力的本土人才队伍。目前,通过开展“双推”,推荐村级党组织书记提名人选x名,换届后将实现学历、年龄“一升一降”。三是以平台基地为载体。借助贵州人才博览会、省内外高校、智汇xx·千名英才、东西部协作等各类平台,依托省级人才基地德康农牧、梵锦茶业,锰产业博士工作站重点引进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x余名,有效带动各类专家人才进一步集聚xx。

  二、构建科学育才体系,厚植成长土壤

  一是注重培训资源整合。采取“校校合作”“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模式,联合xx职院、县职校、德康牧业集团成立德康产业学院和校企合作站,开办生态农业技术和畜牧兽医专业,采取“线上+线下”的灵活授课方式。目前,x名村干部及村级后备力量学历已提升至全日制大专水平。二是注重综合能力锻炼。聚焦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深入推进“村社合一”,选优配强村级产业发展带头人等基层人才队伍,加快在农村基层一线、乡村振兴前沿培养锻炼人才,努力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乡村振兴人才队伍。目前,已培训“五类人才”x名。三是注重重点人才培养。制定全县“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和重点人才五年倍增行动计划,持续抓好全县重点人才倍增任务,明确工作措施、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不断做强做大全县重点高精尖人才“基本盘”。“十四五”期间,计划培育省市县重点人才x名、省市人才培育平台x个。

  三、构建作用发挥体系,精准服务发展

  一是健全机制评。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充分发挥党委(党组)“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职责,制定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协调机制,加大人才工作考核评价力度,将人才工作和专家人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纳入党建工作成效考核内容,采取季度监测、半年评估、年终考核的方式开展考核评估,倒逼工作落实。目前,已开展季度监测x次、半年评估x次。x大力鼓励农业技术人员下乡包村指导产业,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员、管理人员领创龙头企业或合作社,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鼓励他们在基层一线建功立业。目前,坝区产业技术服务小分队已开展技术指导、田间管理等服务x人次、解决技术难题x个;科技特派员已累计现场服务x天、推广技术x项、服务科技创新主体x个。二是突出精准派。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政策要求和乡村振兴第一书记、驻村干部调整“双签字”制度,精准选派农业专业技术类、生产经营管理类等十类专业技术人才驻村帮扶,切实将最善战的人才选派到最需要的地方,实现尽锐出战目标。目前,已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x名,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累计开展走访x万余人次、宣传政策x余次、办实事好事x余件。

  四、构建诚心关爱体系,激发干事活力

  一是强化机制保障。全面摸清人才底数,优化人才服务机制,着力构建县域特色人才政策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联系县管专家制度、“优才卡”制度和人才服务专员制度,推行“人才日”工作机制,目前,已评选市级“优才卡”对象x名、县级“优才卡”对象x名、明确服务专员x名。二是强化待遇落实。优化打造“人才之家”线下实体平台,严格落实“优才卡”对象就医、就学、旅游等政策,提升全县专家人才服务质量。建造“人才公寓”,解决各类专家人才“后顾之忧”。明确由县级领导干部联系走访慰问专家人才,提升专家人才满意度。严格落实村干部报酬“345”保障机制,达到村三职干部工资不低于x元/月,有效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目前,已完成“人才之家”线下平台打造,建设“人才公寓”x套,县级领导干部走访慰问专家人才x余人次,组织“优才卡”对象开展体检x人次。三是强化宣传引导。完善人才工作宣传机制,加大对各类专家人才、先进个人和优秀团队的宣传力度,传递xx人才政策“好声音”,讲好xx人才“好故事”,大力营造尊才、爱才、惜才的良好氛围。

乡村人才振兴工作总结9

  大兴安岭塔河县以机关“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积极搭建人才交流、技术指导、科技创新、项目合作的沟通交流平台,促进人才链、产业链、项目链、技术链的有效融合,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持续“选优配强”,筑牢组织堡垒。

  聚焦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把乡土人才队伍挖出来、聚起来、强起来,让人口变人才,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建立后备人才库,储备村级后备人才29人、驻村后备人才105人。选派8支驻村工作队、9名第一书记、16名驻村工作队员,满足多元化驻村需求。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为各村招录乡镇事业编制人员21人、选调生14人、三支一扶3人,助力乡村振兴千人行动3人,为人才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聘请东北农业大学专家,就春耕种植和大豆植保技术进行网络培训,受益农民达100余人次。积极落实“双实用计划”,充分发挥省、地、县科技特派员作用,通过“名师带高徒”模式,让“老师傅”对“小徒弟”在乡村振兴的各项领域中一对一辅导、手把手教学、面对面传授,为乡村提供服务105次,网络培训农村技术骨干400余人次,不断实现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在烈火中淬炼“金刚不坏之身”。

  突出“知行合一”,绘制振兴蓝图。

  坚持目标导向,围绕乡村振兴重点特色产业需要,确定乡村人才培养具体方向,以人才引领乡村产业发展。各乡通过出租农机具、钩机、异地购置门市等项目,各村集体经济全部超过10万元。脱贫户人均收入19196元,较上年增长14.38%,是省脱贫线的4.36倍、国家脱贫线的4.8倍。致力于打造民族旅游产业,推进鄂族村特色村寨建设项目、鄂族风情园传统民居室内外及民俗馆配套项目陆续落实,共投资941.78万元,进一步完善以鄂伦春民族风情园为中心的民族旅游产业。

  持续扩大“寒地大豆”“寒地龙药”种养殖规模,推广“三减”示范基地种植,推行“专业人才+特色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推动当地人才链、产业链、发展链深度融合。各乡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30家,家庭农场47家,有机大豆种植3500亩、北药种植1458.07亩。积极培育农民企业管理人才,研制精装大豆、山药煎饼、口袋蜂蜜等适合电商销售产品,开通抖音、拼多多等网络店铺,打通销售“新引擎”。开库康乡开库康村、马伦村成为了全省第二个、全区第一个村集体经济分红村。20xx年11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平均达到24.61万元,累计实现从“0”至706.15万元的突破,为塔河高质量转型振兴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做好“服务保障”,汇聚人才合力。

  加强政策倾斜,印发《塔河县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实施办法》《塔河县急需紧缺人才首席服务员制度实施办法》《塔河县支持本土人才返乡创业实施办法》等政策文件,鼓励建设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开设人才服务窗口,落实好到人才激励政策。精心打造人才公寓一栋12户,配备冰箱、电视、洗衣机等电器,为优秀人才提供“拎包入住”的良好生活条件。

  常态化开展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青年人才联谊会等活动,促进优秀人才沟通交流,丰富精神生活。注重典型推介,举办人才汇暨优秀人才交流展示活动、实用人才技术技能大比武等评选活动,大力宣传优秀人才典型事迹,增强他们的职业认同和成就感。举办不同主题的“乡村擂台赛”、乡村振兴农村工作推进会、培训班等形式加强对农村人才的培养和激励,落实驻村工作经费、人身保险等保障措施,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乡村人才振兴工作总结10

  《诗》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人才自古就是开创盛世不可或缺的因素。现在,我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党的坚强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加上脱贫攻坚取得胜利的锋锐之气尚未消散,为我们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火箭”升空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有了条件,还要有“燃料”,只有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让“燃料”储备越来越充足,乡村振兴的“火箭”才能成功升空。

  开启人才探测仪,深入基层发现更多“可燃冰”。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世界上从来不会缺乏人才,只是缺乏发现人才的眼睛罢了。发掘乡土人才是助推乡村振兴的关键。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要想实现乡村各领域、各行业的全面振兴就需要各个方面的专业人才。乡土人才,就像是“可燃冰”深藏于海底一般隐藏在乡村中,他们可能没有“高学历”,也没有“高收入”,但却在实践中摸爬滚打总结出来了符合乡村实际的经验和技巧。要想点燃乡村振兴的“人才引擎”,就需要要努力发掘出藏在乡村中的“可燃冰”,通过政策引导、教育培训和激励扶持,迅速搭建乡土人才交流合作平台,同时开启理论下乡、资金倾斜、技术上门三大“人才探测仪”,深入基层发掘更多的人才,把深埋乡村的“可燃冰”开采出来,让乡村成为乡村振兴的“燃料库”。

  建好引才储油罐,吸引人才储备更多“成品油”。乡村振兴,光靠“本地人”是不够的。虽然本地人的发展思路可能更加贴合本地发展趋势,但是,没有“外来的和尚”,就会缺乏新意,容易与时代脱节。很多优秀人才,仿佛就像是已经加工好的“成品油”一样,只要能引过来,就能“即插即用”,创造价值。所以,“引才”也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环节。“引才”就得需要有“吸引力”。俗话说,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乡村要想振兴,一定要抓住政策机遇,大力鼓励高层次、高水平人才返乡创业,同时为各类人才提供“负压环境”,做好外来人才的保障工作,不仅要把返乡人才的“第一故乡”规划好、建设好,用“乡愁”留住返乡人才,也要把乡村打造成外来人才“第二故乡”,不仅“引得来”,也能“留得住”,让乡村成为广大人才的“储油罐”,成为他们干事创业的理想热土。

  科学使用助燃剂,油气混合释放更多“燃烧值”。我们都知道,大多数的燃烧都是需要氧气的,氧气就是助燃剂。要想点燃乡村的“振兴引擎”,光有“燃料”也不行,还是需要助燃剂参与才行。但是,乡村振兴的“政策氧气”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制提供。而当下乡村人才“有土有洋”,如果不能做到“合理分配”,不仅无法发挥出“1+1>2”的效果,甚至会“1+1<2”。因此,地方政府在人才的使用上要讲求“对号入座”,要在深入了解人才所学所长的基础上,精准落实岗位、打造平台,确保人才所学所长有“用武之地”。所谓“术业有专攻”,专业人才用在合适的地方才能发挥作用,“因人制宜”才能做到“人尽其才”。同时,也要调配好“可燃冰”和“成品油”的比例,科学使用“政策氧气”,只有“油气混合”,才能释放出更多的“燃烧值”,点燃乡村“振兴引擎”。

乡村人才振兴工作总结11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始终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在首位,充分发挥人才的关键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特别是基层,要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积极探索,在人才“选育用留”上下足功夫,健全人才工作机制,完善人才服务体系,提升人才总量和素质不断。

  招引到位,组建高素质队伍。一是“产学研”引人才,积极与各高校合作,建设“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吸引高校大学生到乡村一线开展实践锻炼活动。二是“人才库”储人才,应统尽统摸排乡村各行各业的本土人才信息,不断完善人才信息库,储备乡贤人才。三是“归雁工程”留人才,设立全日制公益性岗位、村级本土人才、后备人才等岗位的方式,面向社会广泛招聘优秀大学生。

  培养到位,打造全能型人才。一是集中培训强技能,为真正让乡土人才“香起来”,基层农业服务组织要定期安排农技人员能力提升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培养高素质农民。二是“传帮带”提素质,加强组织经验丰富、本领过硬的老前辈向新进人才传经验、传本领,不断提升人才能力素质、创新本领,保持积极学习的良好状态。三是“赶比超”争先进,组织开展专业技能大赛、实用技能大赛等,让各类人才“竞相开放”“万马奔腾”。

  关怀到位,强化人才归属感。一是组织座谈富交流,要定期开展青年干部座谈会,听取青年人才意见建议,了解其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状况,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二是多措并举保福利,组织免费体检,开展趣味运动、健身拓展等活动,保障人才队伍的福利权利。三是建设文化聚合力,聚焦“党建+文化引领”,打造文化长廊,教育引导人才队伍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

乡村人才振兴工作总结12

  今年以来,xx市不断强化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支撑保障作用,大力实施乡村人才振兴提升计划,聚力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人才队伍。

  健全工作机制。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联席会议,统筹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制定乡村人才振兴提升计划,明确x项乡村人才重点任务,建立工作台账,落实月调度、季通报、年总结制度,积极督导落实。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每年举办“智汇xx·创梦未来”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加大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引进力度,对获奖人才给予最高x万元项目补助、x万元厂房补助;支持人才申报省级以上重点人才工程,最高给予x万元配套补助;支持农业企业、乡镇企业外出参加大学生招聘等招才引智活动,对企业产生的交通费用给予全额补助。

  精准引育人才。大力引进农业科技人才,积极对接农科高校院所,引进农业科技人才x余名。加快培育乡村实用人才,举办乡村振兴技艺技能大赛,精心设置农机驾驶、传统手工制作等五个赛项,吸引x人报名、x余人参与网上投票,评选出x名获奖选手,给予最高x元奖励。吸引集聚乡村服务人才,每年优选x名乡村医生到上级医疗机构集中培训,选派x名“业务院长”到乡村挂职指导;实施乡村文化“十百千”工程,重点培养乡村文化人才x人、文艺队伍x支、文艺骨干x人。

  优化发展环境。建成x处镇街产业园区、x个农业园区,累计引导返乡下乡人才进驻园区落地项目x个,提供就业岗位上万个。建成x套乡村人才公寓,现已“拎包入住”乡村人才x余人。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每年免费为返乡创业人员开办电子商务、机械维修等职业技能培训x人以上。鼓励镇街设立人才服务窗口,安排服务专员,为人才创办企业、咨询政策等提供“一对一”保姆式服务。每年举办“农民丰收节”,面向乡村人才评选表彰一批乡村科技之星、十佳新型职业农民、“新农青年”示范带头人等;加强政治引领,从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乡村人才中推荐担任“两代表一委员”,让乡村人才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受奖励、社会上有地位。

乡村人才振兴工作总结13

  xx市针对乡村人才难引、领军人才匮乏、培养渠道狭窄现状,实施人才引育“三大行动”,引导各方人才加速流向基层一线,推进乡村人才振兴。

  实施“才荟雅州”行动,打造乡村人才“蓄水池”。线下举办“才荟润雅·宜业宜安”赴外招才引智活动,组团巡回北京、上海等x个城市、x余所高校,招引人才x余名。线上开通xx智慧人才云平台引才专栏,举办“空中双选会”x场,“云”引才x万人。绘制在外雅籍人才地图,与x万余名在外雅籍人才建立“一对一”沟通联系,回引x余名人才回乡创业,精准邀约x名企业家、专家回雅投资考察,促成投资x余亿元。

  实施“智聚雅州”行动,打造乡村人才“智囊团”。聚焦提升基层业务水平,开展“百名专家下基层”、人才“五进”等活动,引导农业、科技等领域专家人才下沉基层一线开展智力帮扶x余人次。聚焦解决基层技术难题,举办顶尖人才“三雅故里行活动”,邀请x名“两院”院士围绕新材料、生物医药、茶叶等产业发展方向在雅开展联合攻关;全省率先建立xx省专家服务团地方智库,签约成渝专家x人,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实施“筑梦雅州”行动,打造乡村人才“生力军”。着眼培养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一线人才,启动“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推广“校中厂”“厂中校”联合办学模式,引导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建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x个、技能大师工作室x个,培养技能人才x万名。启动“万名乡土人才培养计划”,通过“送出去学”联合四川农业大学等高校培养新型职业农民x名、生产经营型人才x名、农业职业经理x名,通过“送教下乡”培训农村实用人才x万人次。

【乡村人才振兴工作总结13篇】相关文章:

乡村振兴工作总结12-05

乡村振兴建设工作总结12-05

乡村治理工作总结12-03

乡村社会治理工作总结12-04

乡村的作文10-25

乡村的作文(15篇)10-25

乡村的作文15篇10-25

乡村趣事作文 15篇11-08

乡村师德演讲稿12-02

人才名人名言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