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总结

时间:2024-03-09 07:01:04
数学课总结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进行回顾和分析,从而做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因此十分有必须要写一份总结哦。那么总结要注意有什么内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学课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数学课总结1

  一、指导思想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带动全班学生去学数学用数学的习惯。

  二、主要措施

  1、处理好课内和课外、基础与能力之间的关系。

  2、精心准备,上好每一节课,确立知识的产生和结束。

  3、培养他们对数学的'直接兴趣,不能强制要求训练和辅导。

  4、合理安排与课程有关的数学活动。

  5、个别学生的重点辅导。

  6、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

  三、兴趣小组名单

  郭科远3沈佳2冯雅颂3刘金3苗家珲4

  杜林林3卜海洋2周莹莹1姜茵4袁魁4许荣彬1宋泽文4冯玉叶4胡露露1徐瑾1王恒2张越4曹赫轩1汤金基4陈文博1

  房方方5刘梦尧7惠松柳8召阳汪6小婕王笑5

  20xx至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

数学课总结2

  通过初中数学新课改教学,我有以下几点粗浅体会,在教学中一定要:

  一、激发学生潜能,鼓励探索创新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家长、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主动地采用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这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获得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觉得每项知识都是他们实践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

  例如“多边形的内角和”一节的教学,我先复习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知识,然后提问:我们如何利用已有的三角形知识来解决多边形的内角和问题?学生经过讨论不难得出:(1)想办法把多边形转化为三角形;(2)具体转化方法采用添线来分割多边形,使之成为若干个三角形。在此基础上,我继续提问:(1)你们有哪些具体的分割方法(从一个顶点出发连对角线、从一边上任一点出发连不相邻的顶点、从多边形内任一点出发连各顶点等)呢?(2)从一个顶点出发连对角线可以有多少条?那么一个多边形一共应有多少条对角线?(3)根据对角线的条数你能确定是几边形吗?(4)你还能得出其他结论吗?通过学生思考探索,他们总结出许多解决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方法,还因势利导探索多边形对角线的有关知识,活跃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转变教育观念,发扬教学民主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要走出演讲者的角色,成为全体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励者、引导者、协调者和合作者。学生能自己做的事教师不能代劳。教师的主要任务应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在恰当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引导与帮助。要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即教师扮演好导演角色,学生扮演好小演员角色。 例如在学习同类项概念时,我针对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找同类项朋友”的游戏。具体做法是这样的:把事先准备好的配组同类项卡片发给每个学生,一个同学找到自己的同类项朋友后,被“挤”出座位的另一个学生再去找自己的同类项朋友,比一比谁找得既快又准。这种生动的形式和有趣的方法能使学生充分活动,学习兴趣大增,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掌握了确定同类项的方法和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三、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习兴趣

  某些学生不想学习或讨厌学习,是因为他们觉得学习枯燥无味,认为学习数学就是把那些公式、定理、法则和解题规律记熟,然后反反复复地做题。新教材的内容编排切实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通过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或我们身边的数学事例来阐明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好教材列举的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素材和形象的图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经常给予学生鼓励和帮助。学习上要及时总结表彰,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要通过自己的教学,使学生乐学、愿学、想学,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值得为学习而勤奋,不会有一点苦的感觉。

  例如在学习“实践与探索”中的储蓄问题时,我提前一周布置学生到本县的几家银行去调查有关不同种类储蓄的利率问题。教学中,让每个学生先展示自己所到银行收集到的各种各样有关储蓄的信息,然后再按每四人一组根据收集到的信息编写有关储蓄的应用题,教师可以有选择地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全班学生相互讨论、合作攻关,最后选派一些小组的代表作总结发言,老师点评,对做得较好的同学进行表扬。通过这样教学,学生在愉快中学到了知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新教材中编排的有关内容,如“地砖的铺设”、“图标的收集”、“打折销售”等等,教师都可以充分利用,让学生走出课堂去学习,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关注个体差异,促使人人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育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即要为所有学生打好共同基础,也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由于各种不同的因素,学生在数学知识、技能、能力方面和志趣上存在差异,教师在教学中要承认这种差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新教材设计了不少如“思考”、“探索”、“讨论”、“观察”、“试一试”、“做一做”等问题,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成员的安排上优、中、差各级知识水平学生要合理搭配,以优等生的思维方式来启迪差生,以优等生的学习热情来感染差生。在让学生独立思考时,要尽量多留一些时间,不能让优等生的回答剥夺差生的思考。对于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也可另外选择一些较灵活的问题让他们思考、探究,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数学成绩。

  五、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提供更为丰富的数学学习资源。 总之,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坚持利用新课程的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善于运用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方式和教学手段,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动口、动脑、动手的机会,让他们更多地参与教学,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得到不断加强,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就一定会得到全面的提高与发展。

数学课总结3

  一、学生观察生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数学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习一次函数的应用时,我们就布置兴趣小组一个调查项目,上网收费情况。结果有两种上网收费方式:一种是每月无论上网时间多长均为65元;另一种是计时式,每小时3元,那么采用哪种上网方式更适合他们家呢?同学回来把两种收费整理成两种收费Y元与X小时的函数:Y=(0们能正确对待困难,体谅他人,他们这种在课堂教学中学不到的交往能力,必将影响他们的一生。

  二、学生的创新潜能得到充分挖掘。

  通过一学期多的实践观测,发现开展数学课外活动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敢于提出自己独特见解、想法,敢于向学生、老师争辩发表意见的情况,学生的创新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培养。

  三、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明显加浓,成绩上升。

  由于活动课开展,使学生知道生活随处有数学现象,使数学亲近了学生,他们不再感到数学枯燥乏味了,对数学有感情了,成绩也随之提高了。

  四、问题与努力方向

  实际操作中,由于教学时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生基础等因素,有时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1、需继续加强专业理论和教法方面的学习;

  2、继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还有学习习惯。

数学课总结4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落实“三维目标”的重要渠道,也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培养良好思想品德的主要场所。教师的授课质量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必须以极其严肃认真的态度进行课堂教学。我们花园小学的数学教师深感辛苦并快乐着,我们欣慰,因为我们付出了,努力了,收获了。更进一步营造了浓厚的花园小学数学教研氛围。这也是我们学校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开拓进取、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共同努力、互相协作的结果。

  一、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

  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是:以课标和教材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根本宗旨。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新型的学习方式,构建自主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体现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关注学生的兴趣、动机、情感和态度,突出思维开发和能力培养;面向全体,分层实施。

  二、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及成效

  (一)努力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1、学习专业知识,提高教师学科素养。

  学科素养是教师在所任教学科方面拥有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的总和,学科素养是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教师“教什么”的问题,对教学工作产生着重要影响。为了促进教师自主提高学科素养,学校专门举行了一次教师的学科专业考试。力争使老师们系统地掌握数学学科知识,熟练地运用本学科的知识;形成熟练的学科技能,更好地树立教师的威信,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和表率作用;热爱数学,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教学活动需要理论的指导,教学理论揭示了教学活动的规律和方法,是诠释教师“怎么教”的科学。加强教学理论的学习,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教学现象、把握教育规律,有助于提高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结合学校我的书香校园活动,我们要求每个数学教师每期必读一本教育专著,攥写读书笔记,丰富自己的教学理论,并学会吸纳各种教育理论的合理之处,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2、落实教学理念,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积极构建新课标下的适应时代和儿童身心发展的课堂教学理念、方法和评价体系,每一位教师把“努力上好每堂课”作为自身工作的起码要求,切实提高课堂四十分钟的效率。真正在课堂上落实并实施“有效教学”。这学期,我们开展了多次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其中开学初,我们在处教研室的领导下结合我校实际推出一堂由曹彬老师执教的公开课。在整个过程中要试教三四次,我校每个老师都亲身历练着课堂变化的每一个细节。在莱州学习归来后,又接着由学习教师执教了学习归来的经验汇报课,全体老师学习观摩。“青年教师比武活动”采用抽课题,独立备课的方式,考验每位青年教师的教学处理能力。每节课要求注重课堂教学改革和小组的建设的思想的渗透。由于我校全体教师的努力,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走在了全处的前列,为此,我处在我校召开了教学改革现场观摩会,陈淋老师提供了一节教学观摩研讨课。

  反思是教师对自身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的思考,它对教学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认为:“优秀教师=教育过程+反思教师的教育工作,多一份反思与监控,就多一份提高,就与优秀教师更接近了一程。”通过反思,教师可以确认、坚持和推广正确的教育思想与行为,可以纠正错误的思想和行为,从而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合理。

  在反思教学实践时,我们要求反思要经常化、系统化。可以说,缺乏反思的教学实践是盲目、被动和消极的。要求教师积极主动地把自己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个别辅导等活动作为反思的对象,经常对这些活动进行审视、分析和调控。在反思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教学录音、录像、学生调查问卷、教学总结、反思日记、教案、学生作业与试卷等媒介进行反思,以提高反思的成效。通过反思,教师发现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要用它去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反思,教师确认了自身教学中正确的思想和行为,就要在教学中坚持或推广这些思想和行为,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为更好地促进大家反思,今年我们数学组在肥城市优秀教研成果征集中,每位数学教师都积极撰写数学教学改革论文、数学教学改革叙事、数学教学改革的反思。同时我们还积极把我校数学教研组的一些关于有价值的教学改革反思经验投稿至我处的教学改革简报上。

  3、借鉴同行经验。

  教学具有明显的情景性,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随机应变地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这需要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借鉴同行经验是教师丰富自身经验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在借鉴同行经验时,我们制定师徒结队和全处集体备课的制度,为老师们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根据自己任教的学段、学科等实际情况,选择一位或几位优秀教师作为自己借鉴的对象,并以他们为榜样,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借鉴内容主要是教学思想和信念。借鉴内容包括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也包括概括性较强的教学思想和信念。相比较而言,后者应用或推广的范围更广,对教学的影响更为深远,对教师的帮助更大。

  (二)丰富学生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营造学习数学的良好氛围,在校领导和数学教研组的老师们集思广益,精心设计、周密组织,积极筹备下我校成功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数学游戏活动。在以“弘扬数学文化,感受数学魅力”为主题的阳光数学活动中,同学们畅游数学王国、领略了数学的奥妙和乐趣,感受到了数学的无穷魅力,切身体会到了数学在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激励了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热情,增强了用数学的意识,形成了校园良好的数学氛围。

  (三)从现实问题入手,开展小型课题研究。

  小课题研究是教师基于职场实际,以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为任务,对自身的工作进行自我观察、内省、反思、探究与行为跟进的一种研究方式。小课题研究关注的是教师个人的教育教学反思与行为跟进、教师自身的问题解决与经验提升。在小课题研究中,教师个体是研究的主角,是研究的真正实践者。我们数学组成立了由数学教研组长周光盈主持的“情境创设的有效性”课题组。现在已由泰安市教学研究室立项。

  三、构建了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模式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人际间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在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我校数学教师通过多年的探究与学习,将一般情况下的教学流程设计如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学设计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

  2、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交流的过程促进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增进学生与学生之间团结、协调、合群共事的群体协作精神。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奠定良好基础。解决问题是学习的目标,学生要围绕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学习。

  3、展示交流,质疑问难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阶段性的小结,提高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培养学生总结能力。

  4、训练提高,当堂达标

  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使学生对新学的知识以及方法进行巩固训练、并尽可能让学生能结合生活实际自己提出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问题与困惑

  1、新课改对教师课堂调控更难了。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的空间还给学生,强调让学生“动”起来,可当学生真的“动”起来以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有些甚至是令人始料不及的,常常一发难收,课堂纪律,难于控制。

  2、表扬过多让师生过于疲惫,并且一些学生被表扬冲昏头脑,有些骄傲。个别经常受表扬的学生对表扬不以为然。

  3、新课改对家庭教育的要求更高了。家长对新教材不熟悉,甚至有的家长对学生的学习不闻不问,即使过问,顶多关注分数,根本不懂得什么叫能力,不懂得什么叫“减负增效”,给教学带来了困难。随着新校园的进一步完善,我们数学组的学科建设工作也上了一个新台阶。相信在未来的一年里,我们定能做出更加出色的成绩,把实验小学的数学学科建设得更加精彩。

数学课总结5

  良好的教学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只有良好的教学方法才能吸引学生,吸引考官,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课堂生动真实。

  第一,要熟悉新课程标准,知道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应该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让学生感受到探究成功的`快乐;第二,要理论联系实际,导入新课就要抓住学生,从生活实例着手,提高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知识生成后要应用与生活,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潜移默化中激发起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三,改变原有的授课模式,只知道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多学习网络上先进的教学方法,在授课中加入游戏,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方法做到在玩中学,学中玩,学数学,爱数学,用数学。

数学课总结6

  在前一阶段的数学新教材实验中,我们以新的课改理念为指导,认真学习、理解、使用并验证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不断实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推进教师成长与学生发展的进程。通过一阶段的实验,教师知识观、质量观发生了变化,教师明确了数学的价值所在,由原来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到注重学生态度、情感、人格、能力等的发展;由注重学习的结果到注重学生实践探索和交流的主动学习,从而带动和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学习。我们在使用这套教材时,遵循共同研讨取长补短的原则,对一年级数学新教材作了有益的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谈谈我们一年级教研组教改以来遇到的问题、做法及体会等:

  一、遇到的新困惑。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新教材存在着不足之处,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不便。如:

  1.教材把1—5的书写安排在一起,这对刚刚学会拿笔的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2.有些插图编排有些零乱,不利于学生观察。

  3.有些练习题难度较大,如50页11题数圆形的个数,空间感很强,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说较难。

  4.8和9分成几和几合在一起教学,学生也容易混淆等。

  5.学生生活经验参差不齐,联系生活实际的练习题正确率差异较大。

  6.相应的教学软件、教具学具等不配套,班级多、教具少,老师演示、学生全员动手操作的机会相对要少,学具准备较困难。

  7.学生年龄小,班额太大,实行小组探讨、合作交流有一定的难度,这也给课程改革带来很大的阻力。

  二、我们的做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在新的教学理念和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和实践,调动学生全员参与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充满活力。这一点,我们全体教师达成共识,采取多种新的措施和方法,加强新教材使用的教学研究,保证每一个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悟。

  首先,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注意用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努力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既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又淡化对教材的依赖,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空间,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来创设活动,提供机会,促进学生情感愉快、态度主动地学习,使学生获得方法、提高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既注重教师的教,更注重学生的`学,真正体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学习的新路子。教材多用故事或精彩的生活画面引入,紧密贴近小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儿童的天真世界。如:学习数字1—10的认识时,插图是儿童喜欢的野生动物园、值日生、和平鸽等,这些色彩明丽的插图,不仅能吸引学生去观察,还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体现数学学科的综合性。这样,就使得数学与生活和其他学科紧密联系,而不在是孤立存在的单一数学知识。如新教材把4、5的组成分开来教学,而把6、7的组成,8、9的组成合着学,根据新的教学理念,完全可以发挥老师的创造性,结合学生的基础知识灵活安排,不必今天讲4的组成,明天讲5的组成。

  其次,我们加强集体备课,采取先个人,再集体,最后再个人的备课方式,每个教师根据新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分别备出某一单元或几课时的教案,然后利用每周统一的集体备课时间进行说课,本备课组教师听后找出优点和不足,共同修改,形成教案。每位教师在使用这一教案时,再根据自身特点和学生需要,在教案一边进行修改补充,体现自身的特点和创造性。这样我们的备课真正代表了一个备课组的水平,促使每个教师都能精心钻研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

  最后,我们注意加强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在实验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我们不断交流对新教材使用的认识、体会和教法。如:新教材的每一课时都有生动活泼的主题图,我们在教学中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自编故事或发现提出问题,进行讨论解决。在教学7、8、9可以分成几和几时,我们决定放手让学生选择学习方法,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想怎样分就怎样分,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既发挥了学生个性,又挖掘了学生创造潜能。再如教材中根据不同内容分别安排了“想一想”“做一做”“摆一摆”“填一填”“认一认”“涂一涂”“分一分”“比一比”“说一说”等题目,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性的流学习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观察、操作、实验、探究,使学生在获得良好体验的同时,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积累学习方法。

  总之,经过这一阶段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新的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应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课堂,它既要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又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能力的培养。新教材能够使教师发挥更大的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拓展思维的空间,真正达到用中学,学中用,提高学生的素质,使学生不只是进行数学教学,而且在进行数学教育。因此,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以新的理念指导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课程改革走向成熟、日臻完善。

数学课总结7

  我校数学组研究课题于20xx年10月15日开题,立项为利川市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课题(编号⑴)“数学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的指导策略与方法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从课题的确定、申报、立项开始,在市教研究室的指导下,学校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课题组精心制定研究计划与实验方案,并组织实验教师学习研讨。让全体实验教师明确自己的研究课题和研究实验的方向,注重实验研究,突出课堂教学实践、互动探究、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运用为重点,经历实验研究的过程,多数教师获得了较好的课题研究案例、反思、教案、论文等成果,构建了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积累了一定的课题研究实验的方法。同时,在研究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的困惑、问题。一年来在实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教研成果的形成、推广等方面都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一、课题实验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1、我校数学教研组在市教研室的指导下,学校领导大力支持并保证一定的活动经费;课题实验组狠抓落实。

  (1)立项前审定课题,教研组组织大家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数学课程标准,经过学习研究、展开讨论,结合课题组实验教师的理论层次、综合素质等情况确定“数学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的指导策略与方法研究”为课题组研究实验的课题,并将该课题分成了三个子课题:

  A、数学课例教学中的有效互动研究;

  B、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方式的途径的研究;

  C、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探究与合作交流的策略的研究。

  每个年级组分别研究一个子课题:子课题A研究教师:李小勇(组长)、卢斗敏、黄健、黄学中、黄艳;子课题B研究教师:王绍毅(组长)、李英祥、罗琼、郭小平、张岚;子课题C研究教师:向昭利(组长)、张中建、周义权、陈平祥、李永成。

  (2)本课题立项后,课题组组织全体实验教师认真学习《建南初中数学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使教师认识到进行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树立课题研究的信念;同时,明确实验研究的思路和前期实验研究的方向,师师互动、交流合作;制定自己可操作的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计划。

  (3)组织教师理论学习,提高课题实验研究的能力;主动学习素质教育教学理论著作、教育教学研究期刊、新课程标准、教科书等;积极参与数学教研的培训;在学习中做到有重点、有反思;各小组每月进行一次集体学习,有针对性地进行讨论、交流;课题组每学期举行集中培训、交流、总结、评价等研讨会,并请教研室的专家进行指导,不断提高实验教师的素质和专业水平。

  2、教育教学的主战场在课堂,课题研究中心在课堂教学上,实验教师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课题实验研究以“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为主题展开课题实验。把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作为实验研究的起点,教师对传统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与新课标所倡导的教师教学行为进行对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来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课题研究公开课采用“定课、备课、说课、上课、评课、交流、反思、评价”模式展开,以实验研究课为载体,精心组织,凝聚全组之力,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构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促进学生共同发展(看、听、说、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一年来课题组在学校推出了21节实验研究课,构建了一些优秀的课堂教学模式,效果极佳。20xx年春教研室罗仁义老师亲临我校指导研讨复习课的教学模式,指导中考备考工作。同年秋教研室罗老师又来我校指导七、八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对课堂实验研究教师:李永成主讲的《有理数的乘法》,课堂实验研究教师:郭小平主讲的《图形的平移与作图》,课堂实验研究教师:向昭利主讲的《中点四边形》实验课,开展探究、交流、研讨。在这些实验研究中,活动方案合理可行,情境创设实用新颖,素材选取翔实可靠;着眼于探讨在数学活动中如何处理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在关系,活动中教师合作探究、交流借鉴。同时有市教研员、兄弟学校的同行观摩指导,课题研究形成了浓厚的氛围。

  其具体操作情况是:

  首先,每位教师带着自己的优势上课,让同仁知道每个教师的优势,这是课堂教学实践的一个重要方式,它让教师有一种英雄有用武之地的感觉,不管是刚毕业的教师,还是经验丰富的教师都能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张扬自己的个性特点,进而让课堂教与学有自己鲜明的特色;

  其次,每位教师带着饱满热情、全新理念上课,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在全组教师的参与下,实验课教师充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主动探索,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初步形成对数学的整体性认识,加深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获得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经验。活动提升了教师实施教学与研究教学的能力,推动了我校数学教学质量再上台阶,我校20xx年数学中考在全市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除铜锣中学、民一中、清源初中)荣获乡镇30多所中学第一名,得到教研室的肯定,社会的认可。更加提高了课堂教学实验研究的氛围。

  再次,每次课研活动后,教师带着反思听同仁、专家的点评,领会课堂教学的真谛,每次互动交流教师都有自己新的看法和想法,评课中出现百花齐放众说纷纭的场面,其中的是与非、对与错让所有的教师都有感到一种迷惑,产生了强烈的课题探究欲望,上课的教师能根据点评有针对性的反思,听课的老师在听与评中能产生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有认可的,也有反对的,所有这些在碰撞、在反思。实验教师带着问题、质疑,听同行、专家的点评,明确学习新课标,不仅是了解,更重要的是理解和贯彻;要灵活使用教材,不仅是抓住课本的关键,更重要的是适合学生发展活动场;要突出学科的特点,不仅要专业化地教学,更重要的是创造性地启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在一系列的研究课活动中,课题组全体实验教师得到很好的培训和锻炼,涌现出一批特色鲜明、质量较高的优质课,体现了“不求完美,但求突破”,“重结果,更重过程”,“步步是研究,段段有成果”的特点,取得了突出的教研成绩。

  3、为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多渠道开发教学资源,加强教学研究,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实验教师主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班,课题组要求本组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开发利用各种资源,能够较熟练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通过学习,多数教师能够正确使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并能自制教学课件、数学试卷。开发现代信息技术对数学教育发展的价值,充分发挥计算器、多媒体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工具,不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用计算机上的模拟实验来代替学生能够从事的实践活动,使全体学生乐于投入到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过程去,做到真正的“寓教于乐”。

  4、课题组自开题以来就把青年教师的培养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每一位青年教师都有一位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技能指导和课研理论学习辅导,充分激发青年教师的教学教研热情,让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做到能让学生思考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能让学生观察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去观察;能让学生表述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去表述;能让学生动手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动手;能让学生总结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去推导出结论。让他们努力建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使优质课堂成为推动课题研究均衡发展的重要保证。

  5、课题研究中遇到的困惑及今后研究的方向。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关键在于尊重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自主性。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表现如何?程度如何?质量如何?学生知识基础、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及学习心理如何?等等问题永远是我们教学实践的研究课题。课堂教学模式的形成是与时俱进,发展学生的数学素质、创新意识就有了载体,将实验研究课题不断进行下去,力争取得显著的研究成果,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更加实效高效。

  二、注重成果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1、积极组织教师外出学习与交流。20xx年我校教师张中建、李小勇参加了利川教研室课题研究的培训,10月张中建参加了恩施州北师大教材编写回访组研讨会;20xx年我校教师向昭利、李小勇、罗琼、王绍毅、黄健参加了湖北省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培训,同年秋陈平祥参加湖北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三)期计算机培训,卢斗敏、罗琼参加恩施州骨干教师培训,李小勇参加恩施州初中数学优质课竞赛及观摩活动。

  2、课题组成员积极撰写课题研究个案、例案、论文、教学反思、经验总结。文章形成初稿后,在本组讨论、交流,形成课题研究成果,最后经过教研员的审核、推广交流。

  3、数学价值观的转变是这次课题研究的亮点。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着某些矛盾;学生活动多了,课堂气氛活了,让学生充分体验,时间却不允许,不能达到教学目标;对有些问题不一定让学生去体验、去探究,是否传统的方法更有效等等问题。经历一年多课题研究后,课题组的每一位教师都树立了新的教学理念,获得了正确的价值取向,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行为方式,提高了教育教学技能,形成了新课标所倡导的课堂教学模式,造就了大批的教学教研骨干教师。

  4、在课题实验研究过程中,教研成果显著。张中建撰写《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交流学习方法策略初探》;罗琼撰写《论中学数学课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利川教学研究网公开交流。李小勇撰写《对一道课本习题的合作学习探究》;向昭利撰写《合作探究学习的反思》;王绍毅撰写《体验“数学好玩”,培养创新能力》;卢斗敏撰写《学生的创新兴趣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黄学忠,撰写《用生活中的实例,融入数学课堂教学》;周义全撰写《数学典型个案分析摘记》在学校教学研究网公开交流。积极参加利川市素质能力测试卷的命题设计;张中建设计的20xx年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圆》素质能力测试卷,李小勇设计的20xx年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统计与概率》素质能力测试卷,在全市交流使用中得到好评;分别荣获20xx年利川市“学科质量评价研究”学科素质能力测试题一等奖。20xx年我校教师王绍毅和李小勇又参加设计了利川市20xx年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素质能力测试卷,利川市20xx年度九年级下学期第四章素质能力测试卷。

  5、本年度实验组多次开展数学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与创新精神,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

  活动内容⑴:《测量旗杆的高度》,活动指导教师:李小勇;

  活动内容⑵:《制作无盖长方形》,活动指导教师:张岚;

  活动内容⑶:《用字母表示数》,活动指导教师:李永成;

  活动内容⑷:《课外读书活动》,活动指导教师:王绍毅;

  活动内容⑸:《多媒体12999数学站》,活动指导教师:陈平祥;

  活动内容⑹:《办墙报》,活动指导教师:卢斗敏;

  活动内容⑺:《平面图形的密铺》,活动指导教师:黄学中;

  活动内容⑻:《拱桥的设计》,活动指导教师:向昭利;这些活动与生活紧密相丰富拓展了数学教学的内容。

  6、能正确地评价学生是这次课题实验研究的又一大亮点,各实验班建立学生数学成长跟踪评价记录;实验教师根据《标准》的基本要求,正确引导学生适时反思自己的成长情况,如实现了哪些学习目标,获得了哪些进步,自己作业的特征,解决问题的策略,需在努力的地方等,并组织学生在班上展示和交流。评价方式多种多样,既可采用书面考试、口试、作业分析等,也可以采用课堂观察、课后访谈、建立成长记录、活动报告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改进教学,因材施教;对学生中出现的独特想法或结论给予鼓励性评价,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

  三、课题实验与研究的学生成果

  1、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2、学生能通过独立思考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3、学生能理解别人的思路,并在与同伴的交流中获益;

  4、学生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并能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5、学生能反思自己思维过程的意识;

  6、学生能使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思维过程。

  7、学生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能够不回避所遇到的困难;

  8、学生乐于与他人合作,愿意与同伴交流各自的想法。

  总之,在课题研究实验中,初步形成了适应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已经成为学生的重要学习方式,教育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提高。但是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课题研究是它永恒的主题,教师既是实践者又是研究者,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行动是力量,研究在实践,实践在提升,智慧总是在行动中迸发,没有最好,力求更好。尽管课题研究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历程,我们才刚刚走完其中的一程,但我们会冲出重重迷雾,迈过道道险关,勇往直前。

数学课总结8

  微课程很好地处理了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教的关系,为学生自主学习后解决问题从时间、空间、方式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各个环节落到实处,“微课”的组成内容突破了教学重点、难点.因此,“微课”是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一、在新授课上微课的作用

  1、课前复习: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新知识所需的衔接知识点设计制作好微课,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先看此微课,为新课做好准备.

  2、新课导入:教师根据新课知识点设计新颖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讲解做好铺垫制作此微课.在开始上课后先让学生看此视频.

  3、知识理解:教师对本节重难点做点拨,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探究规律.在学生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后一起看此视频.

  4、练习巩固:教师设计好少而精的习题并制作好微课,用于巩固本节知识.

  5、小结拓展:引导学生总结本节重点及规律,让学生将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再适当设计一些适应不同层次学生拓展延伸练习.此视频用于结束本课前放.

  二、微课在学生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现在网络通讯的发展和微机的普及已经使自主学习成为可能,教师把学习中的`重点和疑难问题制作成微课,上传到网上,学生便可以随时点播学习,其优点有一下几点:

  1、微课短小精悍,一个议题,一个重点,都是针对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设计,非常适合学生自学.

  2、时间和地点可以选择,有很大的自主空间,只要有学习的愿望即可实现.

  3、适应不同的学生,视频播放快慢课一调节,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根据的自己的基础和接受程度控制视频的快慢.

  4、由于视频可以反复播放,使那些平时反应慢的又羞于发问的学生能够从容的反复观看,较好的解决了后进生的转化问题.

数学课总结9

  选择有效的数学活动素材是提高数学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基础和重要前提,因而教师必须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教材观,正确审视教材的功能,打破"教材中心论",弱化教材的"法定文化"色彩,做教材建设的参与者、教学资源的开发者。教学实践中,要依据教学目标和要求,结合教学实际和自身的实践经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主动地

  选择和开发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活动素材。当然,选择活动素材一定要克服盲从性,一般应注意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 选择活动素材要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 2、 选择活动素材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3、 选择活动素材应有利于学生理解并初步掌握研究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 4、 选择活动素材要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思维品质。

  例如1,教学《有理数乘方》一课时,首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一张0.1毫米厚的纸对折15次后,它的厚度会超过姚明的身高吗?问题一提出,就立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有些学生拿出纸开始对折起来,有些学生陷入了沉思。大多数学生在我的启发下,得出了叠合的纸共有2×2×?×2(15个2连乘)张。从而为新课程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例如2,在《代数式》一课的学习中,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如下:

  1. 让学生列代数式:

  (1)a、b表示长方形的长与宽,则长方形的面积是 ;

  (2)a表示正方形的边长,则正方形的'周长是 ;

  (3)y表示一个数,则它的相反数是 ;

  (4)某商场国庆七折优惠销售,则定价n元的物品售价是 。

  2. 让学生说出所列代数式的意义。

  3. 让学生观察所列代数式包含哪些运算?有何运算特征?(揭示各例的共同特点是含有“乘法”运算,表示“积”。)

  4. 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单项式的概念。

  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要求起点低,步子缓,层层落实,各个突破。通过设疑,引疑,质疑,充分暴露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疑惑和失误,从而在学生亲身体验“失误”的过程中化解难点,使学生产生“顿悟”的心理效应。

数学课总结10

  小学数学教学需要讲究结尾的艺术,这是由儿童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的,也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儿童好动易变、有意注意时间短,所以一节课的最后几分钟往往是孩子们最疲劳、注意力最分散、学习效果最差的时候。这时候,若是一成不变的作业、预习等内容,学生常常无心去听,有的甚至极为厌烦。下课了,我们经常发现有的学生悄悄地向同学打听作业内容。如此等等,都是因为课堂结尾太单一、太枯燥乏味造成的。相反,我们如果能精心设计一个新颖有趣、耐人寻味的课堂结尾,不仅能巩固新知识、调节疲劳、保持学习兴趣,还能进一步激起孩子探索求知的欲望,活跃思维,在愉快的气氛中把课堂教学推向新的高潮,不断巩固和提高教学效果。

  一、课堂总结的意义

  设计好一节课的意义十分重要,而总结一节课的点睛之笔,设计好一节课的总结同样也非常重要。首先,有助于学生理清知识脉络,使前后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对知识有个整体印象,有助于知识的系统化。其次帮助学生总结重点,在本节课即将结束时,通过小结理清思路,这样有助于学生把握本节课的重点,巩固新知。通过课堂总结是学生对学过的知识又重视,进一步理清思路,有繁到简,既加深理解,又可以强化巩固所学的知识。课堂总结的巧妙安排,使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变学生的“被动吸收”为“主动归纳”,让他们继续保持学习兴趣,课下继续讨论问题,为下一堂课的学习打好铺垫。

  二、课堂总结方法

  1、游戏式总结

  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机会,创造条件,给每一个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充分给予每一个学生应有的称赞和鼓励,让学生在激励中增强,学习内驱力,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在热烈愉快的气氛中把一节课推向高潮。

  例如:在教学“时间单位分和秒”时,为了让学生准确地体会一分、一秒的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的好品质,在课堂小结时,教师可把全班分成三个小组,由教师看时间,其中一小组写生字,一小组计算数学题,一小组阅读课文,时间分别为一分和一秒,三组同时进行,然后有三组汇报结果,教师在让学生说说一分钟,一秒钟可以干哪些事情,如此游戏竞赛式的结尾,既活跃了气氛,又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了时间的宝贵和珍惜时间的重要性,又让全班学生得到了一次自我展示的机会,培养一种成就感,同时顺利实现了教学目标,突破了重难点。

  2、悬念式总结

  在一课即将结束时,教师可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趣味性强的问题,而不作解答,以此造成悬念,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例如:在学习完“有余数的除法”时,教师在小结时,这样总结:我们已经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今天我给同学们出一道题,看谁能很快想出结果,8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同学,将会出现什么结果?同学们都回答说,每个同学分2个,还剩2个,教师及时抓住时机对学生说,这题为什么有剩余呢?我们在下节课学完有余数的`除法之后就知道了。这种总结方法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巧妙地衔接了新旧知识,即总结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又为学习新知识作了适当的铺垫,引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3、填空式总结

  对一些计算法则,运算定律等教学内容进行总结时,可在学生对几个实例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的基础上,采用填空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总结,而不把书上现成的结论全盘拖出。如,在教学“被减数中间,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时,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其计算法则,总结时可设计如下“填空”练习:今天我们学习()中间,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计算时零上有退位点看作()算。零上无退位点看作()算。由于退位的次数多,计算过程比较复杂,容易出错,做题时要特别()()()。这样由学生完成填空,在填中自主进行归纳总结。

  4、释疑式总结

  这种总结方法,是在开头进行质疑,结束时释疑,这样可以让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变的趣味起来,如,在教学“长方行认识”时,老师质疑:“什么是长方形?”在小结时,教师在重视此问题,让学生回答。这种头尾呼应的小结方法,使整个问题贯穿于整个课堂,有利于学生理清知识脉络,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5、角色扮演式总结

  这种总结方式,能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如:在教学“元角分的简单计算”时,教学重点是让学会元角分的简单计算,在总结时,教师可分别让学生扮演售货员和顾客,让同学们买东西,在买卖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让学生在实践中,兴趣盎然地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深化,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6、讨论式总结

  这种总结方式变教师的下结论为学生讨论式结论。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非智力因素处于最佳状态,教师应抓住此契机,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因势利导,启发学生自主归纳。这样,加深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启发了学生思维。

  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总结时教师提问:“谁替老师总结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重点是什么?如何判断直角?”同学们可以看书,小组讨论,有此一问让学生产生一种帮助解决问题的迫切要求,从而将被动式总结巧妙转换成了主动性的总结方式。在学生进行充分式讨论后,让步、让他们举手自主,总结,教师在根据需要作适应的填充,提高学生概括的完整性。这种开放式的总结,冲破传统教学封闭性的限制,他的灵活性和多样性给每个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和成功机会,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养成创新的习惯,开放式的总结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效教学方法。

  课堂总结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总结方法多种多样,不管采取哪种方法,必须注意使之于课堂内容融为一体,使课开头引人入胜,结尾耐人寻味,整个课堂教学协调完整。总之,一堂课的结尾就如一曲乐章的尾声,设计得好,就会有掷地有声、余音缭绕、回味无穷之感。我们要尽量做到周密安排、精心设计,做到简洁明快、灵活多变、新鲜有趣、耐人寻味,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课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数学课总结11

  一、 班主任工作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做到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重视班风、学风的培养,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严格管理,积极与家长配合,研究教育学生的有效方法。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针对学生常规工作常抓不懈,实施制度量化制度的管理。培养学生养成学习、清洁卫生等良好的习惯。努力创造一个团结向上,富有朝气的班集体。

  二、教学工作

  在教学工作中,我根据学校的工作目标和教材的内容,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钻研教材、研究具体教学方法,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期工作计划,为整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定下目标和方向,保证了整个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教学之前,认真贯彻《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学大纲》的精神,认真细致地研究教材,通过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不断探索,尝试各种教学的方法。积极参加市教研室及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通过参观学习,外出听课等教学活动,吸取相关的教学经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在教学工作中,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各种游戏、比赛等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的天性和个性得以自由健康的`发展。

  三、其它工作

  除了日常的教学工作之外,我还负责校内部分的德育工作,为了能做好学校的德育工作,不计酬劳,任劳任怨、加班加点,按时保质完成学校安排的工作。

  总之,在这一学年的工作中,我通过努力提高了自己的数学教学水平,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教学工作中,自身尚有不足之处,还需继续虚心向各位老教师和优秀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

数学课总结12

  新课程受益匪浅,自身素质有了极大的提高,课堂教学气氛浓厚、学生思维活跃,学生的兴趣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我不断地思索并追求着:“让学生在充满生命活力,成长气息的课堂上张扬个性,自主创新,开发学生智能,塑造学生人格”。为了这个目标,我积极投身课改,实践新课程,开展了卓有成效的课改活动。十年来,经过培训、研讨、实践、小结、反思等几个阶段,我对《数学课程标准》的思想理念由接受到理解,由认识到实践,由探索到研究,逐步深入。总之,新课改带给了我新理念、新方法、新尝试、新探索。

  一.对教学观念的认识。

  要想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必须先要用新理念武装自己。我认真阅读了《新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学》、《小学数学教育》等书刊,进一步领会新课标的精神,以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理念为指导,进一步转变了教学观念。

  二、对教学方式的认识。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三者是有机联系的一个整体,自主是探究的前提,探究必定是自主的,是外力所不能达到的,面对未知的探究,尤其是对小学生来说,相互合作启发不可缺少,转变学习方式是实施新课程的三大目标之一,是课改成败的关键。低年级的模仿教学能使学生有成就感,没有模仿就没有创造。所以目前提倡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也应与接受性学习有机的结合。自主探究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必须有机的结合。因此,我对小组合作学习从低年级培养,教给学生合作的方法和步骤,以2人交流为主,逐步过渡到4人,因此三年级的学生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初步形成(表达能力、操作能力、倾听能力等),但学生分辩是非的能力还很弱,所以应以2人的合作交流为主,提高小组活动的有效性。

  三、我的做法

  新课改的成功与否,教学实践是最有力的发言者。我把课堂教学作为工作的重心,踏踏实实地走好教学的三步曲。

  课前:集群体的智慧,充分挖掘文本资源。

  实验教材是否能马上适应传统教学的土壤,是否能达到专家们预期的效果,这和教师教材的经营者有着直接的联系。理念陈旧不新,我们大量阅读教学杂志,《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教学》等杂志中有丰富的知识营养,从中积极汲取我们所需的。一个人孤军奋战常常事倍功半,处理教材需要导师的点拨,需要“三个臭皮匠”的集体智慧。因此我们常常围坐在一起,就某个问题出谋划策。更多的是在课间十分钟,大家把上课的成功败笔相互交流,浓浓的学习气氛洋溢在集体备课中!理念的更新,日常的学习为以后的教学带来更多的经验。

  备课组第一个遇到的难题是如何运用教材,如何上好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课?这是每天要做的也是最难做的,新教材这道大餐让人一时眼花缭乱不知从何下手。如有些不可能直接搜集到现成的信息,必须由学生经过观察、实验、调查、解读、研讨,但课前必须有个定夺。因此,我们常常为之争个面红耳赤,直到最后,总能把教材看得更加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发现它更大的教学价值。

  我们要做教材的主人,运用、驾驭并超越教材,就得大刀阔斧地选取其中认为最有价值的点,整个教学过程为达成这个点而展开,让课堂变得实在有效。

  课堂:让学生成为主人,打造绿色课堂。

  课堂是教学的灵魂,知识在课堂中传授,能力在课堂中形成。有了课前的精心预设,该向四十分钟要精彩了。新课标指引下的课堂应有民主宽松的'氛围,有发展传统的学习方式,应充满着生命活力,充满着人文关怀!为了向往的绿色课堂,我在实践中努力做到:

  快乐多一点。良好的学习氛围犹如乐曲中的主旋律,是保证学生主动愉悦学习的场。低年级儿童就象幼嫩的芽儿,需要我们的关心呵护,需要我们的激励赞赏。在课堂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老师喜欢你响亮的声音”、“又是一种新算法,真能干!”这些真心实意的赞美,充满赏识的话语把学生一次又一次带入快乐主动地学习中。

  自由多一点。我们在实践中发现,给学生明确一定的任务要求后,再教给一定的方法,他们就可以完成得很好。给学生发言的自由,“我是这样想的”“我认为”┅┅我们发现高举的小手多了,课堂变得活跃,思维经常碰撞出火花。我们会发现出色的孩子在进步,本来有困难的孩子也在大踏步前进。自由的课堂,学生的学习主动了,理解多元了,体验深刻了,思维驰骋了,个性张扬了!动手实践多一点。语言的交流是必须的,但从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和分配考虑,满堂讲是不可取的。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最佳时间是上课开始的1520分钟,末尾的十分钟尤为低效。那我们可以写一写,做一做,动一动,转移一下注意力呢!在数学课堂中,我们注重设计学生动手操作、动手实践的活动,突破静态学习,强调学习形式的活泼多样化。

  新课堂是开放的,学生的思维开始活跃,学习积极性在高涨,但最基本的习惯培养不能丢。立坐、举手、倾听、发言、朗读和书写习惯同样也是新课堂的基础。我们考虑低年级无法同时关注多种习惯,采用了分阶段实施培养的方法,一步一步一件一件分解着学。每开学初我们就培养学生坐的习惯,要求坐得稳坐得端正,进行比一比并激励巩固。第二个月举手的习惯,第三个月听的习惯┅┅每个月都有侧重点。从目前反映来看,我们的学生比较稳,习惯的培养已在课堂中初见成效。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新课堂有效地开展学习提供保证。课外:融学习于生活,树立大教学观。

  学习为生活所用,生活是学习的内容。新教材洋溢着浓郁的生活人文气息,里边编排了许多有意思的活动,通过学生课外丰富的活动拓宽丰满学习内容。各学科各显神通,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新课程均以现实生活为载体,为了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发现问题,努力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的价值,为此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在这十年的新课程的改革中,我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但辛苦却快乐着,生命的张力在勃发,从来也没有像现在这样迫切要求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对学生宽容、民主、平等等新课程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新课程犹如一阵春风,带来了活力,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构建了我们师生生命的绿洲。

  新课改的实施不可能没有疑问和困难,但只要我们长期、耐心地坚持下去,积极总结和反思在教学中的经验和教训,多学习、多思考、多创新,那么离成功的彼岸就越来越近了。

数学课总结13

  时光如梭,岁月难留。不知不觉已经进入了十二月的怀抱,世界末日的二零一二马上就要来到了,在仅仅剩下的一个月里还是需要坚持不断的努力,争取不断冲破将要窒息的生活。现在对刚刚过去的十一月做一个简单的总结,同时也对将要到来的十二月份做简单的规划。

  十一月是转变适应的一个月。十一月份月初团队进行调动,新的环境,新的氛围,来不及长时间的调整只能尽快的去适应,还记得刚到团队时对老团队的流连忘返;还记得刚进团队时面对任务感觉压力山大;还记得刚进团队时那个不堪入目的成绩。随着不断的适应,也不断去尝试转变,顺利的度过适应转变的艰难时期。

  十一月是突破磨砺的一个月。进入了新的团队,有了新发氛围不想让自己还想之前一样毫无目标的工作,想去努力争一回。于是改变的工作面貌,不断去想着目标努力!对客户方面,之前跟客户沟通没有什么思路就是为了电话而电话没有一点的目的性,现在是在保证电话的前提下不断去挖掘客户的需求和客户的真正的异议点,对客户进行不同时间段的分析,对客户运用不断的手段去跟进;对工作方面,改变之前为了完成任务而去刷电话量的方式,转变为为了去和客户更好的沟通去工作。

  十一月悄悄的走过了,已经开始的十二月需要更大的'努力去开展,十二月份的任务还很艰巨的!

  十二月,今年的最后一个月,现在看来是很艰难的一个月,不过也是充满希望的一个月,十二月到了年底,按照行业行情,大部分公司年底就会有计划去投资网络这块的市场,但是现在平台的这个情况不怎么乐观呢······

  十二月工作思路,保证正常的工作进度的前提下不断突破,多对客户分析,行业分析,地区分析,寻找更有力度的方式方法跟进客户。 十二月份还要继续努力的注意点:

  第一,工作时候电话说话语速还要继续放慢

  第二,客户需要总结归类综合分析

  第三,不管怎样都要有好的态度去面对遇到的问题

  第四,不断总结提升自己

  第五,时间合理分配,充分利用时间

数学课总结14

  7月中旬,根据运教研函字[20xx]42号文件精神,我们河津市教育局组织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年回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大赛”活动。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特点

  1、组织严密,层层选拔。

  4月份,我们接到运城教研室关于组织首届小学语文、数学课堂教学大赛的文件后,立即以“河教研”的文件形式转发给我市各单位,要求自下而上按上级文件精神组织大赛。各单位制定了实施方案,并于4月—5月进行了校级初赛,5月中、下旬,每个单位选拔出2名教师准备参加市级复赛,共34名选手。

  7月中旬,我们下发了补充通知,在河津第四小学举办市级大赛。大赛分低、中、高三段,各确定一个课题,同讲一节课。(低段一年级下册《回收废品》;中段三年级上册《什么是周长》;高段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并对每名选手编号,面对评委讲课,当堂亮分,力求公正、公平赛出真水平。

  最后,在34名讲课教师中选拔出一等奖3名(其中2名并列),二等奖3名,三等奖8名(其中3名并列)。

  2、选手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34名选手风格各异,34节课精彩异呈,人人亮特点,节节显特色。比如赵云霞老师的《回收废品》以情境串为主线进行教学;任水平老师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郭美玉老师神情怡然的教态与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等等。

  此外,34节课也有共同的特点:首先,参赛选手都能运用新课程理念来设计和实施课堂教学。比如三维目标的结合、教师角色的转化、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等等。最为突出的是:在《回收废品》这节中,老师们都采用了“创设情境——图中收集信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用已学方法解决新问题”的教学模式,体现出了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的课程改革目标。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节中,老师们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同时,让学生采取“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什么是周长》一节中,老师们大都以故事情境引课,激发学生的学习、思考兴趣,能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讲解“周长”这个抽象的概念。其次,所有参赛选手能在没有多媒体的情况下,将承载多种教育功能的教学情境用图片的形式呈现出来,有打印图片,有绘画图片,有自制教具,创意性强,很好地解决了仅靠教师描述情境、学生干听的低效教学的问题。

  无论我们推荐的选手在运城的比赛结果如何,我们内心都很欣慰,我们教师的整体素质上了一个台阶。这得益于近几年的新教材培训与课堂观察研讨活动,尤其是近两年来,在我们局领导一班人及教研室米文革主任带领下组织进行的“联片教研”,当然更离不开我们基层学校与一线教师的研究学习。如果说培训观摩是“绿叶陪衬红花”,以点带面的话,那么联片教研就为“遍地是红花”,人人都能受益。

  二、不足之处

  1、教材处理不恰当。比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节,主要重点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索以及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有些老师设计的练习题过多过难。再比如《回收废品》主要解决的是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重点是探索理解解决方法,有些老师却归成类型题: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用加法;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用减法;其次教材上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前后顺序,应是通过摆小棒等实际操作理解加减法的意义,之后再列式计算,有些教师是先列式再通过摆来计算结果。

  2、概念讲解不透彻。比如《什么是周长》一节中,周长的概念是比较抽象的,怎么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如学生熟知的通俗的说法“一圈”,而不是让学生硬记封闭图形有周长与不封闭图形无周长。还有“边线”的意思的理解,这些都将有助于学生对周长概念的理解。

  3、学生探索活动的操作作品不能充分展示交流。比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节,在转化过程中,如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学生的方法很多也都不同,而多数老师们只选择了一种来展示。

  三、几点建议

  1、加强学习,认真钻研与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准确把握教材编写意图,充分挖掘教材思维内涵,正确处理教材内容,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2、注意细节处的教学。比如高段《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节中,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中,沿平行四边形的高将平行四边形剪开后通过平移的方法拼成一个长方形,老师们的演示几乎都是挪开的,不是平移的。再比如《什么是周长》的教学中,老师演示沿边线摸一圈时,一只手拿图形,另一只手摸,摸着摸着就断开了。为什么?拿图形的手挡住了。有什么好办法呢?可让拿图形的手放在确定的起点处就可避免尴尬。

  3、绝不能出现知识错误。比如,《什么是周长》的教学中,有位老师板书:“物体表面或一周的长度叫做图形的周长”。虽然老师疏忽了,可给学生留下了模糊甚至是错误的印象。

  以上意见,目的只有一个,供大家参考。如果当中有合理的成分能让大家吸收,并让它成为促进教学实践的因素,那就是我的最大期待。

  应该说,这次活动有收获,也有遗憾。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没有完美的课堂,但是我们不能放弃追求完美。因为这种追求代表着一种态度,那就是努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的态度,是努力促进我们自己专业成长的态度,所以我们没理由不坚持!

  总之,提高数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希望我们的数学教师能以此次课堂教学大赛活动为契机,在课程改革实验中大胆探索,摸索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数学课总结15

  这学期根据学校工作安排,我担任初三两个班数学教学工作。一学期以来,我能够吃透教材,按课改的要求去上课,在教学过程中,我比较注重以下几点:

  1、深入了解学生。

  为了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以便备课时能根据学生的具体设计教学方案,我主动和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已掌握知识的情况和理解能力,然后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来设计教学方案。

  2、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备课。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书,所以我重视教材的钻研。每一节课都在上课前花大量进行备课,在备课过程中,一是在不离开教材的原则下,参考其他教科书,对比它们的不同之处,寻求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教法。二是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对课本知识进行适当处理,设置成经过学生独立思考或合作讨论能解决的.问题,从而使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每一节的学习任务,并且每一节课都学有所得。

  3、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补充。

  由于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删去了部分内容,但是,一方面删去的内容中有部分无论是对解决问题带来方便,还是对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都是有益的;另一方面,考试命题者还没有完全从旧教材中跳出来,经常出一些需要用旧课本知识解决的题目,并狡辩说课改后只要与课本内容有点占边的题目都不算超标,同时,尽管提倡素质教育,反对应试教育,但社会对学校、教师的评价也只是看学生的考试分数。因此,本学期我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的补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也提高了应对命题者说“要与课本内容有点占边的题目都不算超标”。的能力。

  4、坚持学生为主体。

  在课堂上,坚持学生为学习的主体,老师只充当组织者和引导者,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或合作探究去学习,并在解决一个一个问题中掌握知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认真批改并及时讲评作业

  作业是学生对所学知识巩固的过程。为了做到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我常常多方面的搜集资料,对课本习题和各种辅导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能让学生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并分析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及时评讲,使学生能及时纠正自己作业中的错误。本人也根据反映出的情况及时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6、取得的成绩和存在问题:

  通过努力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中等难度的问题大部分学生能独立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也有部分学生能解决或通过合作讨论后能解决。

  存在问题:

  (1)学生基础较差,有部分学生对初一、二课本里中等难度的题目都不会做,难度较大的题目更是几乎没有人会做;

  (2)大部分学生有粗枝大叶的作风,经常不小心做错题,影响了考试成绩。

【数学课总结】相关文章:

数学课堂总结04-02

数学课总结02-27

数学课后总结03-13

小学数学课改总结02-18

数学课改工作总结04-16

小学数学课改的工作总结01-28

小学数学课改总结12篇02-18

小学数学课改工作总结01-27

小学三年数学课堂总结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