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们发现问题的能力,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研单位工作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科研单位工作总结 篇1
在学院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系教师的努力,科研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为今后科研工作的发展、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打下了较好的基础。现将20xx年科研工作总结如下:
一、合理安排
科研工作是xx系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科研工作,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和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在年初,组织召开系科研工作会议,提出“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要求教师“教学、科研双促进”,在做好教学基础上重视科研工作。采取调动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加强科研工作的手段和措施,开展科研活动,进一步增强xx系的科研气氛。鼓励教师积极申报课题、撰写论文、出版专著、编著和教材,使xx系科研水平不断提高。
二、科研工作情况及取得成绩
1、营造积极的科研氛围。一是系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在各种会议上多次强调科研工作的重要性,要求教师更新观念,提高对科研工作的认识。二是要求全系教师紧紧围绕卫生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开展学术研究,提高专业学术水平。三是积极支持鼓励教师注重卫生专业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丰富教学内容和扩大对社会的服务。
2、组织教师外出进修和学习,支持教师参加学术活动。在组织学习学院有关科研管理文件的基础上,积极派出教师进修学习。先后派出了名教师到知名职业院校学习。
3、积极申报科研项目。
4、组织教师积极参加教材建设。
5、xx系教师全年在国家公开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8编。
6、抓住机遇,积极竞争。一是认真组织,集中优势科研力量,加强项目申报的力度,提高项目申报的`成功率。二是加强对外联系,拓宽科研项目申报渠道,争取申报更多、更高层次的纵横向项目。
三、存在的不足
1、目前xx系科研工作的基础非常薄弱。科研管理工作才刚刚启动,还有许多方面需加强完善。
2、学术交流还需要加强,科研团队还未真正形成。
3、教师的科研投入还需要加大,科研思路和科研方法还要不断创新。
4、缺少高层次、有影响的科研项目。
科研单位工作总结 篇2
xx年学校教科研工作立足当前职业教育的新形势和教学改革的新要求,围绕学校xx—xx年三年发展规划,贯彻教育科研为教育教学决策服务、为教育改革实践服务,为促进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发展服务的方针,以职业学校的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充分发挥教科研在课程改革中的先导作用,大力推广校本教研,使教科研“源于教学,高于教学、指导教学”,从而达到“科研强师、科研兴校”的目的。
在一年中,全校教师共同努力,在教科研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先后有一项成果获浙江省第三届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成果获浙江省“中小学名师名校长计划”教育教学课题优秀成果,两项成果获绍兴市第三届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完成校本教材八本,教师专著三本(《安全常识》(许绍勇)、《传感器应用》(周云水)、烹饪原料知识同步练习(杨正华)),教师参与编写通用教学用书五本,教师发表、获奖论文九十篇,xx年市级规划课题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二项,xx年市属级课题一等奖二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xx年省级课题市级评比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出版《职教论丛》第二集《班主任案例》。
一、聚集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xx年学校校本教研进一步促进全体教师通过开展专业研修和实践,增强自身专业能力,特别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方面进行重大改革。
课堂始终是教与学的主阵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使我校教师更加重视课堂教学,不断科学地研究、改进和优化教学过程,让课堂精彩高效,使师生愉快教学,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学校在本学期推出了为期三周的“课堂教学风采周”、“新教师汇报周”活动。为使此项教学活动深入全面地开展,活动经历了三个阶段:
1、组内研讨磨课阶段
从开学初起,各学科(专业)教研组长带领本组教师深入课堂,互相听课、评课,各组推选出一位教学经验丰富、教学风格独特的教师代表本组参加校“教学风采周”的展示比赛。教研组“聚焦”参赛教师的课堂,通过“个人设计——集体听课——集体反思——调整修改——再次研课”的反复磨课,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帮助参赛教师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课例,根据学科特点,集体思考和破解影响课堂教学效益提高的难题。
全校24位工作三年内的新教师,将“汇报课”当作是自己的促进课、成长课,在教研组、学区首席教师及师傅的热忱关注、帮助下,不断锤炼自己的教学内容整合能力、教学环节设计能力和中职课堂的驾驭能力。所以说好教案是改出来的,好课是磨出来的,好教师是历练出来的。在这个阶段中,学校教师深刻感受到了教研组针对性强、效果好的教研模式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促进作用。
2、课堂风采展示阶段
经过二个月的准备阶段,11月19日至23日,各学科(专业)教研组开出了十堂公开展示课,学校组织全校教师听课观摩。此次课堂风采展示过程中,许多教师都尽可能地挤出时间听课,听课人数之多,是前所未有的。为使更多的教师能观看到十位教师的课堂风采,学校对每一节风采课进行了现场实录并放置在校园网。还聘请陈钧海等四位市教育界德高望重的特级、高级教师与本校的三位高级教师担任评委,对教学风采展示课进行了评比,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
11月26日至30日,12位工作2至3年的新教师开出了他们打磨已久的汇报课。在汇报课上,新教师教态自然,仪表大方,语言清晰。对教学环节的把握有序规范,在授课过程中能恰当地运用教学手段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部分教师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xx年1月4日第二阶段“新教师汇报周”活动结束,学校又对25位新教师进行评比,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
3、全校教师评课阶段
此次活动是学校为各教研组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特色、新教师展现课堂教学能力搭建的舞台,更是引导全校教师聚焦课堂,更加关注课堂教学质量的一项大规模教科研活动。因此学校要求全校教师充分关注风采展示课,在实地听课或观看网上录像的基础上,围绕如何提高职校课堂教学质量展开大讨论,以风采展示课为典型,评析研讨,取人之长,补己不足,促进学校课堂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有针对性地写出一份评课稿。各教研组要集体教研,评价新教师的汇报课,共同帮助新教师更优、更快地成长。
这次课堂风采展示活动,是学校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是我校教师课堂教学整体实力的展示,也是一次我校教师不断完善教育理念、打磨日常教学行为的过程。在活动中,参加展示的教师无论是教材的分析,还是具体的教学环节的设计,甚至包括老师指令语的锤炼,都来自于教师平常教学的积累。“风采周”、“汇报周”让教师们“秀”出了更完美的真我,取得了教学上的突破和个人专业能力的提升。我们相信此次活动不仅是作为授课教师教学风采展示的一个舞台,更是每一个教研团队打磨学科教学的集体智慧结晶。
二、拓展教研模式深化尝试教学
“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作为校本教研的三个要素,已经被广大教师所认同。但国际经验告诉我们,教学改革理念变得愈快就愈有避免表面化和形式化的偏向。在这一年中我们强调教学研究活动的实效性和先进理念如何具体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为此各个教研组借助于“主题教研究活动”(每月一次周六举行)这个平台,积极贯彻落实教学行为与先进教学理念的结合。如美术教研组结合专业改革,进行《美术高考素描课的教学改革》校级课题研究。在主题教研究活动中课题主持人成志勇老师从阶段性研究教学成果入手,对素描教学进行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解释:课程内容不再按照从石膏几何体到静物再到石膏像真人头像的过程,而是从素描的基本知识点入手,把课程分为:线性训练、深入训练、明暗训练和画面形式感训练、应试教学等几个课题。
训练的载体直接大量使用石膏像、真人头像,适当的使用静物,轮流安排。与传统课程设置相比有几个优点:①训练更加具有针对性,能集中时间解决相对单纯的问题;②起点高,增加石膏像和真人头像的训练时间。③不在复杂的众多知识点中混淆不清。老师们围绕课题,进行了课改方法和学科教学方法探索的研讨、交流。认为:教学质量的提高,首先在于要把课程改革的工作做好,而如何进行课改,则首先需要有适合专业、适合学生的方向。以注重学生的能力成长规律为根本、立足于学生认知能力成长的规律与学科核心知识技能的.建构方式相结合,建立在这样的方式上,专业组进行课程的设置与教材的组织才是合适的,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教学方法的探索,才能系统地保证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
如何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教学更有效”,一直是困扰中职学校的难点问题。近年来,我校致力于教学方法的改革,积极开展了“构建中职尝试教学法”的研究,许多老师转变教学观念,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注重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尝试、动手操作、合作讨论、反馈点评,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也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培养。教法改革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为提高。
今年,我校组织了两次尝试教学观摩会,通过听课评课,开展教学研讨,交流尝试教学的运作模式,许多老师还写出了教学成果、教学反思、教学案例和开展尝试教学研究的教学论文,改革取得了显著的实践成效。今年上半年,《中国教育报》分别于3月8日和6月14日两次报道了我校开展教学方法改革的情况,特别是6月14日,不但以《尝试创新、乐学乐教》为题长篇刊登我校开展教学方法改革的专题报道,还配发了专家点评、校长感悟、教学案例和活动照片,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我校《构建中职尝试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课题荣获浙江省第三届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三、关注教学问题提高研究实效
对于职业学校的课堂而言,我们的教学目标首先是让学生有兴趣,其次是让学生能动手,最终让学生会做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更应该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出发进行教学改革。因此在这一年中,学校教师的教学研究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更着力于关注教学问题的课题研究。如《机电一体化项目教学法课程的研究与开发》研究就是在打破学科体系,建立基于工作体系之上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原来在学科教学中,一直把实践仅仅看作为理论线性演绎的结果,是理论的附属品,未能突出工作实践在课程体系中的逻辑主线地位,职业学校教学呈现普高化的倾向。由于理论知识学得太多,而缺少与实际工作相对应的实践活动,使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不高,动手能力不强,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这种教学模式更是让大多数学生对专业学习无法提起兴趣。
为此,学校机电专业教师成立《机电一体化项目教学法课程的研究与开发》课题小组,以机电专业的课程改革为尝试切入点,进行一系列以项目教学法为指导原则的课程改革。用职业能力表述课程目标,重点关注学生能做什么,而不是知道什么;以工作任务为内容,重点是教会学生如何完成工作任务,知识、技能学习结合任务完成过程来进行;以典型产品或服务为载体,教学顺序按照项目编排来展开。学习项目设计是跨工作任务的,只要能服务于工作任务的学习就行,不必拘泥于工作任务的逻辑顺序。通过以上改革力求能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努力让学生把握任务之间的关系,把握完整的工作过程。
一年来,学校的教师们不断尝试,创造着属于我们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研究成果,积极开创基于职业学校的校本教学研究模式。当然我们更加清醒地意识到校本教研制度不是我们最终的追求,而是希望通过研修形成一种学校文化,一种全体教师共同追求的价值观,融入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最终使每一位职业学校的老师都能成为有专业尊严的教师。
科研单位工作总结 篇3
科研部自20xx年成立以来,在校区(学院)“两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教师和科技人员的大力支持下,围绕学校总体战略、校区发展定位和工作部署,按照“一二三”工作思路要求,热情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加强外联,积极寻求合作;创新工作,加强科研资源整合;规范管理,充实工作内涵,使校区(学院)的科研工作在基础比较薄弱、实力相对落后的条件下取得了长足发展和明显提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增强校区(学院)办学实力和提高教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支柱和亮点之一。
一、积极营造科研氛围加强政策引导管理服务到位
(一)教学和科研是高等学校两个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没有较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就会面临严重的瓶径制约,学科建设和名校建设也就失去了应有的基础和最基本的条件。然而,校区(学院)成立及之后的几年中,科研工作所面临的现实是基础薄弱,实力相对落后,与建设高水平科技大学的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反差。面对这一现实,科研部成立伊始,按照校区(学院)领导的具体部署和要求,对校区(学院)的科研状况进行了全面调研,通过排查分析,进一步摸清了家底,认清了现状,找准了差距。一致认为,最大的差距是教职员工科研意识的差距,最大的不足是教师们、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科研动力的不足。为此,科研部及时采取了一系列旨在营造科研氛围、调动和激发科研工作积极性的措施和做法,主要有:(1)通过印发并组织学习学校的科研管理文件,使广大教师了解掌握有关政策要求和制度办法的规定;(2)通过对教师职称任职业务条件的学习宣传,使广大教师进一步明确科研目标和任务;(3)通过科研例会及其他会议形式,积极进行动员引导,使广大教师不断强化科研意识,增强开展科研活动的紧迫感;(4)通过多次邀请在科研管理、项目申报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作专题讲座,使广大教师逐步了解和掌握了各类纵向科研项目的申报渠道、申报时间、申报材料要求以及申报技巧,调动了教师开展纵向科研的积极性,等等。采取这些措施和做法,有效地营造了校区(学院)的科研氛围,强化了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科研意识,调动了科研积极性,激发了开展科研活动的动力。
(二)科研部在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密切结合校区(学院)的实际,及时起草制定了适合校区(学院)实际状况的科研管理制度办法,先后出台“xx科技大学xx校区科研发展基金使用管理办法”、 “xx科技大学xx校区科研发展基金使用管理(补充)办法”、“科研工作量补贴办法”等相应政策,建立了校区科研发展基金,对有重要学术价值或良好应用前景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预研后可能申报纵向项目或争取较大横向科研项目的前期研究进行扶持,校区成立以来已立项资助校区自选课题13项,资助学校“春蕾计划”指导性项目40项,扶持青年教师进行研究工作;对上级立项的无资或小额纵向项目及自选课题的成果鉴定给予资助,扶植成果鉴定工作;资助教师外出参加重要学术会议;对发表的重要论文给予适量的版面费补贴;对获奖成果、授权专利和被国际、国内收录的高水平文章给予奖励,引导教师出高水平的成果;实行按纵向科研项目到账经费计算工作量,引导教师申报纵向课题等。一系列的扶持激励政策,引导、支持和鼓励教师重视科研,积极开展科研活动。
(三)按照“热情服务,加强外联,创新工作,充实内涵”的基本思路和工作宗旨,科研部在人员分工清楚,职责明确到位的.前提下,明确了一个共同的首要职责就是竭诚为教职员工的科研活动服务。五年来,科研部全体人员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不断强化服务意识,端正服务态度,提高办事效率,科研部的同志经常牺牲休息时间,加班加点为老师们提供方便、排忧解难的事例不胜枚举,赢得了广大教职员工的一致赞许和好评;在热情做好服务的同时,科研部对内着力加强科研规范化管理,不断夯实基础工作,健全和完善了各项管理办法,对外充分利用毗邻各矿区、周边企业多的区位优势,主动出击,下厂矿、跑现场,了解企业技术需求,寻找科研课题,为教师科研立项铺路搭桥;科研部主动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不断改善资料查询和信息收集等方面的条件,创新了服务方式和方法,为广大教师和科技人员开展科研活动给予了全力支持,提供了良好的服务。
二、科研立项逐年增加科研经费连年攀升科研规模跨越发展
科研部紧紧围绕“科研上水平、开发上规模、学科建设上台阶、科研管理上档次”的工作目标和指导思想,积极探索校企科技合作的新形式,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技对接活动,全方位、多渠道宣传和推介学校的科技成果,通过多形式的产学研结合,搭建了学校科技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和煤炭企业科技进步的平台,科技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科研立项逐年增加,科研规模快速增长,科研经费连年攀升。
(一)纵向立项项目数量和科研经费逐年增加。校区(学院)成立初,纵向科研基础相对薄弱。通过加强政策引导,调动了教师开展纵向科研的积极性;适时进行业务指导,有效挖掘教师潜能,使教师了解如何选题,如何准备材料,尽快掌握了申报流程和申报技巧,申报纵向项目的成功率逐年提高。
(二)横向科研实现跨越式发展。20xx年,校区(学院)横向立项总数仅有67项,合同总经费499。7万元。面对横向科研基础薄弱的现实,科研部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到有关厅局主管部门和厂矿企业走访,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方位的沟通交流,着力组建工程研究中心、研究所等科研团队或科研平台,加强与企业和地方政府间的科技合作等。经过几年的努力,横向科研立项数、合同经费数、到账经费数等指标实现了跨越式增长。横向科研呈现如下几个特点:
(1)增长速度快,立项数年均增长17。7%,总经费年均增长55%;
(2)承担大项目的能力逐年增强;
(3)服务的行业面逐年加宽,除煤炭行业外,还涉及到了机械、电力、建筑、交通、信息、金融等;
(4)涉及地域广,除山东外,还拓展到了山西、河南、河北、北京、安徽、四川、宁夏、内蒙、陕西等。
三、广泛开展科技合作交流活动日益活跃
推动校区(学院)科研的发展,离不开与地方政府、企业间的科技合作与交流。科研部积极整合资源,促进产学研结合,积极有效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与交流。与xx市高新区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启动服务xx行动方案和全面合作计划;组织近300位师生参加xx省科技活动周暨中科院院士xx科技咨询活动,我校师生的良好表现得到xx市政府的好评,树立了科大良好形象;组织学生积极申报“xx市大学生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申报项目数量逐年增加,质量显著提高,受到xx市科技局良好好评价和高度赞扬;与xx集团签订产学研全面合作协议,设立产学研基地;与xx市xx区人民政府签署了科技合作协议,校区(学院)常务副主任创业园区,并全面介绍了校区(学院)的科研概况、科研实力、科研优势、成熟的技术成果等;与xx高新区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为将来与xx园区在人才培养、科技合作、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对接与合作奠定了基础;与xx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签订科技合作协议,合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加强产业项目合作,开展产业技术联合攻关,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产业发展,加强技术转移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开展重大决策咨询,教育合作与人才培养等。
以上合作交流大多是围绕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进行的,合作项目的最终成果必将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并与地方政府、企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校企双赢。
四、科技产出硕果累累成果质量明显提高
在科研规模实现量的突破的同时,科技产出、科技奖励和科研成果等也实现了质的提高。近五年的科技产出和科研成果统计结果显示,科技成果的质量和水平不断上升。五年来,出版专著5部。发表论文75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260余篇,SCI收录7篇,EI收录64篇,CSSCI收录12篇,ISTP收录7篇,SCD收录6篇。鉴定成果30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获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33项。获各类科技奖励94项,其中,省部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2项;厅局级一等奖9项,二等奖28项,三等奖41项。
以20xx年为例,组织申报各类科技奖励15项,获奖10项,其中,省部级奖2项。鉴定成果16项,授权专利6件,其中发明专利2件,登记批准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出版科技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195篇,其中,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50篇,被SCI收录4篇、EI收录55篇、ISTP收录2篇、CSSCI收录8篇、SCD收录2篇。
科研单位工作总结 篇4
科研部自20xx年成立以来,在校区(学院)“两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教师和科技人员的大力支持下,围绕学校总体战略、校区发展定位和工作部署,按照“一二三”工作思路要求,热情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加强外联,积极寻求合作;创新工作,加强科研资源整合;规范管理,充实工作内涵,使校区(学院)的科研工作在基础比较薄弱、实力相对落后的条件下取得了长足发展和明显提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增强校区(学院)办学实力和提高教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支柱和亮点之一。
一、积极营造科研氛围加强政策引导管理服务到位
(一)教学和科研是高等学校两个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没有较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就会面临严重的瓶径制约,学科建设和名校建设也就失去了应有的基础和最基本的条件。然而,校区(学院)成立及之后的几年中,科研工作所面临的现实是基础薄弱,实力相对落后,与建设高水平科技大学的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反差。面对这一现实,科研部成立伊始,按照校区(学院)领导的具体部署和要求,对校区(学院)的科研状况进行了全面调研,通过排查分析,进一步摸清了家底,认清了现状,找准了差距。一致认为,最大的差距是教职员工科研意识的差距,最大的不足是教师们、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科研动力的不足。为此,科研部及时采取了一系列旨在营造科研氛围、调动和激发科研工作积极性的措施和做法,主要有:(1)通过印发并组织学习学校的科研管理文件,使广大教师了解掌握有关政策要求和制度办法的规定;(2)通过对教师职称任职业务条件的学习宣传,使广大教师进一步明确科研目标和任务;(3)通过科研例会及其他会议形式,积极进行动员引导,使广大教师不断强化科研意识,增强开展科研活动的紧迫感;(4)通过多次邀请在科研管理、项目申报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作专题讲座,使广大教师逐步了解和掌握了各类纵向科研项目的申报渠道、申报时间、申报材料要求以及申报技巧,调动了教师开展纵向科研的积极性,等等。采取这些措施和做法,有效地营造了校区(学院)的科研氛围,强化了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科研意识,调动了科研积极性,激发了开展科研活动的动力。
(二)科研部在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密切结合校区(学院)的实际,及时起草制定了适合校区(学院)实际状况的科研管理制度办法,先后出台“山东科技大学泰安校区科研发展基金使用管理办法”、 “山东科技大学泰安校区科研发展基金使用管理(补充)办法”、“科研工作量补贴办法”等相应政策,建立了校区科研发展基金,对有重要学术价值或良好应用前景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预研后可能申报纵向项目或争取较大横向科研项目的前期研究进行扶持,校区成立以来已立项资助校区自选课题13项,资助学校“春蕾计划”指导性项目40项,扶持青年教师进行研究工作;对上级立项的无资或小额纵向项目及自选课题的成果鉴定给予资助,扶植成果鉴定工作;资助教师外出参加重要学术会议;对发表的重要论文给予适量的版面费补贴;对获奖成果、授权专利和被国际、国内收录的高水平文章给予奖励,引导教师出高水平的成果;实行按纵向科研项目到账经费计算工作量,引导教师申报纵向课题等。一系列的扶持激励政策,引导、支持和鼓励教师重视科研,积极开展科研活动。
(三)按照“热情服务,加强外联,创新工作,充实内涵”的基本思路和工作宗旨,科研部在人员分工清楚,职责明确到位的前提下,明确了一个共同的首要职责就是竭诚为教职员工的科研活动服务。五年来,科研部全体人员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不断强化服务意识,端正服务态度,提高办事效率,科研部的同志经常牺牲休息时间,加班加点为老师们提供方便、排忧解难的事例不胜枚举,赢得了广大教职员工的一致赞许和好评;在热情做好服务的同时,科研部对内着力加强科研规范化管理,不断夯实基础工作,健全和完善了各项管理办法,对外充分利用毗邻各矿区、周边企业多的区位优势,主动出击,下厂矿、跑现场,了解企业技术需求,寻找科研课题,为教师科研立项铺路搭桥;科研部主动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不断改善资料查询和信息收集等方面的条件,创新了服务方式和方法,为广大教师和科技人员开展科研活动给予了全力支持,提供了良好的服务。
二、科研立项逐年增加科研经费连年攀升科研规模跨越发展
科研部紧紧围绕“科研上水平、开发上规模、学科建设上台阶、科研管理上档次”的工作目标和指导思想,积极探索校企科技合作的新形式,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技对接活动,全方位、多渠道宣传和推介学校的科技成果,通过多形式的产学研结合,搭建了学校科技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和煤炭企业科技进步的平台,科技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科研立项逐年增加,科研规模快速增长,科研经费连年攀升。
(一)纵向立项项目数量和科研经费逐年增加。校区(学院)成立初,纵向科研基础相对薄弱。通过加强政策引导,调动了教师开展纵向科研的积极性;适时进行业务指导,有效挖掘教师潜能,使教师了解如何选题,如何准备材料,尽快掌握了申报流程和申报技巧,申报纵向项目的成功率逐年提高。
(二)横向科研实现跨越式发展。20xx年,校区(学院)横向立项总数仅有67项,合同总经费499.7万元。面对横向科研基础薄弱的现实,科研部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到有关厅局主管部门和厂矿企业走访,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方位的沟通交流,着力组建工程研究中心、研究所等科研团队或科研平台,加强与企业和地方政府间的科技合作等。经过几年的努力,横向科研立项数、合同经费数、到账经费数等指标实现了跨越式增长。横向科研呈现如下几个特点:(1)增长速度快,立项数年均增长17.7%,总经费年均增长55%;(2)承担大项目的能力逐年增强;(3)服务的行业面逐年加宽,除煤炭行业外,还涉及到了机械、电力、建筑、交通、信息、金融等;(4)涉及地域广,除山东外,还拓展到了山西、河南、河北、北京、安徽、四川、宁夏、内蒙、陕西等。
三、广泛开展科技合作交流活动日益活跃
推动校区(学院)科研的发展,离不开与地方政府、企业间的科技合作与交流。科研部积极整合资源,促进产学研结合,积极有效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与交流。与泰安市高新区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启动服务泰安行动方案和全面合作计划;组织近300位师生参加山东省科技活动周暨中科院院士泰安科技咨询活动,我校师生的良好表现得到泰安市政府的好评,树立了科大良好形象;组织学生积极申报“泰安市大学生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申报项目数量逐年增加,质量显著提高,受到泰安市科技局良好好评价和高度赞扬;与山钢集团签订产学研全面合作协议,设立产学研基地;与泰安市岱岳区人民政府签署了科技合作协议,校区(学院)常务副主任蒋金泉同志担任“泰安市泰山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副会长,加快了与岱岳区政府、企业间科技交流与合作的步伐,推进了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的转化,组织近20多位专业教师参加了泰安市岱岳区“矿产资源集约利用、深度开发研讨会”,考察了大汶口石膏科技创业园区,并全面介绍了校区(学院)的科研概况、科研实力、科研优势、成熟的技术成果等;与济宁高新区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为将来与高新园区在人才培养、科技合作、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对接与合作奠定了基础;与肥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签订科技合作协议,合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加强产业项目合作,开展产业技术联合攻关,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产业发展,加强技术转移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开展重大决策咨询,教育合作与人才培养等。以上合作交流大多是围绕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进行的,合作项目的最终成果必将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并与地方政府、企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校企双赢。
四、科技产出硕果累累成果质量明显提高
在科研规模实现量的突破的同时,科技产出、科技奖励和科研成果等也实现了质的提高。近五年的科技产出和科研成果统计结果显示,科技成果的质量和水平不断上升。五年来,出版专著5部。发表论文75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260余篇,SCI收录7篇,EI收录64篇,CSSCI收录12篇,ISTP收录7篇,SCD收录6篇。鉴定成果30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获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33项。获各类科技奖励94项,其中,省部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2项;厅局级一等奖9项,二等奖28项,三等奖41项。以20xx年为例,组织申报各类科技奖励15项,获奖10项,其中,省部级奖2项。鉴定成果16项,授权专利6件,其中发明专利2件,登记批准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出版科技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195篇,其中,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50篇,被SCI收录4篇、EI收录55篇、ISTP收录2篇、CSSCI收录8篇、SCD收录2篇。
五、支持学生科技创新有效促进人才培养
科研部积极引导学生参加泰安市大学生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五年来,共组织学生申报“泰安市大学生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项目216项,批准立项113项,资助经费44.6万元,有效地发了学生对科技活动的浓厚兴趣,调动了开展科技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也为以后的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自20xx起,每年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专项用于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竞赛活动的扶持,支持学生锻炼和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有效地促进了人才培养。支持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积极配合、热情支持各系(部)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取得显著成绩。在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中,获全国总冠军一次,季军一次,获全国一等奖8项,全国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华东赛区一等奖9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0项,单项一等奖3项,单项二等奖3项;在第八届“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省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省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在山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省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在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中,获省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7项;在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中,获全国二等奖2项,省特等奖2项,省一等奖6项,二等奖1项;在山东省“南方测绘杯”大学生测量技能大赛中,获省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7项;在全国大学生控制仿真挑战赛中获获全国三等奖1项;在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中,获省二等奖2项,优秀奖2项;在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中获全国二等奖1项,省二等奖6项,三等奖1项;在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中获全国赛区银奖1项,获省特等奖1项,省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在山东省大学生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中获省二等奖1项;在山东电子商务大赛中,获一等奖1项,省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在美国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三等奖5项;在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山东赛区总决赛获一等奖1项;在全国软件专业设计与创意大赛中,获全国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优秀奖1项,获省一等奖5项,二等奖6,三等奖10项;在山东省大学生动漫创作大赛中,获省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在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大赛中,4人获全国优胜奖,4人获省优胜奖;在第三届“H3C杯”全国大学生网络技术大赛中,2人获选拔赛二等奖;在第六届全国商科院校技能大赛移动商务专业竞赛山东总决赛中,获省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在全国大学生信息化技术技能大赛中,获省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工作思路与工作重点
校区(学院)的科研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增强校区(学院)的办学实力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在总结与回顾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校区(学院)的科研工作还存在着问题和不足:
一是高水平科技人才拥有量偏少,科研团队建设滞后。目前,校区(学院)所拥有的高水平科技人才不仅数量偏少、年龄结构不合理,而且集中在少数几个专业,对科研骨干领军人物的引进和培养力度不够;已形成的科研团队数量少,且队伍不够稳定,集体攻关的团队优势体现得不够充分,对科研团队建设的引导和激励措施有待加强。
二是承担高层次科研项目的能力不够强。校区(学院)承担国家科技攻关计划、973、863等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研究课题的实力明显不够,申报项目数量偏少,立项成功率低;从校区(学院)获得的科研项目来看,立项项目的层次比较低,科研人员的研究能力和影响力不高。
三是高水平学术论文少,高层次研究成果少,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校区(学院)近年来教师发表论文总量虽然在不断增长,但高水平论文数量所占比例低;科研成果鉴定率低,且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高层次科研成果少,“国”字号级别的科研成果少,科研成果转化能力欠缺,转化率低。
四是系(部)之间科研发展不平衡,由于历史背景、专业性质等方面存在差异,科研基础和管理水平不同,这些都使得系(部)之间科研发展存在明显不平衡性。
下一步科研工作的基本思路和重点工作是:在校区(学院)‘两委“的正确领导下,继续坚持“一二三”的工作思路,秉承“热情服务,加强外联,创新工作,充实内涵”的服务宗旨和工作方法,以名校建设工程为契机,以加快提高科研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为中心,以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和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为主线,以完善各项激励政策措施为引导,以强化管理服务力度为手段,为全面提升校区(学院)办学水平、增强办学实力提供有力支撑。为此,要重点做好以下六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进一步发挥优势,拓展领域,多方寻求合作,力保横向科研规模稳定增长。立足校区(学院)服务煤炭行业科技进步的人才、智力基础,立足山东,面向全国,在重点加强与省内煤炭企业科技合作的同时,努力开拓省外煤炭企业技术市场,拓展服务领域,做好工程设计、机械电子、新材料、新能源以及信息工程、企业管理等领域的科研服务工作,根据各系(部)不同特点,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各系(部)科研平衡发展。
二是要整合科研资源,重点突破,提升纵向科研的层次和水平。调动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申报纵向科研课题的积极性,鼓励支持参与或主持高层次纵向科研课题,开展科研活动;进一步加强对纵向科研课题的'申报指导和联系沟通,提高承担纵向科研任务的能力,使高层次项目的比例显著增加;采取更有力的激励引导措施,鼓励支持教师提高科技论文的水平和档次,为申报高层次纵向科研项目做好前期准备;立足已有的学科专业优势,在具有竞争力的研究方向上,有重点、有计划的培养科研骨干,发挥好科研骨干人员的带动作用;针对省和国家科研重点支持的学科领域,整合力量,集中支持,重点突破,提升层次,争取一批具有较强带动能力的科研项目,取得一批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的科技成果。
三是鼓励支持跨系部、跨学科协作,加快科研团队建设步伐。认真总结已有科研团队的成功经验,积极进行推广,发挥示范作用,鼓励支持跨系(部)、跨学科协同作战;制定相应政策积极进行引导,在团队成员配备、科研平台建设、高层次项目立项以及学术交流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使其尽快发展壮大;要进一步加大科研领军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采用灵活多样的人才政策,多渠道吸引高水平科技人才;要建立完善开放式培养体系,支持与企业、科研机构加强人才共建,打造科技创新人才高地,充分发挥优秀人才团队效应和资源集聚作用。
四是进一步加强合作交流,促进成果转化,提高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继续与地方政府、有关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开展科学研究、建立联合研发机构,充分利用外部科技资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通过深化产学研合作,促进与企业、科研单位之间的人才、技术交流,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继续鼓励和支持教师外出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开展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的产出,积极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立足泰安,面向全省,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煤炭行业科技进步,通过建立与地方政府和企业深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科技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校企双赢,全面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五是激励扶持,积极引导,提高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和水平。营造良好氛围,激发鼓励青年教师开展科研活动的热情;加大对青年教师培养扶持力度,继续抓好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培养计划的实施,积极扶持其逐步成长冒尖,促进青年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积极帮助引导青年教师科学地规划自己的学术生涯,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集中精力,持之以恒,凝练研究方向,注重科研积累,提升科研能力和水平。
六是继续支持学生科技创新,服务创新人才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科技素养。认真总结前期间组织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管理,增强计划性,注重实用性;发挥科研骨干教师了解最新科技前沿知识的优势,建立稳定的指导教师队伍,提高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指导的针对性;继续做好泰安市大学生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项目的组织申报工作,加强引导,提升水平,积极沟通,提高立项比率;继续组织学生参加各项科技创新活动和各类科技竞赛,进一步完善激励措施,加大支持和奖励力度,促进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科技素养。
科研单位工作总结 篇5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总结和展望的时候了(总结20xx,展望20xx),这也是我本人连续第三次写总结和展望了,这也意味着我博士毕业后已经工作三年了。20xx年,对我和我的家庭,应该是到目前为止最值得纪念和珍藏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和我的家庭收获了很多成功的喜悦。那么,20xx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收获;又有哪些不足需要在今后进一步注意的呢? 在20xx年底,我给我个人定的20xx年的目标有六个方面:第一,坚定信心,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二,开始和深化新立项课题的研究,多发表论文,为后续研究打下基础;第三,遵循导师的建议,多读一些文史哲的书,增进研究兴趣和方法论基础积累,提升研究后劲;第四,主要目标放在撰写SCI、SSCI期刊论文初稿,并积累相关经验,继续投稿,尝试,争取能录用一篇;第五,继续参加本领域的重要学术会议,听取其他学者的研究经验和把握他们的研究进展,交流学术成果。第六,认真整理几门课程的讲稿(如研究方法论和其他教学课程)、配套练习、案例等,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下面分别阐述: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当今中国的大多学者来说,获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该是学术生涯的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因为它意味着攀登上了中国学术科学研究项目的最高峰。我是在20xx年2月初开始撰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书的,写到20xx年3月13号提交给学院科研办公室,在这一个月深度写作的过程中,我真的做到了全心全意,没有太多杂念,做事效率比较高,标书写完后,提交给我们学院去年中了国家基金的一个同事看了看,他说我的项目应该外审评价不会太差,说我的项目至少有三个方面的优点:
其一,是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案很具体,有很强的操作性,这也是我个人认为申报书的最最强的优点;
第二,项目的立项依据部分,特别是文献述评方面,写得很到位,他作为外行人,一看就知道作者是看了不少最新文献,并很好地对文献进行归类和梳理的,很好地支撑项目的创新点和后续的研究内容的;
第三,项目申报书的文笔精炼、流畅,不拖泥带水,从某种意义上看,有一种精致的感觉,该凸的地方凸,该凹的地方凹。
唯一让我们担心的是我的研究基础不强:与所申报项目相关论文有5篇,但大多都不是第一作者,而且这5篇论文中,也只有一篇是国家基金委指定的重要期刊;从项目看,倒是有点信心,因为以前成功立项的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和市社科基金与所申报项目密切相关。申报书提交后,我也没有前两年那么紧张和期待,并且认为成功的可行性不会超过50%,因为我总觉得与项目相关的好论文太少。事后发现,对于青年基金而言,项目基础并不像我想象得那么重要。我是在20xx年7月中旬收到令我兴奋的好消息:我的一个主管科研的.领导和一个同事打电话告我,说我的项目中标了,而且是以A类上会通过的。从20xx年8月25号收到的外审专家意见看,有三位专家明确建议给我的项目优先资助,两个同意资助,应该是3A2B的好成绩。相比项目立项,收到的同行评议专家反馈信息更让我兴奋,因为五个专家一致认可我申报项目的价值,它进一步强化了我的信心,或许我真的找到撰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书的秘密了,或许我真的能驾驭如何撰写各类项目申报书了,至于是否真的达到一定水平,或许即将揭晓的帮我太太修改的20xx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是个试金石。
(2)论文发表情况。今年的论文发表情况不够理想,只发了5篇论文,第一作者2篇,一篇C刊,一篇学校校报约稿论文;另外有3篇论文正在形成中。从论文的数量看,这是一个正常的量,但质量不尽人意,没有一篇重要期刊,这是我接下来1-3年的重要工作任务,提高发表论文的质量和数量,争取发表国家基金委指定重要期刊10-15篇,高质量的完成目前的青年科学基金,争取以后获得青年基金-面上基金连续资助项目。
(3)读书方面。读书方面还是读了一些高质量的文史哲的书,对研究方法论和一些科学问题的哲学思考方面,获得了一些进步,这些进步或许难以量化,但从我评审期刊论文、项目,以及参加各类学术研讨会的情况看,明显地感觉到了自己看问题更深,也更有洞察力一些。导师的教诲和经验,是我一直以来最为重要的智力支持,他告诉我,在我40岁之前,还是应该静下心来好好做研究,用乔布斯的话说,Stay Foolish, Be Simple and Focus. 人是要放弃一些东西的,战略不是选择我们能做什么,更多的是不去做什么,战略更多的是取舍,而且只有舍,才能更好地取。人生也是这样的。所以,我拒绝了一个好朋友对我的一个重要的邀请:他邀请我兼职去做投研,并且许诺给我一年约20万元的薪水,思考了两周后,我友善地拒绝了这份令很多人向往的兼职工作,因为我要Be Simple and Focus,不能想要得太多,很多人之所以累,就是因为他想要的东西太多了。或许这两年我真的缺钱花,但不能为了挣钱,而牺牲掉自己的理想和梦想。我总相信人不能仅仅是为了生活而去工作,作为知识分子的研究者,应该有一些使命感和责任感。
(4)撰写国外SCI和SSCI期刊。我在这方面的收获仍然不大,更多的是投稿的论文被拒,英文撰写能力亟需提高。有两个可喜的收获是,在参加国内外学术研讨会上,得到了两个SSCI期刊主编关于如何更好的撰写论文经验,另外就是我获得了学校和学院同意让我带薪,并给5万元资助我半年到外国进修的机会,或许这才是我今年寻找海外合作和学习最好的消息吧。
【科研单位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科研单位工作总结03-13
科研单位年终工作总结05-30
语文工作总结工作总结05-22
工作总结07-02
IT工作总结07-07
英语工作总结05-11
工厂工作总结05-14
回访工作总结01-04
妇联工作总结01-05
海关工作总结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