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语文考点总结

时间:2024-06-01 09:10:30
  • 相关推荐
厦门大学语文考点总结_完整版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不妨让我们认真地完成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厦门大学语文考点总结_完整版,欢迎阅读与收藏。

  外国文学部分

  《立体几何》

  1. 这篇小说讲述了一个“杀妻”的故事,你认为它与常见的惊悚小说有何不同?

  【网上总结】

  与常见惊悚小说中大量惊悚恐怖的描写不同,这篇文章将通过小说中叙述者克制、不动声色的语气和看似冷静、理智的逻辑,使变态惊悚的杀妻事件,读起来异常平静、顺理成章,直到故事的最后,才让读者感到不寒而栗,隐隐不安。

  2. 你如何看待故事中的“我”?他的叙述是可靠的吗?

  【网上总结】

  这个故事的“我”在整个讲述的过程中都保持非常克制的态度和不动声色的语气,读者在这一过程中跟随他进入他所讲述的个人生活世界:整理曾祖父的日记是他生活的重心所在,然而却不能得到精神世界空虚无聊的妻子的理解,两人互相看不惯彼此的做法,婚姻生活中冲突不断,最终使他不得不让妻子消失掉。这个短篇故事的精妙之处正在于,读者一直在被“我”牵着鼻子走,认可“我”口中的叙述世界,直到故事末尾看到叙述者害死妻子时的冷酷无情,才认清“我”其实就是个心狠手辣的罪犯,而这篇故事的本质在此时重新得到认定:这是一篇杀人犯的作案陈述,其中充满了对自我的辩解,并无任何忏悔不安可言。

  是不可靠的。不可靠叙述(降低伦理意味,使读者感受引向叙述本身),指在叙述作品中,叙述者所言与体现在隐指作者身上的价值观不相符的情况,叙述者与人物角色的分离是产生不可靠的重要原因。在叙述文本中隐指作者透露给作者的读者所知的“真相”——妻子在婚姻生活中的弱势地位、“我”及其曾祖父的冷漠面孔,与叙述者克制、冷静、不动声色的叙述相抵牾,进而使人认清了他的不可靠性。

  3. 结合整篇小说,谈谈对于“维度是知觉的函数”的理解。

  【官方答案】

  1) 作为小说中曾祖父日记里的立体几何理论,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的感官知觉是由空间的几何维度决定,即通过特殊的“折叠”——改变立体几何唯,能改变认得知觉感受——物体在面前消失不见了

  2) 这句话同时也反映了这篇小说的叙述方式。读者对这篇小说的阅读感受在很大程度上由小说字里行间建构的空间维度决定——小说里建构起一个沉闷压抑、欲言又止、无法延伸的空间,内容里暗含的互相抵牾消解了字面的意义。它改变了读者直接的阅读“知觉”,即相信叙述者做出的价值判断是可靠的,转而向小说中充满反讽意味的空间维度去探求意义。

  3) “维度是知觉的函数”体现在这篇小说的叙述方式上,需要读者抛却对叙述者的简单信任,调用自身的面干知觉,从细节文字而非从叙述者的态度中去“触碰”故事中那种极端的乏味与无聊,从而在感同身受中与其建立一种空间般的知觉联系。

  《红与黑》

  现当代文学部分

  《拜堂》

  1. 谈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

  人物:汪大嫂:是一个刚强、大胆泼辣、干练、有主见、敢作敢为的妇女形象,一个贫穷家

  庭中的寡妇,孤苦伶仃,无依无靠。体现了农村妇女内心的凄苦和求生意志的坚韧。

  汪二:是老实善良、木讷懦弱、憨厚耿直,敢于主宰自己的命运的农村男性。

  汪老头:是上不敬神明,下不顾儿女的自私老头。

  2. 在结构上有何独到之处。

  结构:小说采取了以场景展示为主的结构方式,“请牵亲”与“拜堂”情节是小说结构的中心。

  其间融合了民风习俗、人物活动与景色氛围描写。结构严谨、浓重。相当娴熟的裁剪布局方法,紧紧抓住高潮的那一段,渲染,铺排,特别擅长用典型的细节描写和场面描写,精细的人物心理描写,语言简练。

  补充

  1) 主题:

  【网上总结】

  旧时代男女们生存的凄楚苦涩和灵魂的颤栗无奈,展示了他们卑微的生存境遇,精神的创伤,同时也表现了他们坚忍不拔的生存意识和追求精神。也渴望追求到幸福。

  【笔记总结】

  表现了在旧时代经济、伦理的双重压迫与心理、生理的多方挤压下,人们异常艰难地活着,不幸的人们对幸福的执着追求。

  2) 细节:

  a) “当掉蓝色小布袄”, “请三股香,数二十张黄表”,“泥砌的供桌”等:表明家境十分贫寒;

  b) “忘记买蜡烛”:表明了汪二的心虚;

  c) “蜡烛”:象征光明;

  d) “筷子捣碗声”:汪老头的不满;

  e) “汪二吸烟声”:汪二的紧张、矛盾;

  f) “汪大嫂上鞋声”:汪大嫂的坚定;

  g) 牵亲时三个女人“依着这小小的灯笼的微光,在这漆黑的帷幕中走动”:

  “微光”:表示对光明的向往;“漆黑”:表示黑暗封建的社会;

  h) “更加黯弱”:强调人在黑暗社会中的微弱和渺小;

  i) “汪大嫂更是胆小,几乎全身战栗得要叫了起来”:汪大嫂认为自己不贞洁,由负罪

  感;

  “拜堂时当说到给阴间的哥哥也磕一个,汪大嫂的眼泪扑的落在了地上,全身j)

  抽动着”:显现出汪大嫂内心的愧疚与悲伤,黑暗的社会造就了她为了生存,她冒着被世人责难的危险,毅然冲破了封建伦理道德规范,选择了同汪二结合。

  《财富如水》

  1. 该散文在写作上市如何层层深入的?

  1) 从自身在扑克牌赌场的经历说起,筹码像是液态的,在绿色的丝绒桌面上流来淌

  去。

  2) 从曹雪芹红楼梦中的财富的空相引出财富的水相

  3) 财富如水的三个原因:

  ① 财富有一班水的流动的性质

  ② 财富会蒸发

  ③ 财富会被像水一样被冻结

  4) 财富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财富不可能由一个人或一个家族永恒掌控的。

  5) 对于财富,要主动散财,利人利己,自觉地散财能结下众多的人缘,正是财源。

  《无声的中国》

  1. 鲁迅所说的“无声”究竟指什么?

  1) 由于“我们”思想被古代的东西禁锢,已经不能表达自己的思想,受了损害和侮辱,不能说出些应说的话;

  2) 由于古文的难懂和不普及,“我们”即便有思想,也做不到用文章发表自己的思想感

  情。

  2. 包括中国在内曾经的古老民族为何在新的人类发展进程中失去自己的声音?

  1) 统治者迫害敢于讲真话的人;

  2) 帝国主义迫害敢于讲真话的人;

  3) 因循守旧,抱着古代的东西不舍得抛掉,思想被禁锢。

  3. 承载未来与希望的青年面对“无声的中国”该做何选择?

  青年应该抛弃难怪的古文,大胆地说话,勇敢地前行,忘掉一切利害,推开古人,将自己的真心的话发表出来,让中国有真的声音。

  4. 在众声啸嚷的今天,什么样的声音才能为人类所倾听?

  真。(踏马这全是开放题啊哥!)

  语言部分:

  《中国人与中国文》

  1.课文第一段作者开宗明义,认为“凡属一国的国民,对于他本国固有的语言文字必须有最低限度的修养,否则就不配做这一国的国民。”你认同作者的观点吗?谈谈你对语言文字的修养与一国国民性关系的理解。

  答:我认同作者的观点。我认为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是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的文化得以传承皆是依赖语言文字。作为一国的国民,如若对本国语言文字仅有粗浅的认识,难免词不达意,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产生混乱,不利于文化的流传。另外,身为一国国民其在语言文字方面的修养体现着一国的形象,对本民族的语言文字修养达到一定高度一方面彰显国民对文化及国家的热爱,另一方面也表现出本民族文化的吸引力。

  2.课文第五段作者提到,无论话讲得多么好,嘴里说的和笔下写的总不能完全一样,这就是古人所谓“文不逮言,言不逮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文”“意”不一现象?结合课文内容以及个人经历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理解。

  答:

  1) 口语写成文章,至少要经过构思,排列,剪裁,润色几道功夫。一般而言,口语要求

  能表达清楚意思即可,而文字则更显正式,因而在行文时常常会追求言简意赅甚至是更丰富的表现形式。

  2) 正如文中作者提及的他在一次讲演中原稿只一个字就表达的话,他却说了17个字。可见口语化的表达相较书面化的表达更为详细,平白。就像我把同样一件事告诉给他人和写在日记上的表达也不是完全一样的。讲述时脑海里只有事情的大概情况并不会太在意语句的表达,但是写在纸上却会受书面语的影响,表达尽量规范化。

  3.作者在演讲的最后认为:“要想完全废弃汉字,单用拼音文字来代替,那似乎为期还远得很。”你赞同吗?谈谈你的理由。

  答:我赞同作者的观点。

  首先,汉字中本就有许多的同音字,如若废弃汉字,单用拼音文字代替,在实际使用是易产生歧义,不利于沟通交流。其次,国人在汉字方面的修养不够,如文中的国学改卷时的错字连篇,文不对题等问题很严重,时至今日此问题也是存在的,又怎么能指望国人在单用拼音文字时,不存在过多的障碍呢?因而我认为要想完全废弃汉字,单用拼音文字来代替,那似乎为期还远得很。

  《从语言的习惯论通俗文化》

  1. 根据你所了解的情况,谈谈自己家乡话和普通话有何区别?这些区别会影

  响你说普通话吗?

  略

  2. 课文中作者认为,写文章时,“要达到通俗化的目的,必须先学会了纯粹的

  中国话,完全运用中国的思维方法。这是与大众接近的第一步”你是否认同作者的观点?谈谈你的理由。

  【自己总结】

  我认同。因为,这里的纯粹的中国话,指的是大众的通俗的中国话,从语言方面看,通俗化语言习惯与知识分子的语言习惯具有殊异性,笔下的通俗化又比口语的通俗化困难得,如果不学会纯粹的中国话,就无法珍真正深入通俗语言的精髓,体会通俗语言的习惯;从思想方面看,知识界的思想方式,往往与大众不同,加之欧化的语句和思想与大众相隔万里,如果不能完全运用中国的思维方法,就无法真正理解大众的语言,无法从大众的角度看待通俗语言,这样一来,任何关于通俗化的研究都不过是浅尝辄止、矫揉造作,所以,我认同作者观点。

  写作部分

  A请假条的五大要素P358-359

  1.向谁请假(顶格)

  2.请假原因

  3.请假起止时间

  4.请假人姓名

  5.写假条的时间

  B借条的三大要素

  1.借钱的对象

  2.归还的日期

  3.双方约定的内容

  C书信六大要素P362

  1.称谓

  2.问候语

  3.正文

  4.祝颂语

  5.署名

  6.日期

【厦门大学语文考点总结】相关文章:

大学语文期末总结06-29

大学语文学习总结11-29

考点考务工作总结01-23

厦门的作文12-10

厦门的夏天作文11-30

厦门学生作文12-21

厦门旅游的作文01-19

厦门之行作文02-08

厦门的海作文02-08

关于厦门的作文12-13